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日已佳,登临同上下。衰兰尚可采,欲赠离居者。
山水日已佳,登临同上下。衰兰尚可采,欲赠离居者。

chūqiūmíngzhúlínxiǎoyǐnjiànméishèngfēnyùntínggāoxiàshǒu--ōuyángxiū

shānshuǐjiādēnglíntóngshàngxiàshuāilánshàngcǎizèngzhě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6日 -1072年9月8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 1168篇诗文

猜您喜欢
仙人掌上芙蓉,涓涓犹滴金盘露。轻装照水,纤裳玉立,飘飘似舞。几度销凝,满湖烟月,一汀鸥鹭。记小舟夜悄,波明香远,浑不见、花开处。
仙人掌¹上芙蓉²,涓(juān)涓犹滴金盘露。轻装照水,纤(xiān)(shang)玉立,盘盘似舞。几度销凝³,满湖烟月,一汀鸥鹭(lù)。记小舟夜悄,波明香远,浑不见、花开处。
译文:你像仙人掌上的芙蓉,像处在铜铸的承露盘当中,花上水滴涓涓,犹如晶莹的玉露。淡雅的妆束与湖水互相映照,朦胧的月光为你披上了薄薄的衣服。微风吹来,飘飘欲舞。为一睹你的芳容,我徘徊又凝望,曾来此地好几度,陶醉在满湖烟月笼罩处。看,不远沙洲上,停满了鸥鹭。记得我曾在一月夜,驾着小舟悄悄渡河,远处传来你的缕缕清香,白纱似的月光照着清澈的水波。可我全然不见你的开花之处?
注释:水龙吟:词牌名,因李白诗有“笛奏龙吟水”句,故名。又名“小楼连苑”“龙吟曲” 等。一百零二字,上下片皆仄韵。¹仙人掌:陕西华山之中峰曰莲花峰,其东峰日仙人掌。²芙蓉:即荷花。³几度消凝:犹言几番开谢。
应是浣纱人妒。褪红衣、被谁轻误?闲情淡雅,冶姿清润,凭娇待语。隔浦相逢,偶然倾盖,似传心素。怕湘皋佩解,绿云十里,卷西风去。
应是浣(huàn)纱人妒¹。褪²红衣、被谁轻误?闲情淡雅,冶(yě)姿清润,凭娇待语。隔浦(pǔ)相逢,偶然倾盖³,似传心素。怕湘皋(gāo)佩解,绿云十里,卷西风去
译文:大概是浣纱女嫉妒你太过美丽,让你把红装卸下,换成了素裹,以此来减少你的魅力好让人对你有所轻误。你神韵淡雅,身姿摇曳清润。我们隔水相逢成知己,我那一片真情呵,你似乎也有所领悟,看,你倾斜翠绿的叶盖,向我传出了你心中的无限情愫,怕只怕呵,我犹如郑交甫,接受了神女的玉珮,转眼间一切都消失——江妃人杳,玉珮踪无;也怕呵,怕你洁白的花瓣,被西风吹去,徒剩下十里绿荷叶,在飒飒秋风里舞,终于,连这荷叶也一一凋零、飘落。
注释:¹妒:嫉忌别人之好。²褪:减退。³倾盖:古人相遇于道,倾盖而语。⁴心素:犹言心情。⁵湘皋:此借用以说荷花解瓣谢落。⁶绿云十里:绿,言荷叶颜色。云,形容叶多。十里,形容广阔。⁷卷西风去:言荷叶一到秋时被西风扫尽。

  这首词先总写白莲的清姿,已具轻盈摇曳之态;接着,以词人在湖上荡舟赏花的清景烘托莲之风神。换头忽发奇想,巧点莲白,以女子之闲雅多情摄莲之神魄。此词笔法变幻,虚处传神,清远蕴藉,婉转空灵。

