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贼贼恐怖,看客客喜欢。
亦有客是贼,切莫受伊谩。
乐哉贫儿家,无事役心肝。
既无贼可打,岂有客须看。
打贼贼恐怖,看客客喜欢。
亦有客是贼,切莫受伊谩。
乐哉贫儿家,无事役心肝。
既无贼可打,岂有客须看。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共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1711篇诗文

猜您喜欢
寂寥荒馆闭闲门,苔径阴阴屐少痕。
寂寥¹荒馆闭闲门²,苔径阴阴³(jī)少痕。
译文:寂静无声的荒馆大门紧闭,幽暗处的青苔鲜有木屐踏过的痕迹。
注释:¹寂寥:空虚无形,空虚无物。²闲门:指进出往来的人不多,显得清闲的门庭。³阴阴:幽暗貌。
白发颠狂尘梦断,青毡泠落客心存。
白发颠狂¹尘梦断,青毡²泠落³客心存。
译文:放浪不羁的白头发断却了尘世的梦幻,冷冷清清的青色毛毯还残存着游子的思乡情切。
注释:¹癫狂:放浪不受约束。²青毡:指青毡制品。如帐篷、帽冠等物。³泠落:冷清,不热闹。⁴客心:旅人之情,游子之思。
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
高山流水¹琴三弄²,明月清风酒一樽(zūn)
译文:弹完高山流水,又奏梅花三弄,伴着清风就着明月喝着酒。
注释:¹高山流水:琴曲名。内容即据《列子·汤问》所载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谱写。原为一曲,唐时始分为二曲,至宋时又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一说《高山流水》本属一曲,元人始分为二。现存传谱初见于《神奇秘谱》。²三弄:古曲名。即梅花三弄。唐李郢《赠羽林将军》诗:“惟有桓伊江上笛,卧吹三弄送残阳。
醉后曲肱林下卧,此生荣辱不须论。
醉后曲肱(gōng)¹林下²卧,此生³荣辱不须论。
译文:喝醉后就枕着胳膊瘫睡在树下,不必再谈论这一辈子的光荣与耻辱了。
注释:¹曲肱:弯着胳膊作枕头。²林下:树林之下,指幽静之地。³此生:这一辈子。⁴荣辱:光荣与耻辱。⁵不须:不用,不必。
萧萧华发满头生,深远蓬门倦送迎。
萧萧¹华发满头生,深远蓬门²倦送迎。
译文:头发渐少白发爬满头,长久以来我这贫寒之家已经疲倦了送往迎来。
注释:¹萧萧:花白稀疏的样子。²蓬门:以蓬草为门。
独喜冥心无外慕,自怜知命不求荣。
独喜冥心无外慕,自怜知命不求荣。
译文:唯独喜欢心境宁静而不羡慕外界,自我怜惜一切变化都由天命决定而不再执着追求荣华富贵。
闲情欲赋思陶令。卧病何人问马卿。
闲情欲赋思陶令。卧病何人问马卿。
译文:心情闲散想作赋一首,借以追思陶潜。因病卧床,是谁在问司马相如?
林下贫居甘困守,尽教城市不知名。
林下贫居甘困守,尽教城市不知名。
译文:我在深山里过着贫苦生活却甘于守着清贫,尽量不让人知道这个城市的名字吧。

xiěèrshǒu--móuróng

liáohuāngguǎnxiánméntáijìngyīnyīnshǎohénbáidiānkuángchénmèngduàn

qīngzhānlíngluòxīncúngāoshānliúshuǐqínsānnòngmíngyuèqīngfēngjiǔzūn

zuìhòugōnglínxiàshēngrónglùn

xiāoxiāohuámǎntóushēngshēnyuǎnpéngménjuànsòngyíngmíngxīnwài

liánzhīmìngqiúróngxiánqíngtáolìngbìngrénwènqīng

línxiàpíngānkùnshǒujǐnjiàochéngshìzhīmíng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稻云¹不雨不多黄²,荞(qiáo)麦空花早着霜³
译文:稻田因天气大旱而没有多少成熟的,荞麦也因为寒霜来得太早而没了收成。
注释:¹稻云:指大面积的稻子如云一般。²黄:成熟。³“荞麦”句:荞麦因为过早经受霜冻而只开花不结实。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已分(fèn)¹忍饥度残岁²,更堪³岁里闰添长。
译文:农民们早就料到今年要忍饥挨饿过日子了,却偏偏又赶上今年闰了一个月,挨饿的日子就更长了。
注释:¹已分:已经料定。²残岁:岁终,年终。³更堪:更哪堪,更不堪。⁴闰:指农历闰月,使一年又多了一个月。

