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庙亦林麓,琴书几往还。绿齐芳草岸,红尽海棠山。
古庙亦林麓,琴书几往还。绿齐芳草岸,红尽海棠山。
不断岩泉响,争飞野鸟閒。何当杂渔牧,难得是愚顽。
不断岩泉响,争飞野鸟閒。何当杂渔牧,难得是愚顽。

zhōumiàoxiá--liángzhuàng

miàolínqínshūwǎnghái绿fāngcǎoànhóngjǐnhǎitángshān

duànyánquánxiǎngzhēngfēiniǎoxiándāngnánshìwán

梁以壮

梁以壮

梁以壮(一六○七─?),字又深,号芙汀居士。番禺人。以壮祖在明朝历有宦声,夙有家学。以壮年十一负文字之名,弱冠即有著述,后曾出岭游历。著有全集二十六卷,《兰扃前集》为其另行编选。 ▶ 223篇诗文

猜您喜欢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春情只到梨花薄¹,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²人间犹有未招魂³
译文:春天的景致又到了梨花零落的时候,夕阳西下,黄昏降临,却不知道人间尚夕人相思惆怅,不能自已。
注释:¹梨花薄:谓梨花丛密之处。薄:指草木丛生之处。²不道:犹不管、不顾。³招魂:招生者之魂。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为伊判作梦中人,索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银笺(jiān)¹别梦当时句,密绾(wǎn)同心苣(jù)²。为伊判作³梦中人,索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译文:曾经浓情蜜意,海誓山盟。为了她甘愿做梦中之人,于是整日对着她的画像呼唤,希望能以至诚打动她,让她像“真真”那样从画中走出来与我相会。
注释:¹银笺:涂有银粉的笺纸。²同心苣:相连锁的火炬状图案花纹,亦指织有这种图案的同心结。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³判作:甘愿作。⁴索:犹应,须,得。⁵真真:美人之代称。此处借指所思之情人或妻子。
同心苣是织有相连的火炬形图案的同心结,和记载了誓言的素笺一样是爱情的信物。这些现实的东西无时无刻不对容若证明着当初的恩爱欢娱。面对这些几乎要仓皇而逃的容若,赶紧由实入虚,用“清夜唤真真”之典,写想象中的情景。容若似乎幻想着像传奇故事中那样,只要长唤不歇,伊人就会从画图上走下来和自己重聚。传说中,书生迷上画屏中的女子,奈何其不能来到世上,只可痴痴长唤。后书生得高人指点,唤百日后,灌以百家彩灰酒,真真出现在眼前了。幸福生活开始了,两人有了孩子,如此美满了也是很好的罢。纵使情深,书生还是受到了别人的影响,取了剑想除去来路不明的真真。真真心亦冷去,只携子离开,重入画屏,再不出来。清夜长唤,也仅是沉默的伤透了的画中人了。

měirén ·chūnqíngzhǐdàohuā

lánxìng qīngdài 

chūnqíngzhǐdàohuā piànpiàncuīlíngluò yángshìjìnhuánghūn dàorénjiānyóuyǒuwèizhāohún 
yínjiānbiémèngdāngshí wǎntóngxīn wèipànzuòmèngzhōngrén suǒxiànghuàqīnghuànzhēnzhēn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浮云在空碧¹,来往议阴晴。
译文:浮云在万里澄碧的晴空上来往飘荡,似乎在把天气的阴晴酝酿。
注释:¹空碧:即“碧空”。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荷雨¹洒衣湿,蘋(pín)²吹袖清。
译文:微雨轻敲着荷叶,发出细碎急促的声响,不一会也洒湿了衣裳;从水面浮萍间飘来的和风吹拂着衣袖,带来一阵清凉。
注释:¹荷雨:化用李商隐诗句“留得枯荷听雨声”。指沿途有荷花,下的雨不大。²蘋风:从水面浮萍之间飘来的风。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鹊声喧¹日出,鸥性狎(xiá)²波平。
译文:忽而雨过天晴,喜鹊喳喳喧闹,迎接朝阳;鸥鸟也在风平浪静的水面尽情游翔。
注释:¹喧:声音大而嘈杂。是说喜鹊对日出的喜悦。²狎:亲热、玩乐的意思。是说水鸥在波平如镜的水面上尽情地玩乐。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chéng)¹
译文:经过风吹雨洗之后,山色更加明净秀丽,它虽然不言不语,却使人醉意全消,神清气爽。
注释:¹酲:酒醒后的困惫状态。这里指山色的可爱,能够使人神清气爽,困意全消。

