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炉头话几多般,自己同时作么观。直下起来呈两指,山河大地黑漫漫。
火炉头话几多般,自己同时作么观。直下起来呈两指,山河大地黑漫漫。
释智愚

释智愚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127篇诗文

猜您喜欢
天涯随梦草青青,柳色遥遮长短亭。枝上黄鹂怨落英。远山横,不尽飞云自在行。
天涯随梦草青青¹,柳色遥遮长短亭²。枝上黄鹂怨落英³。远山横,不尽飞云自在行
译文:梦魂追随他飞到天涯,却不见他只见芳草青青;凄迷柳色远远地遮住路边的长亭和短亭;仿佛怨恨花儿落去,枝上的黄鹂在悲鸣。远处横卧着绵绵的青山,无尽的飞云,正自由自在地飘行。
注释:¹天涯随梦草青青:《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²长短亭:古时设在路旁供饯别和行人歇足的亭舍。《白孔六帖》:“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³枝上黄鹂怨落英:黄鹂,鸟名。落英,落花。⁴不尽飞云自在行:沈会宗《天仙子》:“流水白云长自在。”自在,自由自在,轻松的样子。

  这首闺情词,以虚景与实景相融合的艺术手法,表现出一个少妇思念远行夫婿的凄苦心境。

  起句“天涯随梦草青青”,是对虚幻梦境的描写,言自己的梦魂随着青青芳草飞到远方,欲与亲人相见。《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从此,萋萋春草便与怀人念远之意结下了不解之缘。此词中繁茂的芳草,就既点明时令是春天,又隐藏着一缕怀人的愁绪。不言梦随芳草,偏说芳草随梦,强调了人的相思,词意也显得更曲折、委婉。次句“柳色遥遮长短亭”,写现实中的自己愁肠百结,望眼欲穿,希冀见到归人。然而,远方长短亭边,一片柳浪随风摇曳,阻挡了她的视线。怀人、望远而终不见人归,心中凄苦,所见所闻遂无不蒙上了词人的主观感情色彩:“枝上黄鹂怨落英。”黄鹂鸣声本自婉转动听,然而在词人听来,却声声哀怨,似乎在叹惜花儿凋谢得太早了。唐人李商隐《春日寄怀》诗曰:“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有花有月为伴尚且不堪寂寞,更何况春去花落?词人的孤独苦闷之感自不待言了。结尾“远山横,不尽飞云自在行”二句,作者没有直言与爱人相见之难,而是用生花之笔点明远山峻岭连绵不断地横亘在那里,又自怨不及天上的白云,能自由自在地飘向远方。全词至此戛然而止,却留下了无穷凄凉抑郁的韵味。

  在这一首小词中,词人别具匠心地捕捉了芳草、柳色、黄莺、落英、远山、白云等一系列视觉意象和听觉意象,静动结合,组成了一幅亦幻亦真的图景,传神地写出了自己孤寂伤春伤别的情思,蕴藉委婉,令人含咀不尽。

参考资料:
1、 品诗文网
蝴蝶儿,晚春时。阿娇初著淡黄衣,倚窗学画伊。
蝴蝶儿,晚春时。阿娇¹初著淡黄衣,倚窗学画伊。
注释:¹阿娇:汉武帝的陈皇后名阿娇。此泛指少女的小名。
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无端和泪拭胭脂,惹教双翅垂。
还似花间黄,双双对对飞。无端¹和泪拭胭(yān)(zhi)²,惹教双翅垂。
注释:¹无端:无故。²胭脂:一作“燕脂”。

