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圣惟乡飨,由心克致虔。
天心今答圣,圣意更祈天。
沖性犹勤德,搜求愈任贤。
愚臣输至款,端在赋甘泉。
谓圣惟乡飨,由心克致虔。
天心今答圣,圣意更祈天。
沖性犹勤德,搜求愈任贤。
愚臣输至款,端在赋甘泉。
程珌

程珌

程珌(1164~1242),宋代人,字怀古,号洺水遗民,休宁(今属安徽)人。绍熙四年进士。授昌化主簿,调建康府教授,改知富阳县,迁主管官告院。历宗正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权右司郎官、秘书监丞,江东转运判官。 ▶ 155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一去¹二三里,烟(yān)²四五家。
译文: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注释:¹去:指距离。²烟村:被烟雾笼罩的村庄。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tíng)¹六七座,八九十枝(zhī)花。
译文:亭台的楼阁有六七座,八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
注释:¹亭台:泛指供人们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并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两句是一种线状的视觉印象,“一去”做水平运动,”二三“虚指数量多,炊烟袅袅呈垂直状态,“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两句变换为点状视觉印象:亭台座座,鲜花朵朵。

  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每句安排一个量词,即“里”、“家”、“座”、“枝”,新颖有变化,也在每句中安排两三个数字:“一”字打头,“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归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参考资料:
1、 刘阳生.《新千家诗》:中西书局,2010.10:第174页
2、 徐昭武,杨培晶.《小学古诗词背育篇目译释与赏析大全》: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08:第111页

shāncūnyǒnghuái怀

shàoyōng sòngdài 

èrsān yāncūnjiā 
tíngtáiliùzuò jiǔshízhīhuā 
海霞红,山烟翠。故都风景繁华地。谯门画戟,下临万井,金碧楼台相倚。芰荷浦溆,杨柳汀洲,映虹桥倒影,兰舟飞棹,游人聚散,一片湖光里。
海霞红,山烟翠。故都¹风景繁华地。谯(qiáo)²画戟(jǐ),下临万井,金碧楼台相倚。芰(jì)³浦溆(xù),杨柳汀(tīng),映虹桥倒影,兰舟飞棹(zhào),游人聚散,一片湖光里。
译文:红红的早霞映照西湖,翠绿的山峦云雾缭绕。杭州乃风景秀丽繁华之地。谯楼城门的左右画戟林立,下临辽阔而整饬有序的街市,金黄和华绿色的楼台一座挨着一座。水边荷叶菱角,汀洲杨柳飘絮,水面上倒映着拱桥的身影,小舟飞快地前行,游人聚集在一片湖光山色里。
注释:¹故都:指杭州。五代时吴越王钱镠建都于此。²谯门:古时建在城门上用以了望的楼。³芰荷:出水的菱与荷。⁴杨柳汀洲:汀和洲均指水中的陆地;杨柳汀洲系指长满了杨柳树的汀洲。⁵虹桥:状若霓虹的拱桥。⁶兰舟飞棹:兰舟,指船,是船之美称;棹为船桨的别名,飞棹,是指飞快地划动船桨,喻船行甚速。
汉元侯,自从破虏征蛮,峻陟枢庭贵。筹帷厌久,盛年昼锦,归来吾乡我里。铃斋少讼,宴馆多欢,未周星,便恐皇家,图任勋贤,又作登庸计。
汉元侯¹,自从破虏(lǔ)征蛮,峻陟(zhì)²枢庭³贵。筹帷(wéi)厌久,盛年昼锦,归来吾乡我里。铃斋少讼(sòng),宴馆多欢,未周星,便恐皇家,图任勋贤,又作登庸计。
译文:孙沔犹如当年首功封侯的三国魏将张既,自从破虏征蛮,很快被进用至显贵的枢密院。厌恶久在军中,壮年衣绣昼行,回到故乡知杭州太守。身居铃斋清静悠闲,不必再操劳国事,游冶之所多欢乐,未到一年,便唯恐朝廷又要启用有功劳的贤能之士,又征召自己去朝廷做官啊!
注释:¹元侯:诸侯之长。此颂扬地方官地位显赫。²峻陟:威严地登上。³枢庭:犹枢府,政权的中枢,宋代多用以指枢密院。⁴筹帷厌久:筹,筹划;帷,帷幄,行军作战的帐篷。筹帷:是指对战略战术的谋划,也不仅仅是指对战争的谋划,包括对治理国家的谋划。厌久:久而生厌之意。⁵昼锦:白天穿锦绣服装,以示炫赫。⁶铃斋少讼:即铃阁,将帅或州郡长官办事的地方。少讼,本意为很少有官司公案需要处理,这里则指退居田园就不必再为国家之事操心费力了。⁷周星:岁星。岁星十二年在天空循环一周。⁸图任勋贤:计划任用功臣贤人。⁹登庸:举用。

