东吴有赋客,愿识阳台仙。彩毫飞白云,不减郢中篇。
东吴有赋客,愿识阳台仙。彩毫飞白云,不减郢中篇。
楚水五月浪,轻舟入暮烟。巫云多感梦,桂楫早回旋。
楚水五月浪,轻舟入暮烟。巫云多感梦,桂楫早回旋。

sòngyǒurénzhīxiá--qún

dōngyǒuyuànshíyángtáixiāncǎiháofēibáiyúnjiǎnyǐngzhōngpiānchǔshuǐyuèlàngqīngzhōuyānyúnduōgǎnmèngguìzǎohuíxuán

李群玉

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244篇诗文

猜您喜欢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yú)¹自亡身。
译文:君王的光辉如春光润泽万物,而我因为愚昧不明事理而犯下过错。
注释:狱中寄子由二首:另一作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作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子由:即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¹愚暗:愚昧而不明事理。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百年未满先偿债¹,十自无归更累人。
译文:还没过完一生就要先偿还前债,自知必死,可是一家十口,还是要连累弟弟去照顾。
注释:¹偿债:偿还前世之夙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是处¹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译文:人死之后,随便找一个青山就可以埋葬尸骨,但是留下弟弟一人,在每次夜雨之时,黯然神伤。
注释:¹是处:处处。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¹
译文:只能寄希望于来世,二人继续做一对好兄弟。
注释:¹未了因:佛教用语,没有了结的因缘。

  全诗写诗人与苏辙之间的感情。前四句,重在托付家人,希望得到苏辙的照料。后四句则言兄弟之情。

  诗人对于生死之事本来不太执著,无论是何处的青山都可以作为埋葬我的地方,但是,当自己故去之后,恐怕每逢夜雨秋灯之时,孤身一人的弟弟都将会苦苦地思念死去的兄长。

  “夜雨”是指苏轼兄弟二人少年读书时,曾读到唐人韦应物的诗句“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二人深受感动,遂彼此相约入仕后当尽早退隐以享受闲居之乐。

  苏轼现在处在生死未卜之际,想起此诗,不禁黯然伤怀。他只能寄希望于来世再实现这种约定:“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

参考资料:
1、 闫晓东注析. 苏轼诗文选[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1 ,51-52.

zhōngyóuèrshǒu ·

shì sòngdài 

shèngzhǔtiānwànchūn xiǎochénànwángshēn 
bǎiniánwèimǎnxiānchángzhài shíkǒuguīgènglěirén 
shìchùqīngshānmái niánshāngshén 
jūnshìshìwéixiōng gèngjiéláishēngwèiliǎoyīn 

