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知灵境无缘到,今被春风引得来。
上帝殿头闻雨过,仙人石面欠花开。
便烧沈水礼三拜,快引流霞釂一杯。
落日断霞催去紧,掉巾只等白鸦回。
久知灵境无缘到,今被春风引得来。
上帝殿头闻雨过,仙人石面欠花开。
便烧沈水礼三拜,快引流霞釂一杯。
落日断霞催去紧,掉巾只等白鸦回。
周文璞

周文璞

周文璞(约公元1216年前后在世)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等,阳糓(今属山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中前后在世。祖上农事耕桑。祖、父随宋室南渡而流落江南。他在宁宗时曾任过溧阳县丞,后隐居于方皋,穷困潦倒。与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友好。著有《方泉集》四卷。《四库总目》张端义极称他的灌口二郎歌、听欧阳琴行、金铜塔歌,以为不减李贺与李白。词存二首。 ▶ 10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慄。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自余为僇(lù)¹,居是州²,恒³(zhuì)(lì)。其(xì)也,则施(yí)(yí)而行,漫漫而其。日与其徒¹⁰上高山,入深林,穷¹¹回溪¹²,幽泉¹³怪石,无远不到¹⁴。到则披草¹⁵而坐,倾壶¹⁶而醉。醉则更相¹⁷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¹⁸。觉¹⁹而起,起而归;以为²⁰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²¹者,皆我有也,而未始²²知西山之怪特²³
译文:我自从成为有罪的人,住在这个州里,就常常恐惧不安。如有空闲时间,就慢慢地行走,无拘束地游玩。每日和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到了目的地就分开草而坐下,倒尽壶中酒,一醉方休。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觉了就做梦。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梦里也就有(在这种境界中获得的)相同的乐趣。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我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特形状的,我都游过了;可是我还未曾知道西山的奇异特别。
注释:¹僇人:同“戮人”,受过刑辱的人,罪人。作者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故自称僇人。僇,通“戮”,耻辱。²是州:这个州,指永州。³恒:常常。⁴惴慄:恐惧不安。惴,恐惧。慄,发抖。此意为害怕政敌落井下石。⁵其:如果,连词。⁶隟:指空闲时间。⁷施施而行:慢慢地行走。施施,慢步缓行的样子。⁸漫漫而其:无拘无束地其玩。漫漫,不受拘束的样子。⁹日:每日,时间名词作状语。¹⁰其徒:那些同伴。徒,同一类的人,指爱好其览的人。¹¹穷:走到尽头。¹²回溪:曲折溪流。¹³幽泉:深僻的泉水。¹⁴无远不到: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¹⁵披草:分开草。披,用手分开。¹⁶倾壶:倒尽壶里的酒。倾,倒出来。¹⁷更相:互相。¹⁸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梦里也就有相同的乐趣。所极,所向往的境界。极,至,向往。趣:同“趋”,往、赴。¹⁹觉:睡醒。²⁰以为:认为。²¹异态:奇特的形状。²²未始:未曾。²³怪特:奇异特别。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今年¹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²西亭³,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zhuó)(zhēn)(mǎng)¹⁰,焚茅茷(fá)¹¹,穷山之高而止¹²。