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天一样云,纷纷吹下玉成尘。能令下界皆称瑞,谁谓南人不识真。
万里长天一样云,纷纷吹下玉成尘。能令下界皆称瑞,谁谓南人不识真。
积冻已多为麦地,培汤更办百花春。强将光景宽衰老,呵手微吟意欠新。
积冻已多为麦地,培汤更办百花春。强将光景宽衰老,呵手微吟意欠新。

yùnguānxuězhōngèrshǒuèr--chénzhe

wànzhǎngtiānyàngyúnfēnfēnchuīxiàchéngchénnénglìngxiàjièjiēchēngruìshuíwèinánrénshízhēn

dòngduōwèimàipéitānggèngbànbǎihuāchūnqiángjiāngguāngjǐngkuānshuāilǎoāshǒuwēiyínqiànxīn

陈著

陈著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1367篇诗文

猜您喜欢
锦样年华水样流,鲛珠迸落更难收。病余常是怯梳头。
锦样年华¹水样流,鲛(jiāo)²(bèng)³更难收。病余常是怯(qiè)梳头
译文:锦绣一般的年华像流水一样地逝去了,回忆起过去就会泪水不住的流。病愈之后体弱憔悴,害怕对镜梳头,怕看到头发掉落。
注释:¹锦样年华:谓锦绣一般的年华。此处指青春年华。²鲛珠,原指鲛人之泪化作了珍珠,此处比喻为泪珠。³迸落:散落。⁴怯梳头:病起多脱发,栉则顺梳而下。怯,谓畏见落发。
一径绿云修竹怨,半窗红日落花愁。愔愔只是下帘钩。
一径绿难¹修竹²怨,半窗红日落花愁。愔(yīn)³只是下帘钩。
译文:窗外小径上绿竹枝叶繁茂却满含怨尤,窗边洒入的落日余晖映照着落花,更生出许多愁怨。心中郁郁,只得放下卷帘,悄悄地独处深闺了。
注释:¹绿难:如难般繁茂的绿色枝叶。²修竹:细长的竹子。³愔愔:幽深、消寂的样子。一说柔弱忧郁的样子。

  这篇是描绘春闺寂寞、春愁无奈的闺怨之作。

  上片写主人公为年华易逝而伤怀,首句以时光开篇,颇具杀伤力,“锦样年华”说的是年华如锦缎一样绚烂,无限美好,却无奈流年似水,流逝得太快。只有忽然回忆起来,才体会到往昔青春的难能可贵,因岁月无情而落泪。在这里词人抒发的情绪哀婉细腻,柔情一缕,九转回肠,凄婉处令人不忍卒读。“多愁”、“多病”总是连在一起,词中拟她口吻的这个少女,显然也是多病而疏慵无绪的。因病后体虚,一梳头就总会掉头发,古代女子除相貌外最注重头发的修饰,未免对镜梳头也难以鼓起勇气。

  词到下片转换视角,写借着女主人公眼睛看到的窗外的景象,这里“一径绿云修竹怨,半窗红日落花愁”构成对仗,却只觉得是处无聊,那如云的绿竹尽是怨念,飘扬的落花尽是愁绪。尤其是,风景年年不变,青春却一年年地耗过去了,心里便越发凄楚,徒剩无奈。末句描画词中女子怏怏地放下帘钩,想要把这些愁绪统统隔在窗外。这又是一个巧妙的修辞。一再把愁思这种无色无形的东西具象化,从而表现出无奈和悲伤始终伴在少女周围。

