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宅鉴湖阴,东归慰远心。风帆沙树杳,驿路水云深。
旧宅鉴湖阴,东归慰远心。风帆沙树杳,驿路水云深。
袖有题诗卷,囊多卖卜金。翩然自来往,应不负山林。
袖有题诗卷,囊多卖卜金。翩然自来往,应不负山林。

sòngshānrénháiyuè--bēn

jiùzháijiànyīndōngguīwèiyuǎnxīnfēngfānshāshùyǎo驿shuǐyúnshēn

xiùyǒushījuǎnnángduōmàibojīnpiānránláiwǎngyīngshānlín

徐贲

徐贲

(1335—1393)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 539篇诗文

猜您喜欢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带石榴花。
俏冤(yuān)¹,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²。困坐南窗下,数³对清风想系他。蛾(é)淡了教谁画?瘦岩岩(xiū)石榴花。
译文:我那俏冤家,远在天涯,你怎么在外边贪恋新欢,怎么偏偏只有外边才能留得住你?懒洋洋地坐南窗下,每每对着清风想系他。细长的眉毛淡了教谁来描画?脸瘦得不像样子,羞得不敢戴上那石榴花。
注释:¹俏冤家:此指在外远游的爱人。²“偏那里”句:偏是那里的绿杨树能够拴住你的马?此系怨词,恨爱人久离不归。³数:每每。⁴蛾眉:弯而长的眉毛。⁵瘦岩岩:瘦骨嶙峋貌。⁶带:即“戴”。

  这支小令写少妇对远方情人的猜疑和抱怨,相思之情写得大胆泼辣。开头一句“俏冤家”,传神至极。“冤家”本是妇女对情人的昵称,已经够可爱了,又冠以一个“俏”字,更令人迷恋。可如今他却远走天涯,一去不归,不能不叫人怀疑。“偏那里绿杨堪系马”,更明显地由怀疑流露出抱怨的情绪。“偏”在这里用作副词,表示发生的事,与所期待的恰好相反。一个“偏”字,把少妇爱极而怨深的感情反映得淋漓尽致。此句一语双关,既点明夏日的时令,又比喻滞留异乡、拈花惹草的负心郎。曲子前三句,把爱与恨交织在一起,表面上埋怨“绿杨”,骨子里却怨恨爱人不知早归,不珍惜爱情。

  其实,在远方的情人未必如她所猜想的那样,这或许是少妇的“多虑”。而“多虑”正是一种情深爱笃的表现,故虽抱怨,却并未弃绝。因此第四、五两句“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表现为万般慵懒、无所事事,只有一次次面对清风倾吐自己对远人的情思,大有“不思量,自难忘”、摆不脱、丢不开之苦。这两句虽看似平淡无奇,但词浅意深,清风和美,情思更浓,它进一步刻画出少妇对远人思之弥深、爱之弥笃的感情。

  第六句“蛾眉淡了教谁画?”借用汉代张敞为妻画眉的典故来表现出少妇对夫妻恩爱生活的回味与渴望。然而好事难成,希望终无由实现,以致愁得“瘦岩岩羞带(戴)石榴花”。“瘦岩岩”比“憔悴”状瘦弱不堪之状,更具体,更形象。“羞”字是尤为传神之笔,它既含戴花与体貌不相称的自我嘲讽之意,又表露出戴花无人欣赏的寂寞。古人说“女为悦己者容”,这里暗化此意,且更形象生动,活画出少妇难以言状的复杂心理状态。

  曲贵新奇,然而,这支曲子蕴藉含蓄,辞尽意未休,具有词的风格。其中首句“俏冤家”是统领全篇的关键句。少妇的思念、怀疑及抱怨都由此而发;少妇对过去美满生活的回味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以及“为悦己者容”的心理,也是以此为依据。故全篇所言少妇的表现,都和这句“俏冤家”紧紧挂钩,句句落实,没有一句是闲笔。

参考资料:
1、 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74-75
桂密岩花白,梨疏林叶红。
桂密岩花白,梨疏林叶红。
译文:长在山岩上的桂花很稠密,一片白色。梨树上的果实已稀疏了,树叶已经变红。
江皋寒望尽,归念断征篷。
江皋(gāo)¹寒望尽,归念断征篷。
译文:在这寒冷的江边,眺望到远方尽头,我的归乡之心就像离了本根的征蓬一样,已经跟随着长风飘荡而去。
注释:¹江皋:江边。

