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外横枝,并栏干、试数风才一信。么禽对语,彷佛醉眠初醒。
竹外横枝,并栏干、试数风才一信。么禽对语,彷佛醉眠初醒。
遥知是雪,甚都把、暮寒消尽。清更润。明月飞来,瘦却旧时疏影。
遥知是雪,甚都把、暮寒消尽。清更润。明月飞来,瘦却旧时疏影。
东阁谩撩诗兴。料西湖树老,难认和靖。晴窗自好,胜事每来独领。
东阁谩撩诗兴。料西湖树老,难认和靖。晴窗自好,胜事每来独领。
融融向暖,笑尘世、万花犹冷。须酿成、一点春腴,暗香在鼎。
融融向暖,笑尘世、万花犹冷。须酿成、一点春腴,暗香在鼎。

zhīchūnwèihàozhāiméinán--zhāngyán

zhúwàihéngzhībìnglángànshìshùfēngcáixìnmeqínduìfǎngzuìmiánchūxǐng

yáozhīshìxuěshéndōuhánxiāojǐnqīnggèngrùnmíngyuèfēiláishòuquèjiùshíshūyǐng

dōngmánliāoshīxìngliào西shùlǎonánrènjìngqíngchuānghǎoshèngshìměiláilǐng

róngróngxiàngnuǎnxiàochénshìwànhuāyóulěngniàngchéngdiǎnchūnànxiāngzàidǐng

张炎

张炎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337篇诗文

猜您喜欢
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
垂老畏闻秋,年光¹逐水流。
译文:临近老年最怕萧瑟衰败的秋日,曾经的美好时光也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注释:¹年光:时光,岁月。
阴云沉岸草,急雨乱滩舟。
阴云沉岸草,急雨乱滩舟。
译文:天阴沉沉、岸边青草瑟瑟仆倒,急雨乱点滩头、小舟摇摇荡荡。
时事诗书拙,军储岭海愁。
时事诗书沉(zhuō),军储¹岭海²愁。
译文:只能用文章表达对时事的担忧,两广的军粮储备也让人发愁。
注释:¹军储:军队的储粮。²岭海:指两广。因地处五岭以南,临近南海。
洊饥今有岁,倚棹望西畴。
(jiàn)¹今有岁²,倚棹(zhào)³望西畴(chóu)
译文:倚在船边望向西边的农田,想到已经连续多年饥荒,希望今年有个好收成。
注释:¹洊饥:连续多年的饥荒。²有岁:好年成。³棹:船桨,借指船。⁴西畴:指西边的田野。

  秋天是草木凋零的季节.相对于人生来说,又象征着壮盛之期的逝去,垂老之年的到来。所以尽管秋光也很美,却很少有入能像唐人刘禹锡那样豪迈高唱: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康熙三、四年间,担任“江西参议”而分守“湖西道”的施闰章年交四十七、八,正将进入老年之期。“顷年在官,引疾不许”,在这样的年龄遇上阴沉的“立秋”天气,自不免要悚然畏警了:回想当年来到临江府,芷是东风骀荡的春日。倘说那时还曾满怀ff春风骑马到江城,正值繁花照眼弱”的由衷喜悦和勤于民事的几多热望的话;那么秋风数度,当诗人又在“萧水、章门三日路”的公务往返中迎来衰飒秋日的时候,却再没有多少令他欣慰的事了——岁月蹉跎,年光如流,壮盛有为的四年多,就这样,逐水”逝去。眼看就要临近老年,怎能不感到深深的怅惘?此诗开篇以“垂老”映对“秋”节,引出“年光一逝去的幽幽慨叹,正表现着许多仕人步入衰秋时共有的苦涩之情。

