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迹衡门下,终朝抱膝吟。
贫须依稼穑,老不厌山林。
有酒无余愿,因闲得此心。
西园早行乐,桃李渐成阴。
扫迹衡门下,终朝抱膝吟。
贫须依稼穑,老不厌山林。
有酒无余愿,因闲得此心。
西园早行乐,桃李渐成阴。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828篇诗文

猜您喜欢
危楼百尺跨长城,雉堞秋高气肃清。
危楼¹百尺跨长城,雉(zhì)(dié)²秋高气肃清。
注释:¹危楼:高楼。危:高。²雉堞:古代城墙的内侧叫宇墻或是女墙,而外侧则叫垛墙或雉堞,是古代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
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斥堠扬旗旌。
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¹斥肃(hòu)²扬旗旌(jīng)
注释:¹排空:凌空;耸向高空。²斥肃:亦作“斥候”。古代的侦察兵,有侦察、候望的意思。
已闻胡出河南境,不用兵屯细柳营。
已闻胡出河南境¹,不用兵屯(tún)细柳营²
注释:¹河南境:黄河以南的地方,指宁夏黄河平原。²细柳营:是指周亚夫当年驻扎在细柳的部队。
极喜御戎全上策,倚栏长啸晚烟横。
极喜御戎全上策,倚栏长啸晚烟横。

  这是一首由修筑长城的将领写的长城诗。长城关气势雄伟,登高远眺,朔方形势尽显眼底。此诗描写作者重阳节登上长城关楼时所见的雄阔景色,并以听到敌军已撤出黄河以南地区,军中不用再戒备森严的消息,来衬托修筑长城的作用和意义。全诗洋溢着豪迈兴奋的感情,这在众多的长城诗中并不多见。

  王琼在灵州、花马池等地留下了足迹和诗文,他的诗反映出明代边防的严酷现实和他忠于国事、勤劳为政的可贵精神。

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押城闉。
公主当年欲占春¹,故将台榭(xiè)²押城闉(yīn)³
译文:太平公主当年想占尽春色,把自己山庄的亭台楼阁筑得高过城闉。
注释:¹占春:占尽人间春光美色。²台榭:亭台楼阁。³城闉:城门外层的曲城。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¹不属人。
译文:要想知道山庄前面的花木还有多少,一直延伸到终南山也不属于他人。
注释:¹南山:指终南山。

  第一句“公主当年欲占春”是写“公主当年”的事。这是指公主凭借其权势,围地为庄,要想独自占有长安近郊的山色春光的事情。公主早已不在,人去事非,这当然是诗人游其故地而追怀过去的事情,所以诗人用了“当年”,诗一开头就点出此事已经过去,言外之意对现在仍有现实意义,即借古讽今之意。“公主”是指太平公主,武则天的女儿,否则,既使有这个野心想“欲占春”也没有这个胆,也只有武则天的女儿才会有如此野心和斗胆,太平公主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封建统治阶级中最具野心勃勃的女性。“欲占”则更是精妙绝伦、警辟含深奇崛之语,钱可以占,地可以占,甚至人也可以占,可春天却不能占。春光能占的话,就是痴人说梦话了。这里本来是指太平公主大兴土木。建山庄别墅。可诗人不正面说建别墅山庄,却偏说“欲占春”,写得何等意味深长,连春天春光都可以占,反过来说还有什么不能占,“欲占春”三个字一出,太平公主,何止一个太平公主人,简直就是整个统治阶级的骄横贪婪的嘴脸,欲壑难填的本性就被揭露得血淋淋,真是“欲占春”三字见血,酣畅痛快。