攀援而登,箕(jī)(jù)¹³而遨(áo)¹⁴,则凡数州之土壤¹⁵,皆在衽(rèn)¹⁶之下。其¹⁷高下之势,岈(xiā)¹⁸(wā)¹⁹,若垤(dié)²⁰若穴,尺寸千里²¹,攒²²(cù)²³累积²⁴,莫得²⁵(dùn)²⁶。萦青缭白²⁷,外与天际²⁸,四望如一²⁹。然后知是山³⁰之特立³¹,不与培塿(lǒu)³²为类。悠悠乎³³与颢(hào)³⁴³⁵,而莫得其涯³⁶;洋洋乎³⁷与造物者³⁸其,而不知其所穷。引觞(shāng)³⁹满酌(zhuó)⁴⁰,颓(tuí)⁴¹⁴²醉,不知日之入。苍然⁴³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⁴⁴不欲归。心凝⁴⁵形释⁴⁶,与万化⁴⁷冥合⁴⁸。然后知吾向⁴⁹之未始其⁵⁰,其于是⁵¹乎始。故为之文⁵²以志⁵³。是岁⁵⁴,元和⁵⁵四年也。
译文: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因坐在法华寺西亭,眺望西山,才指点着觉得它奇特。于是命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荆棘,焚烧乱草,一直到山顶才停下。(我们随后)攀援登上山顶,随意坐下观赏,附近几个州的土地,就全在我们的坐席之下了。这几州的地势高低不平,高处是深山,低处是洼地,像蚁封,像洞穴,(看上去)只有尺寸之远,实际上有千里之遥。(这为千里之内的景物)聚集、紧缩、累积在眼下,没有什么能够隐藏。青山萦回,白水缭绕,外与天边相接。向四面望去都是一样的景象。(登上山顶)然后才知这座山的特别突出,与小土丘不一样。辽阔浩渺啊与天地间的大气合一而不能得到它的边际,悠然自得啊和大自然交游而不知它的尽期。(于是我们)拿起酒杯斟满酒,喝得东倒西歪地进入醉态,不知太阳下了山。灰暗的暮色,由远而至,直到看不见什么了还不想返回。(我只觉得)思想停止了,形体消散了,与自然界万物不知不觉地融为一体了。(游过西山)然后才知我以前不曾真正游赏过,真正的游赏是从这里开始的。所以我把这次西山之游写成文章以记载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
注释:¹今年:指元和四年(809年)。²法华:指法华寺,在原零陵县城东山之上。³西亭:在法华寺内,为柳宗元所建,他经常在这里其赏山景,饮酒赋诗。⁴始:才。⁵指异之:指着它觉得它奇特。指,指点。异,觉得······奇特。⁶湘江:应为潇水。潇水流经永州城西,至萍州才与湘江汇合。⁷缘:沿着。⁸染溪:又作“冉溪”,柳宗元又称为“愚溪”,是潇水的一条小支流。⁹斫:砍伐。¹⁰榛莽:指杂乱丛生的荆棘灌木。¹¹茅茷:指长得繁密杂乱的野草。茷,草叶茂盛。¹²穷山之高而止:一直砍除、焚烧到山的最高处才停止。穷,尽,指把榛莽、茅茷砍除、焚烧尽。¹³箕踞:像簸箕一样地蹲坐着。指坐时随意伸开两腿,像个簸箕,是一种不拘礼节的坐法。正规坐法,屁股要压在脚后跟上,两腿不能伸直。箕,簸箕。踞,蹲坐。¹⁴遨:其赏。¹⁵土壤:土地,指地域。¹⁶衽席:坐垫、席子。¹⁷其:代词,指上句“数州之土壤”。¹⁸岈然:高山深邃的样子。岈,《广韵》:“岈,蛤岈,山深之状。”¹⁹洼然:深谷低洼的样子。“岈然”承“高”,“洼然"承“下”。²⁰垤:蚁封,即蚂蚁洞边的小土堆。“若垤”承“岈然”,“若穴”承“洼然”。²¹尺寸千里:(从西山顶上望去)只有尺寸之远,实际上有千里之遥。²²攒:聚集在一起。²³蹙:紧缩在一起。²⁴累积:堆积。²⁵莫得:没有什么能够。莫,没有什么,代词。得,能。²⁶遁隐:隐藏。²⁷萦青缭白:青山萦回,白水缭绕。作者为了突出“萦”“缭”景象,有意把主谓式变成动宾式。白,指山顶所见潇、湘二水。²⁸际:接近。²⁹四望如一:向四面望去都像一样的。³⁰是山:这座山,指西山。³¹特立:特别突出。³²培塿:小土堆。³³悠悠乎:辽阔浩渺啊。³⁴灏气:同“浩气”,指天地间的大气。³⁵俱:在一起。³⁶涯:边际。³⁷洋洋乎:悠然自得啊。³⁸造物者:创造万物的天地,指大自然。³⁹引觞:拿起酒杯。⁴⁰满酌:斟满酒。⁴¹颓然:东倒西歪地。颓,跌倒。⁴²就:接近,进入。⁴³苍然:灰暗的样子,这里是形容傍晚的天色。⁴⁴犹:还,仍然。⁴⁵心凝:思想停止了(不再想任何事情)。⁴⁶形释:形体消散了(忘掉了自己的存在)。⁴⁷万化:万物变化,指自然界万物。⁴⁸冥合:不知不觉地融合为一体。⁴⁹向:以前。⁵⁰未始其:不曾(真正)其赏过。⁵¹于是:从这里。⁵²为之文:把这次西山之其写成文章。之,代指西山之其,是动词“为”的间接宾语。⁵³志:记载下来。⁵⁴是岁:这一年。⁵⁵元和:唐宪宗李纯年号。