  早期的词,词牌往往也就是题目。它兼具两个作用:确定音乐上的曲调,一般也限定了词的创作内容。张泌的《胡蝶儿》便有这一特点。开篇两句即紧扣题目,前三字完全重复题目字面,可说是特例。审视题旨,词应该描绘胡蝶的形神姿态,这两句偏不作摹写语,而用叙述的方法,但却把胡蝶翩翩飞动的轻盈形象活灵活现地写出来了。关键是“晚春时”三字起到了极好的作用。它虽只点明特定的时节,却可以让我们想象出繁花如锦,草木丰茂,莺歌燕舞的暮春三月的风光。胡蝶正是在这时出现,驾东风,采花粉,扇起它灵巧的双翅,又给春天增添了新的活力和气息。接着,诗人撇下胡蝶,运转笔锋写人。“阿娇初著淡黄衣,倚窗学画伊。”阿娇,汉武帝陈皇后的小名,后用以代称少女。陶宗仪《辍耕录》“关中以女儿为阿娇”可证。这少女被翩翩飞舞的胡蝶所吸引,凭倚着疏窗,手挥彩笔为它真。这对上文摹写胡蝶具有充实深化的作用,更好地表现了纷飞的胡蝶非常惹人喜爱,以至少女捃摭入画。这两句写少女也是十分工致的。晚春是春夏更替的季节,人感受到新季节的来临,带着欣喜的心情送旧迎新,换装是自然的事。“初著淡黄衣”,不仅说出了这些变化,而且刻划了少女美丽动人,充满青春活力的形象。“倚窗”的情态更描写出了少女凭窗握管的风姿。前人说:“阿娇二句妩媚。”(旧题汤显祖《花间集评》)是很有见地的。

  换头就少女“学画”运笔“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画出的胡蝶栩栩如生,妙通造化,犹如真的胡蝶一样。“双双对对”既同字重叠,又近义词反复,强调了所画胡蝶的特点。古代诗词中,写蜂蝶成双成对的情景,往往是表现男女相恩相爱的感情。词中的少女这么爱画双蝶,透露了她内心的感情活动。她触景生情,借物寓情,一种热切的怀春感情涌起。眼前数不清的双蝶可说是冶游酣畅,春情骆荡,而少女的心事毕竟虚幻成空,这就引起了她的伤心。“无端和泪湿胭脂,惹教双翅垂。”她泪下滂沱,沾湿了脸上的胭脂,真是伤心透了。这似乎感染了胡蝶,惹得它们双翅下垂,不再翩翩飞动,同情少女的悲伤。作者不直写主人公心情沮丧,致使她笔下的胡蝶失却了写真的生气,而说胡蝶灵犀一点,关怀同情人,极为深刻地表现了人的感情的婉曲、细腻。

  这首词,写得切题但又不粘题,既写真胡蝶,也写画的胡蝶,真假不辨,玲线透脱,还关合着作画少女的情感,表现了深致、凄婉的心理活动。词虽属小令,气势却一波三折,极富变化。词的语言浅近通俗,颇具民间词的特色,而表情达意,则很含蓄蕴藉,隽永有味。

diéér ·diéér

zhāng tángdài 

diéér wǎnchūnshí ājiāochūzhuódànhuáng chuāngxuéhuà 
háihuājiānjiàn shuāngshuāngduìduìfēi duānlèishìyānzhī jiàoshuāngchìchuí 
敬亭一回首,目尽天南端。
敬亭一回首,目尽天南端。
译文:敬亭山上回首南望,极目望尽南天。
仙者五六人,常闻此游盘。
仙者五六人,常闻此游盘。
译文:常听说有五六仙人,在此游乐。
溪流琴高水,石耸麻姑坛。
溪流琴高水,石耸(sǒng)麻姑¹坛。
译文:琴高溪流水潺潺,麻姑坛石崖耸立。
注释:¹麻姑:道教神话人物。过去民间为女性祝寿多赠麻姑像,取名麻姑献寿。
白龙降陵阳,黄鹤呼子安。
白龙降陵(líng)阳,黄鹤呼子安¹
译文:白龙降落在陵阳山,黄鹤呼叫子安。
注释:¹“白龙降陵阳,黄鹤呼子安”:典出汉刘向《列仙传·陵阳子明》。
羽化骑日月,云行翼鸳鸾。
溪化骑日月,云行翼鸳(yuān)(luán)¹
译文:子安的在这里羽化骑黄鹤上日月,乘长风驾云雾,与鸳鸾比翼。
注释:¹鸳鸾:一作“鹍鸾”。
下视宇宙间,四溟皆波澜。
下视宇宙间,四溟皆波澜(lán)¹
译文:下视茫茫宇宙之间,四海皆是波澜壮阔。
注释:¹皆波澜:一作“空波澜”。
汰绝目下事,从之复何难?
汰绝目下事,从之复何难?
译文:双眼不瞧目下事,世事翻覆多艰难。
百岁落半途,前期浩漫漫。
百岁落半途,前期浩漫漫。
译文:人生百岁,现如今半途,前途渺茫,不可预期。
强食不成味,清晨起长叹。
强食不成味,清晨起长叹。
译文:强食的瓜儿不甜,每每清晨起床即长叹。
愿随子明去,炼火烧金丹。
愿随子明去,炼火烧金丹。
译文:我愿跟随仙人子明去,炼火烧金丹。

