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火郡离饶,悠悠驿路迢。黄华舟解鄂,渺渺大江遥。
流火郡离饶,悠悠驿路迢。黄华舟解鄂,渺渺大江遥。
肩弛鄱人檐,身随楚客桡。东瓯乡梦远,南浦别魂销。
肩弛鄱人檐,身随楚客桡。东瓯乡梦远,南浦别魂销。
不过汉阳垒,犹劳郡守轺。远山看八字,古国避三苗。
不过汉阳垒,犹劳郡守轺。远山看八字,古国避三苗。
别水由通济,羁帆渡泬漻。方随鸥浩荡,俄值雨飘飖。
别水由通济,羁帆渡泬漻。方随鸥浩荡,俄值雨飘飖。
夹岸华疑雪,舂天浪似潮。枝栖并乌鹊,苕宿伴鹪鹩。
夹岸华疑雪,舂天浪似潮。枝栖并乌鹊,苕宿伴鹪鹩。
旅思凭诗遣,愁肠赖酒浇。无鱼不弹铗,忘味若闻韶。
旅思凭诗遣,愁肠赖酒浇。无鱼不弹铗,忘味若闻韶。
孺子沧浪曲,渔人欸乃谣。逃虚音可喜,得隽语同嚣。
孺子沧浪曲,渔人欸乃谣。逃虚音可喜,得隽语同嚣。
秋老江经夏,湖平境过宵。夜鸣疑有虎,昏吠喜闻獢。
秋老江经夏,湖平境过宵。夜鸣疑有虎,昏吠喜闻獢。
遗俗怀吴主,荒祠类楚昭。巨鳞烹缩项,白粲籴长腰。
遗俗怀吴主,荒祠类楚昭。巨鳞烹缩项,白粲籴长腰。
茅舍橘初熟,江村枫未凋。柳枝犹楚楚,竹泪尚思姚。
茅舍橘初熟,江村枫未凋。柳枝犹楚楚,竹泪尚思姚。
雨后禾收晚,霜前麦见荞。风清玉沙界,月吐紫微霄。
雨后禾收晚,霜前麦见荞。风清玉沙界,月吐紫微霄。
一瓣香闻佛,千龄寿祝尧。沱潜终共道,江汉讫同朝。
一瓣香闻佛,千龄寿祝尧。沱潜终共道,江汉讫同朝。
渡口听鸡唱,洲边记鹭翘。地名思故里,诗句忆同僚。
渡口听鸡唱,洲边记鹭翘。地名思故里,诗句忆同僚。
塔子瞻山色,天门认斗杓。航便河广苇,风顺若邪樵。
塔子瞻山色,天门认斗杓。航便河广苇,风顺若邪樵。
石首欣相问,刘郎似见招。双帆方快意,五两忽狂飙。
石首欣相问,刘郎似见招。双帆方快意,五两忽狂飙。
谁弄黄昏笛,如闻赤壁箫。孤烟为藕市,一叶是渔舠。
谁弄黄昏笛,如闻赤壁箫。孤烟为藕市,一叶是渔舠。
江水澄泥煮,芦薪带湿烧。梦回惊枕撼,晓起觉风调。
江水澄泥煮,芦薪带湿烧。梦回惊枕撼,晓起觉风调。
蔬撷才盈握,鱼𦢩莫计艘。横波沉密网,巨浪脱高跳。
蔬撷才盈握,鱼𦢩莫计艘。横波沉密网,巨浪脱高跳。
红想乡醪滑,黄看野菊娇。左公城穴兔,油口树喑蜩。
红想乡醪滑,黄看野菊娇。左公城穴兔,油口树喑蜩。
水是蛟龙地,桑馀羽葆条。竹由忠悯插,木自洞庭漂。
水是蛟龙地,桑馀羽葆条。竹由忠悯插,木自洞庭漂。
大士精蓝壮,将军画像骁。江空无战舰,水落有乘橇。
大士精蓝壮,将军画像骁。江空无战舰,水落有乘橇。
促织虫知备,淘河鸟受徭。风高鸣过雁,天阔戾飞雕。
促织虫知备,淘河鸟受徭。风高鸣过雁,天阔戾飞雕。
云梦封疆远,荆衡气象辽。建都曾王楚,为郡自平萧。
云梦封疆远,荆衡气象辽。建都曾王楚,为郡自平萧。
息壤那容盗,章台可戒骄。韩诗誇府大,汉史志民僄。
息壤那容盗,章台可戒骄。韩诗誇府大,汉史志民僄。
燕集堂开杞,笙歌乐舞逍。楼登一日暇,赋就百忧消。
燕集堂开杞,笙歌乐舞逍。楼登一日暇,赋就百忧消。
落帽观成阻,游山兴谩飘。书随鳞出峡,诗附翼还鄡。
落帽观成阻,游山兴谩飘。书随鳞出峡,诗附翼还鄡。
离岸忽鸣橹,满艘仍竖幖。栖窗回蜥蜴,扑面集蟏蛸。
离岸忽鸣橹,满艘仍竖幖。栖窗回蜥蜴,扑面集蟏蛸。
