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秋水长沙县,楚竹离声为君变。
桂阳秋水长沙县,楚竹离声为君变。
青山隐隐孤舟微,白鹤双飞忽相见。
青山隐隐孤舟微,白鹤双飞忽相见。

sòngwànguīchángshā

wángchānglíng tángdài 

guìyángqiūshuǐchángshāxiàn chǔzhúshēngwèijūnbiàn 
qīngshānyǐnyǐnzhōuwēi báishuāngfēixiāngjiàn 
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而立之年,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213篇诗文

猜您喜欢
金殿忝陪贤,琼羞忽降天。
金殿¹(tiǎn)²陪贤³,琼(qióng)忽降天。
译文:在宫殿与众多有才能的人一起赴宴,我感到非常羞愧。美玉和美食都突然丧失从天上降临一般的光彩。
注释:丽正:指绚丽雅正。应制:指由皇帝命令下而作文赋诗的一种活动。¹金殿:金饰的殿堂,指帝王的宫殿。²忝:谦辞,表示因辱没他人而自己有愧。³贤:贤能的人。⁴琼:指一种美玉。⁵羞: 美食。
鼎罗仙掖里,觞拜琐闱前。
(dǐng)¹罗仙掖(yè)²里,觞(shāng)³琐闱(wéi)前。
译文:那中书两省都有至高无上的礼节,在宫门前喝酒以表示尊敬。
注释:¹鼎:盛酒的容器。²仙掖:唐时门下、中书两省在宫中左右掖,因以“仙掖”借称门下、中书两省。³觞:古代指盛酒的容器,泛指酒杯。⁴拜:古代表示恭敬的礼节。⁵琐闱:镌刻连琐图案或有雕饰的宫中旁门,指宫门。
院逼青霄路,厨和紫禁烟。
院逼¹罗霄路²,厨和紫禁³烟。
译文:在这个华丽的宫殿离晋升高位的道路又近了一些,厨房的烟气也是来自于皇帝宫殿的。
注释:¹逼:靠近。²罗霄路:意为通往罗天的道路,比喻高位或谋求高位的通途。³紫禁:古人以紫微星垣比喻皇帝的居处,指皇帝的居宫。
酒酣空忭舞,何以答昌年。
酒酣¹空忭(biàn)²,何以³答昌年
译文:酒后尽兴了,开始兴高采烈的手舞足蹈,思考如何报答这繁荣昌盛的年代。
注释:¹酣:形容酒喝得畅快、尽兴。²忭舞:形容高兴地手舞足蹈。³何以:意思是用什么或为什么。⁴昌年:释义是太平盛世。太平盛世,比喻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时代。

zhèng殿diànyàntónglēitiānqiányānniányùnyīngzhì--wángwān

jīn殿diàntiǎnpéixiánqióngxiūjiàngtiāndǐngluóxiānshāngbàisuǒwéiqián

yuànqīngxiāochújìnyānjiǔhānkōngbiànchāngnián

晓上篮舆出宝坊,野塘山路尽春光。
晓上篮舆(yú)¹出宝坊²,野塘山路尽春光。
译文:破晓时分就乘着竹轿离开了寺庙,野塘边、山路旁尽是一片春日景象。
注释:¹篮舆:及竹轿。²宝坊:是对寺庙的敬称。
试穿松影登平陆,已觉锺声在上方。
试穿松影登平陆,已觉锺声在上方。
译文:穿过层层松林登上坦途,只从山颠云际隐隐约约传来阵阵的钟声。
草色溪流高下碧,菜花杨柳浅深黄。
草色溪流高下碧,菜花杨柳浅深黄。
译文:岸上的草色和溪里的水色上下一片碧绿。菜花是深黄色的,柳条是淡黄色的。
杖藜切莫匆匆去,有伴行春不要忙。
杖藜(lí)¹切莫匆匆去,有伴行春不要忙。
译文:拄着手杖下轿子,不再匆匆一览而过,有同行的伙伴一起就不要走马观花,浅尝即止。
注释:¹杖藜:拄着手杖行走。

  这首诗可分两层,前六句为第一层,叙事与写景,概括表现了山间的美景,详细描绘了山下的田野风光;最后两句为第二层,议论抒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大自然的无限眷恋之情和独到的审美感。