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中书舍人。选授御史,巡视中城。捕治吏部豪恶吏,获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辇下震悚。
左光斗¹,字遗直,桐城²人。万历三十五年³进士。除中书舍人。选授御史,巡视中城。捕治吏部豪恶吏,获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辇(niǎn)震悚。
译文:左斗光,字遗直,桐城人。万历三十五考中进士。后来升为中书舍人。被选拔授予御使,负责巡视京城。其间收捕处理了吏部的一些凶悍作恶的选吏,收缴假印七十多枚,假选一百多人,整个京城都为之震动惊悚。
注释:¹左光斗(1575—1625):明朝官员,因对抗大宦官魏忠贤,入狱后被迫害致死。后平反,谥为忠毅。文中加“ ”线的都是人名。²桐城:县名。今属安徽省。³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⁴除:升,任命。⁵选授:被选拔授职。⁶捕治:收捕处理。⁷辇下:京城。
杨涟劾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咸怒。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忠贤诇知,先二日假会推事与涟俱削籍。群小恨不已,复构文言狱,入光斗名,遣使往逮。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缇骑亦为雪涕。至则下诏狱酷讯。许显纯诬以受杨镐、熊廷弼贿,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诸人俱自诬服,光斗坐赃二万。忠贤乃矫旨,仍令显纯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诸人始悔失计。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时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
杨涟劾(hé)魏忠贤,光斗与其¹谋,又与攀龙共发²崔呈秀赃私,忠贤暨(jì)³其党咸怒。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lián)、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¹⁰之,先遣妻子南还。忠贤诇(xiòng)¹¹知,先二日假会推事与涟俱削籍。群小恨不已¹²,复构¹³文言狱,入光斗名,遣使往逮。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缇(tí)(qí)¹⁴亦为雪涕。至则下诏狱酷讯。许显纯诬以受杨镐(hào)、熊廷弼(bì)贿,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诸人俱自诬服,光斗坐赃二万。忠贤乃矫旨,仍令显纯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诸人始悔失计。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jī)辅,倡议醵(jù)金,诸生争应之。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时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
译文:杨涟弹劾魏忠贤,左光斗和他一起谋划,又和高攀龙一起揭发崔呈秀贪赃。魏中贤和他的党羽都对他非常怨恨。等魏忠贤驱逐了赵南星、高攀龙、魏大中以后,接着将驱逐杨涟、左光斗。左光斗很气愤,草拟奏疏,弹劾魏忠贤和魏广徽有三十二条当斩罪,准备十一月二日奏上,预先将妻子儿女遣还原籍。魏忠贤侦知,提前两天将他和杨涟二人一起免职。奸邪小人还不解恨,又制造汪文言案,将左光斗的名字挂上,派差役前往逮治。父老乡亲抱着马头号哭,声震原野,差役也为之流泪。到京后,左光斗被关入诏狱,严刑拷问。许显纯诬蔑他们收受杨镐和熊廷弼的贿赂,杨涟等人起初不承认,后来害怕不承认就会被严刑拷打而死,希望被送往司法,可以缓死,以后或许能承认澄清真相,于是他们都承认了那些莫须有的罪名。左光斗也虚担了收受贿银二万两的罪名。魏忠贤于是假借圣旨,仍命许显纯每过五天就追赃拷打一次,不交给法司,杨涟等人这才后悔自己失算了。容城人孙奇逢,是一个节义侠气之士,和定兴人鹿正一起,认为光斗为选时对京城所管辖地区的人民有恩德,倡议为他们凑齐钱款,人们争相响应。共捐得数千两银子,商量要代他们缴纳罚金,来缓解他们的讼事,但左光斗已经与杨涟在同一天被狱卒杀害,当时是天启五年〔1625〕乐谱七月二十六日,左光斗共享年五十一岁。
注释:¹其:代词,指杨涟。²发:揭发。³暨:和。⁴咸:都。⁵及:等到。⁶逐:驱逐。⁷次:接着。⁸及:涉及。⁹拟:打算,计划。¹⁰上:上奏。¹¹诇:侦查。¹²已:停止。¹³构:制造,构陷。¹⁴缇骑:为逮治犯人的禁卫吏役的通称。
光斗既死,赃犹未竟。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及忠贤定《三朝要典》,“移宫”一案以涟、光斗为罪魁,议开棺僇尸。有解之者,乃免。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已,再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谥忠毅。
光斗既死,赃犹未竟。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jì)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及忠贤定《三朝要典》,“移宫”一案以涟、光斗为罪魁(kuí),议开棺僇(lù)尸。有解之者,乃免。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已,再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谥忠毅。
译文:左光斗死后,赃物追查还未结束。魏忠贤命令抚按严厉追缴,拘捕光斗同族兄弟子侄十四人。长兄左光霁因被牵连治罪而死,母亲因哭泣儿子悲伤而死。都御史使周应秋还认为主管选员追查不力,上疏催促他们力办,因此最终使左光斗家破人亡。等到魏忠贤对《三朝要典》中“移宫”一案定案时,要把杨涟、左光斗列为罪魁祸首,并商议要开馆辱尸。后来有人替他们辩解,才作罢。魏忠贤被杀后,朝廷追赐左光斗为右都御使,录用了他的一个儿子。福王时,追认谥号为“忠毅”。
元丰三年授太和发汴京作。
元丰三年授太和发汴京作。
译文:元丰三年改官太和知县,在从汴京出发时作。
注释:汴岸:汴河。黄十七:黄介,字几复,与黄庭坚同宗族,同辈兄弟中排行第十七。
吾宗端居丛百忧,长歌劝之肯出游。
吾宗¹端居²³百忧,长歌劝之肯出游。
译文:我的同宗平日总是心中集满忧愁,我作长歌劝他才肯出来小游。
注释:¹吾宗:我的同宗,指黄几复。²端居:平常日子。³丛:集。
黄流不解涴明月,碧树为我生凉秋。
黄流¹不解²(wò)³明月,碧树为我生凉秋。
译文:浑浊的流水并不能污染天上明月,碧树荫浓为我带来凉秋。
注释:¹黄流:浑浊的流水。²解:懂。³涴:污染。
初平群羊置莫问,叔度千顷醉即休。
初平群羊置莫问,叔度¹千顷醉即休。
译文:黄初平点石成羊且莫问,黄叔度胸怀千顷醉便休。
注释:¹叔度:东汉黄宪,字叔度,家世贫寒,志向高洁,不应官府征辟。时人叹曰:“时月之间不见黄生,则鄙吝之萌复存乎心。”赞之曰:“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
谁倚柁楼吹玉笛,斗杓寒挂屋山头。
谁倚柁(duò)¹吹玉笛,斗杓(biāo)²寒挂屋山头。
译文:谁靠着汴岸的舵楼吹奏玉笛,北斗七星的斗柄转动寒夜挂在屋山头。
注释:¹柁楼:即舵楼,掌舵处的船楼。²斗杓:北斗七星成勺形,其柄部三星称杓星,或称斗柄。

