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聃杨墨宁非学,治狱行兵亦有师。惟是儒生知择术,百年穷达守书诗。
瞿聃杨墨宁非学,治狱行兵亦有师。惟是儒生知择术,百年穷达守书诗。

xìngshíshǒushí--yóu

dānyángníngfēixuézhìxíngbīngyǒushīwéishìshēngzhīshùbǎiniánqióngshǒushūshī

陆游

陆游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 8404篇诗文

猜您喜欢
好风微揭帘旌起,金翼鸾相倚。翠檐愁听乳禽声,此时春态暗关情,独难平。
好风微揭帘旌(jīng)¹起,金翼鸾(luán)²相倚。翠檐愁听乳禽声,此时春态³暗关情,独难平。
注释:¹帘旌:帘幕。²金翼鸾:鸾翼以金色绘成,指帘上花纹。³春态:美好的容态。
画堂流水空相翳,一穗香摇曳。教人无处寄相思,落花芳草过前期,没人知。
画堂流水空相翳(yì)¹,一穗香摇曳(yè)。教人无处寄相思,落花芳草过前期²,没人知。
注释:¹“画堂”句:画堂里所绘的流水图景、渐渐变得模糊不清。流水,指室内所绘的山水图。²过前期:超过了所约定会面的期限。

  这首词写闺人春思之情景。

  上片写女子见帘上所绘的鸾鸟相倚偎的图形,闻乳禽喳喳的叫声,相思之情更难平静。

  下片写她由于相忆入神,画堂的山水画隐约可见,一缕香烟浮动,宛如进到了梦境。后三句写她没法向她所思念的人表达心意,落花时节已到,原来约定的日期已超过,教她心中不得不急,但这种心情,又没有人能理解。

měirén ·hàofēngwēijiēliánjīng

sūnguāngxiàn dài 

hàofēngwēijiēliánjīng jínluánxiāng cuìyánchóutīngqínshēng shíchūntàiànguānqíng nánpíng 
huàtángliúshuǐkōngxiāng suìxiāngyáo jiàorénchùxiāng luòhuāfāngcǎoguòqián méirénzhī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与君¹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译文:我和你都一同变老了,就不要问老成什么样子了。
注释:¹君:指刘禹锡。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眼涩(sè)¹夜先卧²,头慵(yōng)³(zhāo)未梳
译文:眼睛干涩早早睡去,早上起来头发都懒得梳了。
注释:¹眼涩:眼睛干涩。²夜先卧:夜晚先睡觉。 ³慵:懒散;疲倦。⁴朝未梳:早晨还没梳头。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有时扶杖出¹,尽日闭门居。
译文:只是偶尔拄着拐杖出门,大多数时候都在家中。
注释:¹扶杖出:扶着拐杖出门。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译文:已经懒得照那新磨的镜子了,也不看小字的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译文:对于故人情感深厚,与年少时的交情慢慢疏远。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
译文:只有和好友闲谈时才有兴致,但是这样的相逢时光也已不多了。

  这首诗可以与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赠诗对比赏析:

  刘禹锡和白居易晚年都患眼疾、足疾,看书、行动多有不便,从这点上说,他们是同病相怜了,面对这样的晚景,白居易产生了一种消极、悲观的情绪,并且写了这首《咏老赠梦得》一首给刘禹锡(字梦得)。 刘禹锡读了白居易的诗,写了《酬乐天咏老见示》回赠:“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从白老的“咏老”诗中,看到作者的性格和行为。他们两人同在一年出生,也同享古稀高龄;而在遭际上,则大不相同,刘禹锡比白居易坎坷很多。早期,二人初入仕途,都有匡国救民之宏志。但遇到挫折后,白则本着传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之旨而明哲保身。但刘则屡经坎坷而不屈不挠,直至老而不休。所以在思想上两人是同而又有别的。他们万劫余生,都享古稀高寿,晚年同在洛阳,亦官亦隐,日夕唱酬。上述两诗就是当时之作也,道出了他们各自肺腑之言。

  在两首诗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两人对老的态度。白居易的诗生动地揭述老人之处境和心态;而刘禹锡诗除了写老态入木三分之外,更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概,“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难怪结语两句能脍炙人口,历千年而不衰了。这并不是说刘写诗技巧比白高明,而是由于诗是言志,两人对人生看法有所不同。人生观的差异,反映在文字上也就各异其趣。结果就表现为消极和积极的分歧。刘禹锡诗之前六句是对白诗的回答和补充,后六句则是对“老”的颂赞,使人读后会觉得“老”并不可怕,而更充满希望。这是诗的可贵之处,自然百读不厌了。

