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树巢宿鸟,无酒共客醉。月上蝉韵残,梧桐阴绕地。
有树巢宿鸟,无酒共客醉。月上蝉韵残,梧桐阴绕地。
独出村舍门,吟剧微风起。萧萧芦荻丛,叫啸如山鬼。
独出村舍门,吟剧微风起。萧萧芦荻丛,叫啸如山鬼。
应缘我憔悴,为我哭秋思。
应缘我憔悴,为我哭秋思。

cūn--shěnzhī

yǒushùcháo宿niǎojiǔgòngzuìyuèshàngchányùncántóngyīnrào

chūcūnshěményínwēifēngxiāoxiāocóngjiàoxiàoshānguǐ

yīngyuánqiáocuìwèiqiū

沈亚之

沈亚之

沈亚之(781—832),字下贤,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工诗善文,唐代文学家。沈亚之初至长安,曾投韩愈门下,与李贺结交,与杜牧、张祜、徐凝等友善。举不第,贺为歌以送归。元和十年(公元八一五年)第进士。泾原李汇辟掌书记,后入朝为秘书省正字。大和初,柏耆为德州行营诸军计会使,召授判官。耆贬官,亚之亦贬南康尉。后于郢州掾任内去世。沈亚之兼长诗、文、传奇,曾游韩愈门下,以文才为时人所重,李贺赠诗称为“吴兴才人” ▶ 28篇诗文

猜您喜欢
铜柱朱崖道路难,伏波横海旧登坛。
铜柱朱崖¹道路难,伏波²横海旧登坛³
译文:通往铜柱朱崖的道路艰险崎岖,登坛封拜的伏波横海曾效驰驱。
注释:¹铜柱朱崖:指南方边远地区。铜柱:汉伏波将军马援曾率兵南征交趾,立铜柱,为汉之极界。按所立铜柱在今广西分茅岭下。朱崖:又称珠崖,汉郡名,即今海南省琼山县一带。²伏波:汉马援曾为伏波将军,韩说曾为横海将军,两人都曾率兵南征。³登坛:古代封拜大将,都要筑坛受命,然后出师。
越人自贡珊瑚树,汉使何劳獬豸冠。
越人¹自贡珊瑚树²,汉使何劳獬(xiè)(zhì)³
译文:百越的土人自愿进贡珊瑚宝树,汉代的使者何劳又去辨诬洗污。
注释:¹越人:泛指南方人。五岭以南,古为百越之地。²珊瑚树:古人以为珍饰之物。³獬豸冠:御史所服之冠。獬豸:类似羊的神兽,据说它能辨是非曲直。
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
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
译文:奔驰山中的驿马担心日已向暮,航行江上的孤舟生怕遇上风雨。
由来此货称难得,多恐君王不忍看。
由来此货称难得¹,多恐君王不忍看。
译文:这些珍奇宝物从来都很难得到,只恐贤明的君主顾也不肯一顾。
注释:¹难得:指稀世的珍宝。言古代明君屏绝稀奇珍宝,免使臣下逢迎其欲,以图恩宠。

  这是一首讽刺地方官员以进贡方物为名,行市恩买宠之实的诗,词微义显,言正行方,全诗可分为两部分。

  前四句为第一部分,意思是说,远方贡物,不该强取。首二句由怀古领起。“铜柱”、“朱崖”,暗指杜侍御出旧的地点,这个地方正是当年伏波将军(马援)、横海将军(韩说)拜将坛、征讨东越之地。言外之意,历史上的两位战将,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才到了那里,功彪千载,名垂青史,如今杜侍御为了攫取贡物,取悦皇帝,也到了那里,孰公孰私、孰尊孰卑,两相对照,泾渭分明。若说一二句是侧面讽谏的话,三四句就是从正面进言。意思是说汉唐国力强盛、为其威望所折服,南越人自会心甘情愿向朝廷进献像珊瑚树那样的珍贵礼物,又何必劳驾杜侍御不辞辛劳、万里迢迢前去亲自索要。

