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绝悤悤帝改觐,两生偏道百年难。不知礼乐扶开创,陋绝寒儒二寸冠。
绵绝悤悤帝改觐,两生偏道百年难。不知礼乐扶开创,陋绝寒儒二寸冠。
猜您喜欢
嗟嗟烈祖!有秩斯祜。
(jiē)嗟烈祖¹!有秩斯祜(hù)²
译文:赞叹伟大我先祖,大吉大利有洪福。
注释:¹烈祖:功业显赫的祖先,此指商朝开国的君王成汤。²祜:福。
申锡无疆,及尔斯所。
¹²无疆,及尔斯所。
译文:永无休止赏赐厚,至今恩泽仍丰足。
注释:¹申:再三。²锡:同“赐”。
既载清酤,赉我思成。
既载清酤(gū)¹,赉(lài)²我思³成。
译文:祭祖清酒杯中注,佑我事业得成功。
注释:¹清酤:清酒。²赉:赐予。³思:语助词。
亦有和羹,既戒既平。
亦有和羹(gēng),既戒¹既平。
译文:再把肉羹调制好,五味平和最适中。
注释:¹戒:齐备。
鬷假无言,时靡有争。
(zōng)¹无言,时靡(mí)有争。
译文:众人祷告不出声,没有争执很庄重。
注释:¹鬷假:集合大众祈祷。
绥我眉寿,黄耇无疆。
(suí)¹我眉寿²,黄耇(gǒu)³无疆。
译文:赐我平安得长寿,长寿无终保安康。
注释:¹绥:安抚。²眉寿:高寿。³黄耇:义同“眉寿”。
约軧错衡,八鸾鸧鸧。
约軧(qí)错衡¹,八鸾(luán)²(qiāng)³
译文:车衡车轴金革镶,銮铃八个鸣铿锵。
注释:¹约軝错衡:用皮革缠绕车毂(gǔ)两端并涂上红色,车辕前端的横木用金涂装饰。错,金涂。²鸾:通“銮”,一种饰于马车上的铃。³鸧鸧:同“锵锵”,象声词。
以假以享,我受命溥将。
以假(gé)¹以享²,我受命溥(pǔ)³
译文:来到宗庙祭祖上,我受天命自浩荡。
注释:¹假:同“格”,至也。²享:祭。³溥:大。⁴将:王引之《经义述闻》释为“长”。
自天降康,丰年穰穰。
自天降康,丰年穰穰。
译文:平安康宁从天降,丰收之年满囤粮。
来假来飨,降福无疆。
来假来飨,降福无疆。
译文:先祖之灵请尚飨,赐我大福绵绵长。
顾予烝尝,汤孙之将。
¹予烝(zhēng)²,汤孙³之将
译文:秋冬两祭都登场,成汤子孙永祭享。
注释:¹顾:光顾,光临。指先祖之灵光临。²烝尝:冬祭叫“烝”。秋祭叫“尝”。³汤孙:指商汤王的后代子孙。⁴将:奉祀。

  全诗一章二十二句,分四层铺写祭祀烈祖的盛况。开头四句是第一层,首先点明了祭祀烈祖的原由,就在于他洪福齐天,并能给子孙“申锡(赐)无疆”;“嗟嗟”一词的运用,可谓崇拜得五体投地。接下八句,写主祭者献“清酤”、献“和羹”,作“无言”、无争的祷告,是为了“绥我眉寿,黄耇无疆”。这种祭祀场面的铺叙,表现了祭祀隆重肃穆的气氛,反映出主祭者恭敬虔诚的心态。再接下去八句,写助祭者所坐车马的奢豪华丽,以此衬托出主祭者身份的尊贵,将祈求获福的祭祀场面再次推向高潮。结尾两句祝词,点明了举行时祭的是“汤孙”。首尾相应,不失为一首结构完整的诗篇。

  此诗在语言运用上同其他《颂》诗一样,讲究典雅庄重,但由此也产生弊端,难免有些刻板乏味(当然也有好的句子,如“约軝错衡,八鸾鸧鸧”等)。在韵律安排上,此诗倒很有特色,三换韵脚,先用鱼部韵,再用耕部韵,最后是用阳部韵。押阳部韵的句子特多,从“黄耇无疆”到“汤孙之将”的下半部分十一句,连用“疆”、“衡”、“鸧”、“享”、“将”、“康”、“穰”、“享”、“疆”、“尝”、“将”十一个阳部韵,音调非常铿锵和谐,其音节美远胜于文句美。后世句句用韵的“柏梁体”诗恐怕也是滥觞于此。

