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横斜淡月明,珊瑚枝上晚风清。罗浮一觉游仙梦,吹入天台不再醒。
疏影横斜淡月明,珊瑚枝上晚风清。罗浮一觉游仙梦,吹入天台不再醒。
孙承恩

孙承恩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727篇诗文

猜您喜欢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秦地¹罗敷(fū)²,采桑绿水边。
译文:秦地有位叫罗敷的女子,在绿水边上采摘桑叶。
注释:¹秦地,指今陕西省关中地区。²罗敷女:乐府诗《陌上桑》有“日出东南隅,归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的诗句。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¹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²
译文:白皙的纤纤手指攀在青枝上,嫩红的面容在阳光下特别鲜亮。
注释:¹素:白色。²“红妆”句:指女子盛妆后非常艳丽。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蚕饥妾(qiè)¹欲去,五马²莫留连。
译文:蚕儿已经饿了,我该赶快回去了,达官贵人莫在此耽搁您宝贵的时间了。
注释:¹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²五马:这里指达官贵人。
这首诗吟咏了汉乐府《陌上桑》诗中美女秦罗敷的故事。秦罗敷不仅有美貌,更有美丽的心灵。诗人赞扬她不为富贵动心、拒绝达官贵人挑逗引诱的高尚品质。而且,诗中还突出了秦罗敷的勤劳品质,这在“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一句中得到了很好的阐述。这是“春歌”,所以用采桑起兴。

 ·chūn

bái tángdài 

qínluó cǎisāng绿shuǐbiān 
shǒuqīngtiáoshàng hóngzhuāngbáixiǎn 
cánqiè liúlián 
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萧寺¹(tuó)经马²,元³从竺(zhú)来。
译文:佛寺里那匹驮经的骏马,原来是从天竺佛国归来。
注释:¹萧寺:即佛寺。相传梁武帝造佛寺,命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寺”,后因称佛寺为萧寺。²驮经马:汉孝明帝夜梦金人,傅毅说这金人就是“佛”,明帝乃派人去天竺国,以白马驮经而归,并立白马寺于洛阳雍门西。³元:“原”的本字,即本来、原来之意。⁴竺国:即天竺国,印度的别称。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空知有善相¹,不解走章台²
译文:它只知以清净慈悲为怀,哪晓得奔走在章台官街。
注释:¹善相:即佛家所说的清净慈悲的妙相。²章台:街道名。在陕西长安县故城西南隅。汉代京兆尹张敞罢朝会,曾走马过章台街。这里代指官场。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世乱同南去,时清¹(dú)北还。
译文:战乱时我和你一同逃到南方,时局安定你却独自北归家园。
注释:¹时清:指时局已安定。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¹
译文:流落他乡头上已经生出白发,战后的家乡也只能见到青山。
注释:¹“旧国”句:意谓你到故乡,所见者也惟有青山如故。旧国:指故乡。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晓月过残垒(lěi)¹,繁(fán)星宿故关。
译文:晓行要经过许多残破的营垒,夜里只能披星露宿荒凉故关。
注释:¹残垒:战争留下的军事壁垒。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译文:旷野里的飞禽与枯黄的野草,将处处伴随着你的悲苦愁颜。

