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狂风吹彩云,猩红万点落缤纷。
人间无处堪翻诉,说向天公似不闻。
一阵狂风吹彩云,猩红万点落缤纷。
人间无处堪翻诉,说向天公似不闻。
刘克庄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 4826篇诗文

猜您喜欢
化城若化出,金榜天宫开。
化城若化出¹,金榜天宫开²
译文:化城寺像是佛法化成,金榜高悬有如天宫顿开。
注释:¹化城句:化城,《法华经》卷三:导师“以方便力,于险道中过三百由旬,化作一城。……是时,疲极之众,心大欢喜未曾有。我等今者免斯恶道,快得安稳。于是众人前入化城,生已度想,生安稳想。”王本注:“寺之立名,盖取此义。”安本注:“化城,佛法化出之城也。佛教谓一切众生成佛之所为宝所。到此宝所,道途悠远险恶,故恐行人疲倦退却,于途中变作一城郭,使之止息,于此处养精力,遂到宝所。寺之名盖取此义。”若,《文苑英华》作如,注云:“集作若。”²金榜句句:《神异经·中荒经》:“门有金榜,以银楼,题曰:天皇之宫。”安本注:“句谓化城寺金榜高悬,有如天宫。”
疑是海上云,飞空结楼台。
疑是海上云,飞空结楼台¹
译文:我怀疑它是海上的云气,飞至空中结成了楼台。
注释:¹楼台句:《三齐略记》:“海上蜃气,时结楼台,名海市。”《史记·天官书》:“海旁蜃气象楼台。”
升公湖上秀,粲然有辩才。
升公湖上秀¹,粲然有辩才²
译文:这湖上惟升公独秀,粲然微笑具有善辨之才。
注释:¹升公湖上(一作中)秀:升公,化城寺僧,名清升,亦名升朝。咸本无一作中注。萧本、玉本、郭本、刘本、全唐诗本俱注:“一作山。”王本注:“一作山,一作中。”胡本、《文苑英华》俱作湖山秀。²辩才:佛家语,善巧说法义之才能。《维摩诘所说经》卷中:“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彼上人者,难为酬对,深达实相,善说法要,辩才无滞,智慧无碍。”《文苑英华》作辨才。
济人不利己,立俗无嫌猜。
济人不利己,立俗无嫌猜¹
译文:一心助人而不利己,立身俗世却没有疑忌的心怀。
注释:¹嫌猜:疑忌。
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
了见水中月¹,青莲²出尘埃。
译文:清净如水中之月,又如洁净的青莲不染尘埃。
注释:¹了见句:了,王本注云:“萧本作子。误。”水中月,《维摩诘所说经》卷中:“菩萨观众生为若此,如智者见水中月。”²青莲:梵语优缶本罗花之意译。此花清静香洁,不染纤尘。
闲居清风亭,左右清风来。
闲居清风亭,左右¹清风来。
译文:闲散之人独居于清风亭中,左右清风为之徐徐吹来。
注释:¹左右:《文苑英华》作右左。当暑,《文苑英华》作当署。误。
当暑阴广殿,太阳为徘徊。
当暑阴广殿,太阳为徘徊¹
译文:暑热之时又居于广大的化城寺殿中,灼热的太阳也只能殿外徘徊。
注释:¹徘徊:全唐诗本作裴回。
茗酌待幽客,珍盘荐雕梅。
茗酌待幽客,珍盘荐雕梅。
译文:今天你茗茶小酌款待幽客,珍贵的盘子上盛满了雕梅。
飞文何洒落,万象为之摧。
飞文何洒落¹,万象为之摧。
译文:你行文如飞何其洒落,自然界的万物都可被你的文思驭来。
注释:¹飞文句:飞文,《昭明文选序》:“飞文染翰,则卷盈乎缃帙。”洒落,潇洒脱俗。
季父拥鸣琴,德声布云雷。
季父拥鸣琴¹,德声布云雷。
译文:族叔弹鸣琴而当涂治,德政之声响如云天之雷。
注释:¹鸣琴:《说苑》:“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
虽游道林室,亦举陶潜杯。
虽游道林¹室,亦举陶潜杯。
译文:虽然时时寄迹于佛门,也仍像陶渊明一样饮酒举杯。
注释:¹道林:《法苑珠林》卷六一:“支遁,字道林,本姓关氏。陈留人,或云河东林虑人。幼有神理,聪明秀彻,晋王羲之睹遁才藻惊绝罕俦,遂披衿解带留连不能已,乃请往灵嘉寺,意存相近。又投迹剡山,于沃州小岭立寺行道,僧从百余,常随禀学。”亦(一作不)举陶潜杯:咸本、萧本、玉本、郭本、全唐诗本俱无一作不注。陶潜杯,《晋书·陶潜传》:“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尝醉如酒,足矣。’”萧本注:“‘虽游道林室,亦举陶潜杯’,是暗用渊明嗜酒与远公游事。”
清乐动诸天,长松自吟哀。
清乐动诸天¹,长松自吟哀。
译文:古制的清商之曲传于诸天,长松在风中的声音却是怨哀。