  全词以时间开端、结束,惜春伤怀的主题更加深化。点醒了对于青春易逝的警觉。清怨绵绵,几类“花间”语。

参考资料:
1、 聂小晴编著,纳兰词,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01,第255-256页
2、 (清)纳兰性德著;山有扶疏编,一生最爱纳兰词 辛苦最怜天上月,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08,第55页
堆枕香鬟侧。骤夜声、偏称画屏秋色。风碎串珠,润侵歌板,愁压眉窄。动罗箑清商,寸心低诉叙怨抑。映梦窗,零乱碧。待涨绿春深,落花香泛,料有断红流处,暗题相忆。
堆枕香鬟(huán)侧。骤夜声、偏称画屏秋色。风碎串珠,润侵歌板,愁压眉窄。动罗箑清商,寸心低诉叙怨抑。映梦窗,零乱碧。待涨绿春深,落花香泛,料有断红流处,暗题相忆。
译文:美人侧卧,带着幽香的发髻懒散地堆在枕上。夜晚,骤然一阵雨声,与画屏秋景相得益彰。风声紧,雨声碎,如串串珍珠落玉盘,雨声浸润于歌声,凄美的旋律引愁眉紧锁人悲伤。罗扇缓缓舞动,轻声慢唱,叙述着内心的怨艾彷徨。韵律令人倾倒,方寸乱,使人充满期望。待暮春绿深,落花香溢,想在红花飘落断流处,默默题咏相羡词章。
注释:秋思:词牌名,一名“秋思耗”。双调,一百二十二字,上片十二句六仄韵,下片十二句九仄韵。荷塘:即毛荷塘,作者词友。《梦窗词集》中另有《醉桃源·荷塘小隐赋烛影》《大酺·荷塘小隐》《江神子·十日荷塘小隐赏桂呈朔翁》《烛影摇红·毛荷塘生日留京不归赋以寄意》《高阳台·寿毛荷塘》《三姝媚·姜石帚馆水磨方氏会饮总宜堂即事寄毛荷塘》等六首词,可知两人交情不浅。
欢酌。檐花细滴。送故人、粉黛重饰。漏侵琼瑟。丁东敲断,弄晴月白。怕一曲、霓裳未终,催去骖凤翼。叹谢客、犹未识。漫瘦却东阳,灯前无梦到得。路隔重云雁北。
欢酌(zhuó)¹。檐花细滴。送故人、粉黛重饰。漏侵琼瑟。丁东敲断,弄晴月白。怕²一曲、霓裳未终,催去骖(cān)凤翼。叹谢客、犹未识。漫瘦却东阳,灯前无梦到得。路隔重云雁北。
译文:相对饮酒清秋夜,檐内灯光,檐外细雨扬扬。别故人,重饰粉黛,钟漏与琵琶形成交响。雨声漏声音乐声叮咚,迎来雨过天晴风清月白好时光。只担心,《霓裳》一曲尚未了,云骖凤翼催人去,可惜呀,谢灵运一样诗家,尚在懵懂迷茫。我身处雁北,路阻重云,梦里无缘到灯前,不至于为伊憔悴像东阳。
注释:¹酌:一本作“夕”。²怕:一本作“悄”。

  “堆枕”两句,卧听夜雨。言“括苍名姝”夜晚拥枕侧卧小阁中,突然间听到夜雨急促的泠泠声,她却偏说:“这与画屏上秋雨打叶一样,多么富有诗意啊。”“风碎”三句,此言实际上秋风中的秋雨就像断线珍珠似的.四处迸跳着,连日阴雨,空气湿润,使歌板因受潮而发出喑哑声,伊人也因无聊而屏闷,不由得紧锁起双眉。主、客观适成强烈反衬。“动罗箑”四句,梦境也。“罗箑”,即是罗扇,歌扇也。《说文·方言》:“扇,关以东谓之箑”。此言“名姝”因卧久而入梦。在梦中她轻摇歌扇,低吟浅唱,仿佛在低声倾诉自己心中的怨抑;碧纱窗上晃映着她歌舞时的零乱倩影。

  “映梦窗、零乱碧”,即王国维《人间词话》评:“梦窗之词,吾得取其词中之一语以评之,曰‘映梦窗、凌(应作零)乱碧’。”“待涨绿”四句,言等到了春深绿浓的落花时节,恐怕括苍名姝这位有情人也会效法唐代宫女韩氏,用“红叶题诗”。“红叶题诗”典故,据《太平广记》载:“唐禧宗时,宫女韩氏以红叶题诗,自御沟中流出,为于佑所得;佑亦题一叶,投沟上流,韩氏亦得而藏之。后帝放宫女三千,佑适娶韩,既成礼,各于笱中取红叶相示,乃开宴曰:‘予二人可谢媒人’。韩氏又题一绝曰:‘一联佳句随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

