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人物古犹今,只恐前身是道林。
处处经行常自适,不妨谭笑不妨吟。
南朝人物古犹今,只恐前身是道林。
处处经行常自适,不妨谭笑不妨吟。
徐铉

徐铉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 431篇诗文

猜您喜欢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李白乘舟将欲行¹,忽闻岸上踏(tà)²声。
译文: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注释:汪伦:李白的朋友。¹将欲行:敦煌写本《唐人选唐诗》作“欲远行”。²踏歌: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足踏地为节拍的歌舞形式,可以边走边唱。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桃花潭(tán)¹水深千尺²,不及³汪伦送我情。
译文: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注释:¹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¹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³不及:不如。

  此诗是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诗的两句描写的是送别的场面。“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诗人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那种语言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 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中国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然而,李白《赠汪伦》的表现特点是:坦率,直露,缺少含蓄。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而《赠汪伦》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284

zèngwānglún

bái tángdài 

báichéngzhōujiāngxíng wénànshàngshēng 
táohuātánshuǐshēnqiānchǐ wānglúnsòngqíng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bīng)¹如水²,吴盐³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wò)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shēng)
译文:并州产的剪刀非常锋利,吴地产的盐粒洁白如雪,女子的纤纤细手剥开新产的熟橙。锦制的帷帐中刚刚变暖,兽形的香炉中烟气不断,二人相对着把笙调弄。
注释:¹并刀:并州出产的剪刀。²如水:形容剪刀的锋利。³吴盐:吴地所出产的洁白细盐。⁴幄:帐。⁵兽烟:兽形香炉中升起的细烟。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低声问:向谁行(xíng)¹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²少人行!
译文:女子低声地探问情人:今夜您到哪里去住宿?时候已经不早了,城上已报三更。外面寒风凛冽,路上寒霜浓重马易打滑,不如不要走了,街上已经少有人行走!
注释:¹谁行:哪边,何处。²直是:就是。

  此词上片描绘室内情景:破新橙,焚兽香,坐吹笙;下片想象室外情景:时已三更,马滑霜浓,行人稀少。前者实写,用实物烘托室内温馨气氛;后者虚写,以语言渲染室外寒冷景象。全词曲折细致地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表露出彼此相爱的心情,为后世历代词家所称赏。

  上片以男方的视角写美人的热情待客,抒发新女子情投意合的情感。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在那吴盐白洁似雪的夜里,并州的剪刀凉白如水,美人以她纤细的手指,轻轻地切开新橙。这几句是描写男女夜晚相聚,美人切新橙共尝的亲热情景。

  “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新坐调笙”──室内是暖烘烘的帏幕,刻着兽头的香炉(叶嘉莹:兽形的香)轻轻升起沉水的香烟。只有两个人相新坐着,女子正调弄着手里的笙,试试它的音响;男子显然也是精通音乐的,他从女子手中接过笙来,也试吹了几声,评论它的音色的音量,再请女子吹奏一支曲子。这里也仅仅用了三句话,而室内的气氛,两个人的情态,彼此的关系,男子和女子身分,已经让人们看得清清楚楚了。

  下片以叙事的方式来抒情,改用女方的口吻来传情,有层次,有曲折,人物心情的宛曲,心理活动的幽微,人物形象的刻画和生活细节的描写更是十分细腻逼真。

  “低声问”一句直贯篇末。谁问?未明点。为何问?也未说明。“向谁行宿?”的文化自知是男子的告辞引起。写来空灵含蓄,挽留的意思全用“问”话出之,更有味。只说深夜“城上已三更”,路难“马滑霜浓”,“直是少人行。”只说“不如休去”,表情措语,分寸掌握极好。

  这首词,通过新女子特有口吻惟妙惟肖的刻画,曲折深微的写出新象的细微心理状态,追述作者自己在秦楼楚馆中的经历,大有呼之欲出之概。词结束在“问”上,结束在期待的神情上,意味尤长。无限情景,都自先手破橙人口中说出,更不别作一语。意思幽微,篇章奇妙。

  词中所写的男女之情,意态缠绵,恰到好处,可谓“傅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不沾半点恶俗气昧;又能语工意新。这种写生的技巧,用在散文方面已经不易着笔,用在诗词方面就更不容易了。单从技巧看,周邦彦实在是此中高手。