沙市人家远,方城草色葽。食梨苏肺渴,啜茗愈头痟。
沙市人家远,方城草色葽。食梨苏肺渴,啜茗愈头痟。
覆屋曾非瓦,名村浪有窑。枝江县罗国,凫舄飏王乔。
覆屋曾非瓦,名村浪有窑。枝江县罗国,凫舄飏王乔。
百里环洲渚,千家在苇苕。津卿谁复禦,松邑已非侨。
百里环洲渚,千家在苇苕。津卿谁复禦,松邑已非侨。
汉景馀清爽,临江尚庙祧。转滩惊见石,挽繂眩飞苕。
汉景馀清爽,临江尚庙祧。转滩惊见石,挽繂眩飞苕。
澎湃声如击,玲珑状似雕。松楸悲相冢,香火静僧寮。
澎湃声如击,玲珑状似雕。松楸悲相冢,香火静僧寮。
转盼宜都过,横云楚塞峤。虎牙端欲噬,铜柱为谁标。
转盼宜都过,横云楚塞峤。虎牙端欲噬,铜柱为谁标。
月向夷陵看,杯思太白邀。文忠遗劲节,精采凛生绡。
月向夷陵看,杯思太白邀。文忠遗劲节,精采凛生绡。
岩白形如鹞,鱼黄状类𧌁。邦人祀神禹,郭璞当皋陶。
岩白形如鹞,鱼黄状类𧌁。邦人祀神禹,郭璞当皋陶。
舟退风飞鹢,生浮旅泛薸。鲤溪穿荦确,牛峡隔岧峣。
舟退风飞鹢,生浮旅泛薸。鲤溪穿荦确,牛峡隔岧峣。
孝起姜村感,音传进足趫。山家收芋栗,土物贡姜椒。
孝起姜村感,音传进足趫。山家收芋栗,土物贡姜椒。
涧水何曾歇,桃花未肯夭。覆盆鸣鹿友,绝壁聚狐妖。
涧水何曾歇,桃花未肯夭。覆盆鸣鹿友,绝壁聚狐妖。
野媪头缠白,行人背负镣。回看一州峡,下视众山么。
野媪头缠白,行人背负镣。回看一州峡,下视众山么。
障日峰衔豆,钻天石碍轿。道逢怀刺祢,卧听诵书鼌。
障日峰衔豆,钻天石碍轿。道逢怀刺祢,卧听诵书鼌。
被冷公孙布,裘寒季子貂。犹堪耐冰雪,未暇忆炎歊。
被冷公孙布,裘寒季子貂。犹堪耐冰雪,未暇忆炎歊。
倦上九盘岭,重观三峡桥。好峰名佛顶,欲画少僧繇。
倦上九盘岭,重观三峡桥。好峰名佛顶,欲画少僧繇。
照黑纷持火,愁荒猛击刀。流虹瞻魏阙,瑞白庆清朝。
照黑纷持火,愁荒猛击刀。流虹瞻魏阙,瑞白庆清朝。
国寿绵箕翼,皇图奕诵钊。欢声形戴白,环视舞垂髫。
国寿绵箕翼,皇图奕诵钊。欢声形戴白,环视舞垂髫。
避涉忧如马,观形怯类猫。眼经巫峡险,心过秭归焦。
避涉忧如马,观形怯类猫。眼经巫峡险,心过秭归焦。
熊绎山城古,灵均庙貌憔。离情随梗断,乡思为梅撩。
熊绎山城古,灵均庙貌憔。离情随梗断,乡思为梅撩。
境始临夔府,魂频梦象箾。轻生甘叱驭,爱物戒扬镳。
境始临夔府,魂频梦象箾。轻生甘叱驭,爱物戒扬镳。
帅阃分诚滥,州麾把更侥。拜恩罗吏卒,列炬散鸢鸮。
帅阃分诚滥,州麾把更侥。拜恩罗吏卒,列炬散鸢鸮。
野渡水清浅,孤舟人寂寥。影防沙有蜮,音骇昼闻枭。
野渡水清浅,孤舟人寂寥。影防沙有蜮,音骇昼闻枭。
圣洞云深锁,天池浪不摇。林梢鸣烈烈,峰顶洒瀌瀌。
圣洞云深锁,天池浪不摇。林梢鸣烈烈,峰顶洒瀌瀌。
快睹天披雾,愁听夜滴蕉。阳台开爱日,阴气廓玄枵。
快睹天披雾,愁听夜滴蕉。阳台开爱日,阴气廓玄枵。
六六盘初过,三三界已超。生朝念弧失,旅食分箪瓢。
六六盘初过,三三界已超。生朝念弧失,旅食分箪瓢。
遐想赋风玉,敬瞻行雨瑶。过关宁有鬼,及郭免逢魈。
遐想赋风玉,敬瞻行雨瑶。过关宁有鬼,及郭免逢魈。
访古寻诗史,观风入郡谯。路难端可畏,形役尚奚劳。
访古寻诗史,观风入郡谯。路难端可畏,形役尚奚劳。
行也知谁使,官乎我亦聊。欲赓刘与杜,辞鄙甚篘荛。
行也知谁使,官乎我亦聊。欲赓刘与杜,辞鄙甚篘荛。
王十朋

