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译文
悲兮愁,哀兮忧!
天生我遇到昏暗时候,蒙受毁谤无故遭罪尤。
我心里烦乱情绪愁闷,赶紧乘车去外面远游。
八方和九州要去游遍,黄帝和虞舜要去寻求。
世代已经非常的遥远,握着玉佩半路上踌躇。
羡慕皋陶建立了典谟,赞美风后接受了瑞图。
可怜我命中遭难受苦,拋弃美质在泥泞路途。
仓皇中驱向山林水泽,惊慌中走进深山老林。
车辕折断了马也疲病,我怅然呆立眼泪纵橫。
思武丁文王圣明智慧,哀平王夫差糊涂谬愚。
用傅说吕望殷周兴盛,靠无忌伯嚭郢吴成墟。
仰天长叹我气结心头,忧郁愤怒我死而复苏。
虎兕在廷中争权夺利,豺狼在身旁打架斗殴。
云雾聚集遮蔽了太阳,旋风刮起来尘土飞扬。
我惆怅迷惘东西乱跑,想隐居躲藏能往何方?
思君王居室深而又深,愿竭尽忠诚阻隔不通。
望故乡道路曲折遥远,心中忧愁心志很疲惫。
灵魂孤单没空暇去睡,睁开双眼又过了一夜。
令尹兮謷謷,群司兮譨譨。
悲伤举国乱糟糟,君臣上下都龌龊。
蓬蒿遍地已蔓延,香芷折断已枯烂。
红色紫色被搅乱,世上无人能分辨。
居住深山岩洞中,始终思念着美人。
哀伤怀王看不清,独行忠信无人明。
将会丧失北斗柄,将会遗失天枢星。
我的内心如火焚,想到这些就悲痛。
进思仇牧和荀息,退想彭咸和务光。
照着他们脚印走,不知投身哪条江?
徘徊歌吟荒野中,抬头望见北斗星。
向西斜视大火星,又见摄提往下行。
惊雷炸雷隆隆响,冰雹冰粒纷纷降。
闪电奔驰明晃晃,凉风吹拂人悲伤。
飞禽走兽都惊慌,成群结队去躲藏。
鸳鸯双双在歌唱,狐狸对对相依傍。
悲哀自己孤单单,独处无依心忧伤。
蝼蛄鸣叫在东边,小蝉呼喊于西方。
毛虫爬上我衣裳,蠋虫钻进我身上。
虫子都来夹攻我,惆怅失意独悲伤。
长久站立心悽怆,忧思郁结断人肠。
周徘徊兮汉渚,求水神兮灵女。
哀叹此国无良臣,媒人啰嗦嘴巴笨。
鴳雀成群在啼叫,八哥叽喳人烦躁。
怀抱珍贵的玉器,想要叫卖无人要。
只好立即往北行,声声叫唤我佳朋。
太阳阴暗没光明,空旷寂静看不清。
纷纷乘车向高驰,将要咨询帝伏羲。
沿着河岸去周游,道路变易时乖离。
渡过沧海向东游,盥洗沐浴咸池里。
拜访太昊问要理,说莫重视仁和义。
心中欢喜转向西,请教文王到邠岐。
拿着玉花来结盟,太阳落山心悲戚。
想到天福不再至,背弃忠信违本意。
越过陇山渡漠谷,经过桂车到合黎。
赶到昆仑行迟疑,跟随卢敖去游息。
吮吸玉液以止渴,咬吃芝华来充饥。
身居旷野少伴侣,走路踉跄常失迷。
眺望江汉水汪洋,内心缠绵好悲伤。
太阳刚出天将亮,灰尘蒙蒙仍飘荡。
愁来吃睡都不想,怒吼哀叹如雷响。
哀世兮睩睩,諓諓兮嗌喔。
众多小人爱逢迎,柔弱顺从已成风。
贪官污吏一群群,忠臣贤士孤零零。
天鹅放逐枳棘林,鹈鹕聚集帷幄中。
野草鬼麦色青葱,香草稁本都凋零。
看到如此假和乱,内心阻隔失本性。
徘徊彷徨草木丛,沿着小路慢慢行。
大川河谷深又深,高山峻岭峰连峰。
树木茂盛长成林,草木挺拔一丛丛。
寒霜白雪纷纷降,薄冰厚冰亮晶晶。
不论南北和西东,都无地方可安身。
栖身躲避枯树下,匍匐爬行岩石中。
局促蜷缩寒风里,独居荒野志难伸。
生命短促寿将终,坎坷挫折常困辱。
担心年老含忧愁,须发蓬乱鬓发白。
希望滋润有甘露,怀抱兰花持杜若。
站立徘徊等天明。
云雾蒙蒙电闪烁。孤雏惊恐在哀鸣。
心中愤懣摧肝裂,满腔忧愤告何人?
