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策登远林,初日云外赤。川明寒波生,野旷岚雾白。
晨策登远林,初日云外赤。川明寒波生,野旷岚雾白。
倾耳聆哀猿,扪萝随鸟迹。昔年花柳场,今作荒草陌。
倾耳聆哀猿,扪萝随鸟迹。昔年花柳场,今作荒草陌。
泠泠松上露,冉冉如泪滴。
泠泠松上露,冉冉如泪滴。
刘琏

刘琏

刘琏(1348—1379)字孟藻,浙江青田(今属文成)人,刘基之长子。生于元惠宗至正八年,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三十二岁。有文行。洪武十年,(1377)为考功监丞,兼试监察御史。出为江西布政司右参政,为胡惟庸党所胁,堕井死。琏工诗,词旨高雅。而运思深挚。著有自怡集一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 65篇诗文

猜您喜欢
江南人家多橘树,吴姬舟上织白纻。
江南人家多橘树,吴姬¹舟上织白纻(zhù)²
译文:江南的人家一般种橘树的比较多,吴地的女子经常在船上用白苎纺织。
注释:¹吴姬:吴地的美女。²白纻:白色的苎麻。乐府吴舞曲名。
土地卑湿饶虫蛇,连木为牌入江住。
土地卑(bēi)湿¹²虫蛇,连织³为牌入江住。
译文:江南的土地比较潮湿,所以生长了很多的虫蛇,人们把木头连在一起,做成竹筏, 在江上漂浮。
注释:¹卑湿:地势低下潮湿。²饶:富饶。多。³连织:异株而枝干相连之树。旧以为吉祥之物。⁴牌:路牌。牌位。
江村亥日常为市,落帆渡桥来浦里。
江村¹(hài)²常为市,落帆渡桥来浦(pǔ)³
译文:江边村落多在亥日有集市,很多船只落下帆船,使过桥洞驶进浦里。
注释:¹江村:江边村落。²亥日:亥,地支的最后一位。亥日属我国古代阴历的一部分,每隔12天出现一个亥日。³浦里:河边的里弄。
青莎覆城竹为屋,无井家家饮潮水。
青莎¹(fù)城竹为屋,无井家家饮潮水。
译文:城镇到处长满莎草,用竹子做成房屋。家家没有水井,喝的都是江水。
注释:¹青莎:即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块根名香附子,供药用。
长干午日沽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
长干¹午日沽(gū)²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
译文:长干里的人们一般在中午的时候去购买春酒,高高的酒旗悬挂在江口。
注释:¹长干:古建康里巷名。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²沽:买。
倡楼两岸悬水栅,夜唱竹枝留北客。
倡楼¹两岸悬水栅(zhà)²,夜唱竹枝³留北客。
译文:两岸的倡楼悬浮着水栏杆,每天晚上都唱着南方各地的民歌,吸引北方的客人。
注释:¹倡楼:倡女所居处。²水栅:设置于水中的栅栏。³竹枝:乐府《近代曲》之一。本为巴渝(今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诗人刘禹锡据以改作新词,歌咏三峡风光和男女恋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咏当地风土或儿女柔情。其形式为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
江南风土欢乐多,悠悠处处尽经过。
江南风土¹欢乐多,悠悠处处尽经过。
译文:江南的风土人情有许多有趣的地方,各个地方 几乎都可以看到。
注释:¹风土:本指一方的气候和土地。泛指风俗习惯和地理环境。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
来过竹里馆¹,日与道相亲。
译文:来访过竹里馆的人都知道,每日出走在山间小道上,倍感亲切。
注释:¹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出入唯山鸟,幽深无世人。
出入唯山鸟,幽深无世人。
译文:山林中只有山鸟飞进飞出,幽深得看不见人。

wǎngchuānèrshíshǒuzhúguǎn--péi

láiguòzhúguǎndàoxiāngqīnchūwéishānniǎoyōushēnshìrén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共庆新年笑语哗(huá),红岩¹士女²赠梅花。
译文:大家聚集在一起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笑语喧哗,十分热闹,红岩村的年青同志送来梅花,更增添了节日气氛。
注释:¹红岩:指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红岩村。²士女:青年男女。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举杯互敬屠(tú)苏酒¹,散席分梅胜利茶²
译文:大家在一起举杯互相敬酒,表达着新年的祝愿,散席后众人意犹未尽,又一起品尝这胜利茶,谈论当今时事。
注释:¹屠苏酒:酒名。此指宴会上所饮之酒。²胜利茶:当时重庆市商店出售纸包茶,名“胜利茶”,表示预祝抗日战争胜利的意思。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译文:只有精忠才能报答祖国,如今祖国正遭外侮,烽烟遍地,没有地方去寻求一家安乐。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
陪都¹歌舞迎佳节,遥(yáo)祝延安景物华²
译文:我们在陪都重庆载歌载舞地欢庆新年,但不要忘了延安,让我们遥祝延安解放区繁荣昌盛。
注释:¹陪都:指重庆。国民党政府的首都本来在南京,因陷落,临时迁至重庆,故称陪都。²景物华:景物有光彩。此为祝颂延安繁荣。

