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耳何如畜眼,观人孰与观颐。远道纷纷飞鞚,深山有客争棋。
畜耳何如畜眼,观人孰与观颐。远道纷纷飞鞚,深山有客争棋。

liùyánshǒuèr--ruì

chùěrchùyǎnguānrénshúguānyuǎndàofēnfēnfēikòngshēnshānyǒuzhēng

徐瑞

徐瑞

徐瑞(1255~1325),字山玉,号松巢,江西鄱阳人。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 304篇诗文

猜您喜欢
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史记》
禹收九牧之金¹,铸九鼎。皆尝亨上帝²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鼎史记》
译文:大禹收集九州的铜,铸成了九个鼎,这些鼎都曾经烹饪牲牢而祭祀上天。每逢遇到圣主鼎才出现,以后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社稷亡后,鼎就埋没隐藏而不见了。
注释:¹金:这里是指铜。²上帝:天之最尊者。
昔日夏后开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墨子》
昔日夏后开使蜚(fěi)(lián)¹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九鼎既成,迁于三国。鼎墨子》
译文:从前夏启派蜚廉到山川采金,在昆吾铸了鼎,九鼎已经铸成功了,将要三代相传。
注释:¹蜚廉:亦作飞廉,黄帝孙子颛顼的后裔,是商纣王的大臣,秦国和赵国的祖先。
碧澹山姿,暮寒愁沁歌眉浅。障泥南陌润轻酥,灯火深深院。入夜笙歌渐暖。彩旗翻、宜男舞遍。恣游不怕,素袜尘生,行裙红溅。
碧澹(dàn)山姿,暮寒愁沁歌¹眉浅²。障(zhàng)³南陌润轻酥,灯火深深院。入夜笙歌渐暖。彩旗翻、宜男舞遍。恣游不怕,素袜尘生,行裙红溅。
译文:雨帘空濛,远山隐隐地显现出淡淡青色。元夕下雨,使人更添一分愁绪。在这暮雨愁绪的影响下女子浅细的黛眉越发显得楚楚可怜。因为下雨天,所以路尘板结。游人骑马从南郊踏青而归,马鞯上沾满了软绵绵的泥团,回到家中已是掌灯时候。到了晚上余兴未尽,在家中继续笙歌燕舞,翻动彩旗尽情跳起祈祷多子多福的宜男舞。妇女们平时很少有机会外出游玩,所以一旦出来郊游,她们就尽情享受这难得的自由,连白袜上罩沾了尘土,行裙上被花汁溅红也毫不惋惜。
注释:烛影摇红:词牌名。《梦窗词集》入“大石调”。双调九十六字,前后片各九句五仄韵。元夕:正月十五日元宵灯节。¹歌:一作“欹”。²眉浅:形容远山如女子之眉,因雨中远山,故曰浅。³障泥:马鞯,用皮、布制成垫在马鞍下,垂于马腹以蔽尘。此处代指骑马人。⁴宜男舞遍:《梦粱录》载:“姑以队舞言之,如清音、遏云、掉刀、鲍老……不下数十。更有乔宅眷、旱龙船、灯……衣装鲜丽,细旦戴花朵□肩,珠翠冠儿,腰肢纤袅,宛若妇人。”
银烛笼纱,翠屏不照残梅怨。洗妆清靥湿春风,宜带啼痕看。楚梦留情未散。素娥愁、天深信远。晓窗移枕,酒困香残,春阴帘卷。
银烛笼纱,翠屏不照残梅怨。洗妆清¹(yè)湿春风,宜带啼痕看。楚梦留情未散。素娥²愁、天深信远³。晓窗移枕,酒困香残,春阴帘卷。
译文:宫灯用锦纱笼罩着银烛光,但是这宫灯只照耀锦绣屏风,却不照墙角边的残梅,因而引起了残梅的怨愤。元夕下雨,女孩子嬉戏雨地,以雨洗脸,脸虽湿仍是春风满面,脸上的雨珠儿不是可以当作啼妆上的泪痕欣赏吗?元夕雨如巫山云雨,空蒙一片,难舍难停,好像巫山神女对楚王的高唐梦之情犹未了似的;再看那天上月亮已被雨帘吞没,难道月宫嫦娥也会因雨云重重而发愁?因为雨云的阻隔,她难以向尚在人间的夫君羿通达音讯了。天明从醉梦中醒来,卷起窗帘见室外仍是春阴沉沉,残花满地,索兴移枕再去睡个懒觉吧。
注释:¹清:一作“素”。²素娥:嫦娥别称,或泛指仙女。此代指去姬。³天深信远:指音信难通。深,一作“长”。