  第二句“故将台榭压城闉”仍然是写“当年”事,仍然是诗人游览故地发生的故事。在绵延数十里的长安城附近山庄别墅中,建的亭台楼阁要比帝都长安的城墙还要高,其野心是很大的。这样大兴土木,这样奢侈,这样野心,这样贪婪,这样放肆,诗人只用了两个字“压”和“故”,“压”是超过。不言而喻是用公主建的“台榭”超过帝都长安城。言外之意,不仅是亭台楼阁规模大得惊人,而且也指出太平公主势力之大乃炙手可热。一个“压”字写出多少要说而说不尽的含义,只在一字中,尽显诗人功底之风流。“故”是有意,当然是要建造的亭台楼阁在长安豪华无双了,言外之意,是公主为所欲为、不可一世至极。

  第三四句“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继续描写庄园别墅规模之大,绵延数十里,直到终南山,山庄之广袤一眼望不到边,无涯无际,林木繁茂,绿海茫茫。前句不疑故问,后句以“不属人”给以回答。诗人刚刚把他的心扉向读者打开一条缝隙,透露出一点点内心深处的想法:当年人间多有不平事,有钱有势者什么都可霸占——人家的田地、人家的妻女,甚而连春天也想霸占,却又立即由遐想回到了现实:现在是诗人“游”山庄,山庄自然少不了花草树木,又正值山花烂漫的春天,诗人就脱口而出:“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前句故设疑问,并不正面回答,转而融情人景,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后句写出了“直到南山不属人”,偌大的林海,广袤无际。景色是翠绿动人的,但感情却是沉重的。眼前的广袤山庄,正好象征着太平公主生前煊赫的声势。“势入浮云亦是崩”,倒台之迅速与太平公主当时不可一世的声势,恰恰形成极富于讽刺性的鲜明对照。诗人将无比丰富的历史内容熔铸在这简短的“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十四个字里。这两句与前两句似断而实连,诗意从山庄犹在,就在“前面”,但这偌大山庄不知道属于谁。诗人没有说,也没有必要说,太平公主早已不复存在,过去“不属人”,现在事过境迁,当然山庄不能为公主独占,公主又何能“欲占春”。诗人用第三句的“花”字与第一句“春”字巧妙的连承,使诗翻出了新意:太平公主的形象在后人的心目中再次复现:一个野心勃勃、骄横贪婪、欲壑难填的有史以来又一女性。后两句表面看来似乎是对诗人所游的山庄之大的惊叹夸耀,骨子里却是深寓贬意、谴意。从游山庄到现在,从诗人自己写到游“山庄”之花木丛林,实际上却有形愈松而意愈紧的效果,在轻浅疏淡的笔墨中显示出了厚重的力量,欲不讽刺而不能,不谴责而不能的境界。