  词作上阕写景,景是杭州之景;下阕写人,人是镇杭是官,上下合璧,地灵人杰。

  上阕写杭州之景。开头先从大处落笔,以自然界中的烟霞来渲染气氛:大海映着如火的红霞,远山笼着青色的烟雾。境界阔大,设色艳丽。接下来“故都风景繁华地”一句既点出所写之地——杭州,又是一句总的概括,将“繁华”的杭州置于“海红霞,山烟翠”的大背景中,使人觉得杭州就像镶嵌在这幅美丽画面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接下来数句,是对杭州城美丽、繁华的具体描绘。映入读者眼帘的首先是宏伟壮观的城门,城门上望楼高高耸立,画戟尽显威仪。然后词人再以城门为立足点自上而下分写了杭州城内、城外的景色。写城内,主要描绘静态的人文景观。“万井”、“金碧楼台相倚”,只用八个字就写出了杭州城内人烟繁阜,市容严整,建筑华美。写城外,物境人事共同构成画面,动静结合,一气呵成。至此,故都的山光水色,已呈现在眼前。

  词的下阕,转笔颂扬镇杭之官的事功人品。下片五十二字, 仅三处用韵,从内容上看,恰可分为三个层次:一为征战立功, 二为衣锦还乡,三为政绩卓著,并预祝升迁。写得舒徐有致, 雍容闲雅。

  此词作为一首投献词,有“贡谀”的成分,但词中所展现的杭州的社会生活图景、自然风光的确是北宋前期“承平气象”的真实写照。再者,从“贡谀”的角度说,上片只是作为背景与陪衬;但若从反映都市生活的角度说,上片正是此词的精华。写景的视角由远及近,自上而下,笔触亦随之由阔大旷远至精细俊美,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谐相映,确是柳永词中极具审美价值的雅词。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 等.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1-1:第16-17页

zǎoméifāng··hǎixiáhóng--liǔyǒng

hǎixiáhóngshānyāncuìdōufēngjǐngfánhuáqiáoménhuàxiàlínwànjǐngjīnlóutáixiāngyángliǔtīngzhōuyìnghóngqiáodàoyǐnglánzhōufēizhàoyóurénsànpiànguāng

hànyuánhóucóngzhēngmánjùnzhìshūtíngguìchóuwéiyànjiǔshèngniánzhòujǐnguīláixiānglíngzhāishǎosòngyànguǎnduōhuānwèizhōuxīng便biànkǒnghuángjiārènxūnxiányòuzuòdēngyōng

梓树花香月半明,棹歌归去草虫鸣。曲曲柳湾茅屋矮,挂鱼罾。
梓树花香月半明,棹(zhào)¹歌归去草虫鸣。曲曲柳湾茅屋矮,挂鱼罾(zēng)²
译文:梓树花开,芳香阵阵,月影半明,更显清幽,划着小船唱着渔歌回家,一路上听见草中不知名小虫的鸣叫声。沿着弯弯曲曲的河道走进柳林深处,有一间矮小的茅屋,农院中挂满了渔网。
注释:摊破浣溪沙:词牌名,为“浣溪沙”的别体。¹棹:棹:船桨,此指船。²鱼罾:渔网。
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修竹纸窗灯火里,读书声。
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修竹纸窗灯火里,读书声。
译文:笑问我的家究竟在哪里?在那长满荷叶的池塘畔,那横架着的小桥旁。从修长竹林中的茅舍的纸窗里透出灯火,还有阵阵的读书声。

