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风高动白蘋,暂延清景此逡巡。
湖上风高动白蘋,暂延清景此逡巡。
隔年违别成何事,半夜相看似故人。
隔年违别成何事,半夜相看似故人。
蟾向静中矜爪距,兔隈明处弄精神。
蟾向静中矜爪距,兔隈明处弄精神。
嫦娥老大应惆怅,倚泣苍苍桂一轮。
嫦娥老大应惆怅,倚泣苍苍桂一轮。

yǒngyuè

luóyǐn tángdài 

shàngfēnggāodòngbáipín zànyánqīngjǐngqūnxún 
niánwéibiéchéngshì bànxiāngkànrén 
chánxiàngjìngzhōngjīnzhǎo wēimíngchùnòngjīngshén 
chángélǎoyīngchóuchàng cāngcāngguìlún 
罗隐

罗隐

罗隐(833年2月16日—910年1月26日),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大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447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不炼金丹¹不坐禅²,不为商贾(gǔ)³不耕田
译文:我不像道士那样去炼金丹以追求人生不老,也不像和尚那样去坐禅;我不去做商人,也不做农夫去耕田。
注释:¹金丹:古代方士用黄金、丹砂等炼成的药物。²坐禅:指佛家教徒静坐潜修领悟教义。³商贾:经商。⁴耕田:务农。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闲来写就青山¹卖,不使人间造孽(niè)²
译文:空闲的时候我就画一些画去卖,不用那些来路不正的钱。
注释:¹写就青山:绘画。²造孽钱:“造孽”本作“造业”,乃佛教用语,即要遭报应的作恶。“造孽钱”即来路不正的钱。

  桃花坞里,金阊遗迹足千秋。风流才子唐伯虎,从小便有着非凡的才气,在绘画、诗文方面都有优秀的造诣。弘治十一年,中解元,才华横溢的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进士之路。偏偏造化弄人,弘治十二年,卷入徐经科场舞弊案,坐罪入狱。遭此打击的唐寅,坚决不再做官,回到家乡,靠卖画维持生活。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前二句一连用了四个“不”,写诗人在摒弃功名利禄之后的有所不为。“不炼金丹不坐禅”,即不学道,不求佛。唐伯虎是一个不肯趋炎附势,但又并不放弃世俗生活快乐的漂泊者,读者对他“高楼大叫秋觞月,深幄微酣夜拥花”的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不妨批判,但对其作为封建礼教的叛逆者那点精神是应予肯定的。“不炼金丹不坐禅”,大有“子不语怪力乱神”意味。“不为商贾不耕田”,则是不事人间产业。“不为商贾”是不屑为;“不耕田”是不能为,即孔夫子所谓“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也。四个“不”一气贯注。语极痛快干脆。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唐伯虎可以自居的头衔是画家,其画与祝允明、文徵明齐名。他不慕荣华,不耻贫贱,以鬻文卖画、自食其力为荣。“闲来写就青山卖”是非常值得敬佩的,这是从事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应有的豪言壮语,能“写青山”而“卖”之,自有可参造化之笔,此为实话,亦自负语。假清高的人往往以卖画讨润笔为可羞,殊不知这是卖知识产权,和写文章“拿稿酬”一样的天经地义。所以作者敢于大呼:“谁来买我画中山!”这样挣来的钱花着舒心。由此,诗人又反跌一意:“不使人间造孽钱!”这一笔尤其显得豪迈。一竹竿打一船人,一切的巧取豪夺、贪污受贿、投机倒把、偷盗抢劫、诈骗赌博……而获得的非法收入,得之即“造孽”,花之亦“造孽”,“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已。此句足使人深长思之。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心中淡泊名利、专事自由读书卖画生涯之志。诗中平铺直述,开门见山不仅表明出唐寅自命清高的处世态度,还反映出他那不羁的性格。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元明清名诗鉴赏》: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08:第362页

