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会吹台中,新年月桂空。貂蝉临野水,旌旆引春风。
高会吹台中,新年月桂空。貂蝉临野水,旌旆引春风。
细草萦斜岸,纤条出故丛。微文复看猎,宁与解神同。
细草萦斜岸,纤条出故丛。微文复看猎,宁与解神同。

xiānggōngmiǎnhuìpéngchíyóuyàntóng--dàishūlún

gāohuìchuītáizhōngxīnniányuèguìkōngdiāochánlínshuǐjīngpèiyǐnchūnfēng

cǎoyíngxiéànxiāntiáochūcóngwēiwénkànlièníngjiěshéntóng

戴叔伦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29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zǎo)¹是伤春梦雨²天,可堪³芳草更芊(qiān)
译文:忽然之间,已经是细雨飘飞的春天了,像少女一样纤纤婷立的芳草青美得让人难以忍受。
注释:¹蚤:“蚤”通“早”。²梦雨:春天如丝的细雨。³可堪:意思是不可堪,不能忍受。⁴芊芊:草木茂盛的样子。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内官¹初赐清明火²,上相³闲分白打钱
译文:宫中把新火赐给大臣,大臣们闲来无事以蹴鞠为乐。
注释:¹内官:国君左右的亲近臣僚。又指宦官太监。²初赐清明火:一种古代风俗,寒食禁火,把冬季保留下来的火种熄灭了。到了清明,又要重新钻木取火。³上相:泛指大臣。⁴白打钱:玩蹴鞠游戏,优胜者受赐金钱,种“白打钱”,一说白打钱指斗鸡。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紫陌¹乱嘶红叱(chì)²,绿杨高映画秋千³
译文:郊野的道路旁草木繁茂,一匹匹骏马奔驰而过,绿杨掩映的庭院中秋千正上下飞舞。
注释:¹紫陌:大路。“陌”本是指田间的小路,这里借指道路:“紫”是指道路两旁草木的颜色。²红叱拨:唐天宝中从西域进汗血马六匹分别以红、紫、青、黄、丁香、桃花叱拨为名,这里泛指骏马。³画秋千:装饰美丽的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游人记得承平¹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译文:游人还记得以前太平时候的盛事,暗自欣喜这风光与往年并无不同。
注释:¹承平:太平。

  这首诗语言清新,诗人通过写清明节时的人事和景物,来透露出诗人对盛世的怀念与对现实朝野状况的失望。

  首联描写自己独伤春,朝与野之人游春、赏春。开头诗人便暗用了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的诗意,抒发别有怀抱的诗人的伤春愁绪。诗人在春雨霏霏的阴沉灭气中,内心郁苦愁闷,更由芊芊芳草增添凄迷冷落之情。“蚤是”、“可堪”这两个虚词,构成语意表达的递进关系,将诗人内心的凄楚表现得深长而急切。但是,后面所描写的并不是诗人自己的情态举止,而是朝廷内外游人的赏春之乐。

  颔联描写宫中清明节的风俗和游乐。韩翃《寒食》诗有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稠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人五侯家。”此诗“内官初赐清明火”句,即描写皇宫内清明节取榆柳火赏赐近臣的节俗。一个“初”字,暗示了此时动乱刚定,朝廷复行旧日礼制。“上更闲分白打钱”一句描写宫中蹴鞠游戏之乐,一个“闲”字,则交代了贵为朝廷宰更却无所作为的状态。

  颈联描写宫外游春繁盛的景象。在京师郊野的道路上,红色的骏马嘶鸣不已,游春的男子络绎不绝;在绿杨掩映的庭院中,女子们正在欢快地荡着秋千。这里的色彩鲜艳夺目,所见所闻热闹非凡,一“乱”字、一“高”字,都尽显出晚唐时代人们沉湎在纵恣冶游的“世纪末”的狂欢之中。

  尾联展现身处其间的游人的欣慰。他们觉得如今的热闹喧闹,就像是昔年的升平风光,又可以忘却动乱的痛苦记忆,无所顾忌地享受眼前的快乐。然而,所谓的“升平”却是表象,诗人正是透过这虚假的繁荣,感受到了国势岌岌可危的形势,深藏着浓重的现实忧愁。

  诗人用冷峻的目光,看似闲淡地刻画长安城清明时分热闹如昔、游人如织的欢快场面,实则暗含着深沉的讽刺、斥责之意,以“游人”之喜乐,愈加反衬出诗人“伤时伤世复伤心”的悲郁之情。