  这首诗从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的同志围坐一起共度元旦的盛况写起。“笑语哗”可以想见当时的热烈情景。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一浪盖过一浪。这“笑语哗”体现出了革命者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红岩士女赠梅花”则描述出宴会上同志们互赠梅花表达祝福的动人场景。

  梅花傲霜斗雪,绽放严冬的超凡绝俗的高贵品格,历来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就盛赞了梅花的这种高洁品格。再者,梅花还是报春的使者。“为报春信息,不怕雪埋葬”。梅花的含笑宣告了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来临。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把宴会的气氛推至高潮。宴会上大家举杯欢歌,开怀畅饮,共同表达对美好前途的祝愿。俗话说:“人逢知己干杯少。”况且平时大家都工作繁忙,难得有机会聚在一起抵掌而谈,自然要借此尽情解放一下。于是飞壶传觞,推杯换盏,喝得酒酣耳热,不亦乐乎。唯一遗憾的就是不能痛饮黄龙府。宴会结束后,大家仍然意犹未尽,一边品茗,一边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新年饮酒的风俗,含有驱除忧愁烦恼,喜迎新春之意。正如王安石诗云:“春风送暖入屠苏”。对新生活、新气象的向往都溶入这浓浓甘醴之中。屠苏酒就演变成了吉祥的象征。而胜利茶,据作者自注,也是希望的象征。

  这四句诗一面运用层层皴染法描绘出宴会的热烈氛围和乐观场面,一面运用梅花、屠苏酒和胜利茶这些富有象征意义的事物,艺术地表现了革命者的乐观主义精神,格调明快,发人深思。

  “只有精忠能报国”使语调由欢快转入低沉。一想起大敌当前,蒋介石不守信用,致使抗战大计不谐,诗人内心就隐隐作痛,坐卧不宁,从而影响了宴会上的欢快心情。

  “精忠报国”来自岳飞之事。据《宋史·岳飞传》记载:“岳飞抗金英勇善战,屡建奇功。后被诬入狱,受何铸审问时,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这四字系岳母所刺,目的是激励岳飞爱国。又宋高宗曾书“精忠岳飞”四字,制成锦旗,授与他。后人就用“精忠报国”来纪述岳飞的爱国精神。诗人借以表达自己献身民族大业,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的愿望,同时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抗战到底决心的写照。此外,这里还是对蒋介石的婉讽,奉劝蒋不要落入汪伪和日寇设置的圈套,以免步人后尘,下场可悲。

  “更无乐土可为家”指出国家沦于敌手,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哪有可存身立命的乐土。诗人青年时代就追随革命,几十年来风风雨雨,颠沛流离,未过一天安稳日子。正如徐特立所评价的:“唯将国作家。”董必武慨天下为己任,昼夜奔波于救国救民之大计。这句诗正抒发了诗人不求一己的苟安偷生,而要解民于倒悬的豪迈胸怀。

  乐土,出自《诗经·硕鼠》:“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董老在此是反其意而用之,古人尚有乐土可去,而今天诺大的中国竟找不到一块乐土,极言民族危机的深重。抗战大计已是迫在眉睫,只有驱尽日寇,才能将中华神州变成乐土。当然仅仅赶跑日寇也还不够,还要进而推翻专制独裁,建立民主、自由的政权。这里暗示出在国民党的专制统治下,人民怨声载道,并不比沦陷区好多少。

  末尾两句由重庆的载歌载舞引出对延安的祝福和思念。在这欢庆佳节之际,诗人想到远方的战友,相隔千山万水,只有遥祝延安日新月异了。

  诗人虽生活在重庆,但念念不忘的却是延安。重庆尽管比延安繁华,却是令人压抑的。延安尽管物质艰苦,精神上却是令人舒心的。而且重庆繁荣的背后掩盖的是一触即发的危机,地下潜伏的岩浆正汹涌运行。延安虽然遇到暂时的困难,但诗人相信在党的领导下终会走出低谷,“为有源头活水来”,而重庆则是连生命的涟漪也已泛不出的一汪死水。而且延安群英荟萃,人才济济,云集着大批民族的精英。像柳亚子诗中所津津乐道的:“杜断房谋劳午夜,江毫丘锦各名家”。这里寄托着中华民族的希望。

