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丘独立势崔嵬,形迹还疑是古台。龙井效灵沾县邑,神祠肖像儗公台。
一丘独立势崔嵬,形迹还疑是古台。龙井效灵沾县邑,神祠肖像儗公台。
谷云度水风牵过,野雾埋山雨洗开。如此风光良不恶,思乡何用赋归哉。
谷云度水风牵过,野雾埋山雨洗开。如此风光良不恶,思乡何用赋归哉。

dòutíngèrshǒu--wánghàn

qiūshìcuīwéixíngháishìtáilóngjǐngxiàolíngzhānxiànshénxiàoxiànggōngtái

yúnshuǐfēngqiānguòmáishānkāifēngguāngliángèxiāngyòngguīzāi

王翰

王翰

王翰(公元687年~726年),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边塞诗人。与王昌龄同时期,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集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登进士第,举直言极谏,调昌乐尉。复举超拔群类,召为秘书正字。擢通事舍人、驾部员外。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 ▶ 483篇诗文

猜您喜欢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梅花南北路¹,风雨湿征衣。
译文:由南往北走过大庾岭口,一路风雨打湿衣裳。
注释:¹梅花南北路:大庾岭上多植梅花,故名梅岭,南为广东南雄县,北为江西大庾县。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如此 一作:如不)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如此 一作:如不)
译文:想到去南岭时有哪些同伴,回到家乡却身为俘囚。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译文:祖国的河山千年万世永存,城郭只是暂时落入敌手。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wēi)¹
译文:绝食而死是我真正的意愿,梦中也学伯夷叔齐,吃野菜充饥等死。
注释:¹采薇: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当周武王伐纣时,二人扣马而谏,商亡,逃入首阳山,誓不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

  这首诗前两联叙述了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以及作者的感慨,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颈联以祖国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尾联表明自己的态度:决心饿死殉国,完成“首丘”之义的心愿。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略点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作者至南安军,正跨越了大庾岭(梅岭)的南北两路。此处写梅花不是实景,而是因梅岭而说到梅花,借以和“风雨”对照,初步显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濡湿了押着兵败后就擒、往大都受审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此时,一阵冰袭上了他的心头。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两句,上句是说行程的孤单,而用问话的语气写出,显得分外沉痛。下句是说这次的北行,本来可以回到故乡庐陵,但身系拘囚,不能自由,虽经故乡而犹如不归。这两句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而两“出”字和两“归”字的重复对照,更使得声情激荡起来。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文天祥站在岭上,遥望南安军的西华山,以及章江,慨叹青山与江河是永远存在的,而城郭则由出岭时的宋军城郭,变成元军所占领的城郭了,所悬之旗也将随之易帜了。这一句暗用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和丁令威的“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犹是人民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诗人文天祥宁愿绝食饿死在家乡,也不与元兵合作。诗人常常梦见自己像伯夷、叔齐一样在首阳山采野菜为生。这句诗用了伯夷、叔齐故事,商朝亡国后,宗室伯夷、叔齐二人,不食周粟,逃进首阳山,采野菜充饥,终于饿死在山上。从广东开始,文天祥就开始绝食,准备饿死在家乡,绝食八日依然没事,就继续进食。 就在文天祥写《南安军》的同一年十月初一晚上,文天祥被押送到元大都,作了三年两个月零九天的囚徒后壮烈牺牲。

  这首诗化用杜甫诗句,抒写自己的胸怀,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感情,显示出民族正气。这首诗逐层递进,声情激荡,不假雕饰,而自见功力。作者对杜甫的诗用力甚深,其风格亦颇相近,即于质朴之中见深厚之性情,可以说是用血和泪写成的作品。

参考资料:
1、 缪钺 等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 :1361-1362 .

nánānjūn

wéntiānxiáng sòngdài 

méihuānánběi fēngshī湿zhēng 
chūlǐngtóngshuíchū guīxiāngguī  (zuò  )
shānqiānzài chéngguōshífēi 
è饿zhēnzhì mèngzhōngxíngcǎiwēi 
泥金小简,白玉连环,牵情惹恨两三番。好光阴等闲。景阑珊绣帘风软杨花散,泪阑干绿窗雨洒梨花绽,锦斓斑香闺春老杏花残。奈薄情未还。
泥金小简¹,白玉连环²,牵情惹恨两三番。好光阴等闲。景阑(lán)³绣帘风软杨花散,泪阑干绿窗雨洒梨花绽,锦斓(lán)香闺春老杏花残。奈薄情未还。
译文:用金屑涂饰的信笺,白玉连环,牵愁惹恨两次三番,大好的光阴轻易地被闲抛在一边。风吹绣两凋零破败杨花飘散,泪珠飞洒雨打绿窗,梨花绽放银白灿烂,锦绣斑斓暮春时节杏花零落凋残,无奈薄情人仍未回还。
注释:¹泥金小简:用金屑涂饰的信笺。泥金:金屑,金末。²白玉连环:白玉制的手饰,此指爱情信物。³景阑珊:意谓好景已尽。阑珊衰败状。⁴泪阑干:泪水纵横。阑干,纵横貌。⁵锦斓斑:形容落花缤纷。

