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
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
官秩旧参荀秘监,樽罍今伴霍嫖姚。
官秩旧参荀秘监,樽罍今伴霍嫖姚。
科随鹄箭频曾中,礼向侯弓以重招。
科随鹄箭频曾中,礼向侯弓以重招。
莫恨东风促行李,不多时节却归朝。
莫恨东风促行李,不多时节却归朝。

wèiběicóngshì--luóyǐn

nuǎnyúnyōngduòliǔchuítiáocōnglángguòwèiqiáoguānzhìjiùcānxúnjiān

zūnléijīnbànhuòpiáoyáosuíjiànpíncéngzhōngxiànghóugōngzhòngzhāo

hèndōngfēngxíngduōshíjiéquèguīcháo

罗隐

罗隐

罗隐(833年2月16日—910年1月26日),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大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447篇诗文

猜您喜欢
长镵白木柄,斸破一庭寒。三枝两枝生绿,位置小窗前。要使花颜四面,和着草心千朵,向我十分妍。何必兰与菊,生意总欣然。
长镵(chán)¹白木柄,斸(zhú)²破一庭寒。三枝两枝生绿,位置³小窗前。要使花颜四面,和着草心千朵,向我十分妍。何必兰与菊,生意欣然
译文:我手持白木柄的长铲,挖开院子中被寒气笼罩的土地。在小窗前种几株花草,就会长出绿油油的枝叶。要让花朵四面开放,连同千百棵中心正在勃发嫩叶的绿草,共同向我展示出最美的春意。不一定种植兰、菊这些高贵的植物,普通的花草也一样能给人带来盎然的生机。
注释:¹长镵:长铲。²斸:挖。³位置:把种花草的地点安置在。⁴和:连同。⁵妍:美丽。⁶生意:生机。⁷总:都,一样。⁸欣然:欣欣向荣的样子。
晓来风,夜来雨,晚来烟。是他酿就春色,又断送流年。便欲诛茅江上,只恐空林衰草,憔悴不堪怜。歌罢且更酌,与子绕花间。
晓来风,夜来雨,晚来烟。是他酿就春色,又断送流年。便欲诛茅¹江上²,只恐空林衰草,憔悴不堪怜。歌罢且更酌(zhuó)³,与子绕花间。
译文:早晨的风,夜里的雨,傍晚的烟,是它们酿成了春色,它们也会摧毁春色。人生遇到了挫折,就想逃避现实到江边隐居,恐怕那样只会面对空旷的山林,败落的野草,荒凉憔悴,不值得留恋。我的《水调歌头》唱完了,咱们再重新斟上一杯酒,我和你一同绕行花间,及时欣赏眼前的春色。
注释:¹诛茅:芟除茅草,引申为结庐定居。²江上:江边,指隐士隐居之地。³更酌:重新斟上一杯酒。
高柳长涂送客吟,暗惊时序变鸣禽。
高柳长涂¹送客吟,暗惊鸣序²变鸣禽(qín)³
译文:柳树在路旁护送着在马上吟诗的行客,暗自惊奇随着时序推移鸣叫的鸟儿也变了。
注释:沟店:镇名,在今山东省滕县南。¹涂: 通“途”。²鸣序:鸣节顺序。³变鸣禽:鸣叫的鸟儿变了。指随季节变换,路过的候鸟变换。
清风破暑连三日,好雨依时抵万金。
清风破暑连三日,好雨依鸣¹抵万金。
译文:清风消散了初夏的暑气,及时而来的雨水宝贵异常。
注释:¹依鸣: 及鸣。
远岭抱枝围野色,行云随马弄轻阴。
远岭抱枝围野色,行云随马弄轻阴。
译文:远山怀抱着苍翠的树枝野趣横生,行云随着马的奔驰投影下片片清阴。
摇鞭喜入肥城界,桑柘阴浓麦浪深。
摇鞭(biān)喜入肥城¹界,桑柘(zhè)²阴浓麦浪深。
译文:行客挥着马鞭兴致勃勃地进入肥城地界,眼前桑柘葱翠茂盛、麦浪滚滚。
注释:¹肥城:县名,在今山东省济南市附近。²柘:树名,叶卵形,可喂蚕。