yánzhì

tángyín míngdài 

liànjīndānzuòchán wèishānggēngtián 
xiánláixiějiùqīngshānmài shǐ使rénjiānzàonièqián 
孙亮出西苑,方食生梅,使黄门至宫中藏取蜜渍梅。蜜中有屎。召问藏吏,藏吏叩头。亮问吏曰:“黄门从汝求蜜耶?”曰:“向求,实不敢与。”黄门不服,侍中刁玄、张邠启:“黄门、藏吏辞语不同,请付狱推尽。”亮曰:“此易知耳。”令破鼠矢,矢里燥。亮大笑谓玄、邠曰:“若矢先在蜜中,中外当俱湿;今外湿里燥,必是黄门所为。”黄门首服,左右莫不惊悚。
孙亮¹²西苑³,方食生梅,使黄门宫中藏取蜜渍(zì)梅。蜜中有屎。召问藏吏,藏吏叩头。亮问吏曰:“黄门从汝求蜜耶?”曰:“向¹⁰求,实不敢与。”黄门不服,侍中¹¹刁玄、张邠(bīn)¹²:“黄门、藏吏辞语不同,请付狱¹³推尽¹⁴。”亮曰:“此易知耳¹⁵。”令破鼠矢,矢(shǐ)里燥。亮大笑谓玄、邠曰:“若¹⁶¹⁷先在蜜中,中外当俱湿;今外湿里燥,必是黄门所为。”黄门首服¹⁸,左右¹⁹莫不惊悚(sǒng)²⁰
译文:孙亮路过西边的花园,正在吃生梅,于是就派太监到宫中的仓库拿蜂蜜来浸泡梅子。但是蜜里有老鼠屎。孙亮把藏吏召过来审问,藏吏跪在地上叩头。孙亮问管仓库的官吏说:“太监向你要过蜜吗?”管仓库的官吏回答:“早先向(我)索要过,可是在下实在不敢给(他)。”太监不服罪,宫中官员刁玄、张邠陈述:“太监、管仓库的官吏说的都不同,请让司法机关彻底查问。”孙亮说:“这很容易知道。”孙亮叫人切开老鼠屎,老鼠屎里是干燥的。孙亮笑着对刁玄、张邠说:“如果鼠屎之前在蜜里,里面和外面都应该是湿的;现在外面湿,里面干燥,一定是太监所做的。”太监自认服罪,周围的人没有一个不惊讶、害怕的。
注释:¹孙亮:吴国皇帝。²出:路过。³苑:帝王游乐打猎的场所,花园。⁴方:正要。⁵黄门:太监。⁶至:到。⁷渍:浸泡。⁸藏吏:管理仓库的官吏。⁹汝:你。¹⁰向:早些。¹¹侍中:官职名称。¹²启:陈述。¹³狱:司法机关。¹⁴推尽:彻底查问。¹⁵耳:罢了。¹⁶若:如果,若是。¹⁷矢:同“屎”。¹⁸首服:自认服罪。¹⁹左右:上下不等,文中指身边的(左右两边)的大臣。²⁰惊悚:惊讶、感到害怕的。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¹终欲付何人?
译文:自古以来一个人要历尽苦辛才名就功成,可如实记载下他们的事迹要靠哪一个人?
注释:¹行藏:行止,指事迹。
当时黮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当时黮(dàn)¹犹承误²,末俗³纷纭更乱真。
译文:往往是由于当时的情况不清而以讹传讹,加上后世的流付更搅乱了事实以假乱真。
注释:¹黮暗:蒙昧;湖涂。²犹承误:还以误传误,以讹传讹。³末俗:后世的习俗。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zāo)(pò)所传非粹美¹,丹青²难写是精神。
译文:低付的东西即使怎样流传也不会是精华,要知道绘画最难的是画出人的气质精神。
注释:¹粹美:指精华。²丹青:中国古代绘画的材料,这里指绘画艺术。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区区¹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²
译文:点点记录怎能写尽古代贤哲的品格学问,付儒们只会死抱着史书里的典籍当宝贝。
注释:¹区区:形容很少,指一点点历史记载。²尘:尘土,这里指典籍。

  这首诗是王安石针对当时俗儒歪曲历史事实,把糟粕当精华的情况而写的,诗的前四句说一个人的功名是经过一番艰难才得到的,但却不知谁能如实记载他们的事迹。后四句说有人把古人流传下来的糟粕当作精华,而真正美好的东西是很难流传下来的。这首诗写得深沉、抑郁,抒发了诗人的忧愁和怨愤,容量甚大,耐人寻味。

  诗的开头四句说自古以来一个人的功名是经过一番艰难才得到的,但却不知谁能如实记载他们的事迹。历史从来都是难以说清的,即便是在当时也是非难辨,在遥远的后世就更是如此了。