参考资料:
1、 高峰编选.温庭筠·韦庄集.江苏:凤凰出版社,2013:160

chángānqīngmíng

wéizhuāng tángdài 

zǎoshìshāngchūnmèngtiān kānfāngcǎogèngqiānqiān 
nèiguānchūqīngmínghuǒ shàngxiāngxiánfēnbáiqián 
luànhóngchì 绿yánggāoyìnghuàqiūqiān 
yóurénchéngpíngshì ànfēngguāngnián 
日暮东风休,掩卷幽窗静。
日暮¹东风休²,掩卷³幽窗静。
译文:傍晚东风渐停,我合上书卷,窗外静悄悄的。
注释:¹日暮:指傍晚、日落或黄昏时分。²休:停歇、终止。³掩卷:合上书本。
飒然春雨来,一室生微冷。
(sà)¹春雨来,一室生微冷。
译文:突然下起了春雨,一整个屋子微微有些冷。
注释:¹飒然:猛然、突然、忽然。飒,形容风声。
时有栖鸟声,自令虚怀警。
¹有栖鸟声,自令虚怀²³
译文:偶尔有栖息鸟儿的声音,提醒自己虚怀若谷。
注释:¹时:有时候,偶尔。²虚怀:形容胸襟宽大、虚心谦退或谦逊虚心。³警:形容感觉敏锐或感到警觉。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小国寡民¹。使²有什(shí)(bǎi)之器³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yú),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¹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要使国家的疆域不要太大,人口要少。即使有效率十倍百倍的器械,却并不使用;使老百姓珍惜生命也不会背井离乡,迁徙远方。即使有船和车子,也没有地方要乘坐它,即使有铠甲和兵器,也没有地方要陈列它。让百姓回到结绳记事的时代。国富民强到了鼎盛时代。使百姓认为(他们)吃得香甜,服装漂亮,住的舒适,满意(他们的)风俗。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注释:¹小国寡民:小,使……变小,寡,使……变少。此句意为,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²使:即使。³什伯之器:各种各样的器具。一说是指效用十倍百倍的工具什伯,数量词,指超过十倍、百倍。⁴重死:看重死亡,即不轻易冒着生命危险去做事。⁵徙:迁移、远走。⁶舆:车子。⁷甲兵:武器装备。⁸陈:陈列。此句引申为布阵打仗。⁹结绳:文字产生以前,人们以绳记事。¹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以人们吃的食物为甘美,以他们所穿的衣服为美好,以他们所住的房子为安适,以他们的风俗为快乐。
草绿裙腰山染黛,闲恨闲愁侬不解。莫愁艇子渡江时,九鸾钗,双凤带,杯酒劝郎情似海。
草绿裙腰山染黛(dài)¹,闲恨闲愁侬不解。莫愁艇(tǐng)子渡江时,九鸾(luán)²,双凤带,杯酒劝郎情似海。
注释:¹黛:青黑色。²九鸾钗:古代女子的头饰。
此词抒写爱情,清新流畅,灵活自然,别具风格,不落俗套,颇有民歌风味。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炎光谢¹。过暮雨、芳尘轻洒²。乍(zhà)³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⁵遥挂。应是星娥(é)(jiē)久阻,叙旧约、飙(biāo)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gěng)银河高泻¹⁰
译文:夏天的暑气消退了,一阵黄昏雨过后,尘土一扫而空。刚结露的时候冷风清理了庭院。碧空如水,一弯新月,挂在远远的天空。可能是织女叹息久与丈夫分离,为赴约会,乘驾快速的风轮飞渡银河。放眼望去,高远的夜空缕缕彩云飘过银河。明亮的银河高悬若泻。
注释:¹炎光谢:谓暑气消退。谢,消歇。²“过暮雨”句:为“暮雨过、轻洒芳尘”之倒装,意谓暮雨过后,尘土为之一扫而空。芳尘,指尘土。³乍露:初次结露或接近结露的时候。⁴爽天如水:夜空像水一样清凉透明。爽天,清爽晴朗的天空。⁵玉钩:喻新月。⁶星娥:指织女。飚轮,即飙车,御风而行的车。⁷极目处:眼睛所能看到的地方。⁸微云暗度:淡淡的云朵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移动。⁹耿耿:明亮的样子。¹⁰高泻:指银河高悬若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闲雅¹。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²,抬粉面、云鬟(huán)³相亚。钿合金钗(chāi)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译文:娴静幽静的夜空。要知道此情此景是多少钱也买不到的。闺楼上的秀女们在月光下望月穿针引线,向织女乞取巧艺。抬起粉面,云鬓低垂。猜一猜是谁在回廊的影下,交换信物,切切私语。愿天上人间、年年今日,都欢颜。
注释:¹闲雅:娴静幽雅。闲,通“娴”。²“运巧思”句:谓女子在彩楼上乞巧。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³云鬟:高耸的环形发髻。⁴相亚:相似。⁵钿合:亦作“钿盒”。镶嵌金、银、玉、贝的首饰盒子。