  而且诗人又是在孤舟客宦之中。如果遇上的是“秋风兮婿姻”的晴和之日,则船行江河之间,鸥飞白帆之上,虽说也难免会感到“水阔孤帆影,秋归万叶声”的清寥,毕竟还有青峰黛峦可眺、麦气豆香可赏.现在却是“阴云”沉沉、“急雨”敲篷,诗人所见副的,便只有岸草的瑟瑟偃伏和滩舟的颠荡乱雨之景了。“阴云沈岸草,急雨乱滩舟”二旬,即从眼前实景落笔,勾勒了一幅令人犯愁的动态画面。作为诗人孤消身影的黯淡背景,恰可有力地点示,诗人此刻的心境已变得怎样阴郁和纷乱。

  施闰章是一位优时悯乱之士,他的思绪,无疑要比寻常的羁旅之客深沉得多。这些年来,国家时局仍处在动荡不安之中:晚明桂王虽已被吴三桂征平,郑成功、张煌言领导的义师,却依然坚持着悲壮的抗清斗争。为了安靖东南,清政府调动重兵,屯驻江浙皖赣一带。康熙三年秋七月,还发动了钲台湾”之役。施闰章对动乱的时局颇为担忧,在《中秋对月》诗中,即发出了“好酌清尊满,休教恨白头。不知今夜月,几处战场秋”的叹息。但身为一介饱读“诗书”的文士,他对安定苍生又能有多大作为?“时事诗书拙,军储临海。

参考资料:
1、 钱仲联等撰写.元明清诗鉴赏辞典 清·近代: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921页

zhōuzhōngqiū

shīrùnzhāng qīngdài 

chuílǎowèiwénqiū niánguāngzhúshuǐliú 
yīnyúnchénàncǎo luàntānzhōu 
shíshìshīshūzhuō jūnchǔlǐnghǎichóu 
jiànjīnyǒusuì zhàowàng西chóu 
西风来晚桂开迟。月宫移。到东篱。簌簌惊尘,吹下半冰规。拟唤阿娇来小隐,金屋底,乱香飞。
西风来晚桂开迟。月宫移。到东篱¹。簌(sù)簌惊尘,吹下半冰规²。拟(nǐ)唤阿娇³来小隐,金屋底,乱香飞。
译文:这一年西风来晚,桂花开得迟。一阵风吹来,花粉簌簌飘飞,半个月亮差点被吹下来。这个时候,想唤来红颜知己,再加上那脂粉香气,岂不满轩子乱香飘飞了,那意境多美呀。
注释:词牌名,即“江城子”,又名“村意远”“水晶帘”。原为唐词单调,始见于《花间集》。十日:重九次日。荷塘小隐:为毛荷塘家宅名。吴文英词友。¹东篱:代指种菊处。²半冰规:半圆月。³阿娇:汉武帝后陈阿娇。此代指女子。
重阳还是隔年期。蝶相思。客情知。吴水吴烟,愁里更多诗。一夜看承应未别,秋好处,雁来时。
重阳还是隔年期。蝶相思。客情知。吴水吴烟,愁里更多诗。一夜看承(chéng)¹应未别,秋好处,雁来时。
译文:想再过重阳,就又是明年了。蝴蝶翩然飞舞,当知我客居此地的情怀。“吴水吴烟,愁里更多诗。”那吴地烟水,常常勾引起我的愁绪和诗情。这一夜,我似乎和故人都没有分别。你看,秋天的好处,是大雁飞来了,它应该给我带来了远方的消息吧。
注释:¹看承:看待,特别看待。