  “仙人掌上芙蓉,涓涓犹滴金盘露。轻装照水,纤裳玉立,飘飘似舞。”是对白莲作总体的概括描写。把莲花比作仙人掌上的芙蓉,它还滴着金盘的玉露,借用的是汉武帝承露盘事。落笔把莲花的整体精神摄起的,跟着具体勾画:“轻装”、“纤裳”,为形质;“照水”、“玉立”,为姿态。配似“飘飘似舞”,使莲花的形象突现眼前。

  “几度销凝,满湖烟月,一汀鸥鹭”随即换了角度,自身落笔。“销凝”意为徘徊凝望。几度排徊在满湖烟月和一汀鸥鹭之中,为的是要领略这诗的环境中那白莲的雅韵。“记小舟夜悄,波明香远,浑不见、花开处。”悄然静夜之中,驾一叶扁舟,在湖上飘摇。淡白的湖光,远送的香气,皆进目鼻之中,那莲花却混在波明月白之中了不可见。这几句莲花被置身于若有若无之间。湖光、烟月、小舟、鸥鹭物光人色皆有。如果能够用丹青画出,当是一幅绝品。

  “应是浣纱人妒。褪红衣、被谁轻误。”大抵是浣纱人妒忌美丽,换红衣裳,穿一件素白的罗衫,以便消减您那动人的魅力。这里写白莲仍是一片迷离之色,轻轻把题目的“白”字反挑出来。

  “闲情淡雅,冶姿清润,凭娇待语。”白莲的姿态陡然呈现。“闲情淡雅”一串特写镜头,“淡雅”是写神魂,“清润”是说姿态:“凭娇待语”是拟人化手法,写出它“若讽若惜,如怨如慕”之情态。

  “隔浦相逢,偶然倾盖,似传心素。”“隔浦”化用白居易的《隔浦莲曲》句:“隔浦爱红莲,昨日看犹在。”“倾盖”借用“倾盖而语”的成语。“心素”即心事。这里又补足了一笔,将上面意思说透。

  结拍“怕湘皋佩解,绿云十里,卷西风去”。从眼前荡开,想到未来。“湘皋佩解”是个典故。郑交甫遇见江水女神得赠玉佩。这里的“佩解”是比喻莲花落瓣。“怕湘皋佩解。”讲不久西风吹来,花瓣飘落,如江妃解佩。只剩“绿云十里”在西风中飞卷罢了。

  整首词,有总写,有分写,有远写,有近写,有正写,有侧写,章法颇可玩味。其中的“小舟夜悄”一段,迷离惝怳:“浣纱人妒”三句,想象幽奇:“凭娇待语”、“似传心素”,则人花合咏,也都显出作者的匠心。

  长调咏物,要有整体的布局。或总或分,或实或虚,或探或补,手法颇多,规划得好,才能下笔。这首词,总分结合,远近相宜,章法颇为严谨。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 第2297-2299页

shuǐlóngyín··báilián--zhāngyán

xiānrénzhǎngshàngróngjuānjuānyóujīnpánqīngzhuāngzhàoshuǐxiānshangpiāopiāoshìxiāoníngmǎnyānyuètīngōuxiǎozhōuqiāomíngxiāngyuǎnhúnjiànhuākāichù

yīngshìhuànshāréntuìhóngbèishuíqīngxiánqíngdàn姿qīngrùnpíngjiāodàixiāngféngǒuránqīnggàishìchuánxīnxiānggāopèijiě绿yúnshíjuǎn西fēng

