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馆坐待晓,夜长吟役神。斜风吹败叶,寒烛照愁人。
山馆坐待晓,夜长吟役神。斜风吹败叶,寒烛照愁人。
蕴蓄天然性,浇讹世恶真。男儿出门志,不独为谋身。
蕴蓄天然性,浇讹世恶真。男儿出门志,不独为谋身。

qiū宿shānguǎn--xún

shānguǎnzuòdàixiǎozhǎngyínshénxiéfēngchuībàihánzhúzhàochóurén

yùntiānránxìngjiāoéshìèzhēnnánérchūménzhìwèimóushēn

杜荀鹤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 316篇诗文

猜您喜欢
好时光。渐天长。正月游蜂出蜜房。为人忙。
好时光。渐天长。正月游蜂出蜜房¹。为人忙。
译文:春日是多么好的时光,白日渐渐变得越来越长。正月里蜜蜂飞出蜂房,为人们采集花粉酿蜜奔忙。
注释:¹蜜房:即蜂房。
探春最是沿河好。烟丝袅。谁把柔条染嫩黄。大文章。
探春最是沿河好。烟丝¹(niǎo)。谁把柔条染嫩黄。大文章²
译文:探视春色,最好去河流沿岸,那里柳丝如烟,轻风吹过便袅袅地飘。是谁把柔软的柳丝染成嫩黄,像巨幅图画色彩华美又鲜亮?
注释:¹烟丝:指细长的杨柳枝条。²文章:错综华美的色彩与花纹。

fēngguānghǎochūn--tàiqīng

hǎoshíguāngjiàntiānzhǎngzhèngyuèyóufēngchūfángwèirénmáng

tànchūnzuìshì沿yánhǎoyānniǎoshuíróutiáorǎnnènhuángwénzhāng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寒随一夜去,春逐(zhú)¹五更来。
注释:¹逐:追随。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
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风光¹人不觉,已著(zhuó)²后园梅。
注释:¹风光:时光,春光。²著:“着”的本字。附着,贴近。唐代皎然《寻陆鸿渐不遇》有“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句,“著花”一词意为长出花蕾或花朵。这里“著后园梅”采用此意。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人们没有感觉到春光的到来,已催开了后园的梅花。
这首诗虽是史青应诏之作,但写得俊逸平淡,真情朴质,十分具有感染力。

yìngzhàochú

shǐqīng tángdài 

jīnsuìjīnxiāojìn míngniánmíngcuī 
hánsuí chūnzhúgēnglái 
kōngzhōnggǎi róngyánànhuí 
fēngguāngrénjué zhuóhòuyuánméi 

桑干枝水又东流,长津委浪,通结两湖,东湖西浦,渊潭相接,水至清深,晨凫夕雁,泛滥其上,黛甲素鳞,潜跃其下。俯仰池潭,意深鱼鸟,所寡惟良木耳。
桑干枝水¹又东流,长津委²浪,通结两湖,东湖西浦(pǔ)³,渊潭相通,水至清深,晨凫(fú)夕雁,泛滥其上,黛甲素鳞,潜跃其下。俯仰池潭,意深鱼鸟,所寡惟良木耳。
译文:桑干支水向东流去,长长的河流弯弯曲曲,连通两湖泊,东湖和西面湖泊一水相连,潭水极清且深,早晚都有野鸭在湖上浮游,鱼鳖等水族潜游于水下。观望池潭,寄深意于鱼鸟,物我交融,美中不足的只是缺少美木而已。
注释:¹桑干枝水:今称黄水河,发源于山西省朔州市南,至应县西北入桑干河。²委:弯曲,曲折。³浦:这里指湖泊。⁴凫:野鸭。⁵黛甲素鳞:代指鱼鳖等水族。黛:青黑色。素:白色。⁶俯仰:本指低头和抬头,这里代指“观望”。⁷意深鱼鸟:寄深意于鱼鸟,物我交融。⁸寡:少。⁹良木:美木。
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
始欲¹识郎时²,两心望如一³
译文:刚刚开始想要认识郎君的时候,总是希望两颗心都是一样的渴望彼此。
注释:¹始欲:刚开始想要。²识郎时:认识郎君的时候。³望如一:希望如同一样。渴望是一样的。如一,一律;一样。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理丝¹入残机²,何悟³不成匹
译文:把思念之情放入织机,哪里还担心我们不会是一对呢?
注释:¹理丝:抽理蚕丝。整理丝线。丝,谐“情思”的“思”。²残机:残剩着没有完成织物的织机。残留着织品的织机。残破的织布机。³何悟:哪里悟得,何不领悟。⁴匹:布匹。绢匹。布帛宽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这里用着双关语,暗喻二人不能成为匹配。

  “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这两句是说,她和他初相识的时候,两颗心都希望永远如一。

