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塔势如涌出¹,孤高耸天宫。
译文:宝塔宛如平地涌出,孤高巍峨耸入天宫。
注释:高适:唐朝边塞诗人,景县(今河北景县)人。薛据,荆南人,《唐诗纪事》作河中宝鼎人。浮图,原是梵文佛陀的音译,这里指佛塔。¹涌出:形容拔地而起。
登临出世界¹,蹬(dèng)²道盘³虚空。
译文:登上去像走出人间,蹬踏梯道盘旋空中。
注释:¹出世界:高出于人世的境界。世界,人世的境界。²磴:石级。³盘:曲折。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突兀¹临神州,峥(zhēng)(róng)²如鬼工³
译文:高峻突出镇定神州,峥嵘胜过鬼斧神工。
注释:¹突兀:高耸貌。²峥嵘:形容山势高峻。³鬼工:非人力所能。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四角¹(ài)²白日,七层³摩苍穹。
译文:四角伸展挡住白日,七层紧紧连着苍穹。
注释:¹四角:塔的四周。²碍:阻挡。³七层:塔本六级,后渐毁损,武则天时重建,增为七层。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下窥(kuī)指高鸟,俯听闻惊风¹
译文:下看飞鸟屈指可数,俯听山风呼啸迅猛。
注释:¹惊风:疾风。
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
译文:山连山如波涛起伏,汹涌澎湃奔流向东。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青槐(huái)夹驰道¹,宫馆²何玲珑。
译文:青槐夹着笔直驰道,楼台宫殿何等玲珑。
注释:¹驰道:可驾车的大道。²宫馆:宫阙。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¹
译文:秋天秀色从西而来,苍苍茫茫弥漫关中。
注释:¹关中:指今陕西中部地区。
五陵¹北原上,万古青蒙蒙。
译文:长安城北汉代五陵,万古千秋一派青葱。
注释:¹五陵:指汉代五个帝王的陵墓,即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及昭帝平陵。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净理¹了可悟,胜因²(sù)³所宗。
译文:清净佛理完全领悟。善因素来为人信从。
注释:¹净理:佛家的清净之理。²胜因:佛教因果报应中的极好的善因。³夙:素来。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誓将挂冠¹去,觉道²资无穷。
译文:立誓归隐辞官而去,信奉佛道其乐无穷。
注释:¹挂冠:辞官归隐。²觉道:佛教的达到消除一切欲念和物我相忘的大觉之道。

  此诗开头两句:“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自下而上仰望,只见巍然高耸的宝塔拔地而起,仿佛从地下涌出,傲然耸立,直达天宫。用一“涌”字,增强了诗的动势,既勾勒出了宝塔孤高危耸之貌,又给宝塔注入了生机,将塔势表现得极其壮观生动。

  接下去四句:“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临神州,峥嵘如鬼工。”写登临所见、所感,到了塔身,拾级而上,如同走进广阔无垠的宇宙,蜿蜒的石阶,盘旋而上,直达天穹。此时再看宝塔,突兀耸立,如神工鬼斧,简直不敢相信人力所及。慈恩寺塔,不仅雄伟,而且精妙。

  再下去四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写登上塔顶所见,极力夸张塔体之高,摩天蔽日,与天齐眉,低头下望,鸟在眼下,风在脚下。这鸟和风,从地面上看,本是高空之物,而从塔上看,就成了低处之景,反衬宝塔其高无比。

  下面八句,以排比句式依次描写东南西北四方景色。“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描绘东面山景,连绵起伏,如滚滚巨浪;“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状摹南面宫苑,青槐葱翠,宫室密布,金碧交辉;“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刻写西面秋色,金风习习,满目萧然,透着肃杀之气;“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写北边陵园,渭水北岸,座立着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它们是前汉高帝、惠帝、文帝、景帝、武帝五位君王的陵墓。当年,他们创基立业,轰轰烈烈,如今却默然地安息在青松之下。诗人对四方之景的描绘,从威壮到伟丽,从苍凉到空茫,景中有情,也寄托着诗人对大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忧思。

