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孤清夜月”为韵。
以“孤清夜月”为韵。
译文:依次以“孤”、“清”、“夜”、“月”为韵脚。
注释:寒梧:凄冷的梧桐树。梧,梧桐树。
凤兮凤兮,来何所图?出应明主,言栖高梧。梧则峄阳之珍木,凤则丹穴之灵雏。理符有契,谁言则孤?游必有方,哂南飞之惊鹊;音能中吕,嗟入夜之啼乌。
凤兮凤兮¹,来²何所图³?出应明主,言栖高梧。梧则峄(yì)之珍木,凤则丹穴之灵雏。理符¹⁰有契¹¹,谁言则孤¹²?游必有方¹³,哂(shěn)¹⁴南飞之惊鹊¹⁵;音能中吕¹⁶,嗟(jiē)¹⁷入夜之啼乌¹⁸
译文:凤凰啊凤凰,你飞来有什么打算?出现是为了应验明君,且住上梧桐树。梧桐树可是峄山南例的稀有树木,凤凰在丹穴是神异的鸟啊。理符和契双方各持一,相合则征信,谁能说出孤独?出行有一定的方向,讥笑鸟鹊栖止无定;叫声符合音律,感叹夜里乌鸦鸣叫,其音凄切。
注释:¹凤兮凤兮:凤,凤凰,传说中的神鸟,雄为凤,雌为凰。²来:一作“求”。³图:打算。⁴出应明主:出现为了应验明君。出,出现。应,应和。明主,圣明君王。⁵言:助词词。⁶峄阳:峄山(在今山东邹县)南侧。⁷珍木:稀有的树木。⁸丹穴:地名。⁹灵雏:神异的鸟。灵,奇异。雏,幼鸟。¹⁰理符:刻符。理,治玉。符,符命。¹¹契:契合,契分为两半,双方各持一,相合则征信。¹²孤:孤独,无人理睬。¹³游必有方:出行有一定的方向。《论语·里仁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方,一定的去处。¹⁴哂:笑,一作“骇”。¹⁵南飞之惊鹊:指栖止无定的乌鹊。¹⁶中吕:符合音律。吕,古乐,阴律为吕,为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¹⁷嗟:感叹。¹⁸啼乌:乌鸦鸣叫,其音凄切,故人称为乌啼或啼乌。
况其灵光萧散,节物凄清。疏叶半殒,高歌和鸣。之鸟也,将托其宿止;之人也,焉知乎此情?月照孤影,风传暮声。将振耀其五色,似箫韶之九成。
况其灵光¹萧散²,节物³凄清。疏叶半殒(yǔn),高歌和鸣。之鸟也,将托其宿¹⁰止;之人¹¹也,焉知乎此情¹²?月照孤影¹³,风传暮声¹⁴。将振耀¹⁵其五色¹⁶,似¹⁷箫韶(sháo)¹⁸之九成。
译文:何况神异之光遭到冷落,应时的¹⁹景物凄清。稀少的树叶已经凋落,高歌应和而鸣。凤凰,托身栖息之处;人啊,怎么会知道此情?月亮照着凤凰孤独的身影,风传凤凰夜晚的叫声。振动身上的五色羽毛,像传舜乐《韶》多次变更演奏。
注释:¹灵光:神异之光,一作“晶灵”。²萧散:冷落,疏散。³节物:应时的景物。⁴凄清:凄凉冷清的样子。⁵疏:稀疏。⁶殒:通“陨”,坠落。⁷和鸣:应和而鸣。⁸之鸟:此鸟,指凤凰,一作“鸟”。⁹托:托身,一作“诧”。¹⁰宿:栖息之处,接着的“止”同。¹¹之人:一作“止人”。¹²焉知此情:一作“焉知乎此情”。¹³孤影:指凤凰孤独的身影。¹⁴暮声:指凤凰夜晚的叫声。¹⁵振耀:振动闪耀。¹⁶五色:指凤凰羽毛有五色,一般认为指青、黄、赤、自、黑五色。¹⁷似:一作“俟”。¹⁸箫韶:相传舜乐名韶。¹⁹九成:多次变更演奏。成,奏乐一曲为一成。
九成则那,率舞而下。怀彼众会,罔知淳化。虽璧沼可饮,更能适于醴泉;虽琼林可栖,复忆巡于竹榭。念是欲往,敢忘昼夜?苟安安而能迁,则思思其不暇。
