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无光捲地风,扶携趼足去匆匆。安知白首干戈里,身寄淮南老小中。
白日无光捲地风,扶携趼足去匆匆。安知白首干戈里,身寄淮南老小中。
程俱

程俱

程俱(1078—1144)北宋官员、诗人。字致道,号北山,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 582篇诗文

猜您喜欢
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
(bì)庐隔尘喧,惟先养¹恬素²
译文:房屋虽然破旧,但远离尘嚣,是祖先赖以过恬静、朴素生活的所在。
注释:先:先辈,指自己的先祖。¹养:涵养。《全唐诗》校:“一作尚。”²恬素:恬淡素朴。
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
卜邻¹近²三径,植果盈千树。
译文:与高人隐士结友为邻,种植着众多果树可养家活口。
注释:¹卜邻:择邻。²近:《全唐诗》校:“一作劳。”
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
(yuè)¹余邻推迁²,三十犹未遇。
译文:到了我却任凭时光推迁,年已三十还没有被知遇。
注释:¹粤:语助词,无意义。²推迁:时间推移。
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
书剑¹时将晚,丘园日已²暮。
译文:从小读书习剑现在为时已晚,只好虚度日月,空老家园。
注释:¹书剑:读书击剑,指文武兼能。²已:《全唐诗》校:“一作空。”
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
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guǎ)¹
译文:清早起来独自多有感怀,白天坐着常常少能解悟。
注释:¹寡悟:少悟,犹言难以理解。此就“未遇”而言。
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
冲天羡鸿鹄,争食羞¹鸡鹜。
译文:羡慕冲天而飞的鸿鹄,羞当鸡鸭只知争食物。
注释:¹羞:《全唐诗》校:“一作嗟。”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
望断金马门,劳歌¹采樵路。
译文:对着金马门望穿双眼,唱着劳作歌走在采樵路。
注释:¹劳歌:劳作之歌。
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乡曲¹无知己,朝端²乏亲故。
译文:身处穷乡僻野,没有作官的知已朋友,朝廷重臣中无亲无故。
注释:¹乡曲:犹乡里。曲,乡以下的行政区划。²朝端:朝臣之首。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谁能为扬雄¹,一荐甘泉赋。
译文:谁能替才比扬雄的人,推荐上一篇《甘泉赋》!
注释:¹扬雄:汉成帝时蜀人。好学深思,每作赋,常拟司马相如以为式。客有荐扬雄文似相如者,帝令待诏承明殿。后随帝郊祀甘泉宫,还,奏上《甘泉赋》。事见《汉书》本传。

  此诗写远离尘嚣、恬静朴素、高士为邻的田园生活,及书剑无成、空老家园的感怀,表现了其渴望仕途进取与保持独立人格的内心矛盾冲突,抒发了他胸怀大志而无人举荐的悲愤感慨。

  首四句写隐居田园的恬淡美好。

  “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自己家园的房屋虽然破旧,但远隔尘世,是祖先赖以过恬静、朴素生活的所在。这是介绍自己家室居住的条件。“弊庐”用陶渊明《移居》“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诗意,言其破旧不堪,说明自己居室条件的简陋。“尘喧”指尘世的喧嚷,与陶渊明《归田园居》中所说“尘网”及《饮酒〉中所说“车马喧”同义,用一“隔”字将“弊庐”与“尘喧”联系起来,显示出诗人超然物外,远离尘世的高洁情怀。正因为家居简陋,远离尘世,所以诗人自祖辈以来就一直在这里过着恬静素朴的田园生活。“恬素”既指恬静素朴的物质生活,更指恬淡自然的精神境界。而这又是由祖辈流传培育起来,如今又由诗人继承发扬下去的,可见其渊源有自,历史长久,并非自今日始。着一“养”字,与“隔”字相映,深刻而具体地描写了家居的现实条件和历史状况。

