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七日得喜报,便似沉疴一日痊。
太子抚军衣有纩,相臣忧国食无膻。
玺书褒重二千石,斗米价平三百钱。
戴白老人称万寿,吾皇今是中兴年。
开春七日得喜报,便似沉疴一日痊。
太子抚军衣有纩,相臣忧国食无膻。
玺书褒重二千石,斗米价平三百钱。
戴白老人称万寿,吾皇今是中兴年。
杨维桢

杨维桢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 742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东皇太一
东皇太一
译文: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译文:手抚着镶玉的长剑剑柄,身上的佩玉和鸣响叮当。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译文:精美的瑶席玉瑱压四方,摆设好祭品鲜花散芳香。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译文:蕙草包祭肉兰叶做衬垫,献上桂椒酿制的美酒浆。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译文:举鼓槌敲得鼓声咚咚响,疏节奏缓拍节声调安详,
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
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
译文:又吹竽又鼓瑟放声歌唱。
陈竽瑟兮浩倡;
陈竽瑟兮浩倡;
译文:巫女舞姿美服装更漂亮,芬芳的香气溢满大厅堂。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译文:宫商角徵羽五音齐合奏,衷心祝神君快乐又健康。
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译文: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云中君
云中君
译文:看云神宛曲停留云端,神光灿烂气宇轩昂。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译文:你安居在云间殿堂,功德广大与日月齐光。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译文:你驾龙车穿五彩衣裳,翱翔空中游览四方。
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译文:神光闪闪你从天而降,又疾速高飞重返天上。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译文:高瞻远瞩超越九州,恩被四海功德无量。
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译文:思念神君长长叹息,忧心忡忡黯然神伤。
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译文: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译文:我天生丽质又修饰打扮,急流中驾起芳香的桂舟。
湘君
湘君
译文:令沅水湘水风平浪静,让长江安安静静地流。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译文:盼望你啊你却不来,吹排箫啊我在思念谁?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译文:我驾起龙舟向北航行,掉转船头抵达洞庭。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译文:用薜荔做帘蕙草做帐,拿香荪饰桨香兰饰旌。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译文:极目骋怀遥望涔阳,扬起风帆横渡大江。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译文:一路飞舟不见你的踪影,侍女啊也为我叹息悲伤。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译文:热泪纵横不住流淌,思念你啊痛断肝肠。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译文:荡起双桨把稳船舵,飞舟破浪卷起千堆雪。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译文:薜荔长在陆上啊偏要水中采,荷花开在水中啊却上树梢折。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
译文:二人不同心媒人也徒劳,恩爱不深厚轻易抛弃我。
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
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
译文:石滩上的水啊浅又浅,龙舟轻又快啊飞向前。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译文:相爱不忠诚招人长怨恨,约会不守信却说没空闲。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译文:早晨在江边急速奔走,傍晚泊舟在北洲停留。
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译文:孤独的鸟儿在屋上栖息,弯弯的江水在堂前缓流。
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译文:把玉块抛向滚滚江流。把玉佩丢在澧水之滨。
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译文:在芳洲上采摘杜若,赠给下女聊表寸心。
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译文:时光匆匆不会再来,放宽心怀静候佳音。
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
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
译文: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译文:秋风袅袅万木飘落叶,波涌浪翻千里洞庭秋。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译文:登上白薠岗举目远望,与佳人约会相见黄昏后。
湘夫人
湘夫人
译文:鸟儿为啥聚集水草里,鱼网为啥挂在树枝头?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译文:沅水有白芷,澧水有香兰,心中思念你,口中未敢言。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译文:恍恍惚惚向远方张望,但见湘江北去流水潺潺。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译文:驼鹿为啥觅食在庭院,蛟龙为啥回游在水边?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苹 通:蘋)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苹 通:蘋)
译文:早晨在江边跃马飞驰,傍晚渡过江到了西岸。
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译文:听到夫人的亲切召唤,驾起快车一同归乐园。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译文:宫室豪华筑在水中央,荷叶圆圆盖在屋顶上。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译文:香荪饰墙紫贝铺庭院,花椒香味浓郁充满厅堂。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译文:桂木做正梁,木兰做椽子,辛夷做门楣,白芷饰卧房。
闻佳人兮召余,将腾驾兮偕逝;
闻佳人兮召余,将腾驾兮偕逝;
译文:湘夫人编织薜荔巧手做帷帐,剖开蕙草放在帐顶上。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译文:白玉为镇压住坐席,摆上石兰满室芬芳。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译文:荷叶屋顶再加放白芷,杜衡缠绕让满院飘香。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译文:聚集百草布满庭院,香花摆在门旁走廊。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译文:九疑众神前来迎接,群神云集纷纷扬扬。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译文:把香囊抛向滚滚江流,把禅衣扔在澧水之滨。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译文:在沙洲上拔取杜若,赠寄远方人聊表寸心。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译文:好时光不能骤然得到,且逍遥等待吉日良辰。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译文: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
译文:命令旋风为我开道,叫那暴雨洗洒路尘。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译文:神君盘旋从空中下降,我紧跟着你越过空桑。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译文:九州上芸芸众生闹嚷嚷,谁生谁死都握在我手上。
大司命
大司命
译文:高空里我安详地飞翔,乘天地正气驾驭阴阳。
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
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
译文:我虔诚恭敬紧跟着你,把天帝权威带到九州上。
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
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
译文:神衣飘动啊长又长,玉佩闪烁啊放光芒。
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
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
译文:一阴一阳啊变幻莫测,我做的事啊众人怎知详。
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
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
译文:折一枝神麻的玉色花朵,送给你这将离去的神灵。
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
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
译文:衰老已经渐渐地到来,不亲近就更要疏远感情。
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
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
译文:我乘着龙车车声辚辚,高飞冲天啊直入重云。
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
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
译文:手持一束桂枝久久伫立,愈是想念啊愈是伤心。
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
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
译文:伤心哀愁又有什么用,但愿像现在康健无损。
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