  这篇文章它的立意也好,布局也好,都和题目“始得”二字有密切关系。全文五次或明或暗点出“始得”之意。文章内容是写发现并且宴游的经过,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受。具体安排是,先写游西山的情形,再写游西山的经过和感受。这样文章自然而成两段。

  第一段写始游西山时的心情及对西山景色总的评价:怪特。作者自称为“僇人”,即有罪之人。用“恒惴僳”(常常惊恐不安)三字概括自己被贬后的心情。这三个字既是作者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又同下文游西山时陶醉一于自然美的欣喜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个开头,包含了许许多多长久积压在内心的悲愤心情,当然其中就有一种无声的抗议。自己是这样一种罪人的特殊身份,柳氏自被贬永州,时时感到屈辱、压抑,政治上失败,才华得不到施展,平生的抱负无法实现,于郁闷痛苦之中,处在这样一种特殊的处境里,怀有这样的心情,因此当他游山玩水的时候,那种感受自然同那些风流闲雅的士大夫很不相同。他是要在游览中,排解内心的忧愤,在游览中忘却现实处境,想在精神上寻找某种寄托。因此,这个开头也是他游山玩水的缘由。首先写行动,在“行”“游”两个动词前面,作者故意用了“施施”“慢慢”两个重叠的形容词。“施施”“慢慢”,是漫步走着的样子,漫不经心的外在动作。通过外在动作的描写,实际上表现了作者在游览的时候,一种寂寞、愁闷的、无可无不可的精神状态。“日与其徒······无远不到”写始游西山前之所见,“到则披草而坐······起而归”写当时之所为和所感。“意有所极,梦亦同趣”—意想中所到的境界,做梦也走到这种境界,这句话透露了作者表面上似乎沉醉于山林美酒之中,实际上内心深处的郁闷并未得到排解。暂时得不到施展的抱负仍然是梦寐以求,他希图借游乐饮酒以求忘优的目的没有达到。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这几句说,我自以为永州的山水凡有点特别形态的,都被我游遍了,却从来不知道西山的奇特和怪异。而且这里“怪特”二字,又概括了西山的情态。作者之前没有看到西山、游览西山,所以说“未始知西山怪特”。这是从反面来扣住题目里“始得”二字。简洁的几笔,小结了作者游西山前的感受,以及发现西山景色怪特时的欣喜,承上启下,自然地引出下文。

  第二段正面写游西山的情景,这段文字紧紧围绕着“始”字展开。九月的一天,他坐在法华寺西亭上,远望西山,“始指异之”。西山之“异”吸引着他,于是命仆人带路,渡过湘江,沿着染澳,砍伐灌木杂草,焚烧枯落草叶,披荆斩棘,一直攀登到西山的最高处。居高临下,放眼远望,‘数州之土壤皆在衽之下”。下面一段用反衬的方法描写西山之高:“岈然洼然”,是颇为形象的摹状;“若垤若穴”,是十分贴切的比喻。用“尺寸”和“千里”构成强烈对照,干里以内的景物,仿佛容纳于尺寸之幅内,都聚拢在眼底。再向四周望去,“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身边青烟白云缭绕,仿佛同天空连为一体,无论朝哪个方向望去,景色都是这徉。这绘声绘色的描写使读者也好像身临其境。有了这种亲身的体验,然后始知“是山之特立”,和那些小土山不能同日而语。

