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彩剪为衣,添香出绣帏。芙蓉花叶□,山水帔□稀。
霞彩剪为衣,添香出绣帏。芙蓉花叶□,山水帔□稀。
驻履闻莺语,开笼放鹤飞。高堂春睡觉,暮雨正霏霏。
驻履闻莺语,开笼放鹤飞。高堂春睡觉,暮雨正霏霏。

liànshī--xuán

xiácǎijiǎnwèitiānxiāngchūxiùwéirónghuāshānshuǐpèizhùwényīngkāilóngfàngfēigāotángchūnshuìjuézhèngfēifēi

鱼玄机

鱼玄机

鱼玄机,女,晚唐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初名鱼幼微,字蕙兰。咸通(唐懿宗年号,844—874)中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进长安咸宜观出家为女道士。后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处死。鱼玄机性聪慧,有才思,好读书,尤工诗。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鱼玄机其诗作现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诗》。有《鱼玄机集》一卷。其事迹见《唐才子传》等书。 ▶ 49篇诗文

猜您喜欢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jì)子伤春慵(yōng)¹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shū)疏。
译文:春天真烦闷啊,连发髻也懒得再梳。晚风吹过庭院,梅花开始凋落尘土。天上飘着淡淡云霞,地上洒满月影疏疏。
注释:¹慵:《历代名媛诗词》作“恼”。
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遗犀还解辟寒无。
玉鸭熏(xūn)¹闲瑞脑²,朱樱斗帐³掩流苏。遗犀(xī)还解辟寒无。
译文:鸭形的玉制香炉里,闲放着瑞脑。樱红色的斗帐上方,飘垂着流苏。早年遗留下来的犀角,还有没有避寒的好处?
注释:¹玉鸭熏炉:玉制(或白瓷制)的点燃熏香的鸭形香炉。熏炉形状各式各样,有麒麟形、狮子形、鸭子形等;质料也有金、黄铜、黄铜、铁、玉、瓷等不同。²瑞脑:一种香料名。³朱樱斗帐:斗帐,覆斗形的帐子。⁴流苏:指帐子下垂的穗儿,一般用五色羽毛或彩线盘结而成。⁵遗犀:犀,指犀牛的角。遗,应为“通”之误。

  这是一首反映贵族女子伤春情态的小调。运用正面描写、反面衬托的手法,着意刻划出一颗孤寂的心。

  上片首句写人,“髻子伤春慵更梳”似是述事,其实却是极重要的一句心态描写:闺中女子被满怀春愁折磨得无情无绪,只随意地挽起发髻懒得精心着意去梳理。接下来两句是写景,前句“晚风庭院落梅初”中的“初”字用得极工巧,它使得写景之中又点出了季节时间:习习晚风吹入庭院,正是春寒料峭经冬的寒梅已由盛开到飘零之时。春愁本就撩人,何况又见花落!后句“淡云来往月疏疏”写淡淡的浮云在空中飘来飘去,天边的月亮也显得朦胧遥远。以“疏疏”状月,除了给月儿加上月色朦胧、月光疏冷之外,仿佛那还是一弯残月,它与“淡云”、“晚风”、“落梅”前后相衬,构成了幽静中散发着凄清的景象,完全和首句渲染的心境相吻合。上片运用了由人及物、由近及远、情景相因的写法,深刻生动。