王十朋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 1637篇诗文

猜您喜欢
岳阳楼上日衔窗,影到深潭赤玉幢。
岳阳楼¹上日衔(xián)窗,影到深潭赤玉幢(chuáng)²
译文:岳阳楼红日斜照楼窗,在水中的倒影,宛如一座赤玉幢。
注释:¹岳阳楼:中国江南三大楼阁之一,位于湖南岳阳西门城楼上,面临洞庭湖。²赤玉幢:指岳阳楼在水中的倒影,宛如一座赤玉幢。玉幢犹玉楼,指神仙居处。幢,佛教的柱状石刻,柱上有盘盖。
怅望残春万般意,满棂湖水入西江。
怅望¹残春万般意²,满棂(líng)³湖水入西江
译文:寂寞失时地看向那残春,仿佛有着千头万绪难以表达的情意,伴随着湖水从窗子溢出并流向没有尽头的长江。
注释:¹怅望:寂寞失时的想望。²万般意:千头万绪难以表达的情意。万般,犹言各种况味。³棂:窗格,这里指窗。⁴西江:这里指长江。

  登楼鸟瞰洞庭湖,碧波连天,遥望君山,气象万千。此楼历有兴废,宋滕子京重修后,以范仲淹曾作《岳阳楼记》而名闻遐迩。但是从此诗的立意及《元稹集》中有关篇目的题序看,当年作者的洞庭之行颇有失意之慨。所以此诗即不像其他诗文那样着意描绘岳阳楼的雄伟壮阔。