  作者首句即点题,说明自己天一破晓便乘竹轿离开寺庙了。这里没有申说留宿寺庙的原因,宋代和尚多有能诗者,有些使命还很大,作者也许昨夜是与黄山寺一位诗僧切磋诗艺,探讨哲理,大有所得,余兴犹存;出的庙门,又见一路春光扑面,春色宜人,因此格外高兴。“野塘山路尽春色”一句,概括了下山途中的景物。这里作者之所以没有细细勾勒野塘边、山路旁的景色,是由于天刚破晓,景物尚在朦胧之中,不宜看得真切,加上作者又是乘坐竹轿,不比步行能驻足细赏。但一个“尽”字,见一路映入诗人眼帘的尽是明媚的春光,已足以传达出满心愉悦之情了。

  山路曲曲,松林层层。从“穿松影”一语可见下到山脚,登上坦途,太阳已经升起了。黄山寺已被层峦叠翠所遮,只从山颠云际隐隐约约传来阵阵的钟声。山之高、林之密、路之远,尽在不言之中。

  下得山来,“平陆”的春光与“山路”相比,又有动人之处。颈联“草色溪流高下碧,菜花杨柳浅深黄”,写出了春日田野风光的特征。一条小溪,蜿蜒曲折,碧波荡漾;溪岸两旁,郁郁葱葱,碧草吐芳。草在岩上绿,水在岸下绿,是水绿了草?还是草映绿了水?一片片菜花翻波涌浪,一排排杨柳婀娜多姿,菜花黄得浓,柳丝黄得淡,浓淡相间,深浅相配,协调和谐,宛如画境,真可谓”撩人春色不须多”。置身于这生气盎然的一片大好春光之中,谁人能不动情呢?

  “杖藜切莫匆匆去,有伴行春不要忙”。诗人在撩人春色的诱下,终于从竹轿上走下来了。他不满足于“坐轿观花”,而要拄上藜杖,漫步田野,细细地欣赏体味。大自然的千姿百态,春天里的万紫千红,匆匆流览,岂能深刻体会到个中三昧?所以诗人劝告同行之人,“有伴行春不要忙”。这里既流露出对美好春光的无限眷恋之意,又谈出了一种生活中审美的经验;在观赏美景时,应该保持一种高度闲适的心境,细细观摩,慢慢体味,才能深入认识美的事物的真谛,而不能走马观花,浅尝即止。作者在《天台曹园》诗中也说:“平生看花法,不学蜜蜂忙”。蜜蜂采花是为着酿造蜂蜜,实质上是一种追求功利的表现;诗人赏花是为着审美,而审美在形式上对个人来说,是一种自由的观照,而不是一种功利的欲求,所以审美时应该抛弃功利之心,进入一种专注忘情的境界。也许,诗人昨夜在黄山寺庙同和尚谈论的正是这类道理吧?