  下片通过富贵华侈生活的描写,含蓄地反衬伤春女子内心的凄楚。前两句写室内陈设极尽华美“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镶嵌着美玉的鸭形熏炉中,还闲置着珍贵的龙脑香,懒得去点燃熏香;织有朱红的樱桃花色的、覆盖如斗形的小帐低垂,上面装饰着五色纷披的丝穗。这里主要写室内的静物,但也有心情的透露,如“玉鸭熏炉闲瑞脑”中的一个“闲”字,不就闪现出女主人公因愁苦无绪,连心爱的龙脑香味也懒得闻嗅了吗!结尾是一个问句“通犀还解避寒无”,句中的“通犀”指能避寒气的犀角,名“辟寒犀”,据唐·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开元二年冬,交趾国进犀一株,色黄如金。使者请以金盘置于殿中,温然有暖气袭人”,该句意思是说:试问这只金灿灿的辟寒犀角,现在还会不会再把温暖宜人的气味释放出来?句中“还解”的一个“还”字点出了这样的内容:往昔之时,这只犀角曾尽心尽意地为男女主人布温驱寒;而今伊人远去,天各一方,犀角有情也应感伤,你到底还知道抑或忘记了为孤独的女主人避寒的使命呢?词人假借向犀角的设问,进一步刻划词中人触物伤情多愁善感的性格,也使句意曲折婉转、摇曳生姿,好似在微波细纹的水面上,又激打起一圈向周边渐渐扩展的涟漪。

  该篇在写作技巧上的特点,值得加以强调的当推:炼字维妙,不着雕痕;未画愁容,愁态毕现。

huànshā ·shāngchūnyōnggèngshū

qīngzhào sòngdài 

shāngchūnyōnggèngshū wǎnfēngtíngyuànluòméichū dànyúnláiwǎngyuèshūshū 
xūnxiánruìnǎo zhūyīngdǒuzhàngyǎnliú háijiěhán 
独舞依磐石,群飞动轻浪。
独舞依磐(pán)¹,群飞动轻浪。
译文:浴浪鸟独自飞舞时紧依着磐石,群飞时轻轻地掀动波浪。
注释:¹磐石:厚而大的石头。
奋迅碧沙前,长怀白云上。
奋迅碧沙前,长怀白云上。
译文:奋力快速地在碧沙前飞过,心中总是怀着冲上云霄的志向。

làngniǎo

zhàolín tángdài 

pánshí qúnfēidòngqīnglàng 
fènxùnshāqián chánghuái怀báiyúnshàng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
去时梅萼(è)¹初凝粉²。不觉小桃³风力损。梨花最晚又凋(diāo),何风归期无定准。
译文:离去的时候梅萼还是刚刚凝粉,眼见小桃花开都被风吹损,梨花开得最晚也凋零了,为什么归期没有个定准?
注释:¹梅萼:梅花的蓓蕾。萼,花萼,花瓣下部的一圈绿色小片。²初凝粉:指花蕾刚开始孕育,在花萼中呈现出雏形。³小桃:桃花的一种,元宵前后即著花,状如垂丝海棠。⁴凋零:泛指花的凋谢,零落。⁵何风:为何,何故。
阑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
(lán)¹倚遍重来凭²。泪粉偷将红袖印。蜘蛛³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
译文:栏杆都倚遍了又来凭栏远望,眼泪偷偷地沾湿了红袖。蜘蛛与喜鹊多么误人,像这样没有凭据怎么值得相信?
注释:¹阑干:同“栏杆”。²凭:依靠。读去声,义与读平声者相同。严格地说,此处“凭”字失韵。“偷“字有避人垂泪意。³蜘蛛:这里指一种小蜘蛛,俗称“喜蛛”。古人也视为喜风之瑞,如同喜鹊。⁴喜鹊:俗传能报喜讯,有“喜鹊登枝”之说。⁵安足信:怎么值得相信。安,哪里,怎么。

  此词上片通过写景表现时光的流逝,来烘托心中的闺思。下片通过人物行为表现对心上人的思念,情感委婉、真实。

  上片从分手的时候写起:“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唐刘禹锡《崔元受少府自贬所还遗山姜花以答之》:“驿马损筋骨,贵人滋齿牙。”这里指桃花被风摧残而凋谢。这两句是说:分手的时候,梅花刚要长出花蕾,不知不觉小桃花也已经凋谢。“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梨花在清明前后开放。晏殊《破阵子·春景》:“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两句是说:开花最晚的梨花都已经凋落,你因为什么事耽搁还确定不了归来的日期?上片三折而下,写心上人久不归来,闺中人相思日重。

