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韶姿著水光,谢家春草满池塘。细挑泉眼寻新脉,
一夜韶姿著水光,谢家春草满池塘。细挑泉眼寻新脉,
轻把花枝嗅宿香。蝶欲试飞犹护粉,莺初学啭尚羞簧。
轻把花枝嗅宿香。蝶欲试飞犹护粉,莺初学啭尚羞簧。
分明不得同君赏,尽日倾心羡索郎。
分明不得同君赏,尽日倾心羡索郎。

wénwàngyóuyánjiālínyuánbìngzhōngyǒu--xiū

sháo姿zheshuǐguāngxièjiāchūncǎomǎnchítángtiāoquányǎnxúnxīnmài

qīnghuāzhīxiù宿xiāngdiéshìfēiyóufěnyīngchūxuézhuànshàngxiūhuáng

fēnmíngtóngjūnshǎngjǐnqīngxīnxiànsuǒláng

皮日休

皮日休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400篇诗文

猜您喜欢
洞户深深掩。笑世间、浓脂腻粉,那般妆点。认取朦胧明月下,不许东风偷飐。偏触动、词人系念。昨日微阴今日雨,好春光有限无馀欠。肯为我,一时暂。
洞户深深掩。笑世间、浓脂腻粉,那般妆点。
冰绡雾縠谁烘染?爱依依、柔条照水,靓妆清艳。墙角绿阴栏外影,印上芸窗冰簟。隔一片、清阴暗澹。不是封姨情太薄,是盈盈树底魂难忏。春欲暮,易生感。
认取朦胧明月下,不许东风偷飐(zhǎn)¹
注释:¹飐:吹动。

  上片开首,作者采用用对比的手法说:“洞户深深掩。笑世间、浓脂腻粉,那般妆点。”描写那白海棠的可爱,说它素洁的淡妆,是不以浓妆艳抹为美的。此处特点是词人用了拟人化的口吻,同时这里也映射、批评了世俗的审美。随即词人又赞美白海棠“认取朦胧明月下,不许东风偷飐”。说它不欲白日中在东风拨动下搔首弄姿,招惹狂蜂浪蝶。在朦胧明月下,尤其展示了它的美。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它“偏触动、词人系念”。词中对白海棠的赞美,表现了词人与世俗的审美倾向的不同。词人又感叹如观赏到白海棠的开放一样,“好春光”是不多的。而“昨日微阴今日雨”,是词人希望天公能够为自己多留一些明媚的时光,哪怕是仅如片刻的“一时暂”,这是词人对春的留恋。

  下片,词境又进一步扩展,而以“冰绡雾縠”句为过渡。这里词人用丝绸织品的美丽,来比喻白海棠开放时的美丽春光,衬托白海棠。问“谁烘染”,实际是用疑问来赞叹花被烘染得更美。这春光如一副画一般。下面就是这画面的描述:“爱依依、柔条照水,靓妆清艳。”水边的柳条,依依映照,一片光彩美丽。还有“墙角绿阴栏外影”,这影子照射在芸窗上,照射到床席上。中间,还有被什么隔开的一片“清阴暗澹”,等等。这里词人解答了自己过片所提出的“谁烘染”的疑问。词人对于“烘染”着白海棠的一片春花,作了尽情的渲染。当然,这些都是词人审美欣赏的表现。作为同时也擅长绘画的词人,在整首作品中,也表现着词中有画的特点。最后,词人又未免感伤地说:“不是封姨情太薄,是盈盈树底魂难忏。”白海棠开在晚春,这时,树木已盈盈茂盛,花魂却难以挽留了,而不能怪是封姨鼓风,吹折了它。对于词主人公来说,也触景生情,故发出了“春欲暮,易生感”的喟叹。