xiǎochūhuángshān--gāozhù

xiǎoshànglánchūbǎofāngtángshānjǐnchūnguāng

shì穿chuānsōngyǐngdēngpíngjuézhōngshēngzàishàngfāng

cǎoliúgāoxiàcàihuāyángliǔqiǎnshēnhuáng

zhàngqiècōngcōngyǒubànxíngchūnyàománg

翦横枝,清溪分影,翛然镜空晓。小窗春到。怜夜冷孀娥,相伴孤照。古苔泪锁霜千点,苍华人共老。料浅雪、黄昏驿路,飞香遗冻草。
(jiǎn)横枝¹,清溪分影,翛(xiāo)²镜空晓。小窗春到。怜夜冷孀(shuāng)³,相伴孤照。古苔泪锁霜千点,苍华人共老。料浅雪、黄昏驿(yì),飞香遗冻草。
译文:将梅花从树上剪下来后,倒映溪中的梅枝影也即分成两截,但映在平静似镜的溪水中的梅影却显得更加空疏、自在。将梅花放置在窗台上,梅花的清香给居所带来了春的气息,独守广寒的嫦娥也将月光洒照在梅枝上陪晓。眼前的梅枝已有多年,枝上长着泪痕似的斑斑白霜般的苔藓,它与我头上的苍苍白发互相映衬。沿着驿道,踏着浅雪,将梅花的清香一路散发在浅雪中的冻草上,紧赶而来,终于在除夜黄昏时送到了。
注释:¹横枝:指梅的枝条。²翛然:即无拘无束,自由自在。³孀娥:即嫦娥。因她弃夫后羿奔月,故称之孀娥。孀,一本作“霜”。⁴古苔:有苔藓寄生在梅树根枝之上,称苔梅。⁵千点:一本作“痕饱”。⁶苍华:花白。⁷驿路:有驿站的大道。⁸飞香:喻指梅。⁹冻:一本作“冷”,一本作“暗”。
行云梦中认琼娘,冰肌瘦,窈窕风前纤缟。残醉醒,屏山外、翠禽声小。寒泉贮、绀壶渐暖,年事对、青灯惊换了。但恐舞、一帘胡蝶,玉龙吹又杳。
行云梦中认琼娘¹,冰肌瘦,窈窕风前纤缟(gǎo)²。残醉醒,屏山外、翠禽声小。寒泉贮(zhù)、绀(gàn)³渐暖,年事对、青灯惊换了。但恐舞、一帘胡蝶,玉龙吹又杳
译文:好像在梦中见到梅神冰肌玉骨,身披素缟在风中翩翩起舞。醉梦醒后,仍在幻觉中,仿佛听到翠羽啁唧的声音。时间已过很久,连插着梅枝的壶中泉水也渐渐由冷变暖。只见青灯上的灯光也渐转暗,室外已泛出晓光,忽然感到又一个新年到来了。但是害怕它们翩然起舞,就像蝴蝶和雪一样。
注释:¹琼娘:许飞琼,传说中的仙女。²纤缟:白色的衣裙。缟:白色。³绀壶:指插梅枝的天青色水壶。绀:深青带红的颜色。⁴玉龙:笛子。⁵杳:悠远。

  “剪横枝”三句,写友人寄梅前情景。首两句化用林逋《山园小梅二首》“疏影横斜水清浅”诗句,言古梅树生长在溪水傍,梅枝长得纵横飘逸,复庵将它从树上剪下来后,倒映溪中的梅枝影也即分成两截,但映在平静似镜的溪水中的梅影却显得更加空疏、自在。“小窗”三句,词人收到梅枝后的情景。言除夕夜词人收到了复庵寄来的古梅枝,就将它们放置在窗台上。梅花的清香给词人的居所带来了春的气息,独守广寒的嫦娥也将月光洒照在梅枝上陪晓词人共度除夜。关于“孀娥”,这里引神话传说,意谓嫦娥独守广寒宫凄凉孤苦,因而与同是孤苦一人独晓梅枝冷清清地过着除夜的词人同病相怜,所以洒照月光来陪词人共度除夜。“古苔”两句,点出一“古”字的特征。词人说:眼前的梅枝已有多年,你看它枝上长着泪痕似的斑斑白霜般的苔藓,它与我头上的苍苍白发互相映衬,足以使人相怜相惜了。这里“苍华”,既形容梅枝上的斑斑苔色,也指词人的花白头发。“料浅雪”两句,补叙送梅情景。料想复庵派人沿着驿道,踏着浅雪,将梅花的清香一路散发在浅雪中的冻草上,紧赶而来,终于在除夜黄昏时送到了我家。上片以时间为序,叙述了友人黄复庵的寄梅枝过程,层次井然。

  “行云”三句,写梦中梅神。关于“行云”,宋玉《高唐赋》说,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而在这里,是说词人好像在梦中见到梅神冰肌玉骨,身披素缟在风中翩翩起舞。句中“冰肌”、“窈窕”是梅枝的特征,也是将梅花拟人化。“残醉醒”两句,写词人梦醒后感觉。题曰“除夜”,故词人独酌晓梅枝守岁,因酒醉而作梦,梦醒后人却仍在幻觉之中。所以杨铁夫《梦窗词全集笺释》:“梦中见琼娘,方以为真美人,乃醒来闻翠禽声,方知原来是梅。”“翠禽”句,化用梅神传说,据《龙城录》说:“隋开皇中,赵师雄迁罗浮,天寒日暮,见林间酒肆旁舍一美人,淡妆靓色,素服出迎。赵师雄不觉醉卧,既觉,在大梅树上,有翠羽啁唧其上。”词人即用这个传说,演化成一种人梅梦魂相交的意境。“寒泉贮”两句,写词人守岁晓梅达旦。此言时间已过很久,连插着梅枝的壶中泉水也渐渐由冷变暖。只见青灯上的灯光也渐转暗,室外已泛出晓光,词人忽然感到又一个新年到来了。“但恐舞”两句,述惜梅之心。“玉龙”,本喻下雪,这里却是将蝴蝶与白雪的飞舞都用以比喻梅花的凋落,并像它们似的漫天飘舞。这是词人由惜梅而至担心,可见词人对梅花是爱惜备至。下片以词人的心理活动为序,写词人得梅枝后的思维过程。