  首句写红日斜照楼窗,这本是人们常见景象。然而诗人用一“衔”字来唤起读者的联想,便使得整个境界活跃起来。次句写楼的倒影:当太阳照射到楼窗上时,楼影落到湖中的赤玉幢上。岳阳楼的倒影映印在洞庭龙君的龙官之上。此句似包含了《柳毅传》的故事,其作者李朝威恰与元稹同时,说不定这是最早涉及龙女故事的一首诗,其新颖独到之处,不言而喻。

  第三句“怅望残春万般意”,点出作者的醉翁之意不在登楼观景,而在于借以表达他在残春时节的怅然情怀,既有惜春之叹,亦有人生失意之嗟。末句“满棂湖水人西江”,不说通过窗子向外眺望一碧万顷的洞庭湖水,而是说湖水从窗子溢出并流向没有尽头的长江,这样也就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全诗着重渲染景物,只用“怅望”两字淡淡点出当时的心绪。最后以景结情,把无法排遣的怅惘愁思表达得非常含蓄婉转。

  在写作上此诗与作者《行宫》诗相类似,虽然只有四句,读者不觉其短,足见手法之妙。

参考资料:
1、 马斌编. 诗中日[M].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2008.02.第154-155页
2、 全性尧,高章采,汪贤度,仓阳卿,邓长风,选注. 古诗选读 上[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01.第199页

yuèyánglóu--yuánzhěn

yuèyánglóushàngxiánchuāngyǐngdàoshēntánchìchuáng

chàngwàngcánchūnwànbānmǎnlíngshuǐ西jiāng

麻麦闻熟刈,蚕成缲莫迟。
麻麦闻熟刈(yì)¹,蚕成缲(sāo)²莫迟。
译文:听说麻麦熟了就要割掉,养蚕吐丝成蚕缲千万不要太晚。
注释:¹刈:割。²缲:同“缫”。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丝。
更看田中禾,莨莠时去之。
更看田中禾,莨(làng)(yǒu)¹时去之。
译文:还要查看田地中的禾苗,有杂草时要赶紧除掉。
注释:¹莨莠:指杂草丛生的地方。
幸此赤日长,农事岂敢违。
幸此赤日长,农事岂敢违。
译文:幸亏太阳光照时间长,农活怎么敢不做。
愿言一岁稔,不受三冬饥。
愿言一岁稔(rěn)¹,不受三冬饥。
译文:希望一年都有成熟庄稼,这样就不会遭受冬天的饥饿。
注释:¹稔:庄稼成熟。
裁红晕碧泪漫漫,南国春来正薄寒。
裁红晕碧¹泪漫漫,南国春来正薄寒。
译文:花红新裁绿叶染碧雨泪漫漫,南国早春来临正是料峭轻寒。
注释:我闻室:钱谦益为柳如是所筑居室。柳如是号我闻居士,取《心经》“如是我闻”一语,钱谦益以此号名居室。牧翁:指钱谦益,字牧斋,故称牧翁。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东涧遗老,江苏常熟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早年参加东林党活动。崇祯初官至礼部侍郎,与温体仁争权失败,革职。弘光时谄事马士英,为礼部尚书。清兵南下,率先迎降。次年授秘书院学士兼礼部侍郎。不久即告病归乡。钱谦益为明清之际文坛宗主,与吴伟业、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¹裁红晕碧:语本唐欧阳詹《春盘赋》:“晕碧裁红,巧助春情。”古代立春日,取红绿生菜、果品置于盘中为食,取迎新之意。
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是愁端。
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薄是愁端¹
译文:嫩黄美好的柳花俨然是梦中景况,阴云笼罩下的薄亮向来容易搅动不幸者的愁肠。
注释:¹“此去”二句:这两句以柳花、烟薄暗喻自己的处境与心态。柳花嫩黄新绿如在梦中,喻自己新嫁牧斋欣喜之情;烟薄愁端,又疑自己的未来如烟云笼薄怕伏隐忧。烟薄,指柳如是曾沦落烟花风薄场中的一段生活。愁端,忧愁的根源。
画堂消息何人晓,翠帐容颜独自看。
画堂消息何人晓,翠帐容颜独自看¹
译文:身处画堂然而内心的信息仍然难以知晓,躲在翠帐中独自审视自己的花容薄貌。
注释:¹“画堂”二句:这两句化用王昌事典。王昌,三国时魏人,字公伯。曾为东平相、散骑常侍,早卒。其妻为任城王曹彰女。王昌在当时俊美出名,又为东平相,愿嫁之女甚多,故有难通消息之说。唐李商隐《代应》:“本来银汉是红墙,隔得卢家白玉堂。谁与王昌报消息,尽知三十六鸳鸯。”这两句既是回忆同钱谦益的初次相逢,又是试探他的决心与诚意。钱谦益在柳如是初访半野堂时曾写过“但似王昌消息好,履箱擎了便相从”的诗句。柳如是在画堂初见时,已有相从之意。此中消息何人知其心意?有时只能幽室独自品味。
珍重君家兰桂室,东风取次一凭阑。
珍重君家兰桂室¹,东风取次²一凭阑³
译文:嫁来你家兰桂之室自应珍重,春风吹绿也可随意观赏凭栏。
注释:¹兰桂室:妇女居室的美称,指我闻室。南朝萧衍《河中之水歌》:“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²取次:随便,随意。³阑:同“栏”,栏杆。

