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塞(sài)¹白云断,青春²明月初。
译文:北方边塞隔断白云,春天时节明月初升。
注释:¹紫塞:原指长城,其土紫色。这里泛指北方边塞。²青春:此指春天。
对此芳樽(zūn)夜,离忧怅有馀。
译文:面对如此美酒良辰,遭逢别离惆怅满胸。
清冷花露满,滴沥¹(yán)宇虚。
译文:花瓣挂满清凉露珠,檐边滴尽水珠叮咚。
注释:¹滴沥:形容滴水。
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¹
译文:思君念君想赠什么?献书论政是我初衷。
注释:¹大臣书:陈子昂在光宅元年(684年)以布衣身份,诣阙进上《谏灵驾入京书》和《谏政理书》,可谓上了“大臣书”。

  这首诗诗继续写宴会上的情景,诗人向友人坦露心胸,表明自己此行是向朝廷上书论政,倾吐自己立志为国建功立业的宏大理想。

  后首诗开头“紫塞白云断,青春明月初”二句写景,前句写旅程之展望,为虚写;后句写眼前之场景,是实写。此联形式上为对仗,内容上既点明诗题的“春夜”,又可见一种高迈的情怀。接着“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二句,是说虽然处于良辰美景之中,但在这个充斥着离情别意的场面上,一切都变得黯然,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五六二句“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冷情境,这两句与前首五六两句意境相通,寓情于景,从景物描写中可见人物心理,表达出朋友离别依依不舍的深情。最后二句作者自豪地向友人宣告:“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表明作者此行非为其他,而是向国家献书论政,本是为了政治事业。因此他对友人没有什么世俗礼品可赠,只愿他们能理解和支持自己的这次远行。由于有这样的思想基础,因而诗篇虽略有感伤色彩,但基调却高昂明快,并不给人以任何低徊悲抑之感。

  这组诗因反复渲染离情而带上了一层淡淡的愁绪,但作者并没有套用长吁短叹的哀伤语句,却在沉静之中见深挚的情愫。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应不温不火。“火”则悲吟太过而感情浅露;“温”则缺乏蕴藉而情致不深。诗写离情别绪意态从容而颇合体度,有如琵琶弦上的淙淙清音,气象至为雍雅,不作哀声而多幽深的情思。

参考资料:
1、 陶慕渊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50-51
2、 作品鉴赏部分内容由朝阳山人根据相关资料编辑.

chūnbiéyǒurénèrshǒu ·èr

chénáng tángdài 

sàibáiyúnduàn qīngchūnmíngyuèchū 
duìfāngzūn yōuchàngyǒu 
qīnglěnghuāmǎn yán 
huái怀jūnzèng yuànshàngchénsh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北方边塞隔断白云,春天时节明月初升。

面对如此美酒良辰,遭逢别离惆怅满胸。

花瓣挂满清凉露珠,檐边滴尽水珠叮咚。

思君念君想赠什么?献书论政是我初衷。

注释

紫塞:原指长城,其土紫色。这里泛指北方边塞。

青春:此指春天。

滴沥:形容滴水。

大臣书:陈子昂在光宅元年(684年)以布衣身份,诣阙进上《谏灵驾入京书》和《谏政理书》,可谓上了“大臣书”。

赏析

  这首诗诗继续写宴会上的情景,诗人向友人坦露心胸,表明自己此行是向朝廷上书论政,倾吐自己立志为国建功立业的宏大理想。

  后首诗开头“紫塞白云断,青春明月初”二句写景,前句写旅程之展望,为虚写;后句写眼前之场景,是实写。此联形式上为对仗,内容上既点明诗题的“春夜”,又可见一种高迈的情怀。接着“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二句,是说虽然处于良辰美景之中,但在这个充斥着离情别意的场面上,一切都变得黯然,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五六二句“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冷情境,这两句与前首五六两句意境相通,寓情于景,从景物描写中可见人物心理,表达出朋友离别依依不舍的深情。最后二句作者自豪地向友人宣告:“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表明作者此行非为其他,而是向国家献书论政,本是为了政治事业。因此他对友人没有什么世俗礼品可赠,只愿他们能理解和支持自己的这次远行。由于有这样的思想基础,因而诗篇虽略有感伤色彩,但基调却高昂明快,并不给人以任何低徊悲抑之感。

