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看人迹蝶来轻,蹈得林间路作坑。
古路今人行不得,一时移上上头行。
君看人迹蝶来轻,蹈得林间路作坑。
古路今人行不得,一时移上上头行。
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 47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问荆溪溪上人家,为甚人家,不种梅花?老树支门,荒蒲绕岸,苦竹圈笆。寺无僧狐狸样瓦,官无事乌鼠当衙。白水黄沙,倚遍栏干,数尽啼鸦。
问荆(jīng)¹溪上人家,为甚人家²,不种梅花?老树支门³,荒蒲(pú)绕岸,苦竹圈笆(bā)。寺无僧狐狸样瓦,官无事乌鼠当衙(yá)。白水黄沙,倚遍栏干,数尽啼鸦。
译文:我问荆溪岸边的人家,你们是什么人家,怎么不种植梅花呢?他们用老树支撑着大门,荒芜的蒲草长满了水岸。他们用细瘦的竹棍圈出篱笆。小庙的神明不灵验,狐狸在瓦上跳腾;当官的不管事,让乌鸦和老鼠满衙门跑。溪水白茫茫的,岸上满是黄沙。我倚遍一处处栏杆,一只只数尽了那乱叫的乌鸦。
注释:折桂令:曲牌名,又名《蟾宫曲》、《天香引》。¹荆溪:水名,在江苏省宜兴县,因靠近荆南山而得名。²为甚人家:是什么样的人家。³老树支门:用枯树支撑门。⁴圈笆:圈起的篱笆。⁵样瓦:戏耍瓦块。⁶乌鼠当衙:乌鸦和老鼠坐了衙门。
这是一首表现当时南方农村贫穷景况的小令。荆溪是江苏南部流经宜兴通往太湖的一条河,“即事”是作者途经荆溪即目所见有感而作。荆溪自古便有种梅花的习俗,作者慕名而来,却连梅花的影子都没看到,用失望的心情写下这首曲子。
参考资料:
1、 方青羽.元曲三百首彩图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178
2、 师满元.古诗词鉴赏300首.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256

zhéguìlìng··jīngshì--qiáo

wènjīngshàngrénjiāwèishénrénjiāzhǒngméihuālǎoshùzhīménhuāngràoànzhúquānsēngyàngguānshìshǔdāngbáishuǐhuángshābiànlángànshùjǐn

北风吹,吹我庭前柏树枝。
北风吹,吹我庭前柏树枝。
译文:北风呼啸在院墙上吹个不停,摇撼着我这院子前面的柏树。
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
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¹(léng)²还自持。
译文:柏树坚定矗立不怕北风吹撼,枝干挺直依然刚劲而且突兀。
注释:¹节操:双关语,借柏树的枝干挺直刚劲来比喻自己坚定的气节操守。²棱棱:正直威严的样子。《新唐书·崔丛传》:“丛为人严伟,立朝棱棱有风望。”
冰霜历尽心不移,况复阳和景渐宜。
不霜历尽¹心不移,况复阳和²景渐宜。
译文:历尽不霜而坚贞之心不改变,何况将迎来春天和煦的阳光。
注释:¹不霜历尽:指经历了整个冬天风雪的吹打考验。²阳和:指春天的暖气。
闲花野草尚葳蕤,风吹柏枝将何为?
闲花野草尚葳(wēi)(ruí)¹,风吹柏枝将何为²
译文:闲花野草尚且能够蓬勃生长,北风肆虐又能把柏树怎么样?
注释:¹葳蕤:草木茂盛的样子。²何为:能怎样呢?为,语气词。
北风吹,能几时?
北风吹,能几时?
译文:尽管北风呼呼地吹个不停歇,可是又能够这样横行多久呢?

