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稻雨余收。处处游人簇远洲。白发又扶红袖醉,戎州。乱折黄花插满头。
青眼想风流。画出西楼一帧秋。还把去年欢意舞,梁州。寒雁西来特地愁。
卧稻雨余收。处处游人簇远洲。白发又扶红袖醉,戎州。乱折黄花插满头。
青眼想风流。画出西楼一帧秋。还把去年欢意舞,梁州。寒雁西来特地愁。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2467篇诗文

猜您喜欢
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
少年负¹胆气,好勇复知机²
译文:有一位少年游侠凭借其胆量、气魄,勇猛并且善于相机而动,深为人所器重。
注释:¹负:凭借。一作“有”。²知机:指认识时势,趋向得宜,如下文所叙及时从军就是知机。
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
¹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²
译文:手执长剑离家从军,奔赴前线,正遇上我方的一座孤城被敌军团团包围。
注释:¹仗:执。²合围:包围。
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
杀人辽水¹上,走马渔阳²归。
译文:他在这剑河一战中冲锋陷阵,杀死敌人无数,最后我军凯旋,他骑马胜利地回到渔阳老家。
注释:¹辽水:辽河。²渔阳:郡名,治所在今河北省蓟县。
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
错落¹金锁甲²,蒙茸(róng)³貂鼠衣。
译文:他身上曾经灿烂华贵的锁子甲和貂鼠皮因酣战已变得破旧。
注释:¹错落:错杂。²金锁甲:黄金锁子甲。³蒙茸:乱貌。“错落”说明甲上环锁已损坏不齐,“蒙茸”说明貂裘已敝,见得他苦战日久。
还家且行猎,弓矢速如飞。
还家且行猎¹,弓矢(shǐ)速如飞。
译文:回家后每日只管与人游猎,纵马驰骋,箭射如飞。
注释:¹且行猎:《乐府诗集》作“行且猎”。猎:一作“射”。
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
地迥(jiǒng)¹鹰犬疾,草深狐兔肥。
译文:猎场面积宽广,老鹰猎狗紧紧跟随,草木茂密,猎物长得又肥又大。
注释:¹迥:此指宽广。
腰间带两绶,转眄生光辉。
腰间带两绶¹,转眄(miǎn)²生光辉。
译文:游侠腰间系着两条系印章的丝带,目光灵动,顾盼生辉。
注释:¹腰间带两绶:一作“腰带垂两鞬”。绶:丝带,古人用来系印纽,佩在腰上。²转眄:左右斜视,形容目光灵动。
顾谓今日战,何如随建威?
¹谓今日战,何如随建威²
译文:回头对随从们说:“这次跟着我打猎,同往日跟随建威将军作战相比感觉如何?”
注释:¹顾:回头。²建威:将军的称号,东汉耿弇曾拜建威将军。

  游侠”,是乐府古题,从西晋张华以后历代都有人作,内容大都写壮勇轻生、杀人报仇的侠士精神。此诗属边塞诗,歌颂一位将士的赫赫战功和威猛气概。诗的前半部分写侠士从军。开头两句即赞赏主人公的有胆有识,接着写游侠慷慨从军及勇武善战的形象。后半部分,从“还家”句开始,写游侠立功受赏后归家游猎。这一部分描写了壮士归来的悠闲生活,但写其唯爱游猎,并且“弓矢速如飞”,仍不失其游侠的勇武本色。

  这首诗是诗人呈军中诸将之作。诗人塑造了一位有勇有谋、英俊潇洒而又豪爽的游侠形象。他勇武过人,终立功疆场,受封归家,志得意满。诗人通过对这一形象的赞颂,为军中诸将树立了一个楷模,激励将士们英勇作战,以期成就一番功业,扬名于世。全诗刻画人物极为成功,无论是战时还是战后,人物都不失其英雄本色,并通过对其行动、外貌、语言、神态的描写,使人物血肉丰满,呼之欲出,真实可感。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64-65