  这组诗因反复渲染离情而带上了一层淡淡的愁绪,但作者并没有套用长吁短叹的哀伤语句,却在沉静之中见深挚的情愫。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应不温不火。“火”则悲吟太过而感情浅露;“温”则缺乏蕴藉而情致不深。诗写离情别绪意态从容而颇合体度,有如琵琶弦上的淙淙清音,气象至为雍雅,不作哀声而多幽深的情思。

参考资料:
1、 陶慕渊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50-51
2、 作品鉴赏部分内容由朝阳山人根据相关资料编辑.
创作背景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约作于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春。这时年方二十六岁的陈子昂告别家乡四川射洪,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临行前,友人在一个温馨的夜晚设宴欢送他。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了作者胸中的诗潮。旋即写成这组离别之作。

参考资料:
1、 陶慕渊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50-51
陈子昂

陈子昂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陈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164篇诗文

猜您喜欢
马首望青山,零落繁华如此。再向断烟衰草,认藓碑题字。
马首望青山,零落繁华如此。再向断烟衰草,认藓(xiǎn)¹碑题字。
译文:从马头上望去,是一片连绵不断的青山,昔日的繁华,想不到零落凋残到这个地步。年深日久,碑石上已长满了藓苔,题字什么都要仔细地辨认。
注释:¹藓:苔鲜。
休寻折戟话当年,只洒悲秋泪。斜日十三陵下,过新丰猎骑。
休寻折戟(jǐ)¹话当年,只洒悲秋泪。斜日十三陵²下,过新丰³猎骑
译文:不要去寻找折断的剑戟去说当年的事,只不过泛起一点人皆有的悲秋情绪而已。西斜的太阳照在十三陵下,谁敢说清王朝的新丰猎骑,随着岁月的流逝,不也要零落殆尽的么。
注释:¹折戟:所谓“折戟”就是断戟被沉没在沙里,指惨败。²十三陵:北京市昌平天寿山一带之明陵,为十三座皇陵,清代那里有围场。³新丰: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汉初刘邦兴建,迁家乡父老于此。⁴猎骑:代指打猎者的坐骑,代指猎人。

  这是一首描写秋猎的词,词中所描绘的是在北京十三陵地区的行猎。

  上片着重写景,景中已透露了凄怆之情。“马首望青山,零落繁华如此。”停马且住,看到眼前一望无垠的青山,连绵成无尽的屏障,在这里的天地间,繁华显得微不足道,这份苍茫深入人心。 “再向断烟衰草,认藓碑题字。”面对眼前这份萧索冷清的景象,看着被枯草掩埋的石碑,容若心中感慨万千。被苔藓覆盖了的石碑上,还可以模糊地辨认出之前所刻下的碑文,时光就是这样无情,人们还以为将真实留在石碑上就可以万古长存,其实在时光面前,任何东西都是脆弱、不堪一击的。想到此,容若便心生悲凉。自己的生命也不过是白驹过隙,匆匆几十年犹如流星划过,很快就没了。词人没有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是整日陪在皇帝身边,做些并不情愿的工作,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够到头啊。

  下片侧重抒情。不过此中笔触多不在打猎的本身,而是写猎场的景观和感受,其中不乏悲怆之音,感伤之意。所以他才会无奈地写道:“休寻向戟话当年,只洒悲秋泪。”在这里大概是指古往今来的兴衰往事,正如一开始所言的那样,不要寻思那古往今来兴亡之事,就是眼前的秋色便已令人生悲添慨了。容若看到这迟暮的秋日,想起之前的种种,心中难以言说,故而只能在结尾草草地写上一笔“斜日十三陵下,过新丰猎骑”作罢。这就是容若狩猎的心情,这个男人随时随地都会有所感悟,写入词里,以供后人唏嘘感叹。