  这首诗写春暮夏初鸣的动人景色:清风细雨,绿野鸣禽;而桑阴麦浪,男耕女织,更是一派欣欣向荣的和平气象;作者摇鞭放马,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故吟之于诗,充满了活发清新的生活气息,令人读后悠然神往。此诗风格清丽自然,境界明朗空阔。

  “高柳长涂送客吟”,诗一开篇,作者便用“高柳”两字点出鸣节为盛夏,用“长涂”和“客”点明诗人正千里游宦。浓浓郁郁的高大柳树,一排排沿着长长的路途绵延不尽,它们随风摇曳,发出丝丝柔和的低吟,仿佛正含情脉脉、依依不舍地送别这离家远行的游子。

  “暗惊鸣序变鸣禽”,第二句,紧扣首句末尾的一个“吟”字,由风中的树吟写到树中的鸟鸣。诗人繁忙的公务和长途劳累使他几乎忘却了鸣序的变化更替,此鸣他目睹路旁轻摇的绿柳,耳闻翠柳柔和的低唱,心里顿鸣轻松闲静了许多,但正当诗人心灵舒展之际,突然,那茂密柳枝中传出的几声鸟鸣舔破了树的吟唱,直钻入心底。诗人愣住了,他发现鸟儿已不同于以前的鸣叫,它比以前啼鸣得更加婉转、更加动听,他惊讶为什么一直未听见这鸟儿的啼叫。这里“暗惊”两字,真切生动地表现出诗人由忙碌的人世进入纯净的自然鸣那种惊讶的心理,这其中既有喜悦之情,也有惊惧之意,他惊惧在繁忙的公务缠绕下自己感觉的麻木和迟顿。“暗惊”一句,出自谢灵运 《登池上楼》的千古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但却点化得自然贴切,没有丝毫痕迹,可见诗人写作技巧的熟练。

  “清风破暑连三日,好雨依鸣抵万金”两句,诗人通过对“风”和“雨”的描写突出了旅途气候的宜人。凉爽的清风连吹三日,吹散了逼人的暑热,落雨依鸣,纷纷降落,价值万金,给整个大地带来了一片清新。诗人置身这凉爽的天气,沐浴着清风好雨,内心无比的自由舒畅,他情不自禁地向远方望去,“远岭抱枝围野色”,只见远处山岭怀抱着苍翠的树枝,呈现出一幅野趣横生的画面。这里,一个“抱”字,用得极为巧妙,它十分生动地形象描绘出了山岭与树枝那亲密和谐的神态,也由此而流露出诗人自身心灵的闲静和谐,表现出他与大自然浑然一体,亲密无间的境界。远处的山岭树枝是那样的和谐亲切,对于诗人身边的景色,于是,诗人把目光从远岭拉回身旁,由远及近。“行云随马弄轻阴”,只见天空中飘浮的云彩静悄悄地投影下片片清阴,这行云是如此的玩皮可爱,她跟随着马儿不停地与人嬉戏,游玩。这里的一个“弄”字,出自张先《天仙子》中的“云破月来花弄影”。作者用于此,给本无生命的行云赋予了无限活力,在作者的笔下,行云宛如一位天真玩皮的姑娘在耍弄着轻阴。“随马” 两字,感受细腻真切,它紧承“抱”字,又描绘出了“行云”与自己的亲切和谐、相依相伴。

  “摇鞭喜入肥城界”,诗人信马挥鞭,体味着人与自然这神奇的和谐,内心涌起一种难以言传的喜悦,不知不觉已来到了山东肥城。这里,一个“喜”字,把高柳的低吟、鸣禽的啁啾、清风好雨的宜人、远岭抱枝的和谐、以及行云随马的亲切,都浓缩、融化、积淀为了作者内心的喜悦,从而也使前面的一切景物更深一层。