  “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接着写家室周围清幽宁静、高雅美好的自然环境。据《文选》李善注引《三辅决铩》载:西汉末年蒋诩隐居后,于舍中竹下开三径,只与求仲、羊仲二人交往。又《三国志·吴志·孙休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载:吴丹阳太守李衡在故乡龙阳县龙洲上“种甘橘千株”,临死时对儿子称这是可养家的“千头木奴”。这里诗人连用两个典故,表明自己与高人隐士结友为邻,不与凡夫俗子交往;有大自然赐予的众多果树可养家活口,不必为生计而疲于奔波。进一步写出家园环境的消幽宁静,衬托出自己情怀的高雅美好。那来往高人雅士的竹下小径,那象征君子风范的众多甘橘,也就是陶渊明所赞美的“三径就荒,松橘犹存”的桃源境界;也就是屈原所称颂的“苏世独立,横而不流”、“行比伯夷,置以为象”的寓托自已高洁志向的橘树精神。

  起首四句,生动具体地勾划出田园生活的恬淡与美好,抒写出自己高尚的情操,暗示出自己远大的志向,似淡实浓,为下文转入写自己的志向作了很好的铺垫。田园生活是“恬素”美好的,家居环境也是清幽宁静的,然而“俱怀鸿鹄志”、“忠于事明主”的诗人,此时却“未能忘魏阙”、“魏阙心常在”,身在田园,心在朝廷,还是有着远大的政治理想的。

  “粤余任推迁, 三十犹未遇,书剑时将晚,丘园日空暮”,笔锋陡然一转,由“恬素”的田园生活跃向内心世界的抒发,奏响了怀才不遇而渴望展示雄才的悲壮之音。已到而立之年的诗人却毫无所成,从小读书习剑,本拟报效国家,现在为时将晚,只好虚度日月,空老家园,感到莫名的悲哀。“任推迁”表明时间逝去的迅速与无情,“犹未遇”抒写怀才不遇的惋惜与感叹,“时将晚”与“日空暮”,对举,深刻地揭示了诗人不甘虚度光阴而欲入仕却又无可奈何的内心的痛苦与矛盾。正因为这样,诗人早起晚坐,常常心事重重,难以排解。

  “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抬头仰望,他羡慕那冲天高飞的鸿鹄;低首俯视,他鄙弃那争食逐利的鸡鹜。鸿鹄喻志向远大之人,鸡鹜比凡俗平庸之辈。两个生动而形象的比喻,将诗人胸怀大志而羞与世俗争利的 高尚情操具体明白地抒写了出来。然而“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入仕作官,为国出力,实现理想的希望渺茫难期,只好隐居乡里,采樵度日了。

  “望断”二字十分传神,将诗人那急欲入仕的迫切心情活脱脱地抒写了出来,跃然纸上,如现目前。唱着劳动之歌,往来于樵采之路,与“望断”的迫切心情强烈对比, 其失意惆怅和无可奈何的内心痛苦亦活画了出来,鲜明生动。但诗人并不想老于田园,无所作为,所以最后四句再次强烈地表示了自己希望入仕的迫切愿望:身处穷乡僻野,没有作官的知已朋友,朝廷之上又缺乏有力的亲朋故旧,没有人像当年爱惜扬雄那样,在君王面前替他推荐《甘泉赋》。这里诗人以扬雄自况,也希望走以辞赋干谒人主进入仕途的道路,因而慨叹无人推荐他入朝,不能早日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其迫切求仕的欲望与怀才不遇的惆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深沉的呼喊和痛苦的哀叹,回肠荡气,十分感人。

  这首诗出语自然,不事雕琢,显示了孟浩然诗歌平易、朴实而清淡自然的艺术风格。诗歌只是写家居田园,慨叹无人引荐,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思想内容并不算深厚丰富。但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写却细致入微,亲切真实;由田园生活的“恬素”高雅,到内心世界的矛盾不安,从功名事业的早晚萦怀到对希求引荐的迫切愿望,层递自然,意境浑厚。全诗虽多处用典,但自然妥贴,十分巧妙;两处比喻的应用,抒写情怀,生动形象;“书剑时将晚”以下十句采用对偶句式,具有音韵和谐之美。