  上片,发端“西风来晚桂开迟”一句,扣题“赏桂”。言重阳过后词人去赏桂,此时西风姗姗来迟,桂花正在盛开。“桂开迟”是对中秋节而言的,一般桂花盛开时多在中秋之日,因“西风来晚”,天气未寒,故桂花推迟了开花时间。“月宫移”二韵,讲月下赏桂。词人追随月光的移动,漫步在植菊的东篱下欣赏桂花的盛景。“东篱”二字,既写出词人赏桂时的悠然心境,又暗示了桂花与菊花一样均富有高洁的品质。李清照《鹧鸪天》:“何须浅碧深红色,泊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簌簌惊尘”一韵,化用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吴刚伐桂不止的传说。宋之问《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白居易《庐山桂》:“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词中言从半轮的明月中,飘下桂花,簌簌作响,这里勾出一幅云外飘香,月轮飞花的优美境界,其形象不仅有视觉、嗅觉,还有听觉。“簌簌”一词,是视觉、听觉兼而有之。“吹下半冰规”是“半冰规吹下”的倒文,“冰”不仅点明是秋月,而且将月之皎洁勾出,有一种玉洁冰清的意境。“拟唤阿娇来小隐”一韵,承上,因这境界太优美了,于是词人又产生了一个优美的想像:想请像阿娇那样的美女到此处小隐,那么会引来更多的桂花飞飚,天外飘香。“阿娇”“金屋”化用汉武帝幼时对其姑母说:若得阿娇,当以金屋贮之的典故。这里将桂花与阿娇并提,将美的人与美的花互相衬托、比拟,起了很好的映衬作用,更突出了“赏桂”之情。“小隐”,化用王康琚《反招魂》“小隐隐山林,大隐隐朝市”的语典,写荷塘隐居之处。梦窗在《大酶》中曾描绘荷塘隐居处:有青山隐隐、碧水如镜,桃红柳绿,渔樵为伴,极为清幽美好。

  下片,过拍“重阳还是隔年期”一句,扣题中的“十日”,言重阳节已过,再逢重阳只有又过一年为期。“还是”一词,表达了久等重阳的遗憾。“蝶相思。客情知”二韵,以蝴蝶相思的拟人手法,表达了词人与友人的相遇相知,盼望再次聚首赏桂之情。词人与荷塘的相识相知之情,在梦窗《醉桃源》中写道:“飞醉笔,驻吟车”(醉时飞笔行文,驻时行吟车畔)是十分惬意的事。“吴水,吴烟,愁里更多诗。”言在荷塘小隐的山林告别时,那烟水凄迷之处引发出愁情,而这愁情又酿出更多的诗意。此韵颇多画境与情趣,勾出词人多愁善感的心灵。最后一韵“一夜看承应未别”以设想之景作结,言在月光下赏桂虽只一夜,但格外引人重视,应看作我们永不相别的印记。前面言“愁”,至此笔端一转,言大雁飞来之时,将是秋空万里最美好的时光。古人有“鸿雁传书”之说,所以“雁来时”,应理解为有远方亲人寄来了书信,使词人有似虽已别离“应未别”之感。这虽然是词人的单相思,但也是他的一种热切盼望。结句另开一境,弹出亮色。