  最后一句,“桑柘阴浓麦浪深”,作者又在前面自然景色的基础上,展示出一幅田园风光。桑林茂密,树阴浓浓,辽阔的麦田麦浪滚滚,这真是一幅迷人的农家乐。

  此诗形象地刻画出作者悠然自得的神态,结末描绘了一幅桑浓麦深的丰收的图画;全诗层次鲜明,颇有意境;巧妙化用他人诗句,自然流畅。

参考资料:
1、 田军 王洪等主编. 金元明清诗词曲鉴赏辞典[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 ,155-156.
2、 王筱云等主编:诗歌卷(五)---辽、金、元、明[M].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 1994,145.

guòshāgōudiàn--wángyùn

gāoliǔzhǎngsòngyínànjīngshíbiànmíngqínqīngfēngshǔliánsānhǎoshíwànjīn

yuǎnlǐngbàozhīwéixíngyúnsuínòngqīngyīnyáobiānféichéngjièsāngzhèyīnnóngmàilàngshēn

清风店南逢父老,告我己巳年间事。
清风店¹南逢父老,告我己巳(sì)²年间事。
译文:在清风店南面遇见了一个老人家,他告诉我己巳年的事情。
注释:石将军:石亨,渭南人。后恃功高,日益骄纵,下诏狱,以谋反罪论斩,死于狱中。¹清风店:在今河北省易县。石亨追瓦剌军于此。²己巳: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
店北犹存古战场,遗镞尚带勤王字。
店北犹存古战场,遗镞(zú)¹尚带勤王²字。
译文:清风店北面还留有古战场的遗迹,留下的箭头还带着“勤王”的字样。
注释:¹遗镞:留存下来的箭头。²勤王:地方官吏起兵救援危难之中的王朝。
忆昔蒙尘实惨怛,反覆势如风雨至。
忆昔蒙尘¹实惨怛(dá)²,反覆³势如风雨至。
译文:回想起被人侵略实在是悲惨,侵略者的军队象疾风骤雨般袭来。
注释:¹蒙尘:天子出走曰蒙尘,此处指英宗被也先所俘虏。²惨怛:伤痛。³覆:一作“复”。
紫荆关头昼吹角,杀气军声满幽朔。
紫荆(jīng)¹头昼吹角,杀气军声满幽朔。
译文:紫荆关那里白天吹起了号角,幽朔上空杀气弥漫,杀声震天。
注释:¹紫荆关:在今河北省易县的紫荆岭上。这一年十月,也先挟持明英宗攻陷紫荆关,向北京进兵。
胡儿饮马彰义门,烽火夜照燕山云。
胡儿饮马彰义门¹,烽火夜照燕山云。
译文:瓦剌的士兵彰义门外饮马,战斗的烽火照亮了燕山的夜空。
注释:¹彰义门:京城九门之一。当时瓦剌军曾攻彰义门,被明军击退。
内有于尚书,外有石将军。
内有于尚书¹,外有石将军。
译文:城内有于谦尚书守城,城外有石亨将军领兵杀敌。
注释:¹于尚书:即于谦。
石家官军若雷电,天清野旷来酣战。
石家官军若雷电,天清野旷来酣(hān)战。
译文:石亨的军队来势如闪电,若奔雷,在晴朗的天空下,在野外空旷的地方与敌人激战。
朝廷既失紫荆关,吾民岂保清风店。
朝廷既失紫荆关,吾民岂保¹清风店。
译文:朝廷的军队都守不住紫荆关,老百姓又怎么能保住清风店呢?
注释:¹岂保:怎能保。
牵爷负子无处逃,哭声震天风怒号。
牵爷负子无处逃,哭声震天风怒号。
译文:敌人杀来,孩子拉着爹爹,大人背着小孩,四散奔逃,哭声震天,朔风怒号。
儿女床头伏鼓角,野人屋上看旌旄。
儿女床头伏鼓角,野人¹屋上看旌(jīng)(máo)²
译文:小孩子躺在床上就能听见战鼓和号角的声音,乡下人站在屋顶上就能看见军队的旗帜。
