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云开,朝雪霁,时节又灯市。夜约遗香,南陌少年事。笙箫一片红云,飞来海上,绣帘卷、缃桃春起。
旧游地。素蛾城阙年年,新妆趁罗绮。玉练冰轮,无尘涴流水。晓霞红处啼鸦,良宵一梦,画堂正、日长人睡。
晚云开,朝雪霁,时节又灯市。夜约遗香,南陌少年事。笙箫一片红云,飞来海上,绣帘卷、缃桃春起。
旧游地。素蛾城阙年年,新妆趁罗绮。玉练冰轮,无尘涴流水。晓霞红处啼鸦,良宵一梦,画堂正、日长人睡。
吴文英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383篇诗文

猜您喜欢
卧病高秋留海浦,明日重阳更风雨。
卧病高秋留海浦,明日重阳更风雨。
注释:海浦:海滨。重阳:节令名。农历九月初九叫“重阳”又叫“重九”、“端阳节”。曹丕《九日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杜门不出长苍苔,令我天涯心独苦。
杜门不出长苍苔,令我天涯心独苦。
篱角黄花亲手栽,近节如何独未开。
篱角黄花亲手栽,近节如何独未开。
含芳閟采亮有以,使君昨暮徵诗来。
含芳閟采亮有以,使君¹昨暮徵诗来。
注释:¹使君:汉以后用以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凌晨试遣霜根送,畚玉虽微甚珍重。
凌晨试遣霜根送,畚玉虽微甚珍重。
极知无意竞秋光,往作横窗岁寒供。
极知无意竞秋光,往作横窗岁寒供。
忆我初客天子都,西垣植此常千株,
忆我初客天子都,西垣植此常千株,
结花年年应吹帽,始信南邦事尽殊。
结花年年应吹帽¹,始信南邦事尽殊。
注释:¹吹帽:晋代孟嘉于九月九日赴桓温龙山宴会,风吹帽落,而孟嘉不觉。桓温命孙盛作文嘲之,嘉挥笔作答,其文甚美。见《晋书·孟嘉传》。后以“落帽”为重阳登高的典故。
愿得封培自今日,何间朱崖万家室。
愿得封培自今日,何间朱崖¹万家室。
注释:¹朱崖:海南岛自汉代开拓疆土,设立朱崖、儋耳两郡。后亦作为海南岛的别称。
秋香端不负乾坤,但愿箫管乱畴匹。
秋香端不负乾坤¹,但愿箫管乱畴匹²
注释:¹乾坤:《周易》中两个卦名。乾之象为天,坤之象为地,故乾坤为天地。²畴匹:报畴。畴与“酬”通。潘岳《西征赋》:“畴匹妇其己泰”。
归去来兮虽得归,念归政自莫轻违。
归去来兮虽得归,念归政自莫轻违。
他日采英林下酌,谁向清霜望翠微。
他日采英林下酌,谁向清霜望翠微¹
注释:¹翠微:指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诗:“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胡铨被贬谪崖州,时值重阳,州长官向他征诗,然海南气候不同,菊花至节未开,深知身居异乡对度节观光亦不不感兴趣,只是敷衍应酬而已。记得当年在京城每年重阳菊花盛开,赏花赋诗好不热闹,于是思归京都为国效劳之心情顿时涌现。这首诗表现胡铨时逢佳节倍思家国之感情。

sòng--quán

bìnggāoqiūliúhǎimíngzhòngyánggèngfēng

ménchūzhǎngcāngtáilìngtiānxīn

jiǎohuánghuāqīnshǒuzāijìnjiéwèikāi

hánfāngcǎiliàngyǒu使shǐjūnzuózhēngshīlái

língchénshìqiǎnshuānggēnsòngběnsuīwēishénzhēnzhòng

zhījìngqiūguāngwǎngzuòhéngchuāngsuìhángōng

chūtiānzidōu西yuánzhíchángqiānzhū

jiéhuāniánniányīngchuīmàoshǐxìnnánbāngshìjǐnshū

yuànfēngpéijīnjiānzhūwànjiāshì

qiūxiāngduāngānkūndànyuànxiāoguǎnluànchóu

guīláisuīguīniànguīzhèngqīngwéi

cǎiyīnglínxiàzhuóshuíxiàngqīngshuāngwàngcuìwēi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
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
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
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卢照邻这首《雨雪曲》是一首边塞诗。此诗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诗中所包含的戏剧化元素,表现为自相矛盾及对立世界的混合。

  诗中写冰雪将长城装扮成一个银和玉的宫殿,神仙的宫殿。然而具有嘲讽意味的是,中国的军队正覆没在这里。诗中恰当地保持了“省略战争”的手法,但长城的肃穆景象后面隐藏着征人大量死亡的残暴事件,而长城上空云层“平”展, “平”的另一意义是“平定”。“节旄零落”具有讽刺意义,“零落”一词经常与秋天树木的落叶相联系。征人们全部牺牲了,他们的旗帜像秋天的树叶一样轻柔地飘落地上,而皇帝并不知道这一切,若只看到平静景象和琼玉般关塞的读者也未观察到这一点。他们的“名”,功名,在字面上又指征人的名字,但除了不知名的死者外,整个场面空无一人。

xuě--zhàolín

sānqiūguānyúnwànpíng

xuěshìshāànbīnghànyuèmíng

gāoquēyínwèiquēzhǎngchéngzuòchéng

jiémáolíngluòjǐntiānzizhīmíng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一片¹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译文:飘飞的雪花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注释:¹片:这里指雪花的片数。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¹梅花²总不见³
译文:成千上万数也数不清,飞入梅花丛中就消失不见。
注释:¹飞入:落入。²梅花:植物名,梅树开的花。³不见:见不着,消失。

