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载翔交泰,龙文飞应乾。荧光河九润,佳晕日初璇。
象载翔交泰,龙文飞应乾。荧光河九润,佳晕日初璇。
有焕深衢室,无为御讲筵。升闻铜马帝,寅亮玉堂贤。
有焕深衢室,无为御讲筵。升闻铜马帝,寅亮玉堂贤。
揆日乘黄屋,仪天构采椽。虞风开阜愠,汤泽布炎燀。
揆日乘黄屋,仪天构采椽。虞风开阜愠,汤泽布炎燀。
黑水通南海,黄麾扫北寘。王章驱左服,天乐降柔牷。
黑水通南海,黄麾扫北寘。王章驱左服,天乐降柔牷。
受箓逢玄女,披图待偓佺。乌流玉屋瑞,鸟下讲堂鳣。
受箓逢玄女,披图待偓佺。乌流玉屋瑞,鸟下讲堂鳣。
压纽星虹绕,垂裳礼乐虔。三苗衔戚羽,七萃引楼船。
压纽星虹绕,垂裳礼乐虔。三苗衔戚羽,七萃引楼船。
推毂青萍吼,挥戈赤日朘。瓯珠栖月蚌,蜡玉拂郊蝝。
推毂青萍吼,挥戈赤日朘。瓯珠栖月蚌,蜡玉拂郊蝝。
神箓生山岳,瑶光注海堧。穗城天鸐降,丹徼夏鹏骞。
神箓生山岳,瑶光注海堧。穗城天鸐降,丹徼夏鹏骞。
瑞相侔岩石,祯符汇大川。掞天胸次阔,定命指纹连。
瑞相侔岩石,祯符汇大川。掞天胸次阔,定命指纹连。
鼎足垂金鉴,台阶应宝躔。蝌书镌史籀,骏骨礼方歅。
鼎足垂金鉴,台阶应宝躔。蝌书镌史籀,骏骨礼方歅。
兰省翻经富,蓬壶象帝先。金鱼衔不借,玉燕梦初圜。
兰省翻经富,蓬壶象帝先。金鱼衔不借,玉燕梦初圜。
窗琐宫云映,扉香岛雾阗。铜仙披鹤禁,桂女释麋纯。
窗琐宫云映,扉香岛雾阗。铜仙披鹤禁,桂女释麋纯。
红药翻瑶砌,榑桑视锦砖。词头勤斧藻,国手让蹄筌。
红药翻瑶砌,榑桑视锦砖。词头勤斧藻,国手让蹄筌。
绿字庖牺浣,青藜太乙燃。代工宸翰丽,启沃秘书诠。
绿字庖牺浣,青藜太乙燃。代工宸翰丽,启沃秘书诠。
晓入班升棘,宵归烛赐莲。声华扬北斗,师表藉南诠。
晓入班升棘,宵归烛赐莲。声华扬北斗,师表藉南诠。
赤道量衡设,玄英水鉴研。琏瑚宗二代,桃李化三千。
赤道量衡设,玄英水鉴研。琏瑚宗二代,桃李化三千。
云汉章逾倬,微垣望益坚。玄珠探罔象,蠹柬悟轮扁。
云汉章逾倬,微垣望益坚。玄珠探罔象,蠹柬悟轮扁。
王气藏珠斗,华风变女媊。金瓯亲黻冕,琼筮叶筳篿。
王气藏珠斗,华风变女媊。金瓯亲黻冕,琼筮叶筳篿。
熊像图椒寝,鸾缄出桂榜。三山齐捧日,五岭独擎天。
熊像图椒寝,鸾缄出桂榜。三山齐捧日,五岭独擎天。
纳麓风雷壮,承明日月便。真儒才命世,贵相业无前。
纳麓风雷壮,承明日月便。真儒才命世,贵相业无前。
负扆题书谨,临轩绝席专。苑花卿月迥,温树相风妍。
负扆题书谨,临轩绝席专。苑花卿月迥,温树相风妍。
驯雉巢鸱吻,鸣驺副鹤軿。对扬资庙算,奉引亚宫钿。
驯雉巢鸱吻,鸣驺副鹤軿。对扬资庙算,奉引亚宫钿。
少海陪先路,勾陈卫曲旃。起居新蹇蹇,书记旧翩翩。
少海陪先路,勾陈卫曲旃。起居新蹇蹇,书记旧翩翩。
六曲遵周约,三章陋汉骈。明良琴瑟御,谟烈鼎彝联。
六曲遵周约,三章陋汉骈。明良琴瑟御,谟烈鼎彝联。
敬胜丹书册,艰知七月篇。玺书欣拜手,衮服尽随肩。
