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文小裹双丝纽。单窝认得孤眠久。泪浥口脂融,相逢一梦中。
嘉文小裹双丝纽。单窝认得孤眠久。泪浥口脂融,相逢一梦中。
花函遮短帔,中有相思字。银烛夜来新,深怜抱枕人。
花函遮短帔,中有相思字。银烛夜来新,深怜抱枕人。
毛奇龄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 339篇诗文

猜您喜欢
又东风唤醒一分春,吹愁上眉山。趁晴梢剩雪,斜阳小立,人影珊珊。避地依然沧海,险梦逐潮还。一样貂裘冷,不似长安。
又东风唤醒一分春,吹愁上眉山¹。趁晴梢剩雪,斜阳小立²,人影珊(shān)³。避地依然沧海,险梦逐潮还。一样貂裘冷,不似长安
译文:东风又唤醒一分春色,也将愁绪吹上我的眉尖。趁着树梢挂余雪的晴天,我在夕阳下短时站立,只见身影渐渐地消淡。避难之地仍是风云变幻的沧海,凶险的梦潮汐般把我绕缠。同样的貂皮衣我穿还觉冷,眼前不像汉唐繁华的长安景观。
注释:甲寅元日,赵敬甫见过:甲寅,清咸丰四年(1854)。元日,一年中的第一天,即春节。当时作者正任江苏东台富安场盐大使,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赵敬甫,名熙文,作者的诗友。这首词表现了封建文人在农民革命战争形势下惊慌、忧虑的心理。¹眉山:眉头,眉尖。²小立:短时间的站立。³珊珊:即阑珊,衰退之意,这里是消淡。⁴避地:避难之地,指躲避战乱。⁵还:即环,缠绕之意。⁶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汉、唐时为京城。
多少悲笳声里,认匆匆过客,草草辛盘。引吴钩不语,酒罢玉犀寒。总休问、杜鹃桥上,有梅花、且向醉中看。南云暗,任征鸿去,莫倚阑干。
多少悲笳声里,认匆匆过客,草草辛盘¹。引吴钩²不语,酒罢玉犀(xī)³寒。总休问、杜鹃桥上,有梅花、且向醉中看。南云暗,任征鸿去,莫倚阑干。
译文:从多少悲凉的胡笳声里,我发现人生只是匆匆过客,就简简单单地吃了辛盘。拿起吴钩只能默默不语,饮罢酒心感酒杯冰寒。总之不要过问邵潜桥上闻杜鹃,姑且饮酒醉眼把梅花看。江南的云天正昏暗,任凭大雁飞去,都不要凭依栏杆。
注释:¹草草辛盘:草草,简单地。辛盘,旧时春节,将葱、蒜、韭、蓼蒿、芥混杂而食,以祛邪迎吉,称五辛盘。²吴钩:古代吴地造的一种弯形刀,后泛指快刀利剑。³玉犀:酒杯。⁴杜鹃桥上:北宋人邵潜,在河南洛阳的天津桥上,听到杜鹃啼泣,以为是亡国之兆。这里用典,暗指当时国事日衰。⁵征鸿:飞行的大雁。