  这是一首闺怨之作,写闺中少妇的相思之情。开头四句写女子爵愁的起凼。“泥金简…‘臼玉环”是溥情郧的曾用之物,睹物思人,回忆往事,愈发牵出了几番愁怨。“景阑珊”以下三个鼎足对句,铺垫了“好光阴等闲”,表现女子容颜渐老,虚度年华的悲哀。结句“奈薄情未还”点明主旨,说明女子的这一切愁怨都只因“忆归”而起。

  “好光阴等闲”以下四句,感叹大好春光白白流逝。这显然是一语双关。少女的青春如同这春天的美景,也在渐渐逝去。最后一句,“奈薄情未还”,包含着对心上人的怨恨,同样是表现少女的思念之切。小令借景写情,托物兴感,感情深沉细腻,文辞自然流畅。

参考资料:
1、 杨永胜,何红英主编,唐代宋词元曲大鉴赏,外文出版社,2012.05,第401页

zuìtàipíng··jīnxiǎojiǎn--liútíngxìn

jīnxiǎojiǎnbáiliánhuánqiānqínghènliǎngsānfānhǎoguāngyīnděngxiánjǐnglánshānxiùliánfēngruǎnyánghuāsànlèilángàn绿chuānghuāzhànjǐnlánbānxiāngguīchūnlǎoxìnghuācánnàibáoqíngwèihái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花明月暗¹笼轻雾²,今宵³好向郎边去。刬(chǎn)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¹⁰南畔¹¹见,一向¹²¹³人颤¹⁴。奴¹⁵为出来¹⁶难,教君¹⁷(zì)¹⁸¹⁹
译文:在鲜花盛开,淡月朦胧,轻雾迷蒙的良宵,正好可以与你相见。手提着绣鞋,光着袜子一步步迈上香阶。在堂屋的南畔我终于见到了你呀!依偎在你的怀里,身体仍止不住的发颤。你可知道我出来见你一次是多么的不容易,你要好好怜惜。
注释:¹暗:一作“黯”。²笼轻雾:笼罩着薄薄的晨雾。笼,一作“飞”;一作“水”。³今宵:今夜,一作“今朝”。⁴郎边:一作“侬边”。⁵刬袜:只穿着袜子着地。唐《醉公子》词中有:“刬袜下香阶,冤家今夜醉。”刬:《全唐诗》及《南唐书》中均作“衩”。刬,只,仅,犹言“光着”。⁶步:这里作动词用,意为走过。⁷香阶:台阶的美称,即飘散香气的台阶。⁸手提:一作“手携”。⁹金缕鞋:指鞋面用金线绣成的鞋。缕,线。¹⁰画堂:古代宫中绘饰华丽的殿堂,这里也泛指华丽的堂屋。¹¹南畔:南边。¹²一向:一作“一晌。”一向,同一晌,即一时,刹时间。¹³偎:紧紧地贴着,紧挨着。一作“畏”。¹⁴颤:由于心情激动而身体发抖。¹⁵奴:一作“好”。奴,古代妇女自称的谦词,也作奴家。¹⁶出来:一作“去来”。¹⁷教君:让君,让你。一作“教郎”;一作“从君”。¹⁸恣意:任意,放纵。恣,放纵,无拘束。¹⁹怜:爱怜,疼爱。

  这是一首描写男女欢爱的词,写的是一个繁花盛开、月光淡淡的夜晚,一个少女与情人幽会的情形。

  上句以夜景铺垫,黯淡的月,迷离的雾,给半夜悄然赴约,生怕被人发觉的女主人公一点方便,暗影中的明艳花朵象征着偷偷幽会的少女的娇媚和青春。女子呼男子为“郎”,说明她的心已然相许了。如今主动前去践约,恐怕曾经多次犹豫才有今天的决心的。