注释:¹清乐句:清乐,《唐会要》卷三三:“清乐,九代之遗声,其始即清商三调是也。并汉魏氏已来旧曲,乐器制度;并诸歌章古调与魏三祖所作者,皆被于史籍,自晋氏播迁,其音分散,不复存于内地。苻坚灭凉得之,传于前后二秦。及宋武定关中,收之,入于江南。及隋平陈后获之。隋文听之,善其节奏,曰:‘此华夏正声也。’因更损益,去其哀怨者而补之,因置清商署,总谓之清乐。至炀帝,乃立清乐、西凉等为九部。隋室丧乱,日益沦缺。天后朝,犹有六十三曲。”诸天,佛家谓三界共有三十二天,自四天王天至非有想非无想天,总谓之诸天。
留欢若可尽,劫石乃成灰。
留欢若可尽,劫石乃成灰¹
译文:留下的欢乐若可止尽,磐石在劫难中也就变成了尘埃。
注释:¹劫石句:劫,佛家术语,梵语劫簸之略。劫石,佛示劫量之长,以天衣拂石为喻,因而谓之磐石劫。劫灰,劫烧时之灰也。《搜神记·劫灰》:“汉武帝凿昆明池,极深,悉是灰墨,无复土。举朝不解,以问东方朔。朔曰:‘臣愚,不足以知之。可试问西域人。’帝以朔不知,难以移问。至后汉明帝时,西域道人入来洛阳,时有忆方朔言者,乃试以武帝时灰墨问之。道人云:‘经云:天地大劫将尽则劫烧,此劫烧之余也。’乃知朔言有旨。”末二句言留欢可长。
东流既弥弥,南纪信滔滔。
东流既弥弥¹,南纪²信滔滔。
译文:东边汉江水势很大,流到南方更见其滔滔。
注释:¹弥弥:渐渐。²南纪:南方。《诗经·小雅·四月》:“滔滔江汉,南国之纪。”此二句是说汉江水势很大流到南方更见其滔滔,也可见作者是从汉江上游乘船到襄阳的。
水击沉碑岸,波骇弄珠皋。
水击沉碑岸¹,波骇弄珠皋(háo)²
译文:水流拍打着古时的沉碑岸和解佩渚,声势骇人。
注释:¹沉碑岸:襄阳城西北有万山;其下有沉碑潭,在县西北五里。《晋书·杜预传》:“预好为后世名,常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刻石为二碑,纪其勋绩,一沉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曰:‘焉知此后不为陵谷乎!’”²珠皋:即解佩渚。据《襄阳府志》载:郑交甫在这里遇二女佩两珠,大如荆鸡之卵。交甫索佩,二女解佩以赠;转身走了十来步,佩玉和二女都不见了。
含星映浅石,浮盖下奔涛。
含星¹映浅石,浮盖²下奔涛。
译文:江水含住漫天星光,可看得见浅处的江石,在船下波涛汹涌。
注释:¹含星:珠玉曰含,是说星光如玉。²浮盖:漂在水上的船。
溜阔霞光近,川长晓气高
(qiáng)乌转轻翼¹,戏鸟落飞毛。
译文:桅上的乌鸦在轻轻的翻动着羽翼,嬉戏的飞鸟落下了羽毛。
注释:¹樯乌转轻翼:桅上的乌鸦在轻轻的翻动着羽翼。
樯乌转轻翼,戏鸟落飞毛。
客心既多绪¹,长歌且代劳²
译文:游子的心里满腹愁绪,我便书写下来替代他的忧愁。
注释:¹多绪:满腹愁绪。²代劳:替代。
客心既多绪,长歌且代劳。
客心既多绪,长歌且代劳。
全诗极具动感。船行江中由上游而下,途径襄阳正值拂晓,因此江水便有弥弥之感。“水激”、“浪骇”,皆为听觉。接下来才是“霞光”、“晓气”,此为视觉。舟中夜行彻夜无眠,可见客心多绪。长歌一曲所驱散的不仅是旅途的疲劳,更多的则是心中的疲惫。可见“翰藻沉郁”(《新唐书》)所评不虚。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gōu)¹仙子,高清云渺(miǎo)²,不学痴(chī)牛騃(áiì)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译文:缑山仙子王子乔性情高远,不像牛郎织女要下凡人间。皎洁的月光中停下吹凤箫,摆一摆手告别人间去成仙。
注释:¹缑山:在今河南偃师县。缑山仙子指在缑山成仙的王子乔。²云渺:高远貌。³痴牛騃女:指牛郎织女。在这里不仅限于指牛郎织女,而是代指痴迷于俗世的芸芸众生。⁴凤箫声:王子乔吹笙时喜欢模仿凤的叫声。⁵时人:当时看到王子乔登仙而去的人们。
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客槎(chá)¹曾犯,银河²微浪,尚(shàng)³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译文:听说黄河竹筏能直上银河,一路上还挟带着天风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缘分,分别后谁知道各自向何方?
注释:¹槎:竹筏。²银河:天河。³尚:还。⁴前缘:前世的因缘。

