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袖通闲手,危栏寄远心。
品花严位置,枚笋遴位置,
枚笋遴监临。鼎鼐生无望,
戈鋋老不任。唯应宰斯谷,
岁岁长清阴。
破袖通闲手,危栏寄远心。
品花严位置,枚笋遴位置,
枚笋遴监临。鼎鼐生无望,
戈鋋老不任。唯应宰斯谷,
岁岁长清阴。
方回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2735篇诗文

猜您喜欢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画堂¹晨起,来报雪花坠。高卷帘栊(lóng)²看佳瑞³,皓(hào)远迷庭砌(qì)
译文:清晨刚刚起床来到堂舍,家丁来报外面已是雪花飘坠。高卷窗帘看瑞雪飘飞,白雪渐渐弥漫了庭阶。
注释:清平乐:唐教坊曲名。¹画堂:华丽的堂舍。²帘栊:窗帘或门帘。栊:窗棂。³佳瑞:瑞雪。⁴皓色:洁白的颜色。⁵庭砌:庭阶。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盛气¹光引炉烟²,素草寒生玉佩³。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译文:雪花狂舞的气势如炉烟蒸腾,白色花草寒栊闪闪挂一身玉琨。应该是天上的神仙狂醉,胡乱把洁白的云彩揉碎。
注释:¹盛气:雪花狂舞的气势。²光引炉烟:那景象好象引发的炉烟。³素草寒生玉佩:白色花草寒光闪闪挂一身玉琨。玉佩:玉石制的佩饰。

  这是一首豪迈、瑰丽、新奇的咏雪词,富有生活情趣。

  上阕写观看雪景,第一、二句简洁交待了时间、地点、事件;接下来两句便写诗人观看雪景喜悦、激动的心情。时间、地点、情由,一路写来,由“晨起”而“来报”,因“来报”而“卷帘”看“佳瑞”,曲折有致。“高卷”见兴致之高,“远迷”是远近迷漫、迷蒙,到处上下,一片苍茫迷离的皓色,显喜悦、痴迷之情。

  下阕前两句从空中,底下写所见迷人雪景,气势豪迈,瑰丽生姿。“盛气栊引炉烟”是写空中雪花纷扬的气势像引发的炉烟蒸腾,“素草寒生玉瑕”,是写地上花草,晶莹剔透,闪着寒栊,象挂满玉碾,真是美丽极了,而且地上、空中,上下辉映,雄迈不失瑰美,俊丽而有豪气。然而更能表现诗仙特色的尚不仅此,而是奇思逸想,为一般人想不出、也道不出来的东西。象“危楼高百尺,伸手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一样,“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大胆新奇,新颖独特,惊人骇俗而又极舍情理,这正是体现李白风格的浪漫主义。天仙一旦豪饮了银河的美酒酩酊大醉后,竟然也顾不得自身的天生丽质,使出如此粗鲁的手段来把白云乱揉得碎末纷飞,化作漫天大雪,遍地银涛。正是这个“狂”字抖擞出宇宙的荚气,开放出仙苑的奇葩,令人神往,这正是诗人以狂墨赋醉诗的一个典型例子。

  这首词想象奇特瑰丽,不落窠臼,且用语可见其浪漫主义的风格,在毫不羁绊的想象之中雄奇硕健的体格也可以窥得。从所譬喻之喻体来看,都极具或高雅,或冰洁,或传奇雄放之特点,可以推测词人当时心境定当极其开阔,疏放。

参考资料:
1、 高文炳编著.唐宋词选译赏析365首:天马图书,2001:25-26
2、 赵仁珪 朱玉麒 杜媛萍 李建英编著.唐五代词三百首译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52
3、 周裕锴编.第六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巴蜀书社,2011:540
4、 薛梦得主编.人情百态鉴赏: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年:104-105