  末了四句,“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诗人想辞官事佛,此时,岑参得知,前方主将高仙芝出征大食,遭遇挫折;当朝皇帝唐玄宗,年老昏聩;朝廷之内,外戚宦官等祸国殃民;各方藩镇如安禄山、史思明等图谋不轨,真可谓“苍然满关中”,一片昏暗。诗人心中惆怅,认为佛家清净之理能使人彻悟,殊妙的善因又是自己向来的信奉,因此想学逢萌,及早挂冠而去,去追求无穷无尽的大觉之道。

  这首诗主要写佛塔的孤高以及登塔回望景物,望而生发,忽悟佛理,决意辞官学佛,以求济世,暗寓对国是无可奈何的情怀。全诗状写佛塔的崔嵬和景色的壮丽十分成功。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316-318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05-206

gāoshìxuēdēngēn

cénshēn tángdài 

shìyǒngchū gāosǒngtiāngōng 
dēnglínchūshìjiè dèngdàopánkōng 
shénzhōu zhēngróngguǐgōng 
jiǎoàibái céngcāngqióng 
xiàkuīzhǐgāoniǎo tīngwénjīngfēng 
liánshānruòtāo bēnzǒucháodōng 
qīnghuáijiāchídào gōngguǎnlínglóng 
qiūcóng西lái cāngránmǎnguānzhōng 
língběiyuánshàng wànqīngméngméng 
jìngliǎo shèngyīnsuǒzōng 
shìjiāngguàguān juédàoqióng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宝塔宛如平地涌出,孤高巍峨耸入天宫。

登上去像走出人间,蹬踏梯道盘旋空中。

高峻突出镇定神州,峥嵘胜过鬼斧神工。

四角伸展挡住白日,七层紧紧连着苍穹。

下看飞鸟屈指可数,俯听山风呼啸迅猛。

山连山如波涛起伏,汹涌澎湃奔流向东。

青槐夹着笔直驰道,楼台宫殿何等玲珑。

秋天秀色从西而来,苍苍茫茫弥漫关中。

长安城北汉代五陵,万古千秋一派青葱。

清净佛理完全领悟。善因素来为人信从。

立誓归隐辞官而去,信奉佛道其乐无穷。

注释

高适:唐朝边塞诗人,景县(今河北景县)人。薛据,荆南人,《唐诗纪事》作河中宝鼎人。浮图,原是梵文佛陀的音译,这里指佛塔。

涌出:形容拔地而起。

出世界:高出于人世的境界。世界,人世的境界。

磴:石级。

盘:曲折。

突兀:高耸貌。

峥嵘:形容山势高峻。

鬼工:非人力所能。

四角:塔的四周。

碍:阻挡。

七层:塔本六级,后渐毁损,武则天时重建,增为七层。

惊风:疾风。

驰道:可驾车的大道。

宫馆:宫阙。

关中:指今陕西中部地区。

五陵:指汉代五个帝王的陵墓,即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及昭帝平陵。

净理:佛家的清净之理。

胜因:佛教因果报应中的极好的善因。

夙:素来。

挂冠:辞官归隐。

觉道:佛教的达到消除一切欲念和物我相忘的大觉之道。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年)秋,岑参自安西回京述职,相邀高适、薛据、杜甫储光羲等同僚诗友,出城郊游,来到慈恩寺,见宝塔巍峨俊逸,拾级而上,触景生情,遂吟诗唱和以助兴。高适首唱,作《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其余人相和,岑参此诗就是当时的和诗之一。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316-318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05-206
赏析

  此诗开头两句:“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自下而上仰望,只见巍然高耸的宝塔拔地而起,仿佛从地下涌出,傲然耸立,直达天宫。用一“涌”字,增强了诗的动势,既勾勒出了宝塔孤高危耸之貌,又给宝塔注入了生机,将塔势表现得极其壮观生动。