  下片写幽会的中心,更加精彩:“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女子走到践约之处——画堂西畔,一眼瞥见等待她的情郎,便扑过去,紧相偎倚,身子微颤着,好一会儿享受着难得的欢乐。词人用了一个“一向”,一个“颤”,描摹女子的情态,可谓大胆的暴露,狎昵的极度。

  末二句描摹女子的言语,更是写实之笔:“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越礼偷情,幽会不易,感郎挚爱,今来就郎。“任你恣意爱怜吧,我只珍惜这幸福的一刻!”女子如此毫无忌讳地吐露爱情,真令男子销魂无限。只有后主之情和他的笔,才会把本人的风流韵事传写得如此淋漓尽致。

  从这首词看,李煜是如何擅长写人物。他以白描手法,认真细致地描摹人物的行动、情态和语言,毫无雕饰和做作。只凭画面和形象,便做成了艺术品。不过如此狎昵的猥褒的内容,不足为法。和古代《诗经》、《汉乐府》五代诗词向等描摹妇女的热烈坦率的爱情、反叛坚定的性格的那些名著,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李煜的这首词,极俚,极真,也极动人,用浅显的语言呈现出深远的意境,虽无意于感人,而能动人情思,达到了王国维所说“专作情语而绝妙”的境地。

参考资料:
1、 詹幼馨.南唐二主词研究:武汉出版社,1992:29-35
2、 杨敏如.南唐二主词新释集评:中国书局,2003:36-41
3、 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43-144

mán ·huāmíngyuèànlǒngqīng

 dài 

huāmíngyuèànlǒngqīng jīnxiāohǎoxiànglángbiān chǎnxiāngjiē shǒujīnxié huàtángnánpànjiàn xiàngwēirénchàn wèichūláinán jiàojūnlián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赠君¹一法²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shī)
译文:我送给你一种解决疑问的办法,这个办法不需龟甲、蓍草茎来占卜吉凶。
注释:¹君:您,这里指作者的好友元稹。²法:办法,方法。³决:决定,解决,判定。狐疑:狐性多疑,故用狐疑指犹豫不定。⁴钻龟、祝蓍(shī):古人因迷信而占卜的方法,钻龟壳后看其裂纹占卜吉凶,或拿蓍草的茎占卜吉凶。这里是指求签问卜。蓍,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药,茎、叶可制香料。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¹玉要烧三日满,辨²³须待七年期
译文:检验玉的真假需要烧满三天,辨别木材需要等待七年。
注释:¹试:试验,检验。²辨:辨别,鉴别。³材:木材,这里指枕木和樟木。⁴期:期限。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周公¹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cuàn)²时。
译文:周公在流言蜚语的日子里也会感到害怕,王莽在篡位之前也是毕恭毕敬。
注释:¹周公:姬旦,周武王弟,成王的叔父。²篡:篡位,臣子夺取君主的权位。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向使¹当初身便²死,一生真伪复³谁知?
译文:假使这人当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
注释:¹向使:假如,如果,假使。²便:就。³复:又。

  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诗。它以极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否则就会把周公当成篡权者,把王莽当成谦恭的君子了。诗人表示像他自己以及友人元稹这样受诬陷的人,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而应当多加保重,等待“试玉”、“辨材”期满,自然会澄清事实,辨明事伪。这是用诗的形式对他自身遭遇进行的总结。

  在表现手法上,虽以议论为主,但行文却极为曲折,富有情味。“赠君一法决狐疑”,诗一开头就说要告诉人一个决狐疑的方法,而且很郑重,用了一个“赠”字,强调这个方法的宝贵,说明是经验之谈。这就紧紧抓住了读者。因在生活中不能做出判断的事是很多的,大家当然希望知道是怎样的一种方法。“不用钻龟与祝蓍”。先说不用什么,而该用什么,却不径直说出。这就使诗歌有曲折、有波澜,对读者也更有吸引力。诗的第二、三句才把这个方法委婉地介绍出来:“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很简单,要知道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让时间去考验。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比较,事物的本来面目终会呈现出来的。

  以上是从正面说明这个方法的正确性,然后掉转笔锋,再从反面说明:“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如果不用这种方法去识别事物,就往往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对周公和王莽的评价,就是例子。周公在铺佐成王的时期,某些人曾经怀疑他有篡权的野心,但历史证明他对成王一片赤诚,他忠心耿耿是真,说他篡权则是假。王莽在未取代汉朝政权时,假装谦恭,曾经迷惑了一些人;《汉书》说他“爵位愈尊,节操愈谦”。但历史证明他的“谦恭”是伪,代汉自立才是他的真面目。“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这是全篇的关键句。“决狐疑”的目的是分辨真伪。真伪分清了,狐疑自然就没有了。如果过早地下结论,不用时间来考验,就容易为一时表面现象所蒙蔽,不辨真伪,冤屈好人。