  全诗写景叙事抒怀,笔力骞举而又亦庄亦谐,余味无穷。

参考资料:
1、 刘克智.新编唐诗300首赏读:金盾出版社,2009.12:393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¹于中²,形³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
译文:品德低下的人私下里无恶不作。见到君子之后便躲躲藏藏,将他们做的坏事掩藏起来,表面上装作善良恭顺。殊不知,别人看他,就像能看见他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这样掩盖又有什么用呢?这就是所谓的内心的真实情况一定会显露在外表上。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独处的时候,也要谨慎不苟,规行矩步。
注释:¹诚:实际。²中:心中。³形:动词用法,暴露,显露。⁴慎其独:独,指独处。在独自一个人的时候要谨慎不苟,规行矩步。
杀气昏昏横塞上,东并黄河开玉帐。
杀气昏昏横塞(sài)¹,东并(bàng)²黄河开玉帐³
译文:军队士气高涨,陈兵塞上,在东边靠近黄河的地方设下主帅的军帐。
注释:河外:指黄河以北。¹塞上:指边塞。²并:同“傍”。“东并”就是东边依傍着。³玉帐:古代主帅的军帐。
昼飞羽檄下列城,夜脱貂裘抚降将。
昼飞羽檄(xí)¹下列城²,夜脱貂玉(qiú)³抚降将。
译文:白天向敌方羽书传檄发出招降书,晚上脱下貂皮军装安抚降敌。
注释:¹羽檄:檄是古代战争专用的文书。古代紧急文书上插羽毛,称为羽书。²列城:众多城堡。³貂玉:古代战将所穿的貂皮军装。
将军枥上汗血马,猛士腰间虎文韔。
将军枥(lì)¹上汗血马²,猛士腰间虎文韔(chàng)³
译文:将军的马厩里养着汗血宝马,猛士的腰间插着画着虎头的弓箭袋。
注释:¹枥:马厩。²汗血马:中亚出产的一种良种马,这种马身上有很多寄生虫,马的皮肤因虫咬而经常出血,所以称为汗血马。³韔:装弓的袋子。虎文韔就是画有虎形图纹的弓袋。
阶前白刃明如霜,门外长戟森相向。
阶前白刃¹明如霜,门外长戟(jǐ)²³相向。
译文:台阶前立着明晃晃的大刀,门外竖着威严的画戟。
注释:¹白刃:指刀剑。²长戟:一种武器。³森:森然,整齐排列。
朔风卷地吹急雪,转盼玉花深一丈。
朔风¹卷地吹急雪,转盼²玉花深一丈。
译文:北风席卷大地,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转眼之间积雪就有一丈多了。
注释:¹朔风:北风。²转盼:转眼之间。玉花:雪花。
谁言铁衣冷彻骨,感义怀恩如挟纩。
谁言铁衣¹冷彻骨,感义怀恩如挟纩(kuàng)²
译文:谁说战士的铁甲冰冷彻骨,招降安抚的仁义就像披着棉衣一样。
注释:¹铁衣:战士身穿的铁甲。²纩:丝棉。挟纩就是披着棉衣。《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楚王在冬天巡视三军,以示关怀,士兵心中感到温暖,好象身上穿了棉衣,忘记了冬天的寒冷。
腥臊窟穴一洗空,太行北岳元无恙。
腥臊(sāo)¹(kū)穴一洗空,太行北岳元无恙²
译文:金人占据的土地尽数收复,太行北岳一带都平安无事。
注释:¹腥臊:古代南方人嫌北方人,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吃生牛羊肉,身上有一般腥臊味。这里用“腥臊窟穴”代指北方敌人的大本营。太行即太行山,北岳即恒山,此时已被金人占领。²无恙:平安无事。
更呼斗酒作长歌,要遣天山健儿唱。
更呼斗酒作长歌,要遣天山健儿唱。
译文:国家版图尽数恢复,作歌给天山下的青年健儿们歌唱。

jiǔyuèshíliùmèngzhùjūnwàiqiǎn使shǐzhāojiàngzhūchéngjuééryǒu--yóu

shāhūnhūnhéngsāishàngdōngbìnghuángkāizhàng

zhòufēixiàlièchéngtuōdiāoqiújiàngjiāng

jiāngjūnshànghànxuèměngshìyāojiānwénchàng

jiēqiánbáirènmíngshuāngménwàizhǎngsēnxiāngxiàng

shuòfēngjuǎnchuīxuězhuǎnpànhuāshēnzhàng

shuíyántiělěngchègǎn怀huáiēnxiékuàng

xīngsāoxuékōngtàixíngběiyuèyuányàng

gèngdòujiǔzuòzhǎngyàoqiǎntiānshānjiànérchàng

江南春水碧于酒,客子往来船是家。
江南春水¹碧于酒,客子²往来船是家。
译文:春日的南方江水像清酒一样碧蓝,游子来来往往,以船为家,这便是画里的萧湘胜境了。
注释:宗之:金人杨伯渊,字宗之,累官山东东路转运使。序:古代建筑中,隔开正堂东西夹室的墙,即东西厢。潇湘:潇水和湘水,在今湖南。¹春水:春天的河水。²客子:离家在外的人。
忽见画图疑是梦,而今鞍马老风沙。
忽见画图¹疑是梦,而今鞍(ān)马老风沙。
译文:忽然间,看这幅画,我不知在画境,还是梦境,而现在我只能鞍马风沙度余生了。
注释:¹画图:图画。