  首联写天气,统摄全局,极精采。两句诗应连起来读、连起来讲:飘浮的云朵在碧空里你来我往,忙于“议”,“议”什么?“议”究竟是“阴”好,还是“晴”好。“议”的结果怎么样,没有说,接着便具体描写“山行”的经历和感受:“荷雨酒衣湿”,下起雨来了;“鹊声喧日出”,太阳又出来了。浮云议论不定,故阴晴也不定。宋人诗词中往往用拟人化手法写天气,姜夔《点绛唇》中的“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尤有名。但比较而言,王质以浮云“议阴晴”涵盖全篇,更具匠心。

  “荷雨”一联承“阴”。先说“荷雨”,后说“酒衣湿”,见得先听见雨打荷叶声而后才意识到下雨,才感觉到“衣湿”。这雨当然比“沽衣欲湿杏花雨”大一点,但大得也有限。同时,有荷花的季节衣服被雨酒湿,反而凉爽些。“蘋风”是从浮萍之间吹来的风,说它“吹袖清”,见得那风也并不狂。雨已湿衣,再加风吹,其主观感受是“清”而不是寒,表明如果没有这风和雨,“山行”者就会感到炎热了。

  “鹊声”一联承“晴”。喜鹊喜干厌湿,所以叫“干鹊”。雨过天晴,喜鹊“喧”叫,这表现了鹊的喜悦,也传达了人的喜悦。试想:荷雨湿衣,虽然暂时带来爽意,但如果继续下,没完没了,“山行”者就不会很愉快;所以诗人写鹊“喧”,也正是为了传达自己的心声。“喧”后接“日出”,造句生新:“喜鹊喧叫:‘太阳出来了!’多么传神!“鹊声喧日出“,引人向上看,由“鹊”及“日”;“鸥性狎波平”引人向下看,由“鸥”及“波”。鸥,生性爱水,但如果风急浪涌,它也受不了。如今雨霁风和,“波平”如镜,鸥自然尽情玩乐。“狎”字也像“喧”字一样用得很精彩,“狎”有“亲热”的意思。也有“玩乐”的意思,这里都适用。

  像首联一样,尾联也用拟人化手法,其区别在于前者正用,后者反用。有正才有反,从反面说,“山色不言语”,从正面说,自然是“山色能言语”。惟其能言语,所以下句用了个“唤”字。刚经过雨洗的“山色”忽受阳光照耀,明净秀丽,“不言语”已能“唤醒三日醒”;对于并未喝酒烂醉的人来说,自然更加神清气爽,赏心悦目。

  以“山行”为题,结尾才点出“山”,表明人在“山色”之中。全篇未见“行”字,但从浮云往来到荷雨湿衣、蘋风吹袖、鹊声喧日、鸥性狎波,都是“山行”过程中的经历、见闻和感受。合起来,就是所谓“山行即事”。全诗写得兴会淋漓,景美情浓,艺术构思也相当精巧。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宋诗举要: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56页