jīn··yǒngbáihǎitáng--tàiqīng

dòngshēnshēnyǎnxiàoshìjiānnóngzhīfěnbānzhuāngdiǎn

rènménglóngmíngyuèxiàdōngfēngtōuzhǎn

piānchùdòngrénniàn

zuówēiyīnjīnhǎochūnguāngyǒuxiànqiàn

kěnwèishízàn

bīngxiāoshuíhōngrǎnàiróutiáozhàoshuǐjìngzhuāngqīngyàn

qiángjiǎo绿yīnlánwàiyǐngyìnshàngyúnchuāngbīngdiàn

piànqīngyīnàndàn

shìfēngqíngtàibáoshìyíngyíngshùhúnnánchàn

chūnshēnggǎn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夷之人其好言恶詈,直情率遂。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 “何陋”,以信孔子之言。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¹”守仁以罪谪(zhé)龙场,龙场古夷(yí)²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³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夷之人其好言恶詈,直情率遂。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yì)之以桧(guì)竹,莳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 “何陋”,以信(shēn)孔子之言。
译文:从前孔子想搬到九夷(偏远的地方)去住,别人都认为那里偏僻落后。孔子说:“君子居住在那里,有什么偏僻的呢?”我因罪被贬龙场。龙场,在古蔡国属地以外的边远地区。人们都以为我从国都到这里,一定会嫌弃这里偏僻,不能居住。然而我在此地生活了十个月,过得安宁而快乐。我刚来的时候,没有房子居住,住在丛棘之中,则非常阻滞。迁到东峰,就着石洞住下,又阴暗潮湿。我曾在丛棘的后边开园种菜,老百姓纷纷砍伐木材,就在这地方建造了一座房子让我居住。我于是种上桧柏、竹子遮蔽它,又栽上芍药等花卉。(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来交往的文人学士,也慢慢聚集增多了,在此之后到我轩中的人,好像来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而我也忘记了我是住在偏远的地方,于是给房子取名为“何陋”,用来伸张孔子的话。
注释:¹“昔孔子”五句: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九夷:古书中的九夷,如《战国策·魏策》:“楚破南阳九夷”等。大致在今河南南部。²夷蔡:蔡为周代古国,其地在今河南上蔡、新蔡等县地,即在河南南部。³上国:这里指京城。因王守仁自京官贬龙场。⁴琴编:指琴书。⁵信:通“伸”,伸张。
嗟夫!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
嗟夫!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dú)礼而任情,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
译文:哎呀,现在夷人的风俗,崇尚巫术,敬奉鬼神,轻慢礼仪,放任性情,然而这对他们淳朴的本质并没有损害。果真有君子住到这里来,开导教化他们大概很容易吧。可是我不是那种能担此重任的君子,因此写下这篇“记”,用以等待将来的人。
(选自《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
(选自《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
薰风解愠,昼景清和,新霁时候。火德流光,萝图荐祉,累庆金枝秀。璿枢绕电,华渚流虹,是日挺生元后。缵唐虞垂拱,千载应期,万灵敷祐。
薰风¹解愠(yùn)²,昼景清和³,新霁(jì)时候。火德流光,萝图荐祉(zhǐ),累庆金枝秀。璿(xuán)(shū)绕电,华渚(zhǔ)¹⁰流虹,是日挺生元后¹¹。缵(zuǎn)¹²唐虞(yú)垂拱(gǒng)¹³,千载应期¹⁴,万灵敷(fū)(yòu)¹⁵
译文:初夏的风消除了心中怨怒,白天的景色清明和朗,正是雨过天晴的时候。阳光耀眼,天空出现连续的五彩祥云,一派喜庆呈祥。璿枢绕电,华渚流虹,这一天君主诞生了。继承了圣明君主唐虞无为而治,顺应了千载的运期,得到万方神灵的护佑。
注释:¹薰风: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²解愠:指消除怨怒。³清和:天气清明和暖。⁴火德:太阳。⁵萝图:代表吉祥的物品。⁶荐祉:呈现福瑞。⁷累:连续。⁸金枝:五彩祥云。⁹璿枢:指星名,北斗第一星为枢,第二星为璇,泛指北斗星。¹⁰华渚:古代传说中的地名。¹¹元后:君主。¹²缵:继承。¹³垂拱:无为而治。¹⁴应期:顺应运期。¹⁵敷祐:保佑。佑,同“佑”。
殊方异域,争贡琛赆,架巘航波奔凑。三殿称觞,九仪就列,韶頀锵金奏。藩侯瞻望彤庭,亲携僚吏,竞歌元首。祝尧龄、北极齐尊,南山共久。
殊方异域¹,争贡琛(chēn)(jìn)²,架巘(yǎn)航波³奔凑。三殿称觞(shāng),九仪就列,韶頀(hù)锵金奏。藩侯瞻望彤庭,亲携僚(liáo)吏,竞歌元首。祝尧龄、北极齐尊,南山共久。
译文:异域外邦,争相进贡珍宝,坐着车船聚集而来。宫殿里举杯畅饮,朝臣列队,金鼓编钟奏出雅正的宫廷之乐。诸侯仰望朝廷,携带着官僚们,为我主竞相歌唱。祝我主长寿,与北极齐尊,与南山一样长久。
注释:¹殊方异域:异域外邦。²琛赆:进献的珍宝。³架巘航波:在两山之间架桥,在水波中航行。形容经过千山万水而来。⁴奔凑:聚集而来。⁵韶頀:泛指雅正的宫廷雅乐。

yǒngèrzhī··xiēzhǐdiào--liǔyǒng

xūnfēngjiěyùnzhòujǐngqīngxīnshíhòuhuǒliúguāngluójiànzhǐlèiqìngjīnzhīxiùxuánshūràodiànhuázhǔliúhóngshìtǐngshēngyuánhòuzuǎntángchuígǒngqiānzàiyīngwànlíngyòushūfāngzhēnggòngchēnjìnjiàyǎnhángbēncòusān殿diànchēngshāngjiǔjiùlièsháoqiāngjīnzòufānhóuzhānwàngtóngtíngqīnxiéliáojìngyuánshǒuzhùyáolíngběizūnnánshāngòngjiǔ