  诗的前两句是虚写,后两句是实写,虚实相映融铸出了清新的意境。前三句看似平平常常,在低谷徘徊,然而到了结尾的第四句,却以动静相宜的深邃意境,一下子将全诗从低谷推向奇峰。

  全诗几乎都是用数字堆砌起来的,从一至十至千至万至无数,却丝毫没有累赘之嫌,读之使人宛如置身于广袤天地大雪纷飞之中,但见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斗寒吐妍,雪花融入了梅花,人也融入了这雪花和梅花中了。

yǒngxuě

zhèngxiè qīngdài 

piànliǎngpiànsānpiàn liùjiǔshípiàn 
qiānpiànwànpiànshùpiàn fēiméihuādōujiàn 
雨后烟景绿,晴天散馀霞。
雨后烟景绿,晴天散馀(yú)霞。
译文:雨后原野一片翠绿,烟景渺茫, 晴空里余霞像一幅幅绮锦。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译文:东风跟随春姑娘回来了,催开了我家的鲜花。
花落时欲暮,见此令人嗟。
花落时欲暮,见此令人嗟(jiē)
译文:现在正是花落日暮的时候,怎么不让人嗟叹不止?
愿游名山去,学道飞丹砂。
愿游名山去,学道飞丹砂。
译文:我想去游名山大川,找仙人学道炼丹砂金丹。

luòshānzhōng

bái tángdài 

hòuyānjǐng绿 qíngtiānsànxiá 
dōngfēngsuíchūnguī zhīshànghuā 
huāluòshí jiànlìngrénjiē 
yuànyóumíngshān xuédàofēidānshā 
人间万恨已难平,栽得垂杨更系情。
人间万恨已难平,栽得垂杨更系情。
犹喜闰前霜未下,菊边依旧舞身轻。
犹喜闰前¹霜未下,菊边依旧舞身轻。
注释:¹闰前:在置闰之前的日子。
莫惜西风又起来,犹能婀娜傍池台。
莫惜西风又起来,犹能婀娜¹傍池台。
注释:¹婀娜:体态轻盈、婉转多姿的样子。
不辞暂被霜寒挫,舞袖招香即却回。
不辞暂被霜寒挫¹,舞袖招香即却回。
注释:¹挫:摧残。
为报繁霜且莫催,穷秋须到自低垂。
为报繁霜且莫催,穷秋须到自低垂。
横拖长袖招人别,只待春风却舞来。
横拖长袖招人别,只待春风却舞来。

  菊花虽以黄色为正,但白菊因其洁白如玉的颜色,更易给人以清高脱俗之感,故历来咏白菊的诗词也为数不少。司空图的这三首诗,就是其中的精品之作。

  第一首诗是开题之作。诗歌的首句就显得非常突兀,气势非凡。尘世人间的纷纷扰扰,让人心烦意乱,渴求能有一方平静的天空来安抚自己的心灵。那些杨柳难以完成这一使命。因为“柳”与“留”谐音,古人常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所以杨柳只会让人想起离别之情,使原有的烦乱心情更加沉重了。这种境况之下,诗人欣喜地发现,在置闰之前、霜雪未降的时节,菊花摇曳着轻盈的姿态,像是在为人作宽慰之解,此时,诗人心中的烦闷之情恐怕已经扫荡殆尽了。

  第二首诗是接承了上首诗的诗意,描摹了菊花开放时的情景,进一步表达了菊花的赞美之意。西风吹来,万物凋零,但此时此刻只有菊花还在池台庭院旁边以其婀娜多姿的体态绽放着生命力。虽然有严寒和霜雪袭来,但菊花毫无畏惧,摆动轻盈的舞袖,那醉人的花香就会萦绕在赏花人的面前,给人们带来了春天般的美好。

  第三首诗写道,繁霜降下,秋去冬来,菊花终究要与人们辞别了。但是这种辞别没有哀伤与悲愁,只有从容与淡定。“且莫催”、“自低垂”的“且”与“自”二字,将菊花的从容姿态充分展现出来。尽管是辞别,菊花依然是横拖长袖,呈现出让人怜惜的姿容,那种乐观与淡定,让人不由得对菊花在来年春天的重新萌发充满了乐观的期望。“只待”与“舞来 ”也是非常富有表现力的字眼。

  三首诗前后结构整齐、意脉贯通,采取以短篇连缀成长篇的手法,不但将白菊的动人形象展现于读者眼前,更提炼、升华出其内在的优秀精神品质,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báisānshǒu

kōng tángdài 

rénjiānwànhènnánpíng zāichuíyánggèngqíng 
yóurùnqiánshuāngwèixià biānjiùshēnqīng 
西fēngyòulái yóunéngēnuóbàngchítái 
zànbèishuāngháncuò xiùzhāoxiāngquèhuí 
wèibàofánshuāngqiěcuī qióngqiūdàochuí 
héngtuōchángxiùzhāorénbié zhǐdàichūnfēngquèlái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