  接下去四句:“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写登临所见、所感,到了塔身,拾级而上,如同走进广阔无垠的宇宙,蜿蜒的石阶,盘旋而上,直达天穹。此时再看宝塔,突兀耸立,如神工鬼斧,简直不敢相信人力所及。慈恩寺塔,不仅雄伟,而且精妙。

  再下去四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写登上塔顶所见,极力夸张塔体之高,摩天蔽日,与天齐眉,低头下望,鸟在眼下,风在脚下。这鸟和风,从地面上看,本是高空之物,而从塔上看,就成了低处之景,反衬宝塔其高无比。

  下面八句,以排比句式依次描写东南西北四方景色。“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描绘东面山景,连绵起伏,如滚滚巨浪;“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状摹南面宫苑,青槐葱翠,宫室密布,金碧交辉;“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刻写西面秋色,金风习习,满目萧然,透着肃杀之气;“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写北边陵园,渭水北岸,座立着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它们是前汉高帝、惠帝、文帝、景帝、武帝五位君王的陵墓。当年,他们创基立业,轰轰烈烈,如今却默然地安息在青松之下。诗人对四方之景的描绘,从威壮到伟丽,从苍凉到空茫,景中有情,也寄托着诗人对大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忧思。

  末了四句,“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诗人想辞官事佛,此时,岑参得知,前方主将高仙芝出征大食,遭遇挫折;当朝皇帝唐玄宗,年老昏聩;朝廷之内,外戚宦官等祸国殃民;各方藩镇如安禄山、史思明等图谋不轨,真可谓“苍然满关中”,一片昏暗。诗人心中惆怅,认为佛家清净之理能使人彻悟,殊妙的善因又是自己向来的信奉,因此想学逢萌,及早挂冠而去,去追求无穷无尽的大觉之道。

  这首诗主要写佛塔的孤高以及登塔回望景物,望而生发,忽悟佛理,决意辞官学佛,以求济世,暗寓对国是无可奈何的情怀。全诗状写佛塔的崔嵬和景色的壮丽十分成功。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316-318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05-206
岑参

岑参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天宝三载(744年),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三年后获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时,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刺史,故世称“岑嘉州”。约大历四年(769年)秋冬之际,岑参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二岁(51周岁)。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边塞诗尤多佳作。 ▶ 424篇诗文