敬胜丹书册,艰知七月篇。玺书欣拜手,衮服尽随肩。
辟路通寒素,摅诚格上玄。元龟自昆命,雕虎敢分权。
辟路通寒素,摅诚格上玄。元龟自昆命,雕虎敢分权。
玉帛齐天会,金华戬帝编。九畴陈雨霁,五石炼云烟。
玉帛齐天会,金华戬帝编。九畴陈雨霁,五石炼云烟。
作柱狂澜砥,回枯湛露偏。岁裁金币职,月损水衡钱。
作柱狂澜砥,回枯湛露偏。岁裁金币职,月损水衡钱。
玉券三灵寿,瓛圭九锡遄。衣冠瞻万国,牙爪复三边。
玉券三灵寿,瓛圭九锡遄。衣冠瞻万国,牙爪复三边。
白羽麾神策,阴符允罕幵。隼边降肃慎,雕外没先零。
白羽麾神策,阴符允罕幵。隼边降肃慎,雕外没先零。
仙仗鸳鸾集,嵩呼凤鸟传。江山恢禹迹,天地入尧年。
仙仗鸳鸾集,嵩呼凤鸟传。江山恢禹迹,天地入尧年。
搏石夔居舜,和羹说在殷。庆云囷叆叇,籞气暖延绵。
搏石夔居舜,和羹说在殷。庆云囷叆叇,籞气暖延绵。
斟酌天浆满,招摇斗柄旋。平台题玉貌,石室教璚仙。
斟酌天浆满,招摇斗柄旋。平台题玉貌,石室教璚仙。
槐柳依行马,簪裾绕附蝉。散骑伻凤节,侍史热龙涎。
槐柳依行马,簪裾绕附蝉。散骑伻凤节,侍史热龙涎。
虹玉腰为带,泥金手作笺。阁甍交彩殿,沟水切朱弦。
虹玉腰为带,泥金手作笺。阁甍交彩殿,沟水切朱弦。
礼数人间绝,荣名天保全。霞尊致醽醁,云堵奏韶渊。
礼数人间绝,荣名天保全。霞尊致醽醁,云堵奏韶渊。
河马呈签轴,山龙备紞綖。佩琚双珩白,朝服四门鲜。
河马呈签轴,山龙备紞綖。佩琚双珩白,朝服四门鲜。
吁俊尊三能,神奸铸九埏。旆常铭法驾,金石振宫县。
吁俊尊三能,神奸铸九埏。旆常铭法驾,金石振宫县。
吐握逢公旦,飘零许仲宣。赏音山水遇,感义发肤捐。
吐握逢公旦,飘零许仲宣。赏音山水遇,感义发肤捐。
花授江郎笔,庭分谢朓毡。皇坟耽藻绘,骚赋窃丹铅。
花授江郎笔,庭分谢朓毡。皇坟耽藻绘,骚赋窃丹铅。
击筑游燕赵,吹箫过市廛。自甘鳀壑卧,谁恋凤池牵。
击筑游燕赵,吹箫过市廛。自甘鳀壑卧,谁恋凤池牵。
帝室惭雕篆,天书愧锦鞯。修蛾曾市妒,弱羽怯空弦。
帝室惭雕篆,天书愧锦鞯。修蛾曾市妒,弱羽怯空弦。
鸣雁愁供客,操豚笑祝田。畏途心屡折,泣路眼频穿。
鸣雁愁供客,操豚笑祝田。畏途心屡折,泣路眼频穿。
璧刖终投楚,金兼未筑燕。家徒四壁立,国步九丘邅。
璧刖终投楚,金兼未筑燕。家徒四壁立,国步九丘邅。
木石疲精卫,枋榆嚇腐鸢。失时悲市骏,饮恨化啼鹃。
木石疲精卫,枋榆嚇腐鸢。失时悲市骏,饮恨化啼鹃。
蹈海秦军却,忧天杞客悛。茱萸嘲鷇食,乔木滞莺迁。
蹈海秦军却,忧天杞客悛。茱萸嘲鷇食,乔木滞莺迁。
土偶行何适,匏瓜击独怜。曳裾趋建礼,珥笔奉甘泉。
土偶行何适,匏瓜击独怜。曳裾趋建礼,珥笔奉甘泉。
金铉方持鼎,瑜衡念在璿。弹冠谢容饰,跃冶负陶甄。
金铉方持鼎,瑜衡念在璿。弹冠谢容饰,跃冶负陶甄。
兰露朝承饮,荷风晚自搴。有台欣乐只,控地绝攀缘。
兰露朝承饮,荷风晚自搴。有台欣乐只,控地绝攀缘。
西掖芳时晏,东皇岁序愆。丝纶虽五色,何自答埃涓。
西掖芳时晏,东皇岁序愆。丝纶虽五色,何自答埃涓。
邝露

