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居观元化¹,悱(fěi)²争朵颐(yí)
译文:隐居不出观察人群动静,人们愤愤地正争夺名利。
注释:¹元化:一作“群动”。²悱然:想说而说不出的样子。
(chán)说相啖(dàn)¹,利害纷㘈(yī)㘈。
译文:彼此谗言诽谤相互侵害,利害攸关纷纷谎言相欺。
注释:¹啖食:吃;吞食。
便(pián)便(pián)¹说毗(pí)²,荣耀更相持。
译文:善于辞令趋炎附势之徒,为了荣耀富贵越发争执对立。
注释:¹便便:形容善于辞令。²说毗:大言以说,谄言以附。
务光¹让天下,商贾(gǔ)²竞刀锥。
译文:务光辞让掉商汤的天下,行商坐贾竞争刀锥微利。
注释:¹务光:古代隐士。²商贾:行商坐贾,行走贩卖货物为商,坐着出售货物为贾,二字连用,泛指做买卖的人。
已矣行采芝,万世同一时。
译文:算了吧还是去采集芝草,千年万代与那短暂一时也没什么差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隐居不出观察人群动静,人们愤愤地正争夺名利。

彼此谗言诽谤相互侵害,利害攸关纷纷谎言相欺。

善于辞令趋炎附势之徒,为了荣耀富贵越发争执对立。

务光辞让掉商汤的天下,行商坐贾竞争刀锥微利。

算了吧还是去采集芝草,千年万代与那短暂一时也没什么差异。

注释

元化:一作“群动”。

悱然:想说而说不出的样子。

啖食:吃;吞食。

便便:形容善于辞令。

说毗:大言以说,谄言以附。

务光:古代隐士。

商贾:行商坐贾,行走贩卖货物为商,坐着出售货物为贾,二字连用,泛指做买卖的人。

创作背景

  本首诗是组诗《感遇诗三十八首》中的第十首。传统说法认为这组诗是陈子昂年轻时期的作品,而近现代学者多认为它们不是一时一地之作,整个作品贯穿于诗人的一生,而作于后期的较多。各篇所咏之事各异,创作时间各不相同,应当是诗人在不断探索中有所体会遂加以纪录,积累而成的系列作品。其中其三、其三十五作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其二十九作于垂拱三年(公元687年)。

参考资料:
1、 王 岚.陈子昂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1-59
2、 宇文所安.初唐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148-180
陈子昂

陈子昂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陈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164篇诗文

猜您喜欢
故人日已远,窗下尘满琴。
故人日已远,窗下尘满琴。
坐对一樽酒,恨多无力斟。
坐对一樽(zūn)¹酒,恨多无力斟。
注释:¹樽:古代盛酒的酒器。
幕疏萤色迥,露重月华深。
幕疏萤(yíng)色迥(jiǒng)¹,露重月华深。
注释:¹迥:远。
万境与群籁,此时情岂任。
万境与群籁(lài),此时情岂任。

  《缺题》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扣住对“故人”的思念贯穿全篇,由白天睹物思人,触景伤怀,到夜色渐起,月色渐浓,由意识到故人已去到此恨难排,情何以堪,抒发的情感一层重一层。这首词情景交融,深切自然,看似平淡,实际上极为精炼,耐人回味将相思苦传神地勾画了出来。

  故人日已远,窗下尘满琴。首联,睹物思人,才发现故人离去的在心中在生活的留下的空白根本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人事的变迁而填补,那人还是心中不可或缺的唯一的知音人。古有伯牙摔琴谢知音,今作者也应知音离去而尘封心曲,无处诉衷肠,深藏于心的对友人的思念于典型的场景、质朴无华的语言中溢出,奠定全诗忧伤的感情基调。

  自然引出颔联:坐对一樽酒,恨多无力斟。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独对“一樽酒”往昔饮酒欢笑场景历历在目,而今故人已远,独留自己在故地黯然神伤,触目皆伤心,寂寞如影随形,终于挨到天黑,又能否摆脱这份孤寂呢?

  颔联:幕疏萤色迥,露重月华深。“露重”可见诗人因相思所苦在庭院中久久站立直到露水沾湿了衣裳凝神痴呆的形象。月的清辉,最易引入相思,“望月怀远”是自古的母题。月色凄迷,不应有恨偏照无眠人。“单幕疏帘贫寂寞,凉风冷露秋萧索。”(白居易《秋晚》)“露侵宿酒,疏帘淡月,照人无寐。”(张辑《疏帘淡月·秋思》)诗人精选物象营造了静谧、凄冷、幽阔的氛围,以景的清冷、幽寂来表达因故人不在身边的孤寂,感伤的心情和对故人难遣难寄的相思之情。

  尾联:万境与群籁,此时情岂任。直抒胸臆,“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响,如万籁俱寂。结尾将情感推向极致,将作者对故人的思念之情盈满天地间。

quē--liú

rényuǎnchuāngxiàchénmǎnqínzuòduìzūnjiǔhènduōzhēn

shūyíngjiǒngzhòngyuèhuáshēnwànjìngqúnlàishíqíngrèn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冷晕(yùn)¹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译文:清冷的月光侵蚀着快要燃尽的蜡烛,雨声在幽深的竹林中作响。
注释: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秋斋独宿:韦应物的诗作。¹冷晕:借“晕”代月。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译文:夜雨阵阵鸟儿难耐不时惨声叫,枝头湿寒难以入睡。