  春节原本是欢快的日子,一年之始的春驱冬而临,人们大抵应是喜上眉梢,暖生心底的。然而词人劈头起句就是“又东风唤醒一分春,吹愁上眉山”。春的被“唤醒”,竟同时也“唤醒”了愁似的,那东风把愁吹上了眉头。眉山,韩偓诗有句云“眉山正愁绝”,因妇女眉色似山黛,故指喻眉毛。李清照又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句,写愁思外露凝结于眉间。这里愁与春同来,并非是习见的感春伤春。春才“一分”,有什么可愁眉百结的?显然,它强烈表现了词人对前景的迷惘,形势使他丝毫也乐观不起来,预感到这新的甲寅之年中不会有舒心事。事实确也如此,这一年从正月太平军三占武汉三镇,到年底在赣湘一带连挫“湘军”,曾国藩急得几乎投水,应该说,词人是非常敏感的。“趁晴梢剩雪”三句具体描述“愁上眉山”的抒情主体“我”的意兴形态。蒋春霖先构筑出一个特定的“境”: 残雪挂在初晴的树梢上,夕阳西斜,余辉残照未尽。这是一个凄寒寂寥的境界,而人就悄立在这“境”中。“人影山山” 的“山山”,不该解为人的衣带上的玉佩声,而应是“阑山”之山,即白居易《咏怀》诗“诗情酒兴渐阑山”的山,意为渐渐衰退残尽。“人影山山”,是说随着斜阳西下,落辉光淡,人影也渐消淡而无。词人在这句中写出了 “小立”的时间推移。用人影的渐失来表现时间感,正和上句萧瑟的空间感极其协调、妥帖地共相构成了一个空灵的情境。陈廷焯认为“鹿潭深于乐笑翁……此篇情味尤深永,乃真得玉田神理,又不仅在皮相也” (《白雨斋词话》卷五),张炎词的风格美表现为空灵清凄。要体味蒋鹿潭的“真得玉田神理”,当从上述句式中着手。“避地依然沧海”到上片结句,是“斜阳小立”中的“我”的愁思满怀的心语,即“愁上眉山”的实际内涵。在一场大动荡中,“避地”是为求安定平静。可是,“依然沧海”! 哪儿也不可能逃脱这种变动,处处都面临着或已经是沧海桑田天地翻覆。这是词人心境的痛切感受,所以,“险梦逐潮还”,恶梦紧缠,似潮汐般一次次袭击心头。一个“险”字下得十分警策,把种种复杂的情思全汇总到这上面来。一代封建文人的精神状态、心理活动,从“险梦”,以及前边的“愁上眉山”、后面的“莫倚阑干”中已可毕见。貂裘披身也还觉得心寒神颤,说到底是因为时非升平,繁华如汉、唐的长安元日的景观一去不复返了。“不似长安”,上片收结得既冷峭又切题。此种笔法即前人所说的“清警”。

  下片紧承“不似长安”而来。既然已非清平之年,于一片“悲笳声里”还过什么春节?作为个人,在这人世间本只是“匆匆过客”,所以过年无非意味着多活了一年而又更临近生命的结束,“草草辛盘”,迎新仪式和风俗活动完全可以简化了的。辛盘,旧时元日(春节)以葱、蒜、韭、蓼蒿、芥五样物事杂和而食,名五辛盘,作为迎新的祛邪取吉之意。然而,迎新活动可以省简,心头的愁思并不因之而宽解,“引吴钩不语”是力不从心,无以报效国事的形象说法。从另一个角度说,也就是政事日非,将无以挽转,故而酒落肚而心愈寒。说酒杯(玉犀)寒,实系心境寒苦。人到无以解忧之时,总还得找一点聊以自宽的办法,不然,何能度日。词人说:不要去管那些国事政事吧!且继续痛饮,从而用醉眼去观赏洁似玉雪的梅花,岂不是甚好的事儿?“杜鹃桥”,化用北宋邵潜在天津桥(河南洛阳一桥名)上闻杜鹃啼泣,以为是亡国之谶兆的典故。词中借以概喻日衰的国事。醉看梅花,既以花切贴“元日”之题,又暗示有洁身自好意。末句“南云暗”比拟江南的形势,“任征鸿去,莫倚阑干”,是说看了“征鸿”这候鸟的南去,徒增悲伤,不如不去“倚阑”。当年辛弃疾《摸鱼儿》词结句是“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即表现的是一种对政局的焦虑,蒋氏翻用此意实系对自己依附的清王朝政权的前景深感渺茫。一个“任”字,一个“莫”字,值得审辨,词人的心迹可以从中探知。同时,这结句与词的起首“唤醒”愁上眉头,恰好回环照应,如合契符。