邝露

(1604—1650)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原名瑞露,字湛若。诸生。历游广西、江苏、浙江间,在桂遍历诸土司辖地,悉知其山川风土。唐王立于福州,官中书舍人。永历中,以荐入翰林。清兵破广州,抱古琴绝食死。工诗善书,有《赤雅》、《峤雅》等。 ▶ 210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三十六离宫,楼台与天通。
三十六离宫¹,楼台与天通。
译文:上林苑有离宫三十六所,离宫高耸入云,楼台和天相连。
注释:¹离宫:指上林苑有离宫三十六所,有建章、承光等一十一宫,平乐等二十五馆。
阁道步行月,美人愁烟空。
(gé)¹步行月,美人愁烟空。
译文:月亮在高楼之间架空的通道上流转,美人在烟雾迷茫中带着点点愁绪。
注释:¹阁道:即复道,高楼之间架空的通道。
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
恩疏宠不步,桃李伤春风。
译文:自从失宠之后,恩情渐渐淡了,桃李似乎也在春风中为美人今日的孤寂而伤怀。
淫乐意何极,金舆向回中。
淫乐意何极,金舆(yú)¹向回中²
译文:君王的恣意享乐什么时候才到尽头,好让他的车驾早日回到汉宫之中。
注释:¹金舆:天子的车架。²回中:汉宫名。
万乘出黄道,千旗扬彩虹。
万乘出黄道¹,千旗扬彩虹。
译文:想象中皇帝的车驾绕着太阳的轨道疾驰行进,锦旗在朝日的彩虹间飘扬。
注释:¹黄道:是古人想象中太阳绕地运行的轨道。
前军细柳北,后骑甘泉东。
前军细柳¹北,后骑甘泉²东。
译文:皇帝亲自去细柳营和甘泉宫检阅军队。
注释:¹细柳:指军营。²甘泉:汉宫名。故址在今陕西淳化西北甘泉山。
岂问渭川老,宁邀襄野童。
岂问渭(wèi)川老¹,宁邀襄(xiāng)野童²
译文:不知当今的皇帝能不能像周文王那样起用在渭水河畔垂钓的老人,也不知道君王是否能向襄野牧童询问治国之道。
注释:¹渭川老:指渭水河畔垂钓的吕尚。²襄野童:这里运用的是典故。后来就用以歌咏皇帝出巡。
但慕瑶池宴,归来乐未穷。
但慕(mù)瑶池宴¹,归来乐未穷。
译文:真期望能够有那一天,能够和皇帝共宴,归来其乐无穷。
注释:¹瑶池宴:瑶池是古代神话中神仙居住之地,在昆仑山上。西王母曾于此宴请远道而来的周穆王。
这首诗当作于李白待诏翰林期间,其作意与《宫中行乐词》之三命意略同,是借古讽今之作。有唐一代,极尊老庄,其极至是崇神好仙,唐高宗尊老子为玄元皇帝,唐玄宗于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曾因梦见老子像遣使往京城西南百余里而求之,又于天宝四载(745年)因闻空中神语而设坛炼药,以期“圣寿延长”。故萧士赟说此诗是讽明皇好神仙而谏之。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48-149
2、 宋绪连 初旭.三李诗鉴赏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142-145
只近浮名不近情。且看不饮更何成。三杯渐觉纷华远,一斗都浇块磊平。
只近浮名不近情¹。且看不饮更何成。三杯渐觉纷华²远,一斗都浇块磊(lěi)³平。
译文:只追求世间的功名利禄而不近酒的人,就算他不喝酒,也未必能有什么成就!我喝了三杯后,渐渐地就觉得远离了尘世;喝光了一斗,更觉得把心头的不平都给浇没了!
注释:¹情:人情,指好饮乃人之常情。²纷华:纷扰的尘世浮华。³块磊:即城垒,胸中的抑郁不平。
醒复醉,醉还醒。灵均憔悴可怜生。《离骚》读杀浑无味,好个诗家阮步兵!
醒复醉,醉还醒。灵均¹憔悴可怜生。《离骚》读杀²(hún)无味,好个诗家阮(ruǎn)步兵³
译文:我酒醒了又喝醉,喝醉了却又醒。屈原说自己“众人皆醉我独醒”,可真让人觉得憔悴可怜!他的《离骚》,读来读去也没什么意思,还是像爱酒的诗人阮籍那样痛饮美酒图一醉,才算是最好!
注释:¹灵均:屈原的字。²读杀:读完。³阮步兵:魏晋之间的著名诗人。

