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寻闲世界,不在世界外。
明月与清风,何朝不相对。
要寻闲世界,不在世界外。
明月与清风,何朝不相对。
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 47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元丹丘,爱神仙,朝饮颍川之清流,
元丹丘,爱神仙¹,朝饮颍(yǐng)²之清流,
译文:元丹丘啊,爱神仙,早上你还在颍川的清流中饮水,
注释:¹爱神仙:一作“好神仙”。“好”字似更合理。²颍川:这里指颍水,即今颍河,源出河南省登封市嵩山西南阳乾山,东南流至今安徽颍上县东南入淮河。
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六峰长周旋。
暮还嵩(sōng)(cén)¹之紫烟²,三十六峰流周旋。
译文:晚上就回到紫烟缭绕的高山中来了,你常在嵩山的三十六峰上来回盘旋。
注释:¹嵩岑:嵩山之颠。岑,山小而高曰岑,此泛指山。²紫烟:紫色的云气。
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
流周旋,蹑(niè)星虹¹,身骑飞龙²耳生风,
译文:你来往于群峰之间时,身骑飞龙,耳边呼呼生风,其速度之快可追赶流星。
注释:¹蹑星虹:谓登上星宿和彩虹。蹑是踏的意思。星虹,指流星和虹霓。²身骑飞龙:道家有驾龙飞升之说。
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
横河跨海与天通¹,我知尔游心无穷。
译文:你可横跨河海与天相通,我知道你是想游无穷之境,追求无边的快乐啊。
注释:¹与天通:上通天界。

  道教的神话常常会激超诗人的丰富想象,仿佛道士们过的也是神仙生活,也能摆脱人世间的种种限制,享受神仙的超脱和自由,以满足他们向往自由的心理和愿望。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就是这样。

  “元丹丘,爱神仙。”正因为元丹丘喜好神仙之术,所以他才长期在嵩山修炼。下三句就是他常年在嵩山中求仙学道的夸张描写:“朝饮颍川之清流,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六峰常周旋。”诗中把元丹丘长期在嵩山的活动浪漫化,夸张地说成是一天之内的活动,仿佛他已成仙得道,有了神仙飞腾之术。早上,他还在清清的颍川边饮水,晚上就出现在紫烟缭绕的嵩山峰顶,在嵩山三十六峰的绝顶灿列处都有元丹丘的踪迹。嵩山在今河南登封,是五岳之一的中岳。唐时这里是道教最盛的地方。著名的道教胜地嵩阳观和中岳庙就在这里。嵩山有太室、少室二山,二山各有三十六峰,共计七十二峰。大概在唐时嵩山有名字的只有三十六峰,后来愈来愈多,但三十六峰也只是一个约数,言其多而已。

  下面诗中着重写元丹丘的神通:“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横河跨海与天通。”以上诗句意即脚踏星虹,身骑飞龙,速度之快,星驰电闪,只觉得两耳生风。可以横跨江河,飞越大海,在天空自由邀游,一直通向神话中的天国。这与屈原《离骚》中的乘飞龙遨游天国是同一寓意,即借飞升以向往自由,借游仙以寄托理想。

  诗的最后一句说。“我知尔游心无穷。”《文苑英华》“游心”作“心游”,意思就更为明显。原来“蹑星虹”、“乘飞龙”,“横河跨海”的无穷之游,都只是“心游”而已。这一切都是诗人想象中的产物。并非真实。原来只是精神上的一番自由和逍遥之游。这与庄子“游心”(《庄子·则阳》:“知游心于无穷。”)的精神遨游是完全一致的。

  此诗赞扬元丹丘爱神仙。“爱神仙”是全诗之眼。诗中故意把元丹丘写成一个能骑龙升天、横河跨海的神仙,表达了诗人对老友的美好祝愿,也是对老友的戏谑。李白真心希望元丹丘像神仙一样的自由快活,当然这也是李白自己的愿望。诗是歌谣体,用三、三、七的句式,使诗句更加活泼,富有变化。诗的前半首和后半首结构重叠,有一种长短相间,循环复沓的音乐美。后半首的首句与前半首的来句还用顶针格的修辞手法,使前后段自然衔接,天衣无缝。此诗有语言明白如话,自然天成的民歌风味,读起来朗朗上口。由此可见,李白在学民歌方面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此诗就是他学习民歌的优秀结晶。