shānxíngshì--wángzhì

yúnzàikōngláiwǎngyīnqíng

湿shīpíngfēngchuīxiùqīng

quèshēngxuānchūōuxìngxiápíng

shānyánhuànxǐngsānchéng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译文:初春的严寒里,十天来我未曾走出家门,不知道江边柳丝,已摇曳着新的青春。
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¹闻决决²流冰谷³,尽放青青(mò)烧痕
译文:渐渐听到山谷中流冰融化的声音,原野上一望无际的新草,遮没了烧过野火的旧痕。
注释:¹稍:犹“渐”。²决决:水流貌。³冰谷:尚有薄冰的溪谷。⁴青青:指新生的野草。⁵烧痕:旧草为野火所烧,唯余痕迹。烧,指野火。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数亩荒(huāng)¹留我住,半瓶浊(zhuó)酒待君温²
译文:几亩荒僻的田园留我在这儿居住,半瓶浑浊的老酒等待友人来温。
注释:¹数亩荒园:指女王城东禅庄院。²温:稍微加热。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hún)¹
译文:去年今日我走在关山道路,细雨中梅花开放正暗自断魂。
注释:¹断魂:形容情深或哀伤。

  首联写春天来得很快,因“春寒”,仅仅十天不出门,而江边柳树已一片嫩绿。“江柳已摇村”的“摇”字很形象,活画出春风荡漾、江柳轻拂的神态。

  颔联进一步描写春景。关于决决,卢纶《山店》有“决决溪泉到处闻”之句。关于冰谷,柳宗元《晋问》:“雪山冰谷之积,观者胆掉。”谷中尚有冰,说明是早春。早春溪流甚细,故冠以“稍闻”二字,用词精确。青青,新生野草的颜色。后句说青青新草覆盖了旧有烧痕。冠以“尽放”二字,更显得春意盎然。

  颈联写潘、古、郭三人为他饯行。“数亩荒园”,点明了饯行的地点。“留我住”,“待君温”,写出了三人对苏轼的深厚情谊。而这个地方正是他一年前赴黄州所经之地,此时友人的情谊,使他回想起一年以前的孤独和凄凉。因此,尾联转以回忆作结。

  前一年苏轼赴黄州途中所作的《梅花二首》,写得非常凄苦,催人泪下。其一说:“春来幽谷水潺潺,的皪梅花草棘间。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的皪的梅花生于草棘,已令人心寒,又被“东风”吹落殆尽。其二说:“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梅花开于草棘中,无人欣赏,已够无聊了;而又为“东风”摧落,或随飞雪度关山,或随清溪流黄州,更令人愁苦。所谓“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即指此。末句化用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他此时也是“路上行人”,尾联不止是回忆“去年今日”,也是在写“今年今日”,汪师韩评价说:“含蕴无穷。”(《苏诗选评笺释》)

  这首诗前四句写“往岐亭”途中所见,五六句写女王城饯别,末二句因饯别而联想到前一年无人“把酒慰深幽”。表面上看,全诗“于题不甚顾”(冯班语,见《纪批瀛奎律髓》),实际是紧扣题意。写初春之景,景色如画;写友人之情,情意深厚。全诗一气贯注,看似信笔挥洒,实则勾勒甚密,有天机自得之妙。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407-408
2、 孙凡礼 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115-116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东门之杨,其叶牂(zāng)¹。昏²以为期³,明星煌煌(huáng)
译文:我依偎着东城门外小白杨,浓密叶片辉映着金色夕阳。约好黄昏时相会在老地方,却让我苦等到明星闪闪亮。
注释:¹牂牂:风吹树叶的响声。一说枝叶茂盛的样子。²昏:黄昏。³期:约定的时间。⁴明星:明亮的星星。一说启明星,晨见东方。⁵煌煌:明亮的样子。
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晢晢。
东门之杨,其叶肺(fèi)¹。昏以为期,明星晢(zhé)²
译文:我来到东城门外白杨林边,晚霞映红了白杨浓密叶片。明明和人家约好黄昏见面,却让我苦等到星星嵌满天。
注释:¹肺肺:枝叶茂盛的样子。²晢晢:明亮的样子。