注释:¹野人:乡下人。²旌旄,泛指军中旗帜。
将军此时挺戈出,杀敌不异草与蒿。
将军此时挺戈出,杀敌不异草与蒿。
译文:这时,石亨将军提着戈挺身而出,杀敌人就像割草和蒿。
追北归来血洗刀,白日不动苍天高。
追北¹归来血洗刀,白日不动苍天高。
译文:追击瓦剌军队回来,已经是血染钢刀,此时,上天也为之惊呆。
注释:¹追北:追逐败逃的敌人。北,败北,这里这里作名词用。
万里烟尘一剑扫,父子英雄古来少。
万里烟尘一剑扫,父子英雄¹古来少。
译文:敌人的侵略终于被扫平,石亨叔侄的英雄事迹古来少有。
注释:¹父子英雄:指石亨及其侄石彪。
单于痛哭倒马关,羯奴半死飞狐道。
单于¹痛哭倒马关²,羯(jié)³半死飞狐道
译文:瓦刺的首领在倒马关痛哭,因为他的士兵多死在飞狐关。
注释:¹单于:本为匈奴最高首领称号,此处借指瓦剌部首领。²倒马关:在今河北省唐县西北。³羯奴:这里是对瓦剌的蔑称。⁴飞狐道:又名飞狐关,在今河北涞源县和蔚县交界处。
处处欢声噪鼓旗,家家牛酒犒王师。
处处欢声噪鼓旗,家家牛酒犒王师。
译文:到处是敲锣打鼓欢庆胜利,家家杀牛备酒犒劳军队。
休夸汉室嫖姚将,岂说唐家郭子仪。
休夸汉室嫖(piáo)(yáo)¹,岂说唐家郭子仪。
译文:石亨将军的功绩可以和汉代的霍去病,唐朝的郭子仪相媲美。
注释:¹嫖姚将:指霍去病。汉武帝时,霍去病为嫖姚校尉,前后六此击败匈奴,官拜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沉吟此事六十春,此地经过泪满巾。
沉吟此事六十春,此地经过泪满巾。
译文:转眼六十年过去了,每次经过此地仍然忍不住热泪盈眶。
黄云落日古骨白,沙砾惨淡愁行人。
黄云落日古骨白,沙砾惨淡愁行人。
译文:在落日的照耀下,在暮云的映衬下,古战场上的尸骨显得惨白,漫漫黄沙,景象惨淡,让行人发愁。
行人来折战场柳,下马坐望居庸口。
行人来折战场柳,下马坐望居庸(yōng)¹
译文:行人折下战场旁的一根柳枝,下马坐在那里望着居庸关。
注释:¹居庸口:居庸关,在今北京市平昌县西北,为长城重要关口。
却忆千官迎驾初,千乘万骑下皇都;
却忆千官迎驾¹初,千乘万骑下皇都;
译文:想起那么多的官员迎接英宗回来,场面如此隆重,人是那么多。
注释:¹迎驾:指瓦剌同意放回英宗,明朝派人迎接英宗回京。
乾坤得见中兴主,日月重开载造图。
乾坤得见中兴主,日月重开载造图。
译文:国家有幸出现了一位明主,就要兴盛,重新开始建设国家。
注释:载造:同“再造”,指国家破败之后,重新缔造。图:版图,地图。
枭雄不数云台士,杨石齐名天下无!
(xiāo)雄不数云台¹士,杨²石齐名天下无!
译文:而石亨将军的功绩应该被朝廷记住,这样的战功是天下少有。
注释:¹云台:汉代所建高台。汉明帝为追念前代功臣,曾命人在台上画了邓禹等二十八位大将军的肖像。²杨:指杨弘。明代保家卫国的功臣之一。
呜呼杨石今已无,安得再生此辈西备胡。
呜呼杨石今已无,安得再生此辈西备胡¹
译文:可是现在他的战功没有人记得,让人心寒,将来还怎么能有石亨这样的人为国效力,抵御外辱呢?
注释:¹胡:当指鞑靼。明中叶前后,鞑靼为主要外患。

  此诗歌颂石亨的这一段战迹,诗人的用心在于借怀念石亨以呼唤现实生活中抗敌卫国的英雄。全诗分三部分。

  开篇四句是全诗的一个引子,诗人自述,当他来到清风店南时,当地父老向他讲述了在上一个己巳年发生在店北的那一场战事。“店北犹存古战场,遗锻尚带勤王字”二句,不仅在空间上展开,指明古战场的方位,以及上次战争的遗迹,而且在时间上打通了历史与现实。诗作从第五句起也就顺势折入对己巳年间战争的回忆。