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
译文:人的寿命本来有定分,死生离合啊怎能由人?
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
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
译文: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译文:绿色的叶子,白色的花朵,香气浓郁沁入我的肺腑。
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
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
译文:人们自有娇美的小儿女,你为何还要替他们愁苦?
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
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
译文:秋天的兰花真茂盛,绿叶紫茎郁郁葱葱。
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可为?
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可为?
译文:满堂的人儿都倾慕你,只对我传情把秋波送。
少司命
少司命
译文:来时默默走时无言语,乘风驾云飘然离我去。
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
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
译文:悲哀莫过于有情人离别,欢乐莫过于知心人团聚。
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
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
译文:荷叶做衣蕙草做腰带,匆匆而来忽然飘天外。
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译文:傍晚时你投宿在帝郊,云端里你又把谁等待?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译文:想与你一同沐浴在咸池,想与你同晒头发在山窝。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译文:盼望美人啊美人不来,心神恍惚啊当风高歌。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
译文:孔雀车盖翡翠旗旌,飞上九天扫除彗星。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译文:一手举长剑一手抱幼童,保护老百姓神中你最行。
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
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
译文: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
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
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
译文:抚拍我的宝马安步缓行,夜色渐渐消失露出曙光。
与女沐兮咸池,曦女发兮阳之阿;
与女沐兮咸池,曦女发兮阳之阿;
译文:驾着龙车车声如雷响,遍插云旗旗帜随风扬。
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译文:长叹一声将要升天去,低头徘徊又把故乡望。
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
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
译文:车声旗色娱乐人心醉,观者着迷竟把归家忘。
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译文:绷紧琴弦鼓声相对响,敲击大钟钟架摇晃晃。
东君
东君
译文:吹奏横笛竽笛声相和,思恋灵巫贤惠又漂亮。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
译文:舞姿翩翩像翠鸟轻飞,载歌载舞齐声诵诗章。
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
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
译文:按照音律唱踏着节拍舞,群神来迎接多得遮太阳。
驾龙輈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驾龙輈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译文:青云做衣白霓做裙裳,高举长箭射杀贼天狼。
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
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
译文:操持天弓向西方沉落,拿起北斗舀取桂酒浆。
羌声色兮娱人,观者儋兮忘归;
羌声色兮娱人,观者儋兮忘归;
译文:抓住马缰绳高高飞驰,幽幽黑暗中急奔东方。
縆瑟兮交鼓,萧钟兮瑶簴;
縆瑟兮交鼓,萧钟兮瑶簴;
译文: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
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
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
译文:乘坐水车荷叶做车盖,双龙驾辕双螭来拉车。
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
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
译文:登上昆仑纵目望四方,心意飞扬胸怀多宽畅。
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敝日;
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敝日;
译文:日暮美景流连竟忘归,突然警醒更怀念水乡。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译文:鱼鳞做屋瓦厅堂画蛟龙,紫贝饰门阙珍珠饰玉宫,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译文:河伯啊,为何久住水中?
撰余辔兮高驰翔,杳冥冥兮以东行。
撰余辔兮高驰翔,杳冥冥兮以东行。
译文:乘上白鼋文鱼伴,同游沙洲永相随,
河伯
河伯
译文:绵绵情深如流水。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
译文:与你携手向东行,送你同到河南岸。
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
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
译文:滔滔河水来欢迎,鱼儿列队来陪伴。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译文: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
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
译文:含情脉脉开口微微笑,你爱我啊美丽又窈窕。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
译文:赤豹前拉车,后跟大花狸,辛夷木做车桂枝做旌旗。
灵何惟兮水中;
灵何惟兮水中;
译文:石兰做车盖杜衡做飘带,折下香花送给意中的你。
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
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
译文:我身居竹林深处暗不见天日,通路艰难险阻使我来迟。
流澌纷兮将来下;
流澌纷兮将来下;
译文:我孤独地站在高山顶端,云海茫茫在我脚下翻卷。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译文:昏昏暗暗白昼如夜晚,东风阵阵飘洒着细雨。
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
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
译文:痴心等待你不思回返,红颜已凋谢谁来顾盼?
山鬼
山鬼
译文:采灵芝仙草在那巫山间,山石嶙峋葛藤蔓蔓。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译文:怨恨你失约惆怅我忘返,你也思念我只是不得闲。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译文:山中人儿纯真像杜若,啜饮石泉伫立松柏下。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译文:你想我谁知是真是假。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译文:雷声隆隆细雨飘扬,长猿夜啼声声断人肠。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译文:秋风飒飒黄叶飘零,痴情思公子徒自哀伤。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译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译文:旌旗蔽日阵前敌人多如云,勇士争先哪怕乱箭交坠下。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译文:强敌冲我阵,队列遭践踏,左骖倒地死,右服被刀扎。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译文:车轮深陷四匹战马被拴住,挥动鼓槌猛敲响鼓勇拼杀。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译文:苍天哀怨神灵怒气迸发,将士阵亡尸横荒野山下。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译文:勇夫出征一去不复返,荒原渺茫道路多遥远。
君思我兮然疑作;
君思我兮然疑作;
译文:佩带长剑秦弓拿在手,身首分离雄心永不变。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
译文:真是既勇敢啊又有武艺,始终刚强啊不可侵凌。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译文:身虽死啊精神不死显威灵,就是做鬼啊也是鬼中雄。
国殇
国殇
译文: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译文:美女高唱歌声多安舒。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译文:春兰秋菊常供奉,祭礼不绝传千古。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礼魂
礼魂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
姱女倡兮容与;
姱女倡兮容与;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九歌》是屈赋中最精、最美、最富魅力的诗篇。它代表了屈原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九歌》以楚国宗祖的功德和英雄业绩为诗;以山川神祇和自然风物为诗;以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为诗,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晚年放逐南楚沅湘之间忠君爱国、忧世伤时的愁苦心情和“荡志而愉乐”,“聊以舒吾忧心”,“寓情草木,托意男女”,“吟咏情性,以风其上”的心旨。

