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火急要人成,大众浑无半眼窥。
骑个金毛游物外,南泉滴滴意深深。
赵州火急要人成,大众浑无半眼窥。
骑个金毛游物外,南泉滴滴意深深。
释印肃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 800篇诗文

猜您喜欢
当年卵化学为人,立志修行果道真。
当年卵化学为人,立志修行果道真。
译文:当年乃是石卵化生成猴而要立志学习为人之道,立志修行果然道法真。
万劫无移居胜境,一朝有变散精神。
万劫无移居胜境¹,一朝²有变散精神。
译文:历尽千难万劫志向无移自然居住胜天福境,只因道行尚浅、定力不够一朝有变散精神。
注释:¹胜境:风景优美的地方。名山胜境。²朝:日,天。
欺天罔上思高位,凌圣偷丹乱大轮。
欺天罔(wǎng)¹思高位,凌圣偷丹乱大轮。
译文:由于贪心所致欺天罔上思取高位,侵凌圣域偷吃蟠桃、仙丹乱了大伦。
注释:¹罔上:欺骗君上。
恶贯满盈今有报,不知何日得翻身。
恶贯满盈今有报,不知何日得翻身。
译文:恶贯满盈现世自然有报应,被佛祖压在五行山下磨炼,不知何日才能能翻身做个修行人?
白露见日灭,红颜随霜凋。
白露见日灭,红颜随霜凋。
译文:时光过得快啊,就像露水一见太阳就干,红花一遭霜打就蔫。
别君若俯仰,春芳辞秋条。
别君若俯仰,春芳辞秋条。
译文:自从与君离别以后,仿佛俯仰之间春花就换了秋枝条。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译文:泰山顶上若云嵯峨,山上有山,好像是东海白浪连天涌。
散为飞雨川上来,遥帷却卷清浮埃。
散为飞雨川上来,遥帷却卷清浮埃。
译文:云化飞雨从江面上扑来,卷起浮尘直入你的珠帘帷帐。
知君独坐青轩下,此时结念同所怀。
知君独坐青轩下,此时结念同所怀。
译文:也知道你此时一定是一个人孤独地坐在屋里,也知道你此时一定在思念我。
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
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
译文:我独自一人在南楼读道书,幽静清闲仿佛在神仙的居所。
曾无好事来相访,赖尔高文一起予。
曾无好事来相访,赖尔高文一起予。
译文:可惜的是没有那个喜欢闹闹的人提酒来,只能希望你写篇动人的文章来提提神!

zǎoqiūdānnánlóuchóudòugōnghéng--bái

báijiànmièhóngyánsuíshuāngdiāo

biéjūnruòyǎngchūnfāngqiūtiáo

tàishāncuóéxiàyúnzàishìbáizhǎngdōnghǎi

sànwèifēichuānshàngláiyáowéiquèjuǎnqīngāi

zhījūnzuòqīngxuānxiàshíjiéniàntóngsuǒ怀huái

nánlóukàndàoshūyōuliánqīngzàixiān

cénghǎoshìláixiāng访fǎnglàiěrgāowén

促织鸣已急,轻衣行向重。
促织¹鸣已急,轻衣²³(chóng)
译文:深秋中蟋蟀的鸣声已经急促了,单衣已无法抵挡寒意,准备添加厚重的衣服。
注释:黎拾遗昕(xīn):即黎昕,其人不详拾遣,官名,有左右拾遗,专掌讽谏。裴(péi)秀才迪:即裴迪,诗人,王维的好友,与王维唱和较多。见过:来访。¹促织:即蟋蟀,也叫蛐蛐儿。²轻衣:单衣。³行:将,将要。⁴向:底本注:“刘本作‘尚’。”⁵重:重衣。
寒灯坐高馆,秋雨闻疏钟。
寒灯坐高馆¹,秋雨闻疏钟²
译文:寒雨孤灯坐落于高大的馆舍,急促的秋雨声中传来一阵稀疏的钟声。
注释:¹高馆:高大的馆舍。²疏钟:稀疏的钟声。
白法调狂象,玄言问老龙。
白法¹调狂象²,玄言³问老龙
译文:以佛法调理自己,灭除诸妄心恶念,又探讨老庄玄理的谈论,兼学道家之言。
注释:¹白法:释家以恶法为黑法,以善法为白法。²狂象:比喻妄心狂迷。³玄言:深奥玄妙的言论,指探讨老庄玄理的谈论。⁴老龙:传说中的圣者老龙吉。
何人顾蓬径,空愧求羊踪。
何人顾¹蓬径²,空愧求羊³踪。
译文:黎昕、裴迪二友眷顾我的隐居处,我自己只觉得心里有愧。
注释:¹顾:光顾。²蓬径:长满野草的小路。³求羊:求仲、羊仲。此处以二仲代指黎昕、裴迪二人。