  往日的日子过得多么顺畅啊,那正是和他初相识的时候。夜晚幽会,她伏在他耳边悄问:天长地久,两心如一,是么?他呢,也细语相答:这个自然,两情相爱,直到百年!这甜腻腻的回答叫他白天身儿坐在织机面前,魂灵儿还在他身边。眼前就算是洁白的生“丝”,也给她念成了柔柔的情“思”,手里才捧起一匹织好的丝帛,心中就像想起和他匹配的将来......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丝:谐“情思”的“思”。残机:残破的织机。悟:不顺从、相逆,与“忤”意同。匹:布帛宽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这里用作双关语,暗喻二人不能称为匹配。这两句是说,任凭她怎么理齐了丝儿,这破织机就是不听操纵,始终织不成像样的匹段。

  如今这些都不必提了,那薄情的人儿走了,就算想也是白搭。只有这机子最最可恨,瞧着它像是没有心眼,可怎么也会和他一样使坏?诗歌以棉丝织成布匹来比喻有情人结为佳偶。这位女子本指望两情相悦,将会有个美满的结局,没想到男子负心,留给她的是一缕织不成的乱丝,一个残缺不全的梦。

薄宦各东西,往事随风雨。先自离歌不忍闻,又何况,春将暮。
薄宦(huàn)¹各东西,往事随风雨。先自离歌不忍闻,又何况,春将自。
译文:为了这卑微官职,都不得不各奔东西。如烟往事随着岁月的风雨渐渐逝去,离别的歌曲已经不忍再听,何况又遇上百花凋谢的暮春天气?
注释:卜算子: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¹薄宦:谓官职卑微,仕途不甚得意。
愁共落花多,人逐征鸿去。君向潇湘我向秦,后会知何处。
愁共落花多,人逐征鸿¹去。君向潇湘²我向秦³,后会知何处。
译文:愁情啊,就像纷纷凋零的落花那样多。朋友啊,就要追随着鸿雁远去。你向湖南,我向覃北即将出发,谁知以后相会在哪里?
注释:¹征鸿:远行的大雁。²潇湘:即潇水和湘水,均在湖南境内。这里是代指湖南一带。³秦:今陕西一带。

  上片以“薄宦各东西”句开篇,交代了兄弟分离的情况。“薄宦”在这里非谦词,更多的是一种解嘲。朝廷软弱无力,官职空有其名。纵有鸿鹄之志,终也壮志难酬。自己宏图难展,只有“薄宦”小衔而已,虚幻如烟。“各东西”表示他们虽满腹不平,却也要为官出世,颠沛辗转,远行天际。这次分别,他们从此天各一方,纵使亲情再深,也徒有念牵而已。“往事随风雨”句写得比较隐晦,大有往事堪哀不可回首之意。“往事”既有他们相处的时光,更包含他们宦海沉浮的遭际以及北宋倾覆、南宋偏安的全部心酸历史。无论如何,这些都已随雨打风吹去,现实依旧如此。“先自离歌不忍闻”承接黄童的“别泪多于雨”一句而来,季弟的和章写得荡气回肠,直入词人心扉。其中有分别的泪水,有肺腑“四十秋”的情深,有西出阳关的凄凉,有处处思兄的伤心。如此离歌,难怪词人不忍再听。词人与从弟分别却这般凄怆,毫无男子的爽朗、豪迈是时代给他们内心划下的伤痕。身逢乱世,太多坎坷,他们所有的不满、所有的怨怼都无可排遣,只有两兄弟心有灵犀,倾吐高山流水之音,任世事变迁,有兄弟的鼓励安慰就是仅剩的温存。而现在连这亲情之梦部归于破碎,心中所剩的也只有伤感悲愤了。从此以往,他们只能独自承担生活的压抑,怨受着时间无情的流逝。“又何况,春将自。”再次给这凄楚的氛围平添伤感的色彩。

  下片承春自而抒离愁。”愁共落花多”一语双关,既是分离的忧愁,又是人生的困顿。无论哪般,都已是郁结绵长,比落红还要多几分。“人逐征鸿去”,在孤单中渐行渐远,唯余词人一人承受着悲凉,生发“君向潇湘我向秦,后会知何处”的感喟。这句化用了唐代诗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的“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句,“潇湘”在南方,而秦属北地。这犹言兄弟南北分离,天地相隔,再相会不知其期。全词在低婉徘徊中收笔,其中浓浓的愁思依旧飘摇不断。

  这首词不同于一般送别词之写景抒情,而以情带景,景物全是由离愁引出,又为离愁所包容。词人以浑厚的笔力将手足之情和分离之谊刻画得深沉、浓重,其字里行间也镌刻上时代的痕迹。既是送别的离曲,也是乱世的挽歌。全词抒情真率深切,笔力也清劲挺拔,语言质朴,格凋幽婉。

参考资料:
1、 刘石主编;清华大学《宋词鉴赏大辞典》编写组编.宋词鉴赏大辞典:中华书局,2011.08:第808页

bosuànzi··báohuàndōng西--huánggōng

báohuàndōng西wǎngshìsuífēngxiānrěnwényòukuàngchūnjiāng

chóugòngluòhuāduōrénzhúzhēng鸿hóngjūnxiàngxiāoxiāngxiàngqínhòuhuìzhīchù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