参考资料:
1、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15页
2、 傅璇琮、李克 .《婉约词 豪放词》 :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9 :第145-146页 .
3、 刘扬忠 .《周邦彦词选评》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第6页 .
4、 《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241页

shàoniányóu ·bīngdāoshuǐ

zhōubāngyàn sòngdài 

bīngdāoshuǐ yánshèngxuě xiānshǒuxīnchéng jǐnchūwēn shòuyānduàn xiāngduìzuòtiáoshēng 
shēngwèn xiàngshuíxíng宿 chéngshàngsāngēng huáshuāngnóng xiū zhíshìshàorénxíng 
攀天莫登龙,走山莫骑虎。
攀天莫登龙,走山莫骑虎。
译文:要想升天飞仙,千万不要骑龙,要想游历河川,千万不能骑着老虎。
贵贱结交心不移,唯有严陵及光武。
贵贱结交心不移,唯有严陵(líng)¹及光武。
译文:朋友相交应不分贵贱,就像东汉的严陵和光武帝一样。
注释:¹严陵:严光,字子陵,东汉余姚人。
周公称大圣,管蔡宁相容。
周公¹称大圣,管蔡(cài)²宁相容。
译文:可惜周公执政时是如此的贤明,管叔和蔡叔为什么还苦苦相逼,不能相容呢?
注释:¹周公: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²管蔡:管叔和蔡叔,是周武王的弟弟。
汉谣一斗粟,不与淮南舂。
汉谣一斗粟(sù),不与淮南舂(chōng)¹
译文:汉代歌谣中说“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汉文帝却容不下淮南王,将他流放。
注释:¹“汉谣”两句:讲的是汉文帝与淮南王之间的兄弟恩怨故事。
兄弟尚路人,吾心安所从。
兄弟尚路人,吾心安所从。
译文:骨肉兄弟尚且如同路人,我要结交的知己哪里会有呀?
他人方寸间,山海几千重。
他人方寸间,山海几千重。
译文:朋友虽然表面上亲密无间,可是心却如同隔着千重山、千重海。
轻言托朋友,对面九疑峰。
轻言托朋友,对面九疑峰¹
译文:和他们相交时,就像面对着九疑山一样,让人分不清真假,茫然找不到边际。
注释:¹九疑峰:山名。在湖南宁远县南。其山九谷皆相似,故称“九疑”。
开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
开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
译文:许多花长在一个树枝上,必然会早早凋谢,桃李开花虽然很美丽,但不如松柏能四季常青,朋友也是一样。
管鲍久已死,何人继其踪。
管鲍(bào)¹久已死,何人继其踪。
译文:管仲和鲍叔牙这样彼此信任的朋友早已死去,不知道后世还有没有人像他们一样,结交朋友能够贵贱不相移。
注释:¹管鲍: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
此诗叹结交挚友之难。全诗可分为三段。前四句为第一段。首二句比兴,喻交友须慎重;三四句从正面列举贵贱结交而心不移的典范。中四句为第二段,从反面列举兄弟尚不容的事例。末十句为议论,直接表达诗人对结友不易的看法。“兄弟”四句言兄弟尚且如同路人,他人之间的感情隔阂应如山之高,如海之深。“轻言”二句谓不可轻信、轻托朋友。“开(多)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喻轻诺必寡信,美言必不信,多交必涉滥,是“轻言”二句的形象化。结尾二句呼唤交友古风的重现。议论部分层层推出,条理井然,虚实相间。

kōnghóuyáo--bái

pāntiāndēnglóngzǒushān

guìjiànjiéjiāoxīnwéiyǒuyánlíngguāng

zhōugōngchēngshèngguǎncàiníngxiāngróng

hànyáodòuhuáinánchōng

xiōngshàngrénxīnānsuǒcóng

rénfāngcùnjiānshānhǎiqiānzhòng

qīngyántuōpéngyǒuduìmiànjiǔfēng

kāihuāzǎoluòtáosōng

guǎnbàojiǔrénzōng

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
(zhà)¹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
译文:霅溪湾里一钓鱼为生的渔翁,舴艋小舟做家一会向西一会向东。
注释:渔父:一名“渔歌子”。¹霅溪:水名,在今浙江。
江上雪,浦边风,笑着荷衣不叹穷。
江上雪,浦(pǔ)¹边风,笑着荷衣²不叹穷。
译文:江上的白雪,水滨的清风陪伴,面带笑容,身着荷叶做的衣服并不感觉自己贫穷。
注释:¹浦:水边、岸边。²荷衣:用荷叶编成的衣。此处指隐士的衣服。