dēngjìngtíngshānnánwàng怀huáizèngdòuzhǔ簿--bái

jìngtínghuíshǒujǐntiānnánduān

xiānzhěliùrénchángwényóupán

liúqíngāoshuǐshísǒngtán

báilóngjiànglíngyánghuángziān

huàyuèyúnxíngyuānluán

xiàshìzhòujiānmíngjiēlán

tàijuéxiàshìcóngzhīnán

bǎisuìluòbànqiánhàomànmàn

qiángshíchéngwèiqīngchénzhǎngtàn

yuànsuízimíngliànhuǒshāojīndān

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断肠人去自经年。
谁道飘零¹不可怜,旧游²时节好花天。断肠人³去自经年
译文:谁说花儿凋零不令人生起怜爱之情呢?当年同游之时正是春花竞放的美好时光。而今友人已去,空余自己独身一人。
注释:¹飘零:飘落零散。²旧游:昔日之游。³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⁴经年:一年或一年以上。
一片晕红才著雨,几丝柔绿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
一片晕红¹²(zhuó)³,几丝柔绿(zhà)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
译文:眼前一片红花刚刚被春雨打湿花瓣,丝丝嫩柳在烟霭中随风摇曳。在夕阳落照前的美景令少女为之梦断魂销。
注释:¹晕红:形容海棠花的色泽。²才:一作“疑”。³著雨;春雨微著。⁴柔绿:柔嫩的绿柳。一说嫩绿的叶子。⁵倩魂:指少女美好的心魂。⁶销尽:茫然若失。销尽;消散。

  词人在笔下着力表现其伤春惜花的意绪,同时也借花写人,“倩魂销尽夕阳前”既是惜花之凋谢,也是伤人之辞世。

  “谁道飘零不可怜”起句就将人带进一个绚烂的暮春时节。繁花满天,一树树的海棠花竞相开放喧嚷嬉戏,祥宁中飘渺着生命的灵动。这凄婉的美丽令人怜爱叹息。古人论词的结构,妙在断断续续,不接而接。“谁道飘零不可怜”句,就具有如此之妙。它与下面两句,一写回忆,一写现实,看似不接,实则词意紧紧相接。一样的飘零,不一样的感觉。既突出了如今内心的悲凉,又为描写现在的情景作了铺垫。

  词人一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通常写法,一开篇就道出了自己的感触“谁道飘零不可怜”,可谓别出心裁让人耳目一新,不觉眼前一亮。第二拍“旧游时节好花天”,词人随即点明这是故地重游,相似的景物自然很容易勾起人美好的回忆。但词人并没有描述当时的情景,只用了“好花天”三个字写出了相同的时令和场景。可如今物是人非,怎不叫人断肠。这里用的是隐显手法。作者只写游览的天气,而把佳人的容貌与动作,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读者自己去想象。这种写法,可谓绝顶高明,用“隐”来激发想象,从而拓展了“显”的意境。

  下片转入写景,“一片晕红才著雨,几丝柔绿乍和烟”用如烟绿柳衬雨后红花。晕字用得极妙,既写出了花色彩的变化,也写出了人在花丛中的独特感受。下片结“倩魂销尽夕阳前”。用拟人的手法写落花,怜惜之情溢于言表。以夕阳为背景,显得格外凄美。还照应了上片起句,使全词浑然一体、余味无穷。词意凄绝,充溢着无可奈何的情绪。这里词人以生动的比喻,进一步把集合着悲凉、痛苦、伤心、悔恨,交织着绝望与希望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词人虽然写的是情,但其中也渗透着人生哲理。其实销尽的又何止是花魂。花落春去,逝去的还有美妙的时光、美好的青春年华和那转瞬即逝的爱情,美好的东西总是短暂的。红尘一梦,再美的绽放也是过往,终将飘零,诗词的境界就是在刹那中见终古,在微尘中显大千,在有限中寓无限。