  后四句为第二部分,写杜侍御冒险而夺取贡物,未必能取悦皇上。五六句承首句,突出“道路难”三字。马精疲力尽,还要爬山涉水,唯恐太阳下山赶不及路程;船,孤帆无伴,还要冲波鼓浪、冒着春寒艰难行驶。两句将杜侍御为逢迎,不惜一切代价的为人及其心理状态刻画得入木三分。七八句,以反言若正的笔法,表面上为粉饰朝廷、为君王开脱,实则寓含更深刻的讽刺。从“多恐”二字里透露了这一消息,可谓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此诗紧扣御史的职责和其卑鄙行为,构成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起到辛辣讽刺的效果。

参考资料:
1、 林力 肖剑.唐诗鉴赏大典(上、中、下册):长征出版社,1999年:818页

shìsònggòngzèng--zhāngwèi

tóngzhùzhūdàonánhénghǎijiùdēngtán

yuèréngòngshānshùhàn使shǐláoxièzhìguān

shānzhōngchóuwǎnzhōujiāngshàngwèichūnhán

yóuláihuòchēngnánduōkǒngjūnwángrěnkàn

满地春风扫落花,几番曾醉长官衙。
满地春风扫落花,几番曾醉长官衙(yá)¹
译文:满地春风吹扫着落花的世界,你我曾经多次醉倒在官衙里。
注释:¹官衙:旧时对政府机关的通称。
诗成锦绣开胸臆,论极冰霜绕齿牙。
诗成锦绣¹开胸臆,论极冰霜绕齿牙。
译文:你作诗如打开胸中锦绣,谈论冰霜更是脱口而出。
注释:¹锦绣:喻美丽之物。
别后与谁同把酒,客中无日不思家。
别后与谁同把酒,客中无日不思家。
译文:分别之后你又与谁把酒言欢,是否整日外出做客不想归家?
田园知有儿孙委,早晚扁舟到海涯。
田园知有儿孙委,早晚扁(piān)舟到海涯¹
译文:知道田园只之事可以委托给儿孙,何时驾着一叶扁舟去到那海边?
注释:¹海涯:海边。早晚:何时。

gāolìng--shì

mǎnchūnfēngsǎoluòhuāfāncéngzuìzhǎngguān

shīchéngjǐnxiùkāixiōnglùnbīngshuāngrào齿chǐ

biéhòushuítóngjiǔzhōngjiā

tiányuánzhīyǒuérsūnwěizǎowǎnbiǎnzhōudàohǎi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杨柳渡头¹行客²稀,罟(gǔ)³荡桨向临圻(qí)
译文:杨柳飘拂的渡口行客疏疏稀稀,艄公摇荡着船桨一直驶向临圻。
注释:¹渡头:犹渡口。过河的地方。²行客:过客;旅客。³罟师:渔人,这里借指船夫。⁴临圻:临近曲岸的地方。当指友人所去之地。“圻”,曲岸。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惟有相思¹似春色,江南江²北送君归。
译文:只有相思的别恨像无边的春色,不论江南江北时刻送你把家归。
注释:¹相思:此处指友人间的彼此想念。²江:大江,今指长江。

  王维这首送别之作意韵悠长,风神摇曳,绵邈蕴藉。饱含劝勉,一叙理想抱负之情。诗的开篇直接入题,描写送别情形。渡头是送客之地,杨柳是渡头现成之景,景中却蕴含深情:“柳”与“留”同音,唐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表示不忍离别,希望远行的人留下来。但分别终究是不可避免的,此时友人乘坐的船只已经起航。这里写杨柳,不仅写现成之景,更是烘托送别气氛。行客已稀,见境地的凄清,衬托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第一句点明送别之地。第二句醒出“归江东”题意。刚才还很热闹的渡头,一下变得行客稀少,冷冷清清。惟有诗人自己,仍然立在那里,目送着友人渐渐远去。他的脑海里,或许在重温刚才与友人依依话别的情景,或许想起了之前和友人交往的点点滴滴。但这一切,都只能是追忆了。眼前只见友人所乘的船顺水而下,离自己越来越远。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也有目送友人乘舟而去的情形:“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站在高高的黄鹤楼上,远眺孤舟,写的是远景。而王维捕捉的是船夫荡桨的细节,写的是近景。同样写送行,李白之潇洒与王维之细腻,可见一斑。