杀气凝不流,风悲日彩寒。
杀气¹凝不流,风悲日彩²寒。
译文:一路上到处弥漫着肃杀凄凉之气,空气好像凝固了似的,一会儿悲风四起,落日的余晖似乎被笼上了一层寒意。
注释:¹杀气:指秋天的肃杀萧条之气。²日彩:指太阳的光辉。日:一本作“月”。
浮埃起四远,游子弥不欢。
浮埃起四远¹,游子弥(mí)不欢。
译文:四周的空气中弥漫着浮动的尘埃,这使得行走在路上的游子心情更加抑郁不乐。
注释:¹四远:周围。弥:一本作“迷”。
依然宿扶风,沽酒聊自宽。
依然宿扶风,沽酒聊自宽。
译文:于是跟往常一样,晚上依然留宿在扶风这个地方,买酒独自消遣。
寸心亦未理,长铗谁能弹。
寸心亦未理,长铗(jiá)¹谁能弹。
译文:没想到几杯酒下肚,心中的愁绪却更加难以排解,竟忍不住发出了“长铗归来乎”的感叹。
注释:¹长铗:用冯谖客孟尝君典故,见《战国策·齐策四》。
主人就我饮,对我还慨叹。
主人就¹我饮,对我还慨叹²
译文:扶风主人走过来和我一起举杯共饮,闲聊之中流露出颇多感慨。
注释:¹就:靠近。²叹:一本作“然”。
便泣数行泪,因歌行路难。
便泣数行泪,因歌行路难¹
译文:他忍不住流下了几行眼泪,悲慨之中竟然唱起了那令人闻而生悲的《行路难》。
注释:¹行路难: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多为叙述离别悲伤,世路艰难之意。
十五役边地,三四讨楼兰。
十五役(yì)边地¹,三四讨楼兰²
译文:扶风主人说他从十五岁就去边境当兵,曾经多次参加了讨伐异族的战争。
注释:¹地:一本作“城”。²楼兰: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若羌和罗布泊一带。
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
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
译文:边境战事频繁,一年之中兵甲常备,有时作战紧张,一连几天都吃不上一顿饭。
将军降匈奴,国使没桑乾。
将军降匈奴,国使没桑乾(qián)¹
译文:在最后那次恶战之中,我军寡不敌众,弹尽粮绝,最后军中统帅被迫投降,朝廷派去求和的使节投河自尽。
注释:¹桑乾:水名,在今河北西北部和山西北部。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
译文:当时一起出征的几十万人马,现在只有我自己一人活着回到了长安。
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
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
译文:你要是不相信沙场征战的艰苦,请你看看我这满身的伤痕。
乡亲悉零落,冢墓亦摧残。
乡亲悉零落,冢墓亦摧残。
译文:回到长安后,乡里亲朋都已四处分散,而祖上的坟墓也早已破败不堪。
仰攀青松枝,恸绝伤心肝。
仰攀青松枝,恸绝伤心肝。
译文:面对此情此景,禁不住拉着松枝,仰天恸哭,悲痛之情撕心裂肺,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
禽兽悲不去,路旁谁忍看。
禽兽悲不去,路旁谁忍看。
译文:如此凄惨的情景竟然使禽兽都不忍离去,路过此地的人哪还能忍心目睹这凄惨的一幕。
幸逢休明代,寰宇静波澜。
幸逢休明¹代,寰(huán)²静波澜。
译文:幸好赶上现在这样一个政治清明的时代,普天之下一片祥和安宁,四海升平,老百姓安居乐业。
注释:¹休明:指政治清明。²寰宇:即海内,天下。
老马思伏枥,长鸣力已殚。
老马思伏枥,长鸣力已殚。
译文:自己虽然还想为国出力,但无奈已年老体衰,希望能好好休养。
少年兴运会,何事发悲端。
少年¹兴运会,何事发悲端。
译文:你现在正赶上这样一个好的时运,为什么还这样闷闷不乐呢?
注释:¹少年:指诗人。
天子初封禅,贤良刷羽翰。
天子初封禅¹,贤良刷羽翰(hàn)²
译文:当今皇上任用贤能,励精图治,正是才智之士奋飞得志的好时机。
注释:¹封禅:指古代帝王到泰山筑坛祭祀天地。²刷羽翰:指贤良才智之士奋飞得志。
三边悉如此,否泰亦须观。
三边¹悉如此,否泰亦须观。
译文:现在边境的情况也都是这样,将士用命,众志成城,这些都是好兆头啊!时运变迁,世事通塞需要精心地体察,你自己好好把握吧。
注释:¹三边:泛指边境地区。