  这首诗写于柳如是嫁给钱谦益为妾之后。婚后钱谦益为柳如是特辟居室“我闻室”,在室中夫妻诗歌唱和,该诗是其中之一。诗中写出了柳如是嫁给钱谦益的喜悦而又疑惧参半的复杂心情,既抒发了漂泊江湖的痛苦,又有新嫁之后的欢欣和对未来岁月的憧憬,还有隐隐的不安。全诗巧妙化用典故,辞藻精美,结构紧密,情绪一波三折,委曲婉转而又含蓄蕴藉。

  开头两句感时伤事,凄婉深沉。“南国春来"既同诗题的“春日”呼应,又点明早春的料峭薄寒,而巧于装饰的作者却又长泪漫漫,伤感不已。诗作的遣词造语似乎是不经意的直叙,然而诗人的感情内蕴却已坦露无遗,而且也为下文的出现作了铺垫。三四两句“此去”对“向来”“柳花梦里”对“烟月愁端”,堪称工整,自然而然地烘托出了一种愁绪如缕、前路缥缈的情思,而且是那样沉重、那样难以排遣、那样难以捉摸。阴云笼罩下的月亮一向容易搅动不幸者的愁肠,嫩黄美好的柳花俨然是梦中景况。经过自己的选择而新嫁的柳如是,虽然称不上已经获得了幸福,但确凿无疑的是她那生命的孤舟已经驶进了宁静的港湾。因此,当读者细细咀嚼的时候,便会品味出作者的复杂心态:身处新生活中,一方面怀有对过去痛苦年月的辛酸,另一方面怀有对未来岁月的憧憬与不安。但此诗是“呈牧翁”的,对于其中表达的感情,实在也是一种消息,钱牧斋是心领神会的,所以他的和诗题目就称:“河东君春日诗有梦里愁端之句,怜其作憔悴之语,聊广其意”,表示了宽慰之意。

  诗的五六两句用了一个典故,即王昌事。钱牧斋在柳如是初访半野堂时,曾有“但似王昌消息好,履箱擎了便相从”之句,故柳如是结合感情上的困惑,再加生发。“画堂”和“兰桂室”自然是钱牧斋为她营造的温柔乡,然而其中的“消息”仍然难以知晓。躲在“翠帐”中独自审视自己的花容月貌,虽然满怀自信和希望,但能不能成为终生保障,也还是个问号。这两句一方面是表达作者的惶恐犹疑之情,另一方面是试探钱牧斋的诚意。诗的末尾两句“珍重君家兰桂室,东风取次一凭阑”看似随意点染,实则紧扣作者的感情,兰桂之室自应珍重,春日来时亦可随意凭栏,然而这都是“君家”的,以此进一步伸述了身入室中、心在室外的疑虑。