参考资料:
1、 王启兴主编. 王维孟浩然诗歌名篇欣赏[M].成都:巴蜀书社,1999 ,29-32.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¹
注释:¹“叶落”以下二句:诗以兴起,提示全文。意含“道法自然”“反者道之动”(《老子》);“物极则反”(《鹖冠子》)。依此客观自然规律,去追究这战祸发生的根源。
黎人多良田,征歛苦倍蓰。
黎人多良田,征歛苦倍蓰¹
注释:¹“征敛”句:《孟子·滕文公上》:“或相倍蓰。”横征暴敛一倍至五倍,黎民恨耶!蓰,五倍。
诛求尽余粒,尚豢犊与豕。
诛求尽余多,尚豢犊与豕¹
注释:¹“诛求”以下二句:勒索殆尽无存余多,黎民无以为生,尚且有喂养牲畜小牛和猪。诛求,责求;需索。
昨当租吏来,宰割充盘几。
昨当租吏来,宰割充盘几。
吏怒反索金,黎民那有此。
吏怒反索金,黎民那有此。
泣向逻者借,刻箭以为誓。
泣向逻者借,刻箭以为誓¹
注释:¹“泣向”以下二句:哭不成声的向边远者借贷,并刻箭为据。黎人不识字,刻箭纪事。逻,边缘。
贷一每输百,朘削痛入髓。
贷一每输百,朘削痛入髓¹
注释:¹“朘削”句:被剥削痛入骨髓。朘削,削弱减少;剥削。
生当剥肌肉,死则长已矣。
生当剥肌肉,死则长已矣。
薄诉吏转嗔,锁缚不复视。
薄诉吏转嗔¹,锁缚不复视。
注释:¹“薄诉”句:诉说困苦,吏胥反而发怒。薄,语助词,无意义。嗔,怒。
黎儿愤勇决,挺身负戈矢。
黎儿愤勇决,挺身负戈矢¹
注释:¹戈矢:古代两种兵器。戈,横刃,长柄,持之可以横击,钓援。矢,箭;或弓箭。
枪急千人奔,犯顺非得已。
枪急千人奔,犯顺非得已。
赫赫王章存,令人弃如纸。
赫赫王章存,令人弃如纸。
朔风戒良节,赫赫张皇师。
朔风戒良节¹,赫赫²张皇师。
注释:¹“朔风”句,北风喻良士节操。显耀声张皇师。朔风,北风。²赫赫:显耀盛大貌。
军门号令严,震肃将天威。
军门号令严,震肃将天威。
壮士快鞍马,锋镞如星飞。
壮士快鞍马,锋镞如星飞¹
注释:¹“锋镞”句,锋镞(锋镞),犹锋镝。借指兵器或战争。《后汉书·西羌传论》:“自脱於锋镞者,百不一二。”
一举破贼垒,刀斧纷纭挥。
一举破贼垒,刀斧纷纭挥。
剖尸越邱阜,踏血腥川坻。
剖尸越邱阜,踏血腥川坻。
白日暗西岭,瘴气昏余晖。
白日暗西岭¹,瘴气昏余晖。
注释:¹西岭:又名龙栖岭。在崖州城西六十里,高三十丈。上有石柱耸立折为两段。下为龙栖湾,有石状如锣鼓,相传黎人每听其鸣,则聚众出掠,后官军烧毁无声,寇随息,今遗迹尚存。
翅鼠堕我前,饥鸟逐人归。
翅鼠堕我前,饥鸟逐人归。
征夫怀惨忧,涕泗沾我衣。
征夫怀惨忧,涕泗沾我衣。
黎人本同性,云何发祸机?
黎人本同性,云何发祸机?
神武贵勿杀,不在斩获为。
神武¹贵勿杀,不在斩获为。
注释:¹神武:唐代禁军名称,亦称“神武天骑”。分为左右,与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合称北衙门六军。南宋高宗时改御前五军为神武军。
息火当息薪,弭兵当弭饥。
息火当息薪,弭兵¹当弭饥。
注释:¹“弭兵”句:停止战争应当消除饥饿。弭兵,息兵:停止战争。弭除,消除饥饿。
谁生此厉阶,哲士知其非。
谁生此厉阶,哲士知其非¹
注释:¹“谁生”以下二句:《诗经大雅·桑柔》:“谁生厉阶,至今为梗。”厉阶,祸阶,祸端,指祸患的由来。此二句意是,谁生此恶端,明哲之士应该知道其非策。
钱嶫于明嘉靖二十八年随军到海南岛参加平黎,写《悯黎咏》诗六首,前四首写黎峒的自然环境和征黎行军见闻;后二首纪事与评论。这里选其后二首。明嘉靖年间,崖州太守邵浚贪婪暴虐,横征暴敛,勒索黎民无以为生,峒首那燕率众暴动,朝廷派遣十万兵进行镇压,黎民被杀五千余人。诗人参加这次平黎,目睹其惨状,心怀忧伤,悯怜之,深知“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造成这种祸端在于贪官,是官迫民反。然此行,动干戈而杀戮黎民,明哲之士应该知道其非策。表现诗人坚持正义,谴责贪官,同情黎民的人道精神。具有一定的人民性。
五月红莲繁盛时,隼旆同赏郡南池。
五月红莲繁盛时,隼(sǔn)(pèi)¹同赏郡南池²
注释:¹隼旆:绘有隼(一种鸟)的旗帜,后用以指地方长官。²南池:地名,位于永州城南的一处游览胜地。
额名旧载零陵志,碑字新镌子厚诗。
额名旧载零陵志,碑字新镌子厚诗。
采药衔杯愁满满,折花行令笑迟迟。
采药衔(xián)¹愁满满,折花行令笑志志。
注释:¹采药衔杯:折花行令饮酒。采药:采摘芍药。“采药”与下句的“折花”同义。药:芍药的简称。衔杯:即饮酒。
明年岁熟歌声稳,伴醉清香宛是谁?
明年岁熟歌声稳,伴醉清香宛是谁?
陶弼一生在外做官,这是他回到故乡,与当时的永州知府一同游宴南池后所写的一首纪游诗,诗中写景纪游笔调轻松,表现出封建士大夫的闲适心境。