  这首诗首联表示对黄介愁虑繁深的理解,因而邀他出行以消忧;颔联宕开写景,而景中寓情;颈联连用两个黄姓人物的典故劝说朋友;尾联的转而写景,是作者难以言尽的劝勉之意。诗中抒发了宦途不遇的哀伤与人生无聊的感慨。此诗违背了格律诗的平仄讲求,却通过打破规矩而创造出一种生新之美。
 
  诗的首联表示对黄介愁虑繁深的理解,因而邀他出行以消忧。

  颔联宕开写景,而景中寓情。澄明的秋月倒映在汴河之中,河水一片浑黄,而澄明者依然澄明;岸边绿树如碧,风拂叶摇,凉气袭来,让人感到一阵阵的秋意。这两句描写,由天而地,由河而树,画面开阔而清爽,在明月高秋的景色描写里展现的是澄漱明洁的人格境界,而这正是作者与朋友的共同向往与追求。

  颈联上承首句的“吾宗”,连用两个黄姓人物的典故劝说朋友:神仙之事,虚诞渺茫,应放在一边,不妨酒中陶醉而心中澄澈,一如东汉黄宪的怀抱。此时,船楼上笛声悠悠,夜空里星斗横移。

  尾联的转而写景,是作者将难以言尽的劝勉之意,惜别之情,都化入这静夜的笛声里。

  格律诗本有严格的声律讲究,而诗人有时为创新出奇,则着意违反格律而成为一种拗体,这首诗就是这样。如“碧树为我”四字尽为仄声,“生凉秋”三字又全是平声,这本违背了格律诗的平仄讲求,却通过打破规矩而创造出一种生新之美。这种拗格与上句“黄流为我流明月”相对,就形成一种硬崛的音节,适与语句所描写的傲俗违世的人格相应。