  此诗开篇四句先以“吹”字上联下递,运用修辞学上的“顶真格”,写出北风对庭前柏树的肆虐,再以一个“吹”字与此相呼应,写出柏树的坚不可摧,一任北风肆暴,还是那么节操棱棱,威严方正,依然故我。借以喻诗人所蒙受谗邪们的诽谤,纷纷藉藉,而诗人依然刚正不阿,我行我素,反映了诗人对政局认识的清醒及其操守的坚贞。中间四句由忆往昔落墨,自远而写近,把问题引向了历史的纵深,谓柏树曾历尽冰霜而不改其清操,如今严冬已成过去,春光日渐宜人,闲花野草尚且呈现一片生机,北风猛吹柏树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借以喻诗人曾饱历忧患而不变其志。如今国祚已转危为安,谗邪们的中伤对我无可奈何,反映了诗人对谗邪之臣的轻蔑及其信念的坚定。最后二句紧承上文,虽纯系口语,却道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春光已经返回大地,北风肆虐还会久吗?”借以喻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反映了诗人一种誓与国运共安危的高尚情操与乐观情绪。

  通篇用比,以柏树自喻,以北风喻谗邪,以阳和喻国祚,于阳和初回,北风肆虐中突出了“节操棱棱还自持”的柏树形象。笔调古朴,风格雄放,不以秀词佳句和所谓意境来吸引人,而以完整形象和真实感情来激动人,在托物抒怀之作中别具一格。