猜您喜欢
绝嗜禁欲,所以除累。抑非损恶,所以禳过。贬酒阙色,所以无污。
绝嗜(shì)禁欲,所以除累。抑¹非损²恶,所以禳(ráng)³。贬酒阙(quē)色,所以无污。
译文:杜绝不良的嗜好,禁止非分的欲望,这样可以免除各种牵累;抑制不合理的行为,减少邪恶的行径,这样可以避免过失;谢绝酒色侵扰,这样可以不受玷污。
注释:¹抑:压制、控制。²损:减少。³过:过失、错误。
避嫌远疑,所以不误。博学切问,所以广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避嫌远疑,所以不误。博学切问¹,所以广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译文:回避嫌疑,远离惑乱,这样可以不出错误。 广泛地学习,仔细地提出各种问题,这样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行为高尚,辞锋不露,这样可以修养身心、陶冶性情。
注释:¹博学切问:广博地学习,对学问详细地询问。
恭俭谦约,所以自守。深计远虑,所以不穷。亲仁友直,所以扶颠。
恭俭谦约,所以自守。深计远虑,所以不穷。亲仁友直,所以扶颠。
译文:肃敬、节俭、谦逊、简约,这样可以守身不辱;深谋远虑,这样可以不至于困危;亲近仁义之士,结交正直之人,这样可以在逆境中得到帮助。
近恕笃行,所以接人。任材使能,所以济物。殚恶斥谗,所以止乱。(殚恶 一作:瘅恶)
近恕笃(dǔ)¹,所以接人。任材使能,所以济物。殚(dān)恶斥谗,所以止乱。(殚恶 一作:瘅恶)
译文:为人尽量宽容,行为敦厚,这是待人处世之道。任才使能,使人人能尽其才,这是用人成事之要领;抑制邪恶,斥退谗佞之徒,这样可以防止动乱。
注释:¹笃行:行为淳厚,纯正踏实。
推古验今,所以不惑。先揆后度,所以应卒。设变致权,所以解结。
推古验今,所以不惑。先揆后度,所以应卒。设变致权,所以解结。
译文:推求往古,验证当今,这样可以不受迷惑;了解事态,心中有数,这样可以应付仓卒事变;采用灵活手法,施展权变之术,这样可以解开纠结。
括囊顺会,所以无咎。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终。
括囊(náng)¹顺会,所以无咎。橛(jué)橛梗梗²,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终。
译文:心中有数,闭口不言,凡事能顺从时机,这样可以远怨恶咎;坚定不移,正直刚强,这样才能建功立业;勤勉惕励;心地善良,这样才能善始善终。
注释:¹括囊:扎紧口袋,比喻谨慎闭嘴不说话。²橛橛梗梗:不可动摇的样子。
年少辞家从冠军,金妆宝剑去邀勋。
年少辞家从冠军¹,金妆宝剑²去邀勋(xūn)
注释:¹冠军:古代将军的名号。²金妆宝剑:用黄金装饰剑柄或剑鞘的宝剑。
不知马骨伤寒水,惟见龙城起暮云。
不知马骨伤寒水,惟见龙城¹起暮云。
注释:¹龙城:泛指边境地区。
年轻的时候就离家跟随大将军出征,身佩金饰的宝剑去建 功立业。不顾天寒地冻水寒伤马骨,只见边境战争阴云四起,努力 去杀敌。诗赞美少年在边境不安宁的时候,不怕天寒地冻,毅然从军为国立业的精神。

sàixiàèrshǒu ·èr

wáng tángdài 

niánshàojiācóngguànjūn jīnzhuāngbǎojiànyāoxūn 
zhīshānghánshuǐ wéijiànlóngchéngyún 
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
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¹
译文:春夜独自一人伤心的坐在画屏旁,不如抬头远望夜空。
注释:¹青冥:天空。
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坐灵。
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lài)无言帝坐¹灵。
译文:一座大山接地拔起,整个天空都静的无比。
注释:¹帝坐:即帝座,北极第二星,代指帝王。
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殒少微星。
塞上似腾奇女气¹,江东久殒(yǔn)少微星²
译文:边塞上升起了一股股雾气,想起江东正在浴血奋战的战士们正在为国厮杀。
注释:¹奇女气:《汉书·外戚传》载,汉武帝巡狩河间,望气者曰:“此有奇女”,武帝访得赵倢伃,封为钩弋夫人。此句谓统治层不识草野之异材。²少微星:太微座西有四星,代表处士、议士、博士、大夫。少微星明则贤士举,不明则反之。见张守节《史记正义》。此句谓人材凋敝,由来已久。
从来不蓄湘累问,唤出嫦娥诗与听。(从来 一作:平生)
从来不蓄湘累(lèi)¹问,唤出嫦娥诗与听。(从来 一作:平生)
译文:自己从来没有像他们一样奔赴战场,只是喜欢作词,歌咏他们。
注释:¹湘累:指屈原。屈原无辜被放,投湘水而死,故称。见扬雄《反离骚》。湘累问,指屈子名篇《天问》。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译文:沉重的心事压着我东奔西走,我曾是睨视海内人材的杰出者啊!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壮岁¹始参周史席,髫(tiáo)²惜堕(duò)晋贤风。
译文:幼年即堕入晋贤的通脱狂浪、不拘礼法之风,可到了壮岁才谋了个小小的国史馆校对官。
注释:¹壮岁:三十岁。作者道光元年(1821)充国史馆校对官,参修《一统志》,时年三十。²髫年:幼年。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译文:我的理想并不是功成名,而是为世人留下一批才气纵横、读来令人回肠荡气文字。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万一禅关¹(huā)²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译文:万一有一天束缚限制人们才智的关卡砉然破毁,到那时候,人可以成为如玉的美人,剑也能够吐出如虹的气势。
注释:¹禅关:佛教称参悟教义时遇到的种种障碍。 ²砉然:皮骨剥离声,见《庄子·养生主》。此处形容禅关开裂之声。