悼屈子兮遭厄,沉王躬兮湘汨。
楚国多么难变化,至今仍然没变样。
士人志行不廉洁,竞相谄媚窝里斗。
指责正义为邪曲,诋毀玉璧为石头。
斑鸠游玩华屋中,鵕鸃栖息柴窝里。
奋起迅速往外逃。避开群小的辱詈。
乘着青云升天上,奔向太阳的地方。
踩着天路长驰骋,踏着旸谷常游荡。
越过银河向南渡,喂马来到牵牛星。
云霓纷纷来遮蔽,参星商星倒着行。
遇到流星把路问,指示我往左驰骋。
经过娵觜向前奔,车夫迷失了道路。
于是胡乱走歪道,已和日月不同路。
志向阻绝往何方,哀伤追求不成双。
攀向天阶向下望,看见鄢郢我故乡。
心中自然想回乡,佞人众多暗无光。
忧思郁结遭冤枉,泪如雨水往下淌。
嗟嗟兮悲夫,殽乱兮纷挐。
茅草丝线一起织,礼帽鞋子装饰同。
华督宋万陪吃喝,周公邵公背草料。
河里白龙遭射眼,深渊神龟被杀掉。
圣人孔子受困苦,贤人邹衍被拘捕。
想到这些伤心事,赶快奔逃去隐居。
准备攀登高山上,上有猿猴爪乱舞。
想要进入深谷中,下有毒蛇头高举。
左边听见伯劳叫,右边看见鸱鸮呼。
心中惊恐没勇气,左蹦右跳而逃出。
盘旋徘徊原野里,面对天空长叹息。
丛丛茅草很繁盛,块块芦苇多茂密。
麋鹿践踏留足迹,猪獾小貉相逐戏。
只只鹯鹞飞翩翩,对对鹌鹑叫叽叽。
悲哀自己太孤寂,没有同伴在一起。
心中想要低声唱,时已黄昏日向西。
玄鹤已经高高飞,高高飞翔蓝天里。
黄鹂鸣叫音喈喈,山鹊啼唱声嘤嘤。
鸿雁鸬鹚展双翅,南归大雁将远征。
我的内心已觉醒,时时怀念郢都城。
穿着拖鞋将起身,长久站立等天明。
惟昊天兮昭灵,阳气发兮清明。
微风习习真暖和,百草萌生花鲜嫩。
堇葵苦菜叶茂盛,杜蘅白芷叶凋零。
哀怜忠良遭迫害,都将早死而碎尸。
世浊有如汤浇饭,哀伤当世无人知。
看到往昔诸才俊,也遭屈辱被拘禁。
脚镣手铐套管仲,转手买卖百里奚。
遇到桓穆识贤能,贤才得用功烈施。
姑且逍遥聊自慰,玩味琴书来游戏。
中原局促又狭窄,我想迁居到九夷。
超越五岭真高峻,观览浮石山耸立。
登上丹山热土地,黄支国里聚车骑。
走近祝融以决疑,“无为”行事受勉励。
于是返回到北方,遇到神孈相宴嬉。
我想静居自欢娱,心中悲愁不可能。
放开缰绳鞭打马,忽刮暴风起乌云。
跳进飞船渡大海,跟随安期到蓬莱。
攀援天梯上北方,登上太一玉高台。
命令素女吹笙竽,仙人乘戈跟着唱。
歌声高亢又清和,腔调怪异而淫荡。
大家高兴很快乐,我恋家乡独悲戚。
回视章华长叹息,恋恋不舍情依依。
旻天兮清凉,玄气兮高朗。
北方寒风多凄凉,花草树木渐苍黄。
寒蝉噍噍叫得慌,蟋蟀纷纷变了样。
一年匆匆又将尽,感慨岁月心悲伤。
哀伤世俗如泥浊,贤才蒙蔽不显扬。
沙子碎石当宝贝,夜光明珠弃一旁。
花椒美石被污染,恶草枲耳堆满房。
提起衣服放宽带,墨阳利剑拿手上。
登上马车喊车夫,准备奔驰到四方。
走下堂屋见毒虿,走出房门遇马蜂。
街巷里面有蚰蜒,城镇之中多螳螂。
看到这些害人虫,心里感到很悲伤。
低头思念伍子胥,抬头却把比干想。
扔掉利剑脱下帽,象龙卷曲不伸张。
隐藏荒山水泽中,匍匐丛林大草莽。
看见一条小溪流,溪水潺潺在流淌。
大鳖鼍龙兴致高,鳣鱼鲇鱼身体长。
上上下下成群行,结成对儿排成行。
可恨自己没朋友,一人独处好凄凉。
寒冬腊月夜漫长,天上落雪暗无光。
荒野神光闪闪明,山中鬼火点点亮。
道德美好反遭厄,愁苦不想活世上。
忧思郁积心苦闷,何处倾吐我衷肠?