  《九歌》包括11章,前人为了使它们符合“九”的成数,曾作过种种凑合。如清代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主张《湘君》、《湘夫人》并为一章,《大司命》、《少司命》并为一章。《闻一多》《什么是九歌》主张以《东皇太一》为迎神曲,《礼魂》为送神曲,中间九章为“九歌”正文。但多数人的意见,以“九”为虚数,同意汪瑗《楚辞集解》、王夫之《楚辞通释》之说,认为前十章是祭十种神灵,所祭的十种神灵,从古代人类宗教思想的渊源来考察,都跟生产斗争与生存竞争有密切关系。十种神灵又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天神──东皇太一(天神之贵者)、云中君(云神)、大司命(主寿命的神)、少司命(主子嗣的神)、东君(太阳神);②地□──湘君与湘夫人(湘水之神)、河伯(河神)、山鬼(山神);③人鬼──国殇(阵亡将士之魂)。有人认为,在上述十种神灵里面,篇首“东皇太一”为至尊,篇末“国殇”为烈士,都是男性;其余则是阴阳二性相偶,即东君(男)与云中君(女),大司命(男)与少司命(女),湘君(男)与湘夫人(女),河伯(男)与山鬼(女)。《九歌》原来的篇次,也基本上是按照上述的关系排列的,今本《东君》误倒(闻一多《楚辞校补》)。