  “主人就我饮”四句为过渡句,引出了扶风客舍的主人——一位久经沙场的老战士。

  从“十五役边地”到“路旁谁忍看”是扶风主人自述其军旅生涯。这里明显化用了古诗《十五从军征》的句意:“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战地归来,家园零落,满目凄凉,虽然满心酸楚,但想到“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心里还是有几分庆幸。这在行文上为下文抒写珍惜太平盛世的生活感慨作了过渡,转承显得十分自然。

  “幸逢休明代”以下四句是扶风主人抒发欣逢盛世及年老体衰的感慨。

  收尾六句是扶风主人对诗人的劝慰勉励之词,语重心长,感情真挚。

  全诗写景叙事,有条不紊。其间颇多转折,如九九回廊,迂回曲致。老人之言语带沧桑,但终不流于伤感,感人至深。此诗从风格上看,虽有几分沉郁,但仍是盛唐气象的回响,内容和形式结合巧妙,谋篇布局颇见匠心,不失为一首优秀的边塞诗作。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74-75页

dàifēngzhǔrén--wángchānglíng

shāníngliúfēngbēicǎihán

āiyuǎnyóuzihuān

rán宿fēngjiǔliáokuān

cùnxīnwèizhǎngjiáshuínéngdàn

zhǔrénjiùyǐnduìháikǎitàn

便biànshùxínglèiyīnxíngnán

shíbiānsāntǎolóulán

liánniánjiějiǎsuǒcān

jiāngjūnjiàngxiōngguó使shǐméisānggān

shísānshíwànháizhǎngān

xìnshāchǎngjūnkàndāojiànbān

xiāngqīnlíngluòzhǒngcuīcán

yǎngpānqīngsōngzhītòngjuéshāngxīngān

qínshòubēipángshuírěnkàn

xìngféngxiūmíngdàihuánjìnglán

lǎozhǎngmíngdān

shǎoniánxìngyùnhuìshìbēiduān

tiānzichūfēngchánxiánliángshuāhàn

sānbiānfǒutàiguān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胜败兵家¹事不期²,包羞忍耻³是男儿。
译文: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前预料。能够忍受失败和耻辱的才是真正男儿。
注释:¹兵家:一作“由来”。²事不期:一作“不可期”。不期,难以预料。³包羞忍耻:意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应有忍受屈耻的胸襟气度。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江东¹子弟多才俊²,卷土重来³未可知。
译文:江东子弟大多是才能出众的人,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注释:¹江东:自汉至隋唐称自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²才俊:才能出众的人。才,一作“豪”。³卷土重来:指失败以后,整顿以求再起。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胜败这种事是兵家难以预料的事,但是能够忍受失败和耻辱才是男儿。

  首句直截了当的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这一普通常识,并暗示关键在于如何对待的问题,为以下做好铺垫。“事不期”,是说胜败的事,不能预料。此句强调指出只有“包羞忍辱”,才是“男儿”。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正的“男儿”呢?“男儿”二字,令人联想到自诩为力能拔山,气可盖世的西楚霸王,直到临死,还未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只是归咎于“时不利”而羞愤自杀,实在有愧于他的“英雄”称号。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江东的子弟大多是才能出众的人,如项羽愿返江东可能卷土重来。

  第三句“江东子弟多才俊”,是对亭长建议“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的艺术概括。人们历来欣赏“无面见江东父老”一语,认为表现了他的气节。其实这恰好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听不进亭长的忠言。他错过了韩信,气死了范增,确是愚蠢得可笑。然而在这最后关头,如果他能面对现实,“包羞忍耻”,采纳忠言,重返江东,再整旗鼓,则胜负之数,或未易量。这就又落脚到了末句。

