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日夜读,往往皆陈编。何如穷物理,朗悟心中天。
群书日夜读,往往皆陈编。何如穷物理,朗悟心中天。
坐来万想灭,灵府何翛然。所思在良友,使我长悁悁。
坐来万想灭,灵府何翛然。所思在良友,使我长悁悁。
朱希晦

朱希晦

温州乐清人。顺帝至正末隐居瑶山,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吟咏雁山中,称雁山三老。明初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 ▶ 144篇诗文

猜您喜欢
君即颍水荀,何惭许郡宾。
君即颍(yǐng)水荀(xún)¹,何惭许郡(jùn)²
译文:君即如汉时颍川之荀淑,与许郡陈寔相比又有何惭呢!
注释:六即:《唐诗类苑》作“轩昂”。王琦按:“六”字,疑是草书“君”字之讹。¹颍水荀:谓荀淑。淑字季和,东汉颍川颍阴人,安帝时征拜郎中,再迁为当途长。颍水:淮河最大支流,自河南流入安徽西北部入淮河。²许郡宾:谓陈寔。陈寔字仲弓,东汉颍川许人。曾为闻喜长,再迁太丘长。年八十四而卒于家。事见《后汉书》传。此亦以陈寔喻荀七。
相逢太史奏,应是聚宝人。
相逢太史奏,应是聚宝人。
译文:你我相逢于此,定有太史奏称有贤人相聚。
玉隐且在石,兰枯还见春。
玉隐且在石,兰枯还见春。
译文:玉虽隐身仍从石中可见,兰花枯谢还会再见到春天。
俄成万里别,立德贵清真。
(é)¹成万里别,立德²贵清真³
译文:须臾之间你我将分手远别,望君树立明德以朴素淡泊为贵。
注释:¹俄:不久,旋即。²立德:树立德业。³清真:纯洁质朴,朴素淡泊。