  这首夫妻唱和诗不同于他人的作品,不含艳情,充满凄苦,这是柳如是的特殊身世和钱柳的独特结合决定的。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元明清诗鉴赏辞典 第1版 清、近代.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8:874-875
2、 陈伉编著.国学经典精神家园丛书 明清诗词三百首.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19:93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夺泥燕口¹,削铁针头²,刮金佛面³细搜求:无中觅有。鹌(ān)(chún)(sù)里寻豌豆,鹭(lù)(sī)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kū)脂油。亏老先生¹⁰下手!
译文:从燕子口中夺泥,从针头上削铁屑,从贴着金子的菩萨脸上细细刮金:在没有中找有。从鹌鹑的喉囊里找细豆,从鹭鸶的腿上劈些精肉,从蚊子的肚子里刳脂油。真亏得你老先生能下得去手。
注释:正宫:宫调名。正宫是元曲常用的宫调,十二宫调之一。醉太平: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凌波曲”,入“正宫”,亦入“仙吕”“中吕”。首二句须对仗,五、六、七句鼎足对。¹夺泥燕口:从燕子口里夺泥。²削铁针头:从针头上削铁。³刮金佛面:从佛像面上刮金。⁴鹌鹑:鸟名,头尾短,状如小鸡。也叫“鹑”。⁵嗉:鸟类食囊。⁶鹭鸶:水鸟名,腿长而细瘦,栖沼泽中,捕食鱼类。又称白鹭。⁷劈:用刀刮。⁸精肉:瘦肉。⁹刳:剖、挖、刮。¹⁰老先生:本称极尊者,这里用来讽刺官僚、地主。

  这首小令运用了极度夸张的手法和一系列的巧妙比喻,淋漓尽致地嘲讽了世上那些贪婪成性的猥琐人物。

  起首三句,在三个分述和一个总括中,无一字言“贪”,而贪者形象自然跃然纸上。“夺泥燕口”:春天燕子筑巢的时候,是靠着小小的嘴一口一口地衔来泥巴、树枝、羽毛等,一点一点地堆垛起来。一口泥,大约只有人的小指头蛋大小。一只巢,也不知道需要燕子风里雨里飞多少个来回才能筑好。可是这个人却丝毫不怜恤这小小生灵生存的艰辛,不嫌弃它们口里那一点点泥的微不足道,硬是从它们口里夺下一口口泥来!“削铁针头”:其实别说针尖,就是一棵针掉在地上,人们也得摸索半天才能找到。可是这个人硬是能从针头上削下一块铁来拿走!“刮金佛面细搜求”:佛教寺庙里的佛像大多是泥塑或铜雕,表面局部或全身镀金。佛既是彻底悟道者,又是能救济诸难普度众生,是佛教中的膜拜对象。然而,在这个人眼里,佛像完全没有了这种神圣的意义,其所有的价值只在于佛面上那一层薄薄的镀金。他可以全然不顾对佛的冒犯与亵渎,只专心于用刀小心地刮下佛面薄薄的金层。

  接下来“无中觅有”一句是对前三句的总括:“无”是一般人眼中的无,“有”是这个人寻觅到的有。他总能在别人都不会注意到的地方找到“可揩之油”“可拔之毛”,让人无法不佩服其眼光的精到敏锐。

  五六七句用三个逐步深入的意象,继续挖掘贪者之心:对一切可以捞一把的事物,从不轻易放过。鹌鹑吞到嗉里的豌豆,他要掏出;鹭鸶细长腿上,他要劈下精肉;蚊子小肚内,他要刮出脂油。这一系列艺术的夸张和形象的比喻,鲜明地突出了“贪小利者”的本质。

  结句精警,抨击有力。所谓“老先生”者,实指元代的各级官吏,本称极尊者。这里却有的尽是讽刺,反话正说,干净利索却又幽默有力,极富戏剧性。让人惊讶到目瞪口呆,无话可说。