陟玉峦兮逍遥,览高冈兮峣峣。
桂树茂盛列成行,紫花开放枝儿壮。
孔雀凤凰栖息处,如今鸱鸮居其上。
乌鸦受惊哑哑叫,回头眺望我悲伤。
太阳月亮暗无光,妖气蔽天不吉祥。
我的君王受蒙蔽,怎表忠心尽忠诚?
展翅离开俗世界,尽情遨游养精神。
乘上六龙曲着行,驰骋升上半天云。
挥动彗星作旗帜,抓起闪电当马鞭。
清晨出发于鄢郢,午饭时候到增泉。
绕过曲阿宿北方,复又驾车去南边。
拜见天帝送上礼,崇尚忠贞志更坚。
经过帝宫到处看,看见秘藏宝物珍。
走近傅说骑苍龙,又与织女来结婚。
拿起天毕囚邪恶,拉满天弧射奸佞。
跟随仙人飞空中,吸食元气求长存。
望见太微很温顺,看见三阶分外明。
共同辅政成教化,建立伟业传功勋。
太阳转眼向西沉,道路遥远又艰辛。
壮志满腔未实现,惆怅迷惘自怜悯。
结尾:
天庭清明云霓藏,三光明朗照四方。
斥退蜥蜴进龟龙,策励谋臣保机衡。
德配稷契恢唐功,可叹英俊不同生。
词上片一开始便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秋风紧,平碛雁行低,阵云齐。”平碛雁行低”的“低”字,并非写雁飞得低,而是因为景物单调的沙漠旷远无际,与天相连,使得在无边沙漠与无边云天之间飞过的雁阵,在人们的视觉中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飞得很低似的。前三句中每句的最后一个字“紧”、“低”、“齐”,都提炼得十分准确,使人透过这些如实的描绘,感受到战争气氛的紧张。
“萧萧飒飒,边声四起,愁闻戍角与征鼙。”边声,包括边塞上自然界中的种种声音和人事活动中所发出的声音,如风声、雨声、虫鸣声、马嘶声、人喊声等等。在这充耳的边声中,突出了军营中凄厉的号角声(戍角)和惊心动魄的战鼓声(征鼙)。这使人立刻意识到生与死正鏖战急;这便在凄凉的意绪中,又增加了一种悲壮的气氛。这里对“边声”的描写,是运用了加倍渲染的手法;经过如此层层渲染,自然地逼出了一个“愁”字:“愁闻戍角与征鼙”。“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抽象情感;但通过“平碛”“雁行”“阵云”等目中所见景物之刻划,通过“边声”“戍角”“征鼙”等耳中所闻声音之渲染,却显得具体、饱满而又充实。同时,这无形的万缕愁丝,也将上片中所写的各种景物和气氛,暗中串织在一起,使之成为和谐的、有机相连的浑然一体。
下片承接上片意脉,描写征戍生活的艰辛:“青冢北,黑山西。沙飞聚散无定,往往路人迷。”因为青冢和黑山均地处塞外边陲,而且在塞北是比较突出的景观,所以前人诗歌中常以它们作为北方边地的代称,并非实指,本词亦然。边地茫茫沙海,气候变幻无常,往往突然天昏地暗,狂风怒吼,转眼又风过天晴,骄阳似火。由于边风强弱多变,致使飞沙“聚散无定”。在弥天风沙中行走,最容易迷失方向。这种恶劣而又奇特的自然现象,是中原和江南所没有的,它进一步衬托出了兵士们戍边的艰辛和劳苦。
全词最后写道:“铁衣冷,战马血沾蹄,破蕃奚。凤凰诏下,步步蹑丹梯。”深秋,将士们穿上冰冷的铠甲,冲锋陷阵,挥戈杀敌。随着顽敌纷纷饮刃面毙,不但骑在马上的将士血染征袍,就连纵横驰骋的战马,也血沾飞蹄。蕃奚,这里泛指北方入侵之敌。经过浴血奋战面大破顽敌荣立边功的将士,将受到朝廷的封赏和君主的恩赐。全词结句“步步蹑丹梯”,可以理解为想像荣立边功后,便会受到朝廷封赏;也可理解为有功之臣正迈步丹墀,受到朝廷封赏时的情景。不管哪种解释,都有一种号召、鼓舞的力量。
这首词是作者旅途借宿,产生的相思离愁之情,通过描写郊原途中的凄美景色,来表达作者的离愁别绪。