  这首诗写于平定“安史之乱”之后,意在伤己独留南方,不能与朋友同来同返,并抒发了对乱后形势的忧虑之情。

  诗题为“贼平后送人北归”,“贼平”,指公元763年夏历正月,叛军首领史朝义率残部逃到范阳,走投无路,自缢身亡,“安史之乱”最终被朝廷平定。“北归”,指由南方回到故乡,《新唐书》载司空曙为广平人,这个“广平”,据考证当在今河北或北京境内,是“安史之乱”的重灾区。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首联交代送人北归的原因,抒写自己不能还乡的痛苦,“世乱”之时,司空曙和友人一起逃到江南避难,如今天下已经太平,友人得以回去,自己仍滞留他乡,“独”字含义丰富,一指友人独自北还,一指自己独不得还,含有无限悲感。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上句“生白发”亦有双重涵义:一是形容乱离中家国之愁的深广,一是说时间的漫长,从战乱开始到结束,前后历时九年。“旧国”指故乡,“见青山”是说假如友人回到故乡,田园庐舍肯定是一片废墟,所见也惟有青山如故。从这句起,以下都是想象北归人途中的心情和所见的景物。律诗讲究“起承转合”,一般在第三联转折,此诗却在第二联完成“承”、“转”,章法上别具一格。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颈联及尾联单从友人方面落笔。“晓月”句想象其早行情景,“繁星”句虚拟其晚宿情景。这一联点明“残垒”,即残破的壁垒,泛指战争遗留下来的痕迹。“故关”,为兵家必争之地,估计也残破不堪了。因而这一联着重写“贼平”后残破、荒凉之景,笔力所致,“描尽乱离之后荒乱风景”(王文濡《历代诗评注读本》)。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尾联继续虚写友人归途中所见所感。上句写景,“禽”和“草”本无知觉,而曰“寒禽”、“衰草”,正写出诗人心中对乱世的感受。下句直接写“愁”,言愁无处不在,“愁”既指友人之愁,也兼含作者之愁,这里与一、二两联遥相呼应,针线细密,用笔娴熟。

  这是一首酬赠诗,这类题材在“大历十才子”集中比比皆是,但多数思想平庸,艺术才力贫乏,缺少真情实感,这首诗却能独辟蹊径,通过送北归的感伤写出“旧国残垒”、“寒禽衰草”的乱后荒败之景,由送别的感伤推及时代的感伤、民族的感伤。

zéipínghòusòngrénběiguī

kōngshǔ tángdài 

shìluàntóngnán shíqīngběihuán 
xiāngshēngbái jiùguójiànqīngshān 
xiǎoyuèguòcánlěi fánxīng宿guān 
hánqínshuāicǎo chùchùbànchóuyán 
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渐消尽、醺醺残酒。危阁迥、凉生襟袖。追旧事、一晌凭阑久。如何媚容艳态,抵死孤欢偶。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清瘦。
(hào)¹初圆²,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渐消尽、醺(xūn)醺残酒³。危阁迥(jiǒng)、凉生襟(jīn)。追旧事、一晌(shǎng)⁷凭阑久。如何媚容艳态,抵死孤欢偶¹⁰。朝思暮想¹¹,自家空恁添清瘦¹²
译文:银白色的月亮刚刚变圆,暮云飘散开来,夜色明亮如晴朗的白天,渐渐消尽。残酒醺醺态。站在高楼望远方,凉风从衣襟袖管处钻进身体。追忆往事旧怨,我靠着栏杆想了很久。为什么我能以妩媚的容貌和娇艳的体态,自甘寂寞?如此朝思暮想,任凭自己就这样白白消瘦下去。
注释:¹皓月:银白色的月亮。²初圆:刚刚由缺变圆。³渐消尽,醺醺残酒:晚饭时所喝的酒到了此时酒劲儿已经渐渐地消退了。醺醺:酒醉的样子。⁴危阁迥:登上高阁远望。迥:远。此处指看得远。⁵凉生襟袖:凉风由衣襟袖管处钻进身体,使人感到凉意。⁶追旧事:追忆以前的事。⁷一晌:一顿饭的时间,指在很短时间内所发生的事。⁸凭阑久:手扶栏杆想得很久。⁹媚容艳态:妩媚的容貌和娇艳的体态。¹⁰抵死孤欢偶:终究是孤独一人。抵死:终究。孤欢偶:缺少伴侣。¹¹朝思暮想:无时不在思念。¹²自家空恁添清瘦:自己白白地这样消瘦下去。恁:这样。
算到头、谁与伸剖。向道我别来,为伊牵系,度岁经年,偷眼觑、也不忍觑花柳。可惜恁、好景良宵,未曾略展双眉暂开口。问甚时与你,深怜痛惜还依旧。
算到头¹、谁与伸剖²。向道³我别来,为伊牵系,度岁经年,偷眼觑(qù)、也不忍觑花柳)⁷。可惜恁、好景良宵,未曾略展双眉暂开口。问甚时与你,深怜痛惜还依旧。
译文:从头到尾细细思量,谁能帮助我剖析呢?分别时你说还会再回来,因为你的心牵挂着我,就以一年时间为期限,即使今后偷眼看别人,也绝不忍心觑觎花柳女子。可惜白白辜负了这良辰美景,你离开后我再也没有稍微舒展一下双眉,开口说一句话。问什么时候能与你相见,能像从前那样深深相爱。
注释:¹算到头:从头往后细细地回想。²谁与伸剖:谁能给我剖析。伸剖:剖析。³向道:临道。向:往昔,指游人与此妓别离之时。⁴为伊牵系:因为牵挂着你。⁵度岁经年:以一年的时间为期。⁶觑:看,偷看,窥探。偷眼觑:偷着看。⁷花柳:指妓女。⁸暂开口:第一次开口。⁹深怜痛惜:深切地相怜相惜。