  后四句说有人把古人流传下来的糟粕当作精华,而真正美好的东西是很难流传下来的。即便是最出色的画师,也无法描绘出人的精神。因而史书不过是故纸堆而已,并不能真正表达出历代高贤的品格。王安石不只是替古人感慨,也是为自己担忧,他已经预感到那些守旧势力不可能轻易放过自己,后世强加于他的污水肯定不会少。他提醒人们,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正史”对他的评价。应当透过层层迷雾追寻历史的真相。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是被后人推崇引用的名句,常用来说明在文艺创作上刻画人物时,外表好写而内心世界和本质精神却不易写的道理;或者说明要反映事物的本质是不容易的。

参考资料:
1、 余建忠.中国古代名诗词译赏: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05:第307页

shǐ

wángānshí sòngdài 

gōngmíngxīn xíngcángzhōngrén 
dāngshídànànyóuchéng fēnyúngèngluànzhēn 
zāosuǒchuánfēicuìměi dānqīngnánxiěshìjīngshén 
jìngāoxián shǒuqiānqiūzhǐshàngchén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效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而望不止者,何也?”
灵公¹(hào)²妇人而丈夫饰者³,国人尽效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而望不止者,何也?”
译文:齐灵公喜欢内宫的女子穿扮男人服饰,于是都城的女子都效仿穿上了男人服饰。齐灵公派官吏禁止她们,并且指出:“如果有穿扮男人服饰的女子,就撕破她的衣服,扯断她的衣带。”一时间国内被撕破衣服,扯断衣带的到处都是,但还是不能禁止。晏子觐见时,齐灵公问道:“我派出官吏禁止女子穿扮男人服饰,被撕衣服,扯断衣带的到处都是,可还是不能制止。这究竟是为什么?”
注释:¹灵公:指齐灵公。²好:喜好。³妇人而丈夫饰者:女扮男装。丈夫:成年男子。饰:装饰。⁴使:派遣。⁵带:腰带。⁶相望:彼此看得见,指到处。⁷寡人:寡德之人,君主对自己的谦称。
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
晏子对¹曰:“君²使服³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为⁹也。”
译文:晏子回答说:“您让宫内女子这样穿,但却在宫外禁止它,就如同在门口悬挂着牛头,但在里面卖着马肉。您为什么不让宫内的女子不这样穿,那么宫外没有人敢这样穿了。”
注释:¹对:回答。²君:您,对对方的尊称。³服:穿。⁴内:指王宫内。⁵犹:如同。⁶何以:即“以何”,为什么,疑问代词作介词“以”的宾语而前置。⁷则:那么。⁸莫:没有人,否定性无定指代词。⁹为:指穿。
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人莫之服也。
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¹月,而国人莫之服²也。
译文:齐灵公说:“你说得好。”(齐灵公)下令宫内女子不能穿扮男人服饰,没过一个月,全国就没有女子穿扮男人服饰了。
注释:¹逾:超过。²莫之服:“莫服之”。否定句代词“之”作宾语而前置。
香叆雕盘,寒生冰箸,画堂别是风光。主人情重,开宴出红妆。腻玉圆搓素颈,藕丝嫩、新织仙裳。双歌罢,虚檐转月,余韵尚悠扬。
香叆(ài)雕盘¹,寒生冰箸(zhù)²,画堂别是风光。主人情重,开宴出红妆³。腻(nì)玉圆搓(cuō)素颈,藕(ǒu)嫩、新织仙裳。双歌罢,虚檐(yán)转月,余韵尚悠扬。
译文:香烟缭绕升出于雕镂的彩盘,寒气从冰柱中生发出来,画堂里别有一般风光。主人情意重,设宴席还请出美女。歌女的颈项洁白圆润,似用软玉搓捏而成,藕色裙子如仙女的新织的衣裳。几首歌唱完,月亮已转过凌空的房檐,余音还悠扬不绝。
注释:¹香叆雕盘:指香烟缭绕升出于雕镂的彩盘。香,指烧香冒出的香烟。叆,香烟缭绕袅袅升腾,有如云雾霭霭。雕盘,雕镂彩釉的烟盘。²寒生冰箸:寒气从冰柱中生发出来。冰箸,指屋檐上滴水冻结的冰柱。亦称冰条。箸,筷子。³红妆:陪酒侍宴的歌女。⁴藕丝:颜色名,与藕色相类的颜色。⁵虚檐转月:月光悄悄地从静寂的屋檐转照下来。指时间已久。
人间,何处有,司空见惯,应谓寻常。坐中有狂客,恼乱愁肠。报道金钗坠也,十指露、春笋纤长。亲曾见,全胜宋玉,想像赋高唐。
人间,何处有,司空见惯¹,应谓寻常。坐中有狂客²,恼乱愁肠。报道金钗坠也,十指露、春笋³纤长。亲曾见,全胜宋玉,想像赋高唐。
译文:这歌声,人间哪里去找,那些司空见惯的女伶,实在也太寻常了。在座的狂放的客人,心绪缭乱。歌女说金钗落了地,正要捡,十指露出来,如春笋般细长。我亲自看见了,比《高唐赋》里还要美的人。
注释:¹司空见惯:谓事之常见者。²狂客:此指作者自己。言被歌女美貌艺伎着迷得发狂的人。³春笋:形容歌女的十指尖尖,像春笋初发般媚入。⁴宋玉:战国时楚国的辞赋家,或称屈原之弟子,曾事顷襄王。作《高唐赋》,描写了一个妙丽的巫山神女。