参考资料:
1、 葛景春.李白思想艺术探骊.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260-262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¹之上。庄子曰:“鲦(tiáo)²出游从容³,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源。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
注释:¹濠梁:濠水上的桥上。濠,水名,在现在安徽凤阳。²鲦鱼:一种淡水鱼中的银白色小鱼,喜欢在水层下面游动,长约16厘米,又名白鲦。³从容:悠闲自得。⁴是:这。⁵固:固然(固不知子矣);本来(子固非鱼也)。⁶全:完全,完备。⁷循其本:追溯话题本源。循:追溯。其,话题。本:最初。⁸汝安知鱼乐:你怎么(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⁹云者:……的话。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轻松闲适,诗意盎然。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1.雄辩的机锋。文章写庄子与惠子同游于濠水的一座桥梁之上,俯瞰鲦庄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因而引发联想,展开一场人能否知“庄之乐”的论辩。除了开头内容用叙述语句略作交代,通篇采用对话形式。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辩论技巧,顶真式地将这场论辩深化。且不说论辩双方谁是谁非,谁胜谁负,仅两人不在论辩中所反映出来的敏捷的思维、睿智的辩语、雄辩的机锋,就令人拍案叫绝,不禁惊叹两人的雄辩之才。

  2.无穷的韵味。惠子从认知规律上来说,人和庄是两种不同的生物,庄不可能有人的喜怒哀乐;庄子则从艺术角度来说,人乐庄亦乐。从认知规律上说,庄子的逻辑推理纯属诡辩。然而,庄子子的诡辩却并不使人反感,因为庄子完全是以艺术的心态去看待世界的。人乐庄亦乐,这是典型的“移情”作用。所谓“移情”,就是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庄当然不可能有喜怒哀乐,但庄子把自己在濠梁之上游玩的快乐,移到到嬉游的庄儿身上,更加衬托出庄子的快乐。所以,本篇所写不但不会使人感到庄子是在狡辩、强词夺理,反倒使人觉得庄子说得好妙趣横生,读后感到韵味无穷。

参考资料:
1、 陈鼓应.《庄子浅说》

zhuānghuìyóuháoliángzhīshàng

zhuāngzhōu xiānqín 

zhuānghuìyóuháoliángzhīshàng zhuāngyuē  tiáochūyóucóngróng shìzhī  huìyuē  fēi ānzhīzhī  zhuāngyuē  fēi ānzhīzhīzhī  huìyuē  fēi zhī fēi zhīzhīzhī quán  zhuāngyuē  qǐngxúnběn yuē ānzhī yúnzhě zhīzhīzhīérwèn zhīzhīháoshàng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pīng)(pīng)(niǎo)(niǎo)¹十三余²,豆蔻(kòu)³(shāo)头二月初。
译文:十三四岁的少女姿态袅娜,举止轻盈美好,就像二月里含苞待放,初现梢头的豆蔻花。
注释:¹娉娉袅袅:形容女子体态轻盈美好。²十三余:言其年龄。³豆蔻:据《本草》载,豆蔻花生于叶间,南人取其未大开者,谓之含胎花,常以比喻处女。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¹
译文:十里扬州路的春风骀荡,珠帘翠幕中的佳人姝丽没有比得上她。
注释:¹“春风二句”:说繁华的扬州城中,十里长街上有多少歌楼舞榭,珠帘翠幕中有多少佳人姝丽,但都不如这位少女美丽动人。

  这首诗是诗人赠别一位相好的歌妓的,从同题另一首(“多情却似总无情”)看,彼此感情相当深挚。不过那一首诗重在“惜别”,这一首却重在赞颂对方的美丽,引起惜别之意。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像二月初含苞待放的一朵豆蔻花。

  第一句就形容了一番:“娉娉袅袅”是身姿轻盈美好的样子,“十三余”则是女子的芳龄。七个字中既无一个人称,也不沾一个名词,却能给人以完整、鲜明生动的印象,使人如目睹那美丽的倩影。全诗正面描述女子美丽的只有这一句话。就这一句还避实就虚,其造句真算得空灵入妙。第二句不再写女子,转而写春花,显然是将花比女子。“豆蔻”产于南方,其花成穗时,嫩叶卷之而生,穗头深红,叶渐展开,花渐放出,颜色稍淡。南方人摘其含苞待放者,美其名曰“含苔花”,常用来比喻处女。而“二月初”的豆蔻花正是这种“含苔花”,用来比喻“十三余”的小歌女,是形象优美而又贴切的。而花在枝“梢头”,随风颤动的样子,尤为可爱。所以“豆蔻梢头”又暗自照应了“娉娉袅袅”四字。这里的比喻不仅语新,而且十分精妙;又似信手拈来,写出人似花美,花因人艳,说它新颖独到是不过分的。一切“如花似玉”、“倾国倾城”之类比喻形容,在这样的诗句面前都会黯然失色。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小诗的后两句是说,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