  柳永词多以女性为主要描写对象,尤其以描写青楼烟花女子见长,在描述这个群体的心理活动和内心情感上,柳永可谓无人能及。此词是一首描写青楼妓女情感的代表作。

  这首词通过对女主人公的月下内心独白的细致刻画,有层次的展现了一位风尘女子对自己恋人刻骨铭心的相思,细腻逼真,旖旎近情。

  词的上片写女主人公月夜的相思。“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词以描写月色开篇,明月初生,暮云散去,月光皎洁使夜晚如同白天一样。这样的景色描写,透着袭人的清寒气,虽寥寥数语,却写的情景交融,为全词营造了一种浓郁的抒情氛围。女主人公难以忍受离别的痛苦,借酒浇愁,以致于“醺醺”而醉。时间慢慢的过去了,窗外已是云散月圆,夜色如昼。月的或缺或圆,好比人生的聚合离散。天上“皓月初圆”了,女主人公却仍然是孤身一人!“残酒”渐渐“消尽”了,登上高楼,女主人公痴痴地看着远方。“危阁迥、凉生襟袖。”高处不胜寒,加之冷月当空,危楼独倚,令人身心俱冷,女主人公不禁思绪万千,难以平静。接下来,词作转笔以白描的方式写她的月下之思。“追旧事、一晌凭阑久。”概括了她对往事的追忆。“一晌”和“久”两个看似矛盾的词,正表现了她对往事长久的萦念和对感情的执著。至此,词作并没有沿着这一思路走下去,而是又突然一转,以女主人公自我忖度的反诘句,更进一步的表达了她对爱情的忠贞。“媚容艳态”是形容自己容貌美丽,冠以“如何”二字,以反诘的语气,说明她的美貌尽可以赢得其他追求者的爱慕,她也尽可以与别人相依相伴,但她却偏偏选择了孤独,任凭自己朝思暮想,因思念之切而日渐消瘦。这就将她内心深处的情思,含蓄而曲折的揭示了出来。大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之感。

  词的下片承接着上片的愁绪而来,继续集中笔力刻画女主人的离愁别绪,展现她丰富的内心世界,不过却由回忆转为了现实。换头句“算到头、谁与伸剖。”承上启下,将上下片感情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她朝思暮想,以致于自己“空恁添清瘦”,到头来能向谁诉说呢?接下来,词作扣住“伸剖”二字,通过女主人公的三段内心独白,抒写她的无限深情。

  在分别的漫长岁月中,她在忍受着相思的煎熬!竟然连窗外的春色都不敢偷看一眼,因为娇艳的春花、嫩绿的杨柳也会触动她的相思,这样一来,而今孤独一人苦熬岁月的日子就愈加难过了。