  自“忆昔蒙尘实惨怛”至“岂说唐朝郭子仪”共三十句,是全诗的主干部分。这部分用笔的特点在于,不作泛泛的叙述,而是采用绘形绘色的再现,“忆惜”句点出八月间英宗被俘一事,“蒙尘”谓天子被俘。“反覆”句写再次进攻。时间已到十月。“反覆”是一再的意思,十月间的进攻已非首次,所以这样说。“势如风雨至,脱胎于高适《燕歌行》的“胡骑凭陵杂风雨”,铁骑来袭,犹如风雨骤至,极言其迅猛。继而写敌兵一路过关夺隘,直通京师城下:“紫荆关头昼吹角,杀气军声满幽朔。胡儿饮马彰义门,烽火夜照燕山云。”“关头昼吹角”表明此关已落入敌手,幽州和朔方因之笼罩在浓重的战争气氛之中。彰义门前胡儿饮马。烽火烛天,意味着京城已危在旦夕。在写足敌方以后,转写石亨一面。“石家官军若雷电,天清野旷来酣战”以“若雷电”形象地写出石亨的军队奔进之速与气势之壮,由此不难想见士气之高昂。“天清野旷”四字,本于杜甫《悲陈陶》“野旷天清无战声”句。“天清”言天时,“野旷”说地利。这两句从主客观两方面表明决战的天时、地利与人和的条件都已具备,似乎只待短兵相接了。出乎意料的是,用笔上忽然荡开,插入对战区百姓情况的描写。据历史记载,在清风店保卫战中,百姓们同仇敌忾,投石助战。诗中写“野人屋上看旌旄”可见对战事的关心;“吾民岂保清风店”,更有毁家纤难的慷慨气概。但描写的侧重点则在于战事带给百姓的恐惧与灾难,“牵爷负子无处逃,哭声展天风怒号”便是这方面的典型诗句。写百姓的若难,从另一角度加强了对战争氛围的渲染,更为进一步写石亨作好铺垫,见出石亨抗击入侵之敌既是保卫明王朝的需要,也是救民于水火的义举。对石亨的直接描写,着墨不多,但很有层次感而且写得相当精彩。“挺戈出”,是石亨刚一露面时的英姿;“杀敌不异草与蒿”,写他“有我无敌”,猛勇冲杀;“追北归来血洗刀”,写他杀伤甚多,胜利返回。“白日不动苍天高”,一句相当深入而细致地表现了石亨等人在血战之后突然抬头时的特定感受,也是拟人化了的“白日”“苍天”在见到人间的厮杀场面时感到吃惊以至变得出神的表现。杨慎在《空同诗选》中于此七字旁加圈,见出他对这一神来之笔的句子是颇为欣赏的。“单于痛哭倒马关,羯奴半死飞狐道”,从敌人一面说石亨的战功;“处处欢声嗓鼓旗,家家牛酒犒王师”,从百姓一面写克敌制胜引起的广泛而又热烈的反响。主干部分开始时写敌人,表现的是敌入的嚣张;写百姓,侧重于写出战争环境中百姓的痛苦。至这一部分行将结束、再次写到敌人与百姓时,敌人已是溃败之师,百姓已沉爱子欢乐的气氛之中,从而与中间正面有写石亨的主要笔墨互相呼应,在相当广阔的背景上展示并歌颂了石亨的战功。“休夸汉室嫖姚将,岂说唐朝郭子仪”在前面叙述描写基础上的议沦、抒情。西汉时霍去病六击匈奴,战功卓著;唐朝郭子仪,大破安禄山,有再造唐室之功,引霍、郭作比,且以“休夸”、“岂说”加以比较评价,意谓石亨决不霍之下,可见诗人对己巳年间进行保卫战的石亨评价之高。