  这是一首送别词,题为七夕,是写与友人陈令举在七夕夜分别之事。

  上片落笔先写陈令举之风度,他高情云渺,如侯家人于缑氏山头的王子晋在风箫声声的新月之夜,没有望到家人,自己便飘然而去。与友人在七夕夜分别,词人自然想到牛郎织女,但陈令举不像他们那样痴心于儿女之情。

  下片想象友人乘坐的船只来到银河之中,当他回到人间时,就挟带着天上的天风海雨。接着他评价二人的友谊能够相逢共一醉,那是前世有缘,当天风海雨飘飘散去之后,友人也将随风飘去。

  写送别,一般人都会徒增伤感,而词人却是豪气纵横,驰骋想象,遨游天界银河,如陆游所说“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一般写七夕银河,总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类的柔情凄景,而词人笔下那天风海雨之势,正显露了他不凡的气魄与胸襟,这种逼人的天风海雨,便是他豪放词风形象性的说明。

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
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
译文:马走了很久,征途上愈走愈难。
注释:青夷军:当作“清夷军”,唐代戍边军队名称,驻地在今河北怀来东南。
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
不知边地别¹,只讶客衣单。
译文:不知道边地气候有差别,只惊讶衣服太单。
注释:¹边地别:指边地的气候与内地有区别。
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
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
译文:溪水清冷泉声苦,山里空空树叶干。
莫言关塞极,云雪尚漫漫。
莫言关塞(sài)极,云雪尚漫漫¹
译文:不要说关塞是极边,还有那云雪迷迷漫漫。
注释:¹漫漫:无穷无尽。
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
古镇¹青山²口,寒风落日时。
译文:居庸古镇雄踞青山口,日落时分寒风狂袭。
注释:¹古镇:指居庸关。²青山:指居庸山。
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
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¹
译文:山石险峻鸟儿难飞,冰坚雪厚战马行走迟迟。
注释:¹堪迟:意为勉强迟迟行进。
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
出塞应无策¹,还家赖有期。
译文:出塞征战缺乏良策,回家需要找个时机。
注释:¹策:安边之策。
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
东山¹足松桂,归去结茅茨(cí)
译文:东山松桂长得很茂盛,还不如回去结茅隐居。
注释:¹东山:东晋谢安隐居之地。
登顿驱征骑,栖迟愧宝刀。
登顿¹驱征骑,栖(qī)迟愧宝刀。
译文:我骑着战马翻山越岭来回奔忙,漂泊失意令我愧对佩带着的这把战刀。
注释:¹登顿:上上下下,指翻山越岭,行路艰难。
远行今若此,微禄果徒劳。
远行今若此,微禄¹果徒劳。
译文:没想到这次求仕远行现在会这样,为了微薄的俸禄奔波结果是空自苦劳。
注释:¹微禄:微薄的俸禄。
绝坂水连下,群峰云共高。
绝坂(bǎn)¹水连下,群峰云共高。
译文:水流冲刷着极陡的山坡接连而下,群峰皆高耸直入云霄。
注释:¹绝坂:极陡的山坡。
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
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¹
译文:蹉跎岁月应当已成满头白发,何必去当这小官着一身青袍。
注释:¹青袍:唐代八品九品官员服青袍。