qīngpíngyuè ·huàtángchén

bái(shuōyuántáo) tángdài 

huàtángchén láibàoxuěhuāzhuì gāojuǎnliánlóngkànjiāruì hàoyuǎntíng 
shèngguāngyǐnyān cǎohánshēngpèi yīngshìtiānxiānkuángzuì luànbáiyúnróusuì 
骄阳愆岁事,良牧念菑畲。
骄阳¹(qiān)²岁事³,良牧(zī)(yú)
译文:秋日炎炎久旱不雨耽误了农事,贤良的韦使君惦念着受灾的农田。
注释:¹骄阳:烈日、赤日。²愆:过错、差错,这里指造成了灾害。³岁事:即农事。⁴良牧:“牧”为汉代州郡长官名;“良牧”就是贤良的州郡长官,这里实指韦中丞。⁵念:即记念、惦念。⁶菑畲:耕地。古代指初耕的田地。
列骑低残月,鸣茄度碧虚。
列骑¹低残月²,鸣茄(jiā)³碧虚
译文:率领骑马的官员们连夜赶往黄溪,一路上吹奏着茄管,乐声响彻长天。
注释:¹列骑:指韦彪和诗作者等一行骑马前往黄溪祈雨的人员。²残月:指农历月末形状像钩的月亮或拂晓快落山的月亮。³茄:是汉唐时期的一种管乐器。⁴度:意为传送、响彻。⁵碧虚:即碧空。
稍穷樵客路,遥驻野人居。
稍穷¹(qiáo)²路,遥驻³野人居。
译文:沿着打柴人行走的山路走到了尽头,停脚遥望山民们的茅屋相距甚远。
注释:¹穷:走完。²樵客:即打柴的人。³驻:车马停止。⁴野人:指山民。
谷口寒流净,丛祠古木疏。
谷口寒流净,丛祠(cí)¹古木疏。
译文:山谷出口处的溪流清凉洁净,丛林中黄神祠旁的古树枝叶稀疏。
注释:¹丛祠:丛林之中的神祠。
焚香秋雾湿,奠玉晓光初。
焚香秋雾湿,奠(diàn)¹晓光²初。
译文:在秋日的湿雾里点燃香火,祭坛上刚摆好玉器已经曙光初露。
注释:¹奠玉:祭奠神所使用的玉器。²晓光:即曙光。
肸蠁巫言报,精诚礼物余。
(xī)¹(xiāng)²³言报,精诚礼物余
译文:巫师祝祷的声音像响虫一样鸣叫,神态虔诚祭品丰盛而有余。
注释:¹肸:声音振动。²蠁:即响虫,俗称地蛹。³巫:泛指以代人祈神为职业的人。⁴报:告知。⁵精诚:指祈雨的心意十分虔诚。⁶礼物余:用来祭祀黄神的祭品丰富有余。
惠风仍偃草,灵雨会随车。
惠风¹仍偃草²,灵雨³会随车。
译文:祈雨结束暖风仍然吹翻了野草,太守的车马一走,相信黄神定会赐雨。
注释:¹惠风:和风。²偃草:风把草吹倒了。偃:倒伏。³灵雨:佳雨,及时的好雨。
俟罪非真吏,翻惭奉简书。
(sì)¹非真吏²,翻³惭奉简书
译文:我是等待加罚没有实职的官吏,接到随行的简书,反而惭愧阿附。
注释:¹俟罪:指等待受罚。²非真吏:诗人贬为永州司马,为员外官,即在编制之外的官。且既无公务,又无官舍,所以说不是“真吏”。³翻:副词,反而之意。⁴奉简书:指遵从韦中丞所发简牍的命令随行祈雨。

  这是一首叙事诗,在写作手法上相当朴实,记事、写景,较少抒情,语言工整,用词精确恰当。从文义的表面上看,赞美韦彪关心民间疾苦而祈神求雨,但本意是对韦中丞等州府官员愚昧迷信、劳民伤财行为的批评,对自己蒙屈而沦为下僚的悲叹。