  此词并不是纯客观的咏物,而是以拟人化的手法托物寄情。因为是白梅,词人把它比作琼娘,也就是仙女许飞琼。词人以拟人手法赋予梅花以高洁的品质,同时在这个形象中寄托了自己的理想以及生不逢时的悲哀,这种感叹不仅限于个人,也透露了南宋末年的动乱、衰亡。

参考资料:
1、 李虹杰.咏梅:武汉出版社,2013:250-251
2、 赵慧文.吴文英词新释辑评(上册):中国书店,2007:288-291

huāfàn··xièhuángānchúméizhī--wényīng

jiǎnhéngzhīqīngfēnyǐngxiāoránjìngkōngxiǎoxiǎochuāngchūndàoliánlěngshuāngéxiāngbànzhàotáilèisuǒshuāngqiāndiǎncānghuáréngònglǎoliàoqiǎnxuěhuánghūn驿fēixiāngdòngcǎo

xíngyúnmèngzhōngrènqióngniángbīngshòuyǎotiǎofēngqiánxiāngǎocánzuìxǐngpíngshānwàicuìqínshēngxiǎohánquánzhùgànjiànnuǎnniánshìduìqīngdēngjīnghuànledànkǒngliándiélóngchuīyòuyǎo

日午风高新雨晴,残花飞絮两轻轻。
日午风高新雨晴,残花飞絮(xù)两轻轻。
译文:中午的时候,雨过天晴,天高气清,微风拂面,被风雨吹打的残花和柳絮轻轻地飘扬起来。
垂鞭缓辔饶间望,时复林间布谷鸣。
垂鞭(biān)缓辔(pèi)¹饶间²望,时复林间布谷鸣。
译文:我骑着马缓缓而来,登楼往野外眺望,不时听到树林里布谷鸟的叫声。
注释:¹辔:驾驭马或其他牲口用的缰绳。²饶间:吊脚楼的结构。四排扇三间屋结构者,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两半,前面作火炕,后面作卧室。

wēidēngchéngèrshǒu--liúchǎng

fēnggāoxīnqíngcánhuāfēiliǎngqīngqīng

chuíbiānhuǎnpèiráojiānwàngshílínjiānmíng

寒玉细凝肤。清歌一曲倒金壶。冶叶倡条遍相识,净如。豆蔻花梢二月初。
寒玉¹²凝肤³。清歌一曲倒金壶。冶叶倡条遍相识,净如。豆蔻(kòu)花梢(shāo)二月初
译文:清俊的容貌柔润着洁白滋泽的皮肤。唱一曲《倒金壶》的清亮之歌。婀娜多姿的《杨柳枝》全都熟悉。怎么比得上二月初的豆蔻梢上的花呢!
注释:南乡子:词牌名。唐教坊曲名,以咏南中风物为题。有单调双调两体。集句:辑前人或别人整个诗句以成篇什(诗、词、对联)。¹寒玉:比喻容貌清俊。²细:柔润。³凝肤:洁白滋泽的皮肤。⁴“清歌”句:此句出自郑谷《席上贻歌者》。清歌:清亮的歌声。《倒金壶》:曲调名。⁵“冶叶”句:此句出自李商隐《燕台春》。冶叶倡条:形容杨柳枝叶婀娜多姿,这里喻指《杨柳枝》舞。⁶“净如”二句:此句出自杜牧《赠别》。净如:怎么比得上。豆蔻:食用的豆类植物,名草果。此处喻少女。豆蔻花梢:喻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年少即须臾。芳时偷得醉工夫。罗帐细垂银烛背,欢娱。豁得平生俊气无。
年少即须臾(yú)¹。芳时偷得醉工夫²。罗帐细垂银烛背³,欢娱。豁(huō)得平生俊气无
译文:年少时光即刻消逝。良辰暗暗地换得醉酒的工夫。丝罗帐子柔和地吊在白烛的背后。欢乐啊,如同舍弃掉平生的英俊气概!
注释:¹“年少”句:此句出自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须臾:转瞬,一刻。²“芳时”句:此句非白居易诗,而为郑邀《招友人游春》。芳时:良辰,亦指花开时节。这里指夫妻性爱的黄金时间。醉工夫:喝酒的工夫。³“罗帐”句:此句出自韩僵《闻雨》。细垂:柔和吊下。银烛背:白蜡烛背后吊罗帐。⁴“欢娱”二句:此句出自杜牧《寄杜子》。欢娱:愉悦快乐。豁得:舍弃掉。俊气:英俊气概。