nánlíngsōngshānbiéxún

bái tángdài 

jūnyǐngshuǐxún cánjùnbīn 
xiāngféngtàishǐzòu yīngshìbǎorén 
yǐnqiězàishí lánháijiànchūn 
échéngwànbié guìqīngzhēn 
成汤东巡,有莘爰极。何乞彼小臣,而吉妃是得?水滨之木,得彼小子。夫何恶之,媵有莘之妇?《楚辞》
成汤东巡,有莘(shēn)¹(yuán)²³。何乞彼小臣,而吉妃是得?水滨之木,得彼小子。夫何恶之,媵(yìng)有莘之妇?《楚辞》
译文:成汤出巡东方之地,一直到达有莘氏之地。本想求得奴隶伊尹,如何却又能得贤淑美妻?莘国女采桑伊水边,空桑树中拾到小儿伊尹。有莘国君为何又心起厌恶,把他作为陪嫁礼品?
注释:¹有莘:国名。²爰:乃。³极:到。⁴乞:索取。⁵小臣:奴隶,指伊尹。⁶吉妃:善妃。⁷小子:小孩,指伊尹。⁸媵:陪嫁。
有侁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伊水之上,孕,梦有神告之曰:‘臼出水而东走,毋顾!’明日,视臼出水,告其邻,东走十里而顾,其邑尽为水,身因化为空桑。故命之曰伊尹。”《吕氏春秋》
有侁(shēn)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páo)人养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伊水之上,孕,梦有神告之曰:‘臼()出水而东走,毋顾!’明日,视臼出水,告其邻,东走十里而顾,其邑尽为水,身因化为空桑。故命之曰伊尹。”《吕氏春秋》
译文:有侁氏的女子采摘桑叶,在中空的桑树里捡到一个婴儿,把他献给了自己的君主。君主命厨师哺育这个婴儿,并让他击了解这是怎么回事儿。厨师向君主报告说:“婴儿的母亲住在伊水边,怀了孕,梦见天神告诉她说:‘臼里如果出丁水就向东跑,不要回头看。’第二天,她看到臼里出丁水,就把情况告诉了她的邻居,向东跑了十里,回头一看,她的村子已是一片汪洋。于是她的身体变成了一棵中空的桑树。因此给这个婴儿起名叫伊尹。”
汤思贤梦见有人负鼎抗俎,对己而笑。寤而占曰:"鼎为和味,俎者割截,天下岂有人为吾宰者哉?"初,力牧之后曰伊挚,耕於有莘之野,汤闻以币聘。有莘之君留而不进。汤乃求婚於有莘之君。有莘之君遂嫁女於汤,以挚为媵臣。至亳,乃负鼎抱俎见汤也。《太平御览》
汤思贤梦见有人负鼎抗俎,对己而笑。寤而占曰:"鼎为和味,俎(zǔ)者割截,天下岂有人为吾宰者哉?"初,力牧之后曰伊挚(zhì),耕於有莘之野,汤闻以币聘。有莘之君留而不进。汤乃求婚於有莘之君。有莘之君遂嫁女於汤,以挚为媵臣。至亳,乃负鼎抱俎见汤也。《太平御览》
译文:商汤思贤之梦,梦见有人负鼎扛俎,对着自己笑。醒后占卜说:“鼎为和味,俎者割截,天下难道要有人成为我的辅助者?”刚开始、他听说力牧有个后人叫伊挚(即伊尹),在有莘之野耕种,打算用丰厚的资全聘用他。但有莘之君留下伊尹。商汤于是向有莘之君求婚。有莘之君便将女儿嫁给商汤,让伊尹作为陪嫁的媵臣。到了毫都,伊尹果然辅佐帝王,担当治国之任。
汤得伊尹,祓之於庙,爝以爟火,衅以牺豭。明日,设朝而见之,说汤以至味。《吕氏春秋》
汤得伊尹,祓之於庙,爝以爟火,衅以牺豭。明日,设朝而见之,说汤以至味。《吕氏春秋》
译文:汤得到伊尹之后,在宗庙里举行祓除灾邪的仪式,点燃苇把消除不祥,用纯色雄猪的血涤祭器。第二天上朝,汤以礼接见伊尹,伊尹与汤说起天下最好的味道。
月底栖鸦当叶看。推窗跕跕堕枝间。霜高风定独凭栏。
月底栖鸦¹当叶看。推窗跕(dié)²堕枝间。霜高风定³独凭栏。
译文:在昏暗的月光中,那光秃秃树杈上的乌鸦就像是树叶一般。打开窗子,落叶还在不停的飘零。晚霜寒冷中独自上楼依栏远望。
注释:¹鸦:有些版本作“雅”字。²跕跕:下堕貌。《后汉书·马援传》:“仰视飞鸢,跕跕堕水中。“³风定:风停止。
觅句心肝终复在,掩书涕泪苦无端。可怜衣带为谁宽。
觅句心肝¹终复在,掩书涕泪苦无端²。可怜衣带为谁宽。
译文:想作诗吧,苦寻诗句。合上书双泪涕纵,心中没有缘故的烦闷。自己日渐消瘦,这又是为了什么?
注释:¹觅句心肝:苦寻诗句。²无端:无缘无故。

  从词开端的“月底梄鸦”四个字来看,王国维所写者为眼前实有的一种寻常之景物。可是当王国维一加上“当叶看”三个字的述语以后,却使得这一句原属于“写境”的词句,立即染上了一种近于“造境”的象喻色彩。其所以然者,盖因既说是“当叶看”,便可证明其窗前之树必已经是枯凋无叶的树。而所谓“栖鸦”,则是在凄冷之月色下的“老树错鸦”,其所呈现的本应是一幅萧瑟荒寒的景象。可是王国维却偏偏要把这原属于茺寒的“栖鸦”的景色作为绿意欣然的景色来“当叶看”。只此一句,实在就已经表现了王国维的绝望悲情之中想求得慰藉的一种挣扎和努力。王国维所用“跕跕”原出于《后汉书》之《马援传》,本来是写马援出征交趾之时,当地的气候恶劣。这一典实在用得极好,此“跕跕堕”三字,遂亦隐然有了一种隐喻环境之恶劣的暗示。接着诗人写下了第三句“霜高风定独凭阑”。“霜”而曰“高”,自可使人兴起一种天地皆在严霜笼罩之中的寒意弥天之感到至于“风”而曰“定”,则或者会有人以为不如说“风劲”之更为有力,但以为“定”字所予人的感受与联想实在极好。盖以如用“劲”字,只不过使人感到风力依然强劲,其摧伤仍未停止而已。而“定”字所予人的感受,则是在一切摧伤都已经完成之后的丝毫无挽回之余地的绝望的定命。正如李商隐在其《暮秋独游曲江》一诗中所写的“荷叶枯时秋恨成”之“恨成”。