  蒋春霖的词出入于浙西、常州二派之间,最显明的特点是词情浓重,清而不枵空,灵而无油滑; 虽多用意象,寄意言外,却又不晦涩,不靠微言大义以堂皇面貌,情思郁而能朗。

gānzhōujiǎyínyuánzhàojìngjiànguò--jiǎngchūnlín

yòudōngfēnghuànxǐngfēnchūnchuīchóushàngméishānchènqíngshāoshèngxuěxiéyángxiǎorényǐngshānshān

ráncānghǎixiǎnmèngzhúcháoháiyàngdiāoqiúlěngshìzhǎngān

duōshǎobēijiāshēngrèncōngcōngguòcǎocǎoxīnpányǐngōujiǔhán

zǒngxiūwènjuānqiáoshàngyǒuméihuāqiěxiàngzuìzhōngkànnányúnànrènzhēng鸿hónglángàn

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
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
译文:今夜在这皇城中赏月,月光漫撒好似白雪铺满大地。
遥想洛阳城,清光正如此。
遥想洛阳城,清光¹正如此。
译文:再想想洛阳城,清秀的风光也应是现在的一样。
注释:¹清光:清亮的光辉。这里指月光。
知君当此夕,亦望镜湖水。
知君想此夕,亦望镜湖水。
译文:料想你也定当在这个晚上与我同赏一轮明月,也看到水面如镜的湖水。
展转相忆心,月明千万里。
展转相忆心,月明千万里。
译文:总是思念你的心,就像月亮的光即使相隔千里都能看的见。