  此篇词极婉媚空灵,恍惚迷离,令人荡气回肠。

参考资料:
1、 张秉戍,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第256页

huànshā··shuídàopiāolínglián--lánxìng

shuídàopiāolíngliánjiùyóushíjiéhǎohuātiānduànchángrénjīngnián

piànyūnhóngcáizheróu绿zhàyānqiànhúnxiāojǐnyángqián

携妓东土山,怅然悲谢安。
携妓东土¹山,怅(chàng)然悲谢安。
译文:我携手美丽的妓女,来到东山古谢安的墓地,为其祭奠,怅然伤悲。
注释:¹东土:在晋唐时期代指会稽(绍兴)一带。山即会稽东山。
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坟荒草寒。
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坟荒草寒。
译文:我带来的美妓如鲜花明月一样恬美可亲,谢安当年亲近的美妓早已是荒草覆盖的土坟中的寒土。
白鸡梦后三百岁,洒酒浇君同所欢。
白鸡梦后三百岁¹,洒酒浇²君同所欢。
译文:谢安死后三百年,我在你的墓前为你洒酒,咱们一起痛饮欢乐。
注释:¹“白鸡”句:谓谢安死后三百年。²浇:洒酒于地,以示祭奠。
酣来自作青海舞,秋风吹落紫绮冠。
(hān)来自作青海舞¹,秋风吹落紫绮(qǐ)²
译文:喝到酒酣兴起的时候,我还为你献上即兴编排的青海舞,秋风吹落了我漂亮的紫色帽。
注释:¹青海舞:应是舞蹈名,来历不详。²紫绮冠:紫色花纹的帽子。
彼亦一时,此亦一时,浩浩洪流之咏何必奇?
彼亦一时,此亦一时,浩浩洪流之咏何必奇?
译文:你当年风光一时,我也一时风光,时光的洪流滚滚向前,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李白曾带着妓女,到东山凭吊其所崇拜的东晋名相谢安,并写下乐府《东山吟》一诗。后人曾谴责李白“狎妓”、“心态不正”,携妓女到他人坟前“比美”。中国文人、士大夫一向有狎妓嫖妓的传统,李白也不例外。《东山吟》只是表达了李白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此诗是诗人悼念谢安之作,并以谢安自况。这从“悲谢安”和“同所欢”可以看出来。

  公元七百四十二年,一生好作名山游的李白来到东山凭吊谢安遗迹,写下这首《东山吟》。谢安是东晋名将,李白非常敬重,写过“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这样的名句,自比谢安来言志。谢安筑庐于东山,四十岁出仕,仍常用的成语“东山再起“指的就是谢安。谢安不仅有卓越的指挥才能,而且风流儒雅,多才多艺,世称“大才叠叠谢安,后人叹“江左风流宰相唯谢安耳”。 “白鸡梦”指谢安曾做过的一梦。这里用来代谢安。谢有顺在《从世俗中来,到灵魂中去》中写道:“文学鼓励我们用别人的故事来补充自己的生活经历,也鼓励我们用别人的体验来扩展自己的精神边界——每一次阅读,我们仿佛都是在造访自己的另一种人生,甚至,阅读还可以使我们经历别人的人生,分享别人的伤感。”

  “东山吟”本是李白的个人感叹,但自从这首诗流传以来,李白的慨叹就一直被无数的人所分享。是啊,那如花似玉的“他妓”已化作“古坟荒草”,但“今朝如花月”的“我妓”呢,还不照样成为一堆“古坟荒草”供后人缅怀?我们从李白的“东山吟”上走过,我们的“东山吟”在那里,后又将被谁吟哦?无论你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还是贩夫走卒、乞丐傻瓜,结局并无二样。由此想来,一种旷世的悲凉就会油然而生。 而这种悲凉,就是诗歌的魅力。

dōngshānyín--bái

xiédōngshānchàngránbēixièān

jīncháohuāyuèfénhuāngcǎohán

báimènghòusānbǎisuìjiǔjiāojūntóngsuǒhuān

hānláizuòqīnghǎiqiūfēngchuīluòguān

shíshíhàohàohóngliúzhīyǒ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