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
胡地苜(mù)(xu)¹美,轮台征马肥。
译文:边塞地区苜蓿十分丰盛鲜美,轮台一带征战的马儿十分肥壮。
注释:苜蓿:二年生草本植物,茎高尺余,叶长圆形,花紫,多用作马饲料。
大夫讨匈奴,前月西出师。
大夫讨匈奴,前月¹西出师。
译文:封将军讨伐胡人,上个月才向西出征。
注释:¹前月:上月。
甲兵未得战,降虏来如归。
甲兵夫得战,降虏来如归。
译文:两军还夫交战,敌军就像回家一样投降了。
橐驼何连连,穹帐亦累累。
(tuó)驼何连连,穹帐¹亦累累。
译文:骆驼队连绵无尽,穹庐也是一个挨着一个。
注释:¹穹帐:即穹庐,一种毛毡做的尖顶圆帐篷。
阴山烽火灭,剑水羽书稀。
阴山烽火灭,剑水¹羽书稀。
译文:阴山一带,警戒的烽火自此消灭,剑水地区告急的文书更是罕见。
注释:¹剑水:即剑河,在北庭的北面,俄罗斯境内叶尼赛河上游。
却笑霍嫖姚,区区徒尔为。
却笑霍嫖(piáo)(yáo),区区徒尔¹为。
译文:¹尔:如此。
注释:¹尔:如此。
西郊候中军,平沙悬落晖。
西郊候中军¹,平沙悬落晖。
译文:我伫立西郊等待主帅的归来,沙漠平铺远去,天际挂着落日的余光。
注释:¹中军:指代主帅,即封常清。
驿马从西来,双节夹路驰。
驿(yì)马从西来,双节¹夹路驰。
译文:送信的驿马从西驰来,封将军的仪仗已沿路两边摆开,奔赴前来。
注释:¹双节:唐节度使赐双节。
喜鹊捧金印,蛟龙盘画旗。
喜鹊捧金印¹,蛟龙盘画旗。
译文:喜鹊捧出金印,旗帜上绘有蛟龙图案。
注释:¹喜鹊捧金印:典出《后汉书·灵帝纪》。
如公未四十,富贵能及时。
如公夫四十,富贵能及时。
译文:像您这样年纪还夫满四十,就已名显当世,可算是富贵及时了。
直上排青云,傍看疾若飞。
直上排青云,傍(bàng)¹疾若飞。
译文:您升迁迅速,很快擢居高位,在旁人看来,那速度简介像飞一样快。
注释:¹傍看:局外人看来。
前年斩楼兰,去岁平月支。
前年斩楼兰,去岁平月支¹
译文:前年攻破楼兰国,去年又夷平月支国。
注释:¹楼兰、月支:都是西域国名。
天子日殊宠,朝廷方见推。
天子日殊宠,朝廷方见推¹
译文:天子对封将军特别恩宠,日甚一日,朝廷对他非常倚重。
注释:¹见推:受到推举。
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
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¹知。
译文:我这个一介书生何其幸运,忽然受到封将军的知遇。
注释:¹国士:指受国推重的人,指封常清。
侧身佐戎幕,敛衽事边陲。
侧身佐戎幕,敛(liǎn)(rèn)¹事边陲。
译文:我如今供事幕府中,兢兢业业,谨慎恭敬,奉事于边疆。
注释:¹敛衽:整理衣裳,以示肃敬。
自逐定远侯,亦著短后衣。
自逐定远侯,亦著短后衣¹
译文:自从我步班超的事迹投笔从戎后,也常穿着便于骑射的服装,练习骑术。
注释:¹短后衣:一种前长后短,便于骑马的衣服。
近来能走马,不弱并州儿。
近来能走马,不弱并州¹儿。
译文:我近日以来,也可以乘马疾驰,不输于并州一带的健儿。
注释:¹并州:今山西太原一带。
此诗以一派从容、熙和的景象开篇,给人以无限遐想;随即陈述封常清降服胡人,功盖古人;然后又用凯旋的鲜明仪仗,进一步衬托封常清的风采,凸显其功勋;随之又用朝廷的殊宠来进一步赞扬他功业非凡,才能堪为国之栋梁;最后自述勤于练武,以期跟随封将军立功封侯。全诗一韵到底,整齐有致,从多个角度塑造了封常清这一能征善战的边塞统帅的丰满形象。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96-198页