  通过对延安出思念,诗人一扫情绪的压抑,重又明亮起来,使全诗在节奏明快中结束。全诗基本采用铺叙手法,写得明白如话。

参考资料:
1、 肖菡,谭好哲,王蕙莉.伟人的咏唱.济南市: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306-310
张翰黄花句,风流五百年。
张翰(hàn)黄花句,风流五百年。
译文:你本家张翰的“黄华如散金”的诗句,领引了风流五百年。
谁人今继作,夫子世称贤。
谁人今继作,夫子世称贤。
译文:如今谁人可以继承他的佳作?大概要算张夫子你这个举世称贤的人了。
再动游吴棹,还浮入海船。
再动游吴今(zhào),还浮入海船。
译文:你这次乘船再游东吴,还准备乘海船入海吗?
春光白门柳,霞色赤城天。
春光白门柳,霞色赤城天。
译文:春光将白门的柳染绿,霞光熏红了赤城的天空。
去国难为别,思归各未旋。
去国¹难为别,思归各未旋。
译文:分别总是悲伤的,我也想念家乡的亲人,不知道何时再见到她们。
注释:¹去国:离开故乡。
空馀贾生泪,相顾共凄然。
空馀贾(jiǎ)生泪¹,相顾共凄然。
译文:贾生被贬,空流伤心泪,你我相顾,相怜之情凄然。
注释:¹贾生泪:表达忧国伤时的心情。
宝函钿雀金鸂鶒,沉香阁上吴山碧。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
宝函¹(diàn)²金鸂(xī)(chì)³,沉香阁上吴山碧。杨柳又如丝,驿(yì)春雨时。
译文:华丽的香枕上装饰着漂亮的钿雀和金鸂鵣,在这个春天的早晨,女子已经起床梳妆一新。她来到了沉香楼阁上正看见远处隐隐的吴地青山,如丝的杨柳枝条又泛起青色,在春风中袅袅飘荡,而驿桥上已经开始飘起了丝丝蒙蒙的细雨。
注释:¹宝函:一说指枕函,即枕套;一说指梳妆盒。此处似以梳妆盒解更优。²钿雀:有雀鸟装饰的钗。³金鸂鶒:亦指钗上所饰。⁴沉香阁:沉香木制的楼阁。⁵吴山:一说泛指吴地之山;一说为屏风上所绘的吴地山川风景。⁶驿桥:驿站附近的桥。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画楼¹音信断,芳草江南岸。鸾(luán)²与花枝³,此情谁得知?
译文:在画楼上看见那江南岸边春草萋萋,女子暗叹心中的那个人竟一去未归,音讯全无,每天陪伴自己的只有手中的鸾镜和枝上的花朵,但她那满腹的心事又有谁知道呢?
注释:¹画楼:即雕梁画栋之楼,也是对楼的美称。²鸾镜:背上镌刻有鸾凤图案的镜子。³花枝:女子对镜照见自己所簪戴的花。此处借指这位女子。(浦江清)“枝”与“知”谐音。

  《花间集》收温庭筠的《菩萨蛮》词十四首,都是写女子相思离别之情,这是其中的第十首。

  这首词起句写人妆饰之美。“宝函钿雀金鸂鶒”,可以想象一幅美人晨妆图:一位女子春晨妆梳,打开妆盒,手拈金钗。映入眼帘的是一对镂金的紫鸳鸯。次句写人登临所见春山之美。“沉香阁上吴山碧”,亦“春日凝妆上翠楼”之起法。登上自家的香阁,伊凭栏远望。江南的绿水青山,十分可爱。“杨柳”两句承上,写春水之美,仿佛画境。晓来登高骋望,触目春山春水,视线难收,于是再放眼一望——“杨柳又如丝”,一个“又”字,透露了女子内心的跃动,能传惊叹之神,且见相别之久,相忆之深。这个“又”字,还使得下一句“驿桥春吴时”,这个本非眼前之景,也能勾粘得紧密无间。这两句写柳丝拨动女子心弦,使她想起那个春吴潇潇的日子,曾经和情人在驿外桥边折柳送别,依依惜别的情景如在眼前,而此时离人不知在何处。这就利用时空的交替,创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这是温词凝炼、深密的典型笔法。

  上片的结句回忆驿桥送别,下片接写别后。“画楼音信断”,说明人去信断。“芳草江南岸”,抒发了春归人不归的隐痛。末两句,自伤苦忆之情,无人得知。“鸾镜与花枝”,以花枝喻人。美艳如花之人,而独处凄寂,可见其幽怨之深。“此情谁得知”,千回百转,哀思洋溢。这个结句是全词感情分量最重的一句,也是全词的高潮。

参考资料:
1、 赵其钧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48-49 .

mán··bǎohándiànquèjīnchì--wēntíngyún

bǎohándiànquèjīnchìchénxiāngshàngshānyángliǔyòu驿qiáochūnshí

huàlóuyīnxìnduànfāngcǎojiāngnánànluánjìnghuāzhīqíngshuízhī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