  全词风格疏阴明快,语语可歌,与其他词作不同。

参考资料:
1、 赵慧文,徐育民编著.吴文英词新释辑评 (上册):中国书店,2007.1:第494页-第496页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余幼好此奇服¹兮,年既老而不衰²
译文:我从小就对奇装异服特别喜好,到如今年岁已老,兴趣却毫不减少。
注释:¹奇服:奇伟的服饰,是用来象征自己与众不同的志向品行的。²衰:懈怠,衰减。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带长铗(jiá)¹之陆离²兮,冠切云³之崔嵬
译文:腰间挂着长长的宝剑啊,头上戴着高高的切云冠帽。
注释:¹铗:剑柄,这里代指剑。长铗即长剑。²陆离:长貌。³切云:当时一种高帽子之名。⁴崔嵬:高耸。
被明月兮佩宝璐。
¹明月²兮佩宝璐³
译文:缀着明月珠啊,身佩美玉串串。
注释:¹被:同“披”,戴着。²明月:夜光珠。³璐:美玉名。
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世混浊而莫余知¹兮,吾方²高驰³而不顾
译文:世道混浊没有人理解我啊,我也要远远地离开这个世界的喧闹。
注释:¹莫余知:即“莫知余”,没有人理解我。²方:将要。³高驰:远走高飞。⁴顾:回头看。
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驾青虬¹兮骖(cān)²白螭(chī)³,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译文:驾起青龙白龙车啊,我与舜帝啊同游天帝的玉园。
注释:¹虬:传说中有角的龙。²骖:四马驾车,两边的马称为骖,这里指用螭来做骖马。³螭:传说中没有角的龙。⁴重华:帝舜的名字。⁵瑶之圃:产美玉的地方,这里是指昆仑。昆仑以产美玉闻名,神话中认为昆仑是天帝的园圃。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
登昆仑兮食玉英¹,与天地兮同寿,
译文:登上巍巍的昆仑,品尝玉花的佳肴。我要与天地比寿,
注释:¹玉英:玉树之花。英:花朵。
与日月兮同光。
与日月兮同光。
译文:我将如日月星辰一样将万物照耀。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哀南夷¹之莫吾知兮,旦²余济³乎江湘
译文:痛心啊南方并没有人了解我,天一亮我就渡过了湘水长江。
注释:¹南夷:指屈原流放的楚国南部的土著。夷:当时对周边落后民族的称呼,带有蔑视侮辱的意思。²旦:清晨。³济:渡过。⁴湘:湘江。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
¹鄂渚²而反顾³兮,欸(āi)秋冬之绪风
译文:登上鄂渚我回头眺望啊,唉,丝丝寒风凄苦悲凉。
注释:¹乘:登上。²鄂渚:地名,在今湖北武昌西。³反顾:回头看。⁴欸:叹息声。⁵绪风:余风。
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
步余马¹兮山皋²,邸³余车兮方林
译文:让我的马儿在山边漫步,把我的车儿停放在林旁。
注释:¹步马:让马徐行。²山皋:山冈。³邸:同“抵”,抵达,到。⁴方林:地名。
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乘舲(líng)¹余上²(yuán)兮,齐³以击汰
译文:我驾一叶扁舟上溯沅水啊,齐力摇起船桨,拍水击浪。
注释:¹舲船:有窗的小船。²上:溯流而上。³齐:同时并举。⁴吴:国名,也有人解为“大”。⁵榜:船桨。⁶汰:水波。
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
船容与¹而不进兮,淹²回水³而疑滞。
译文:船儿随波起伏不肯前进啊,陷入旋涡打转波荡。
注释:¹容与:缓慢,舒缓。²淹:停留。³回水:回旋的水。
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
朝发枉渚(zhǔ)¹兮,夕宿辰阳²
译文:清晨时我从枉陼出发,傍晚时我落宿于辰阳。
注释:¹枉渚:地名,在今湖南常德一带。²辰阳:地名,在今湖南辰溪县西。
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¹余心其端²直兮,虽僻远之何伤³
译文:只要我的心端正坦荡,虽处穷乡僻壤又有何伤!
注释:¹苟:如果。²端:正。³伤:损害。
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徊 一作:佪)
入溆(xù)(pǔ)¹余儃(chán)(huái)²兮,迷不知吾所如³。(徊 一作:佪)
译文:行到溆浦我有些打不定主意啊,心中迷惘不知该去何方。
注释:¹溆浦:溆水之滨。²儃徊:徘徊。这两句是说进入溆浦之后,我徘徊犹豫,不知该去哪儿。³如:到,往。
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