  从《九歌》的内容和形式看,似为已具雏形的赛神歌舞剧。《九歌》中的“宾主彼我之辞”,如余、吾、君、女(汝)、佳人、公子等,它们都是歌舞剧唱词中的称谓。主唱身份不外三种:一是扮神的巫觋,男巫扮阳神,女巫扮阴神;二是接神的巫觋,男巫迎阴神,女巫迎阳神;三是助祭的巫觋。所以《九歌》的结构多以男巫女巫互相唱和的形式出现。清代陈本礼就曾指出:“《九歌》之乐。有男巫歌者。有女巫歌者;有巫觋并舞而歌者;有一巫唱而众巫和者。”(《屈辞精义》)这样,《九歌》中便有了大量的男女相悦之词,在宗教仪式、人神关系的纱幕下,表演着人世间男女恋爱的活剧。这种男女感情的抒写,是极其复杂曲折的:有时表现为求神不至的思慕之情,有时表现为待神不来的猜疑之情,有时表现为与神相会的欢快之情,有时表现为与神相别的悲痛与别后的哀思。从诗歌意境上看,颇有独到之处。

  朱熹曾评《九歌》说:“比其类,则宜为三《颂》之属;而论其辞,则反为《国风》再变之《郑》、《卫》矣。”(《楚辞辩证》)同是言情之作,而《九歌》较之《诗经》的郑、卫之风,确实不同。但这并非由于“世风日下”的“再变”,而是春秋战国时期南北民族文化不同特征的表现。郑、卫之诗,表现了北方民歌所特有的质直与纯朴;而《九歌》则不仅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宗教外衣,而且呈现出深邃、幽隐、曲折、婉丽的情调,别具一种奇异浓郁的艺术魅力。

  男女之情并不能概括《九歌》的全部内容。作为祭歌,由于它每一章所祭的对象不同,内容也就有所不同,如《东皇太一》的肃穆,《国殇》的壮烈,便与男女之情无涉。《国殇》是一首悼念阵亡将士的祭歌,也是一支发扬蹈厉、鼓舞士气的战歌。它通过对激烈战斗场面的描写,热烈地赞颂了为国死难的英雄,从中反映了楚民族性格的一个侧面。

  《九歌》是以娱神为目的的祭歌,它所塑造的艺术形象,表面上是超人间的神,实质上是现实中人的神化,在人物感情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既活泼优美,又庄重典雅,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译文:母别子,子别母,白天的阳光似乎都因为悲伤而失去了光彩,哭声中无限凄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声虏新策勋。
译文:一家人住在关西长安,丈夫身居大将军的高位,去年立了战功,又被加封了爵土。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译文:还得到了赏赐的金钱二百万,于是便在洛阳娶了如花似玉的新妇。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译文:新妇来了不满足,就要丈夫抛旧妇;她是他掌上的莲花,我却是他们眼中的钉子。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译文:喜新厌旧是俗世的常情,这本来也不足为悲,我就要收拾行装,无奈地离开。但悲伤的是,留在丈夫家的,还有两个亲生的小孩。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译文:一个才刚刚会扶着床沿走路,一个才刚刚能够坐起来。坐着的孩子啼哭,会走路的孩子牵着我的衣服。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译文:你们夫妇新欢燕尔,却让我们母子生离死别,从此不得相见。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不如林中乌与鹊¹,母不失雏²雄伴雌。
译文:此时此刻,我的心有诉不出的悲苦,人的薄情啊,还不如林中的乌鹊,母鸟不离开小雏,雄鸟总在它们身旁呵护。
注释:¹乌与鹊:林中自由自在的鸟儿。²雏:小鸟。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译文:此情此景,倒象是后园的桃树,曾经遮蔽着花房的花瓣已经随风落去,幼小的果实还将挂在梢头经历霜雪雨露。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译文:新人新人你听我说,洛阳有无数的红楼美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译文:但愿将军将来又立了什么功勋,再娶一个比你更娇艳的新妇吧。