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
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
译文:临近分别的时候牵着丈夫的衣服问道:这次你到哪儿去?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qióng)¹去。
译文:我不会责怪你回来迟了,你千万不要到临邛那里去。
注释:¹临邛:唐代郡县名,蜀中商业重镇,今四川邛崃。

  诗的开头“欲别”二字,紧扣题中“别离”,同时也为以下人物的言行点明背景。“牵郎衣”的主语自然是诗中的女主人公,她之所以要“牵郎衣”,主要是为了使“欲别”将行的丈夫能暂停片刻,听一听她诉说自己的心里话;另外,从这急切、娇憨的动作中,也流露出女主人公对丈夫的依恋亲密之情。

  女主人公一边牵着郎衣,一边娇憨地问:“郎今到何处”?在一般情况下,千言万语都该在临行之前说过了,至少也不会等到“欲别”之际才问“到何处”,这似乎不合常规。但是,联系第四句来看,便可知道使她忐忑不安的并不是不知“到何处”的问题,而是担心他去 “临邛”,那才是她真正急于要说而又一直难于启齿的话。“郎今到何处”,问得多余,却又问得巧妙。

  第三句宕开一笔,转到归期,按照常情,该是盼郎早归,然而她却偏说“不恨”。这个“不恨”,联系到第四句中诗人引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典故,便可知她是怕男主人公去觅新欢。可见“不恨归来迟”,隐含着女子痛苦的真情,“不恨”,不是反语,也不是矫情,而是真情,是愿以两地相思的痛苦赢得彼此永远相爱的真情,她先如此真诚地让一步,献上一颗深情诚挚的心,最后再道出那难以启齿的希望和请求 “莫向临邛去”。其用心之良苦,可谓“诗从肺腑出,出则愁肺腑”(苏轼《读孟东野诗》)。

  诗的前三句拐弯抹角,都是为了引出第四句,第四句才是“谜底”,才是全诗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抓住它才能真正地领会前三句,咀嚼出全诗的情韵。

  诗人用这种回环婉曲、欲进先退、摇曳生情的笔触,熟练而又细腻地刻画出女主人公在希求美满爱情生活的同时又隐含着忧虑不安的心理,并从这个矛盾之中显示了她的坚贞诚挚、隐忍克制的品格。全诗言简意丰,隽永深厚,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等著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第1版 .

bié

mèngjiāo tángdài 

biéqiānláng lángjīndàochù 
hènguīláichí xiànglínqióng 
病来自是于春懒,但别院、笙歌一片。蛛丝网遍玻璃盏,更问舞裙歌扇。
病来自是于春懒,但别院、笙歌一片。蛛丝网遍玻璃盏,更问舞裙歌扇。
有多少莺愁蝶怨。甚梦里、春归不管。杨花也笑人情浅,故故沾衣扑面。
有多少莺愁蝶怨。甚梦里、春归不管。杨花也笑人情浅,故故沾衣扑面。

  首句“病来自是于春懒”。病了,自然是于春事就懒得管了。这“病”,也许是生理的,穷愁潦倒嘛,病也不新鲜。但古来病字多作忧患贫穷的同义词。人一穷困了,当然于春事也就勤快不了。自己于春事为懒,然而别院此时的笙歌,正响成一片。两两对照,何等鲜明。这不仅想起昔日的繁华、热闹都衰歇了,更伤心的是,既然主战派落到了如此地步,那个笙歌一片的别院,作为政治对立物,当然就是主和派了。自己这里既然是酒杯尘封,那么昔日的清客此时也都过到那边去了吧。当“下官歌舞转凄惶,剩得几支笛”都不得不作为货币而付作酬劳的时候,就不用谈什么歌舞了。歌妓云散,酒杯尘封,则无人上门也就可想而知了。这时唯一和以前一样的就只有杨花,对他是依旧是热情地沾衣扑面,没有因他这么穷病而嫌弃得远远地离开他。而且当作者正感到辛酸时,倒感到一如平时的杨花,反而因愤世俗之浇薄,似更故意的亲热了。这亲热,正表现在它“笑人情浅”。这一“笑”字,冷峻极。人们往往以水性杨花比喻薄情,他这里却认为杨花反而比人之情是更为深厚的。对轻薄的杨花,居然有不能承受之重的感慨,则这个世道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软如轻絮的杨花,在他手里却成了沉重的鞭挞。寄慨之深,不止翻案文章写得好而已。

xìnghuātiān··bìngláishìchūnlǎn--xīn

bìngláishìchūnlǎndànbiéyuànshēngpiànzhūwǎngbiànzhǎngèngwènqúnshàn

yǒuduōshǎoyīngchóudiéyuànshénmèngchūnguīguǎnyánghuāxiàorénqíngqiǎnzhānmià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