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è)¹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bō)²可随身。
译文:质上人有时打坐,静如枯木;有时出游,飘若浮云,心无所系,随性而行,超世脱俗。其他僧人云游,还带着盛水的瓶子和吃饭的钵,而他出门连这两件东西都不带,一身之外无所有,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注释:¹枿坐:枯坐。枿,树木砍去后留下的树桩子。²瓶钵:僧人出行所带的食具。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译文:遇到人也不会去聊人世间的琐事,仿佛他是一个置身于世间之外的人一样。

  因为是送给僧人的诗,所以诗开头便云佛事:“枿坐云游出世尘。”这是写质上人的形象。诗人抓住他的特征,刻画了他的不同凡俗。

  第二句进一步写质上人的形象。瓶钵是云游和尚喝水吃饭不可少的器具。可是质上人连应该随身携带的一瓶一钵都没有。这就更突出了质上人超出尘世的性格,成了飘飘然来去无牵挂的大闲人了。

  第三、四句,“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这是从质上人的精神境界去刻画他的形象。他不说一句有关人世间的话,这才写出精神上大解脱的悟道者形象。人们口上说的,都是心上想的,不说人间事,是他心里根本不想这些事,因为他把人间的名利富贵看做是虚幻、短暂、无意义的。“所谓“世缘终浅道缘深”(苏东坡语),在这位质上人身上表现得非常彻底,他完全游离于尘世之外。

  他虽曾赞羡“万般不及僧无事,共水将山过一生”(《题道林寺》)的生活,但无论怎样也不能像质上人那样口不说一句人间事。所以“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既有对质上人的称赏和羡慕,也有诗人自己复杂心情的流露,字面上意义虽然浅近,而诗人的感慨颇深。

  杜荀鹤的诗在语言上通俗浅近,明白流畅,所以他把严于格律的近体诗通俗化了。正因为这样,他的许多诗句包括《赠质上人》在内都在长期流传中成了人们口头的熟语。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360-1361页

zèngzhìshàngrén

xún tángdài 

nièzuòyúnyóuchūshìchén jiānpíngsuíshēn 
féngrénshuōrénjiānshì biàn便shìrénjiānshìrén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质上人有时打坐,静如枯木;有时出游,飘若浮云,心无所系,随性而行,超世脱俗。其他僧人云游,还带着盛水的瓶子和吃饭的钵,而他出门连这两件东西都不带,一身之外无所有,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遇到人也不会去聊人世间的琐事,仿佛他是一个置身于世间之外的人一样。

注释

枿坐:枯坐。枿,树木砍去后留下的树桩子。

瓶钵:僧人出行所带的食具。

赏析

  因为是送给僧人的诗,所以诗开头便云佛事:“枿坐云游出世尘。”这是写质上人的形象。诗人抓住他的特征,刻画了他的不同凡俗。

  第二句进一步写质上人的形象。瓶钵是云游和尚喝水吃饭不可少的器具。可是质上人连应该随身携带的一瓶一钵都没有。这就更突出了质上人超出尘世的性格,成了飘飘然来去无牵挂的大闲人了。

  第三、四句,“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这是从质上人的精神境界去刻画他的形象。他不说一句有关人世间的话,这才写出精神上大解脱的悟道者形象。人们口上说的,都是心上想的,不说人间事,是他心里根本不想这些事,因为他把人间的名利富贵看做是虚幻、短暂、无意义的。“所谓“世缘终浅道缘深”(苏东坡语),在这位质上人身上表现得非常彻底,他完全游离于尘世之外。

  他虽曾赞羡“万般不及僧无事,共水将山过一生”(《题道林寺》)的生活,但无论怎样也不能像质上人那样口不说一句人间事。所以“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既有对质上人的称赏和羡慕,也有诗人自己复杂心情的流露,字面上意义虽然浅近,而诗人的感慨颇深。

  杜荀鹤的诗在语言上通俗浅近,明白流畅,所以他把严于格律的近体诗通俗化了。正因为这样,他的许多诗句包括《赠质上人》在内都在长期流传中成了人们口头的熟语。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360-1361页
创作背景

  杜荀鹤所生活的正是晚唐战乱不止、民生凋弊的多事之秋。作为一个有良心、有正义感的诗人,面对这样的现实,不可能缄口不语。诗人对质上人的最无牵挂和最清闲表示了由衷的赞颂,而于赞语之中却含有弦外之意,寓有感慨人生的意趣,所以诗人就此写下《赠质上人》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360-1361页
杜荀鹤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 316篇诗文