yuètiānjiānwēizhī

liú tángdài 

jīnxiāochéngyuè wàngxuěxiāng 
yáoxiǎngluòyángchéng qīngguāngzhèng 
zhījūndāng wàngjìngshuǐ 
zhǎnzhuǎnxiāngxīn yuèmíngqiānwàn 
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 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加以叱骂。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不肯。肆中佣保者,见喋聒不堪,遂出钱市一枚,付道士。道士拜谢。谓众曰:“出家人不解吝惜。我有佳梨,请出供客。”或曰:“既有之,何不自食?”曰:“我特需此核作种。”于是掬梨大啖,且尽,把核于手,解肩上镵,坎地深数寸,纳之而覆以土。向市人索汤沃灌。好事者于临路店索得沸渖,道士接浸坎处。万目攒视,见有勾萌出,渐大;俄成树,枝叶扶苏;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累累满树。道士乃即树头摘赐观者,顷刻向尽。已,乃以镵伐树,丁丁良久,方断;带叶荷肩头,从容徐步而去。
有乡人货梨于市¹,颇甘芳,价腾贵。有道士²破巾絮衣,丐(gài)于车前。 乡人咄(duō)之,亦不去;乡人怒,加以叱(chì)骂。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nà)³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不肯。肆中佣保者,见喋(dié)(guō)不堪,遂出钱市一枚,付道士。道士拜谢。谓众曰:“出家人不解吝惜。我有佳梨,请出供客。”或曰:“既有之,何不自食?”曰:“我特需此核作种。”于是掬梨大啖(dàn),且尽,把核于手,解肩上镵,坎地深数寸,纳之而覆以土。向市人索汤沃灌。好事者于临路店索得沸渖(shěn),道士接浸坎处。万目攒(cuán)¹⁰,见有勾萌¹¹出,渐大;俄成树,枝叶扶苏¹²;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fù),累累满树。道士乃即树头摘赐观者,顷刻向尽。已,乃以镵(chán)伐树,丁(zhēng)(zhēng)¹³良久,方断;带叶荷肩头,从容徐步而去。
注释:¹货梨于市:在集市上卖梨。货,卖。²道士:道教的宗教职业者。巾,指道巾,道士帽,玄色,布缎制作。³老衲:佛教戒律规定,僧尼衣服应用人们遗弃的破布碎片缝缀而成,称“百衲衣”,僧人因自称“老衲”。此处借作道士自称。⁴居士:梵语“迦罗越”的意译。见《维摩诘所说经·方便品》。隋慧运《维摩义记》云“居士有二:一、广积资产,居财之士,名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这里是道士对卖梨者的敬称。⁵肆中佣保者:店铺雇用的杂役人员。⁶喋聒:噜囌。⁷掬梨大啖:两手捧着梨大嚼。啖,吃。⁸镵:掘土工具。⁹沸渖:滚开的汁水。渖,汁水。¹⁰万目攒视:众人一齐注目而视。攒,聚集。¹¹勾萌:弯曲的幼芽。¹²扶苏:这里义同“扶疏”,枝叶茂盛的样子。¹³丁丁:伐木声。
初,道士作法时,乡人亦杂众中,引 领注目,竟忘其业。道士既去,始顾车中,则梨已空矣。方悟适所表散,皆己物也。又细视车上一靶亡,是新凿断者。心大愤恨。急迹之。转过墙隅,则断靶弃垣下,始知所伐梨本,即是物也。道士不知所在。一市粲然。
初,道士作法时,乡人亦杂众中,引领注目¹,竟忘其业。道士既去,始顾车中,则梨已空矣。方悟适所表(biào)²,皆己物也。又细视车上一靶(bǎ)³,是新凿断者。心大愤恨。急迹之。转过墙隅(yú),则断靶弃垣下,始知所伐梨本,即是物也。道士不知所在。一市粲然
注释:¹引领注目:伸着脖颈专注地观看。引 领,伸长脖子。²表散:分发。表,分散。³一靶亡:一根车把没有了。靶,通“把”,车把。亡,失去。⁴急迹之:赶忙随后追寻他。迹,寻,寻其踪迹。⁵一市粲然:整个集市上的人都大笑不止。粲然,大笑露齿的样子。《春秋谷梁传·昭公四年》:“军人粲然皆笑。”注:“粲然,盛笑貌。”
异史氏曰:“乡人愦愦,憨状可掬,其见笑于市人,有以哉。每见乡中称素封者,良朋乞米,则怫然,且计曰:‘是数日之资也。’ 或劝济一危难,饭一茕独,则又忿然,又计曰:‘此十人、五人之食也。’ 甚而父子兄弟,较尽锱铢。及至淫博迷心,则倾囊不吝;刀锯临颈,则赎命不遑。诸如此类,正不胜道,蠢尔乡人,又何足怪。”
异史氏曰:“乡人愦(kuì)愦,憨状可掬,其见笑于市人,有以哉¹。每见乡中称素封²者,良朋乞米,则怫(fú)³,且计曰:‘是数日之资也。’ 或劝济一危难,饭一茕(qióng),则又忿然,又计曰:‘此十人、五人之食也。’ 甚而父子兄弟,较尽锱(zī)(zhū)。及至淫博迷心,则倾囊不吝;刀锯临颈,则赎命不遑。诸如此类,正不胜道,蠢尔乡人,又何足怪。”