参考资料:
1、 《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721-722页

liè

míng xiānqín 

jiējiēliè yǒuzhì 
shēnjiāng ěrsuǒ 
zàiqīng làichéng 
yǒugēng jièpíng 
zōngyán shíyǒuzhēng 
suíméishòu寿 huánggǒujiāng 
yuēcuòhéng luánqiāngqiāng 
xiǎng shòumìngjiāng 
tiānjiàngkāng fēngniánrángráng 
láiláixiǎng jiàngjiāng 
zhēngcháng tāngsūnzhījiāng 
布衣何用揖王公,归向芦根濯软红。
布衣何用揖(yī)¹王公,归向芦根濯(zhuó)²软红。
译文:我一介平民,哪里需要向王公贵族拱手作揖,我要在湖边看芦苇飘荡,赏娇媚的红莲。
注释:¹揖:拱手行礼。²濯:洗涤、清洗。
自觉此心无一事,小鱼跳出绿萍中。
自觉此心无一事,小鱼跳出绿萍中。
译文:我自认为我的心中没有一件烦心的事,在湖边看见一条小鱼在层层的绿萍中跳出,跃出水面。

shàngyǒng ·

jiāngkuí sòngdài 

yòngwánggōng guīxiànggēnzhuóruǎnhóng 
juéxīnshì xiǎotiàochū绿píngzhōng 
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
黄鹤(hè)¹西²楼月,长江万里情。
译文:黄鹤楼西天的月亮,长江万里的流水,那就是我的心,我的情!
注释:¹黄鹤:即今武汉市武昌蛇山之黄鹤楼。²“西:一作”高“。
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
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
译文:春风三十多次去了又来,这些年里我徒然怀念着武昌城。
送尔难为别,衔杯惜未倾。
送尔难为别,衔(xián)杯惜未倾。
译文:现在来送你,分别实难,举起酒杯不忍一下子喝空。
湖连张乐地,山逐泛舟行。
湖连张乐¹地,山逐泛舟行。
译文:山崖追逐着流荡的行舟,湖水连着黄帝置乐的洞庭。
注释:¹张乐:奏乐。
诺为楚人重,诗传谢朓清。
(nuò)为楚人重¹,诗传谢朓(tiǎo)²
译文:作为楚人,你最重视自己的诺言,你的诗也如谢朓一样清丽。
注释:¹诺为楚人重:司马迁《史记·季布列传》:“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²诗传谢朓清:谓谢朓诗以清丽著名。
沧浪吾有曲,寄入棹歌声。
沧浪吾有曲¹,寄入棹(zhào)²声。
译文:我也有一曲《沧浪歌》,一边行船,一边吟唱。
注释:¹沧浪吾有曲:沧浪即《沧浪歌》。此言自己高洁其志,不与世同流合污。²棹歌:行船时所唱之歌。

  这是一首送三友人的诗。诗中首句“黄鹤西楼月”,写得江天一色,风清月朗。次句“长江万里情”则用来衬托诗人送储邕之情,手法含蓄,耐人寻味。李白对朋友的感情是十分诚挚的。他曾在《赠汪伦》中用“水深千尺”来衬托情谊的深厚。

  “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写得时光流转,故地萦怀。武昌是储邕曾游之地,却已有三十年的暌违。李白夜深怀友不眠,从西窗望见:黄鹤楼的月色,武昌城的烟树,便想起三十年前和储邕交游的情景,故说“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将储邕欲往重游的激情,巧妙地表达了出来。

  “送尔难为三,衔杯惜未倾”,描绘出一幅友人储邕离三诗人到武昌的伤感惜三景致。“难为三”,意寓以离三为难。“惜未倾”,意寓惜三情深,频频劝酒,以不忍举起酒杯一下子喝空为惜。

  “湖连张乐地,山逐泛舟行。”黄帝曾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所以谢朓诗云:“洞庭张乐地。”舟行处会途经多座山,好像众山在追逐行舟一般。因此,储邕前往武昌,途经“张乐地”,也是说其所途经的地方。