猜您喜欢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尊 一作:樽)
多情却似总无情¹,唯觉尊(zūn)²前笑不成。
译文:多情的人却像是无情人儿一样冰冷,在离别的酒宴上只觉笑不出声。
注释:¹多情句:意谓多情者满腔情绪,一时无法表达,只能无言相对,倒像彼此无情。²尊:古代盛酒的器具。也作“樽”。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译文:蜡烛仿佛还有惜别的心意,替离别的人流泪到天明。

  这是一首抒写诗人对妙龄歌女留恋惜别的心情。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聚首如胶似漆作别却像无情;只觉得酒宴上要笑笑不出声。

  诗人同所爱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分别,感情是千头万绪的。“多情却似总无情”,明明多情,偏从“无情”着笔;着一“总”字,又加强了语气,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诗人爱得太深、太多情,以致使他觉得,无论用怎样的方法,都不足以表现出内心的多情。别筵上,凄然相对,像是彼此无情似的。越是多情,越显得无情,这种情人离别时最深切的感受,诗人把它写了出来。“唯觉樽前笑不成”,要写离别的悲苦,他又从“笑”字入手。一个“唯”字表明,诗人是多么想面对情人,举樽道别,强颜欢笑,使所爱欢欣!但因为感伤离别,却挤不出一丝笑容来。想笑是由于多情,“笑不成”是由于太多情,不忍离别而事与愿违。这种看似矛盾的情态描写,把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说得委婉尽致,极有情味。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案头蜡烛有心还惜别;你看它替我们流泪流到天明。

  题为“赠别”,当然是要表现人的惜别之情,然而诗人又撇开自己,去写告别宴上那燃烧的蜡烛,借物抒情。诗人带着极度感伤的心情去看周围的客观世界,于是眼中的一切也都带上了感伤的色彩。蜡烛本是有烛芯的,所以说“蜡烛有心”;而在诗人眼里烛芯却变成惜别之心,把蜡烛拟人化了。在诗人眼里,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公的离别而伤心了。“替人垂泪到天明”,“替人”二字,使意思更深一层。“到天明”又点出了告别宴时间之长,这也是诗人不忍分离的一种表现。

  齐梁之间的江淹曾经把离别的感情概括为“黯然销魂”四字,但这种感情的表现,却因人因事的不同而千差万别;这种感情本身,也不是“悲”、“愁”二字所能了得。杜牧此诗不用“悲”、“愁”等字,却写得坦率、真挚、道出了离别时的真情实感。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出版社.唐诗鉴赏大典(十一):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34-36
2、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810-811

