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西家蚕上簇,南村北村麦白熟。小儿腰镰日早归,大儿去就田间宿。
东家西家蚕上簇,南村北村麦白熟。小儿腰镰日早归,大儿去就田间宿。
斗酒相邀不为薄,邻翁相对且斟酌。圣主当阳亿万年,年年岁岁田家乐。
斗酒相邀不为薄,邻翁相对且斟酌。圣主当阳亿万年,年年岁岁田家乐。

tiánjiā--běnzhōng

dōngjiā西jiācánshàngnáncūnběicūnmàibáishúxiǎoéryāoliánzǎoguīérjiùtiánjiān宿

dòujiǔxiāngyāowèibáolínwēngxiāngduìqiězhēnzhuóshèngzhǔdāngyáng亿wànniánniánniánsuìsuìtiánjiā

吕本中

吕本中

吕本中(1084- 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人,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 据之录词二十七首。吕本中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 978篇诗文

猜您喜欢
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
罔两¹问景²曰:“曩(nǎng)³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与?”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fù)(tiáo)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
译文:微阴问影子:“先前你在走,现在又停下;先前你坐着,如今又站了起来。你怎么没有自己独立的持守呢?”影子回答说:“我是有所依凭才这样的吗?我所依凭的东西又有所依凭才这样的吗?我所依凭的东西难道像蛇的蚹鳞和鸣蝉的翅膀一样微小吗?我哪里明白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现在这样?我又怎么知道因为什么缘故而不会是这样?”
注释:¹罔两:影子之外的微阴。²景:影子;这个意义后代写作“影”。³曩:以往,从前。⁴特:独。⁵操:操守。⁶待:依靠,凭借。⁷蚹:蛇肚腹下的横鳞,蛇赖此行走。⁸蜩:蝉。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十岁¹裁诗²走马成³,冷灰残烛(zhú)动离情。
译文:(在昨日)蜡烛点点、滴泪成灰,凄凄满别情的送别宴席上,(您的儿子)十岁的韩偓文思敏捷的就像东晋的袁虎一样,走马之间即成文章;
注释:¹十岁:公元851年(大中五年),韩偓十岁。²裁诗:作诗。³走马成:言其作诗文思敏捷,走马之间即可成章。⁴冷灰残烛:当是当时饯别宴席上的情景。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桐花¹万里丹山²路,雏(chú)动清于老动³声。
译文:(不久,您将带您的儿子到果州上任了)在那万里长的丹山路上,桐花盛开,花丛中传来那雏凤的鸣声,一定会比那老凤更为清亮动听(您儿子的才华会比你这只老凤凰的声音还清亮)。
注释:¹桐花:现常用后句,泛指后起之秀将更有作为,不可限量。桐,梧桐,传说动凰非梧桐不宿。²丹山:传说为动凰产地。³老动:指韩瞻,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意思。
剑栈风樯各苦辛,别时冰雪到时春。
剑栈(zhàn)¹风樯(qiáng)²各苦辛³,别时冰雪到时春。
译文:我在靠近剑门栈道的巴蜀之地,你在有风樯的江南,我们俩天各一方。当初分别正值冰天雪地的时候,没想到,现在又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
注释:¹剑栈:剑阁栈道,此指李商隐在梓州柳仲郢幕府中。²风樯:当指赴蜀途中的一段水程,指韩瞻在江南之地。³各苦辛:兼指水陆行程。
为凭何逊休联句,瘦尽东阳姓沈人。
为凭¹何逊(xùn)休联句,瘦尽东阳姓沈人²
译文:如果将韩冬郎的诗才比作何逊,将我自己比作沈东阳的话,为了休联句,我就要像沈某人般瘦尽了。
注释:¹凭:请。此诗“别时冰雪到时春”巧妙联合何逊与范云联句中的“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²姓沈人:此处以何逊比偓,以沈约自比。

  这首诗用一条长题说明作诗的缘由。冬郎,是晚唐诗人韩偓的小名。小字冬郎,是李商隐的姨侄,他少有才华。他的父亲韩瞻,字畏之,是李商隐的故交和连襟。大中五年(851)秋末 ,李商隐离京赴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入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府,韩偓才十岁,就能够在别宴上即席赋诗,才华惊动四座。大中十年,李商隐返回长安,重诵韩偓题赠的诗句,回忆往事,写了两首七绝酬答。这是其中的第一篇。

  诗中最后两句名句,将冬郎及其父亲畏之比作凤凰。丹山相传是产凤凰的地方,其上多梧桐。桐花盛开,凤凰偕鸣,其中雏凤鸣声清圆,更胜于老凤。

hándōnglángwéishīxiāngsòngzuòjìnjīngfāngzhuīyínliánxiāoshìzuòpéihuíjiǔzhīyǒulǎochéngzhīfēngyīnchéngèrjuéchóujiānchéngwèizhīyuánwài

shāngyǐn tángdài 

shísuìcáishīzǒuchéng lěnghuīcánzhúdòngqíng 
tónghuāwàndānshān chúfèngqīnglǎofèngshēng 

jiànzhànfēngqiángxīn biéshíbīngxuědàoshíchūn 
wéipíngxùnxiūlián shòujìndōngyángxìngshěnrén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扬子江¹头杨柳²春,杨花³愁杀渡江人。
译文:扬子江边杨柳青青春意正浓,漫天飞扬的杨花使渡江之人非常的愁烦。
注释:¹扬子江:长江在江苏镇江、扬州一带的干流,古称扬子江。²杨柳:“柳”与“留”谐音,表示挽留之意。³杨花:柳絮。⁴愁杀:愁绪满怀。杀:形容愁的程度之深。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数声风笛¹离亭²晚,君向潇(xiāo)(xiāng)³我向秦
译文:微风轻拂,笛声幽咽,离亭渐渐染上暮色,你就要南下潇湘我却奔向西秦。
注释:¹风笛:风中传来的笛声。²离亭:驿亭。亭是古代路旁供人休息的地方,人们常在此送别,所以称为“离亭”。³潇湘:指今湖南一带。⁴秦:指当时的都城长安。在今陕西境内。