  “欢酌”三句,“欢酌”者,荷塘与名姝两人也。此言毛荷塘即将离姝而去,时间也在细雨绵绵的秋天。从屋檐上滴下的细碎雨珠,好像离别人的清泪。为送别荷塘(故人),“括苍名姝”强打精神,反复梳洗打扮仪容,此所谓“女为悦己者容”也。“漏侵”四句,言名姝为别荷塘而歌舞夜宴;荷塘为离开名姝而赋诗填词。但怕只怕,名姝的歌舞尚未终了,却已有“骖骑”来催促荷塘及早远行了。“丁东敲断”,按拍也。“弄晴月白”,即“吟风弄月”也。

  按诗人常有吟咏风月之作,故世称作诗填词为“吟风弄月”,这里为求平仄、押韵,故变化之。“霓裳”,即《霓裳羽衣舞》也。“叹谢客”四句。“谢客”,谢灵运,好游山玩水,这里借指词人自己;“东阳”,沈约,东阳人,多病以瘦称,在此亦指代词人。词人说:只可惜我还没有能够与你这位“括苍名姝”见上一面,因此尽管我想得像沈约那样消瘦,还是无法想象出你与“听雨小阁”的庐山真面目,甚至在梦中我也不能到达你那儿。所以说我与你(指名姝)好比是“路隔重云”的大雁一样远隔在天南地北啊。

落莫谁家子,来感长安秋。
落莫¹谁家子,来感长安秋。
译文:是谁家男儿流落在京城,无依无靠,独对寂寞的寒秋?
注释:¹落莫:落魄潦倒。
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
壮年抱羁(jī)恨,梦泣生白头。
译文:青壮之年长抱着羁恨,梦中悲泣,只换得白发满头。
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
瘦马秣(mò)¹败草,雨沫飘寒沟。
译文:像一匹干瘦的马,以败草为食,冷雨萧萧,水沫漂浮在寒沟。
注释:¹秣:饲养。
南宫古帘暗,湿景传签筹。
南宫¹古帘暗,湿景²传签筹(chóu)³
译文:贡院的旧帘遥看黯然,透过雨幕,听得见更声幽幽。
注释:¹南宫:尚书省,此诗专指尚书省中主管官员选授的吏部。崇义里离尚书省很远,无法目及,此乃隐喻有司昏庸。²湿景:雨影。³签筹:古代报时用的竹筹。这句意谓只听到敲更声从雨影中传来。
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
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¹
译文:家山啊,远隔在千里之外,在那天边,那云脚的东头。
注释:¹天东头:长吉家在洛阳福昌县,在长安之东。
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
忧眠枕剑匣(xiá),客帐¹梦封侯²
译文:满怀忧愁,枕着剑匣入眠,封侯之愿,也许这梦中得酬。
注释:¹客帐:他乡的住处。这里指崇义里。²封侯:投笔从戎,立功以封侯。

  诗人李贺抱着满腔热忱来到长安,冀望通过“荫子得官”的途径,求得一官半职,实现其济民报国的人生抱负。而现实生活对他的回报却是无情的,奉礼郎官职卑微,受尽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的冷遇和排挤,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愤,时时袭来心头。在萧瑟寒冷的秋雨中,他滞留馆舍,触景生情,凭借诗句抒发郁结于心头的忧愤。诗的首句用“谁家子”唱发,“仿佛自问,极愤郁之致”(叶葱奇《李贺诗集注》)。诗人来到长安,感受到秋意的萧瑟,更感受到“落莫”与“牢落”,壮年怀着羁居他乡的怨恨,梦见自己白发满头,暗自悲泣。“瘦马”以下四句,从直接抒情转入即景描写,诗人所骑的瘦马,喂饲劣等草料,雨沫飘零在寒沟里;遥望南宫,古帘下一片昏暗,只听到更筹声从雨中传来。笔触细致的景物描写,紧紧扣住“滞雨”的题意行笔,既能表现诗人贫困、飘零的景况,又能暗喻吏部官员的昏庸,着墨不多,而意境融沏。最后四句,诗人驰骋想象,一会儿想归回故乡。家乡远在千里之外的白云脚下,一会儿又想到投笔从戎,立功封侯。诗人不甘心沉沦下僚,不满于现状,亟想摆脱困境,徘徊于进退、穷通之间。