  这首词笔力苍劲,虽然是哀叹往事之词,可是字里行间并不缺乏刚劲,刚力与阴柔结合得十分巧妙,相得益彰。尤其是结处二句,所绘情景形成强烈对比,颇含兴亡之感和轮回之叹。

hǎoshìjìn··shǒuwàngqīngshān--lánxìng

shǒuwàngqīngshānlíngluòfánhuázàixiàngduànyānshuāicǎorènxiǎnbēi

xiūxúnzhéhuàdāngniánzhǐbēiqiūlèixiéshísānlíngxiàguòxīnfēngliè

淮山隐隐,千里云峰千里恨。淮水悠悠,万顷烟波万顷愁。
(huái)¹隐隐²,千里云峰千里恨。淮水³悠悠,万顷(qǐng)烟波万顷愁。
译文:远望淮山隐隐约约可见其影,连绵千里的山峦承载着我千里的悲恨。淮水浩渺悠远,万里波涛寄托了我万里的愁思。
注释:¹淮山:指淮河两岸所见山峰。²隐隐:不明显,不清晰。³淮水:指淮河,源出河南桐柏山,东流经安徽,入江苏洪泽湖。⁴悠悠:遥远。⁵烟波:雾气迷蒙的水坡。
山长水远,遮断行人东望眼。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
山长水远,遮(zhē)断行人东望¹眼。恨旧愁新²,有泪无言对晚春。
译文:山长水远,挡住了行人向东眺望的视线。旧恨新愁,面对这晚春景象,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能默默垂泪。
注释:¹东望:词人被掳北上,所以向东眺望故乡。²恨旧愁新:即旧恨新愁,指对金人统治者的恨,对自己艰难处境的愁。

  本首词中记录了女主人的不幸遭遇和对祖国的依恋之情。上片写被掳北去时告别故土的沉痛心情,下片写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敌人的仇恨。整首词的抒情哀婉真挚,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动乱给百姓带来的苦难。

  词的上阙,写她被掳北去,不得不离别故乡山河时的沉痛心情。

  上阕四句,一山一水,两两相对,可以说是一副十分工整的对联,在词作中,它又是不很常见的隔句对。“云峰”、“烟波”,既写山高水阔,又写出春天雨多云多的景象,再加上作者心伤情苦,泪眼朦胧,因此山河呈现出一片迷茫的景象。“云峰”前冠以“千里”,“烟波”前冠以“万顷”,写出了祖国的河山壮丽,暗示作者对它的深情。但此时却满目疮痍,河山破碎,大批人民被掳北去,不能安居故土,这万千愁恨怎能不一齐迸发!“千里恨”、“万顷愁”极好地表现了作者的深仇大恨。

  同时,她移情于物,移情于淮河山水,使山河也充满了愁恨,因为它们是这场患难的最好见证。千里,从纵的角度形容愁恨;万顷,从横的方面予以夸张,这样的表现手法就将愁绪这种无形的情感有形化了。具体化了,它与以往的某些表现手法有所差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胡楚《寄人》:“若将此恨同芳草,犹恐青青有尽时。”他们着重表现的是愁恨之无穷。应该说这些写愁之作都各自有其艺术的独创性。但这个淮上良家女的这两句词却在读者心理上造成一种泰山压顶、窒息心胸之感。

  词的下阕写她被驱赶向西,而她的心却一直向东。

  “山长水远,遮断行人东望眼。”两句既是对上片的总结,又是作者眷恋山河的进一步具体描写她离开家乡越来越远,眷恋的感情也越来越重。她一步一回头地看着自己的家乡,直至山水完全遮断了她的视线。天涯沦落,何时能回到故乡的怀抱?这一切使她感到茫然。这一去,也许是永无归日了,只能此刻回首东望,直至“遮断”为止。“东望眼”三字,真实地写出了被掳者逼迫而不得已,朝西北方向行进而不断回望故乡的情景,极形象地表现了她不忍离去的痛苦。