  这是一首咏七夕佳期的作品。作者一反以往七夕诗词的伤感情调,把天上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美丽传说和人间李隆基杨玉环马嵬死别的动人故事,演绎、融汇为一个纯情浪漫、晶莹剔透的意境,抒发了对纯真爱情的美好祝愿和热烈向往。全词语言通俗易懂,形象鲜明生动,情调闲雅欢娱,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

  上片着重写天上,开篇以细致轻便的笔调描绘出七夕清爽宜人的氛围,诱人进入浪漫的遐想界。首韵“炎光谢”,说明炎夏暑热已退,一开头即点出秋令。“炎光”谓骄阳,代指夏暑。先说初秋,再从入暮写起,导入七夕:阵黄昏过雨,轻洒芳尘,预示晚上将是气候宜人和夜空清朗了。“乍露冷风清庭户爽”,由气候带出场景。“庭户”是七夕乞巧的活动场所。古时人们于七夕佳期,往往庭前观望天上牛郎织女的相会。接下来一句“天如水、玉钩遥挂”意思是说:秋高气爽,碧天如水,一弯上弦新月,出现远远的天空,为牛郎织女的赴约创造了最适宜的条件。“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飚轮欲驾”,想象织女嗟叹久与丈夫分离,将赴佳期时心情急切,于是乘驾快速的风轮飞渡银河。织女本为星名,故称“星娥”。“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表现了人们盼望天上牛郎织女幸福地相会。他们凝视高远的夜空,缕缕彩云飘过银河,而银河耿耿发亮,牛郎织女终于欢聚,了却一年的相思之债。上片动静结合,虚实相间,从景物描写到幻想神游的推移中,寄寓了人们对爱情幸福的美好遐想。的场面,也无热闹浓烈的气氛,各家于庭户乞巧望月,显得闲静幽雅。这种闲雅的情趣之中自有很不寻常的深意。词人强调“须知此景,古今无价”,提醒人们珍惜佳期,从中足见柳永对七夕的特殊重视,反映了宋人的民俗观念。以下数句着重写民间七夕的活动,首先是乞巧。据古代岁时杂书和宋人笔记,所谓乞巧,是以特制的扁形七孔针和彩线,望月穿针,向织女乞取巧艺。这是妇女们的事。“楼上女”是说此女本居于楼上,穿针乞巧时才来到庭中的。所以接着说:“抬粉面”,加以“云鬟相亚”,写姑娘们虔诚地手执金针,仰望夜空,乌云般美丽的发鬟都向后低垂。“亚”通压,谓低垂之状。此句写得形神兼备,廖廖数语,姑娘们追求巧艺的热切与虔诚便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了。接下来的一句:“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写七夕的另一项重要活动,这既是词人浪漫的想象,也是历史的真实。自唐明皇与杨妃初次相见,“定情之夕,授金钗钿合以固之”(《长恨歌传》),他们“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也就传为情史佳话。唐宋时男女选择七夕定情,交换信物,夜半私语,可能也是民俗之一。作者将七夕民俗的望月穿针与定情私语绾合一起,毫无痕迹,充分表现了节序的特定内容。词的上片主要写天上的情景,下片则主要写人间的情景;结尾的“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既总结全词,又点明主题。它表达了词人对普天下有情人的美好祝愿和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展示了作者热诚而广阔的胸怀。

  这首词,写天上是为了衬托人间,用典故是为了映衬现实,落脚点是人间的欢乐和世俗的幸福。作者把“天街夜色凉如水”的意象世界与“钿合金钗私语处”的心灵世界和谐地统一起来,描绘了一幅欢乐、祥和、幸福而又温馨的七夕夜色图,发出了珍惜良宵、莫负美景的呼唤。这呼唤,久远地回响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田。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市: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335-338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