běitíng西jiāohòufēngshòujiànghuíjūnxiànshàng--céncān

xuměilúntáizhēngféi

tǎoxiōngqiányuè西chūshī

jiǎbīngwèizhànjiàngláiguī

tuótuóliánliánqióngzhànglèilèi

yīnshānfēnghuǒmièjiànshuǐshū

quèxiàohuòpiáoyáoěrwèi

西jiāohòuzhōngjūnpíngshāxuánluòhuī

驿cóng西láishuāngjiéjiāchí

quèpěngjīnyìnjiāolóngpánhuà

gōngwèishíguìnéngshí

zhíshàngpáiqīngyúnbàngkànruòfēi

qiánniánzhǎnlóulánsuìpíngyuèzhī

tiānzishūchǒngcháotíngfāngjiàntuī

xìngshūshēngméngguóshìzhī

shēnzuǒróngliǎnrènshìbiānchuí

zhúdìngyuǎnhóuzheduǎnhòu

jìnláinéngzǒuruòbìngzhōuér

暗虫唧唧夜绵绵,况是秋阴欲雨天。
暗虫唧(jī)唧夜绵绵,况是秋阴欲雨天。
译文:本来在这阴雨连绵的秋夜就辗转难眠,暗处的秋虫还在唧唧叫个不停。
犹恐愁人暂得睡,声声移近卧床前。
犹恐¹愁人暂得睡,声声移近卧床前。
译文:好像唯恐愁人能睡得安稳,一声声渐渐靠近卧床之前。
注释:¹犹恐:仍然担心。犹:相似,如同,尚且仍然,还等。恐:疑虑,恐怕。

wénchóng

bái tángdài 

ànchóngmiánmián kuàngshìqiūyīntiān 
yóukǒngchóurénzànshuì shēngshēngjìnchuángqián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祖国沉沦¹感不禁(jīn)²,闲来海外³觅知音。金瓯(ōu)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译文:祖国沉沦危亡忍不住感叹,东渡日本寻找革命同志。国土被列强瓜分需要收复,为国家敢于牺牲自己的身体。
注释:¹沉沦:沉没,危亡的意思。²不禁:忍不住。³海外:指日本。作者曾东渡日本留学。⁴知音:这里指革命同志。⁵金瓯已缺:指国土被列强瓜分。金瓯:金的盆盂。比喻疆土之完固。亦用于指国土。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jiē)险阻¹,叹飘零²。关山万里³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译文:叹路途之艰险梗塞,感慨自身漂泊无依。虽然远隔万里也要赴日留学。不要说女子不能成为英杰人物,我墙上的宝剑每天夜里都在鞘中作龙吟。
注释:¹嗟险阻:叹路途之艰险梗塞。²叹飘零:感慨自身漂泊无依。³关山万里:指赴日留学。⁴作雄行:指女扮男装。⁵英物:杰出的人物。⁶龙泉:宝剑名:雷焕于丰城狱基掘得二剑, 一名龙泉,一名太阿。

  上片“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道是“闲”字,但有感于祖国沉沦,却未必有“闲”情。开篇两句,点明此行日本的缘由,也点出了国内的政治局势。“金瓯已缺终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其时列强瓜分中国,堂堂礼仪之邦,却是衣冠委地,词人一拍桌案,声音陡然一扬:“为国牺牲敢惜身?”一句反问,慷慨激昂,掷地有声。

  下片“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换头一折,疏疏三笔,将一路多少霜风雨雪,轻轻囊括。是蹉跎,是舛磨,阳光寂灭,风雨鲜活。她是一个革命者,不能也不会为了这些而放慢脚步。有了这样的信念,关山万里,层云几重,一名女子,改换上男儿的装扮,一叶槎枒,飘扬过了大海。“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歇拍一韵,似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只恨苍天,“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只求如今,“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把秋瑾以身许国的决心和敢作雄飞的魄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该词峥嵘风骨,撑起的正是词人飒爽的英姿。

参考资料:
1、 赵雪沛选注.《倦倚碧罗裙 明清女性词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3年:504页

zhètiān ·guóchénlúngǎnjīn

qiūjǐn jìnxiàndài 

guóchénlúngǎnjīn xiánláihǎiwàizhīyīn jīnōuquēzǒng wèiguóshēnggǎnshēn 
jiēxiǎn tànpiāolíng guānshānwànzuòxióngxíng xiūyánfēiyīng lóngquánshàngmí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