  这是一首借酒浇愁感慨激愤的小词,盖作于金源灭亡前后。当时,元好问作为金源孤臣孽子,鼎镬馀生,栖迟零落,满腹悲愤,无以自吐,不得不借酒浇愁,在醉乡中求得片刻排解。这首词就是在这种背景和心境下产生的。

  词的上片四句,表述了两层意思。前两句以议论起笔,为一层,是说只近浮名而不饮酒,也未必有其成就。“浮名”即虚名,多指功名荣禄。元好问在金亡前后,忧国忧民,悲愤填膺,既无力挽狂澜于既倒,乃尽弃“浮名”,沉湎面于醉乡。其《饮酒诗》说:“去古日已远,百伪无一真。独馀醉乡地,中有羲皇淳。圣教难为功,乃见酒力神。”《后饮酒》诗又说:“酒中有胜地,名流所同归。人若不解饮,俗病从何医”,因而称酒为“天生至神物”。此词上片第二层意思,便是对酒的功效的赞颂:“三杯渐觉纷华远,一斗都浇块磊平。”“纷华”,指世俗红尘。词人说,三杯之后,便觉远离尘世。然后再用“一斗”句递进一层,强表现酒的作用和自己对酒的需要。“块磊”,指郁结于胸中的悲愤、愁闷。词人说,用这种特大的酒杯盛酒,全部“浇”入胸中,才能使胸中的郁愤平复,也就是说,在大醉之后,才能暂时忘忧,而求得解脱。词人就是要在这种“醒复醉,醉还醒”即不断浇着酒的情况下,才能在那个世上生存。“灵均”以下三句,将屈原对比,就醉与醒,饮与不饮立意,从而将满腹悲愤,更转深一层。“灵均”即屈原;“憔悴”、“可怜”,暗扣上片“且看”句意。《楚辞。渔父》说,“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但屈原却不去饮酒,仍是“众人皆醉我独醒”。以其独醒,悲愤太深,以致憔悴可怜。这里词人对屈原显然也是同情的,但对其虽独醒而无成,反而落得憔悴可怜,则略有薄责之意。