  以雄奇之笔写哀怨之情,最为定庵所擅长,亦最能体现其“剑”、“箫”合一的独特的美学品格。这两篇《夜坐》如此,下面两篇《秋心》亦复如是,将其对读,能对定庵诗歌卓绝处有更深一重体验。

  本组诗作于道光三年(1823)秋,作者以内阁中书充国史馆校对官,又值第四次应会试落榜,孤愤之情、奇崛之意纷至沓来,夜坐难眠,遂有此神思飙发、想象突奔之篇章。前首一开始即点出“伤心”二字,为一组诗之关捩,而“不如放眼入青冥”则将视野放宽至无垠的夜空,藉此来思索宇宙与人生,于是全诗基调顿时超越了一城一地的鸡虫得失,而是展现出广阔深邃的诗意图景与哲理意蕴。“一山”二句为定庵诗中奇语,与其说是遥望黑夜所见,毋宁说仍是展现了心灵化的“夜色”,“山”、“丘陵”、“万籁”、“帝坐”等亦皆是人文化了的意象,其造势之峻峭、思想之锋锐曾为康有为等激赏。五六句以旧典隐微陈郁地表现作者对时政、尤其是人材问题的见解,一“似”字、一“久”字为匠心所在,充满指责愤激之意。“平生不蓄湘累问”一句反用杜甫《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诗意,既然问天而无效,那便只有月中嫦娥能够听取自己的忧愤了!汹涌的失望孤独之情跃跃然于纸上。

  第二篇首联之“沉沉”二字、“一睨”二字均极精警,活画出定庵“一山突起”的人格风范,可是这位睨视海内人材的杰出者不是因为幼年即堕入晋贤的通脱狂浪、不拘礼法之风,至而立之年才参与史席、距离自己的理想长途漫漫么?然则作者理想为何?古之所谓“三不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类为人艳羡者居然都不在其眼中!他所期冀的原来是一种“回肠荡气”的又与解脱烦恼的禅学相关的“情”和“才”的交融。然而,所谓“逃禅一意皈宗风,惜哉幽情丽想销难空”,诗人对禅宗真的虔信否?这只是无奈之下的遁逃而已!那些难以销除的如玉美人和如虹剑气才是他深心处想往的境界啊!作者豪气横空,可“万一”二字又透出明知难以实现的“伤心”与苍凉。中夜独坐,总不过是以“来何汹涌”开始,以“去尚缠绵”告终的罢!

  尝见张远山(《齐人物论》作者之一)称李白将“愁”写得“欣喜若狂”,以为深得太白诗歌三昧。不妨也如此说,如龚自珍将“伤心”写得如此气象万千者,太白之后,亦不多觏。

zuòèrshǒu

gōngzhēn qīngdài 

chūnshāngxīnzuòhuàpíng fàngyǎnqīngmíng 
shānqiūlíng wànlàiyánzuòlíng 
sàishàngténg jiāngdōngjiǔyǔnshǎowēixīng 
cóngláixiāngléiwèn huànchūchángéshītīng  (cóngláizuò píngshēng )

chénchénxīnshìběinándōng réncáihǎinèikōng 
zhuàngsuìshǐcānzhōushǐ tiáoniánduòjìnxiánfēng 
gōnggāobàijiàngchéngxiānwài cáijìnhuíchángdàngzhōng 
wànchánguānhuārán měirénjiànhóng 