dōngjiāoxíngwàng

wáng tángdài 

guìyánhuābái shūlínhóng 
jiānggāohánwàngjìn guīniànduànzhēngpéng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江南佳丽地,金陵¹帝王州。
译文:江南美丽富饶,女子灵秀,金陵曾经被很多帝王作为主要都城。
注释:¹金陵:东吴、东晋、刘宋都曾建都金陵,故称之为“帝王州“。金陵,又称建康、建业,今南京市。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逶迤¹²绿水,迢递³起朱楼
译文:城墙环绕着蜿蜒曲折的护城河,绿波荡漾,风光旖旎,层层高楼,鳞次栉比。
注释:¹逶迤:形容水流弯曲。²带:环绕。³迢递:高峻巍峨貌。⁴朱楼:红楼。
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飞甍(méng)¹夹驰道²,垂杨荫御沟³
译文:气势轩昂的屋脊夹着皇帝专用的道路,杨柳的柳荫遮掩住流经宫苑的河道。
注释:¹飞甍:凌空欲飞的屋脊。甍,屋脊。²驰道:专供皇帝行走的御道。³御沟:流经宫苑的河道。
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
凝笳(jiā)¹²高盖³,叠鼓送华辀(zhōu)
译文:舒缓的笳声,轻而密的鼓声送着我坐的华丽车辆。
注释:¹凝笳:舒缓的笳声。²翼:送。³高盖:高高的车盖。此指高车。⁴叠鼓:轻而密的鼓声。⁵华辀:华丽的车辆。
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献纳¹云台²³,功名良可收。
译文:我立身朝堂,进献的忠言被采纳,功名利禄都可以得到。
注释:¹献纳:建言以供采纳。²云台:汉宫高台名。后遂用以借指朝廷。³表:臣下向皇帝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这首诗刻画了帝都金陵(今南京)的富丽繁华和心系功名的进取精神,既是一曲颂歌,也是一幅壮丽的图画。不管是何种情感意趣,都可以借山川景物来表现,而且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造境宏伟高敞,措笔秀丽工整,语言清鲜流丽,反映出了青年谢朓积极进取的精神品格和非同寻常的艺术功力。

  青年诗人以“颂藩德”为由头,满怀激昂的政治热情和积极的功名事业心,纵笔描绘金陵帝都的富丽堂皇和繁荣昌盛,气势轩敞,格调高昂,雅为后人所称道。

  首联总揽形势,虚笔入篇。“江南”句言地理形势,“金陵”句言历史变迁。当时扬州,辖有江南广大土地,山川秀丽,物产富饶,统称江南。金陵即今南京市,为春秋时楚武王所置。秦始皇时,即有望气者称“金陵有王者之气”。而从三国孙吴到南朝萧齐,也有四朝建都于此。可见金陵作为帝王之州,历史悠久。所以,诗人饱含激情,热烈赞颂当朝都城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江南佳丽之地,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帝都历史。这两句,一从空间横面着墨,描绘都城建业的地理形势;一从时空纵面措笔,概览金陵帝都历史迁延,笔触间闪烁着显赫、辉煌的气派,富于气势。

  中间三联承“帝王州”写来,具体描绘当今“帝王州”的形势。诗人特别注重视角的变化。沿巍峨帝都顺势望去,但见城墙环绕着蜿蜒曲折的护城河,绿波荡漾,风光旖旎;抬头远眺,又见层层高楼,鳞次栉比,在日光照耀之下,显得灿烂辉煌。这是二联,是写远眺。三联则取近观。驰道,天子所行之道,常人不可步入。驰道两旁,矗立着威仪棣棣的皇宫高院,甍宇齐飞,舛互迢递,一望无际。

  随着视野的延伸,驰道越远越窄,渐渐被飞甍合成一片,所以猛然看去。好像是“夹”住了驰道一样。一个“夹”字,以主观感受状写客观物象,写出了境界。所以,“垂杨荫御沟”完全是实写。杨柳婆娑,婀娜多姿,茂茂密密长满了御沟两旁。

  总起来看这四句,诗人应着视角的变换,层次分明地写出了帝都的形象。“逶迤带绿水”、“飞甍夹驰道”以河水的蜿蜒曲折和道路的绵绵延伸,挖掘出诗境的远近纵深感;“迢递起朱楼”、“垂杨荫御沟”以高楼的嵯峨入云和杨柳的婀娜多姿,拓展出诗境的上下层次感。同时,还注重色彩的描绘,绿水朱楼,红绿相映;琉璃飞甍,葱葱杨柳,青黄相间,五色缤纷,气象非凡。这祥写来,诗境便显得阔大、气派,富于色彩。静景的描绘而能臻于此境,堪称高妙。但诗人并不满足。他似乎觉察到了静态刻画容易流于呆板单调的不足,所以再紧跟“凝笳”二句,以驷马飞驰,车盖摩云,极写道路的繁华;又以华輈画舫,从容优游,极写河流的胜景,运动物于静景,景境全活。而且,车驰舟驶,声鼓动地(笳声徐引谓之“凝”,轻鼓小击谓之“叠”),更加突出了场景的繁华、壮观。皇京帝都的辉煌气派,渲染至极。