zèngbiéèrshǒu ·èr

 tángdài 

duōqíngquèzǒngqíng wéijuézūnqiánxiāochéng  (zūnzuò zūn )
zhúyǒuxīnháibié rénchuílèidàotiānmíng 
邂逅承际会,得充君后房。
(xiè)(hòu)承际会¹,得充²君后房³
译文:我意外地同您邂逅,因此有幸住在您的闺房中做您的妻室。
注释:¹际会:机遇。²得充:能够。³后房:妻子。
情好新交接,恐栗若探汤。
情好新交接,恐栗(lì)若探汤¹
译文:虽然与丈夫新婚感情很好,可我事事恐惧小心,如临热水。
注释:¹探汤:把手伸进滚开的水中,这里比喻诫惧之意。
不才勉自竭,贱妾职所当。
不才勉自竭,贱妾职所当。
译文:我虽没有什么才能但我努力尽心,愿意成为您家族的一员。
绸缪主中馈,奉礼助蒸尝。
(chóu)(móu)¹主中馈²,奉礼助蒸尝³
译文:整顿好仪表主管厨房飨客的菜肴,遵循礼仪辅佐举办祭祀。
注释:¹绸缪:系好衣服的带结。比喻整顿好仪表。²主中馈:主管厨中飨客的菜肴。³蒸尝:祭祀。冬天祭祀叫蒸,秋天祭祀叫尝。
思为莞蒻席,在下蔽匡床。
思为莞蒻(ruò)¹席,在下蔽匡床²
译文:又愿意变成蒲草做成的席子,在下面遮蔽方正安适之床。
注释:¹莞蒻:细嫩的蒲草,可以做成席子。²匡床:方正安适的床。
愿为罗衾帱,在上卫风霜。
愿为罗衾帱(chóu)¹,在上卫风霜。
译文:又愿意变成绸做的被子和帐子,在上面挡住寒冷的风霜。
注释:¹罗衾帱:绸做的被子。帱,床帐。
洒扫清枕席,鞮芬以狄香。
洒扫清枕席,鞮(dī)¹芬以狄香²
译文:每天贤惠地把枕席清扫干净,并用上“鞮芬”或“狄香”熏香。
注释:¹鞮:古代一种皮制的鞋。²狄香:外国来的香料。
重户结金扃,高下华灯光。
重户结金扃(jiōng),高下华灯光。
译文:我把重重的门户都关好,屋里上下都点起装饰美丽的灯。
衣解巾粉御,列图陈枕张。
衣解巾粉御,列图陈枕张。
译文:解衣就寝,铺好枕头并挂好帐子,陈列素女、天老的图像。
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
素女¹为我师,仪态盈万方。
译文:我要以素女为师,像她那样,仪态形容要呈现万种美姿。
注释:¹素女:天上的仙女。
众夫希所见,天老教轩皇。
众夫希所见,天老¹教轩皇²
译文:这是多数男子没有见过的,还有天老黄帝阴阳导养术图像。
注释:¹天老:皇帝的辅臣。²轩皇:指黄帝。
乐莫斯夜乐,没齿焉可忘。
乐莫斯夜乐,没齿焉可忘。
译文:快乐莫过于夜晚的快乐,一辈子也难忘和丈夫共度的时光。
“同声歌”,有“同声相应”之意。这首诗写女子自幸得嫁给令她满意的丈夫,表示愿意尽妇职,希望能够与丈夫长久恩爱。
水色帘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
水色帘¹前流玉霜²,赵家飞燕³侍昭(zhāo)
译文:晶莹如水的珠帘里月光皎洁,晃动着美女的身姿,赵家飞燕在昭阳宫侍奉君王。
注释:¹水色帘:珠帘,因晶莹如水,故称。²流玉霜:谓月光皎洁如霜,流泻于地。玉霜:白色的霜。一说指女子美好的容貌。³赵家飞燕:即赵飞燕,为汉成帝妃子名,住在昭阳殿。⁴昭阳:汉宫殿名,成帝时赵飞燕居之。唐人宫怨诗中常用汉宫以指代唐代宫殿。
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
掌中舞¹罢箫声绝²,三十六宫³秋夜长
译文:欢乐歌舞后箫声中止,三十六宫清冷下来,宫女们感到秋夜的漫长。
注释:¹掌中舞:在人掌上跳舞。相传赵飞燕可作掌上舞蹈。²箫声绝:洞箫发出的旋律停了下来。³三十六宫:许多的宫殿。三十六,不是确数。⁴秋夜长:秋天夜晚时间长,也指人在寂寞之时,感到时间长。

  该诗以“飞燕”作意象,成功运用了对比反衬的艺术手法,首句写景题咏意象明丽、境界高远,极言帘之洁白非凡,见飞燕得宠之盛。末句言一人专宠,三十六宫尽皆失欢。“秋夜长”双关,既与首句“流玉霜”相应,又言从此无春意也。

  这首诗通过赵飞燕的前后生活对比,概括了宫女的一生,年轻时凭借姿色容貌得以受宠,但最后红颜凋落便过着凄冷的生活,老死宫中,任凭秋夜漫长独自煎熬。通过这种景色与时光的描写烘托宫女的凄凉冷落的生活,在孤独绝望中度过漫长的岁月。以汉代唐,这是唐朝诗歌常用的借代手法,作者不露锋芒,在平淡的话语间以诗借古讽今,有着婉而多讽的艺术魅力。徐诗语言通俗晓畅,但却并不代表其诗作缺少艺术加工,流于平淡,事实上他的诗歌能够在平易的语言中见得波澜,诗篇里可以见到工于余韵的高超技巧。虽用语浅近,却造意新颖,饱含诗味。

  诗歌以曾以歌舞技艺赢得皇上宠爱的赵飞燕最后也因年老色衰而被打入冷宫, 度过其凄凉、寂寞难耐的漫长余生。更不用说那些众多而普通的宫女,不仅难以得到皇上的青睐征幸而且连平时见一面都难得,等待其的只能是最后老死宫中的凄惨遭遇。“三十六宫秋夜长”一句隐隐地道出了宫女们的怨恨之情以及诗人对其的同情之心,显得颇为含蓄蕴藉。