  这首诗中那在白杨树下踯躅的人儿,究竟是男、是女,很难判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或她)一定是早早吃罢晚饭,就喜孜孜来到城东门外赴约了。这约会在初恋者的心上,既隐秘又新奇,其间涌动着的,当然还有几分羞涩、几分兴奋。陈国都城的“东门”外,又正是男女青年的聚会之处,那里有“丘”、有“池”、有“枌”(白榆),“陈风”中的爱情之歌《东门之池》、《宛丘》、《月出》、《东门之枌》,大抵都产生于这块爱情圣地。

  此时主人公的伫足之处,正有一排挺拔高耸的白杨。诗中描述它们“其叶牂牂”、“其叶肺肺”,可见正当叶儿繁茂、清碧满树的夏令。当黄昏降临、星月在天的夜晚,乌蓝的天空撒下银白的光雾,白杨树下便该映漾出一片怎样摇曳多姿的树影。清风吹过,满树的叶儿便“牂牂”、“肺肺”作响。这情景在等候情人的主人公眼中,起初一定是异常美妙的。故诗之入笔,即从黄昏夏夜中的白杨写起,表现着一种如梦如幻的画境;再加上“牂牂”、“肺肺”的树声,听来简直就是心儿的浅唱低回。

  但当主人公久待情人而不见的时候,诗情便出现了巨大的逆转。“昏以为期,明星煌煌”、“昏以为期,明星晢晢”——字面的景象似乎依然很美,那“煌煌”、“晢晢”的启明星,高高升起于青碧如洗的夜空,静谧的世界便全被这灿烂的星辰照耀了。然而,约会的时间明明是在黄昏,此时却已是斗转星移的清寂凌晨,连启明星都已闪耀在东天,情人却不知在哪儿。诗讲究含蓄,故句面上始终未出现不见情人的字眼。但那久待的焦灼,失望的懊恼,分明已充溢于字里行间。于是“煌煌”闪烁的“明星”,似也感受了“昏以为期”的失约,而变得焦灼不安了;就是那曾经唱着歌儿似的白杨树声,也化成了一片嘘唏和叹息。

  此诗运用的并非“兴”语,而是情景如画的“赋”法描摹。在终夜难耐的等待之中,借白杨树声和“煌煌”明星之景的点染,来烘托不见伊人的焦灼和惆怅,无一句情语,而懊恼、哀伤之情自现。这正是此诗情感抒写上的妙处。由于开笔一无征兆,直至结句方才暗示期会有失,更使诗中的景物描摹,带有了伴随情感逆转而改观的不同色彩,造成了似乐还哀的氛围递换、变化的效果。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270-271

dōngménzhīyáng

míng xiānqín 

dōngménzhīyáng zāngzāng hūnwéi míngxīnghuánghuáng 
dōngménzhīyáng fèifèi hūnwéi míngxīngzhézhé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¹曰:“无或²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³之物也,一日暴(pù)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¹⁰国之¹¹¹²弈者也。使¹³弈秋诲¹⁴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¹⁵有鸿鹄(hú)¹⁶将至¹⁷,思¹⁸¹⁹弓缴(zhuó)²⁰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孟子说:“对于君王的不聪明,不必奇怪。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东西,(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没有能生长的。我见君王的次数很少,我退居在家,那些小人又会来君王身边,我对他刚有的那点善心的萌芽又能怎么样呢?(好比下棋,)下棋作为技艺,是小技艺;不专心致志,就学不到手。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棋艺不如前一个人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说:不是这样的。。
注释:¹孟子:名轲,字子舆东周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²无或:不值得奇怪。或:同“惑”,奇怪。³易生:容易生长。⁴暴:同“曝”,晒。⁵罕:少。⁶如……何:对……怎么样。⁷弈:围棋。⁸数:技术,技巧。⁹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¹⁰通:整个,全部。¹¹之:的。¹²善:善于,擅长做…的人。¹³使:假使。¹⁴诲:教导。¹⁵以为:认为,觉得。¹⁶鸿鹄:天鹅。¹⁷将至:将要到来。¹⁸思:想。¹⁹援:拿起。²⁰缴:系在箭上的绳,代箭。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