yóuxiáchéngjūnzhōngzhūjiāng--cuīhào

shǎoniándǎnhǎoyǒngzhī

zhàngjiànchūménchéngféngwéi

shārénliáoshuǐshàngzǒuyángguī

cuòluòjīnsuǒjiǎméngrōngdiāoshǔ

háijiāqiěxíngliègōngshǐfēi

jiǒngyīngquǎncǎoshēnféi

yāojiāndàiliǎngshòuzhuǎnmiǎnshēngguānghuī

wèijīnzhànsuíjiànwēi

风动心摇树,云生性起尘。
风动心摇树,云生性起尘。
译文:风吹动时心就会像树一样地摆动,云生成时本性就会像尘土一样扬起。
不明今日事,昧却本来人。
不明¹今日事,昧(mèi)²却本来人。
译文:如果总是想弄明白现实中的这些事情,反而会不明白本来的自我。
注释:¹明:明白。²昧:不明白。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¹更沾巾。
译文:我寄身此地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
注释:¹适:往。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不辞驿(yì)¹²风雪,要使天骄³识凤麟(lín)
译文:你不辞劳苦充当信使去冒风雪,为的是要让异族认识朝廷杰出的精英。
注释:¹驿骑:犹言“驿使”,传驿的信使。²凌:冲冒。³天骄:此处指契丹。⁴凤麟:凤凰与麒麟,比喻杰出的、罕见的人才。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沙漠回看清禁¹月,湖山应梦武林²春。
译文:你将在沙漠留恋地回望京都夜月,梦魂定会越过湖山见到杭城春景。
注释:¹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²武林:山名,即今杭州西灵隐山,后多用武林指杭州。苏轼时知杭州。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chán)¹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译文:辽国国主若是问起你的家世,可别说朝中第一等人物只在苏家门庭。
注释:¹单于: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此借指辽国国主。

  苏轼此诗,谆谆嘱咐,劝勉有加,壮爱国之行色,见兄弟之亲情。

  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苏轼兄弟情谊颇深,苏辙23岁前与兄住在一起,未曾一日分离。23岁进入仕途,从此宦游四方,会少离多。尽管如此,他们仍息息相关。苏轼一生屡遭贬谪,苏辙受累不怨。在“乌台诗案”中,苏辙宁肯舍弃官帽以营救其兄,感人至深。故《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苏辙此去,虽为远别,但暂作分离,一向乐观旷达的苏轼自然不作儿女之态。“那因远适更沾巾”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句意。

  颔联劝勉。上句勉励苏辙不辞辛苦,其中的“驿骑”原指驿站快马.此代使臣;“凌风雪”写出了路途的艰辛。下句鼓励兄弟不辱使命,汉朝时匈奴自称天骄,以后用以代异族。凤是传说中的祥瑞之鸟;麟是传说中的仁德之兽,此以之代辙。既指子由之美德,更见国家之仁惠。这句是说.要让辽主认识你这仁德之国派出的使臣。既要不辱使命,更要不失大国风范。

  颈联嘱咐。上句要子由身居沙漠,时时回望汴京的月亮,不要忘记故国。下句设想子由梦境,梦中的湖光山色应该是杭州的湖光山色。“时苏轼任职杭州,故有此语。

  尾联望归。这里用李揆指子由,这不仅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的名位与声望,举世皆有所闻,而且以此告诫子由,出使北蕃,决不可追求盛名,须小心谨慎,安全而归。联系当时辽国每每扣押宋朝使臣的事实,苏轼的担心并非多余。用李揆故事,又以国家利益为重,实乃警精含蓄之语。

  这首诗以送别为题,写出苏轼对子由出使辽国的复杂心理,一再劝勉,谆谆嘱咐,殷殷盼归。语言平实,自然流畅,属对工稳,用事精警。写寻常之题材,寄兄弟之亲情,明国家之大义,实乃苏诗中抒写爱国情怀之佳作。

参考资料:
1、 陈迩冬.苏东坡诗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70
2、 孙凡礼 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171-173