  下片前两句具体描绘相思之情:“阑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阑干倚遍”,说明登高盼归次数之多,而又“重来凭”,表现出相思之深、之切。“泪粉偷将红袖印”是说擦拭眼泪把衣袖弄上了脂粉。“偷”字表现出相思之情怕人知道的害羞之态,将情感写得很含蓄。结语由盼心上人不归,转而怨恨蜘蛛、喜鹊:“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这两句是说:蜘蛛和喜鹊已多次报喜讯,但心上人始终未归,真是“误人”不浅,像这样地不讲信用怎么能让人相信。不怨人不归,而怨蜘蛛、喜鹊“无凭”,无理而妙。

  此词以浅近质朴之语,曲折表现思妇幽怨之情,足见词人笔力不浅。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 邱少华.欧阳修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1:133-134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¹水之法²,既不可执一³,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zhū)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xiàng)(duó)不得其情¹⁰,非咨询¹¹不穷其致¹²,是以¹³必得躬历山川¹⁴,亲劳胼(pián)(zhī)¹⁵
译文: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执一端不知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意相信别人的话。原因是地形故高故低,水流故快故慢,水停聚的地方故深故浅,河流的形势故弯故直,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
注释:治水必躬亲:选自《履园丛话·水学》,作者钱泳,清代人;海瑞,明代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续修四库全书》本),题目是编者所加的。躬亲:亲身。¹治:治理。²法:方法。³执一:固执一端,不知变通。⁴泥于掌故: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泥:拘泥。掌故:古代的典章制度。⁵妄意:随意。⁶盖:表示原因的句首语气词,原因是。承接上文,表明下文就自己的观点发表议论。⁷潴:水停聚的地方。⁸势:这里指河流的形势。⁹相度:观察和测量。¹⁰情:真实情况。¹¹咨询:访问,征求意见。¹²穷其致:彻底摸清情况。穷:追究到底。致:事理。¹³是以:因此,所以。以:因为。¹⁴躬历山川:亲自登山涉水。¹⁵胼胝:手脚因劳动而磨成的茧子。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昔海忠介¹治河,布袍缓带²,冒雨冲风,往来于³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héng)(suǒ)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wù)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译文:从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时候,穿着轻装便服,冒着风雨,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亲自发给民工钱粮,一厘也不克扣,并且随同的管理差役也不曾横索一文钱财。必须像这样,才能做成事情。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
注释:¹海忠介:海瑞,明代的清官,谥“忠介”。²布袍缓带:穿着轻便服装。缓带,宽束衣带。³于:在。⁴横索:横行勒索。⁵计利而忘义:计较私利,忘记道义;计:盘算,考虑。⁶远嫌而避怨:远远躲开嫌疑,避免抱怨。⁷举:办事成功。

於皇武王!无竞维烈。允文文王,克开厥后。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
(wū)¹²武王!无竞³维烈。允文王,克开厥(jué)后。嗣(sì)¹⁰受之,胜殷(yīn)(è)¹¹¹²,耆(zhǐ)¹³定尔¹⁴功。
译文:啊!伟大的武王我的先祖,您的丰功伟绩没有人超过!当然文王的功德确实很高,开创了一代基业建立周朝。后继者先祖武王奉天承命,打败商王朝从此天下太平,奠定了您不朽的伟绩丰功!
注释:¹於:叹词。²皇:光耀。³竞:争,比。⁴烈:功业。⁵允:信然。⁶文:文德。⁷克:能。⁸厥:其,指周文王。⁹嗣:后嗣。¹⁰武:指周武王。¹¹遏:制止。¹²刘:杀戮。¹³耆:致,做到。¹⁴尔:指周武王。