  诗的意思极为明确,出语却曲折委婉。从正面、反面叙说“决狐疑”之“法”,都没有径直点破。前者举出“试玉”、“辨材”两个例子,后者举出周公、王莽两个例子,让读者思而得之。这些例子,既是论点,又是论据。寓哲理于形象之中,以具体事物表现普遍规律,小中见大,耐人寻思。其以七言律诗的形式,表达一种深刻的哲理,令读者思之有理,读之有味。

参考资料:
1、 于非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
2、 李晏 等 .白居易诗选 :北京文化出版社 ,2012年 .

fàngyánshǒu ·sān

bái tángdài 

zèngjūnjué yòngzuànguīzhùshī 
shìyàoshāosānmǎn biàncáidàinián 
zhōugōngkǒngliúyán wángmǎngqiāngōngwèicuànshí 
xiàngshǐ使dāngchūshēnbiàn便 shēngzhēnwěishuízhī 
吴会风流。人烟好,高下水际山头。瑶台绛阙,依约蓬丘。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触处青蛾画舸,红粉朱楼。
吴会(kuài)¹风流。人烟好,高下水际山头。瑶台²(jiàng)(què),依约蓬丘³。万井千闾富庶(shù),雄压十三州。触处青蛾(é)画舸(gě),红粉朱楼。
译文:杭州是个风流之地。人烟稠密,风貌美好,房屋高低错落有致地建在水边、山坡或山头上。高处如玉的楼台、朱红色的殿阁,高丛华丽,隐隐约约云雾中,犹如蓬莱仙山上的瑶台绛阙,似天上宫阙。城区民宅密集,人口众多,整饬有序,千家万户财富物庶,称雄超越于两浙路的其他十三州。到处都是美人、画舫、红楼。
注释:¹吴会:指杭州。²瑶台:传说中的神仙居处。这里指雕饰华丽的楼台。³蓬丘:蓬莱仙岛。⁴万井千闾:千家万户。古代八家一井,二十五家一闾。指人口聚集地。⁵雄压:超过,盖过。⁶十三州:泛指江浙地区。⁷触处:到处。⁸青蛾、红粉:指美人。
方面委元侯。致讼简时丰,继日欢游。襦温袴暖,已扇民讴。旦暮锋车命驾,重整济川舟。当恁时,沙堤路稳,归去难留。
方面委元侯¹。致讼(sòng)简时丰²,继日欢游。襦(rú)温袴(kù)暖,已扇民讴(ōu)³。旦暮锋车命驾,重整济川舟。当恁时,沙堤(dī)路稳,归去难留。
译文:长官掌管一方军政要务。在你的治理下政治清明,社会富庶,百姓无不天天浸处于欢游之中。百姓丰衣足食,传唱《襦袴歌》,讴歌甘雨随车、仁风扇动的惠政仁德。总有一天,你会重新得到重用,即将命前锋之车开路,重整舟楫渡过巨川大河,去施展自己的匡世济时的大志,会驾着车驾去做宰相。到那时,百姓也难以挽留你了。
注释:¹元侯:地方行政长官。²讼简时丰:政治清明,社会富庶。³襦温袴暖,已扇民讴:襦,短衣。袴,裤子。扇,传播。形容地方官施仁政于民,受到人民的爱戴。典故出自《后汉书·廉范传》:东汉廉范,字叔度,任蜀郡太守。前任为防止火灾,严令禁止百姓晚间点灯夜作,但很多人仍偷偷地夜作,火灾依然不断。廉范到任,废除旧令,让人储水备灾。百姓称便,生产发展,民物丰盛。民间作歌颂扬说:“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短袄)今五绔。”⁴旦暮:早晚。⁵锋车:战车。这里指的是长官的车驾。⁶命驾:驱车前往。⁷济川舟:宰相。

ruìzhèèrzhīèr··nándiào--liǔyǒng

huìfēngliúrényānhǎogāoxiàshuǐshāntóuyáotáijiàngquēyuēpéngqiūwànjǐngqiānshùxióngshísānzhōuchùchùqīngéhuàhóngfěnzhūlóufāngmiànwěiyuánhóuzhìsòngjiǎnshífēnghuānyóuwēnnuǎnshànmínōudànfēngchēmìngjiàzhòngzhěngchuānzhōudāngnènshíshāwěnguīnánliú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