  这首诗揭示了农民的悲惨遭遇。诗首句言稻谷因旱灾欠收,次句言荞麦因霜冻绝收,勤苦一年,连遭灾害侵袭,心境凄惨可想而知。三句是一个顿宕,说已做好心理准备忍受长年的饥荒,四句又是一个转折,闰月使时光愈觉难熬,先说准备忍,再说实不堪忍,将农民的悲苦无助描写到极致。

  这首诗用层层迭加的手法,步步推进,揭示农民的苦难,作者悲悯同情的意绪浸透于字里行间,使作品字字血,声声泪,扣动读者的心弦。

mǐnnóng

yángwàn sòngdài 

dàoyúnduōhuáng qiáomàikōnghuāzǎozháoshuāng 
fènrěncánsuì gèngkānsuìrùntiāncháng 
短命的偏逢薄幸,老成的偏遇真成,无情的休想遇多情。懵懂的怜瞌睡,鹘伶的惜惺惺,若要轻别人还自轻。
短命¹真偏逢薄幸²,老成³真偏遇真成,无情真休想遇多情。懵(měng)懂真瞌睡,鹘(hú)真惜惺惺,若要轻别人还自轻。
译文:缺德的人只会遇到薄情的人,世故的人就会遇到忠厚老实的人,无情的人休想遇到多情的人。不懂事的人喜欢糊涂虫,伶俐的人偏爱机灵鬼,如果轻贱别人就等于轻贱自己。
注释:中吕:宫调名。中吕宫是元曲常用宫调之一。红绣鞋:曲牌名,又名“朱履曲”,南北均有此调,基本句式为六六七五五五,押六平仄韵。¹短命:此处指缺德真人。²薄幸:薄情,负心。³老成:世故,社会经验多。⁴真成:同“真诚”,忠厚老实。⁵懵懂真:痴呆,不晓事。⁶怜:爱,喜欢。⁷瞌睡:糊涂,混日子。⁸鹘伶:机警,伶俐。⁹惺惺:精灵鬼。元代俗语“惺惺惜惺惺”,指气味相投。

  这首曲子题为“阅世”,是作者人生体会真结晶,也可看作生活真箴言。作者把视角从多数元曲家关注真仕途官场移向广大社会和人民大众,从道德人情方面去审视人与人真关系,观察总结出一些具有积极意义和普遍意义真人生哲理。

  此曲可分为两个部分:前三句一部分,后三句一部分。两个部分均是前两句谈“阅"真内容、现象,后一句谈作者真看法、结论。全曲充满理趣,无论是“无情真休想遇多情”,还是“若要轻别人还自轻”都是警策语;即便是谈现象真“懵懂真怜瞌睡,鹘伶真惜惺惺”等语,也都颇为深刻,揭示人生哲理。

  这首小令真基本思想可说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它启示人们应该有情有义,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真尊重。俗话说,“人心换人心”,“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些并非虚妄,是千百年来人们生活经验真总结,是生活真真谛。宋方壶运用散曲形式,使这些思想、经验得到更通俗、形象真文学表现。

  全曲六句句式大致相同,内容也近似,但并不觉得是堆砌,而是浑然一体真有机构成。层次清晰,以三句一组分为两层。每三句真前两句写人所共知真现象作为陪衬,目真是引出作为对世人警策真第三句。而每一组前两句又是由正反两重意思组成。第一层首句说短命真(民间对无德真人真詈辞)一定会碰到薄情者,次句说老成真人别人定以真诚相待;第二层首句说糊涂人必然赏识瞌睡虫,次句说聪明人也会受到鹘伶(机灵)人真爱惜。而有了一反一正真垫衬,其“无情真休想遇多情”,“若要轻别人还自轻”两句带有人生哲理色彩真警语自然充分有力了。

  再从语言看:“短命真”“老成真”“懵懂真”“鹘伶真”,以致“惺惺惜惺惺”这些通俗而具有元代特色真俗语自然而纯熟真运用,更使得这首小令显出元曲真明快风趣真特色,非堆砌谚语格言者可比。