  整首小令,显言直说,明白如话,却又潜藏着精心的艺术加工,巧妙运用了夸张和博喻手法,是一首以俗为雅,俗而有趣的俳谑曲中的上乘之作。作者将常人看来根本不可能的六种事物罗列在一起,造成一种奇妙的讽刺效果。正因作者是板起面孔、正经八百地将这些事物罗列在一起,所以才具有了不攻自破的荒唐特点;但动词“夺”“削”“寻”“劈”“刳”的选择、运用和六种比喻排列的工整,以及口语的通俗得体,又显出作者造的苦心经营。遣词造句是经过精心挑选、安排的,然而它给人的整体感却是平白浅近的。它更像一首民谣,于嬉笑怒骂间对当时贪婪无度、黩货病民的贪官污吏、为富不仁者进行了深刻而尖锐的揭露和抨击,生动形象,入木三分,讽刺效果非常强烈。

参考资料:
1、 李雁 吴冰沁.元散曲经典品读.北京:蓝天出版社,2015:146-147
2、 滕 森.元曲三百首彩图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392
3、 李汉秋 李永祜.元曲精品.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160-161

zuìtàipíng ·tānxiǎozhě

míng yuándài 

duóyànkǒu xuētiězhēntóu guājīnmiànsōuqiú zhōngyǒu ānchúnxúnwāndòu tuǐshàngjīngròu wénnèizhīyóu kuīlǎoxiānshēngxiàshǒu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王冕(miǎn)者,诸暨(jì)人。七八岁时,父命牧¹牛陇(lǒng)²上,窃³入学舍,听诸生诵牧;听已,辄(zhé)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xī)者。父怒,挞(tà)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hé)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¹⁰出,坐佛膝上,执策¹¹映长明灯读之,琅(láng)琅达旦¹²。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¹³;冕小儿,恬¹⁴若不见。
译文: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地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有人牵着牛来责骂他们家的牛践踏田地,踩坏了庄稼。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事情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借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大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
注释:¹牧:放牧。²陇:田埂。³窃:偷偷地,暗中。⁴辄:总是(常常)、就。⁵或:有人;有的人。⁶蹊田:践踏田地,指踩坏了庄稼。⁷挞:鞭打。⁸曷:通“何”,为什么。⁹去:古义—离开,离去。今义:到......去。¹⁰潜:暗暗地、悄悄地。¹¹执策:拿着牧卷。¹²旦:早晨,天亮。¹³狞恶可怖:狰狞凶恶,令人害怕。¹⁴恬:心神安适。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选自《宋学士全集·王冕传》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选自《宋学士全集·王冕传》
译文:安阳的韩性听说以后对此感到很惊讶,收他做弟子,后来他成了大学问家。韩性死后,他的门人像侍奉韩性一样的侍奉王冕。那时王冕的父亲已死,王冕便将母亲带入越城供养。时间久了,母亲想念故乡,王冕就买了头白牛驾着母亲,自己穿戴着古式的帽子衣服跟随在车子后面,乡里的小孩都聚集在道两旁笑,王冕也笑。
古代的王冕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在于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我们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启迪“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青少年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wángmiǎnhàoxué

sònglián míngdài 

    wángmiǎnzhě zhūrén suìshí mìngniúlǒngshàng qièxuéshè tīngzhūshēngsòngshū tīng zhé guī wàngniú huòqiānniúláitiánzhě  zhī érchū yuē  érchī tīngsuǒwéi  miǎnyīn sēng qiánchū zuòshàng zhíyìngchángmíngdēngzhī lánglángdàn xiàngduōǒu níngè miǎnxiǎoér tiánruòjiàn 

    ānyánghánxìngwénérzhī wéi xuésuìwéitōng xìng ménrénshìmiǎnshìxìng shímiǎn yíngyuèchéngjiùyǎng jiǔzhī huán miǎnmǎibáiniújiàchē guānsuíchēhòu xiāngérjìngzhēdàoshànxiào miǎnxiào xuǎn sòngxuéshìquán ·wángmiǎnzhuà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