  此诗前四句写了深秋之意,秋深寒重,更有空堂,对一点孤灯;其后两句言及诗人自己平日的修行状态,即独自参禅打坐,兼学道家;最后两句点题,写黎昕、裴迪二友的到访,于诗人有陶渊明载酒之欢。全诗毫无惯有之凄苦意,纵是秋夜淅沥,也难耐勃发之意趣,字里行间,一番悠然。

  此诗开篇,有意描摹深秋之意,秋已深、寒已重、雨已侵,更有空堂,对一点孤灯。然而此际忽然一声疏钟透空传来,点晴处正在于此。由是作者瞬时感悟,豁然一切,白法已调狂象,玄言已问哲人。

  此诗除沉稳之意趣外,另一别致处即在此“玄言”。诗佛并非是侍僧,终有“士子”之心。虽倾心于禅,但并未一心于禅,中国古代“士子”的明哲处即在兼包并蓄,无论何方神圣,于吾有用即为吾用。或被讥为心志不专,然人生之要义本在“护生”,志专而害生、妨生者亦有何义。所以“士子”此举最为温润、最有亲情。由于同是“士子”,王维此处佛、道并用,释、老并观,如十八般兵刃逐一对治,终于此凄风苦雨之际,调伏之悠然自得。最后一“空愧”语,自是惯常之以退为进之法。此一番自得之情,已是无言自喻耳。

  此诗与《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意境相仿而更为浑成。此应缘于一者“夏日”,一者“秋夜”。而人生之年岁、境界似亦是“夏日”“秋夜”之别。故而心意尤为安稳,气象分外沉浑。深秋、虫鸣、凄雨、空堂、寒灯,此俱伤感之境象,自为抒愁感伤之良时。然此诗毫无惯有之凄苦意,颇为难得。概此晚挚友见访,兴会高论之余,兴致仍是盎然。由是纵是秋夜淅沥,也难耐勃发之意趣。字里行间,因之有此一番悠然。因亲情中缺失人生重要一环,故而王维于友朋之道甚为倾心,诗中与友朋唱和、同游,抒发相亲、相慕之作者众多。由是不难知晓,于此凄风苦雨之际,生性纤敏之王维,竟能如此安稳,狂象得以调伏、静心以问玄。黎昕、裴迪“见过”,于王维有陶渊明载酒之欢。

参考资料:
1、 (唐)王维著;李俊标疏解,王维诗选,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12,第232页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道丧¹²千载,人人惜其情³
译文:儒道衰微近千载,人人自私吝其情。
注释:¹道丧:道德沦丧。道指做人的道理。²向:将近。³惜其情:吝惜陶渊明的感情,即只顾个人私欲。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¹
译文:有酒居然不肯饮,只顾世俗虚浮名。
注释:¹世间名:指世俗间的虚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所以酒我身,岂不在一生?
译文:所以珍贵我自身,难道不是为此生?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一生复能几¹,倏(shū)²如流电惊。
译文:一生又能有多久,快似闪电令心惊。
注释:¹复能几:又能有多久。几,几何,几多时。²倏:迅速,极快。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鼎鼎¹百年内,持此²欲何成!
译文:忙碌一生为名利,如此怎能有所成!
注释:¹鼎鼎:扰扰攘攘的样子,形容为名利而奔走忙碌之态。²此:指“世间名”。