  船儿渐行渐远,友人的身影也越来越模糊。友人乘船而去,只要再过一会儿,他们就将消失在诗人的视线之外。而这一别,又不知何时才能重新相逢。想到这些,诗人的心中难免有些怅惘。这时,诗人依依不舍,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像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是十分美丽的想象,有着无比蕴藉而深厚的感情。诗人似乎在对友人说:你在江上走,江南江北的春色包围着你;我的牵挂、友谊也和这春色一样,时时刻刻包围着你,陪你一路前行。春满江南江北,情亦满江南江北。不必特意写离愁别苦,别情已经充盈了满篇。更巧的是,自然之景与深挚之情妙合无间,耐人寻味。将自然界的春色比心灵中的感情,即景寓情,情与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这里藉难写之景以抒无形之情,功夫当然又深了一层。写离情别绪哀而不伤,形象丰满,基调明快,这是盛唐诗歌的特色。

  此诗描写的是最具普遍性的离别。与许多别诗一样,先用景色来制造—定的气氛,“行客稀”可见境地的凄清,反衬与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此诗末两句“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与牛希济《生查子》诗中:“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两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与王维“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诗句比较,手法相同,思路相近,同样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但感情一奔放一低徊,风格一浑成一婉约,各具姿态。“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两句是作者突发的奇想,将春色比作心中对朋友的情谊,情景妙合无间,表露得非常自然。原本充满愁绪的离别被诗人写得哀而不伤,反而觉得形象丰满、基调明快,其动人的艺术魅力不可否认。

参考资料:
1、 陈贻掀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96-197

sòngshěnguījiāngdōng

wángwéi tángdài 

yángliǔtóuxíng shīdàngjiǎngxiànglín 
wéiyǒuxiāngchūn jiāngnánjiāngběisòngjūnguī 
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
青门柳¹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²
译文:门外的杨柳无力的下垂着,春风把柳树枝叶吹成了金黄色。
注释:¹青门柳:长安城东南门外有霸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这里泛指京城东门的柳树。²黄金色:指枝叶的衰黄颜色。
街东酒薄醉易醒,满眼春愁销不得。
街东酒薄¹醉易醒,满眼春愁销不得。
译文:东街的酒力太小,醉了很容易就会醒来,满腹愁苦还是消不了。
注释:¹街东酒薄:指东街所卖的酒其酒力太小。

zhǎngānchūn--bái

qīngménliǔzhīruǎndōngfēngchuīzuòhuángjīn

jiēdōngjiǔbáozuìxǐngmǎnyǎnchūnchóuxiāo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¹吴起²出,遇故人,而止³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sì)¹⁰¹¹,恐¹²¹³自食其言也。其为¹⁴¹⁵若此,宜¹⁶其能服¹⁷三军欤(yú)¹⁸?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¹⁹
译文: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他吃饭。老朋友说:“好啊,等我回来就(到你家)吃饭。”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可是)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想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注释:¹昔:从前。²吴起: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政治家、改革家。³止:留住。⁴食:吃。⁵之:代词,指“老朋友”。⁶明日:第二天。⁷令:派;使;让。⁸求:寻找。⁹方:才。¹⁰俟:等待。¹¹者:.....的原因。¹²恐:恐怕;担心。¹³其:他,指吴起。¹⁴为:坚守。¹⁵信:诚信。¹⁶宜:应该。¹⁷服:使……信服(使动用法)。¹⁸欤:语气词,吧。¹⁹非信不可也: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信,守信,讲信用。可:行;可以。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