上片写风雨后黄昏之景,为抒离情渲染环境。“郊原初过雨,见败叶零乱,风定犹舞”三句写了郊原秋景的概况,刚刚下过一场雨,看见零乱的枯黄的叶子飘落在地,风停下来了,但枯叶仍在空中盘旋。如此开篇,一开始就将全词笼罩在一种怅然若失的氛围中。词人以写景开篇,为下文转入抒情创造气氛。在郊外平原上,刚下过一场秋雨。秋风、秋雨,向来逗人生愁,何况见败叶凋零,风定尚纷纷坠落,更触起词人心里的烦恼。这一情境宛似屈原《九歌·湘夫人》中的著名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用飘坠的树叶衬托出思人纷乱不安的心情。只不过此词意境像南朝谢贞《春日闲居》的诗句“风定花犹落”,乃静中见动景象;而与屈原所作前两句纯为动态描写略显不同。以上三句,兼示各种声响——雨声、落叶声和断断续续的风声。接下去才着力勾画斜阳、深树和远山等静物,从中渲染出一段“浓愁”。因为斜阳使人生迟暮之感;深树隐映,益见暗淡。远山一抹深青色,恰似佳人眉黛呈妩,更逗人相思,更添人愁苦。“斜阳挂深树,映浓愁浅黛,遥山媚妩”三句接下来写远望的景色,斜阳挂在密密的树林之上,映照着远山,好似一个多愁的人蹙着双眉,其中“挂”字形象地写出了雨后斜阳的偏狭角度。“映浓愁浅黛”一句,则展现了雨后空气艨胧,远山的山形走势如空蒙的山水画,只有淡淡的墨痕。“来时旧路,尚岩花、娇黄半吐。到而今,唯有溪边流水,见人如故。”词人不禁回顾来时的旧路,见岩前的黄花仍含娇半吐,只不见人面何处。随着时间的流逝,事物都发生了变化;到而今不变的,似乎只有溪边的流水,待人如故。这当然纯属词人的主观想法,并不符合流水的实际情况。但词人目的在强调一切有情物都在变化;而流水之所以不变,乃由于它专于情。从这里可以看出:词人的审美判断完全取决于感情的需要;一切物象都透过词人感情的三棱镜而折射出种种奇光异彩。这是词人们不同于科学家们的所在。同时,“来时”与“今日”相对比,含蓄地将作者要表达的愁绪蕴含其中,惟妙惟肖。
“郊原”六句以落叶、深树、遥山意象组合成寒秋风雨过后凄艳而衰乱的景象,“乱”、“愁”二字于远山妩媚之美景中已显示出风雨摧蚀的暗淡痕迹,乱叶零落,树色浓淡、浓者枯黄暗淡如愁容,淡者青绿如眉黛。以移情手法将深树喻为佳人,反射词人心迹,映衬出人生风雨飘摇,心绪之凌乱和情思之愁郁。“来时”四句以“岩花”、“流水”互文交映,追忆当初来此旧路时,岩花烂漫,流水潺泼,而今重来岩花凋谢。唯有流水伴我如故,写出落花流水变化无常的凄凉之感。
下片抒相思寻旧之情。写词人下马探寻往昔与恋人游乐欢娱之旧踪,与败叶流水相对,物我寂然,无语凝噎之状。“无语”一顿,无语之中包含着千言万语,承上片探寻往昔的痕迹,承上启下。“无语”,既是上片回思万千而不得其解的结果;又是下片种种行为、思考和感慨的契机。“邮亭深静,下马还寻,旧曾题处。”这就是词人“无语”后的第一个行动。“深静”二字点出词人居深处静之孤独,寂寞境况。“旧曾题处”乃所寻旧日双双题诗传情,幽期密会之地。邮亭,是古代传递函件和书信的地方。而今它静悄悄,说明伊人音信杳无。词人往日可能曾偕伊人一同在此题写过什么;而今她既然杳无音讯,词人便退一步想寻得往日题写的所在,以访伊人旧踪,以当重晤。结果他有没有寻见,词中并未明言,读者自可任意思考。但事实是,无论词人寻得与否,都无补于他心灵的空虚。因此词人深深感到:“无聊倦旅。伤离恨,最愁苦。”后两句六个字,作者郁结心中的愁苦之情再也按捺不住,一涌而发,直抒胸臆,揭出本篇主旨:人在旅途,尽管已十分疲惫,但也是无可奈何的事,而每每离别所带来的感伤,则最令人愁苦。