yǐnjiǔ ·sān

táoyuānmíng wèijìn 

dàosàngxiàngqiānzǎi rénrénqíng 
yǒujiǔkěnyǐn dànshìjiānmíng 
suǒguìshēn zàishēng 
shēngnéng shūliúdiànjīng 
dǐngdǐngbǎiniánnèi chíchéng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我来¹²何事,高卧³沙丘城。
译文:自从你走后我究竟有什么事情?一直闲居在沙丘城内。
注释:沙丘:指唐代兖州治城瑕丘。¹来:将来,引申为某一时间以后,这里意指自从你走了以后。²竟:究竟,终究。³高卧:高枕而卧,这里指闲居。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城边有古树,日夕¹²秋声³
译文:沙丘城边有一颗苍老古树,在秋风中日夜发出瑟瑟之声。
注释:¹夕:傍晚,日落的时候。²连:连续不断。³秋声:秋风吹动草木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¹
译文:鲁地酒薄无心痛饮酣醉,无意欣赏,歌声也只能徒有其情。
注释:¹“鲁酒”两句:古来有鲁国酒薄之称。鲁、齐:均指山东一带。空复情:徒有情意。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思君若汶(wèn)¹,浩荡²寄南征³
译文:我对你的思念之情正如这一川浩荡的汶水,紧紧追随着你一同南去。
注释:¹汶水:鲁地河流名,河的正流今称大汶河。²浩荡:广阔、浩大的样子。³南征:南行,指代往南而去的杜甫。一说南征指南流之水。

  这首诗是李白寓居沙丘怀念诗友杜甫时所作。此诗以景带出思念之情,言辞朴素无华,率性写出,或行,或卧,或所见,或所感,絮絮叨叨皆入诗来,写得情深意长,凄怆感人,深刻地表现了两位伟大诗人的真挚友谊。全诗流畅自然,而又含蓄蕴藉;感情极苦,而又边失豪放本色。

  诗人一开始用很多的笔墨写他自己的生活,住处的周围环境,以及他自己的心情。诗的前六句没有一个“思”字,也没有一个“君”字,给读者以山回路转、莫知所至的感受,直到诗的结尾才豁然开朗,说出“思君”二字。诗中无一句边是写“思君”之情,而且是一联强似一联,以至最后边能边直抒其情。前六句的烟云,都成了后二句的烘托。这样的构思,既能从各个角度,用各种感受,为诗的主旨蓄势,同时也赋予那些日常生活的事情以浓郁的诗味。

  首句“我来竟何事?”这是诗人自问,其中颇有几分难言的恼恨和自责的意味。这会引起读者的关注,并造成悬念。“高卧沙丘城”,高卧,实际上就是指诗人闲居乏味的生活。这句话一方面描写了眼下的生活,一方面也回应了提出上述问题的原因。诗人边来沙丘“高卧”,原因就在于怀念杜甫这位友人。这凌空而来的开头,正是把诗人那种友爱欢快的生活消失之后的复杂、苦闷的感情,以一种突发的方式迸发出来了。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眼前的沙丘城对于诗人来说,像是别无所见,别无所闻,只有城边的老树,在秋风中日夜发出瑟瑟之声。“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这萧瑟的秋风,凄寂的气氛,更令诗人思念友人,追忆往事,更叫诗人愁思难解。“别离有相思,瑶瑟与金樽。”然而,此时此地,此情此景,非比寻常,酒也边能消愁,歌也无法忘忧。鲁、齐,是指当时诗人所在的山东。“边可醉”,即没有那个兴趣去痛饮酣醉。“空复情”,因为诗人无意欣赏,歌声也只能徒有其情。这么翻写一笔,就大大地加重了抒情的分量,同时也就逼出下文。

  汶水,发源于山东莱芜,西南流向。杜甫在鲁郡告别李白欲去长安,长安也正位于鲁地的西南。所以诗人说:“我的思君之情犹如这一川浩荡的汶水,日夜边息地紧随着你悠悠南行。”诗人寄情于流水,照应诗题,点明了主旨,那流水边息、相思边绝的意境,更造成了语尽情长的韵味。这种绵绵边绝的思情,和那种“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的开阔洒脱的胸襟,显示了诗人感情和格调的丰富多彩。

  在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中,古体先于律体。但是,律体的盛行对于古诗的写作也边无影响。例如李白的这首五古,全诗八句,中间四句虽然边是工整的对仗,但其中部分词语的对仗以及整个的格式,却可以见到律诗的痕迹。这种散中有对、古中有律的章法和句式,更好地抒发了诗人纯真而深沉的感情,也使得全诗具有一种自然而凝重的风格。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285-286 .

shāqiūchéngxià

bái tángdài 

láijìngshì gāoshāqiūchéng 
chéngbiānyǒushù liánqiūshēng 
jiǔzuì kōngqíng 
jūnruòwènshuǐ hàodàngnánzhē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