  词的上片,写妻子王弗的美貌。“寒玉细凝肤”,描绘王弗的体态。“寒玉”,突出她玉般容貌之清秀。“细”,刻画她皮肤的柔润。“凝肤”,细状她肌体之洁白。“清歌一曲《倒金壶》”,描叙王弗之歌声。“清歌”,衬托歌喉之美。“一曲”,言歌唱得极少,可就是能叫人倾倒。“《倒金壶》”渲染歌后的效应“如醉如痴”。“冶叶倡条遍相识”,比喻王弗的动人舞姿。“冶叶倡条”,突现她身段的婀娜多姿。“遍相识”,引起广泛的轰动效应,如同老友问的久别重逢,一见如故。将上述三方面集中到一点,就是获取与“寒玉细凝肤”句照应的动人印象:王弗整个精神的美就在于“净如,豆蔻花梢二月初”。它既点明王弗年龄,也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含意。“二月初”,新嫩、旺盛、活泼,宛如“二月春风似剪刀”。对于词人的婚姻观来说,他冲破了“父母包办”下的“安心顺从”的世俗,成全了笔下她那“美丽”、“亲密”、“融洽”的妻子形象。

  下片,写难忘新婚夜的欢乐生活。“年少即须臾”,意即珍惜少年时光。“年少”点明年龄,“须臾”点明青春易逝,突出了生命诚可贵的特点。 “芳时偷得醉功夫”,夫妻二人正处于情爱的“芳时”——黄金岁月,哪怕是喝酒时间也要抓住尽情欢乐,得闲“偷得醉工夫”,亲热,醉酒,行乐,词人突出了“芳时”宝贵的特点。“罗帐细垂银烛背”,描绘新婚之夜的邂逅情趣。“罗帐细垂”,为新婚夜的象征物,“银烛背”,表明不能露之于外的新婚隐私生活。邂逅是命运对情侣的巨大恩赐,是深恋的显示,无疑,词人在这里突出了性爱情爱以“互爱为前提”的特点。“欢娱,豁得平生俊气无”,照应开头,写新婚之夜那种纵情的总感受。情爱是人类最崇高的感情之一,新婚之夜尽情倾泻,会获得“欢娱”的美感,以致“达到这样强烈和持久的程度”。如果是“豁得”,拿出平生之精力,但不英雄志短,儿女情长的话,那么,这种男女结合无异于动物的自然邂逅了。纵观整个下片,由年少——芳时——罗帐细垂——豁得,形象地组缀了一幅年轻夫妻新婚夜的璀璨夺目的情爱世界长卷。

  全词虽然是集句的形式,但从句子与句子的连缀、组合来看,仍然真实地反映了词人年少时的美满婚姻生活,赋予了新意,表明了词人对唐代诗词的融会贯通,信手拈来的娴熟功夫。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主编,苏轼词新释辑评 上册,中国书店,2007.1,第3页

nánxiāngzi··hánníng--shì

hánníngqīngdàojīnchàngtiáobiànxiāngshíjìngdòukòuhuāshāoèryuèchū

niánshǎofāngshítōuzuìgōngluózhàngchuíyínzhúbèihuānhuōpíngshēngjù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