  以上前半阕的三句本是写景象为主,然而王国维却写景之中传达了这么丰富的感受和意蕴,遂使得原属于“写境”的形象同时也产生了“造境”的托喻的效果。

  “觅句心肝终复在”一句,这句从表面看来也是写作词之用心良苦,与“为制新词”一句的意思似颇为相近日但却因其用字与句法的安排,而蕴含了给读者更多感发的潜力。首先“觅”字从一开始就暗示了一种探索追寻的努力则是“心肝”二字又给人一种极强烈的感受。再说其下面的“掩书涕泪苦无端”一句。后句所谓“无端”者便有迹可寻,因而其悲感遂亦有了一种原因为与限度,所以其感人之力遂亦如此。至于“苦”字加强了“无端”之感,是欲求其端而苦不能得之意,如此遂使其涕泪之感。最后一句引用柳永名句,强加于上,略显俗套,但意思更进一层。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王国维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6:66-74
江上悠悠人不问,十年云外醉中身。
江上悠悠人不问,十年云外¹醉中身。
译文:丁香生长在江边,远离尘俗,无人问津,十几年的积累也只能是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罢了。
注释:¹云外:亦指世外。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yīn)(qín)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译文:若是解开那丁香心中的那个结,它必然放纵地释放自己的情怀和才能,飘香万里。

dīngxiāng

guīméng tángdài 

jiāngshàngyōuyōurénwèn shíniányúnwàizuìzhōngshēn 
yīnqínjiěquèdīngxiāngjié zòngfàngfánzhīsǎndànchūn 
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
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¹已老韦偃(yǎn)²(shào)
译文:天下有几人精于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还年轻。
注释:¹毕宏:当时著名画家,善画古松奇石,天宝年间官为御史,后拜给事中。²韦偃:《历代名画记》“偃”作“鷃”,是唐代著名画家,本为京兆人,后寓居于蜀。
绝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
绝笔¹长风起纤末²,满堂动色嗟(jiē)³神妙。
译文:画成停笔便觉松梢长风起,满堂观者无不动容叹神奇。
注释:¹绝笔:谓画成而搁笔。²长风起纤末:形容此画之笔力劲健,风格末举。³嗟:赞叹。
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
两株惨裂苔藓(xiǎn)皮,屈铁¹交错回末枝。
译文:两株古松暴裂着长满苔藓的皮,盘绕的高枝有如青铁交错而屈曲。
注释:¹屈铁:比喻松枝弯曲而色黑如铁。
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
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¹雷雨垂。
译文:剥蚀的树干好像龙虎的白骨,阴森的树叶好像低垂的雷雨。
注释:¹太阴:这里指阴森黑暗。
松根胡僧憩寂寞,庞眉皓首无住著。
松根胡僧¹(qì)²寂寞,庞眉皓首³无住著
译文:松很处一位西域僧人在静息,眉发斑白神情超脱无拘羁。
注释:¹胡僧:西域僧人。²憩:休息。³庞眉皓首:长眉白头。⁴住著:佛教用语,即执著。
偏袒右肩露双脚,叶里松子僧前落。
偏袒(tǎn)右肩¹露双脚,叶里松子僧前落。
译文:袒露右肩光着双脚,身前松子落满地。
注释:¹偏袒右肩:佛教徒身披袈裟,袒露右肩,以表示恭敬。
韦侯韦侯数相见,我有一匹好东绢。
韦侯¹韦侯数²相见,我有一匹好东绢³
译文:韦侯啊韦侯尽快来相见,我有一匹好素绢。
注释:¹韦侯:即韦偃。²数:快。³东绢:四川盐亭县有鹅溪,县出绢,谓之鹅溪绢,亦名东绢。
重之不减锦绣段,已令拂拭光凌乱。
重之不减锦绣段¹,已令拂拭光凌乱²
译文:其价不亚于锦绣缎,舒展时能把光影乱。
注释:¹锦绣段:精美的丝织品。²光凌乱:指素绢舒展时光影凌乱的样子。
请公放笔为直干。
请公放笔为直干¹
译文:我已让人把它修饰得平展,请您挥笔画直干。
注释:¹直干:指树干挺拔的松树。