biézi--bái

biézizibiébáiguāngshēng

guān西biāojiāngjūnniánxīnxūn

chìjīnqiánèrbǎiwànluòyángyínghuārén

xīnrényíngláijiùrénzhǎngshàngliánhuāyǎnzhōng

yíngxīnjiùwèibēibēizàijūnjiāliúliǎngér

shǐxíngchūzuòzuòxíngqiānrén

xīnyànwǎn使shǐzishēngbié

línzhōngquèshīchúxióngbàn

yīngshìyuánzhōngtáoshùhuāluòsuífēngzizàizhī

xīnrénxīnréntīngluòyángxiànhónglóu

dànyuànjiāngjūnzhònggōnggèngyǒuxīnrénshèng

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孤峰渐映湓城北,
西塞山¹前水似蓝²,乱云³如絮(xù)满澄潭
译文:西塞山峻峭葱翠水色呈蔚蓝,纷乱的云朵如絮般飘浮映满澄澈江潭。
片月斜生梦泽南。爨动晓烟烹紫蕨,露和香蒂摘黄柑。
孤峰¹渐映湓(pén)²北,片月³斜生梦泽南。
译文:庐山孤峰在湓城北若隐若现,空中半月渐渐斜挂在梦泽南。
注释:¹孤峰:独峰。²湓城:县名,隋改彭蠡县置,唐改为浔阳县。故址在今江西九江。³片月:半月也。梦泽:云梦泽,即今洞庭湖。
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
(cuàn)¹动晓烟²烹紫蕨(jué),露和香蒂³摘黄柑
译文:春炊晓烟袅袅烹煮紫茎蕨菜,秋露滋润香蒂采摘橙色黄柑。

  西塞山,因为三国时是东吴的江防边塞,故历代诗人多有题咏,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即是千古盛传的名作。韦庄行至西塞山下,前望江水,仰观阙塞,历史往事和前贤佳句勾起丰富的联想。诗作首联侧重写俯视所见近景;颔联转写仰望所见远景;颈联描写西塞山的特产,为其自然美景增添浓郁的生活情趣;尾联表达出于此结茅归隐的心愿。此诗用语自然巧妙,细微精炼。

  首联两句,一写水,一写山。“水似蓝”,表明其地水深莫测,江右西塞山势的峻峭,以及山间葱茏草色的映衬,使得江水的颜色蔚蓝。此句虽写水,而山亦映带其中。次句写山势险峻,用“乱云如絮”描绘,云层如轻漂的花絮,在山间起伏缠绕,非山势高峻难得有此景象。这起伏的乱云弥漫江上,缠绕山间,使山势与水面通过乱云的衔接,而产生一种奇妙的效果。故此句虽落笔在山,而水亦映带其中。试想,置身于蔚蓝平静的江面与陡峭如削的山势比照之下,加以缈茫起伏的云絮飘飘,这个环境给诗人的感受,一定是对比强烈又结合奇妙的一种艺术境界。

  颔联一瞻前程,湓城北的庐山依稀可见,渐见影像;一顾来路,云梦之南的天际,片月斜挂,渐远渐斜。“渐映”恰当地呈现出当时舟行的渐见过程,“斜生”也巧妙地点出时间的推移、位差的变化。