“收香藏镜”,收香、藏镜,暗用了两则典故。前则用晋代韩寿故事,韩寿年少貌美,为贾充的女儿所爱。贾充的女儿暗把皇帝赐给贾充的西域奇香送给他。此事后来被贾充发觉,贾充无可奈何,只好将女儿嫁给韩寿。后则用徐德言和乐昌公主的故事,徐德言娶了陈后主妹妹乐昌公主。在陈亡之前,他们把一面镜子破成两半,各执其半以为信物。陈亡之后,他们终因破镜相合而得重网。词人反用这两则典故,目的在强调即使信守前盟,他年重到,也未必就能会合。正如崔护《题都城南庄》所咏:“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同时,这三句暗写前途未卜的忧虑和悲观的推测。即使把恋人所赠的异香或半镜珍藏好,等待着她的再次到来,可是将来能再见到她吗,也不知那位桃花般美丽的姑娘是否还在。“念沉沉”,既说明佳人居室之深远幽暗。又表现词人相思之悠悠深长,相思深切之时。唯有梦中去“小阁幽窗”,寻觅她的芳踪,徒增更深的空虚与渺茫。词人用梦境结束全词,说明除了梦境之外,他的企求在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
此词以“斜阳”始,以“幽梦”止,巧妙挽合今昔悲欢,写景寓情,叙事怀人,抱收香藏镜之痴,抒人去阁空之恨。全词风格委婉、含蓄,语言却甚流畅。虽然接连用了好几个典故,但不致使人感到晦涩难解。综合袁去华现存全部词作,足以看出其风格是多样的。他的词有些近于豪放,有些近于婉约;而豪放不至于粗,婉约不至于晦。在南宋初期的众多词人中,袁去华显然据有一个虽小而颇为独特的席位。
这首诗从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的同志围坐一起共度元旦的盛况写起。“笑语哗”可以想见当时的热烈情景。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一浪盖过一浪。这“笑语哗”体现出了革命者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红岩士女赠梅花”则描述出宴会上同志们互赠梅花表达祝福的动人场景。
梅花傲霜斗雪,绽放严冬的超凡绝俗的高贵品格,历来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就盛赞了梅花的这种高洁品格。再者,梅花还是报春的使者。“为报春信息,不怕雪埋葬”。梅花的含笑宣告了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来临。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把宴会的气氛推至高潮。宴会上大家举杯欢歌,开怀畅饮,共同表达对美好前途的祝愿。俗话说:“人逢知己干杯少。”况且平时大家都工作繁忙,难得有机会聚在一起抵掌而谈,自然要借此尽情解放一下。于是飞壶传觞,推杯换盏,喝得酒酣耳热,不亦乐乎。唯一遗憾的就是不能痛饮黄龙府。宴会结束后,大家仍然意犹未尽,一边品茗,一边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新年饮酒的风俗,含有驱除忧愁烦恼,喜迎新春之意。正如王安石诗云:“春风送暖入屠苏”。对新生活、新气象的向往都溶入这浓浓甘醴之中。屠苏酒就演变成了吉祥的象征。而胜利茶,据作者自注,也是希望的象征。
这四句诗一面运用层层皴染法描绘出宴会的热烈氛围和乐观场面,一面运用梅花、屠苏酒和胜利茶这些富有象征意义的事物,艺术地表现了革命者的乐观主义精神,格调明快,发人深思。