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
年年负却¹花期!过春时,只合²安排愁绪(xù)送春归。
译文:年复一年,总是辜负了百花盛开时节,春天过去,只好带着惆怅送别春天。
注释:¹负却:犹辜负。²只合:只得,只当。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译文:梅花傲雪,梨花映月,至今令人思念不已。真是春天来时不知不觉,春天去时令人惋惜。
此词写春过惜春。作者以惋惜的心情埋怨自己年年错过花期。看似信手拈来,却是耐人寻味。“春来不觉去偏知”一句,更揭示了人之常情,即诸事往往在时过境迁之后,才倍觉珍贵。春如此,人生亦如此。全词语浅意深,新颖自然。

xiāngjiànhuān ·niánniánquèhuā

zhānghuìyán qīngdài 

niánniánquèhuā guòchūnshí zhǐānpáichóusòngchūnguī 
méihuāxuě huāyuè zǒngxiāng shìchūnláijuépiānzhī 
亭伯负高名,羽仪称上京。
亭伯负高名,羽仪称上京。魏珠能烛乘,秦璧许连城。
魏珠能烛乘,秦璧许连城。
六月飞将远,三冬学已精。洛阳六贾谊,江夏贵黄琼。
六月飞将远,三冬学已精。
六演中都术,旋参河尹声。累迁登御府,移拜践名卿。
洛阳推贾谊,江夏贵黄琼。
庭聚歌钟丽,门罗棨¹戟荣。鹦杯飞广席,兽火列前楹。
注释:¹棨(qǐ):1.古代用木头做的一种通行证,略似戟形:~信。2.古代官吏出行的一种仪仗,木制,形状似戟:~戟。
推演中都术,旋参河尹声。
散诞林园意,殷勤敬爱情。无容抱衰疾,良宴每招迎。
累迁登御府,移拜践名卿。
契得心逾重,言忘道益真。相勖¹忠义节,共谈词赋英。
注释:¹勖(xù)古同勉励:~勉。
庭聚歌钟丽,门罗棨戟荣。
雕虫曾靡弃,白凤已先鸣。光接神愈骇,音来味不成。
鹦杯飞广席,兽火列前楹。
短歌甘自思,鸿藻弥难清。东里方希润,西河敢窃明。
散诞林园意,殷勤敬爱情。
厚诬空见迫,丧德岂无诚。端守宫闱地,寒烟朝暮平。
无容抱衰疾,良宴每招迎。
顾才无术浅,怀器识忧盈。月下对云阙,风前闻夜更。
契得心逾重,言忘道益真。
昌年虽共偶,欢会此难并。为怜漳浦曲,沉痼¹有刘桢。
注释:¹痼(gù):1.经久难治愈的病:~疾。2.长期养成的不易克服的癖好、习惯:~癖。~习。~弊。
相勖忠义节,共谈词赋英。
相勖忠义节,共谈词赋英。
雕虫曾靡弃,白凤已先鸣。
雕虫曾靡弃,白凤已先鸣。
光接神愈骇,音来味不成。
光接神愈骇,音来味不成。
短歌甘自思,鸿藻弥难清。
短歌甘自思,鸿藻弥难清。
东里方希润,西河敢窃明。
东里方希润,西河敢窃明。
厚诬空见迫,丧德岂无诚。
厚诬空见迫,丧德岂无诚。
端守宫闱地,寒烟朝暮平。
端守宫闱地,寒烟朝暮平。
顾才无术浅,怀器识忧盈。
顾才无术浅,怀器识忧盈。
月下对云阙,风前闻夜更。
月下对云阙,风前闻夜更。
昌年虽共偶,欢会此难并。
昌年虽共偶,欢会此难并。
为怜漳浦曲,沉痼有刘桢。
为怜漳浦曲,沉痼有刘桢。

  主人翁上京表达曾经对自己帮助的亲人及师友之恩。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