  面对着这一切,“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这恨,是指对金人南犯之恨,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无耻南逃之恨;这愁,是为乡土遭受蹂躏而愁,为被掳后的屈辱生活和颠沛流离而愁。旧恨加新愁,让一个弱女子如何经受得了!“恨旧愁新”四字,一般用作“新愁旧恨”,语意显得平淡。而将“恨”、“愁”二字前置,不但使句尾协韵,加强了音韵美,且构成了两个节奏紧促、意思完整的短句,使人感到语新气逼。末句刻画了一个哀怨至极而又沉默无语的形象。“有泪无言”,是她的一腔悲愤无处、也无人可以倾诉,只有和着泪水忍声吞下这时代加给她的深重灾难,这实际上也是对南宋投降派君臣的一种无声的谴责。“晚春”既点出被掳的时间,也含有春光将逝无可奈何的情思。

  这首小词诉说的是一个被金人暴力胁迫的无力抗争的弱女子的遭遇与悲苦,凄恻动人,它能引起人们对女主人公的无限同情。词的形式义富有民歌的特色,写山写水,说愁说恨,回环往复,一唱三叹,读之令人回肠荡气。

参考资料:
1、 兰东辉主编.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11:第253页
2、 唐圭璋,钟振振主编.唐宋词鉴赏辞典: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10:第1108页

jiǎnlánhuā··huáishānyǐnyǐn--huáishàng

huáishānyǐnyǐnqiānyúnfēngqiānhènhuáishuǐyōuyōuwànqǐngyānwànqǐngchóu

shānzhǎngshuǐyuǎnzhēduànxíngréndōngwàngyǎnhènjiùchóuxīnyǒulèiyánduìwǎnchūn

中山孺子妾,特以色见珍。
中山孺子妾,特以色见珍。
译文:中山王的孺子妾,只是凭着美丽的容貌而得到中山王的宠爱。
虽然不如延年妹,亦是当时绝世人。
虽然不如延年妹¹,亦是当时绝世人。
译文:虽然说比不上李延年的妹妹李夫人,但仍然是当时的绝色佳人。
注释:¹延年妹:李延年的妹妹李夫人,有倾国倾城之貌,是汉武帝最宠爱的妃子。
桃李出深井,花艳惊上春。
不李出深井¹,花艳惊上春²
译文:庭院天井中生出的桃树和李树,花开在初春季节,分外艳丽。
注释:¹深井:庭中天井。²上春:指孟春,春季的第一个月。
一贵复一贱,关天岂由身。
一贵复一贱,关天岂由身。
译文:一贵一贱,自己怎么能够决定呢,全在于上天的安排。
芙蓉老秋霜,团扇羞网尘。
芙蓉老秋霜,团扇¹(xiū)网尘。
译文:芙蓉花在寒意渐深的秋霜季节里渐渐老去凋零,美人的团扇很久不用,已经落满了灰尘。
注释:¹团扇:汉成帝时,班婕妤失宠,供养于长信宫,作了一首《团扇歌》,以表达自己失宠后的心情。
戚姬髡发入舂市,万古共悲辛。
戚姬髡(kūn)发入舂(chōnɡ)¹,万古共悲辛。
译文:戚夫人在高祖时曾是多么得宠,却落得髡发入舂市的悲惨下场。万古以来,失意人的悲辛都是一样的啊!
注释:¹戚姬髡剪入舂市:汉高祖刘邦时,戚夫人得宠,高祖驾崩以后,吕后成为皇太后,用残酷的手段整治戚夫人,挖去她的双眼,放入脏臭的猪圈中。
《中山孺子妾》,乐府旧题,属于乐府《杂歌谣辞》。诗人在这首诗里表达了失意之人的苦闷与心酸。

zhōngshānziqiè--bái

zhōngshānziqièjiànzhēn

suīrányánniánmèishìdāngshíjuéshìrén

táochūshēnjǐnghuāyànjīngshàngchūn

guìjiànguāntiānyóushēn

rónglǎoqiūshuāngtuánshànxiūwǎngchén

kūnchōngshìwàngòngbēixīn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¹冷静似闲居。
译文:秋蝉声从树梢传来,深巷中的红漆大门前如此冷清,好似主人在闲居之中。
注释:过:拜访。书斋:书房。¹朱门:红漆大门。指贵族豪富之家。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xūn)一架书。
译文:他的书房里摆放着书画和几根竹子,竹子自带香气,满眼看去,书籍满架。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¹任狂疏。
译文:笑着说话的书童知道礼数,李将军在吟诵,像村野之人一样豪放。
注释:¹野客:村野之人。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就中¹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xūn)恐不如。
译文:这些书籍中将军最爱读英雄传,想要建功立业,又害怕比不上那些英雄。
注释:¹就中:其中。