  此诗起句语调平缓,“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总出韦偃善画松且正当年,接着,突然发出警语:“绝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是说当韦偃画成搁笔的时候,松树梢末忽起清风,满堂观画的人都为之动色,惊叹松画的神妙。这与“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的惊人句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段八句,具体描绘韦偃《双松图》中的景象,诗境即是画境。“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意思长满苔藓的双松树皮,已经坼裂,屈曲如铁的松枝,交错回环。“白摧”、“黑入”二句分承上文诗意,就“皮裂”和“枝回”作进一步的形象描绘。“白摧朽骨龙虎死”,是指松皮坼裂的枝干好象龙虎的朽骨,韦偃用枯淡的笔法画枝干,所以说“白摧”。“黑入太阴雷雨垂”,形容回环枝干上的松叶,好像下垂的阴云雷雨,韦偃用浓润的笔触画树荫,因此称“黑入”。“松根胡僧”以下四句,描写松下入定僧,神态宛然。须眉花白的胡僧在松下入定,右肩和双脚任其袒露,寂无声息,似乎在休憩,连松叶中的松子掉下来也不知道。

  诗人喜爱韦偃的松画,于是备绢求画。“韦侯韦侯数相见”,可见诗人与韦偃已是熟识的朋友,所以他便拿出“不减锦绣段”的“好东绢”,请画家纵笔作画。韦偃画松,以屈曲见奇,画直干松就难以显示出他画技的长处,杜甫却请求他“放笔为直干”,这里是说:你能纵笔画直干的松树吗?强人所难,戏之也。也可见两人交情深厚。全诗别无“戏”意,直到结句才照应题上的“戏”字。

  题画诗最基本的艺术要求是,诗人应当进入画的实境中,把绘画美转化为诗艺美。此诗开头四句和结尾五句,从《双松图》的艺术效果着笔,渲染韦偃画艺的出神入化,以至引起诗人的极大兴致,出绢求画。而中段八句,才是描写《双松图》的画面,画的实境是双松和松下老僧。前四句,描绘双松宛转盘曲之态、烟霞风云之变,着力表现松的奇崛之美;后四句,描摹松下老僧潇洒脱俗的神情,着力再现人物的灵异之美。松之奇崛和僧之灵异,融为一体,构成整幅《双松图》的绘画美。诗人用诗的语言再现了它们,造成了奇峭的诗境美。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299-300

wèiwéiyǎnshuāngsōng--

tiānxiàrénhuàsōnghónglǎowéiyǎnshǎo

juézhǎngfēngxiānmǎntángdòngjiēshénmiào

liǎngzhūcǎnliètáixiǎntiějiāocuòhuígāozhī

báicuīxiǔlónghēitàiyīnléichuí

sōnggēnsēngpángméihàoshǒuzhùzhe

piāntǎnyòujiānshuāngjiǎosōngzisēngqiánluò

wéihóuwéihóushùxiāngjiànyǒuhǎodōngjuàn

zhòngzhījiǎnjǐnxiùduànlìngshìguānglíngluàn

qǐnggōngfàngwèizhígà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