  这首词主要描写元夕下雨时的景色以及人们在雨中踏青的情景。上片紧扣“元夕雨”,描写元夕雨中之景;下片写元夕雨中情,由热闹景观转笔抒写忆姬之情。全词语言典雅,虚实结合,意境清美。

  上片写元夕雨之景。发端“碧澹山姿”一韵,写雨中山色。言山色虽碧,但在冬雨迷漫、暮色苍茫之时显得黯淡、寒冷,好像女子蹙眉而愁。“眉浅”“愁沁”均用拟人法,将远山比拟成女子的淡眉微蹙。“障泥南陌润轻酥”一韵,写雨降到陌上,使骑马人感到地面湿润;雨降到庭障中,使人在屋内灯火下也看到细雨迷濛。“人夜笙歌渐暖”二韵,写元夕之夜,笙歌喧天,彩旗翻转,各种民间艺术竞相表演,使节日夜晚显得热闹非凡。《梦粱录》载,元夕之夜,民间舞队众多,如清音、遏云、掉刀、鲍老、胡女、刘衮、乔三教等不下数十队。另外还有乔宅眷、旱龙船、踢灯等艺术表演。演员服装鲜丽,扮花旦的戴着花朵,珠翠头饰,腰肢纤细袅娜,如女子一般。“宜男舞遍”讲跳舞等演员都是男人。“恣游不怕”一韵,言游人们恣意游耍,不怕雨淋鞋袜,衣裙溅泥,十分尽兴。“行裙红溅”更点出女子元夕冒雨游玩的情况。上片紧扣“元夕雨”,描写元夕雨中之景。在章法上从远山写到陌上,再到障落,然后转笔写到街市上庆祝元夕节,民间艺人的表演及游玩的人群。由远而近,由景及人,层次分明,以写实手法,渲染了雨中元夕的热闹景观。

  下片写元夕雨中之情,由热闹景观转笔写到自己,抒写忆姬之情。过片“银烛笼纱”一韵,写元夕室内有银烛闪烁,但照不到翠屏外的残梅,她凄冷地立在雨中,不禁生愁。“洗妆清靥湿春风”一韵,继写梅花带雨,如女人洗靥妆,而雨湿之梅花又如人带泪痕。此二韵用拟人法描写雨中梅花,同时又以雨中梅暗喻了去姬凄楚可怜的容貌与愁绪。“楚梦留情未散”此韵小结上二韵,言梦醒后,馀情犹在,也就是说不管是梦中还是醒后都在牵念去姬。“楚梦”化用宋玉《神女赋》中巫山神女的行云行雨的典故,暗示所写乃男女之情。“素娥愁天深信远”一韵,言去姬虽愁,然音书已断。以上几韵,用设想虚拟的手法,从对方写起,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最后“晓窗移枕”一韵,是后路写法,转笔写自己,想象天亮醒后,只觉酒困人恹,卷帘而看,仍是春阴天气,更觉难以畅怀。下片采用以虚带实手法,多是想象与拟人,正路后路结合,行文曲折,耐人寻味。

  全篇在章法上围绕“元夕雨”展开笔墨,上片写“元夕雨”之景的热闹、喜庆,下片写“元夕雨”之情的凄寂、沉郁。以景之喜,衬情之悲,更突出了忆去姬的挚情。正如王夫之所云“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此外。上片用实笔,下片用虚笔,虚实结合,全词显得空灵而不质实。正因如此才有各家揣测之说。

参考资料:
1、 赵慧文 徐育民.吴文英词新释辑评(下).北京:中国书店,2007:614-617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译文:夜幕降临,倏忽间清风吹散了薄烟,在窗棂竹帘之外,渐渐升起了一轮明月。因畏路途杳杳更忧人心未合,我知道即使我们能结同心,恐怕也不能终成眷属。
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会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情脉(mò)¹,意忡(chōng)²。碧云³归去认无踪。只应会向前生里,爱把鸳(yuān)(yāng)两处笼。
译文:情义绵绵,思绪翩翩。剪不断,理还乱。云儿啊,再回去只怕了无踪迹认不得归路。奈何只是因为在前生的时候,爱把一对鸳鸯养在两个笼子里。
注释:¹脉脉:情意绵绵,凝视不语得样子。²忡忡:忧虑不安。³碧云:碧空中得云,喻指远方或天边,多用来形容离愁别绪。⁴前生:佛教认为人有三生,即前生、今生、来世。生,亦作“世”。前生即前一辈子,对今生而言。

  词精粹警拔,甘之如饴。上片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写景清冷空寂,抒情韵悠意远。“路远人还远”前冠“因惊”,遂上精警拔俗之妙。所谓“人还远”,即人更远也,即心远也。与欧阳修“平荒尽出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用意想埒。只是欧词是从闺妇感受言之,柳词则以行人心会出之。俱可称俊语。