  最后一联收束全篇。古人旧例,功成名就,登台受赏。所以最后诗人出此豪言为祝颂。从帝都的富丽、繁华中,他没有想到醉生梦死,而是心心系念着功名事业。“功名良可收”,虽是对幕主的预祝,但也反映了青年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入朝曲》在乐府诗中属《鼓吹曲辞》。而《鼓吹曲辞》多为军中歌乐和宫廷宴乐,歌功颂德,鲜有佳品。谢朓此诗写帝京气象,虽不出“颂藩德”樊篱,格调却非同一般。气势高敞,语言鲜丽,对句工整。反映了青年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文选》卷二十八“乐府”中,在十首《鼓吹曲》中仅选此一篇,可说是很具慧眼的。

参考资料:
1、 陈君慧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 古诗三百首》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13.01 :第250页 .

cháo

xiètiǎo nánběicháo 

jiāngnánjiā jīnlíngwángzhōu 
wēidài绿shuǐ tiáozhūlóu 
fēiméngjiāchídào chuíyángyīngōu 
níngjiāgāogài diésònghuázhōu 
xiànyúntáibiǎo gōngmíngliángshōu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
柳色参(cēn )(cī)¹²画楼³,晓莺(yīng)啼送满宫愁。
译文:暮春时节杨柳苍翠掩映画楼,早晨的黄莺婉转啼叫更添愁绪。
注释:宫怨:宫女的哀怨。¹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这里形容柳色浓淡不一、明暗不齐。²掩:遮蔽。³画楼:指装饰华丽的楼宇,这里特指宫苑中雕梁画栋的楼阁建筑。⁴晓莺:早晨的黄莺。
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年年花落无人见,空¹²春泉出御沟³
译文:宫花年年自开自落无人欣赏,白白地飘入御沟随流水逝去。
注释:¹空:徒然地、白白地。²逐:随。³御沟:流经宫苑的沟水,即皇城外的护城河。

  这首诗题为“宫怨”,却没有出现宫女的形象,而是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宫苑景物和环境气氛的描写,烘托、暗示出宫女的愁怨之情。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抓住深宫寂寥、令人厌倦的特点,着眼于“柳色”和“莺啼”,描绘柳掩画楼、莺啼晓日,表现出“深锁春光一院愁”(刘禹锡《春词》)的情境。“柳色参差”,用语精炼,不仅写出宫柳的柔条长短参差,而且表现出它在晨曦中的颜色明暗、深浅不一。“掩画楼”,则写出宫柳枝叶繁茂、树荫浓密。宫苑中绿荫画楼,莺声宛啭,本是一派明媚春光。但失去自由、失去爱情的宫女,对此却别有一种感受。清晨,柳荫中传来一声声莺啼,反引起宫女们心中无穷愁绪,整个宫苑充满了凄凉悲愁的气氛。暮春柳色掩映画楼,透露出春愁锁闭、美人迟暮之感。

  “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写落花,以宫花零落、随水流逝的景象,宫花非不美,但年年自开自落,无人观赏,无声无息地凋零,飘入御沟随流水逝去。在宫女看来,自己的命运与这落花又何其相似!“无人见”,写出宫女被幽禁之苦:“逐春泉”,喻韶光的流逝。前面着一“空”字,表达了宫女的幽禁生活中白白消磨青春的哀怨之情。正如明代唐汝询《唐诗解》所说:“因想已容色凋谢而人莫知,正如花之湮灭沟中耳!”

gōngyuàn--zhā

liǔcānchàyǎnhuàlóuxiǎoyīngsòngmǎngōngchóu

niánniánhuāluòrénjiànkōngzhúchūnquánchūgōu

塞下景荒凉,淡薄秋光,金风淅淅透衣裳。读罢安仁《秋兴赋》,憀栗悲伤。
塞下景荒凉,淡薄秋光,金风淅(xī)淅透衣裳。读罢安仁《秋兴赋》¹,憀(liáo)(lì)²悲伤。
注释:¹安仁《秋兴赋》:指西晋文学家潘岳,字安仁,工诗赋,曾作《秋兴赋》。²憀栗:同“寥栗”,凄怆貌。
廿载住边疆,两鬓成霜,天边鸿雁又南翔。借问夏城屯戍客,是否思乡?
廿载住边疆,两鬓成霜,天边鸿雁又南翔。借问夏城¹(tún)(shù)²,是否思乡?
注释:¹夏城: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老城。宋为西夏都城,明为九边重镇宁夏镇城,故称镇城为夏城。²屯戍客:驻守边疆的人。

làngtáoshā··qiū--zhūzhān

sāixiàjǐnghuāngliángdànbáoqiūguāngjīnfēngtòushangānrénqiūxìngliáobēishāng

廿niànzàizhùbiānjiāngliǎngbìnchéngshuāngtiānbiān鸿hóngyànyòunánxiángjièwènxiàchéngtúnshùshìfǒuxiā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