  晚唐绝句自杜牧、李商隐以后,单纯议论之风渐炽,抒情性、形象性和音乐性都大为减弱。而郑谷的这首七绝则仍然保持了长于抒情、富于风韵的特点。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扬子江边的岸边杨柳依依,那乱飞的柳絮,愁坏了渡江的游子。

  前两句即景抒情,点醒别离,写得潇洒不着力,读来别具一种天然的风韵。画面很疏朗:扬子江头的渡口,杨柳青青;晚风中,柳丝轻拂,杨花飘荡。岸边停泊着待发的小船,友人即将渡江难去。淡淡几笔,像一幅清新秀丽的水墨画,景中寓情,富于含蕴。依依袅袅的柳丝牵曳着依依惜别的深情,唤起一种伤离意绪;蒙蒙飘荡的杨花惹动着双方缭乱不宁的离绪,所以说“愁杀渡江人”。诗人用淡墨点染景色,用重笔抒写愁绪,初看似不甚协调,细味方感到两者和谐统一。两句中“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等词语同音字(扬、杨)的有意重复,构成了一种既轻爽流利,又回环往复,富于情韵美的风调,使人读来既感到感情的深永,又不显得过于沉重和伤感。次句虽单提“渡江人”,但彼此羁旅漂泊,南北乖离,君愁我亦愁,原是不言自明的。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三、四两句,从江头景色收转到离亭别宴,正面抒写握别时情景。驿亭宴别,酒酣情浓,席间吹奏起了凄清怨慕的笛曲。即景抒情,所奏的也许正是象征着别离的《折杨柳》。这笛声正倾诉出彼此的离衷,使两位即将分手的友人耳接神驰,默默相对,思绪萦绕,随风远扬。离笛声中,天色仿佛不知不觉地暗了下来,握别的时间到了。两位朋友在沉沉暮霭中互道珍重,各奔前程——“君向潇湘我向秦”。诗到这里,突然停止,富有韵味。

  这首诗的成功,和有这样一个别开生面,富于情韵的结尾有密切关系。末句只是交代各自行程的叙述语,既缺乏寓情于景的描写,也无一唱三叹的抒情;实际上,这首诗的深长韵味钧蕴含在这朴质的不结之结中。由于前面已经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的物象情景进行反复渲染,结句的截然而止,更显示出分手握别的黯然神伤,天各一方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在这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都在不言中得到充分表达。“君”、“我”对举,“向”字重出,更使得这句诗增添了咏叹的情味。

参考资料:
1、 刘学锴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349-1350

huáishàngyǒurénbié

zhèng tángdài 

yángjiāngtóuyángliǔchūn yánghuāchóushājiāngrén 
shùshēngfēngtíngwǎn jūnxiàngxiāoxiāngxiàngqín 
寝扉临碧涧,晨起澹忘情。
寝扉¹临碧涧,晨起澹(dàn)²忘情³
译文:我的卧室靠近碧绿的山间流水,早晨起来淡薄了让我喜怒哀乐的事情。
注释:西涧:在滁州南岩寺内。¹寝扉:即卧室。²澹:淡泊。³忘情:对于喜怒哀乐之事不动感情,淡然若忘。
空林细雨至,圆文遍水生。
空林细雨至,圆文¹遍水生。
译文:空寂的树林中下起了细雨,水中遍布是雨落在水上的圈纹。
注释:¹圆文:指雨落水上的圈纹。
永日无馀事,山中伐木声。
永日¹无馀事,山中伐木声。
译文:整日没有多余的事,山中不时传来砍伐木头的声音。
注释:¹永日:长日。
知子尘喧久,暂可散烦缨。
知子尘喧¹久,暂可散烦缨(yīng)²
译文:知道你在尘世的喧嚣中待久了,在这可以暂时散去世俗的烦恼。
注释:¹尘喧:尘世的喧嚣。²烦缨:世俗的烦恼,犹言尘襟。
一迳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
一迳(jìng)¹森然²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
译文:小径周围竹丛浓密显得寂静萧疏,在座的人都感到十分凉爽。残落的阴凉时间并不是很长。
注释:¹迳:同“径”。²森然:竹丛浓密的样子。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人怜直节¹生来瘦,自许²高材老更刚。
译文:人们怜惜竹子的直节生来就劲挺,我认为它有高超的才能,老了也会更加刚直不阿。
注释:¹直节:直干有节。唐人钱起《裴侍郎湘川回,以青竹筒相遗,因而赠之》:“楚竹青玉润,从来湘水阴。缄书取直节,君子知虚心。”徐夤《山阴故事》:“爱竹只应怜直节,书裙多是为奇童。”²自许:自夸;自我评价。
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曾与蒿藜(lí)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译文:曾经和蒿藜一起经历雨露,最终随着松柏经历到冰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¹学凤凰。
译文:烦请你能够爱惜那些根株还在的竹子,要把它送给伶伦,学习凤鸣。
注释:¹伶伦:相传为黄帝时人,乐器的发明者,能用笙演奏凤凰的声音。《汉书·律历志》:“黄帝使伶纶,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竹之解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音。制十二篇(筒),以听凤之鸣,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比黄钟之音,而皆可以生之,是为律本。”柳宗元《清水驿丛竹天水赵云余手种一十二茎》:“只应更使伶伦见,写尽雌雄双凤鸣。”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