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如王粲一般登上城楼,眺望远处少室山三十六峰,山高路远乍暖还寒。
春雨初歇,万籁俱寂,独自一人清坐于夕阳西下,想起相隔千里的你。
万分欣喜收到你的诗,但遗憾不能与你同醉;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你能自我宽慰。
放眼望去世人都在作乐,我何时能归去做个钓鱼的闲人呢?
注释
三十六峰:在河南省登封市少室山,上有三十六峰。
王粲:东汉末年文学家、官员,“建安七子”之一。曾作《登楼赋》。
倚阑:即“倚栏”。凭靠在栏杆上。
嗟:叹息;感叹。
这是一首写景诗,但诗中又通过晚望折射出主人公一定的心境。
“春庭聊纵望,楼台自相隐。”一个聊字点出了诗人初登楼台百无聊赖的精神状态,接着是纵望所见的景物:“窗梅落晚花,池竹开初笋。
“窗外落梅,池边春笋。”正是冬尽春来的象征。面对这春天滋育出来的新鲜生命,诗人怎能不心荡神骀!这时,诗人耳边又响起泉水潺潺的声音,顿时联想到它飞溅时的汹涌,又不禁领受到高山在旁的飘渺之感,整个精神世界为之一振。
于是引发出一声感叹:“不愁花不飞,到畏花飞尽。”花开花落周而复始,本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因而并不愁;但到“花飞尽”的时节,不仅意味着万木凋零,而且具有一去不复返的意思。
这样,诗人的“畏”也就不仅仅是惜春伤时,而且带有对有限人生的深沉感伤。此诗在处理内在心理节奏上很有特色,堪称佳作。
这首词写闺人春思之情景。
上片写女子见帘上所绘的鸾鸟相倚偎的图形,闻乳禽喳喳的叫声,相思之情更难平静。
下片写她由于相忆入神,画堂的山水画隐约可见,一缕香烟浮动,宛如进到了梦境。后三句写她没法向她所思念的人表达心意,落花时节已到,原来约定的日期已超过,教她心中不得不急,但这种心情,又没有人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