  下片妙在后两句,前生有缘爱自可相期,是自慰语,也是祝祷语,更是期待语,语“愿天下有缘上都成了眷属”词异意同,它使全词拔高了一个音节,可堪细味。《全宋词》此词调名下唐圭璋括注一行小字曰:“案此首调名原作《瑞这股》,非,今按律改。”

zhètiān ·chuīcányānfēng

liǔyǒng sòngdài 

chuīcányānfēng xuānmíngyuèshàngliánlóng yīnjīngyuǎnrénháiyuǎn zòngxīntóngqǐnwèitóng 
qíng chōngchōng yúnguīrènzōng zhǐyīnghuìxiàngqiánshēng àiyuānyāngliǎngchùlóng 
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
垂杨拂绿水,摇艳¹东风年²
译文:春天来了,垂杨荡漾在白云绿水间,它那美丽的枝条随着春风飘扬,好不娇美。
注释:¹摇艳:美丽的枝条随风飘扬。²年:时节。
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
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
译文:这里适逢生机蓬勃的春天,花儿争相开放,但玉关边塞此时却是冰雪交加,美人每当想起这些,都会倍感惆怅。她在金窗前独自凭依,看叶暖烟空,心中更有无限离愁。
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
美人结长想¹,对此心凄然。
译文:她面对此景心中常会荡起一种凄凉之感。
注释:¹长想:又作“长恨”。
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
(pān)条折春色,远寄龙庭¹前。
译文:真想攀折柳条,以远寄到情郎所在的龙城前,让他明白她的一片相思。
注释:¹龙庭:又叫龙城。是匈奴祭天、大会诸部之地。
《折杨柳》,乐府《横吹曲辞》旧题。此首诗抒写的是女子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触景生情,引起了对征戍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zhéyángliǔ

bái tángdài 

chuíyáng绿shuǐ yáoyàndōngfēngnián 
huāmíngguānxuě nuǎnjīnchuāngyān 
měirénjiéchángxiǎng duìxīnrán 
pāntiáozhéchūn yuǎnlóngtíngqián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游都邑(yì)¹以永²³,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sì)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kāng)(kǎi),从唐生¹⁰以决疑¹¹。谅¹²天道之微昧(mèi)¹³,追渔父(fǔ)以同嬉¹⁴。超埃尘¹⁵以遐(xiá)¹⁶,与世事乎长辞¹⁷
译文:在京都作官时间已长久,没有高明的谋略去辅佐君王。自己空有佐时的愿望,等待政治清明还不知要等到哪一年。想到蔡泽的壮志不能如愿,要找唐举去相面来解决疑题。知道天道是微妙不可捉摸,要跟随渔夫去同乐于山川。丢开那污浊的社会远远离去,与世间的杂务长期分离。
注释:¹都邑:指东汉京都洛阳。²永:长。³久:滞。言久滞留于京都。⁴明略:明智的谋略。⁵徒临川以羡鱼:自己空有佐时的愿望。徒:空,徒然。羡:愿。⁶俟:等待。⁷河清:黄河水清,古人认为这是政治清明的标志。⁸蔡子:指战国时燕人蔡泽。⁹慷慨:壮士不得志于心。¹⁰唐生:即唐举,战国时梁人。¹¹决疑:请人看相以绝对前途命运的疑惑。蔡泽游学诸侯,未发迹时,曾请唐举看相,后入秦,代范睢为秦相。¹²谅:确实。¹³微昧:幽隐。¹⁴嬉:乐。¹⁵超埃尘:即游于尘埃之外。埃尘,比喻纷浊的事务。¹⁶遐逝:远去。¹⁷长辞:永别。由于政治昏乱,世路艰难,自己与时代不合,产生了归田隐居的念头。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鸧鹒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
于是仲春令月¹,时和气清;原²(xí)³郁茂,百草滋荣。王雎(jū)鼓翼,鸧(cāng)(gēng)哀鸣;交颈颉(xié)(háng),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
译文:正是美好的仲春时节,气候温和,天气晴朗。高原与低地,树木枝叶茂密,杂草滋长。鱼鹰在水面张翼低飞,黄莺在枝头婉转歌唱。河面鸳鸯交颈,空中群鸟飞翔。鸣声吱喳,美妙动听。逍遥在这原野的春光之中,令我心情欢畅。
注释:¹仲春令月: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令月:美好的月份。²原:宽阔平坦之地。³隰:低湿之地。⁴郁茂:草木繁盛。⁵王雎:鸟名。即雎鸠。⁶鸧鹒:鸟名。即黄鹂。⁷颉颃:鸟飞上下貌。⁸于焉:于是乎。⁹逍遥:安闲自得。
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魦鰡。
尔乃¹龙吟方泽²,虎啸山丘。仰飞纤缴(zhuó)³,俯钓长流。触矢(shǐ)而毙,贪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魦(shā)(liú)
译文:于是我就在大湖旁龙鸣般唱,在小丘上虎啸般吟诗。向云间射上箭矢,往河里撒下钓丝;飞鸟被射中毙命,鱼儿因贪吃上钩,天空落下了鸿雁,水中钓起了鱼。
注释:¹尔乃:于是。²方泽:大泽。³纤缴:指箭。纤:细。缴:射鸟时系在箭上的丝绳。⁴逸禽:云间高飞的鸟。⁵魦鰡:一种小鱼,常伏在水底沙上。
于时曜灵俄景,继以望舒。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于时曜(yào)¹²³,继以望舒。极般(pán)游之至乐(lè),虽日夕而忘劬(qú)。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¹⁰。挥翰¹¹墨以奋藻¹²,陈¹³三皇之轨模¹⁴。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¹⁵
译文:不多时夕阳西下,皓月升空。乘船遨游已经极乐,虽然夜来还不知疲劳。想到老子的告诫,就该驾车回草庐。弹奏五弦琴的深远美好意味,读圣贤书滋味无穷。挥笔著文,述说那古代圣王的教范。且我置身于世人之外,哪管它荣耀与耻辱的所在?
注释:¹曜灵:日。²俄:斜。³景:同“影”。⁴望舒:神话传说中为月亮驾车的仙人,这里代指月亮。⁵般:大船。⁶虽:虽然。⁷劬:劳苦。⁸五弦:五弦琴。⁹指:通“旨”。¹⁰周孔之图书:周公、孔子著述的典籍。¹¹翰:毛笔。¹²藻:辞藻。此句写其挥翰遗情。¹³陈:陈述。¹⁴轨模:法则。¹⁵如:往,到。