tānhuànshā--chén

shùhuāxiāngyuèbànmíngzhàoguīcǎochóngmíngliǔwānmáoǎiguàzēng

xiàozhǐchùshìchíxiǎoqiáohéngxiūzhúzhǐchuāngdēnghuǒshūshēng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自古驱民¹在信诚²,一言为重百金³轻。
译文:自古以来统治人民在于信诚,一言为重百金为轻立法严明。
注释:商鞅(?—前338):本卫国公孙。后入秦辅佐孝公变法,国以富强。因功封于商,号为商君,故又称商鞅。孝公死,商鞅被诬谋反,遭车裂。¹驱民:驱使、役使百姓。²信诚:诚实守信。³百金:泛言其多。秦以一镒(二十两)为一金。金: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今人¹未可非²商鞅(yāng),商鞅能令³行。
译文:如今的儒士不要任意诋毁商鞅,商鞅能使法令政策坚决施行。
注释:¹今人:指宋朝的大地主顽固派和道学家。²非:诋毁,诽谤。³令:使得,做到。⁴政:指政策、法令。⁵必:必定。

  《商鞅》是王安石颂扬先秦法家商鞅的一首七言咏史绝句。商鞅在秦国推行了一条比较完整的法家路线,他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开始实行变法时,为了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商鞅采取措施,先“立木”取信于民,以严明法令。“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二句,对商鞅令出必行的做法给予高度的赞扬。商鞅开始变法,就遭到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反对,商鞅根据“法不阿贵”“刑无等级”的规定,坚决镇压了奴隶主贵族复辟势力使变法得以继续推行。“商鞅能令政必行”,就是对商鞅能取信于民和坚决镇压复辟势力使变法胜利推行的进一步颂扬。

  王安石写了这首诗,对商鞅作了高度的评价,肯定了商鞅的历史功绩,粉碎了顽固派的破坏阴谋。特别是:“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两句直言不讳地表明了王安石的尊法反儒立场,针锋相对地回答了顽固派对革新事业的咒骂,表明了王安石要继承和发扬商鞅的法家精神,坚决推行新法的决心。

参考资料:
1、 厦门大学中文系《法家诗词选析》组. 法家诗词选析 上[M]. 1975.02.第314-316页

shāngyāng

wángānshí sòngdài 

mínzàixìnchéng yánwéizhòngbǎijīnqīng 
jīnrénwèifēishāngyāng shāngyāngnénglìngzhèngxíng 
往岁己酉北上,舟过莲泾,访双林上人于积善庵,出所画竹卷属余题字。以后每经吴门,数欲过庵中而不果。盖不见上人者,六年矣。幽窗净几,薰茗相对,今日如复理梦中也。
往岁己酉(yǒu)北上,舟过莲泾(jīng)¹,访双林上人于积善庵(ān),出所画竹卷属余题字。以后每经吴门,数欲过庵中而不果。盖不见上人者,六年矣。幽窗净几,薰²(míng)相对,今日如复理³梦中也。
译文:往年己酉北上,小船驶过长满莲花的泾水,去积善庵访问灯上人,他拿出他所画的竹子卷轴让我题字。此后每当经过吴门,几次想到庵中去都没实现。和灯上人已经有六年没见面了。窗明几净,环境清幽,熏香袅袅,香茗缭绕,相对而坐,今天像梦中重温过去欢聚的情形。
注释:灯上人:即文中双林上人。上人,对和尚的尊称。李流芳:字长蘅,明代著名画家,擅长题画。黄宗羲评价“长蘅无他大文,其题画册,潇洒数言,便使读之者如身出其间,真是文中有画也”。¹莲泾:长满莲花的泾水。²薰:指薰香。³复理:重温。
上人屋后有美竹千竿,净绿如拭,今遂化为乌有。而上人笔墨乃益进,新枝古干,披展森然,如见真竹,岂此君神气都为上人摄尽,不复生理耶?冁然一笑,遂题其后。甲寅清和月。
上人屋后有美竹千竿,净绿如拭(shì),今遂化为乌有。而上人笔墨乃益进,新枝古干,披展森然,如见真竹,岂此君¹神气都为上人摄尽,不复生理²耶?冁(chǎn)³一笑,遂题其后。甲寅清和月。
译文:灯上人屋后有许多美丽竹子,叶子干净碧绿像擦过一样,如今却变得什么都没有了。但灯上人的画技却一天比一天进步,老旧的竹干,刚长出的枝条,枝叶繁茂,就像真竹子一样,难道这些竹子的神气都被灯上人摄取,不再有生机了吗?微微一笑,于是在画上题字,甲寅年农历四月。
注释:¹此君:指竹。²生理:生机。³冁然:笑的样子。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