  因而对其《离骚》,尽管“读杀”,也总觉得全然无味了。“浑无味”,并非真的指斥《离骚》无味,而是因其太清醒、太悲愤,在词人极其悲痛的情况下,这样的作品读来只能引起更大的悲愤;而词人的目的,不是借《离骚》以寄悲愤,而是要从悲愤中解脱出来,这个目的,是“读杀”《离骚》也不能达到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所以只有饮酒了(像阮步兵那样)。以“好个诗家”独赞阮步兵,显然,词人在屈阮对比亦即醒醉对比之中,决然选中了后者,词人也走了阮步兵的道路。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夷之人其好言恶詈,直情率遂。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 “何陋”,以信孔子之言。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¹”守仁以罪谪(zhé)龙场,龙场古夷(yí)²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³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夷之人其好言恶詈,直情率遂。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yì)之以桧(guì)竹,莳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 “何陋”,以信(shēn)孔子之言。
译文:从前孔子想搬到九夷(偏远的地方)去住,别人都认为那里偏僻落后。孔子说:“君子居住在那里,有什么偏僻的呢?”我因罪被贬龙场。龙场,在古蔡国属地以外的边远地区。人们都以为我从国都到这里,一定会嫌弃这里偏僻,不能居住。然而我在此地生活了十个月,过得安宁而快乐。我刚来的时候,没有房子居住,住在丛棘之中,则非常阻滞。迁到东峰,就着石洞住下,又阴暗潮湿。我曾在丛棘的后边开园种菜,老百姓纷纷砍伐木材,就在这地方建造了一座房子让我居住。我于是种上桧柏、竹子遮蔽它,又栽上芍药等花卉。(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来交往的文人学士,也慢慢聚集增多了,在此之后到我轩中的人,好像来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而我也忘记了我是住在偏远的地方,于是给房子取名为“何陋”,用来伸张孔子的话。
注释:¹“昔孔子”五句: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九夷:古书中的九夷,如《战国策·魏策》:“楚破南阳九夷”等。大致在今河南南部。²夷蔡:蔡为周代古国,其地在今河南上蔡、新蔡等县地,即在河南南部。³上国:这里指京城。因王守仁自京官贬龙场。⁴琴编:指琴书。⁵信:通“伸”,伸张。
嗟夫!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
嗟夫!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dú)礼而任情,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
译文:哎呀,现在夷人的风俗,崇尚巫术,敬奉鬼神,轻慢礼仪,放任性情,然而这对他们淳朴的本质并没有损害。果真有君子住到这里来,开导教化他们大概很容易吧。可是我不是那种能担此重任的君子,因此写下这篇“记”,用以等待将来的人。
(选自《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
(选自《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
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
金鞭(biān)¹美少年,去跃青骢(cōng)²。牵系³玉楼人,绣被春寒夜。
译文:威武俊美的年轻人跨上金鞍,扬鞭跃马轻驰而去,从此牵走了她的心神。闺楼之上,年轻的妻子时时挂念他,只觉得绣被不暖,春夜更寒。
注释:¹金鞭:用黄金做的马鞭。喻骑者之富贵。²青骢马:青白色相杂的骏马。³牵系:牵挂,挂念。⁴玉楼人:指闺中女子。
消息未归来,寒食梨花谢。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
消息¹未归来,寒食²梨花谢。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³
译文:天天等他的消息,可是,寒食节过了,梨花又谢了,依旧不见丈夫的身影。相思之苦向谁诉说?秋千架下她默默伫立,背过脸儿暗自叹息。
注释:¹消息:指离人的音信。²寒食:民间节日,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³背面秋千下:化用李商隐诗《无题二首》其一“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本篇小词以精细的笔触刻画了这位少妇对行人梦萦神驰的相思。

  “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起笔叙事,描绘“金鞭美少年”的形象,写其夫出游,挥金鞭,跨名马,烘托出“美少年”英俊潇洒的札姿,也是两人分离时少妇脑海中铭刻最深的一幕。

  “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三、四两句写少年走后,女主人公的感情和思绪始终牵系远出的丈夫身上:到了夜晚,绣被春寒,孤灯独眠,寂寞难耐。分离留给少妇的是无堪的离愁别绪,“牵系”以下过渡到写膳者的别愁。“玉楼”、“绣被”,由物见人,暗示居者乃深处闺阁的佳丽。“绣被春寒夜”一句,渲染出佳人独守空闺辗转不寐的寂寞境况。时当阳春,燕双仡繁,夜深入静,倍增离思。“寒”字不仅点季候、写气氛,更是人物孤单冷落心境的映现。

  “消息未归来,寒食梨花谢。”五、六句写多少春寒之夜,所盼来的却是行人“未归”的消息。女主人公天天盼,月月盼,寒食节过去了,梨花开了又谢了,一次次地等待,始终没有等到丈夫的音信,随之而来的,只是一次次失望。“寒食梨花谢”,是通过节令和景物来暗示出时间的流逝,表现她无限的怅惘。

  “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结拍两句,写女主人公秋千架下背面痴痴地站着,她默默地承受着相思之苦,无处诉说,也不想对人诉说。“背面”暗示出她难过,哭泣。“秋千下”本是青年妇女嬉戏之处,选择这一场景可增强艺术效果。李商隐诗有“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之句。小晏随手拈来用在此词收尾,可谓传神之笔。写出少妇思夫的心情深沉执着,又不好向他人倾吐,只好痴立于日常两人游乐之处凝想。这里以人物外在形态刻画内在心灵的感情波澜,含蓄而有韵致。