参考资料:
1、 《诗词曲赋名作鉴赏大辞典》编委.诗词曲赋名作鉴赏大辞典:诗歌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1343
容贵“整”,“整”非整齐之谓。短不豕蹲,长不茅立,肥不熊餐,瘦不鹊寒,所谓“整”也。背宜圆厚,腹宜突坦,手宜温软,曲若弯弓,足宜丰满,下宜藏蛋,所谓“整”也。五短多贵,两大不扬,负重高官,鼠行好利,此为定格。他如手长于身,身过于体,配以佳骨,定主封侯;罗纹满身,胸有秀骨,配以妙神,不拜相即鼎甲矣。
容贵“整”,“整”非整齐之谓¹。短不豕(shǐ)蹲,长不茅立,肥不熊餐,瘦不鹊寒²,所谓“整”也。背宜圆厚,腹宜突坦,手宜温软,曲若弯弓,足宜丰满,下宜藏蛋³,所谓“整”也。五短多贵,两大不扬,负重高官,鼠行好利,此为定格。他如手长于身,身过于体,配以佳骨,定主封侯;罗纹满身,胸有秀骨,配以妙神,不拜相即鼎甲矣
译文:人的姿容以“整”为贵,这个“整”并非整齐划一的意思,而是人整个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要均衡、匀称,使之构成一个有机的完美的整体。就身材而言,人的个子可以矮,但不能短得仅如蹲着的猪;个子可以高,但不能高得像竖立着的茅草;体态可以胖,但不能胖得像臃肿的熊,体态可以瘦,但不能瘦得像寒鹊那样单薄。这是所谓的“整”。再从身体各部位来看,背部应该浑圆而厚实,腹部应该突出而平坦,手心应温润而柔软,手背应该弯曲如弓,足部应该丰厚而饱满,脚心应该虚能藏蛋。这也是所谓的“整”。五短身材虽看似不甚了了,却大多地位高贵,两腿长得过分的往往命运不佳。一个人走起路来如同背了重物,那么此人必定有高官之运;走路若像老鼠般步子细碎急促,两眼又左顾右盼且目光闪烁不定者,必是贪财好利之徒。这些都是固定格局,屡试不爽。还有其他的格局:如两手长于上身(最好超过膝盖),上身比下身长,再有着一副上佳之骨,那么一定会有公侯之封。再如皮肤细腻柔润,就好像绫罗布满全身,胸部骨骼又隐而不现,文秀别致,再有一副奇佳的神态的话,那么以后即便不能拜相,也会得中状元。
注释:¹容贵“整”,“整”非整齐之谓:整,从上下文的意思来看,是匀称、均衡的意思。²短不豕(shǐ)蹲,长不茅立,肥不熊餐,瘦不鹊寒:短,与长相对,长指的是个子高大,短指的是个子低矮。豕,猪,这里为名词作状语,意思是像猪一样,下文的“茅”、“熊”、“鹊”都是这样。这四句话的意思是:。要“矮而不短,高而不耸,胖而不肿,瘦而不薄”。³背宜圆厚,腹宜突坦,手宜温软,曲若弯弓,足宜丰满,下宜藏蛋:突坦,突出而平坦,这里是整个饱满的意思。温软,温润柔软。曲若弯弓,完整的说法是“宜曲若弯弓”。掌曲若弯弓,意思是手掌横向弯曲,其状如弓。下藏蛋,这句话与“曲若弯弓”类似,完整的说法为“足底下宜藏蛋”。足底最忌平如板,古人认为,足心呈“凹”字形,即足弓高虚能藏蛋为佳相,主大富。⁴五短多贵,两大不扬,负重高官,鼠行好利:五短,指的是头、面、身、手、足五者俱短。“五短”也是一种匀称、均衡之相,所以古人多以五短为贵。两大,指两条腿过长。不扬,这里指命不佳。负重,指走起路来如背负重物,因而步态显得坚实有力,具有任重道远之相,故古人以之为贵,有高官之运。鼠行,指走起路来像老鼠那样步子细碎急促,两眼左顾右盼,而且目光闪烁不定。好利,鼠性喜窃,故曰“好利”。这四句话的意思是:生就一副五短身材的人,地位必定显贵;长着两条长腿的人,命运必定不佳;走起路来如背负重物,步态显得坚实有力的人,一定能做高官;走起路来步子细碎而急促,两眼左顾右盼,目光闪烁不定的人,一定是贪图财利之辈。⁵手长于身,身过于体,配以佳骨,定主封侯:身,这里指上身。体,这里指下体即两腿。以上两相都是所谓奇相,相奇而不怪,主大贵。侯,侯爵,古代爵位之一。古代制度。朝廷以爵位封赏有功之人,位分五等,即公、侯、伯、子、男,其尊卑顺序为:“公”爵位最高,“侯”次之,“伯”又次之,“子”再次之,“男”最低。这里是以“侯”代爵位,意思是有爵位之封。这四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双手长于上身,上身又超过下体,再能配上一副上佳的骨相,日后一定会有公侯之封。⁶罗纹满身,胸有秀骨,配以妙神,不拜相即鼎甲矣:罗,即绫罗,这里是绫罗绸缎等贵重丝织品的概称。罗纹满身,意思是说皮肤细嫩柔润如同绫罗之纹遍布周身。胸有秀骨,指胸部平坦宽厚,两乳之间距离开阔,胸骨隐而不露,文秀有致。妙神,这里指总体风度,气质上佳,显得文雅潇洒。一说指眼神及其风采。拜,授予官位。相,宰相,泛指高官重臣。鼎甲,封建社会科举殿试中名列一甲(共三甲)的共三人,即头名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这里指状元。这四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皮肤生得细嫩柔润,如同绫罗遍布周身,胸部骨骼隐而不露,文秀有致,再能配上一副上佳的神态,日后定能前途亨通。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虚空¹落泉²千仞(rèn)³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译文:瀑布如落泉般从高空笔直地倾泻而下,如雷轰鸣般奔涌入江海,没有片刻停歇。
注释:庐山瀑布:即指庐山香炉峰瀑布,香炉峰是庐山西北部高峰。¹虚空:即空中。²落泉:比喻瀑布,泉本自地下上涌,它却从天上落下。³千仞:极言其高,古代七尺或八尺为一仞。⁴雷奔:如雷轰鸣般奔涌。⁵暂息:片刻停歇。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今古 一作:千古)
今古¹长如白练²飞,一条界破³青山色。
译文:从古到今就像一条巨大的白练飞悬半空,划开青山浑然一体的苍翠之色。
注释:¹今古:自古到今。²白练:白色熟绢。³界破:划开。