深林杳¹以冥冥²兮,乃猿狖(yòu)³之所居。
译文:茂密的山林一片阴暗啊,那本是猿猴住的地方。
注释:¹杳:幽暗。²冥冥:幽昧昏暗。³狖:长尾猿。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¹以多雨。
译文:高峻的大山遮天蔽日啊,山下淫雨霏霏迷迷茫茫。
注释:¹幽晦:幽深阴暗。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xiàn)¹雪纷²其无垠³兮,云霏(fēi)霏而承
译文:无边无际的雪花啊飞飞扬扬,布满天空的浓云阴沉无光。
注释:¹霰:雪珠。²纷:繁多。³垠:边际。这句是说雪下得很大,一望无际。霏霏:云气浓重的样子。⁴承:弥漫。⁵宇:天空。这句是说阴云密布,弥漫天空。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译文:可怜我一生无欢乐啊,孤独地生活在这高山老林中。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¹
译文:我不能改变心志去随波逐流啊,当然就要穷愁潦倒终生。
注释:¹终穷:终生困厄。
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
接舆(yú)¹(kūn)²兮,桑扈³(luǒ)行。
译文:接舆愤世剃去自己的头发,桑扈穷得裸体而行。
注释:¹接舆:春秋时楚国的隐士,即《论语》所说的“楚狂接舆”,与孔子同时,佯狂傲世。²髡首:古代刑罚之一,即剃发。相传接舆自己剃去头发,避世不出仕。³桑扈:古代的隐士,即《论语》所说的子桑伯子,《庄子》所说的子桑户。⁴臝:同“裸”。桑扈用裸体行走来表示自己的愤世嫉俗。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¹
译文:忠心的人啊,不被重用,贤明的人求进身也难成功。
注释:¹以:用。
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伍子¹逢殃²兮,比干³(zū)(hǎi)
译文:伍子胥终遭祸殃啊,比干被剖心不得善终。
注释:¹伍子:伍子胥,春秋时吴国贤臣。²逢殃:指伍子胥被吴王夫差杀害。吴王夫差听信伯嚭的谗言,逼迫伍员自杀。³比干:商纣王时贤臣,一说纣王的叔伯父,一说是纣王的庶兄。传说纣王淫乱,不理朝政,比干强谏,被纣王剖心而死。⁴菹醢:古代的酷刑,将人剁成肉酱。此二字极云比干被刑之惨酷。
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与前世而皆然¹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译文:纵观历史都是这样啊,我又何苦抱怨今人的行径!
注释:¹皆然:都一样。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余将董道¹而不豫²兮,固将重³而终身!
译文:但我要坚持正道而毫不犹豫,当然那将使我一生遭难不见光明!
注释:¹董道:坚守正道。²豫:犹豫,踟躇。³重:重复。⁴昏:暗昧。这句是说必定将终身看不到光明。
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
乱曰:鸾(luán)鸟凤皇¹,日以远兮。
译文:尾声:鸾鸟和凤凰啊,一天比一天远了。
注释:¹鸾鸟、凤凰:都是祥瑞之鸟,比喻贤才。这两句是说贤者一天天远离朝廷。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燕雀乌鹊¹,巢堂²³兮。
译文:燕雀和乌鹊啊,却把窝筑在庙堂上面。
注释:¹燕雀、乌鹊:比喻谄佞小人。²堂:殿堂。³坛:祭坛。比喻小人挤满朝廷。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露申¹辛夷²,死林薄³兮。
译文:香美的露申、辛夷,死在草木交错的丛林。
注释:¹露申:一做“露甲”,即瑞香花。²辛夷:一种香木,即木兰。³林薄:草木杂生的地方。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xīng)(sāo)¹并御²,芳不得薄兮。
译文:腥臊恶臭的气味,弥漫在神圣的殿堂啊。芳香美好的花草,却没有立足的地方。
注释:¹腥臊:恶臭之物,比喻谄佞之人。²御:进用。芳:芳洁之物,比喻忠直君子。薄:靠近。
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阴阳易位¹,时不当²兮。
译文:阴阳错位都颠倒了位置,这世道真是失常大变。
注释:¹阴阳易位:比喻楚国混乱颠倒的现实。²当:合。
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
怀信¹侘傺²,忽³乎吾将行兮!
译文:心中满怀着忠诚而不能得志,我还是赶快远走别迟疑!
注释:¹怀信:怀抱忠信。²侘傺:惆怅失意。³忽:恍惚,茫然。