  面对眼前奇异的景观,作者胸怀顿觉开阔。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受油然而生:广大得如同浩气看不到它的边际。欣喜满意地同天地交游而设有尽期。于是“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以至于暮色降临也浑然不觉,仍不愿归去。此时作者觉得自己的心似乎己凝结,形体似乎已消散,他整个儿地同不停地运动变化着的万物融合在一起,达到了物我合而为一的忘我境界。然后才明白以前自以为“无远不到”“皆我有也”,其实并未真正游过,真正的游赏应是从“始得西山”才开始。作者这个体验十分宝贵,是他精神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的表现,他从政治的失败,被贬滴的一度消沉,开始解脱出来,看到了希望,找到了出路。这是他始游西山的最大收获。因此他写了这篇游记。最后说明游览时间。

  这篇游记语言清丽,结构完整,景和情完全融为一体,写景重在写意抒情深沉而含蓄。

参考资料:
1、 宋绪连 .唐宋八大家散文 广选 新注 集评 柳宗元卷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6 :142-146 .
2、 吕晴飞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 :中国妇女出版社 ,2001 :259 .
3、 陈振鹏 张培恒 .古文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1 :1053-1057 .

shǐ西shānyànyóu

liǔzōngyuán tángdài 

    wéirén shìzhōu héngzhuì  érxíng mànmànéryóu shànggāoshān shēnlín qiónghuí yōuquánguàishí yuǎndào dàocǎoérzuò qīngérzuì zuìgēngxiāngzhěn érmèng yǒusuǒ mèngtóng jiàoér érguī wéifánshìzhōuzhīshānshuǐyǒutàizhě jiēyǒu érwèishǐzhī西shānzhīguài 

    jīnniánjiǔyuèèrshí yīnzuòhuá西tíng wàng西shān shǐzhǐzhī suìmìngrénguòxiāngjiāng yuánrǎn zhuózhēnmǎng fénmáo qióngshānzhīgāoérzhǐ pānyuánérdēng éráo fánshùzhōuzhīrǎng jiēzàirènzhīxià gāoxiàzhīshì xiāránrán ruòdiéruòxué chǐcùnqiān cuánlěi dùnyǐn yíngqīngliáobái wàitiān wàng ránhòuzhīshìshānzhī péilǒuwéilèi yōuyōuhào ér yángyángzàozhěyóu érzhīsuǒqióng yǐnshāngmǎnzhuó tuíránjiùzuì zhīzhī cāngrán yuǎnérzhì zhìsuǒjiàn éryóuguī xīnníngxíngshì wànhuàmíng ránhòuzhīxiàngzhīwèishǐyóu yóushìshǐ wéizhīwénzhì shìsuì yuánnián 