  “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全诗最得力的句子。它的意思是说,如果能做到这样,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的是项羽却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这样就为上面一、二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而这样急转直下,一气呵成,令人想见“江东子弟”“卷土从来”的情状,是颇有气势的。同时在惋惜、批评、讽刺之余,又表明了“败不馁”的道理,也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此诗与《赤壁》诗一样,议论战争成败之理,提出自己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的假设性推想。首句言胜败乃兵家常事。次句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三四句设想项羽假如回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这句有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司马迁曾以史家眼光批评项羽“天亡我,非战之罪”的执迷不悟。杜牧则以兵家的眼光论成败由人之理。二人都注重人事,但司马迁是总结已然之教训,强调其必败之原因;杜牧则是假想未然之机会,强调兵家须有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议论不落传统窠臼,是杜牧咏史诗的特色。诸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题商山四皓庙》),都是反说其事,笔调都与这首类似。人们之所以喜欢这些诗,是因为他标新立异,也说明历史是复杂的,从多维的角度来看,有许多所谓定论是值得商榷的。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谓这首诗:“好异而畔于理。······项羽以八千人渡江,败亡之余,无一还者,其失人心为甚,谁肯复附之?其不能卷土从来,决矣。”其实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胡氏的指责不为无由。人们之所以喜欢这首诗,主要是这首诗借题发挥,宣扬百折不饶的精神,是可取的。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一):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47-48
2、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jiāngtíng