  正是因为愁肠百结,所以辜负了眼前的良辰美景,她从未略微地舒展眉头!“可惜恁”三个字,表叹惋语气,更深一层地表现了她的用情之深,思念之苦,正是“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女主人公盼望着有代为“伸剖”的人向“伊”发问,何时才能重新相聚。“问甚时与你,深怜痛惜还依旧。”这来自她心灵深处的呼唤,带着渴望,带着期待,也带着几许迷惘和感伤。

  以上三段内心独白,也正是渴望向心上人“伸剖”的话语。

  这首词从几个方面细致描写了歌伎细腻的内心活动,笔法婉曲多变。词的开始使用白描的手法描写皎洁的月色,渲染了一个明净的氛围。继而用大段的篇幅反复描写与情人一别之后的相思:由久久凭栏到朝思暮想,从空添清瘦到无人诉说,从分别以来的思念到今天的不敢觑花柳,从辜负良辰美景到渴望重逢,迂回曲折而又层层深入地揭示了人物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这正如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所言:柳永的词“铺叙委婉,言近意远,森秀幽淡之趣在骨”。

  柳永其间还使用了许多当时的口语,如“抵死”、“算到头”、“自家空恁”等,历来封建正统文人都对这些有所诟病。其实柳永以俚语俗语描写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正是他对词的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而且这首词中,体现出柳永对处于社会底层的歌妓有着很深的了解,并怀有深切的同情的。

  柳永词以铺叙感情见长,此词下片即是典型代表,虽然是简单陈述”相思“之情。却能一层层铺叙递进,将人物心理的各个层面都淋漓精致地展现出来,可谓缠绵悱恻,凄楚动人。

参考资料:
1、 《读点经典》编委会.《婉约词圣柳永·李清照名句》 :凤凰出版社,2012年6月:105-109
2、 叶嘉莹 等.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49-51

qīngbēi··hàoyuèchūyuán--liǔyǒng

hàoyuèchūyuányúnpiāosànfēnmíngqíngzhòujiànxiāojǐnxūnxūncánjiǔwēijiǒngliángshēngjīnxiùzhuījiùshìshǎngpínglánjiǔmèiróngyàntàihuānǒucháoxiǎngjiākōngnèntiānqīngshòu

suàndàotóushuíshēnpōuxiàngdàobiéláiwèiqiānsuìjīngniántōuyǎnrěnhuāliǔnènhǎojǐngliángxiāowèicénglüèzhǎnshuāngméizànkāikǒuwènshénshíshēnliántòngháijiù

