隽永杂俎虽甚旨,何似三冬足文史。
羡子皮里西京书,议论逼人惊亹亹。
戏为语韵网所遗,人皆百能子千之。
虽非张巡遍记诵,岂与李翰争毫厘。
不待区区隶古定,便令景宗知去病。
掇要虚烦四十篇,三卷之博能拟圣。
儒林丈人摛藻春,作诗印可融心神。
我亦从今悔迂学,不须更辨瓒称臣。
隽永杂俎虽甚旨,何似三冬足文史。
羡子皮里西京书,议论逼人惊亹亹。
戏为语韵网所遗,人皆百能子千之。
虽非张巡遍记诵,岂与李翰争毫厘。
不待区区隶古定,便令景宗知去病。
掇要虚烦四十篇,三卷之博能拟圣。
儒林丈人摛藻春,作诗印可融心神。
我亦从今悔迂学,不须更辨瓒称臣。
陈与义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590篇诗文

猜您喜欢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问花不语,花替人愁。
可怜秋,一帘疏(shū)雨暗西楼,黄花¹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²。问花不语,花替人愁。
译文:在可悲可叹的秋天,帘外稀稀落落的秋雨使西楼变得昏暗幽寂。重阳节后,菊花渐渐凋零,失去了当初的风流韵致。然而面对菊花,人更觉羞惭。花还是同去年的花一样,可是人却比菊花还要憔悴消瘦。将心事说与花听,花默默无语,却暗自替人惆怅。
注释:殿前欢:曲牌名,又名《风将雏》,元曲还名 《凤引雏》、《燕引雏》、《小妇孩儿》。双调,四十二字,前片三平韵、通叶一仄韵,后片两平韵、通叶两仄韵。¹黄花:菊花。减尽风流:减去美好的风光。²人比黄花瘦:移用李清照《醉花阴》词句。

  此曲所要描写的不是菊的高洁,而是作者对自己生存状态的喟叹。重阳过后,菊花零落,作者面对零落的菊花,不禁以物拟我,而且自觉比菊还要羞愧三分。此曲赞扬了菊花不畏风霜的坚强品格。此曲词明白如话,表现曲的“贵浅显”的特色。它宛转相生,一波三折,一层深入一层,“问花不语,花替零愁。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是说西风碎减叶飘零,作者推开了窗子,映入眼目的不是一帘幽梦,而是凄风疏雨,从楼瓦淌下,化作雨帘。重阳节后,菊花凋零,曾经鲜艳夺目的花朵已落去大半。

  “对黄花零自羞,花依旧,零比黄花瘦。”是说花虽败落,但那些依然在枝头盛放的秋菊仍保有风采,张养浩再看看自己,却已瘦得不成零形。最后两句“问花不语,花替零愁。”他忍不住问花,自己该如何是好,花虽不语,想必它也在为自已感到忧愁。该曲以通感的手法来结束,一句“花替零愁”,顿使曲子中的愁情变得更加浓郁。张养浩的自怜自惜赫然在目,令零也想化作秋菊,成为倾听他的对象。

  在《殿前欢》的曲子中,他本认为猬零的花应比他更自怜,但实际上菊花耐秋风的能力远超乎他的想象,于是张养浩才想,也许菊花是在替他悲苦,是以纷纷凋谢。

  此曲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零比黄花瘦”是引自李清照词《醉花阴》“帘卷西风,零比黄花瘦”;“问花不语”则是引自欧阳修词《蝶恋花》 “泪眼问花花不语”。全句的引用,以旧词生新意,用法新颖。

  张养浩之所以写“对菊自叹”,其实还有另一层深意。菊花是陶渊明的最爱,陶渊明经常对菊咏叹,表明心迹。张养浩选用菊花,自然是说自己也想如陶渊明一样,成为一个不问世事的隐居者。往日的宦海风波已成过去,鸟儿返林、鱼儿纵渊,那时的陶公何等惬意,张养浩也想成为另一个陶公,过着池鱼在故渊的生活。

  《对菊自叹》是一首寓情于物、借景抒怀的曲子。作者看到菊花遭到秋雨,黄花零落,减尽风流。自己也精神颓唐,瘦过黄花。怜花正是自怜,作者借菊自叹,乃是对自己政治上失节的悔恨。