孟冬十月。阴气厉清。武官诫田。讲旅统兵。元龟袭吉。元光着明。蚩尤跸路。风弭雨停。乘舆启行。鸾鸣幽轧。虎贲采骑。飞象珥鹖。钟鼓铿锵。箫管嘈喝。万骑齐镳。千乘等盖。夷山填谷。平林涤薮。张罗万里。尽其飞走。趯趯狡兔。扬白跳翰。猎以青骹。掩以修竿。韩卢宋鹊。呈才骋足。噬不尽绁。牵麋掎鹿。魏氏发机。养基抚弦。都卢寻高。搜索猴猨。庆忌孟贲。蹈谷超峦。张目决眦。发怒穿冠。顿熊扼虎。蹴豹搏貙。气有余势。负象而趋。获车既盈。日侧乐终。罢役解徒。大飨离宫。乱曰。圣皇临飞轩。论功校猎徒。死禽积如京。流血成沟渠。明诏大劳赐。大官供有无。走马行酒醴。驱车布肉鱼。鸣鼓举觞爵。击钟釂无余。绝纲纵麟麑。弛罩出凤雏。收功在羽校。威灵振鬼区。陛下长欢乐。永世合天符。
孟冬十月。阴气厉清。武官诫田。讲旅统兵。元龟袭吉。元光着明。蚩尤跸路。风弭雨停。乘舆启行。鸾鸣幽轧。虎贲采骑。飞象珥鹖。钟鼓铿锵。箫管嘈喝。万骑齐镳。千乘等盖。夷山填谷。平林涤薮。张罗万里。尽其飞走。趯趯狡兔。扬白跳翰。猎以青骹。掩以修竿。韩卢宋鹊。呈才骋足。噬不尽绁。牵麋掎鹿。魏氏发机。养基抚弦。都卢寻高。搜索猴猨。庆忌孟贲。蹈谷超峦。张目决眦。发怒穿冠。顿熊扼虎。蹴豹搏貙。气有余势。负象而趋。获车既盈。日侧乐终。罢役解徒。大飨离宫。乱曰。圣皇临飞轩。论功校猎徒。死禽积如京。流血成沟渠。明诏大劳赐。大官供有无。走马行酒醴。驱车布肉鱼。鸣鼓举觞爵。击钟釂无余。绝纲纵麟麑。弛罩出凤雏。收功在羽校。威灵振鬼区。陛下长欢乐。永世合天符。
译文:农历十月,肃杀之气锋利清寒。武官文告百姓,要征兵集训。用龟甲占卜时吉事相因,元光年间因此显明。蚩尤出行肃清道旁,风雨也消弭停止。登车开始行程,鸾凤鸣叫声声。虎贲卫士众多。称为飞象的武臣插雉尾于冠左右以示武勇。钟鼓之声响亮,萧管之乐喧闹。万名骑士并驾,千驾战车齐驱。夷平山峰,填满沟壑,摧毁林木,涤除野草污秽。张开万里的罗网,将其间的飞禽走兽尽皆捕取。那跳跃着的狡猾兔子,眼睛露白不屑地穿梭着。用青骹来猎取它,行动前猎手先隐藏在长长的竹子上。韩国与宋国的良犬凭着敏锐的嗅觉奔驰追踪。被绳索牢牢束缚,为主人猎取麋鹿。善射者魏氏张开了弓,神射养由基抚弄着弓弦。擅长攀爬的都卢人登上高处,搜索猴猿。猛士庆忌和孟贲,穿越过山谷峰峦。瞪着双眼,怒气上涌使头发直竖刺穿了头冠。踩着熊,扼住老虎。追逐豹子,和貙搏斗。做完这些还有余力,扛着象快步行走。狩猎的搜获十分丰盛,日头落下活动也要结束了。让那些做事的人都放下手上的工作,在离宫大摆筵席。曲子也要结尾,结尾的乐曲这样唱到:圣明的主上来登上轻车,论功赏赐猎手。死去的禽兽堆积好似小山,鲜血流成沟渠,君主英明的诏示犒劳猎手。主管膳食的官员准备宴席,传递军令的斥候运送酒浆。宴席丰盛肉鱼无数,随鼓声举杯,随钟声干杯,众人兴致高昂。割开网子放出幼麒麟,打开罩子放出小凤凰。建立武功,威震边疆。陛下欢乐长久,永远拥有天命。