nánchí--táo

yuèhóngliánfánshèngshísǔnpèitóngshǎngjùnnánchí

émíngjiùzàilínglíngzhìbēixīnjuānzihòushī

cǎiyàoxiánbēichóumǎnmǎnzhéhuāxínglìngxiàochíchí

míngniánsuìshúshēngwěnbànzuìqīngxiāngwǎnshìshuí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独有宦(huàn)游人¹,偏惊物候²新。
译文:只有远离故里外出做官之人,特别敏感自然物候转化更新。
注释:¹宦游人:离家作官的人。²物候:指自然界的气象和季节变化。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云霞出海曙(shǔ),梅柳渡江春。
译文: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淑气¹催黄鸟,晴光转绿蘋(pín)²
译文: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日光下浮萍颜色转深。
注释:¹淑气:和暖的天气。²绿蘋:浮萍。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巾 一作:襟)
忽闻歌古调¹,归思欲沾巾²。(巾 一作:襟)
译文:忽然听到你歌吟古朴的曲调,勾起归思情怀令人落泪沾襟。
注释:¹古调:指陆丞写的诗,即题目中的《早春游望》。²巾:一作“襟”。

  这是一首和诗,作者是用原唱同题抒发自己宦游江南的感慨和归思。江南早春天气,和朋友一起游览风景,本是赏心乐事,但诗人却像王粲登楼那样,“虽信美而非吾土”,不如归去。所以这首和诗写得别有情致,惊新而不快,赏心而不乐,感受新鲜而思绪凄清,景色优美而情调淡然,甚至于伤感,有满腹牢骚在言外。

  诗一开头就发感慨,说只有离别家乡、奔走仕途的游子,才会对异乡的节物气候感到新奇而大惊小怪。言外即谓,如果在家乡,或是当地人,则习见而不怪。在这“独有”、“偏惊”的强调语气中,生动表现出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这一开头相当别致,很有个性特点。

  中间二联即写“惊新”。表面看,这两联写江南新春伊始至仲春二月的物候变化特点,表现出江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水乡景色;实际上,诗人是从比较故乡中原物候来写异乡江南的新奇的,在江南仲春的新鲜风光里有着诗人怀念中原暮春的故土情意,句句惊新而处处怀乡。

  “云霞”句是写新春伊始。在古人观念中,春神东帝,方位在东,日出于东,春来自东。但在中原,新春伊始的物候是“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礼记·月令》),风已暖而水犹寒。而江南水乡近海,春风春水都暖,并且多云。所以诗人突出地写江南的新春是与太阳一起从东方的大海升临人间的,像曙光一样映照着满天云霞。

  “梅柳”句是写初春正月的花木。同是梅花柳树,同属初春正月,在北方是雪里寻梅,遥看柳色,残冬未消;而江南已经梅花缤纷,柳叶翩翩,春意盎然,正如诗人在同年正月作的《大酺》中所形容的:“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所以这句说梅柳渡过江来,江南就完全是花发木荣的春天了。