  《九章·涉江》全篇一般分为五段。

  从开头至“旦余济乎江湘”为第一段,述说自己高尚理想和现实的矛盾,阐明这次涉江远走的基本原因,“奇服”、“长铗”、“切云”之“冠”、“明月”、“宝璐”等都用以象征自己高尚的品德与才能,蒋骥说:“与世殊异之服,喻志行之不群也。”自流放以来,屈原的年龄一天天大起来,身体也一天天衰老下去,可他为楚国的进步的努力绝没有放弃过,朱熹说:“登昆仑,言所致之高;食玉英,言所养之洁。”(《楚辞集注》)他坚持改革,希望楚国强盛的想法始终没有减弱,决不因为遭受打击,遇到流放而灰心。但他心中感到莫名的孤独。“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哀南夷之莫吾知兮”,自己的高行洁志却不为世人所理解,这真使人太伤感了。因此,决定渡江而去。

  从“乘鄂渚而反顾兮”至“虽僻远之何伤”为第二段,叙述一路走来,途中的经历和自己的感慨。“乘鄂渚”四句,言自己登上今湖北武昌西面的鄂渚,不禁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途,又放马在山皋上小跑,直到方林(亦在今长江北岸)才把车子停住。“乘舲船”四句言自己沿沅江上溯行舟,船在逆水与漩涡中艰难行进,尽管船工齐心协力,用桨击水,但船却停滞不动,很难前进,此情此景正如诗人自己的处境。“朝发枉陼”四句,接写自己的行程,早上从枉陼出发,晚上到了辰阳,足有一日行程,行程愈西,作者思想愈加坚定。他坚信自己的志向是正确的,是忠诚的,是无私的。同时,坚信无论如何的艰难困苦,自己都不感到悲伤。

  从“入溆浦余儃佪兮”至“固将愁苦而终穷”为第三段,写进入溆浦以后,独处深山的情景。“入淑浦”四句言已进入溆浦。溆浦在辰阳的万山之中。这里深林杳冥,榛莽丛生,是猿狖所居,而不是人所宜去的地方。“山峻高”四句写深山之中,云气弥漫,天地相连,更进一步描绘沅西之地山高林深,极少人烟的景象。这是对流放地的环境的形容夸张,也是对自己所处政治环境的隐喻,为下文四句作好铺垫。“哀吾生之无乐兮”四句言自己在这样的政治环境和生活环境当中,是无乐可言了。然而就是这样,也绝不改变自己原先的政治理想与生活习惯,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妥协变节。

  从“接舆髡首兮”至“固将重昏而终身”是第四段,从自己本身经历联系历史上的一些忠诚义士的遭遇,进一步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论语·微子》说:“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战国策·秦三》说:“箕子接舆,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接舆被发佯狂,是坚决不与统治者合作的表示。《孔子家语》说桑扈“不衣冠而处”,也是一种玩世不恭,不与统治者合作的行为。“接舆”六句是通过两种不同类型的四个事例来说明一个观点:接舆、桑扈是消极不合作,结果为时代所遗弃;伍员、比干是想拯救国家改变现实的,但又不免杀身之祸,所以结论是“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与前世而皆然兮”四句说自己知道,所有贤士均是如此,自己又何怨于当世之人!表明自己仍将正道直行,毫不犹豫,而这样势必遭遇重重黑暗,必须准备在黑暗中奋斗终身。

  “乱曰”以下为第五段。批判楚国政治黑暗,邪佞之人执掌权柄,而贤能之人却遭到迫害。“鸾鸟凤凰”四句,比喻贤士远离,小人窃位。凤凰是古传说中的神鸟,这里比喻贤士。“燕雀乌鹊”用以比喻小人。“露申辛夷”四句言露申辛夷等香草香木竟死于丛林之中,“腥臊”比喻奸邪之人陆续进用,而忠诚义士却被拒之门外。“阴阳易位”四句更点出了社会上阴阳变更位置的情况,事物的是非一切都颠倒了,他竟不得其时。不言而喻,他一方面胸怀坚定的信念,另一方面又感到失意徬徨。既然龌龊的环境难以久留,他将要离开这里远去。