  颈联由前幅的实景勾勒转入虚笔飞动,与前面身临奇妙环境的感受作呼应,为末尾所发归焉之志作铺垫。蕨本多年生植物,嫩时茎叶可食,其色紫,故名紫蕨,采食的时间在仲春时节。柑成熟时色黄,采摘期在秋冬之际。仲春所烹食的紫蕨与秋冬之际摘柑不可同日而语;烹蕨的晓烟和带露的黄柑亦与诗人黄昏舟行的时间相背。在此诗人通过适当的联想,把此地异时生长成熟的植物作艺术的归纳,把西塞山一带的优美图画描绘得更富有艺术魅力和生活情趣。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以“故垒萧萧芦荻秋”终结,尽管充满对“四海为家日”的欣慰和六朝衰亡的感喟,读来总有几分凄凉萧瑟。韦庄对西塞山的一景一物,却洋溢出深切的爱恋,他无意于为芦荻秋风伤叹,而把芦花视为宁静恬适生活的伴侣,期望着有朝一日独棹扁舟而来,依傍芦荻结庵而居,领略西塞山的优美山水景物,观“他年”“终傍”之辞,其志可知。

  就全诗看,尽管前两联以暗示行迹的方式对西塞山的奇特地势环境作了描写,但若无第三联以羡慕的心情对此地烹紫蕨、摘黄柑的虚笔赞美,不仅诗的尾联难以引出,并且全诗亦显得平泛平淡,难以因巧见意。第三联的安排,不仅为全诗的画面增添了生气与活力,而且由实入虚而归为遣志发情,更显得自然巧妙。至于作者在遣词造语上的细微精炼,在达意的准确和追求七律诗成熟的技巧上,造诣深厚。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06:684-686
万里风波一叶舟,忆归初罢更夷犹。
万里风波一叶舟,忆归初罢更夷(yí)犹。
译文:自己就像一叶扁舟在风波中颠簸无靠,才把心事丢开又犹豫起来。
碧江地没元相引,黄鹤沙边亦少留。
碧江¹地没元相引,黄更沙边亦少留。
译文:悠长的江水本来一直牵引着我的归心,无奈宦海浮沉,只好在黄鹤矶边停了下来。
注释:¹碧江:长江。
益德冤魂终报主,阿童高义镇横秋。
益德¹冤魂终报主,阿童²高义镇横秋。
译文:益德虽然后来为部将所杀总算是“冤魂报主”,阿童行义之高尚更如霜气之横贯秋空。
注释:¹益德:即张飞。²阿童:西晋的王濬。
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
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
译文:人生不能长此碌碌无为,总是怀古思乡这不是让自己老得快吗?

  李商隐《无题》,不论有无寄托,都写男女相思,唯独这首例外。纪晓岚认为:“此是佚去原题,而编录者题以《无题》,非他寓言之类。”此说有一定道理。

  大中二年(848)秋,诗人留滞巴蜀,无所事事;秋灯夜雨,客旅孤愁。兼之妻问归期,故思家忆归之情不能自己,遂于“夜雨寄北”之后,沿江东下。按归程本应直达荆南(江陵),然后陆发北上。可是宦海浮沉,一事无成,不甘就此罢休,于是想到湖南观察使幕府一游,便在武昌停桡。然事终不谐,又只好返棹武昌。此诗即作于武昌,抒写宦途风波、政治失意及思归不得的忧愤。

  首句赋而兼比。一方面实写自巴蜀买舟东下的情景,又以之比宦途的风浪险恶,说自己象一叶扁舟在风波中颠簸无靠。由儒家思想薰陶的封建知识分子,其心态是达则兼济天下,扬眉吐气,很少想念家室;而当在外困顿失意、穷途末路之时,对家庭骨肉、亲情的温暖,又倍觉可贵。“万里风波一叶舟” 正是这种宦海苍茫、回归不得的心境下的喻象的外化,感慨深沉而出语自然浑成。二句写出了“忆归之心,愈欲撇开,愈加萦系”(姚培谦笺)的矛盾心理。“初罢 ”,刚刚罢休、丢开。“夷犹”即“犹豫”。全句说才把忆归的心事丢开,决定在武昌稍事停留,一下子又犹豫起来,恨不得插翅飞回家中。诗人对妻子一往情深,诗集中不少寄妻赠内诗流露出为仕为家不能两顾的矛盾和痛苦。稍后所作《荆门西下》云“人生岂得轻离别”、“蕙兰蹊径失佳期”,即同一意绪。