sòngyóushǐ使dān

shì sòngdài 

yúnhǎixiāngwàngshēn yīnyuǎnshìgèngzhānjīn 
驿língfēngxuě yàoshǐ使tiānjiāoshífènglín 
shāhuíkànqīngjìnyuè shānyīngmènglínchūn 
chánruòwènjūnjiāshì dàozhōngcháorén 
亭高出鸟外,客到与云齐。
亭高出鸟外¹,客到与云齐。
译文:西亭高高超出飞鸟以外,登上西亭便与浮云相齐。
注释:¹出鸟外:高出飞鸟之外。
树点千家小,天围万岭低。
树点千家小,天围¹万岭低。
译文:树影点点千家显得渺小,青天四围万岭顿觉更低。
注释:¹天围:苍天笼罩。
残虹挂陕北,急雨过关西。
残虹¹挂陕北²,急雨过关西³
译文:残虹挂在陕州北面天空,秋雨阵阵随风飘过关西。
注释:¹残虹:将要消失的彩虹。²陕北:陕州以北。³关西:函谷关以西。
酒榼缘青壁,瓜田傍绿溪。
酒榼(kē)¹缘青壁²,瓜田傍(bàng)绿溪。
译文:美酒几壶靠在青崖旁边,瓜田一片傍着绿色小溪。
注释:¹酒榼:酒器。²缘青崖:傍依着青青的山崖。
微官何足道,爱客且相携。
微官¹何足道²,爱客³且相携(xié)
译文:身居微官本觉不足称道,欣逢好友携手同在一起。
注释:¹微官:小官。²何足道:不值得称道,不值得重视。³爱客:好友。⁴相携:互相携手,指同游。
唯有乡园处,依依望不迷。
唯有乡园¹处,依依²望不迷³
译文:只有远望遥遥长安故园,心中恋恋望去更觉清晰!
注释:¹乡园:指长安。²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³迷:模糊不清。

  诗的一开头点出登亭。第一句写自下而上望去,西亭高出鸟外,从登前写亭高。第二句写登临后向四周望,身与浮云相齐,从登后写字高。三、四两句开始写登亭后的“观眺”。用山下的点点树影,千村万落和眼前的苍天,脚下的群山烘托“亭高”,并构织出辽远的画面。五、六两句以西亭所见景物。点出登临时的天气。“残虹”、“急雨”,都符合夏末秋初天气特征,从而暗示“早秋”。一“挂”一“过”,一静一动,景象十分生动;而从“陕北”、“关西”两个大的方位来写,尤其符合登高的特点,场面辽远而开阔。七、八两句由远眺写到近观,均从颜色着笔来写,陡峭“青壁”,弯弯“绿溪”,加上“洒榼”、“瓜田”,把山上山下风光写得别有风致。

  以上由登亭写到观眺,以下写登亭观跳所感。“微官”两句反映着诗人的不得意,但却出之以放达之语;而诗的最后两句“唯有乡园处,依依望不迷”,才写出真心思:对长安的留恋,其中包含政治上的希望,如“明主虽然弃,丹心亦未休”(《题虢州西楼》),所反映的显然不单是乡土之情。“望”字也就自然照应了题目“观眺”二字。

  这篇作品以“高亭”为观察点,以“观眺”为线索,开头写登亭,接着六句写登亭“观眺”所见,结尾四句写登亭“观眺”所感,层次井然有序。此诗虽为五古,中间写“观眺”六句却两两对偶,上下两句分别从不同角度构成生动画面。最后两句在上文登高远眺基础上,仍扣应“观眺”二字来写所感,线索清楚,结构完整。