  本篇以写实为主,但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诗人以丰富奇特的幻想,创造了一个优美的神话世界:神奇的车乘,高尚的旅伴,美好的境地,芳苦的食品,等等,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批判。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815-821

shèjiāng

yuán xiānqín 

yòuhào niánlǎoérshuāi 
dàichángjiázhī guànqièyúnzhīcuīwéi 
míngyuèpèibǎo 
shìhúnzhuóérzhī fānggāochíér 
jiàqīngqiúcānbáichī chónghuáyóuyáozhī 
dēngkūnlúnshíyīng tiāntóngshòu寿 
yuètóngguāng 
āinánzhīzhī dànjiāngxiāng 
chéngèzhǔérfǎn qiūdōngzhīfēng 
shāngāo chēfānglín 
chénglíngchuánshàngyuán bàngtài 
chuánróngérjìn yānhuíshuǐérzhì 
zhāowǎngzhǔ 宿chényáng 
gǒuxīnduānzhí suīyuǎnzhīshāng 
chánhuái zhīsuǒ  (huáizuò huái )
shēnlínyǎomíngmíng nǎiyuányòuzhīsuǒ 
shānjùngāo xiàyōuhuìduō 
xiànxuěfēnyín yúnfēifēiérchéng 
āishēngzhī yōuchǔshānzhōng 
néngbiànxīnércóng jiāngchóuérzhōngqióng 
jiēkūnshǒu sāngluǒxíng 
zhōngyòng xián 
féngyāng gànhǎi 
qiánshìérjiērán yòuyuànjīnzhīrén 
jiāngdǒngdàoér jiāngchónghūnérzhōngshēn 
luànyuē luánniǎofènghuáng yuǎn 
yànquèquè cháotángtán 
shēnxīn lín 
xīngsāobìng fāng 
yīnyángwèi shídàng 
huái怀xìnchàchì jiāngxíng 
亚夫营畔柳濛濛,隋主堤边四路通。
亚夫¹营畔(pàn)²(méng)濛,隋(suí)³(dī)边四路通。
注释:¹亚夫:指西汉名将周亚夫。²营畔柳:《史记》中有“周亚夫军细柳”的经典描写。³隋主:指隋炀帝杨广。⁴堤:隋炀帝下扬州的时候在京杭运河两边种植杨柳壮丽景致。
攀折赠君还有意,翠眉轻嫩怕春风。
攀折赠君¹还有意,翠眉轻嫩怕春风。
注释:¹攀折赠君:古人在送别亲友时有折柳寄情的习俗。
这是一首咏史的七言绝句。作者以咏柳为题目,引用了“周亚夫军细柳”、“隋炀帝下扬州”的历史典故。充分表现了作者渊博的历史文化知识。
忆昔娇小姿,春心亦自持。
忆昔娇小姿,春心¹亦自持²
译文:回忆起以前未嫁之时,尚是一个娇小之女,虽有思春之情,芳心亦可自持。
注释:¹春心:思春之心。²自持:能够自我控制。
为言嫁夫婿,得免长相思。
为言嫁夫婿,得免长相思。
译文:想早日嫁个乘龙快婿,免得常在空闺相思。
谁知嫁商贾,令人却愁苦。
谁知嫁商贾,令人却愁苦。
译文:谁知今日却嫁给了个商人,却令人好不愁苦。
自从为夫妻,何曾在乡土。
自从为夫妻,何曾思乡土。
译文:自从结婚为夫妻以来,他何曾一日在家呆过?
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
去年下扬州¹,相送黄鹤楼²
译文:去年他下扬州时我在黄鹤楼前为他送行。
注释:¹扬州:唐属淮南道,为大都督府,商业繁荣,万商云集,为东方大都会。即今江苏扬州。²黄鹤楼: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故址思武汉长江南岸的蛇山黄鹤矶上。
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译文:眼看帆已去远,我的心也随江流逐他而去。
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
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
译文:只说去一年就回来,可是,过了三年他还没有回来。
使妾肠欲断,恨君情悠悠。
使妾肠欲断,恨君情悠悠。
译文:使得我想得愁肠欲断,怨恨夫君之情如悠悠的江水。
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
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
译文:与他一起出发的东邻西舍,人家北去南来不到一个月都回来了。
未知行李游何方,作个音书能断绝?
未知行李¹游何方,作个音书²能断绝?
译文:也不知道夫婿的影踪如今在何方?给他写封书信也没处投递。
注释:¹行李:行人随行之衣物,此代指行人。²音书:即书信。
适来往南浦,欲问西江船。
适来往南浦¹,欲问西江²船。
译文:于是前来南浦,想打听一下是否有西江来的商船。
注释:¹南浦:地名。思江夏县南三里。《楚辞·离骚》:“送美人兮南浦。”²西江:江夏以西的长江。
正见当垆女,红妆二八年。
正见当垆女¹,红妆二八年。
译文:正好见一个卖酒的少妇,年方二八,红妆靓然,与夫一同当垆卖酒。
注释:¹当垆女:卖酒女。
一种为人妻,独自多悲凄。
一种¹为人妻,独自多悲凄。
译文:同样是为人之妻,唯有我影只人单,独然一身,好不凄然。
注释:¹一种:一样,同样。
对镜便垂泪,逢人只欲啼。
对镜便垂泪,逢人只欲啼。
译文:我如今对镜垂泪,逢人欲泣,好不后悔。
不如轻薄儿,旦暮长相随。
不如轻薄儿¹,旦暮长相随。
译文:还不如当初就嫁给一个轻薄少年,也能与他早晚相随。
注释:¹轻薄儿:轻薄少年。即游手好闲的浮浪子弟。
悔作商人妇,青春长别离。
悔作商人妇,青春长别离。
译文:我悔作商人之妇,大好青春却长期过着别离的生活。
如今正好同欢乐,君去容华谁得知。
如今正好同欢乐,君去容华谁得知。
译文:如今正好是同欢乐的大好时光,夫君一去,我的青春容华谁得知?