  寥寥几笔,即勾勒出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一派欣欣向荣的自然风貌,既表达了对归田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寓对官场龌龊的厌恶。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语言清新,优美生动,历来深受人们爱赏。《归田赋》作为迄今最成功的抒情小赋,在赋体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代表了自西汉末叶以来赋体革新转变的最高成就,基本结束了大赋为主流的创作时代,而开辟了灵巧自如的小赋的新时期,使赋这种文学形式得以继续活跃发展。从此以后,特别是经魏晋到唐宋,虽几经演化,但无论是散韵、骚韵、俳体、文体,有成就的作家大多循此路径抒情述志、咏物叙事,丰富了文苑。

  文中多用典故是此赋的一大特色,如“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分别引用《淮南子·说林训》和《左传·襄公八年》的典故:“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事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也是从《楚辞·渔父》中“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及“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化来的。张衡充分利用了历史典故词句短小、内涵量大的优点,于文辞之外又平添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因而《归田赋》并未因为篇制短小而显干瘪。同时,《归田赋》所选用的多是为人们所熟悉的典故,并不晦涩难懂。所以这篇小赋以其雅致精炼、平易清新的语句,包容了内涵丰富的史实,并赋之以新意。

  此外,《归田赋》还用了一些叠韵、重复、双关等修辞方法,如“关关嘤嘤”、“交颈颉颃”,形象地描绘了田园山林那种和谐欢快、神和气清的景色;而“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既反映了作者畅游山林,悠闲自得的心情,又颇含自戒之意。

  总之,《归田赋》已很不同于先前的汉大赋了,它已开始由叙事大赋转入抒情小赋,风格上也不再追求气势的铺排、辞藻的堆砌,而类似于四六句骈文,开了骈赋的先河。《归田赋》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篇章。

guītián

zhānghéng liǎnghàn 

    yóuyǒngjiǔ mínglüèzuǒshí línchuānxiàn qīngwèi gǎncàizhīkāngkǎi cóngtángshēngjué liàngtiāndàozhīwēimèi zhuītóng chāoāichénxiáshì shìshìcháng 

    shìzhòngchūnlìngyuè shíqīng yuánmào bǎicǎoróng wáng cānggēngāimíng jiāojǐngxiéháng guānguānyīngyīng yānxiāoyáo liáoqíng 

    ěrnǎilóngyínfāng xiàoshānqiū yǎngfēixiānzhuó diàochángliú chùshǐér tāněrtūngōu luòyúnjiānzhīqín xuányuānchénzhīshāliú 

    shíyàolíngéyǐng wàngshū pányóuzhīzhì suīérwàng gǎnlǎoshìzhījiè jiānghuíjiàpéng tánxiánzhīmiàozhǐ yǒngzhōu kǒngzhīshū huīhànfènzǎo chénsānhuángzhīguǐ gǒuzòngxīnwài ānzhīróngzhīsuǒ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