mèngdōngpiān--cáozhí

mèngdōngshíyuèyīnqīngguānjiètiánjiǎngtǒngbīngyuánguīyuánguāngzhemíngchīyóufēngtíngchéngxíngluánmíngyōubēncǎifēixiàngěrzhōngkēngqiāngxiāoguǎncáowànbiāoqiānchéngděnggàishāntiánpínglínsǒuzhāngluówànjǐnfēizǒujiǎoyángbáitiàohànlièqīngqiāoyǎnxiū竿gānhánsòngquèchéngcáichěngshìjǐnxièqiān鹿wèishìyǎngxiándōuxúngāosōusuǒhóuyuánqìngmèngbēndǎochāoluánzhāngjué穿chuānguāndùnxióngèbàochūyǒushìxiàngérhuòchēyíngzhōngjiěxiǎnggōngluànyuēshènghuánglínfēixuānlùngōngxiàolièqínjīngliúxuèchénggōumíngzhàoláoguāngōngyǒuzǒuxíngjiǔchēròumíngshāngjuézhōngjiàojuégāngzònglínchízhàochūfèngchúshōugōngzàixiàowēilíngzhènguǐxiàzhǎnghuānyǒngshìtiān

秋风湖上萧萧雨。使君欲去还留住。今日漫留君。明朝愁杀人。
秋风湖上萧(xiāo)¹雨。使君²欲去还留住。今日漫³留君。明朝(zhāo)愁杀人。
译文:秋风徐徐,湖上风雨潇潇,你刚想启程,又被雨留住。今日枉自留你,明天我会十分忧愁。
注释:¹萧萧:同潇潇,形容风雨急骤。²使君:汉代对太守或刺史的称呼,这里借指送别的对象陈襄。³漫:枉,徒然。⁴朝:早晨。
佳人千点泪。洒向长河水。不用敛双蛾。路人啼更多。
佳人¹千点泪。洒向长河水。不用敛(liǎn)双蛾²。路人³啼更多。
译文:送行的留人们的千滴泪,一起洒向钱塘江水。不用为分别而愁苦,你不见路上还有更多的人在洒泪相别。
注释:¹佳人:美女,指宫妓。²敛双蛾:即皱眉,此处指流泪。³路人:指站立在路旁送别陈襄的杭州百姓。

  上片先写天意留客。“秋风湖上萧萧雨,使君欲去还留住。”西湖上的晴雨变化是常见的现象,离任的太守陈襄将要远行,却被风雨留住。这是天从人意的美事,老天爷仿佛被送别的人们所感动,所以才特意以“萧萧雨”“留住”客人,满足了大家的心愿,这是老天有情。接下来苏轼笔锋陡然一转,“今日漫留君,明朝愁杀人。”为何这样写。接下去苏轼又把笔锋收回来,申述了一个使人信服的理由,“明朝愁杀人”原来是离情再经过一夜的酝酿和蓄积,会变得更深更浓,到明天送别时一下子爆发出来,会把人“愁”死的!可见老天有情,人更有情。经过这一纵一擒,心理上或情感上的回旋跌宕,苏轼将离情推向了纵深。

  下片转换角度,写动人的送别场景。“留人千点泪,洒向长河水。”这两句写“留人”泣别,“留人”是指送别陈襄的一群官妓,同“长河水”联系起来,一方面是由于陈襄乘官船,从水程赴任,另一方面暗用了江淹《别赋》中的词语,“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水。” “留人”泣别是情重怨深的表现,这就把离情推向了一个高潮。“不用敛双蛾,路人啼更多。”这两句又峰回路转,别开境界。苏轼像是对“留人”们说,你们还是收住眼泪吧,且看站立在大路两旁的杭州百姓,他们哭得比你们还要伤心呢!广大百姓自愿前来送别一位离任的地方官,尽情挥洒泪水,离别场面庄严、感人。可以说,这是百姓对一位官员的最高褒奖。苏轼这样写,非溢美之辞。是苏轼从侧面写出了陈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绩,在把离情推向极顶的同时,也暗含着对陈襄流惠于民的赞颂。