参考资料:
1、 蒋方编.黄庭坚集:凤凰出版社,2014.10:134
独依浙江楼,满耳怨笳哀笛。犹有梨园声在,念那人天北。
独依浙江楼,满耳怨笳(jiā)哀笛。犹有梨园¹声在,念那人²天北³
译文:独自在浙江楼远眺,满耳传来的都是哀怨的胡笳和笛子声。好像宫廷的乐工.还在演奏,幼帝此时却已经被俘虏到遥远的北方。
注释:好事近:词牌名。又名钓船笛、倚秋千、秦刷子、翠圆枝等。双调四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¹梨园:指宫廷乐工。²那人:指南宋的幼帝。³天北:遥远的北方,指大都(今北京)。
海棠憔悴怯春寒,风雨怎禁得。回首华清池畔,渺露芜烟荻。
海棠¹憔悴怯春寒,风雨怎禁得。回首华清池²畔,渺露芜(wú)烟荻(dí)
译文:高贵而柔弱的犹棠被人侵者如狂风暴雨般摧残,还怎能经得住风雨。回首望向临安,已经是荻叶瑟瑟,烟雾缥缈,一派荒凉了。
注释:¹海棠:一种较名贵的花木,我国古代词人常用它来比喻高贵而又不幸的人。在本词中,作者用它比喻南宋君臣,也包括作者自己。²华清池:今陕西西安临潼,这里借指南宋统治者灭亡前在临安的游乐之地。

  上片起首二句就烘托出一种极度悲怆的气氛,作者登高远眺,看见大好河山惨遭蹂躏,心如刀割,耳边又不断地传来阵阵哀怨的笳声和笛声,更让他感觉悲伤。

  下片“海棠”二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南宋君臣横遭洗劫的惨痛经历。入侵者就好像狂风暴雨,摧残了高贵而柔弱的海棠,使人悲愤不禁。最后“回首”二句,以低回哀婉的笔调倾吐了一个爱国志士对故国故君的无限眷恋:原来那繁华升平、笙歌曼舞的故地,如今已是一派荒凉,再也不复往昔景象。这种沉重的分离之悲为这首词涂上了一层浓浓的凄惨色彩,展现了一首祭奠南宋亡灵的沉痛的挽歌。

  全词写出了作者对被掳北上的幼帝与太后的怜念,及痛悼南宋的灭亡,表达了词人内心的伤感与无奈之情。

参考资料:
1、 (宋)苏轼等著;汪旭编著.豪放词:万卷出版公司,2014.08:第132页

hǎoshìjìn··zhèjiānglóuwén--wāngyuánliàng

zhèjiānglóumǎněryuànjiāāiyóuyǒuyuánshēngzàiniànréntiānběi

hǎitángqiáocuìqièchūnhánfēngzěnjìnhuíshǒuhuáqīngchípànmiǎoyān

眉消睡黄。春凝泪妆。玉屏水暖微香。听蜂儿打窗。
眉消睡黄。春凝泪妆。玉屏(píng)¹水暖微香。听蜂儿打窗。
注释:¹玉屏:玉饰屏风。
筝尘半妆。绡痕半方。愁心欲诉垂杨。奈飞红正忙。
¹尘半妆。绡(xiāo)痕半方。愁心欲诉垂杨。奈飞红²正忙。
注释:¹筝:古乐器。²飞红:这里指落花。

  宋代周密的《四字令·拟花间》写出了闺中女子思人不见人的那份无可奈何的春愁。

  开篇以“眉消睡黄”来开头,描写了闺中女子的状态,其苦相思展露无疑,接着就是一句“春凝泪妆”,加重前一句的深意。“玉屏水暖”承接上一句的“春”字,写了屏风上面所绘之图。“水暖微香”则是通过“香”字侧面写主人。前三句以“静”为主,凸显闺房中的清净也透露出寂寞。第四句“听蜂儿打窗。”一个“打”字打破了这份清净,带着生机盎然,却又让人无法避开那份忧伤。

  “筝尘半妆。绡痕半方。”中的“半”字,意在缩减忧伤,“欲情故纵”般越是轻描淡写,却越从侧面加重了女子的感伤之情。无人排解愁绪,唯有门前杨柳可寄,奈何它也是自顾不暇的“忙”? 那个“奈”字是一种对自然的无奈,更是对自己现在的独守闺房,却又无法更改的现实展现。 “伊人浓妆待君王,渐宽衣带怨罗裳。”对现实的无奈,唯有以文字消减相思,以减少现实所带来的自我感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