参考资料:
1、 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993-994
一灯如萤雨潺潺,老夫读书蓬户间。
一灯如萤(yíng)雨潺(chán)¹,老夫读书蓬户间。
译文:帘内一灯如豆,雨声淅沥沥,我在蓬户间读书。
注释:¹潺潺:形容雨声。
但与古人对生面,那恨镜里凋朱颜。
但与古人对生面,那恨镜户凋朱颜。
译文:沉浸于书中与古人见面,对镜自照,只见容颜衰老,遗憾功名未成。
功名本来我辈事,人自蹭蹬天何悭?
功名本来我辈事,人自蹭蹬¹天何悭(qiān)²
译文:功名原本是像我这样的人的追求,但是人生多失意潦倒,上天对我为何这般吝啬?
注释:¹蹭蹬:比喻失意潦倒。²悭:吝啬。
君看病骥瘦露骨,不思仗下思天山。
君看病骥瘦露骨,不思仗下¹思天山。
译文:虽然自己像多病的瘦弱的骐骥,但也不想徒列朝堂,而是想去天山边塞建功立业。
注释:¹仗下:借指朝堂。
渌水带青潮。水上朱阑小渡桥。桥上女儿双笑靥,妖娆。倚著阑干弄柳条。
(lù)¹带青潮²。水上朱阑³小渡桥。桥上女儿双笑靥(yè),妖娆。倚著阑干弄柳条。
译文:清澈的春水带着青潮上涨,水上的朱栏连着小渡桥。桥上站立着双靥带笑的美丽少女,好妖娆,倚靠着栏杆抚弄柳条。
注释:¹渌水:清澈的水。²青潮:水面呈青绿色,且旺盛饱满,如同涨潮一般。³朱阑:朱红色的栏杆。⁴双笑靥:此处是说女子笑,脸上出现一对酒窝儿。⁵妖娆:形容女子美貌而富有风情。
月夜落花朝。减字偷声按玉箫。柳外行人回首处,迢迢。若比银河路更遥。
月夜落花朝¹。减字偷声²按玉箫³。柳外行人回首处,迢(tiáo)。若比银河路更遥。
译文:花朝节的那个月夜,少女能够娴熟地按照“减字偷声”的变化吹奏玉箫。柳外的行人回头顾盼,好遥远,仿佛比那天上的银河还要远。
注释:¹花朝:旧俗以二月十五日为“百花生日”,故称此节为“花朝节”。²减字偷声:指词调的减省节奏和减少歌辞字句,从而衍变新调。³玉箫:箫的美称。⁴迢迢:遥远。

  这首词写人,刻画了一位十分优美传神的少女形象。

  上片首二句写景,为人物出场设置环境;一条清撤的小河,带着碧绿的潮水,向远处缓缓地流去;河上架着一座两边围着红色阑干的小小渡桥。朱阑映渌水,碧波泛青潮,景物闲雅优美,色彩艳丽鲜明,短短两句即展现出一幅令人神往的画面。“桥上女儿双笑着,妖烧。倚着阑干弄柳条。”“柳条”二字语意双关,既指柳条随风飘扬的情景,又指少女美丽迷人的腰肢。接着三句刻画人物。词人不写她的眉,不写她的腰,也没有摹绘形容其发型、妆饰和身材,而是把镜头对准“女儿”面颊上那两个迷人的酒涡。既突出了特征,又省去许多笔墨,跳出了前人描绘女性的窠臼。紧接着用一个两字短句“妖娆”,加以赞叹,说她无比娇美动人,别的都不须细看,只要看一眼她脸上那两个笑容可掬的酒涡就足够了。从句法结构上说,“妖娆”也是贯通下句的。此时此刻那位“女儿”正独自靠着桥上的朱阑,手里摆弄着柔软细嫩的柳条。这是作者摄取的第二个镜头。如果说第一个镜头是静态,那么第二个镜头则是动态了。“女儿”摆弄柳条,不知是探春还是惜别。含而不露,留下联想和思索的空间。上片五句,分为两层,先拉开幕布,推出景物,然后描绘女主人公的形象,一静一动,层次极为分明。

  下片从月夜花朝写起,少女先是摆弄杨柳,此时又在月夜里吹奏起了玉箫。这优美的境界愈发使女子的形象扑朔迷离,让人浮想联翩。“柳外行人回首处,迢迢。若比银河路更遥。”最后两句,通过“行人”的反应来赞美“桥上女儿”容貌出众、技艺超群。每当人们看到她面颊上那迷人的“双笑靥”,听到她所吹奏的“玉箫”声时,便情不自禁地停步不前,都要留恋地回头瞻望。然而佳人近在咫尺,却亦远在天涯,若想与她相会,只怕比渡过迢迢的银河还要遥远。像谜一样美丽的女孩终究还是一个未解的谜,也许,她是仙子从天而降,在人间作短暂的停留,那纤尘不染,高雅脱俗的绰约风姿,让世人可望而不可及。

  这首词意境瑰丽、神奇,形象刻画宛如水中月、镜中花,不需浮辞艳采,却充满了遇物生辉的意境和情趣。

参考资料:
1、 喻朝刚,周航著.蕴藉绵长歌 婉约词精品赏析.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01:138-139
2、 夏于全主编.唐诗宋词 第14卷 宋词.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6.01:103-104

nánxiāngzi··shuǐdàiqīngcháo--yàndào

shuǐdàiqīngcháoshuǐshàngzhūlánxiǎoqiáoqiáoshàngérshuāngxiàoyāoráozhelángànnòngliǔtiáo

yuèluòhuācháojiǎntōushēngànxiāoliǔwàixíngrénhuíshǒuchùtiáotiáoruòyíngèngyáo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