 tángdài 

shèngbàibīngjiāshì bāoxiūrěnchǐshìnánér 
jiāngdōngduōcáijùn juǎnchóngláiwèizhī 
韩愈谓柳子曰:“若知天之说乎?吾为子言天之说。今夫人有疾痛、倦辱、饥寒甚者,因仰而呼天曰:‘残民者昌,佑民者殃!’又仰而呼天曰:‘何为使至此极戾也!’若是者举不能知天。夫果蓏、饮食既坏,虫生之;人之血气败逆壅底,为痈疡、疣赘、瘘痔,虫生之。木朽而蝎中,草腐而萤飞。是岂不以坏而后出耶?物坏,虫由之生。元气阴阳之坏,人由之生。虫之生而物益坏,食啮之,攻穴之,虫之祸物也滋甚。其有能去之者,有功于物者也;繁而息之者,物之仇也。人之坏元气阴阳也亦滋甚!垦原田,伐山林,凿泉以井饮,窾墓以送死,而又穴为偃溲,筑为墙垣、城郭、台榭、观游,疏为川渎 、沟洫、陂池,燧木以燔,革金以钅容,陶甄琢磨,悴然使天地万物不得其情,悻悻冲冲,攻残败挠而未尝息。其为祸元气阴阳也,不甚于虫之所为乎?吾意有能残斯人使日薄岁削,祸元气阴阳者滋少,是则有功于天地者也;繁而息之者,天地之仇也。今夫人举不能知天,故为是呼且怨也。吾意天闻其呼且怨,则有功者受赏必大矣,其祸焉者受罚亦大矣。子以吾言为何如?”
韩愈谓柳子曰:“若¹知天之说²乎?吾为子³言天之说。今夫人有疾痛、倦辱、饥寒甚者,因仰而呼天曰:‘残民者昌,佑民者殃!’又仰而呼天曰:‘何为使至此极戾(lì)¹⁰也!’若是者¹¹¹²不能知天。夫果蓏(luǒ)¹³、饮食既坏,虫生之;人之血气¹⁴败逆壅(yōng)¹⁵,为痈(yōng)(yáng)¹⁶、疣(yóu)(zhuì)¹⁷、瘘(lòu)(zhì)¹⁸,虫生之。木朽而蝎(hé)¹⁹²⁰,草腐而萤飞²¹。是岂不以坏而后出耶?物坏,虫由之生。元气²²阴阳²³之坏,人由之生。虫之生而物益坏,食啮(niè)²⁴之,攻穴²⁵之,虫之祸物也滋甚²⁶。其有能去之者²⁷,有功于物者也;繁²⁸而息²⁹之者,物之仇也。人之坏元气阴阳也亦滋甚!垦原田³⁰,伐山林,凿泉以井饮,窾(kuǎn)³¹以送死,而又穴³²为偃溲(sōu)³³,筑为墙垣³⁴、城郭、台榭(xiè)³⁵、观游³⁶,疏³⁷为川渎(dú)³⁸、沟洫(xù)³⁹、陂(bēi)⁴⁰,燧(suì)⁴¹木以燔(fán)⁴²,革⁴³⁴⁴以镕,陶甄(zhēn)⁴⁶琢磨⁴⁷,悴(cuì)⁴⁸使天地万物不得其情⁴⁹,悻悻⁵⁰冲冲⁵¹,攻⁵²⁵³⁵⁴⁵⁵而未尝息⁵⁶。其为祸元气阴阳也,不甚于虫之所为乎⁵⁷?吾意有能残斯人⁵⁸使日薄岁削⁵⁹,祸元气阴阳者滋少,是则有功于天地者也;繁而息之者,天地之仇也。今夫人举不能知天,故为是呼且怨也。吾意天闻其呼且怨,则有功者受赏必大矣,其祸焉者受罚亦大矣。子以吾言为何如?”
译文:韩愈对柳宗元说:“你知道关于天的道理吗?我给你谈谈关于天的道理吧。现今有人在患病疼痛、劳苦委 屈、饥饿寒冷最厉害的时候,就会仰面呼天说:‘残害人民的人反而昌盛,保护人民的人反倒遭殃!’又仰面怨天说:‘你为什么使世道达到这样极端不合理的地步 呀!’我看说这些话的人,都是不懂得天的。瓜果、饭菜坏了,虫子就会生出来;人的血气瘀塞不畅,就会长毒疮、肉瘤、痔瘘,并从中生出虫子;树木朽烂了,内 部就产生蠹虫;野草腐烂了,就有萤火虫飞出。这些难道不是因为物坏了才产生出来的吗?物坏了,虫子就由此而生;元气、阴阳坏了,人就由此而生。虫子生出来 后,物就更加坏了。虫子吃它、咬它,在它上面穿孔打洞,对物的损害就更厉害了。如果有人能除掉虫子,那他就有功于物;有人要是帮助虫子繁殖生长,那他就是 物的仇敌。人对于元气、阴阳的破坏实在日益严重:他们开垦田地,砍伐山林,凿井取水,挖穴埋人,而且还挖坑做厕所,修建内城外郭、亭台水榭、观楼别馆,疏 通河道、沟渠,挖池塘,钻木取火烧烤东西,熔化金属制造器物,制造陶器,琢磨玉石,使得天地万物衰败残破,不能顺从其本性发展。人类这样怒气冲冲、一个劲 地进行糟蹋破坏,从来没有停止过。这对元气阴阳造成的祸害,不是比虫子对物的损害更严重吗?我认为,如果有谁能够残害这些人,使他们一天天、一年年减少, 从而使祸害元气阴阳的人越来越少,那他就有功于天地;要是相反,让这些人不断繁殖增加,那他就是天地的仇敌。今天的人都不懂得关于天的道理,所以才发出那 样的呼叫和埋怨来。我想天是会听到他们的呼叫和埋怨的,只是对有功的进行大大的奖赏,对造祸的进行重重的惩罚罢了。你觉得我说得怎样?”