  当时诗人正要离开扬州,“赠别”的对象就是她在幕僚诗意生活中结识的一位扬州歌妓。所以第三句写到“扬州路”。唐代的扬州经济文化繁荣,时有“扬一益(益州)二”之称。“春风”句意兴酣畅,渲染出大都会富丽豪华的气派,使人如睹十里长街,车水马龙,花枝招展······这里歌台舞榭密集,美女如云。“珠帘”是歌楼房栊设置,“卷上珠帘”则看得见“高楼红袖”。而扬州路上不知有多少珠帘,所有帘下不知有多少红衣翠袖的美人,但“卷上珠帘总不如”!这里“卷上珠帘”四字用得很不平常,它不但使“总不如”的结论更形象,更有说服力;而且将扬州珠光宝气的繁华一并传出。诗用压低扬州所有美人的美来突出一人之美,有众星拱月的效果。由于有前两句美妙的比喻,这里这种“强此弱彼”的写法显然自然入妙。

  杜牧这首诗,从意中人写到花,从花写到春城闹市,从闹市写到美人,最后又烘托出意中人。二十八字挥洒自如,游刃有余。

  文学艺术要求不断求新。因陈袭旧是没有出路的。即使形容取喻,也贵在独到。从这个角度看杜牧的《赠别》,也不能不承认他是天才的诗人。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出版社.唐诗鉴赏大典(十一):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34-36
2、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810-811

zèngbiéèrshǒu ·

 tángdài 

pīngpīngniǎoniǎoshísān dòukòushāotóuèryuèchū 
chūnfēngshíyángzhōu juǎnshàngzhūliánzǒng 

白池青草古盐州,倚啸高城豁望眸。
白池¹青草古盐州²,倚啸高城豁³望眸
注释:¹白池:盐湖名。在今盐池县北,即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之北大池。²古盐州:南北朝至西夏州名。³豁:开阔的样子。⁴眸:眼中瞳仁,泛指眼睛。
河朔毡庐千里迥,泾原旌节隔年留。
河朔¹毡庐千里迥(jiǒng)²,泾原³旌节隔年留
注释:¹河朔:地区名,泛指黄河以北。²迥:远。³泾原:唐方镇名。治泾州(今甘肃泾川北)。⁴旌节:古代指使者所持的节,以为凭信。亦借指节度使;军权。这里是作者自称。⁵隔年留:意为自己在这里又多呆了一个年头。
辕门菊酒生豪兴,雁塞风云惬壮游。
辕门¹菊酒²生豪兴,雁塞³风云惬(qiè)壮游。
注释:¹辕门:军营的大门。²菊酒:即菊花酒。重阳佳节,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³雁塞:泛指北方边塞。⁴惬:满足,畅快。
诸将至今多卫霍,伫看露布上龙楼。
诸将至今多卫霍(huò)¹,伫看²露布³上龙楼
注释:¹卫霍:西汉名将卫青和霍去病皆以武功著称,后世并称“卫霍”。²伫看:行将看到。³露布:不缄封的文书。亦谓公布文书。⁴龙楼:借指太子所居之宫,此指朝堂。

jiǔdēnghuāchíchéng--wángqióng

báichíqīngcǎoyánzhōuxiàogāochénghuōwàngmóu

shuòzhānqiānjiǒngjīngyuánjīngjiéniánliú

yuánménjiǔshēngháoxìngyànsāifēngyúnqièzhuàngyóu

zhūjiāngzhìjīnduōwèihuòzhùkànshànglónglóu

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
同为懒慢¹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
译文:你我同是这园林中的懒散闲人,此刻一起面对着略显萧条的雨雪天气。
注释:¹懒慢:懒散。
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
小酌酒巡销永夜¹,大开口笑送残年²
译文:喝得微醺才得以度过这漫漫长夜,酒后方能大笑着面对逐渐日长的年纪。
注释:¹永夜:长夜,整夜。²残年:岁暮,一年将尽之时。
久将时背成遗老,多被人呼作散仙。
久将¹时背²成遗老,多被人呼作散仙。
译文:我这个年纪作为老臣应该沉稳多一些吧,但却常被人称为散仙。
注释:¹久将:旧将;老将。²时背:谓言行与时乖违。
呼作散仙应有以,曾看东海变桑田。
呼作散仙应有以¹,曾看东海变桑田。
译文:(我觉得)称作散仙也是有缘故的,毕竟我曾经经历过沧海桑田啊。
注释:¹有以:有因。有道理。
这首《雪夜小饮赠梦得》作于洛阳。这是一首记叙诗。雪夜,诗人与友人小酌慢饮,促膝叙谈,销磨了一整夜时间;谈得高兴了,就雨怀大笑,以爽朗的胸怀,度过残年。老年生活情趣,生动而又活跃。

xuěxiǎoyǐnzèngmèng--bái

tóngwèilǎnmànyuánlíngòngduìxiāotiáoxuětiān

xiǎozhuójiǔxúnxiāoyǒngkāikǒuxiàosòngcánnián

jiǔjiāngshíbèichénglǎoduōbèirénzuòsànxiān

zuòsànxiānyīngyǒucéngkàndōnghǎibiànsāngtiá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