参考资料:
1、 雅瑟,舟东编著. 最美丽的古典诗词大全集[M].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12,364.
2、 刘青文主编. 无障碍阅读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M].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3,182.
3、 王春红编著. 元曲三百首[M]. 企业管理出版社,2013,50.
匣中青镜秋月明,妍嗤毫发无遁形。
匣中青镜秋月明,妍(yán)(chī)¹毫发无遁形。
译文:匣子里的青镜秋月明朗,丑与美丝毫不会隐藏。
注释:¹妍嗤:美丑。
人心不同有如面,青铜照面不照心。
人心不同有如面,青铜照面不照心。
译文:人心的不一样就好像他们的面孔,青铜镜只能照出容貌照不出真实内心。
人心本灵本虚静,谁实昏之私欲胜。
人心本灵本虚静¹,谁实昏之私欲胜。
译文:人的本心应是清虚恬静,是谁让现实中的私欲胜过了本心?
注释:¹虚静:清虚恬静,宁静。
匣取青铜且勿开,自照心中大圆镜。
匣取青铜且勿开,自照心中大圆镜。
译文:匣取青铜暂时不要打开,心中的大圆镜便可自照。

zhàojìng--sòngxùn

xiázhōngqīngjìngqiūyuèmíngyánchīháodùnxíng

rénxīntóngyǒumiànqīngtóngzhàomiànzhàoxīn

rénxīnběnlíngběnjìngshuíshíhūnzhīshèng

xiáqīngtóngqiěkāizhàoxīnzhōngyuánjìng

禅客无心杖锡还,沃洲深处草堂闲。
禅客无心杖锡还,沃(wò)¹深处草堂闲。
译文:禅客无心拄杖归去,沃州深山草堂闲居。
注释:¹沃州:山名,在浙江新昌县东。相传晋高僧支遁曾隐居于此。
身随敝屦经残雪,手绽寒衣入旧山。
身随敝屦(jù)经残雪,手草寒衣入旧山。
译文:身随鞋走脚踏残雪,手补寒衣入住旧屋。
独向青溪依树下,空留白日在人间。
独向青溪依树下,空留白日在人间。
译文:青溪树边一人独依,人间白日空照寰宇。
那堪别后长相忆,云木苍苍但闭关。
那堪别后长相忆,云木苍苍但闭关¹
译文:友人不堪别后相忆,禅客只管修道山水。
注释:¹闭关:闭门谢客。佛教中,信徒在一定期限内(一般为七日)闭居一室,止妄修道;亦称闭关。

sònglíngchèshàngrénháiyuèzhōng--liúzhǎngqīng

chánxīnzhàngháizhōushēnchùcǎotángxián

shēnsuíjīngcánxuěshǒuzhànhánjiùshān

xiàngqīngshùxiàkōngliúbáizàirénjiān

kānbiéhòuzhǎngxiāngyúncāngcāngdànguān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译文:一直喜爱街西悠闲的风景,来到窦员外新居之处突然喜笑颜开。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清光门外一渠(qú)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译文:清光门外溪水环绕,从墙头望远,远处秋山数点,景色优美。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译文:几棵松树稀稀疏疏只为朗朗月光能照射进庭院,院子里栽种的许多芍药正等待春天归来。
莫言堆案无馀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莫言堆案¹无馀(yú)²,认得诗人在此间。
译文:不要说文书太多没有地方堆放,我在此和你相识成为志趣相投的好朋友。
注释:¹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²馀地:余地。

  秋日的一天,刘禹锡受朋友窦员外之邀,参观了他在京城长安买的新居。参观完毕,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相赠。首联“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诗人谪居多年,心情苦闷,受朋友窦员外邀请,来到他的崇德里新居,看到街西美丽的风景,禁不住喜笑颜开。“开颜”二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颔联“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实写院外之景。清光门外,有一溪渠水缭绕着院子,从墙头望出去,可以看到远山的点点秋色。

  颈联“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是写院内之景:院子里种植着几棵松树,晚上可以欣赏明月松间照的美景,院子里还栽种了很多芍药,等到春天就可以欣赏芍药花开满园的美丽景色。前一句是实写,后一句是虚写。

  颔联和颈联,从写景的艺术来看,两联选取“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等景物进行铺陈描摹;颔联写院外的远景,然后移步换景,由院外写到院内;

  颈联写院内的近景;这样由远及近,由外而内,富有层次。这两联前三句是实景,第四句是虚景。

  尾联“莫言堆案无馀地,认得诗人在此间。”这一联写诗人和窦员外“在此间”相识,成为志趣相投的好朋友,表达了闲适愉悦的心情。整首诗语言清新隽秀,景色秀丽幽静,表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心态。

  全诗表达了诗人的赞美恭维之意;羡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

qiūdòuyuánwàichóngxīn

liú tángdài 

chángàijiē西fēngjǐngxián dàojūnchùzànkāiyán 
qīngguāngménwàishuǐ qiūqiángtóushùdiǎnshān 
shūzhòngsōngtōngyuèlǎng duōzāihóngyàodàichūnhuán 
yánduīàn rènshīrénzàijiān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译文:想要一生洁净却洁净不了,想要逃离红尘却只能在尘世生活。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可怜金玉质¹,终陷淖(nào)泥中。
译文:可怜了一个品性高洁的书香小姐,终是陷入了这混浊的尘世中。
注释:¹金玉质:指人的品质高洁。

jīnlíngshíèrchāizhèngmiào--cáoxuěqín

jiécéngjiéyúnkōngwèikōng

liánjīnzhìzhōngxiànnàozhō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