  第一首诗写边地气候,是这组诗展开的大背景。这首诗的特点,就在于把感慨行役中路途的艰难和边塞的寒冷结合在一起,加以形象的描写,使之生动感人。首联是写自己独自行走了很久,在漫长的征途中去时十分艰难,此时回来也十分艰难。“去”,指前往清夷军送兵;“转”,即回,返入居庸关。这一联先从行役写起,“匹马”表明孤独;“行将久”,暗示路途遥远、人困马乏。“难”,不仅指山路的坎坷崎岖,也包含边地冰雪严寒之苦,为中间二联写边塞寒冷,作了巧妙的过渡。中间两联,突出表现居庸关一带的寒冷气候。颔联是说自己原来不知道边塞和内地的气候差别如此之大,此时只惊讶客子衣服的单薄。这一联妙在写“寒”字而不说穿。诗人送兵去时是秋天,边塞还不太寒冷,还显不出与内地在气候上的明显区别,而冬日回还,北风凛冽,积雪满地,才发觉到寒不可挡。说:“不知”,实为已经深知,吞吐含茹,措语婉曲。写人对气候的感觉,字面上没有“寒”字,而读来已觉寒气逼人,真是“不寒而栗”了。颈联是写因为气候寒冷,泉水流动的声音也显得悲苦,山上的树叶已经干落,十分空旷。颈联的意思十分曲折。上句正面点出“冷”字,但并非诗人直接感受,而是通过泉声的悲苦间接感觉的。连泉水也因寒冷而悲咽,人的寒苦也就不言而喻了。再看山上的树木,也抵挡不住寒威,叶子全部干落了。通过树木的感觉,曲折地传达出人的感觉。这两句都是透过一层,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将瘆人的酷寒,通过水和树,表现得十分曲折深入,给人以一波三折之感。同时,这两句也是对居庸关一带的实景描绘。居庸关坐落在险峻的峡谷之中,两边峰峦耸峙,一道溪水从关侧流过。诗人从精炼的字句中,展示了形象的画面,透出雄浑苍凉之感。在着力描写居庸关一带的严寒之后,作者抬首瞻望前路,从描写边塞从容地转到描写行役,再一次发出征路遥遥的慨叹。尾联的意思是:不要认为进入了居庸关,就走完了艰险、高寒的关塞,那前面云雾弥漫、冰雪覆盖,路途还遥遥无际呢!居庸关在昌平县西北,是长城要口之一,与紫荆、倒马合称“内三关”,从塞北过了居庸关,山势渐缓,即进入华北平原,气温也相应升高一点,但毕竟是在冬天,仍然寒冷。“云雪尚漫漫”一句,是对过关以后的景象和寒冷的描写,也蕴涵着征路漫长的意思。这一联与首联“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相呼应,全诗从写行役开始,继而描写边塞,最后又以写行役结束,形成一种回环的结构,给人一种谨严而浑然的美感。

  第二首诗写诗人入居庸关时的所见所思。首联既点明了诗人观察的时间和地点,也是对环境大背景的刻意渲染。颔联写诗人看到的景象,一副冰雪凄迷,前途艰难之状,暗示了诗人对自己的仕途丝毫看不懂前景,感到无可奈何。颈联总结此次出塞的收获,诗人看到时局混乱、阴暗,良臣进阶无路,因此失分失望、愤懑,想到了暂居家中以修身养性。尾联追述先贤在时局混乱时退居草莽,相机而作的故事。全诗情景交融,前四句写景,极尽凄美;承此而总结此次出使的收获,但到此时不是报效朝廷的时候;于是追述先贤,自然而然地生发出“归去”之念。但诗人的“归去”不是真的归隐,而是为了出仕,是保存实力,积累力量的行动。

  第三首诗言辞愤懑,其中的景物描写耐人寻味。全诗先写自己忙碌而无所作为,表达了对此种生活的厌倦;随之又很自然地流露出对身居卑职的无奈;连看到的景物也仿佛助长着诗人的这种情绪;最后诗人终于在反复思索、对比后,愤而表露出弃官而去的心志。《旧唐书》载:“(适)解褐汴州封丘尉,非其好也,乃去位,客游河右。”这段记载这与这组诗的思想内容十分切合。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196-198页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95-96页

使shǐqīngjūnyōngsānshǒu--gāoshì

xíngjiāngjiǔzhēngzhuǎnnán

zhībiānbiézhǐdān

lěngquánshēngshānkōnggàn

yánguānsāiyúnxuěshàngmànmàn

zhènqīngshānkǒuhánfēngluòshí

yánluánniǎoguòbīngxuěkānchí

chūsāiyīngháijiālàiyǒu

dōngshānsōngguìguījiémáo

dēngdùnzhēngchíkuìbǎodāo

yuǎnxíngjīnruòwēiguǒláo

juébǎnshuǐliánxiàqúnfēngyúngònggāo

kānchéngbáishǒushìqīngpáo

景为春时短,愁随别夜长。
景为春时短,愁随别夜长。
暂棋宁号隐,轻醉不成乡。
暂棋宁号隐,轻醉不成乡。
风雨曾通夕,莓苔有众芳。
风雨曾通夕,莓苔有众芳。
落花如便去,楼上即河梁。
落花如便去,楼上即河梁。

chūncán--tángyànqiān

jǐngwèichūnshíduǎnchóusuíbiézhǎng

zànnínghàoyǐnqīngzuìchéngxiāng

fēngcéngtōngméitáiyǒuzhòngfāng

luòhuā便biànlóushàngliá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