睡起画堂,银蒜押帘,珠幕云垂地。初雨歇,洗出碧罗天,正溶溶养花天气。一霎暖风回芳草,荣光浮动,掩皱银塘水。方杏靥匀酥,花须吐绣,园林排比红翠。见乳燕捎蝶过繁枝。忽一线炉香逐游丝。昼永人间,独立斜阳,晚来情味。
睡起画堂¹,银蒜²押帘,珠幕³云垂地。初雨歇,洗出碧罗天,正溶溶养花天气。一霎(shà)暖风回芳草,荣光浮动,掩皱银塘水。方¹⁰杏靥(yè)¹¹匀酥¹²,花须¹³吐绣,园林排比红翠。见乳燕捎(shāo)¹⁴蝶过繁枝。忽一线炉香逐游丝¹⁵。昼永¹⁶人间,独立斜阳,晚来情味。
译文:醒来在画堂中用银蒜将帘子押上,用珠装饰的帷幕如云般落在地上。雨刚下又停歇下来,洗出一个碧罗明净的天色,正是暖洋洋的花卉生长的天气。一瞬间暖风吹春天回来,芳草又生,祥和的天气在浮动,风还吹皱起银色的池塘水。正是杏花醉成酒窝,还在脸上匀匀地搽上酥一类细嫩乳品,花蕊如绣般绽开,红红绿绿前后排列。只见稚嫩的燕子,吃掉蝴蝶而飞过了密林。忽然出现一条线,那是炉子香烟逐绕着虫丝。白昼长了人也闲了,独自一人站在斜阳下,体会着夜即将到来的情味。
注释:哨遍:词牌名。双调二百三字,上片十八句五仄韵、两叶韵,下片十九句九仄韵、两叶韵。¹画堂:有壁画的居室。²银蒜:银质蒜形帘坠,拴于帘幕下端,以防风吹。³珠幕:饰有珠玉的帘幕。⁴碧罗:青色丝织品,此喻雨后天色澄净。⁵溶溶:和暖貌。⁶一霎:一阵。⁷回芳草:芳草回绿。⁸荣光:指花木的光泽。⁹银塘:波光粼粼的塘面。¹⁰方:正。¹¹杏靥:杏形状微涡,故云。靥,酒涡。¹²匀酥:匀净细嫩。¹³花须:花蕊。¹⁴捎:掠过。¹⁵游丝:春季空中所飘蛛丝。¹⁶永:长。时近夏天,故昼长。
便乘兴携将佳丽。深入芳菲里。拨胡琴语,轻拢慢捻总伶俐。看紧约罗裙,急趋檀板,霓裳入破惊鸿起。颦月临眉,醉霞横脸,歌声悠扬云际。任满头红雨落花飞。渐鳷鹊楼西玉蟾低。尚徘徊、未尽欢意。君看今古悠悠,浮幻人间世。这些百岁,光阴几日,三万六千而已。醉乡路稳不妨行,但人生、要适情耳。
便乘兴携将¹佳丽²。深入芳菲³里。拨胡琴语,轻拢慢捻(niǎn)总伶俐。看紧约罗裙,急趋(tán)¹⁰,霓(ní)¹¹入破惊鸿起¹²。颦(pín)月临眉¹³,醉霞横脸¹⁴,歌声悠扬云际¹⁵。任满头红雨¹⁶落花飞。渐鳷(zhī)鹊楼¹⁷西玉蟾(chán)¹⁸低。尚徘徊、未尽欢意。君看今古悠悠,浮幻人间世。这些百岁,光阴几日,三万六千¹⁹而已。醉乡²⁰路稳不妨行,但人生、要适情²¹耳。
译文:自然地乘着游兴,带领美女们,进入到香花芳草园里。弹拨胡琴使之发声,轻轻地“拢”,慢慢地“攒”,都很灵巧高妙。把罗裙系得紧紧的,急速趋使按照檀板节奏而舞,《霓裳羽衣曲》音响进入到急速的乐章时如受惊的雁飞声。暗淡的月光降到眉间,如喝酒红脸的霞光布了一脸,歌声悠扬悦耳地飞入云际。随它落雨般的红花飞满头,高楼西边的天空的月亮渐渐地往下落去。人们还在徘徊不回,只因游人的欢乐情意未得到满足,还想行乐下去。君不见今古悠悠往事,都成为浮幻空虚的人间世事。这一百年,有几多时间,三万六千日罢了。醉生梦死的回乡路,不妨走一遭,但人们的一生要痛快地尽情地行乐,人生多短暂啊!
注释:¹将:义同“携”。²佳丽:美人。³芳菲:花草。⁴拨:弹拨。⁵胡琴:泛指来自北方、西北各族的拨弦、拉弦乐器。从下句看,知其为琵琶。⁶拢、捻:叩弦与揉弦。⁷伶俐:聪灵,谓佳丽。⁸约:束。⁹趋:节拍。此为打节拍。¹⁰檀板:檀木所制拍板,用以定节拍。¹¹霓裳:即《霓裳羽衣曲》,传自唐代。¹²入破惊鸿起:唐宋大曲。¹³颦月临眉:谓眉似弯月。颦,皱眉,此为弯义。¹⁴醉霞横脸:谓脸色红润。¹⁵悠扬云际:谓歌声响亮。¹⁶红雨:谓落花。¹⁷鳷鹊楼:南朝楼阁名,在今江苏南京。¹⁸玉蟾:皎洁的月亮。¹⁹三万六千:即上句所谓“百岁光阴”,故人所认为的人寿上限。²⁰醉乡:喻醉中境界。唐王绩有《醉乡记》。²¹适情:顺乎性情。