参考资料:
1、 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280-282

zǎoqiūzhūzidēngguózhōu西tíngguāntiào--céncān

tínggāochūniǎowàidàoyún

shùdiǎnqiānjiāxiǎotiānwéiwànlǐng

cánhóngguàshǎnběiguòguān西

jiǔyuánqīngguātiánbàng绿

wēiguāndàoàiqiěxiāngxié

wéiyǒuxiāngyuánchùwàng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永日¹方戚(qī)²,出行复悠悠³
译文:我整日忧郁而悲悲戚戚,女儿就要出嫁遥远地方。
注释:¹永日:整天。²戚戚:悲伤忧愁。³悠悠:遥远。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女子今有行¹,大江溯(sù)²轻舟。
译文:今天她要远行去做新娘,乘坐轻舟沿江逆流而上。
注释:¹行:出嫁。²溯:逆流而上。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尔辈¹苦无恃(shì)²,抚念益慈柔。
译文:你姐妹自幼尝尽失母苦,念此我就加倍慈柔抚养。
注释:¹尔辈:你们,指两个女儿。²无恃:指幼时无母。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幼为长所育¹,两别泣不休。
译文:妹妹从小全靠姐姐养育,今日两人作别泪泣成行。
注释:¹幼为长所育:此句下有注:“幼女为杨氏所抚育。”指小女是姐姐抚育大的。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对此结中肠¹,义往²难复留。
译文:面对此情景我内心郁结,女大当嫁你也难得再留。
注释:¹结中肠:心中哀伤之情郁结。²义往:指女大出嫁,理应前往夫家。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自小阙(quē)内训¹,事姑²(yí)³我忧。
译文:你自小缺少慈母的教训,侍奉婆婆的事令我担忧。
注释:¹自小阙内训:此句下有注:“言早无恃。”阙:通“缺”。内训:母亲的训导。²事姑:侍奉婆婆。³贻:带来。
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
(lài)兹托令门¹,任恤²(shù)³无尤
译文:幸好依仗你夫家好门第,信任怜恤不挑剔你过失。
注释:¹令门:好的人家,或是对其夫家的尊称。这里指女儿的夫家。²任恤:信任体恤。³庶:希望。⁴尤:过失。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贫俭诚所尚¹,资从²岂待³
译文:安贫乐俭是我一贯崇尚,嫁妆岂能做到周全丰厚。
注释:¹尚:崇尚。²资从:指嫁妆。³待:一作“在”。⁴周:周全,完备。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孝恭遵(zūn)妇道,容止¹顺其猷(yóu)²
译文:望你孝敬长辈遵守妇道,仪容举止都要符合规矩。
注释:¹容止:这里是一举一动的意思。²猷:规矩礼节。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别离在今晨,见尔¹当何秋²
译文:今晨我们父女就要离别,再见到你不知什么时候。
注释:¹尔:你,指大女儿。²²当何秋:当在何年。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居闲¹始自遣(qiǎn)²,临感³忽难收。
译文:闲居时忧伤能自我排遣,临别感伤情绪一发难收。
注释:¹居闲:闲暇时日。²自遣:自我排遣。³临感:临别感伤。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归来视幼女,零泪¹²(yīng)³流。
译文:回到家中看到孤单小女,悲哀泪水沿着帽带滚流。
注释:¹零泪:落泪。²缘:通“沿”。³缨:帽的带子,系在下巴下。

  诗人的大女儿要出嫁,他的心情异常复杂,遂写了此诗。此诗是父女情的白描,是真性情的流露,令人读来感伤不已。

  女儿即将远行,父亲心有不舍,却情难敌义。开头点明女儿将出嫁之事:女儿要嫁往夫家路途很遥远。念及女儿幼年丧母,自己一身兼父母之慈爱,当此离别之际,心中甚为不忍。然而女大当嫁是天经地义的事。诗人忍痛告诫女儿到了夫家,要遵从礼仪孝道,要勤俭持家,这是对女儿的一片殷殷期望。

  这是一首送女出嫁的好诗。送女出行,万千叮咛;怜其无恃,反复诫训。诗人早年丧妻,因为对亡妻的思念,对幼女自然更加怜爱。在长女出嫁之时,自然临别而生感伤之情。诗中说幼女与长女“两别泣不休”,其实父女之间也是如此。作者没有多写自己的直观感受,而是把更多的笔墨用于谆谆教导和万般叮咛:“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强忍住泪水说完这些,送走女儿才发现自己还是控制不了自己,只能与幼女相对而泣。一个情感复杂、无可奈何的慈父形象由此跃然纸上。

  全诗情真语挚,至性至诚。慈父之爱,骨肉深情,令人感动。“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两句,可作为嫁妆的千秋典范。

参考资料:
1、 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17-18 .

sòngyángshì

wéiyìng tángdài 

yǒngfāng chūxíngyōuyōu 
jīnyǒuxíng jiāngqīngzhōu 
ěrbèishì niànróu 
yòuwéizhǎngsuǒ liǎngbiéxiū 
duìjiézhōngcháng wǎngnánliú 
xiǎoquēnèixùn shìyōu 
làituōlìngmén rènshùyóu 
pínjiǎnchéngsuǒshàng cóngdàizhōu 
xiàogōngzūndào róngzhǐshùnyóu 
biézàijīnchén jiàněrdāngqiū 
xiánshǐqiǎn língǎnnánshōu 
guīláishìyòu línglèiyuányīngliú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