  《江夏行》与《长干行》写的是同类题材,同样采用女子口吻的代言体形式,两个女主人公的遭遇则有同异。江夏女子的丈夫也在外经商,她的凄苦较多,而幸福的回忆却较少。

  江夏女子与丈夫的结合,感情基础较之长干女夫妇似乎薄弱得多。这位江夏女子自幼多愁善感,向往爱情几乎是她惟一的精神生活。她的幻想是“为言嫁夫婿,得免长相思”,不免把爱情问题看得太简单,她还不知道“负心汉”的含义,就委身商贾。殊不如商贾的生活方式特点之一是流动性大,根本不可能“白头不相离”的。

  她所委身的这男子,似乎较其他商贾更为重利轻别:“自从为夫妻,何曾在乡土”;“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未知行李游何方,作个音书能断绝。”他的去处是扬州,乃是大都会,温柔富贵之乡。同去的人都还知道有个家,唯独他不回来。于是江夏女子痛苦得发疯,心理上发生了变态。她妒嫉一切少妇:“正见当垆女,红妆二八年。一种为人妻,独自多悲凄。”她痛悔昨日的轻信:“悔作商人妇,青春长别离。”

  由此看来 ,李白笔下的妇女题材绝非千篇一律,妇女问题在大诗人笔下得到了多角度的反映。《江夏行》与《长干行》彼此是不能替代的。此诗较前诗比兴为少,赋法为主,又运用了五、七言相间的形式,音节上更见灵活多致。不过,大约是即兴创作,较少文字推敲,此诗比《长干行》出语稍易,腔调稍滑,不免在艺术上略逊一筹。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155-156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