  “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景物描绘既富有情致,又流畅明丽,成千古传颂的写景名句,至今为人所称道。此诗写的是宫中怨情,但却无一字议论和抒情,作者只是运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一人承宠,各院凄凉”的景象,便把宫女们深长的幽怨生动地表现了出来,颇为婉转含蓄。以夺人之爱的飞燕比衬,才更见婕妤之哀。其他宫殿与得宠者所居之昭阳殿形成比照,隐喻失宠与得宠,加深了诗歌的形象化。

  该诗立意新警,显然是以汉代唐,采用曲笔手法。

参考资料:
1、 王育红.唐代宫怨诗歌及其情感表达[J].重庆社会科学,2010,03
2、 苏伟伦编著.新编唐人绝句(图文版):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141页
3、 周本淳.唐人绝句类选: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11月第1版:第137页
4、 王文坤.徐凝及其诗歌研究[D].辽宁大学,2014

hàngōng--níng

shuǐliánqiánliúshuāngzhàojiāfēiyànshìzhāoyáng

zhǎngzhōngxiāoshēngjuésānshíliùgōngqiūzhǎng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边草¹,边草,边草尽²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³,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jiā)一声愁绝
译文:边塞的野草啊,边塞的野草!野草枯尽,戍边的兵士也已老。山南山北雪后放晴,千里万里处处月明。明月啊,明月!远处传来胡笳一声,令人悲苦愁绝。
注释:¹边草:边塞之草。此草秋天干枯变白,为牛马所食。²尽:死。³雪晴:下过大雪后放晴。⁴月明:月色皎洁。⁵胡笳:一种流行于北方游牧民族地区的管乐器,汉魏鼓吹乐常用之。⁶绝:极,很,表示事物程度的副词。

  这是一首反映边地戍卒思归情绪的小令,这类题材在唐诗中多得不可胜计,但在词中却很少见。盛唐时代的诗人们都向往到边塞建功立业,所以岑参等人笔下的边塞风光无比壮丽,充满乐观的情调。但到了中唐时代,情况不同了,李益的边塞诗就有一种凄凉的气氛,不少诗篇描写边地戍卒的思乡怀归和哀怨情绪。戴叔伦此词所写也是这种思想情绪,但写得非常含蓄深沉。

  开头“边草”两字重叠,固是词调格律的要求,而在这里使人联想到一望无际的草原,显示出空间的寥阔,同时点明边塞的地理环境,渲染了荒凉的气氛。接着“边草尽来兵老”一句,写时间之悠长。边草一次次从生长到枯萎,戍卒年年盼归,从青年到衰老。值得注意的是以“草尽”烘托“兵老”,还暗寓着统治者把戍卒当作“边草”一样看待的意思,表现出作者对统治者不管戍卒死活的斥责和抗议,寄托着对戍卒遭遇的深切同情。

  中间一联对句,非常工整。“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前句写边塞冰天雪地,一片银白,“山南山北”点明白雪覆盖面之广阔,“晴”字点明飘雪已经停止,同时为下句的“月明”作铺垫。下句写白雪衬托下的月色分外皎洁,“千里万里”写月亮普照之广,同时也暗寓着边塞与家乡相隔之遥远。人隔两地,但所望之月是同一个月,所以明月是最易引起怀人思乡之景,李白著名的诗篇《静夜思》就是描绘见月思乡的情景,唐代写望月怀乡的诗篇不胜枚计。接着又按格律要求叠用“明月,明月”,使读者更体会到:戍卒面对明月,思乡怀人之情更切,似乎戍卒的思想已长着翅膀飞回了家乡。

  结句“胡笳一声愁绝”,一声胡笳使戍卒从思乡梦中惊醒过来,原来自己仍旧身在边地,最后用“愁绝”二字表现出戍卒的极端忧愁苦闷,同时也起了点明主题的作用。

  全词没有出现思乡怀人的字样,但句句都围绕着这一主题,其特点是全用景物烘托的手法。边地将尽的枯草,积满山岭的冰雪,晴朗夜空的明月,凄凉悲切的胡笳声,所有这些景物描写,都是为了烘托戍卒的心情,有了前面的层层铺垫,最后用“愁绝”二字点明,就显得心情特别沉重而有力。