  接着,写春鸟。“淑气”谓春天温暖气候。“黄鸟”即黄莺,又名仓庚。仲春二月“仓庚鸣”(《礼记·月令》),南北皆然,但江南的黄莺叫得更欢。西晋诗人陆机说:“蕙草饶淑气,时鸟多好音。”(《悲哉行》)“淑气催黄鸟”,便是化用陆诗,而以一个“催”字,突出了江南二月春鸟更其欢鸣的特点。

  然后,写水草。“晴光”即谓春光。“绿苹”是浮萍。在中原,季春三月“萍始生”(《礼记·月令》);在江南,梁代诗人江淹说:“江南二月春,东风转绿苹.”(《咏美人春游》)这句说“晴光转绿苹”,便是化用江诗,也就暗示出江南二月仲春的物候,恰同中原三月暮春,整整早了一个月。

  总之,新因旧而见奇,景因情而方惊。惊新由于怀旧,思乡情切,更觉异乡新奇。这两联写眼中所见江南物候,也寓含着心中怀念中原故乡之情,与首联的矛盾心情正相一贯,同时也自然地转到末联。

  “古调”是尊重陆丞原唱的用语。诗人用“忽闻”以示意外语气,巧妙地表现出陆丞的诗在无意中触到诗人心中思乡之痛,因而感伤流泪。反过来看,正因为诗人本来思乡情切,所以一经触发,便伤心流泪。这个结尾,既点明归思,又点出和意,结构谨严缜密。

  前人欣赏这首诗,往往偏爱首、尾二联,而略过中间二联。其实,它的构思是完整而有独创的。起结固然别致,但是如果没有中间两联独特的情景描写,整首诗就不会如此丰满、贯通而别有情趣,也不切题意。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首诗的精彩处,恰在中间二联。

  尾联点明思归和道出自己伤春的本意。诗采用拟人手法,写江南早春,历历如画,对仗工整,结构细密,字字锤炼。

  这首诗造语警策。体例上韵脚分明,平仄和谐,对仗工整,已是成熟的律诗作品。结构上,首联一个意群,颔联颈联一个意群,尾联又一个意群,并且首尾呼应、中间展开。这种行文方式是初唐律诗乃至此后的唐律中常用的格式。因此,这首诗可谓初唐时期完成近体诗体式定格的奠基之作,具有开源辟流的意义。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28-29 .
2、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15-16 .

jìnlíngchéngzǎochūnyóuwàng

shěnyán tángdài 

yǒuhuànyóurén piānjīnghòuxīn 
yúnxiáchūhǎishǔ méiliǔjiāngchūn 
shūcuīhuángniǎo qíngguāngzhuǎn绿pín 
wéndiào guīzhānjīn  (jīnzuò jīn )
燃灯朝复夕,渐作长年身。
燃灯朝复夕,渐作长年¹身。
译文:从早到晚都点着灯火,肉体逐渐年长。
注释:¹长年:即年长,年龄增大。《韩非子 奸劫弑臣》虽长年而美材。
紫阁未归日,青门又见春。
紫阁(gé)¹未归日,青门²又见春。
译文:还没从紫阁回归,就又要投入青门了。
注释:¹紫阁:仙人或隐士的居所。²青门:泛指隐退之处。沉砺《感怀》息影青门学种瓜。
掩关寒过尽,开定草生新。
掩关¹寒过未,开定²草生新。
译文:坐关不觉寒冷的天气都已过尽,开定的时候都长出了新草。
注释:¹掩关:又叫坐关,为佛教徒闭门静坐,以求觉悟的一种修行方式,时间往往较长。²开定:指结束坐关行为。
自有林中趣,谁惊岁去频。
自有林¹中趣,谁惊岁去频。
译文:心中自然有在禅林的乐趣,谁会对一年的过去而惊讶呢。
注释:¹林:应指禅林,即寺院。

xīnnián

 tángdài 

rándēngzhāo jiànzuòchángniánshēn 
wèiguī qīngményòujiànchūn 
yǎnguānhánguòjìn kāidìngcǎoshēngxīn 
yǒulínzhōng shuíjīngsuìpí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