  柳宗元是一位唯物主义无神论者,他曾针对韩愈天有意志、能赏罚的观点,提出:“彼上而玄者,世谓之天;下而黄者,世谓之地;浑然而中处者,世谓之元气;寒而暑者,世谓之阴阳。”他认为天地只是自然物,既无意志,也不能赏罚,“功者自功,祸者自祸”(《天说》),希望天地能赏罚、有哀仁都是迷信(《天说》)。他还认为,“生植与灾荒,皆天也;法制与祸乱,皆人也……其事各行不相预,而凶丰理乱出焉”(《答刘禹锡天论书》),天事与人事各不相干。另外,在《非国语》中,他还指 出:“山川者,特天地之物也。阴与阳者,气而游乎其间者也。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恶乎与我谋?自斗自竭,自崩自歇,是恶乎为我设?”认为天地、元气、山川等自然物的运动变化是自然而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根据这些认识,柳宗元对韦中丞黄溪祈雨的荒诞行为,必然是持批评态度的。

  当时的永州刺史韦彪,跟柳宗元并没有什么深厚的交情。柳宗元到永州一年多后,唐宪宗改元大赦天下,韦彪便北移了。这人毫无才干,连北移的贺表也是请柳宗元写的。但由于他身为永州的行政首长,柳宗元的顶头上司,柳宗元又是待罪之人,并且希望得到朝庭的赦免和重新起用,因此柳宗元当然不便直接批评韦彪,只能用赞赏的表面形式来记述这件事。但诗题中标明“口号”,而“口号”是古人随口吟成的诗体,这便给诗添了几许诙谐。诗人写这场荒诞的祈神求雨戏时,字里行间充满了辛辣的讽刺,传神地刻画出了韦彪其人:兴师动众,不仅劳民伤财,而且是沽名钓誉的行径;神祠荒凉清冷,象征他的愚蠢糊涂;场面宏大,巫师装神弄鬼,讥讽他的迷信与无知;并且通过“惠风仍偃草”的写实,“灵雨会随车”的用典,以对比的手法来揭示韦彪祈雨的无功与荒谬。据诗人的《游黄溪记》记载,黄溪在城东七十里,“黄神”乃是王莽的后代,是避祸来的。韦彪导演的这场闹剧,吹吹打打弄了整整一夜,直到天亮才收场,使周围的百姓都受到了惊扰,根本不是在为老百姓祈福,而是在“造祸”,并且灾祸波及到了“骑客路”与“野人居”。

  诗的最后两句,才是诗人真实意图的流露:自己是“俟罪非真吏”,却奉命随行,做太守的清客、帮闲,成为献媚取悦长官的低级僚属,这对胸怀大志的柳宗元来说,是非常羞愧的。如果他是有实职实权的地方官,定会珍惜手中的权力,尽情施展自己“以利安元元为务”的抱负,干一番兴利除弊的事业。

挂席凌蓬丘,观涛憩樟楼。
挂席凌蓬丘¹,观涛憩(qì)(zhāng)²
译文:乘坐帆船来到蓬丘岛,上樟楼观赏著名的钱塘江潮。
注释:¹蓬丘:蓬莱山也。²樟亭楼:即浙江亭也,在跨浦桥南江岸。《浙江通志》:樟亭,在钱塘县旧治南五里,后改为浙江亭,今浙江驿其故址也。
三山动逸兴,五马同遨游。
¹山动逸兴,五马²同遨(áo)游。
译文:五马大车载你我一同遨游,兴致如三山逐浪高。
注释:¹三:谓蓬莱、方丈、瀛州三神山。²五马:古太守事。
天竺森在眼,松风飒惊秋。
天竺森在眼,松风飒(sà)¹惊秋。
译文:天竺寺森然收如眼底;一路松风在唱着秋天的歌。
注释:¹飒:形容风声。
览云测变化,弄水穷清幽。
览云测变化,弄水穷清幽。
译文:看云卷云舒,变化莫测;顺水流而上,穷其源头的清幽。
叠嶂隔遥海,当轩写归流。
叠嶂(zhàng)¹隔遥海,当轩写归流。
译文:遥远的大海在重重山峦的那边,窗外江水奔涌归大海。
注释:¹叠嶂:重叠的山峰。
诗成傲云月,佳趣满吴洲。
诗成傲云月,佳趣满吴洲。
译文:诗写好了,足以傲视日月,吴国山水充满了无限乐趣!
岸柳垂金线,雨晴莺百啭。
岸柳垂金线,雨晴莺百啭(zhuàn)¹
译文:岸边的杨柳垂下金黄色的枝条,雨过天晴,黄莺儿在尽情地呜叫。
注释:¹莺百啭:形容莺的啼叫声非常动听。
家住绿杨边,往来多少年。
家住绿杨边,往来多少年¹
译文:我的家就在绿杨树旁边靠近通衙大道,来来往往经过许多许多的王孙年少。
注释:¹少年:小青年。
马嘶芳草远,高楼帘半掩。
马嘶(sī)住草远¹,高楼帘半掩²
译文:我在高楼上半卷起帘子往下瞧,王孙公子们骑着马越去越远。
注释:¹“马嘶”句写心上人远去。²“高楼”句写少女目送,表现出一片痴情。
敛袖翠蛾攒,相逢尔许难。
敛袖¹翠蛾攒(cuán)²,相逢尔许³难。
译文:我举袖遮睑把眉皱,感叹知音相逢这么难。
注释:¹敛袖:整理衣抽。²翠蛾攒:即攒眉皱眉,蹙眉。翠蛾:指眉毛。古人称女子的细而长的眉毛为蛾眉,因为其形似蛾的触须。古代女子以黛画眉,黛为青黑色颜料,故称翠蛾。³尔许:如许,这样。