  三、四句承“忆归”,申足所以“夷犹”之意,并伏下末句“思乡”。“碧江”指长江,用“碧”既为江水设色,又同四句“黄更”相对。“地没”一词,历来视为难解。《说文段注》“没老,全入于水,故引申之义训‘尽’。”那么“地没”即“地尽”,指远处水天相接烟波微茫之处,极引游子眺远思归之情。“元”通“原 ”。这一联说,悠长的江水本来一直牵引着我的归心,无奈宦海浮沉,只好在黄更矶边停了下来,矛盾的心境,抒写得曲折动人。

  五、六承二句“罢”,申足所以暂时“罢归”之意,并逗下“怀古”。诗人滞留荆巴、一事无成,而怀想古人在荆巴的有成之士,亦思振起,庶不愧于古人。这就是为什么诗人思乡之情如此深切而竟中途停留的深层原因。埋茔阆中的张飞,当年在当阳长阪“据水断后,瞋目横矛”,何等英雄,虽然后来为部将所杀,总算是“冤魂报主”。西晋的王浚小字阿童,曾在荆门对过之西塞山燃炬烧融孙吴的千寻铁锁,建立了不朽功勋,其行义之高尚更如霜气之横贯秋空。《唐音癸签》卷二十四:“六朝人诗用‘镇’字,唐诗尤多……盖有‘常’之义。约略用之代‘常’字,令声俊耳。”故“镇横秋”即“常横秋”之意。七八句自警策:人生不能长此碌碌无为,一下“思乡”,一下“怀古”,这不是令己白头速老吗?七句“岂得”,反躬自问,末句申足前意,说明“无谓”的具体含义在“思乡”,在“怀古”:长期为这种感情所困忧,又怎么能振作精神于一番事业呢?由于七八句诗意的拗折,故感慨的最大张力在七句,百八句才显其沉著深厚。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县,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破邵,不犯此州边鄙而退。岂力能制敌与?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guǐ)(mǎo)¹,西原贼入道县²,焚(fén)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破邵(shào)³,不犯此州边鄙(bǐ)而退。岂力能制敌与?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译文:癸卯年,西原贼人攻入道州城,焚烧杀戮掠夺,几乎扫光全城才走。第二年,贼人又攻打永州并占领邵州,却不侵犯道州边境而去。难道道州官兵能有力制敌吗?不过是蒙受贼人的哀怜而巳。催缴赋税的官吏为什么还如此忍心苦苦搜括呢?因此作诗一篇给官吏们看看。
注释:¹癸卯岁:即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²道县:今湖南县道县。³永、邵:永州和邵州,今均属湖南省。⁴边鄙:边境。⁵与:通“欤”,吗。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昔岁¹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译文:我早年遇到了太平世道,在山林中隐居了二十年。
注释:¹昔岁:从前。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泉源在庭户¹,洞壑(hè)²当门前。
译文:清泉水流经过我家门口,山涧洞谷对着我家门前。
注释:¹庭户:庭院。²洞壑:山洞,沟壑。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
井税¹有常期,日晏(yàn)²犹得眠。
译文:田租赋税有个固定期限,日上三竿依然安稳酣眠。
注释:¹井税:这里指赋税。井:即“井田”;²晏:晚。
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
忽然遭世变¹,数岁亲戎旃(zhān)²
译文:忽然间遭遇到世道突变,数年来亲自从军上前线。
注释:¹世变:指安史之乱所带来的社会动荡。²戎旃:战旗,一说为军帐。
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
今来典¹斯郡,山夷又纷然。
译文:如今我来治理这个郡县,又遇到蛮夷来骚扰侵犯。
注释:¹典:治理、掌管。
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城小贼不屠,人贫伤¹可怜。
译文:县城太小蛮夷无意洗劫,他们也同情可怜贫穷的百姓。
注释:¹伤:同情。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¹
译文:因此他们攻陷邻县境界,唯有这个道州独自保全。
注释:¹见全:被保全。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使臣将王命¹,岂不如贼焉?
译文:奉皇命来收租税的使臣,难道还比不上盗贼慈善?
注释:¹将王命:奉皇上的旨意。
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译文:现在那横征暴敛的官吏,催赋逼税恰如火烧油煎。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谁能绝¹人命,以作时世贤!
译文:谁忍心断绝人民的生路,换取时世所称赞的忠贤?
注释:¹绝:断绝。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
思欲委符节¹,引竿²自刺船³
译文:我想辞去官职丢弃符节,拿起竹篙自己动手撑船。
注释:¹委符节:辞官。委:弃。符节: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²引竿:拿钓竿,代指隐居。³刺船:撑船。
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¹家就²鱼麦,归老江湖³边。
译文:带领全家回到鱼米之乡,告老归隐住在那江湖边。
注释:¹将:带着。²就:靠近。³湖:一作“海”。