注释:¹若:你。²说:说法,道理。³子:你,亦指柳宗元。⁴夫:发语词。⁵倦辱:劳苦委屈。⁶甚:很,厉害。⁷残:伤害。⁸昌:昌盛。⁹佑:保 护。¹⁰极戾:极端不合理。¹¹若是者:像这样的人。¹²举:全、都。¹³果蓏:瓜类果实。¹⁴血气:指人体内的血和气。¹⁵败逆壅 底:(血气)败坏流通不畅。逆,不顺畅。壅,堵塞。底,停止。¹⁶痈疡:生在脖子上或背上的毒疮。¹⁷疣赘:肉瘤。¹⁸瘘痔:颈肿、痔疮。¹⁹蝎:蛀木的蠹虫。²⁰中:生在其中。²¹草腐而萤飞:古代人缺乏科学知 识,以为萤火虫是烂草变成的。²²元气: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朴素唯物主义者认为元气是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²³阴阳: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 指相互对立消长的两种因素。²⁴啮:咬,啃。²⁵攻穴:钻洞眼。²⁶滋甚:更加厉害。²⁷其有能去之者:如果有能除掉虫子的。²⁸繁:繁殖。²⁹息:生长。³⁰原田:田地。³¹窾墓:挖坟坑。³²穴:掘洞。³³偃溲:厕所。³⁴墙垣:围墙。³⁵台榭:建在高土台上的亭子。³⁶观游:楼台和行宫。³⁷疏:疏通,开浚。³⁸川渎:河道。³⁹沟洫:沟渠。⁴⁰陂池:池塘。⁴¹燧:古代取火的工具。⁴²燔:烧。⁴³革:改变。⁴⁴金:金属。⁴⁵镕:熔化。⁴⁶陶甄 :制造陶器。⁴⁷琢磨:修治玉器。⁴⁸悴然:衰弱不振的样子。⁴⁹情:本性。⁵⁰悻悻:怒气冲冲的样子。⁵¹冲冲:往来不绝的样子。⁵²攻:攻打。⁵³残:残害。⁵⁴败:破坏。⁵⁵挠:扰乱。⁵⁶息:停止。⁵⁷不甚于虫之所为乎:不是比虫子的破坏更厉害吗?⁵⁸斯人:这些人。⁵⁹日薄岁削:一 天比一天、一年比一年削减。
柳子曰:“子诚有激而为是耶,则信辩且美矣。吾能终其说。彼上而玄者,世谓之天;下而黄者,世谓之地。浑然而中处 者,世谓之元气。寒而暑者,世谓之阴阳。是虽大,无异瓜蓏、痈痔、草木也。假而有能去其攻穴者,是物也,其能有报乎?蕃而息之者,其能有怒乎?天地,大果蓏也;元气,大痈痔也;阴阳,大草木也。其乌能赏功而罚祸乎?功者自功,祸者自祸,欲望其赏罚者大谬;呼而怨,欲望其哀且仁者,愈大谬矣。子而信子之义以游其内,生而死尔,乌置存亡得丧于果蓏、痈痔、草木耶!”
柳子曰:“子诚¹有激²而为是耶,则信³且美矣。吾能终其说。彼上而玄者,世谓之天;下而黄者,世谓之地。浑然而中处者,世谓之元气。寒而暑者,世谓之阴阳。是¹⁰虽大,无异瓜蓏、痈痔、草木也。假而有能去¹¹其攻穴者,是物也,其能有报¹²乎?蕃¹³而息之者,其能有怒乎?天地,大果蓏也;元气,大痈痔也;阴阳,大草木也。其乌¹⁴能赏功而罚祸乎?功者自功,祸者自祸,欲望其赏罚者大谬;呼而怨,欲望其哀且仁者,愈大谬矣。子而信子之义¹⁵以游其内¹⁶,生而死尔,乌置存亡得丧于果蓏、痈痔、草木耶!”
译文:柳宗元说:“你真是因有所感才发这种议论的吧?这番话确实是言词巧辩说得美妙。对我来说,能把关于天的道理说得透彻。那个在上面而且呈青色的东西,人们 把它叫做天;在下面颜色是黄色的东西,人们把它叫做地;那弥漫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东西,人们称它为元气;寒来暑往的变化,人们称它为阴阳。天地、元气、阴阳 虽然大,但无异于瓜果、痈痔、草木。假如有人能够除去瓜果、草木上穿孔打洞的蛀虫,瓜果、草木会报答他吗?假如有人把蛀虫繁殖培养得很多,瓜果、草木会恼 怒吗?天地就是大瓜果,元气就是大痈痔,阴阳就是大草木,它们怎么能赏功罚祸呢?有功劳的,是他自己创建的功劳;有灾祸的,是他自己招致的灾祸,希望天能 够赏功罚祸,是十分荒谬的;向天呼叫埋怨,希望天发善心可怜他,那就更加荒谬了。你如果相信你的道义而把它当作行动的规范,那你就为道义而生、为道义而死 好了,何必把生死得失的原因归之于和瓜果、痈痔、草木一样的‘天’呢?”