  “诺为楚人重,诗传谢朓清”,借用楚人重诺言、诗如谢朓般清丽来寄寓诗人送三时的祝托话。楚人语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所以曹丘生扬季布之名于天下。谢朓字玄晖,有美名,昔日曾经游楚赋诗,至今传颂谢朓的诗极为清丽。可见李白与友人储邕之间情意的深切。

  “沧浪吾有曲,寄入棹歌声”,借用《沧浪歌》典故,来寄寓出诗人不忘武昌之情,言自己高洁其志,不与世同流合污,充分表现了李白待人至诚之意。正如《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此诗的前四句,主要是说因送朋友而引起对武昌的怀念,中间四句是写与储邕的惜三之情,末后四句是送三时的祝托话。此诗全幅结体飘逸秀丽,自然浑成,情趣盎然。以古风起法运作排律,表现了诗人对武昌的怀念和对储邕的留恋。

参考资料:
1、 刘永平.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注.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120-121
2、 王尧衢.唐诗合解笺注.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532

sòngchǔyōngzhīchāng--bái

huáng西lóuyuèzhǎngjiāngwànqíng

chūnfēngsānshíkōngchāngchéng

sòngěrnánwèibiéxiánbēiwèiqīng

liánzhāngshānzhúfànzhōuxíng

nuòwèichǔrénzhòngshīchuánxiètiǎoqīng

cānglàngyǒuzhàoshēng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庭前芍(sháo)¹妖无格²,池上芙蕖(qú)³净少情。
译文:庭院中的芍药花艳丽虽艳丽,但格调不高;池面上的荷花明净倒是明净,却缺少热情。
注释:¹庭前芍药:喻指宦官、权贵。芍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毛茛科,初夏开花,形状与牡丹相似。²妖无格:妖娆美丽,但缺乏标格。妖:艳丽、妩媚。格:骨格。无格指格调不高。³芙蕖:荷花的别名。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唯有牡丹¹真国色²,花开时节动京城³
译文: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京城。
注释:¹牡丹:著名的观赏植物。古无牡丹之名,统称芍药,后以木芍药称牡丹。一般谓牡丹之称在唐以后,但在唐前,已见于记载。²国色:倾国之色。原意为一国中姿容最美的女子,此指牡丹花色卓绝,艳丽高贵。³京城:一般认为是指长安,但刘锬编的《咏花古诗欣赏》、鲍思陶等编的《中国名胜诗联精鉴》以及谢明等编的《历代咏物诗选读》认为此诗中的京城是指洛阳。

  此诗乃赞颂牡丹之作,其赞颂之手法,乃用抑彼扬此的反衬之法。诗人没有从正面描写牡丹的姿色,而是从侧面来写牡丹。诗一开始先评赏芍药和芙蕖。芍药与芙蕖本是为人所喜爱的花卉,然而诗人赞颂牡丹,乃用“芍药妖无格”和“芙蕖净少情”以衬托牡丹之高标格和富于情韵之美。“芍药”,本来同样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花卉,但据说到了唐代武则天以后,“牡丹始盛而芍药之艳衰” (王禹傅《芍药诗序》)。以至有人将牡丹比为“花王”,把芍药比作“近侍”。此处,刘禹锡也怀着主观感情,把芍药说成虽妖娆但格调不高。“芙蕖”,是在诗文中常以清高洁净的面目出现的花卉,但刘禹锡大概因为她亭亭玉立于池面之中,令人只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的缘故,说她纯洁而寡情。这里暗示了牡丹兼具妖、净、格、情四种资质,可谓花中之最美者。

  这首诗本来是《赏牡丹》,可落笔却不先说牡丹,而先对芍药和芙蕖进行评赏。首句写芍药,这种同样具有观赏价值的花儿,较之牡丹更早为人们所喜爱。《诗经》就写到过周朝郑国的男女以芍药相赠的欢乐场面,而同时期却不见有关牡丹的记载。所以宋代韩琦在《北第同赏芍药》中写道:“郑诗已取相酬赠,不见诸经载牡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习俗也在不断地变化。到了唐代武则天执政以后,“牡丹始盛而芍药之艳衰”,以至于有人将牡丹比为君王,把芍药比作近侍。芍药地位的下降,刘禹锡认为其格调不高,所以说芍药虽妖娆而无格。