  此诗和《舂陵行》都是作者反映社会现实,同情人民疾苦的代表作,而在斥责统治者对苦难人民的横征暴敛上,此诗词意更为深沉,感情更为愤激。

  在诗中,元结把起义的少数民族称之为“贼”,固然表现了他的偏见,但他把“诸使”和“贼”对比起来写,通过对“贼”的有所肯定,来衬托官吏的残暴,这对本身也是个“官吏”的作者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全诗共分四段。第一段由“昔年”句至“日晏”句,先写“昔”。头两句是对“昔”的总的概括,交代他在作官以前长期的隐居生活,正逢“太平”盛世。三、四句写山林的隐逸之乐,为后文写官场的黑暗和准备归老林下作铺垫。这一段的核心是“井税有常期”句,所谓“井税”,原意是按照古代井田制收取的赋税,这里借指唐代按户口征取定额赋税的租庸调法;“有常期”,是说有一定的限度。作者把人民没有额外负担看作是年岁太平的主要标志,是“日晏犹得眠”即人民能安居乐业的重要原因,对此进行了热情歌颂,便为后面揭露“今”时统治者肆意勒索人民设下了伏笔。

  第二段从“忽然”句到“此州”句,写“今”,写“贼”。前四句先简单叙述自己从出山到遭遇变乱的经过:安史之乱以来,元结亲自参加了征讨乱军的战斗,后来又任道州刺史,正碰上“西原蛮”发生变乱。由此引出后四句,强调城小没有被屠,道州独能促使的原因是:“人贫伤可怜”,也即“贼”对道州人民苦难的同情,这是对“贼”的褒扬。此诗题为“示官吏”,作诗的主要目的是揭露官吏,告戒官吏,所以写“贼”是为了写“官”,下文才是全诗的中心。

  第三段从“使臣”句至“以作”句,写“今”,写“官”。一开始用反问句把“官”和“贼”对照起来写:“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这是抨击官吏,不顾丧乱地区人民死活依然横征暴敛的愤激之词,是元结关心人民疾苦的点睛之笔。而下两句指陈事实的直接描写:“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更活画出一幅虎狼官吏陷民于水火的真实情景。和前面“井税”两句相照应,与“昔”形成鲜明对比,对征敛官吏的揭露更加深刻有力。接下来的两句:“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以反问的语气作出了断然否定的回答,揭示了“时世贤”的残民本质。“绝人命”和“伤可怜”相照应,“时世贤”与“贼”作对比,这里对“时世贤”的讽刺鞭挞之意十分强烈。更为可贵的是诗人在此公开表明自己不愿“绝人命”,也不愿作“时世贤”的决绝态度,并以此作为对其他官吏的一种告诫。

  第四段由“思欲”句至“归老”句,向官吏们坦露自己的心志。作者是个官吏,他是不能违“王命”的,可是作“征敛者”吧,他又不愿“绝人命”。诗人对待这一矛盾的处境的办法是:宁愿弃官,归隐江湖,也绝不去做那种残民邀功、取媚于上的所谓贤臣。这是对统治者征敛无期的抗议,此处充分清楚地表明作者对民瘼的热情关心。

  元结在政治上是一位具有仁政爱民理想的清正官吏;在文学上反对“拘限声病,喜尚形似”(《箧中集序》)的浮艳诗风,主张发挥文学“救时劝俗”(《文编序》)的社会作用。这首诗不论叙事抒情,都指陈事实,直抒胸臆,没有一点雕琢矫饰的痕迹,而诗中那种忧时爱民的深挚感情,如从胸中自然倾泄,自有一种感人之处,亦自能在质朴之中成其浑厚,显示出元结诗质朴简古、平直切正的典型特色。沈德潜说:“次山诗自写胸次,不欲规模古人,而奇响逸趣,在唐人中另辟门径。”(《唐诗别裁》)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630-632 .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