  《醉公子·岸柳垂金线》轻借流丽潇洒之笔,用岸柳明媚莺声如簧的环境作衬托,委婉曲折地描写一位别后妇女的春思。“岸柳垂金线,雨晴莺百啭。”起拍二句,为对春日景物的描绘:“岸柳”已被春风吹绿,垂下缕缕长有嫩叶的枝条,而雨后新晴,黄莺百啭,一片春光融融。

  “家住绿杨边,往来多少年。”写家居环境及宅前路上来往多青年人的情景。美景当前,故少年人来游者众,这一切都暗示这是一个易于挑起春情的季节,也是一个令人忆起少年情事的地方。潜气内蕴,深藏不露。

  “马嘶芳草远,高搂帘半掩。”过片二句,写由所见来往多青年人而引发的对心上的人的思念:女主人公闻马嘶以为心上人即将来到,因而于楼上卷帘望远,但并未见到心上人,唯见郊原芳草连绵直伸向天边。这里只说“帘半卷”,不像后来宋词“倚危楼,望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之类直说,“点到即止”,正是唐五代词的含蓄处。

  “敛袖翠蛾攒,相逢尔许难。”结拍二句,言因不见心上人的身影,女主人公眉峰紧锁、愁思满腹,并慨叹和心上人见面是如此之难。这里以蹙眉表愁态,于是不由内心发出惆怅无奈问己又问人的“相逢而不离开却是如此的艰难”的嗟叹。

参考资料:
1、 艾治平著.花间词品读: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12:183-184
2、 程自信注评.唐五代词二百首:黄山书社,1998年11月第1版:第197页
怜君谪宦楚江来,门外湘波日夜回。
怜君谪(zhé)(huàn)¹楚江来,门外湘波日夜回。
译文:我怜惜您被贬谪来到了楚江,家门外面湘水日日日日夜夜流淌。
注释:¹谪宦:贬官另任新职。
废井年深生乱草,古墙春尽长荒苔。
废井年深生乱草,古墙春尽长荒苔。
译文:废弃的深井经过很过年之后生长了许多乱草,古墙上的春景将夜,墙上长满了荒苔。
猿声似诉孤臣恨,马首空劳过客哀。
猿声似诉孤臣恨¹,马首空劳过客哀。
译文:一阵阵猿声好像在倾诉你的遗憾,梁怀王因坠马而死,你深深歉疚哀伤,抑郁而亡。
注释:¹恨:遗憾。
此地无须叹寥落,长安甲第亦成灰。
此地无须叹寥(liáo)¹,长安甲第亦成灰。
译文:这个地方无须感叹寥落,毕竟长安登甲第之名的人最后也成为灰烬。
注释:¹寥落:孤单;寂寞。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