注释:¹有以哉:是有道理的。²素封:指无官爵俸禄而十分富有的人家。《史记·货殖列传》:“今有无秩禄之奉、爵邑之入,而乐与之比者,命曰素封。”³怫然:恼恨、气忿的样子。⁴饭一茕独:款待一个孤苦的人饭 食。饭,管饭。茕独,孤独无靠的人。《诗·小雅·正月》:“哿矣富人, 哀此茕独。”⁵较尽锱铢:极微细的钱财也要彻底计较。锱、 铢,古代极小的重量单位,借指微少的财利。
谪居岁云暮,晨起厨无烟。
(zhé)¹岁云暮,晨起厨无烟。
译文:谪贬贫居转限到年底,早晨起来厨房也无炊烟。
注释:可爱日:冬日,语出《左传·文公七年》:“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¹谪居:贬谪后住在某地。
赖有可爱日,悬在南荣边。
赖有可爱日,悬在南荣¹边。
译文:幸亏有那可爱的太阳,悬挂在房屋的南檐。
注释:¹南荣:屋的南檐。檐两头高起的叫荣。
高舂已数丈,和暖如春天。
高舂(chōng)¹已数丈,和暖如春天。
译文:高高升起有几丈,和和暖暖如春天。
注释:¹高舂:傍晚时分。
门临商於路,有客憇檐前。
门临商於(wū)¹路,有客憇(qì)檐前。
译文:屋门对着商於路,赶路的客人歇息在屋檐前。
注释:¹商於:宋时地区名,在今河南浙川县西南。那时,商州为商於之地。
老翁与病妪,头鬓皆皤然。
老翁与病妪,头鬓皆皤(pó)然。
译文:一位老翁和病弱的老妇人,鬓角银丝相牵连;
呱呱三儿泣,惸惸一夫鳏。
呱呱三儿泣,惸(qióng)¹一夫鳏。
译文:身边三个小孩呱呱在哭泣,茕茕鳏夫多可怜。
注释:¹惸惸:忧念貌。同“茕茕”,无兄弟曰茕。
道粮无斗粟,路费无百钱。
道粮无斗粟,路费无百钱。
译文:道上的粮食不过一斗粟,路上的盘缠不到一百钱;
聚头未有食,颜色颇饥寒。
聚头¹未有食,颜色颇饥寒。
译文:大家一起没有东西吃,脸上颜色呈饥寒。
注释:¹聚头:村口。村落日聚。
试问何许人,答云家长安。
试问何许人,答云家长安。
译文:低声询问“是何处人”?回答说“老家原本在长安,
去年关辅旱,逐熟入穰川。
去年关辅¹旱,逐熟入穰(ráng)²
译文:去年关中遭大旱,跟随熟人下穰川。
注释:¹关辅:关中与三辅,指长安一带。逐熟:投奔年成好的地方。²入穰川:与“逐熟”同意。穰,指庄稼丰熟。川,指平原。
妇死埋异乡,客贫思故园。
妇死埋异乡,客贫思故园。
译文:老婆客死埋葬在他乡,他乡贫居思念旧故园,
故园虽孔迩,秦岭隔蓝关。
故园虽孔迩(ěr)¹,秦岭隔蓝关。
译文:故乡虽然相隔路很近,可是横着秦岭和蓝关。
注释:¹孔迩:很近。
山深号六里,路峻名七盘。
山深号六里,路峻名七盘¹
译文:山林深沓杳,道路多艰险盘旋。
注释:¹“山深”二句:商山高而险,有“六里山”“七盘十二净”之称。
襁负且乞丐,冻馁复险艰。
(qiǎng)¹且乞丐,冻馁(něi)复险艰。
译文:带着小孩来乞讨,忍饥挨俄又艰险。
注释:¹襁负:用布幅兜裹着婴儿。
唯愁大雨雪,殭死山谷间。
唯愁大雨雪,殭死山谷间。
译文:只怕遇到大雨雪,冻死在那山谷间。”
我闻斯人语,倚户独长叹。
我闻斯人语,倚户独长叹。
译文:听到此人的话语后,我靠着门我长叹:
尔为流亡客,我为冗散官。
尔为流亡客,我为冗(rǒng)散官¹
译文:你为天涯流浪客,我是朝廷闲置的多余官,
注释:¹冗散官:被裁剪去的闲官。
左宦无俸禄,奉亲乏甘鲜。
左宦(huàn)无俸禄,奉亲乏甘鲜¹
译文:为官每月无俸禄,侍奉双亲缺乏甘与鲜。
注释:¹甘鲜:美好的食品。
因思筮仕来,倏忽过十年。
因思筮(shì)¹来,倏忽过十年。
译文:因此想到入仕来,倏忽有过整十年;
注释:¹筮仕:古人出仕前先以著草占卜吉凶,后便称人官为“筮仕”。
峨冠蠹黔首,旅进长素餐。
峨冠¹(dù)²(qián)³,旅进长素餐
译文:身着峨冠却把百姓坑,进退随班空把官位占。
注释:¹峨冠:指官员。²蠹:剥削。³黔首:百姓。⁴旅进:旅进旅退的省称;意为随波逐流,庸庸碌碌。⁵素餐:不劳而食。
文翰皆徒尔,放逐固宜然。
文翰¹皆徒尔²,放逐固宜然。
译文:挥文弄墨都白费,流放贬谪本应该。
注释:¹文翰:文章,借指读书人。²皆徒尔:都是徒然无用的啊!尔:你,指那些流亡道途的人。
家贫与亲老,睹翁聊自宽。
家贫与亲老,睹翁聊自宽¹
译文:家里虽穷能与亲人伴,如今见你心里暂时得自宽。
注释:¹自宽:自我宽慰。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被贬商州期间。诗歌以风情的笔调写出了由于旱灾饥荒而流亡他乡的饥民的悲惨遭遇,对自己入仕十年无功受替表示深深的内疚和自责,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全篇运用杜甫在《兵车行》等新乐府诗中成功地用过的纪事与记言相结合的手法,写得平易自然,而感情却是强烈、深沉的。在叙事抒情中都显示出了作为宋诗在艺术上的鲜明特色之一的散文化手法。