  上片写游春行踪,即景生情。开头三句写室内景起兴。 “画堂’、“银蒜”、“珠幕”,表明为富贵人家的富丽堂皇的内部环境,住上好是好,就是叫人发腻,自然联想到游春。接着三句写第一个景象:雨后天晴正养花。雨洗碧罗天,溶溶养花天,好一个“天”的世界。第七、八、九句写第二个景象:风回芳草皱银塘。暖风回芳草,暖风皱银塘,好就好在“风”之力。第十、十一、十二句写第三个景象:杏靥匀酥花吐绣。百花满园林,红绿大排列。杏好花好春更好。第十三句写第一个物象:乳燕捎蝶过繁枝。一“捎”一“过”,十分灵巧可爱。第十四句写第二个物象:一线炉香逐游丝。一“线”一“逐”,异常生动有趣。最后三句写第三个物象:斜阳景含人情味。一“立”一“来”,自然形象逼真。东坡俨然以摄影师蒙太奇手法,将三景象、三物象剪辑、组合、叠印成一幅“明媚春光”长卷,让人爽心悦目,向上一路。

  下片写游春娱乐,借题发论。开头二句写男欢女乐:携佳丽,人芳菲,幽情默默。第三、四句写弹拨胡琴:轻拢慢燃伶俐,琴韵悠扬。第五、六、七句写起舞《霓裳》:约罗裙,趣檀板,舞姿惊雁。第八、九、十句写动人歌声:颦眉醉霞横脸,歌声嘹亮。第十一、十二、十三句写乐兴高涨:落花飞,玉蟾低,意欲再娱。最后七句针对上片下片游春观景物,与娱乐,借题发论。悠悠往事,时光易逝;浮幻人生,如人道境;醉生梦死,及时行乐。东坡俨然以戏剧家导演手法,将一个“入芳菲”境、三个歌舞场面和一个未尽意情景排列在一起,成为多幕性戏剧一幕幕推向观众,让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全词以铺叙的手法写了情景,先景后情;写了时间,先昼后晚;写了歌舞,交错呈现。有头有尾,结构完整。由昼永——斜阳——晚来。玉蟾低,突出地写了度过一个漫长而无忧虑、极其痛快的美好时光,渲染了青春易逝、及时行乐的消沉感。这是与东坡此时此地外任处境和心境分不开的。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主编.苏轼词新释辑评(上):中国书店,2007:455-458

shàobiàn··chūn--shì

shuìhuàtángyínsuànliánzhūyúnchuíchūxiēchūluótiānzhèngróngróngyǎnghuātiānshànuǎnfēnghuífāngcǎoróngguāngdòngyǎnzhòuyíntángshuǐfāngxìngyúnhuāxiùyuánlínpáihóngcuìjiànyànshāodiéguòfánzhī线xiànxiāngzhúyóuzhòuyǒngrénjiānxiéyángwǎnláiqíngwèi

便biànchéngxìngxiéjiāngjiāshēnfāngfēiqínqīnglǒngmànniǎnzǒnglíngkànjǐnyuēluóqúntánbǎnshangjīng鸿hóngpínyuèlínméizuìxiáhéngliǎnshēngyōuyángyúnrènmǎntóuhóngluòhuāfēijiànzhīquèlóu西chánshàngpáihuáiwèijǐnhuānjūnkànjīnyōuyōuhuànrénjiānshìzhèxiēbǎisuìguāngyīnsānwànliùqiānérzuìxiāngwěnfángxíngdànrénshēngyàoshìqíngěr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