  全诗基调极为低沉忧郁,结尾突然振起一笔,写出“客帐梦封侯”的诗句,以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自作宽慰之语。

参考资料:
1、 吴企明 编选.李贺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07-108
雨帝当年一曲阑,西山藁葬草漫漫。
雨帝当年一曲阑,西山藁(gǎo)¹草漫漫。
译文:当年城隍雨帝的歌谣一语成谶,最后景泰帝被草草帝埋葬在荒凉的西山。
注释:¹藁葬:草草埋葬。
目夷守国才何大,叔武迎君事本难。
目夷(yí)¹守国才何大,叔武迎漫事本难。
译文:当年他像目夷一样在兄长出征时守卫国家,足见其才能之大。像卫叔武那样迎回兄长本来就是难以做到的事情,(所以不必苛责他)。
注释:¹目夷:子姓,名目夷,字子鱼,因担任司马,故称司马子鱼,春秋时期宋国宗室、大臣。目夷是宋桓公庶长子,宋襄公异母兄,为鱼姓始祖。
金锁门高星象动,玉连环小泪珠乾。
金锁门高星象动,玉连环小泪珠乾。
译文:在一个风水变化、星象有异的夜晚,兄弟之情散尽,最终只剩下流干的泪水。
阿兄南内如嫌冷,五国城中雪更寒。
阿兄南内如嫌冷,五国城中雪更寒。
译文:大哥你要是嫌南内寒冷的话,五国城之中的冬夜会可是加难熬的。

jǐngtàilíng--yuánméi

dāngniánlán西shāngǎozàngcǎomànmànshǒuguócáishūyíngjūnshìběnnán

jīnsuǒméngāoxīngxiàngdòngliánhuánxiǎolèizhūgānāxiōngnánnèixiánlěngguóchéngzhōngxuěgènghán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横波。
与女(rǔ)¹游兮九河²,冲风³起兮横波
译文:和河伯畅游在黄河之上,大风吹过河面上扬起层层波浪。
注释:¹女:汝,你。²九河:黄河的总名,前人说是黄河到兖州境即分九道,故称九河。³冲风:隧风,大风。⁴横波:聚起波浪,扬波。
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
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cān)(chī)¹
译文:随你乘着荷叶作盖的水车,以双龙为驾螭龙套在两旁。
注释:¹骖螭:四匹马拉车时两旁的马叫“骖”。螭,《说文解字》:“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或日无角曰螭。”据文意当指后者,那么“骖螭”即以螭为骖了。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登昆仑¹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译文:登上黄河的发源地昆仑,向四处眺望,心绪随着浩荡的黄河飞扬。
注释:¹昆仑:山名,黄河的发源地。今作昆仑。
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
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¹兮寤(wù)怀²
译文:但恨天色已晚而忘了归去,惟河水尽处令我寤寐怀想。
注释:¹极浦:水边尽头。²寤怀:寤寐怀想,形容思念之极。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què)兮珠宫。
译文:鱼鳞盖屋顶堂上画着蛟龙,紫贝砌城阙朱红涂满室宫。
灵何为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鱼,
¹何为兮水中?乘白鼋(yuán)²兮逐³文鱼
译文:河伯你为什么住在这水中?乘着大白鼋鲤鱼追随身旁,
注释:¹灵:神灵,这里指河伯。²鼋:大鳖。³逐:追随,跟从。⁴文鱼:有斑纹的鲤鱼。
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
与女游兮河之渚(zhǔ)¹,流澌(sī)²纷兮将来下。
译文:随你河伯一起游弋在河上,浩浩河水缓缓地向东流淌。
注释:¹渚:水边。《国语·越下》:“鼋龟鱼鳖之与处,而鼃(蛙)黾之与同渚。”下注:“水边亦曰渚。”这里泛指水,“渚”当为押韵。²流澌:古代成语,意思就是流水。《楚辞·七谏·沉江》“赴湘沅之流澌兮”等可证。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子交手¹兮东行,送美人²兮南浦³
译文:你握手道别将要远行东方,我送你送到这向阳的河旁。
注释:¹交手:古人将分别,则相执手表示不忍分离。²美人:指河伯。³南浦:向阳的岸边。
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
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¹兮媵(yìng)²予。
译文:波浪滔滔而来迎接我河伯,为我护驾的鱼儿排列成行。
注释:¹鳞鳞:如鱼鳞般密集排列的样子。²媵:原指随嫁或陪嫁的人,这里指护送陪伴。