注释:¹诚:真、实在。²激:刺激、激动。³信:确实,实在。⁴辩:善辩,巧言。⁵美:动听。⁶吾能终其说:我能把关于 天的道理讲透彻。其,指天。⁷玄:青色,这里指天的颜色。⁸浑然:形容大而弥漫、到处充满的状态。⁹中处:处在中间。¹⁰是:这个,指天 地、元气、阴阳。¹¹去:除掉。¹²报:报答。¹³蕃:同“繁”,繁殖。¹⁴乌:何,怎么。¹⁵义:道义,道理。¹⁶游其内:行动……中 间。
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
胡关饶¹风沙,萧索竟终古²
译文:胡地向来以多风沙著称,自古以来都是荒芜之地。
注释:¹饶:多。²终古:往昔,自古以来。
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
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lǔ)¹
译文:在霜凋木叶秋草已黄的时候,登高远望,以防胡人的进犯。
注释:¹戎虏:古时对西方或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
荒城空大秋,边邑(yì)无遗堵。
译文:只见大漠里边城空荒残破,邑无遗堵。
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
白骨横千霜,嵯(cuó)(é)¹蔽榛(zhēn)²
译文:皑皑的白骨堆集如山,被丛生的荆棘掩遮着。
注释:¹嵯峨:高峻的样子。²榛莽:草木丛生。
借问谁凌虐,天骄毒威武。
借问谁凌虐,天骄毒威武。
译文:借问这是谁如此暴虐无道?原来是胡人下此毒手。
赫怒我圣皇,劳师事鼙鼓。
(hè)怒我圣皇,劳师事鼙(pí)¹
译文:我圣皇赫然大怒,决定派大军前去征讨。
注释:¹鼙鼓:古代军中使用的战鼓。
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
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
译文:顿时间阳和变为杀气,征发士卒嚎声一片骚扰不安。
三十六万人,哀哀泪如雨。
三十六万人,哀哀泪如雨。
译文:三十六万士卒被征入伍,哭声动天,泪如雨降。
且悲就行役,安得营农圃。
且悲就行役,安得营农圃。
译文:大量的劳力都去行军打仗,还有谁在家种田?
不见征戍儿,岂知关山苦。
不见征戍(shù)¹儿,岂知关山苦²
译文:君不见征戍的战士的悲惨处境,岂能知守卫关山的艰苦?
注释:¹征戍:远行屯守边疆。²岂知关山苦:一本此下有四句:争锋徒死节。秉钺皆庸竖。战士死蒿莱。将军获圭组。
李牧今不在,边人饲豺虎。
李牧¹今不在,边人饲豺虎。
译文:可惜当今没有像李牧这样的守边良将,使得边塞的军民都为豺虎般的胡兵所斩杀蹂躏。
注释:¹李牧: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他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

fēngshí--bái

guānráofēngshāxiāosuǒjìngzhōngluòqiūcǎohuángdēnggāowàngróng

huāngchéngkōngbiānbáihéngqiānshuāngcuóézhēnmǎng

jièwènshuílíngnüètiānjiāowēishènghuángláoshīshì

yángbiànshāsāozhōngsānshíliùwànrénāiāilèi

qiěbēijiùxíngānyíngnóngjiànzhēngshùérzhīguānshān

jīnzàibiānrénchái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