  这首诗首句写眼之所见,香炉峰瀑布由天空落下,直垂千仞,破空而来,气势雄伟。次句写耳之所闻,瀑布发出雷鸣般的响声,从“奔”字看出其连续不断,滚滚奔流,直泻江底。三句是上句的延伸,但不是想象,而仍是实写,从古至今瀑布都如柔软洁白的丝绸一样飘飞。上句有声,此句有色,形象鲜明,对瀑布极其叹赏。四句再写瀑布,一条瀑布把青山的颜色破分成两半。四句诗句句没有离开瀑布,先写瀑布的长,次写瀑布的声,三四句写瀑布的色,纯以形胜。最后以青山作衬托,衬出“白练飞”的“白”,给人以洁白的感觉。

  《庐山瀑布》这首诗,一二句的用语,近似于李白的诗的三四句。全诗也看不出庐山的特点,这是徐不及李之处。但是,两诗又各有千秋。李白的诗是通过此地瞬间的审美感受所引起的幻觉,将读者带入自由的艺术联想之中,让读者自己去寻味、去创造、去领略大自然所赐与的一派生机,去揣摩诗人所追求的自由的精神境界。那种个性色彩十分鲜明的浪漫主义诗情,那位远观瀑布的诗人的形象,都从字里行间凸现出来了。徐凝的诗却是以现实主义手法写的。他不是写瞬间感觉,而是通过写瀑布的纵横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思索。与其说他是在赞美“一条界破青山色”的“白练”,不如说他是在感慨源头泉水万世不竭,生命运动生生不息的真理。这从“千古长如白练飞”、“雷奔入江不暂息”两句诗可以体会到。一首诗给人以幻想,一首诗给人以思索,一首诗动之以情,一首诗晓之以理。这正是各有千秋,不可代替。

  如果作诗仅是反映,那么不同的人写同一条瀑布内容必然雷同。由于诗是表现不同审美主体的理想、情感、愿望、趣味的。因此,相同的景物才能表现出不同的美来。李白受道家审美意识的影响,追求自由不羁、潇洒超脱的美,所以庐山瀑布也染上了神话幻想的色彩,打上了他的精神烙印。徐凝看来是现实主义者,理性精神强烈,他观察自然时,也相应地思考着历史和人生的同异。所以他眼中的瀑布是虚空而落,奔流而去,“不舍昼夜”,像生命一样跃动,仅仅在历史的时间与空间里划破一道痕迹。因此,他对人生的得失采取了达观的态度,《庐山瀑布》就是徐凝精神的写照。

参考资料:
1、 李薇.唐诗三百首.延边:延边人民出版社,2006:313-314
2、 徐涛.唐诗明画欣赏.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7:141-144

shān

níng tángdài 

kōngluòquánqiānrènzhí léibēnjiāngzàn 
jīnchángbáiliànfēi tiáojièqīngshān  (jīnzuò qiān )
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
秋风夜渡河,吹却雁(yàn)¹桑。
译文:秋风在夜晚暗暗吹过边塞的河流,吹过雁门的桑田,边地一片萧瑟。
注释:¹雁门:雁门关在今山西代县,为古塞,地势雄险。
遥见胡地猎,鞴马宿严霜。
遥见胡地猎,鞴(bèi)¹宿严霜。
译文:远远地能够看见胡地有人在打猎,虽说还不是秋天,边塞却已经十分寒冷,战士们只能在严霜中风餐露宿。
注释:¹鞴马:谓装备坐骑,不卸鞍鞯鞲。鞴,用革制成,射箭的时候用来束衣袖。
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
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
译文:在战场上,兵士们被分成五道作战,孤军奋战,身经百战。
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
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
译文:战士们虽然英勇,结果功劳多的反而会被下狱,想起这,真是让战士们伤心啊。
诗歌主旨含有非战之意,作者主观上并没有言反战,而这种情绪通过对战场荒凉凄惨景象的描述流露出来。

sàixià ·qiūfēng

wángchānglíng tángdài 

qiūfēng chuīquèyànménsāng 
yáojiànliè bèi宿yánshuāng 
dàofēnbīng jūnbǎizhàncháng 
gōngduōfǎnxià shìdànxīnshā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