··yúnwāndiàowēng--zhāngzhì

zhàwāndiàowēngměngwèijiā西dōng

jiāngshàngxuěbiānfēngxiàozhetànqióng

才睡。愁压衾花碎。细数更筹,眼看银虫坠。
才睡。愁压衾(qīn)¹碎。细数更(gēng)(chóu)²,眼看银虫³坠。
译文:刚刚睡下。沉重的愁思,仿佛要把衾被上的花卉图案压碎。细细数着更筹,眼看着灯花落下。
注释:玉连环影:词牌名,此调谱律不载,或亦自度曲。“愁压”句:此为夸张之语,谓愁绪之沉重,仿佛将被子上的花也要压碎了。¹衾花:指织印在被子上的花卉图案。²更筹:古时夜间用于报时用的计时竹签,这里借指时间。³银虫:指蜡烛的烛花。
梦难凭,讯难真,只是赚伊终日两眉颦。
梦难凭,讯¹难真,只是赚²伊终日两眉颦(pín)³
译文:梦境不可信,音讯难成真,只取得了她终日里蹙起的两弯蛾眉。
注释:¹讯:音信。²赚:赚得,取得。³颦:指女子皱眉的样子。

  这首词的上片写自己一方相思惆怅,孤独无眠。下片突发奇想,一下转到了描绘对方相思的情景,说她也整日里相思而致眉头频皱。如此跳跃之笔,不惟灵动,且更显思致深厚。全词情致含婉,流美动人。

  上阙写词人相思惆怅,孤衾难眠。不知道这一晚纳兰又是如何在他那百转千嘲的惆怅中度过的,好不容易睡下,却辗转难眠。几经反复,算了。披衣坐起,却只剩下一声“才睡”的叹息。想来,纳兰最开始应该强迫自己睡下的,只是“愁压衾花碎”,梦难成,愁却小见少,睡也多愁,不睡也罢。前人对于“愁”的描述,有说流不尽的李后主《浪淘沙》: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亦有说载不动的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而此处纳兰说愁,却只是唯美,让人觉得安静而小心翼翼,一如词人的多情与体贴。“细数更筹,眼看银虫坠”,长夜漫漫,此刻的纳兰却只是坐在时间的边上,看着银烛渐消,烛泪点点,缓缓流下、汇聚、变凉。欧阳澈在《小重山》里说“无眠久,通夕数更筹”,纳兰到底数了多久,或许是一夜。那这样的“一夜”又发生了多少次,无从知晓,只是远远地看着他的影子,让人觉得怜惜而心疼。

  下阙笔锋一跃,突发奇想地揣测起恋人此时的情景。他想象此时的伊人也正因幻梦难凭,情郎音讯不明,整日里相思而眉头频皱。烛光恍惚,最有梦幻的感觉,此时相逢却犹恐是梦。多情人,睡梦难凭,那就醒着梦义何妨,纳兰这时大概也在模拟相见的情景吧。 “讯难真”,可知纳兰一定是向太多的人问询了“伊”的消息,然而各人各话、消息缤纷混杂,以致真假难辨了,却可怜了纳兰的一片痴心。最后一句“只是赚伊终日两眉颦”最见纳兰体贴,不禁让人联想到《红楼梦》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龄官划蔷痴及局外”中宝玉只顾着提醒龄官躲雨,而全忘了自己也在雨中的事。痴情者总爱忘了自己,纳兰也如是。

  上下阕一为实情,一为虚设之景,但对恋人的相思痴恋之情游走于字里行间,一以贯之。整首词灵动跳跃,使得意境全出,雅致玄妙。

参考资料:
1、 《经典读库》编委会编著.人间最美纳兰词精选: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11:第96页
2、 (清)纳兰性德著.聂菁菁主编,纳兰词全编全赏: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11:第369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