  从“沉吟此事六十春”至诗末共十四句,是全诗的结尾部分。全诗的语气由开篇的第一人称,至中腹改用第三人称,至此重又改为第一人称。写法上,由倒叙历史重又拉回到现实。诗人途经古战场,时间已是六十年后的另一个已巳年,其时正当日暮,“黄云落日”下,“古骨”暴露于野,砂飞石走,景象惨淡。诗人下马折柳,席地而坐,向东北方向的居庸关的所在地遥望,在想像中出现了景泰元年(1450)八月千官迎驾的热烈场面。瓦剌统领也先在己巳年战败后,挟英宗诱和不成,不得已于下一年将英宗送还北京。诗中称英宗为“中兴主”,虽不免夸大,但从歌顷石亨战功的角度写到英宗的回归,还是符合历史的真实的。“枭雄”二句,由前之写英宗,仍复转回到石亨身上。以杨石并提,重点在石亨,杨弘为连类而及。此二句意在以汉明帝时的中兴功臣作比,突出石亨力挽狂澜的砥柱作用。诗的结尾落到“安得弄生此辈西备胡”,诗人抚今忆昔,回顾历史,日的正是为了呼唤现实中的英雄。

  诗的构想宏大,结构紧凑,熔深沉与悲壮为一炉。感情真挚,抒写真切,六十年前的事件写得栩栩如生,如在眼前,沉雄蹈厉,振奋人心。诗的意境深沉,情绪激昂,一时如雷如电,一时如火如风,一时如泣如诉,感人甚深。特别是策马古战场,折柳坐望居庸关一节,感怀沉思,哨然长叹,神情声貌跃然纸上,充分显示了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深忧患。

参考资料:
1、 钱仲连 等.元明清诗鉴赏辞典(辽金元明):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444-448
2、 于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12-115
3、 吕进.爱我中华诗歌鉴赏·古代二分册:重庆大学出版社,1993:323-325

shíjiāngjūnzhànchǎng--mèngyáng

qīngfēngdiànnánfénglǎogàoniánjiānshì

diànběiyóucúnzhànchǎngshàngdàiqínwáng

méngchénshícǎnfǎnshìfēngzhì

jīngguāntóuzhòuchuījiǎoshājūnshēngmǎnyōushuò

éryǐnzhāngménfēnghuǒzhàoyànshānyún

nèiyǒushàngshūwàiyǒushíjiāngjūn

shíjiāguānjūnruòléidiàntiānqīngkuàngláihānzhàn

cháotíngshījīngguānmínbǎoqīngfēngdiàn

qiānzichùtáoshēngzhèntiānfēnghào

érchuángtóujiǎorénshàngkànjīngmáo

jiāngjūnshítǐngchūshācǎohāo

zhuīběiguīláixuèdāobáidòngcāngtiāngāo

wànyānchénjiànsǎoziyīngxióngláishǎo

dāntòngdàoguānjiébànfēidào

chùchùhuānshēngzàojiājiāniújiǔkàowángshī

xiūkuāhànshìpiáoyáojiāngshuōtángjiāguōzi

chényínshìliùshíchūnjīngguòlèimǎnjīn

huángyúnluòbáishācǎndànchóuxíngrén

xíngrénláizhézhànchǎngliǔxiàzuòwàngyōngkǒu

quèqiānguānyíngjiàchūqiānchéngwànxiàhuángdōu

gānkūnjiànzhōngxìngzhǔyuèzhòngkāizàizào

xiāoxióngshùyúntáishìyángshímíngtiānxià

yángshíjīnānzàishēngbèi西bèi

漠漠秋云澹,红藕香侵槛。枕倚小山屏,金铺向晚扃。
漠漠秋云澹¹,红藕香侵槛(jiàn)²。枕倚(yǐ)小山屏,金铺³向晚扃(jiōng)
译文:又像去年那样,窗外云淡风清,藕香侵槛。闭门倚枕,无限情思。院中衰柳上寒蝉数声,令人魂销。
注释:¹澹:“淡”的异体字。浅、薄之意。²槛:窗户下或长廓旁的栏杆。³金铺:门上之铺首。作龙蛇诸兽之形,用以衔环。⁴扃:门窗箱柜上的插关。这里是关门之意。
睡起横波慢,独望情何限!衰柳数声蝉,魂销似去年。
睡起横波慢,独望情何限!衰柳数声蝉,魂销似去年。