  全词由别离写到别后。由行者写到居者。由形貌而暗示心灵,层层递进,摹写出主人公文静细腻而内向的性格,展现出少年思妇复杂、沉重而敏感的心态,笔致颇为灵秀。

参考资料:
1、 王双启.晏几道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7-01-01
2、 钱仲联主编.爱情词与散曲鉴赏辞典: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09:第194页

shēngzhā ·jīnbiānměishàonián

yàndào sòngdài 

jīnbiānměishàonián yuèqīngcōng qiānlóurén xiùběichūnhán 
xiāowèiguīlái hánshíhuāxiè chùshuōxiāng bèimiànqiūqiānxià 
袅袅沉水烟,乌啼夜阑景。
(niǎo)¹沉水²烟,乌啼夜阑景。
译文:满屋里烟雾缭绕,点燃着沉香,饮宴歌舞,直至乌啼夜残天亮。
注释:贵公子:泛指贵族公子。夜阑:夜尽。¹袅袅:烟缭绕摇动。²沉水:即沉香。植物,常绿乔木,产于印度、泰国和越南。
曲沼芙蓉波,腰围白玉冷。
曲沼(zhǎo)¹芙蓉波²,腰围白玉³
译文:看看曲池里的荷花,在清波上摇荡,摸摸腰带上的嵌玉,像冰一样寒凉。
注释:¹曲沼:即曲房。内室,密室。²芙蓉波:指美人春心荡漾。³白玉:腰带上装饰的玉。⁴冷:夜尽哓寒的情状。

  这是写贵公子彻夜饮宴作乐的诗。虽未直接描述“沉湎长夜狎饮”,但通过“袅袅沉水烟”、“腰围玉带玲”,是能让人想象出作乐场面之盛,时间之长来的。全诗仅仅二十个字,似乎刚开了个头,就结束了,但李贺写诗的思路是变化莫测的,诗无定格,句亦无定式,这首诗仅仅是侧面烘托,轻轻一点,便戛然而止。

  李贺此诗有意捕捉这“夜阑乐罢的最后一镜头”,通篇仅作含蓄的静态描写,而此前的纵酒豪饮等种种行乐情事,也就尽在不言之中了。诗中的那位贵公子醉眼朦胧,稍带倦态,然而神志尚且清晰,正满意地感触着周边事物的声音、色彩、香氲和质料,仿佛他所有的感官一时都充分地扩张开来。“袅袅沉水烟”一句写视觉和嗅觉,“乌啼夜阑景”写听觉和视觉,“曲沼芙蓉波”写视觉和听觉,“腰围白玉冷”乃写视觉和触觉。综观全诗,作品呈现出由多种微妙感觉纠葛构成的奇特意象。这四句诗涉及到了四种感觉。李贺诗歌内频繁出现的感觉语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芳、香、馨等表现嗅觉和湿、冷、寒等属于触觉的字眼。嗅觉、触觉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原始的感觉。通过对这些最为原始因而也是最为根本的感觉的尖锐化,李贺实现了对日常生活感觉的超越。

  通过诗歌来实现对平凡生活的超越,触及了李贺创作的一处要害。以“唐诸王孙”的名分而论,李贺自视为“贵公子”原无可挑剔,问题是身为没落的贵族,不可能得到社会的普遍尊敬和丰厚的物质待遇。李贺的潜愿既不为现实所容,只能通过诗笔想象在幻境中得到宣泄。《夜饮朝眠曲》、《梁台古意》一类歌诗,肆力绘写五光十色的贵胄游宴生活,这里面弥漫着恣纵行乐的气息,既无道义的约束又无理性的调节,唯能感受到醉生梦死和欲望的尽情流淌。这首《贵公子夜阑曲》,更是无一处理语,任由人类本初就有的“原始感觉”在诗中游走,李贺的心思多少应了那句“ 我感故我在”。然而,虚幻的总归虚幻,理想与现实云泥之别只能倍增李贺的痛苦,让他在生活的无奈中越陷越深。

参考资料:
1、 (唐)李贺著;徐传武译注.李贺诗集译注[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33
2、 陈允吉,吴海勇撰.李贺诗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36-39

guìgōngzilán--

niǎoniǎochénshuǐyānlánjǐng

zhǎoróngyāowéibáilě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