wéizhōuèrshíshǒushíqiūzhāi宿--zhàobǐngwén

lěngyūnqīncánzhúshēngzàishēnzhújīngniǎoshímínghánzhīchéng宿

粉壁图仙鹤,昂藏真气多。
粉壁图仙鹤¹,昂藏真气多。
注释:¹仙鹤:传说中的仙鹤,就是丹顶鹤,它是生活在沼泽或浅水地带的一种大型涉禽,常被人冠以“湿地之神”的美称。人们常把它和松树绘在一起,作为长寿的象征。
鶱飞竟不去,当是恋恩波。
(xiān)¹飞竟不去,当是恋恩波。
注释:¹鶱:(鸟)向上飞的样子。

yǒngshěnghuà--sòngzhīwèn

fěnxiānángcángzhēnduō

xiānfēijìngdāngshìliànēn

堆枕乌云堕翠翘。午梦惊回,满眼春娇。嬛嬛一袅楚宫腰。那更春来,玉减香消。
堆枕乌云堕(duò)翠翘(qiáo)。午梦惊回,满眼春娇。嬛(xuān)(xuān)一袅(niǎo)¹楚宫腰²。那更(gèng)春来,玉减香消。
译文:乌黑的长发像乌云堆砌在枕上,发间的翠翘也已经歪落。午睡间突然被惊醒,望着满眼却只是春色的温红软绿。轻柔优美的人儿,哪经得起又一春的岁月煎熬。只怕,人老珠黄玉减香消。
注释:¹嬛嬛一袅:嬛嬛:轻柔美丽;袅:指体态优美的样子;形容女子婀娜多姿。²楚宫腰:形容女性细小的腰身。
柳下朱门傍小桥。几度红窗,误认鸣镳。断肠风月可怜宵。忍使恹恹,两处无聊。
柳下朱门傍小桥。几度红窗,误认鸣镳(biāo)。断肠风月可怜宵(xiāo)¹。忍使恹(yān)²,两处无聊。
译文:柳树下的红门伴着小桥。多少次等到天黑点上蜡烛映红了窗子,多少次误以为是他打马经过。断肠呀,风花雪月可怜无尽长宵。忍着萎靡的样子,却又,十分无聊。
注释:¹宵:夜。²恹恹:精神萎靡的样子。

jiǎnméi··duīzhěnyúnduòcuìqiào--càishēn

duīzhěnyúnduòcuìqiàomèngjīnghuímǎnyǎnchūnjiāohuánhuánniǎochǔgōngyāogèngchūnláijiǎnxiāngxiāo

liǔxiàzhūménbàngxiǎoqiáohóngchuāngrènmíngbiāoduànchángfēngyuèliánxiāorěn使shǐyānyānliǎngchùliáo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mò)¹广川²流,驱(qū)马历³长洲
译文:洛水悠远绵绵不息地流向远方,我气定神闲地驱马走在洛河长堤。
注释:洛堤:东都洛阳皇城外百官候朝处,因临洛水而名。¹脉脉:原意指凝视的样子,此处用以形容水流的悠远绵长状。²广川:洛水。³历:经过。⁴长洲:指洛堤。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鹊飞山月曙(shǔ)¹,蝉噪野风秋。
译文:曙光微明,月挂西山,鹊鸟出林,寒蝉在初秋的野外晨风中嘶声噪鸣。
注释:¹曙:明亮。

  此诗通过描写作者经过洛水河堤时的见闻观感,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显扬得意之情。全诗精于筹划,巧于抉择,各种自然景观巧妙组合,气度从容,艺术上极见功力。

  这首诗是写他在东都洛阳皇城外等候入宫朝见时的情怀。唐初,百官上早朝没有待漏院可供休息,必须在破晓前赶到皇城外等候。东都洛阳的皇城,傍洛水,城门外是天津桥。唐代宫禁森严,天津桥入夜锁闭,断绝交通,到天明才开锁放行。因此上早朝的百官都在桥下洛堤上隔水等候放行入宫,宰相也须如此。不过宰相毕竟是百官之首,虽然一例等候洛堤,但气派自非他官可比。

  诗的前二句写驱马沿洛堤来到皇城外等候。“广川”指洛水,“长洲”指洛堤。洛堤是官道,路面铺沙,以便车马通行,故喻称“长洲”。首句不仅以洛水即景起头,写洛水含情不语地流淌着;更是化用《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以男女喻君臣,透露皇帝对自己的信任,传达承恩得意的神气。因而接着写驱马洛堤,以一个“历”字,表现出一种心意悠然、镇定自若的风度。

  后二句是即景抒怀。这是秋天的一个清晨,曙光微明,月挂西山,宿鸟出林,寒蝉嘶鸣,野外晨风吹来,秋意更盛。第三句写凌晨,化用了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原意是借夜景以忧虑天下士人不安,要礼贤下士以揽人心。

  这里取其意而谓曙光已见,鹊飞报喜,表现出天下太平景象,又流露着自己执政治世的气魄。末句写秋意,用了陈朝张正见《赋得寒树晚蝉疏》:“寒蝉噪杨柳,朔吹犯梧桐。……还因摇落处,寂寞尽秋风。”原意讽喻寒士失意不平,这里借以暗示在野失意者的不平之鸣,为这太平盛世带来噪音,而令这位宰相略有不安,稍露不悦。

  这首诗字里行间充溢着显扬之气,流露出作者春风得意,倨傲、自荣的情态,真实地为这类得势当权的宫廷文人留下一幅生动写照。从艺术上看,这寥寥二十字,不只是“音韵清亮”,谐律上口,而且巧于构思,善于用事,精心修辞,使得意洋洋的神情毕现。

参考资料:
1、 倪其心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7-8页 .

cháoluòyuè--shàngguān

màimài广guǎngchuānliúzhǎngzhōu

quèfēishānyuèshǔchánzàofēngqiū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