“只有精忠能报国”使语调由欢快转入低沉。一想起大敌当前,蒋介石不守信用,致使抗战大计不谐,诗人内心就隐隐作痛,坐卧不宁,从而影响了宴会上的欢快心情。
“精忠报国”来自岳飞之事。据《宋史·岳飞传》记载:“岳飞抗金英勇善战,屡建奇功。后被诬入狱,受何铸审问时,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这四字系岳母所刺,目的是激励岳飞爱国。又宋高宗曾书“精忠岳飞”四字,制成锦旗,授与他。后人就用“精忠报国”来纪述岳飞的爱国精神。诗人借以表达自己献身民族大业,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的愿望,同时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抗战到底决心的写照。此外,这里还是对蒋介石的婉讽,奉劝蒋不要落入汪伪和日寇设置的圈套,以免步人后尘,下场可悲。
“更无乐土可为家”指出国家沦于敌手,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哪有可存身立命的乐土。诗人青年时代就追随革命,几十年来风风雨雨,颠沛流离,未过一天安稳日子。正如徐特立所评价的:“唯将国作家。”董必武慨天下为己任,昼夜奔波于救国救民之大计。这句诗正抒发了诗人不求一己的苟安偷生,而要解民于倒悬的豪迈胸怀。
乐土,出自《诗经·硕鼠》:“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董老在此是反其意而用之,古人尚有乐土可去,而今天诺大的中国竟找不到一块乐土,极言民族危机的深重。抗战大计已是迫在眉睫,只有驱尽日寇,才能将中华神州变成乐土。当然仅仅赶跑日寇也还不够,还要进而推翻专制独裁,建立民主、自由的政权。这里暗示出在国民党的专制统治下,人民怨声载道,并不比沦陷区好多少。
末尾两句由重庆的载歌载舞引出对延安的祝福和思念。在这欢庆佳节之际,诗人想到远方的战友,相隔千山万水,只有遥祝延安日新月异了。
诗人虽生活在重庆,但念念不忘的却是延安。重庆尽管比延安繁华,却是令人压抑的。延安尽管物质艰苦,精神上却是令人舒心的。而且重庆繁荣的背后掩盖的是一触即发的危机,地下潜伏的岩浆正汹涌运行。延安虽然遇到暂时的困难,但诗人相信在党的领导下终会走出低谷,“为有源头活水来”,而重庆则是连生命的涟漪也已泛不出的一汪死水。而且延安群英荟萃,人才济济,云集着大批民族的精英。像柳亚子诗中所津津乐道的:“杜断房谋劳午夜,江毫丘锦各名家”。这里寄托着中华民族的希望。
通过对延安出思念,诗人一扫情绪的压抑,重又明亮起来,使全诗在节奏明快中结束。全诗基本采用铺叙手法,写得明白如话。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尚未取得功名,也未得琴家之名的文人所弹的具有艺术性的琴曲,诗人也从赵秀才的演奏中,欣赏了多彩多姿的音乐形象。
诗中所写的古琴音乐时而清雅,时而艳美。或如蜂吟,或如蝉鸣。起伏显著,对比鲜明,野花高柳,欣然愉悦。诗人又引巫山雨、湘江入,既写琴之音乐,又写神女湘妃之情。因之诗末更风趣的写出不必弹「幽兰」也会引动卓文君之琴心而来奔。对赵秀才之琴的感人之艺术魅力,有着充份的欣赏和称道。他未对所奏之曲为何曲加诸笔墨,也正是文人琴中艺术类的常规,而自别於艺术琴之音乐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