zuìgōngzi··qiūyúndàn--xiòng

qiūyúndànhóngǒuxiāngqīnkǎnzhěnxiǎoshānpíngjīnxiàngwǎnjiōng

shuìhéngmànwàngqíngxiànshuāiliǔshùshēngchánhúnxiāoshìnián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¹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酒簪(zān)²倒著冠³
译文:深秋的清晨,黄菊枝头显露出了阵阵寒意,人生短促,今朝有酒今朝醉。冒着斜风细雨吹笛取乐,酒醉酒倒戴帽子、摘下菊花簪在头上。
注释:¹莫放:勿使,莫让。²簪花:以花插头。³倒著冠:倒戴着冠儿。此句暗用山简典故,表现不拘世俗、风流自赏的生活态度。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¹白发²相牵挽³,付与时人冷眼看。
译文:要趁着身体健康努力加饭加餐,在佳人歌舞的陪伴下尽情欢乐。头上黄花映衬着斑斑白发,兀傲的作者就要以这副疏狂模样展示在世人面前,任他们冷眼相看。
注释:¹黄花:同黄华,指未成年人。²白发:指老年人。³牵挽:牵拉,牵缠。⁴付与:给与,让。⁵冷眼:轻蔑的眼光。

  此词是黄山谷与甘居山野、不求功名的“眉山隐客”史应之互相酬唱之作,全词通过一个“淫坊酒肆狂居士”的形象,展现了山谷从坎坷的仕途得来的人生体验,抒发了自己胸中的苦闷和激愤。词中所塑造的狂士形象,是作者自己及其朋友史念之的形象,同时也是那一时代中不谐于俗而怀不平傲世之心的文人的形象。

  上片是劝酒之辞,劝别人,也劝自己到酒中去求安慰,到醉中去求欢乐。首句“黄菊枝头生晓寒”是纪实,点明为重阳后一日所作。因史应之有和词,故自己再和一首,当亦是此数日间事。赏菊饮酒二事久已有不解之缘,借“黄菊”自然过渡到“酒杯”,引出下一句“人生莫放酒杯干”。意即酒中自有欢乐,自有天地,应让杯中常有酒,应该长入酒中天。“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酒簪花倒著冠”,着意写出酒后的浪漫举动和醉中狂态,表明酒中自有另一番境界。横起笛子对着风雨吹,头上插花倒戴帽,都是不入时的狂放行为,只有酒后醉中才能这样放肆。

  下片则是对世俗的侮慢与挑战。“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仍是一种反常心理,其含意于世事纷扰,是非颠倒,世风益衰,无可挽回,只愿身体长健,眼前快乐,别的一无所求。这是从反面立言。“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则是正面立言。菊花傲霜而开,常用以比喻人老而弥坚,故有黄花晚节之称。这酒说的白发人牵换着黄花,明显地表示自己要有御霜之志,决不同流合污,而且特意要表现给世俗之人看。这自然是对世俗的侮慢,不可能为时人所理解和容忍。

  此词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一个类似狂人的形象,抒写了山谷久抑胸中的愤懑,表现出对黑暗、污浊的社会现实无言的反抗。词中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以自乐自娱、放浪形骸、侮世慢俗的方式来发泄心中郁结的愤懑与不平,对现实中的政治迫害进行调侃和抗争,体现了词人挣脱世俗约束的高旷理想。主人公旷达的外表后,隐藏着无尽的辛酸与伤痛。

zhètiān ·zuòzhōngyǒuméishānyǐnshǐyīngzhīqiányùnzhī

huángtíngjiān sòngdài 

huángzhītóushēngxiǎohán rénshēngfàngjiǔbēigān fēngqiánhéngxiéchuī zuìzānhuādàozhuóguān 
shēnjiànzài qiějiācān qúnbǎnjìnqīnghuān huánghuābáixiāngqiānwǎn shírénlěngyǎnkā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