  吴激是出使金朝、被留异国的南方诗人。从柳暗花明的江南,来此风雪纷扬的北庭,无疑如进入一个陌生世界那样令人震愕;何况又是远离故土,屈仕于敌国之翰林院,便更有一种“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悲凉。然而,诗人毕竟不能按抑对故国故乡的思念。“年去年来还似梦,江南江北若为情”——那身在异国的生涯,对吴激来说,实在是被纷纭如烟的故土之梦牵萦环绕着的。

  所以当他猛一见到友人家画有故国潇湘山水的图画时,又惊喜而呼,如醉如痴了。“江南春水碧如酒”,画面上大笔抹染的,是一派绿意盎然的南国之春,幽幽的湘江,浩浩荡荡地从画面深处奔来。它是碧澄的,多情的,带着春来的脉脉欣喜和摇漾不尽的波光笑影,浮横在诗人眼前。昊激自己也擅长书画,也许因此对色彩、光影更其敏感。此句正是抓住春来江水“碧”如蓝的特点,又出人意外地用浓醇的“酒”色作比,便赋予了画中的潇湘春水以格外迷人的魅力。

  画面之美还远不止于此。碧绿的清江上,远远近近,更有悠悠的船影点染其间。有的顺流而“来”,有的溯波而“往”,在这江山如画的南国行旅,完全不像在关外的春日还得踏冰披雪;那远行在潇湘之同的“客子”,正是最乐于以船为家的。“客子往来船是家”句,正这样在诗人眼际,展开了一幅画笔也描摹不出的关妙动境;它因此也可以从相对的角度,读作为凝神观画的诗人情不自禁的兴叹——当《潇湘图》上的船恍然间移动起来,诗人也同回到了往日的岁月,重又领略着春江赏景的客行之趣,而激荡起这种认船为“家刀的亲切、温馨之情。

  正如诗人在北庭所常常做过的梦境一样,他此刻置身在友人家的画幅前,竞也怀疑起眼中所见的究竟是画、还是“梦”了。那画面上的潇湘山水,明明是在万里故国的江南;那船行于青山绿水间的景像,更决非能在这风沙满天的塞外一遇。也许是因为这《潇湘图》,画得实在太过传神;也许是因为那故国的山水,睽违得实在太久。所以令诗入猛一见到这丹青绘染之境,也不免有一种梦中神游般的惊喜了。“忽见画图疑是梦”所表现的,就是诗人在见画如见故国山水中,如幻如梦、热泪涌注的动情一幕。诗人无疑希望,这馨的梦境,能再持续得长久些。

  然而它竟没再持续:随着结句“而今鞍马老风沙”的闪现,这令诗人欷歔动情的梦境,就很快惊散,破碎成再难续的翩翩碎影了。作为一位兼替书画的诗人,吴激完全了解精妙的绘画所具有的迷人魅力,也因此最易从梦寐般的画境中返回现实。于是画中的南国山水,便又与诗人葱笼的忆念分离,回复了它那由色彩和线条组成的虚影;而恍在故国南土山水间游赏的诗人,又面对了身栖关外的凄苦生涯,这便是他已经度过、并且还将继续度着约异国岁月,他恐怕只能在这样的岁月中终老天涯了。

  清美邈远的江南画境,与纷乱黯淡的关外实境的急剧变换,造成了这首题画诗所表现情感的巨大逆转。当飘缈如烟的故国山水随画面一齐隐去,就只剩下了一位北庭“风沙”中忧郁南望的苍老诗人——就这结句所展示的境界说,它便似乎不再是一首题画之作,而是借《潇湘图》作反衬的一幅黯然神伤的自画像了。

参考资料:
1、 钱仲连 等.元明清诗鉴赏辞典(辽金元明):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8-9
2、 刘达科,辽金元绝句诗探骊,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zōngzhījiāchūxiāoxiāng

 sòngdài 

jiāngnánchūnshuǐjiǔ wǎngláichuánshìjiā 
jiànhuàshìmèng érjīnānlǎofēngshā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