  此词的另一特点是重叠的结构形式。按照词的格律要求,全词有两对叠句,这种重叠通过重复歌咏可加强感情的抒发,同时也起了加深意境的作用。“边草”重叠,形成一种荒凉的意境,描写了戍卒的活动背景,也烘托出戍卒空虚凄凉的心境,这就与单用“边草”二字的作用不同。“明月”重叠,一方面是上句末尾“月明”二字的颠倒,使之与上句转折呼应,这也是转应曲词调的格律要求,形成上下句勾连的格局,可产生回环往复的韵致,另一方面,“明月”二字的重叠,造成了一种明月普照的柔和氛围,烘托出了戍卒思乡怀人的强烈不安的情绪。

  全词意境极为深沉含蓄,是中唐文人词中难得的一篇佳作。

参考资料:
1、 陆国斌,钟振振 .《历代小令词精华》 .长沙 :岳麓书社 ,1993 :24-25 .

tiáoxiàolìng ·biāncǎo

dàishūlún tángdài 

biāncǎo biāncǎo biāncǎojìnláibīnglǎo shānnānshānběixuěqíng qiānwànyuèmíng míngyuè míngyuè jiāshēngchóujué 
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
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
啼枯湘水竹,哭坏杞梁城。
啼枯湘水竹,哭坏杞梁城。
天亡遭愤战,日蹙值愁兵。
天亡遭愤战,日蹙值愁兵。
直虹朝映垒,长星夜落营。
直虹朝映垒,长星夜落营。
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
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
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
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
“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是借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之句来写景,并以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凄凉之景引出对往事的追忆。诗起首就奠定了全诗的悲怨基调,后面的用典也就大多与悲怨愤恨及其死亡相关。“啼枯湘水竹,哭坏杞梁城”一是用舜死时两个妃子为其而哭,泪洒竹上尽成斑点的典故,二是用春秋时齐国大夫杞梁为齐国伐莒,死于莒国城下,其妻号哭过于哀痛,而导致杞的城墙为之崩塌。作者用此两典,暗示梁元帝的失败和江陵城的陷落。“天亡遭愤战”后的六句借典故转入对梁灭亡的反思,言说梁灭亡前乃有不少败亡的征兆,说明国亡兵败乃是天意所致,其深层则含有谴责之意。“天亡遭愤战”引项羽之典。项羽兵败时对乌江亭长说:“此天要亡我,我又何必渡江呢?”然后自刎而亡。“遭愤战”是指遭遇使人怨愤的战争。“日蹙值愁兵”指梁的国土一天比一天在缩减,将士为之而愁也没有什么用处了。“直虹朝映垒,长星夜落营”,借天文之象暗喻梁早已显出败亡的迹象。《晋书·天文志》载:“虹头尾至地,流血之象”。长虹映照军营战垒是兵败的征兆,而长星流落营中又为主将陨落的先兆。“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仍是用典。“楚歌”句用项羽兵困垓下,夜闻汉军四面楚歌之典,寓含梁朝江陵兵败多有怨恨之意;“南风”句则引《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人对阵楚师则歌南风,多有死声,预言楚必然无功而返,而暗指梁元帝必败。以上六句都是引典而暗寓江陵败局乃天意难违。“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则有两解,一是谴责梁朝的君臣只顾眼前的享乐,将士养尊处优,不思战争,皇帝也淫逸骄奢,不虑身后的骂名;第二解则可理解为作者的愤激之言,说的是梁亡乃必然之事,我也就借酒浇愁,不管他身后的荣誉与名声了。庾信羁留北方而不能南归,预想自己肯定会被人诟病,但想到梁的腐败无能与不可挽救,也就顾不得论身后之名而借酒浇愁了。实际上这是庾信的愤激之言,梁必败早就有预兆,我等又何德何能力挽狂澜于既倒呢?那就暂且以杯中酒而自我安慰吧!

yǒnghuái怀shí

xìn nánběicháo 

yáoluòqiūwéi liángduōyuànqíng 
xiāngshuǐzhú huàiliángchéng 
tiānwángzāofènzhàn zhíchóubīng 
zhìhóngcháoyìnglěi chángxīngluòyíng 
chǔráohèn nánfēngduōshēng 
yǎnqiánbēijiǔ shuílùnshēnhòumí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