  在结构上全诗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为前六句,写谪居期间的清寒生活和严冬难得的温暖阳光。

  第二层为中间二十二句,写一家灾民三代人逃荒流浪的凄惨景况。先写自己目中所见:二老三小一大,老者满头白发,小者哭泣不止,中年男子孤独无偶,无钱无粮,仉寒憔悴。次写鳏夫所言,语语辛酸,字字悲痛,“惟愁大尔雪,僵死山谷间”,前有“妇死埋异乡”,现有“病妪”,年关岁暮,有家难归,不但有饥寒之愁,而且有生命之优。

  第三层为最后十二句,诗人抒写自己的感慨,尽管诗人身处逆境,但并没有过多地去考虑自己,反而更多地想到了作为一个朝廷命官的责任,为自己无能为力解决人民的苦难而深感内疚,这种思想境界难得可贵。

  此诗与一般吟风弄月、模山范水的诗歌不同,这首诗反映流亡民众的凄苦生活,有很强的人民性,草根性。诗中“去年关辅旱”:因为大旱导致饥荒,人民的流迁。诗中的“一夫”自述灾情:他们本是长安人,逃荒至庄稼丰熟的地方。在逃荒途中,妻子死了,埋在异乡。他上有老,下有小,两个头发斑白的老翁和牛病的老如,三个哭泣的小孩,其中一个还是婴儿,背在背上。他们缺粮少钱,流离失所。境况多么凄惨,情景多么难堪。不由人不为之怜悯、叹息。

  诗人出身下层社会,他关心民生疾苦,在朝廷当谏官,能直言时政之弊,建议君王对人民施以仁政。他多次贬为地方小史,生活在底层,接近民众,甚至与他们同病相怜。诗中不但写了流亡者的悲惨遭遇,也写出了诗人自己的窘况,他把自己也融入作品之中。诗人听了流亡者叙述后的反映是“倚户独长叹”,叹流亡者,也叹自己,令人想起屈原的“长人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深长喟叹。淳化二年(991年),诗人因严于执法触怒天子,被贬为商州(今陕西商州)团练副使。团练副使是地方小吏,地位低下,俸禄微薄。他初到商州,生活困顿。此诗由人及己,写到自己被贬谪居的窘况,由己及人,想到一般官员对老百姓的损害:“峨冠蠹黔首,旅进长素餐”,感叹自己的无能为力,这与唐代诗人韦应物“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的民本思想如出一辙。

  此诗平易浅近,真率自然,描写灾民的悲惨生活,抒发愧疚的心理,情感凝聚,语气沉痛,读来感人至深。

参考资料:
1、 陈器之主编.历代诗词曲千首精译 下: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09:第840-842页
上元谁夫人?偏得王母娇。
上元谁夫人?偏得王母娇。
译文:上元是谁的夫人?偏偏最得王母娘娘的宠爱。
嵯峨三角髻,馀发散垂腰。
嵯峨三角髻,馀发散垂腰。
译文:头发梳成山样高,余发下垂到臀腰。
裘披青毛锦,身著赤霜袍。
裘披青毛锦,身著赤霜袍。
译文:身着大红袍,上面还罩着锦绣小青袄。
手提嬴女儿,闲与凤吹箫。
手提嬴女儿,闲与凤吹箫。
译文:手携美女弄玉,弄玉与凤(箫史)悠闲地吹着玉箫。
眉语两自笑,忽然随风飘。
眉语两自笑,忽然随风飘。
译文:眉目频频传情,忽然不见了他们的踪影。

shàngyuánrén

bái tángdài 

shàngyuánshuírén piānwángjiāo 
cuóésānjiǎo sǎnchuíyāo 
qiúqīngmáojǐn shēnzhuóchìshuāngpáo 
shǒuyíngér xiánfèngchuīxiāo 
méiliǎngxiào ránsuífēngpiāo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