  芙蕖,即荷花,这是自屈原以来在诗文中经常以清高洁净面目出现的花。大概由于它亭亭玉立于池塘水面之上,令人只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的缘故吧,刘禹锡觉得它虽纯洁却寡情。至此前两句已经分别对两种可与牡丹并肩的花儿进行了评赏:芍药的种植历史悠久,也曾受到人们的喜爱,但却“妖冶无格”;荷花也的确堪称花中君子,清高洁净,但却冷艳寡情。至此为后两句推出作者心中的最爱,可谓做足了铺垫,唯有期待着作者心中的“花王”隆重登场了。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国色”,旧指一国中最美的女子。这里用来比喻牡丹,便将牡丹的超群姿色表现了出来。“真”字虽是副词,却加强了语气;“唯有”是一种不二的选择,增强了评赏的分量,照应了上面两句,包含着之所以作出如此不二的选择,是经过了认真比较,确认了“非此莫属”的地位的意思。在这样的美好评价和高度概括之后,再以“花开时节动京城”作结尾,既反映了京城人赏花倾城而动的习俗,又从侧面衬托了牡丹花的诱人魅力:正是由于它具有令人倾慕的“国色”,才使得“花开时节”京城轰动,人们奔走相告,争先赏玩。

  这短短四句诗,写了三种名花,而其中又深含了诗人丰富的审美思想。诗人没有忘记对芍药与荷花美好一面的赞誉,却又突出了牡丹的姿色,令人玩味无穷。作为花木,本来无所谓格调高下和感情的多寡,但诗人用拟人化和烘托的手法,巧妙生动地把自然美变成了艺术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参考资料:
1、 刘锬.咏花古诗欣赏.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2-3
2、 吴在庆.刘禹锡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180-181
3、 李月辉.名画唐诗佳句欣赏.石家庄: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435

shǎngdān

liú tángdài 

tíngqiánsháoyàoyāo chíshàngjìngshǎoqíng 
wéiyǒudānzhēnguó huākāishíjiédòngjīngchéng 
神药不自閟,罗生满山泽。
神药不自閟(xiǎng)¹,罗生满山泽。
译文:好的药物是不会自己隐藏起来的,星罗棋布的生满山坡。
注释:¹閟:掩蔽。
日有牛羊忧,岁有野火厄。
日有牛羊忧,岁¹有野火厄²
译文:白日有牛羊的烦扰,每年还要遭受野火的焚烧。
注释:¹岁:年,一年为一岁。²厄:灾难。
越俗不好事,过眼等茨棘。
越俗不好事,过眼等茨(cí)(jí)¹
译文:越地的风俗不重视枸杞,把它当做蒺藜与荆棘一般的杂草看待。
注释:¹茨棘:蒺藜与荆棘。泛指杂草。
青荑春自长,绛珠烂莫摘。
青荑(tí)春自长,绛(jiàng)珠烂莫摘。
译文:青春的嫩芽在春天里自由生长,结出烂漫的红果实也不去采摘。
短篱护新植,紫笋生卧节。
短篱护新植,紫笋生卧节。
译文:我把它移植过来护上短篱笆,紫笋似的芽从节中生出。
根茎与花实,收拾无弃物。
根茎与花实,收拾无弃物。
译文:它的根茎和果实对人都很有用处,没有可抛弃的地方。
大将玄吾鬓,小则饷我客。
大将玄¹吾鬓,小则饷(xiǎng)²我客。
译文:大的功效是可以使我鬓发炫黑,小的功效则是可以馈赠宾客。
注释:¹玄:赤黑色。²饷:赠送。
似闻朱明洞,中有千岁质。
似闻朱明洞,中有千岁质。
译文:听说罗浮山洞里中,有千年生的枸杞。
灵庞或夜吠,可见不可索。
灵庞或夜吠,可见不可索。
译文:但守洞的仙狗有时候夜里会叫,所以无法取得。
仙人倘许我,借杖扶衰疾。
仙人倘许我,借杖扶衰疾。
译文:倘若我长寿,那就借助枸杞之力,来治愈我的衰弱之疾。

gǒu--shì

shényàoluóshēngmǎnshān

yǒuniúyángyōusuìyǒuhuǒè

yuèhǎoshìguòyǎnděng

qīngchūnzhǎngjiàngzhūlànzhāi

duǎnxīnzhísǔnshēngjié

gēnjīnghuāshíshōushí

jiāngxuánbìnxiǎoxiǎng

shìwénzhūmíngdòngzhōngyǒuqiānsuìzhì

língpánghuòfèijiànsuǒ

xiānréntǎngjièzhàngshuāi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