  全词无一处直接抒写苏轼自己当前的离愁,苏轼仅仅是一个旁观者而已。但又无处不渗透了苏轼浓重的离情别绪。苏轼在对实际生活观察和体验的基础上,选取了独特的艺术视角,出奇制胜,使人感到耳目一新。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饶晓明.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丛书苏轼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1月:221-223

mán··西--shì

qiūfēngshàngxiāoxiāo使shǐjūnháiliúzhùjīnmànliújūnmíngcháochóushārén

jiārénqiāndiǎnlèixiàngzhǎngshuǐyòngliǎnshuāngéréngèngduō

韩公堆上望秦川,渺渺关山西接连。
韩公堆上望秦川,渺(miǎo)¹关山西接连。
译文:登上韩公堆远望我的家乡,却被连绵的高山所阻隔。
注释:¹渺渺:形容悠远的样子。
孤客一身千里外,未知归日是何年。
孤客一身千里外,未知归日是何年。
译文:孤身一人在千里之外,不知何时才能回到我的家乡。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双飞去 一作:双来去;离恨苦 一作:离别苦)
(jiàn)¹菊愁烟兰泣露,罗幕²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ān)³离恨燕,斜光到晓穿朱户。(双飞去 一作:双来去;离恨燕 一作:离别燕)
译文:栏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好似默默饮泣。罗幕闲垂,空气微寒,一双燕子飞去。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
注释:¹槛:古建筑常于轩斋四面房基之上围以木栏,上承屋角,下临阶砌,谓之槛。至于楼台水榭,亦多是槛栏修建之所。²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³不谙:不了解,没有经验。谙:熟悉,精通。⁴离恨:一作“离别”。⁵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兼 一作:无)
昨夜西风凋¹碧树²,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jiān)³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兼 一作:无)
译文:昨天夜里秋风劲吹,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思念的人究竟在何处。
注释:¹凋:衰落。²碧树:绿树。³彩笺:彩色的信笺。⁴兼:一作“无”。⁵尺素:书信的代称。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

  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它不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色。它不离婉约词,却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约词。

  起句“槛菊愁烟兰泣露”,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默默饮泣。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这两种现象之间本不一定存在联系,但在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这里与其说是燕子的感觉,不如说是写帘幕中人的感觉——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着因孤孑凄清而引起的寒意。燕的双飞,更反托出人的孤独。这两句只写客观物象,不着有明显感情色彩的词语,表示的感情非常委婉含蓄。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上片后两句是说,明月不明白离别的痛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

  从今晨回溯昨夜,明点“离恨”,情感也从隐微转为强烈。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应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却正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怅触。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过片承上“到晓”,折回写今晨登高望远。“独上”应上“离恨”,反照“双飞”,而“望尽天涯”正从一夜无眠生出,脉理细密。“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厉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显著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景既萧索,人又孤独,几乎言尽的情况下,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一片无限广远寥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之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这是从“望尽”一词中可以体味出来的。这三句尽管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意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也洗净铅华,纯用白描。这三句是此词中流传千古的佳句。

  高楼骋望,不见所思,因而想到音书寄远:“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彩笺,这里指题诗的诗笺;尺素,指书信。两句一纵一收,将主人公音书寄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无寄的可悲现实对照起来写,更加突出了“满目山河空念远”的悲慨,词也就这渺茫无着落的怅惘中结束。“山长水阔”和“望尽天涯”相应,再一次展示了令人神往的境界,而“知何处”的慨叹则更增加摇曳不尽的情致。

  这首词上下片之间,在境界、风格上是有区别的。上片取景较狭,风格偏于柔婉;下片境界开阔,风格近于悲壮。但上片深婉中见含蓄,下片于广远中有蕴涵。王国维借用词中“昨夜”三句来描述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种境界,虽与词作原意了不相涉,却和这三句意象特别虚涵,便于借题发挥分不开的。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413-414

diéliànhuā ·jiànchóuyānlán

yànshū sòngdài 

jiànchóuyānlán luóqīnghán yànshuāngfēi míngyuèānhèn xiéguāngdàoxiǎochuān穿zhū  (shuāngfēizuò shuānglái hènzuò bié )
zuó西fēngdiāoshù shànggāolóu wàngjìntiān cǎijiānjiānchǐ shānchángshuǐkuòzhīchù  (jiānzuò  )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