  词的上片,一开头先展现出堂宇的一片清凉明丽的夏日景象:雕盘中升腾缭绕着的霭霭烟香,堂上陈置着冬日储存的天然冰块,满屋清香扑鼻,又时感浑身清凉。爽凉舒适的环境,为下文妙丽“红妆”的出场,做好了铺垫;同时也为“主人情重”的盛意,进行了渲染。下面“腻玉圆搓素颈,藕丝嫩,新织仙裳。”淋漓尽致地描绘了歌女“啭春莺”的外貌美。而“歌声罢”三句,则极写歌声的馀音回荡,显出灵动悄恍之美。你看,当歌声停歇之后,人们才如梦初醒般看到月光已从静寂的屋檐下爬了进来,因为歌声太迷人了,听得也太专注了,所以忘记了时间的飞逝。不仅如此,那悠扬美妙的歌声馀音,似乎还在人们耳边飘荡回旋不止呢!这是暗用了《列子·汤问》“曹娥善歌”的故事寓意:“昔曹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馀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词借此典故,夸张地表现了啭春莺的歌声极强的感染力,有如曹娥的“馀音绕梁”,给人以无限想象的馀地,说明歌女不仅外貌美而其歌声更美。

  下片转向了作者对绝代佳人的惊讶和赞叹。“人间,何处有?”像啭春莺这样美貌而绝伦的歌手,人间无处去找那些司空见惯的女伶,实在是寻常。“坐中狂客,恼乱愁肠”,作者不禁为之心绪缭乱,“狂”态百出,不知如何是好了。蓦然间,“报道金钗坠也。”歌女一声尖叫,作者的视线也立即随着她的手伸向地面去捡拾金钗——一只纤长细嫩的手臂煞时从舞袖中袒露出来:十指尖尖,如春笋初发,愈加可爱无比。这个突发的小插曲,却骤然增添了歌女的另一层美丽,启示人们对她整体部位美的想象和思索,意味无穷。于是,词情便顺利地转向了虚处的渲染和烘托:“亲曾见,全胜宋玉,想象赋《高唐》。”意谓:宋玉在其《高唐赋》中塑造的巫峡妙丽神女,是出自他的艺术想象,现实中并不存在;而我自己这番亲眼所见,却无与伦比,她的美,远远超过了宋玉笔下的神女。这段话,是作者的自言自语,一如痴人痴话,任其倾慕思恋之情,全从心底款款流出。在感慨万千中,将无穷思绪引向无边无际的时空之中。美人不多见,也难能再相遇,作者此时似乎还交织着一种怅然若失的人生感受,遗憾不已。

  这是苏轼一首显著的婉约词,写得灵动逼真,意趣盎然。这首词虽然也受到柳永词的影响——如“腻玉圆搓素颈”,全用柳永《昼夜乐》。然而从词的整体艺术格调来说,它感情纯真丽自然,与柳永词的华丽浓艳不同,而有所超越。

参考资料:
1、 孙凡礼 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263-264
2、 王水照 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47-148

mǎntíngfāng··xiāngàidiāopán--shì

xiāngàidiāopánhánshēngbīngzhùhuàtángbiéshìfēngguāngzhǔrénqíngzhòngkāiyànchūhóngzhuāngyuáncuōjǐngǒunènxīnzhīxiānshangshuāngyánzhuǎnyuèyùnshàngyōuyáng

rénjiānchùyǒukōngjiànguànyīngwèixúnchángzuòzhōngyǒukuángnǎoluànchóuchángbàodàojīnchāizhuìshízhǐchūnsǔnxiānzhǎngqīncéngjiànquánshèngsòngxiǎngxiànggāotá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