  此诗是古代大型舞乐《大武》的二成歌词。《大武》的乐曲早已失传,虽有零星的资料,但终难具体描述。然其舞蹈形式则留下了一些粗略的记录,可以作大概的描绘。第一场,在经过一番擂鼓之后,为首的舞者扮演武王,头戴冕冠出场,手持干戚,山立不动。其余六十多位舞者扮武士陆续上场,长时间咏叹后退场。这一场舞蹈动作是表示武王率兵北渡盟津,等待诸侯会师,八百诸侯会合之后,急于作战,而周武王以为伐纣的时机尚不成熟,经过商讨终于罢兵的事实。第二场主演者扮姜太公,率众舞者手持干戈,奋臂击刺,猛烈顿足。他们一击一刺,做四次重复,表示武王命太公率敢死队闯犯敌阵进行挑战,武王率大军进攻,迅速获胜,威振中原。第三场众舞者由面向北转而向南,表示周师凯旋返回镐京。第四场开始时,众舞者混乱争斗,扮周、召二公的舞者出而制止,于是众舞者皆左膝跪地,表示成王即位之后,东方和南方发生叛乱,周、召二公率兵平乱的事实。第五场,众舞者分成左右两大部分,周公在左、召公在右,振动铃铎,鼓励众舞者前进,表示成王命周公镇守东南,命召公镇守西北。第六场,众舞者恢复第一场的位置,作阅兵庆典和尊崇天子成王的动作,表示周公平乱以后,庆祝天下太平,各地诸侯尊崇周天子。根据高亨《周代大武乐考释》一文,《大武》六成的六篇诗的排列次序确定为:《我将》、《武》、《赉》、《般》、《酌》、《桓》。《周颂·武》一开头,就以最高亢最雄浑的歌喉对周武王做出了赞颂:“於皇武王!无竞维烈。”殷商末年,纣王荒淫暴虐,厚赋税以盘剥国人,造炮烙酷刑以镇压异己,嬖爱妇人妲己,宠信佞臣费中、恶来,醢九侯,脯鄂侯,囚西伯(即周文王),微子数谏不听而亡去,比干强谏而被剖心,箕子佯狂为奴亦遭囚。纣王的倒行逆施,令百姓怨愤,令诸侯寒心。因此,周武王伐商,是一场反抗暴政的正义战争,是符合民意、顺应历史潮流的壮举,它必然得到上至贵族下至平民的普遍拥护与欢迎、响应。此篇《颂》诗对周武王完成克商大业的赞美,尽管是站在周王朝统治者立场上的,但也是同时代民众心声的反映,令人感到真实可信,不像后世郊庙歌词虚应故事的陈词滥调那么惹人厌烦。

  在唱出开头两句颂歌后,诗人笔调一转,饮水思源,怀念起为克商大业打下坚实基础的周文王来。文王(即西伯)被纣王囚禁羑里,因其臣闳夭等人献宝物给纣王而得赦免,他出来后献洛西之地请求纣王废除炮烙之刑,伐崇戡黎,建立丰邑,修德行善,礼贤下士,深得人心,诸侯多叛纣而往归之。他为武王的成功铺平了道路,使灭商立周成为水到渠成之事,其功德不能令人忘怀。“允文”云云,真是情见乎词。

  诗的最后三句,直陈武王继承文王遗志伐商除暴的功绩,将第二句“无竞维烈”留下的悬念揭出,在诗歌的语言运用上深有一波三折之效,使原本呆板的《颂》诗因此显得吞吐从容,涌动着一种高远宏大的气势。可以说,此诗是歌功颂德之作中的上品。

  当然,《颂》诗的本质决定了它必定具有一定的夸饰成分。武王伐商,诗中声称是为了“遏刘”,即代表天意制止暴君的残杀,拯民于水火。但战争是残酷的,所谓“圣人号兵者为凶器”(《六韬》)是也,牧野之战,《尚书·武成》有“流血飘杵”的记载,《逸周书·世俘》亦有“馘魔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的说法。所以崇尚仁义的孔子不免对之感到有些遗憾。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678-680

míng xiānqín 

huángwáng jìngwéiliè yǔnwénwénwáng kāijuéhòu shòuzhī shèngyīnèliú zhǐdìngěrgō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