zǎoqiūguòlóngjiāngjūnshūzhāi

wángjiàn tángdài 

gāoshùchánshēngqiūxiàng zhūménlěngjìngxián 
chóngzhuānghuàshùjīngzhú chángzhexiāngxūnjiàshū 
xiàoshìérzhīshù yínérènkuángshū 
jiùzhōngàiyīngxióngzhuàn gōngxūnkǒng 
飞来五色鸟,自名为凤皇。
飞来五色鸟,自名为凤皇¹
译文:飞来一只五色鸟,自称就是那神奇的凤凰。
注释:钦䲹(péi):本是神话中的人物,后被天帝所杀,化而为大鹗,形状像雕,有黑花纹,白头,红嘴,爪像虎足。传说这种凶鸟出现,就会有大战争。 ¹凤皇:即“凤凰”,传说中的神鸟,五色俱备,现则天下太平。
千秋不一见,见者国祚昌。
千秋不一见(xiàn)¹,见者国祚(zuò)²昌。
译文:吉祥的凤凰千年难得一见,它出现则预示着国运昌盛。
注释:¹见:同“现”,下文中“见者”的“见”同。 ²国祚昌:国家昌盛。祚,福。昌,盛大。
飨以钟鼓坐明堂,明堂饶梧竹,三日不鸣意何长。
(xiǎng)¹以钟鼓²坐明堂,明堂饶³梧竹,三日不鸣意何长。
译文:凤凰被供奉在殿堂, 殿堂中有许多的梧桐青竹,可多日过去了人们都觉得奇怪,为何听不到凤凰欢快的鸣响!
注释:¹飨:通“享”,进、献。²钟鼓:泛指乐器。明堂,古代天子朝见诸侯的殿堂,这里借指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³饶:富足。⁴梧竹:传说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子的果实不吃。⁵三日,多日。
晨不见凤皇,凤皇乃在东门之阴。啄腐鼠,啾啾唧唧不得哺。
晨不见凤皇,凤皇乃¹在东门之阴²。啄腐鼠³,啾啾唧唧不得哺。
译文:凤凰,凤凰,这个凤凰已不在殿堂。早晨它在东门的阴沟里啄食腐鼠,还啾啾唧唧地抱怨吃得不够痛快。
注释:¹乃:一作“凤凰乃”。 ²东门之阴:东门的隐蔽处。³啄腐鼠:吃死老鼠。腐鼠:比喻庸俗者所珍视而贤者所鄙弃的贱物。⁴啾啾唧唧:钦䲹的嘀咕声。
夕不见凤皇,凤皇乃在西门之阴。媚苍鹰,愿尔肉攫分遗腥。
夕不见凤皇,凤皇乃在西门之阴。媚苍鹰¹,愿尔²肉攫(jué)³分遗腥
译文:傍晚它躲在西门外暗献媚眼,乞求天上的苍鹰分一些吃剩下的肉食。
注释:¹媚苍鹰:讨好苍鹰。媚,献媚。苍鹰,一种猛禽,专食小鸟小兽。 ²尔:你,指苍鹰。³攫:用爪抓取。⁴遗腥:吃剩下来的肉。
梧桐长苦寒,竹实长苦饥。众鸟惊相顾,不知凤皇是钦䲹。
梧桐长苦寒,竹实长苦饥。众鸟惊相顾,不知凤皇是钦䲹。
译文:呆在梧桐上受不住苦寒,吃着竹实更是饥饿难耐。 众鸟听了这些惊奇得相顾惶惑,不知道这凤凰原是钦䲹伪装。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