  此诗的主旨历来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是祭祀河伯的祭歌,歌中没有礼祀之词,而是河伯与女神相恋的故事,大约是以恋歌情歌作为娱神的祭词。也有学者认为此诗是以主祀黄河河神为题,假借一次九河的神游之旅,象征表现出深深的故国之思最终战胜“远逝以自疏”的去国之念的矛盾心态,表现出诗人的爱国的情怀。全诗景物美丽神奇,情感激昂奋发。

  这首诗开篇就以开阔的视野,通过主祭者的眼睛对黄河(河神)的伟大雄壮进行了描述。大风起兮,波浪翻腾,气势非凡。河神遨游黄河,驾着水车,车顶覆盖着荷叶。驾车的是神异的飞龙,两龙为驾,螭龙为骖,是何等威赫。

  河伯驾驭龙车,溯流而上,一直飞到黄河的发源地昆仑山。来到昆仑,登高一望,面对浩浩荡荡的黄河,不禁心胸开张,意气昂扬。所遗憾的是天色将晚还忘了归去。昆仑虽是作者的故乡(帝高阳的发祥地),但他所怀念的家却是在遥远的河上。屈原有认宗亲的思想,这种思想贯穿着他的全部作品,贯穿着他对楚国楚君和楚国人民的精诚之爱。他愁思未解时,往往想到故乡(昆仑)。河伯看到故乡后就很悲伤,悲伤之后还是得回到家里(对屈原来说就是郢都)。这种情愫既在《离骚》《远游》等篇中都有明显的流露,那么在此诗中应是又一次表现。

  而河伯的家是锦鳞披盖的华屋,是雕绘蛟龙的大堂,紫贝堆砌的城阙,朱红涂饰的宫殿。河伯既是河中之神,居于水下本是极自然的。居所如此的华美,但是还要发问。对其发问的原因,过去一些解说有点勉强,联系上文,也许就不难理解了。

  但内心的矛盾对于有着博大胸怀的河伯来说毕竟是次要的一面,所以接下来仍乘着白色的灵物大鳖,边上跟随着有斑纹的鲤鱼(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帛画中有神人驾龙车,鲤鱼在旁边游动的画面),在河上畅游,看到的是浩荡的黄河之水缓缓而来,这一幕场景显得宏大而深沉。

  最后,当河伯想要继续往东行时,他和主祭者握手道别,主祭者送他(“美人”在屈赋中多指贤人或所怀念者)到面南的水边分手处。河伯巡视于黄河下游,那波涛滚滚而来,热烈地欢迎河伯的莅临,那成群结队排列成行的鱼儿伴随着河伯,为他护驾。这里的人物关系转换很明确,主祭者告别后,波涛欢迎、鱼儿随从的对象只是河伯。末一个“予”字,不仅点出了主人公,而这样的安排或许也暗示了楚国人民对作者的感情。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777-779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