九成则那(nuó)¹,率舞²而下。怀³彼众会,罔知淳化。虽璧沼可饮,更能适于醴(lǐ);虽琼林可栖,复忆¹⁰¹¹于竹榭(xiè)¹²。念是¹³¹⁴往,敢¹⁵忘昼夜?苟¹⁶安安¹⁷而能迁,则思思¹⁸其不暇¹⁹
译文:反复奏乐,余韵将尽,相从起舞,飘落而下。又担心大家都会,不知道淳厚的教化。虽然能在青绿的池塘里饮水,更能适于甜美的泉水;虽然梧桐是最好的栖息之所,但仍反复回忆徘徊在竹榭的日子。想到这些就打算去,敢忘昼夜?不原安于所安而迁徙,我思考它没有停留的时间。
注释:¹那:何,如何。²率舞:相从起舞。率,皆。³怀:怜悯。⁴会:会合。⁵罔:知。⁶淳化:敦厚的教化。⁷璧沼:一作“碧沼”,与下文的“琼林”相对,应为美玉砌的圆形池。⁸醴泉:甜美的泉水。⁹琼:赤色的玉,一说美玉。¹⁰忆:一作“相”,一作“想”。¹¹巡:徘徊,来往察看。¹²竹榭:建在高台上的竹屋。¹³念是:想到这些。¹⁴欲:一作“欣”。¹⁵敢:岂敢。¹⁶苟:假如,一作“何”。¹⁷安安:安于所安。¹⁸则思思:一作“我则思”。¹⁹不暇:没有停留的时间。
故当披拂寒梧,翻然一发。自此西序,言投北阙。若用之衔诏,冀宣命于轩阶;若使之游池,庶承恩于岁月。可谓择木而俟处,卜居而后歇。岂徒比迹于四灵,常栖栖而没没?
故当披拂¹寒梧,翻然²一发³。自此西序,言投北阙(què)。若用之衔(xián),冀宣命于轩阶¹⁰;若使之游池¹¹,庶¹²承恩¹³于岁月¹⁴。可谓择木¹⁵而俟(sì)¹⁶,卜居¹⁷而后歇¹⁸。岂徒比迹¹⁹于四灵²⁰,常栖(qī)²¹而没(mò)²²
译文:应该拨开凄冷的梧桐树,高飞而去。自此离开养庶的地方,到大臣等候朝见和上书奏事的地方。等待口念诏书的人,希望发布命令的人出现于殿堂前的台阶。若使之游于凤凰池,不希望受皇恩。可谓鸟则择木,占卜选择可居之地。不敢奢望并驾麟、凤、龟、龙,宁愿为国家忙碌一生。
注释:¹披拂:拨开。²翻然:高飞的样子。³发:启行。⁴西序:夏代小学。⁵投:飞奔。⁶北阙::古代建阙观于宫殿之北,曰北阙。⁷衔诏:口衔诏书。⁸冀:希望。⁹宣命:发布命令。¹⁰轩阶:殿堂前的台阶。轩,殿堂前檐处。¹¹游池:在宫中风凰池游泳。宫中池沼称凤池或凤凰池。魏晋南北朝中书省多设于此,唐人多以凤池喻宰相。¹²庶:表示希望。¹³承恩:受皇恩。¹⁴岁月:年月,时日。¹⁵择木:选择可栖息的树。¹⁶俟处:等待安顿。¹⁷卜居:占卜选择可居之地。¹⁸歇:息。¹⁹比迹:并列《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皇太后膺大圣之姿,体乾坤之德,齐纵虞妃,比迹任姒。”²⁰四灵:古代以麟、凤、龟、龙为四灵。²¹栖栖:忙碌的样子。²²没没:埋没。

  这篇赋按押韵的变化可分为四段,前两段为第一层,这一层偏于叙事,以“孤”、“清”为韵,音节徐舒缓和,渲染出一种静谧的环境,凄凉的气氛;后两段为第二层,这一层偏于抒情,以仄声“夜”、“月”为韵,音节急促激厉,与浮想联翩的思绪相契合,较好地表达了情感。

  第一层写凤凰出身非同寻常及所处环境之凄凉,紧扣“寒梧栖凤”题意。入手以问答起句,反用楚狂接舆讥孔子生不逢时之意。指出:凤凰所以出现,正是逢明凤治世之时,乃应时而出,凤凰栖息,只捡高大梧桐而栖。继而以无枝可依的夜鹊,鸣声凄乱的寒鸦,反衬凤凰高雅稳重的举止与妙合吕律之鸣声,进一步写凤凰神奇非凡。接下来用对比手法,一方面写凤凰萧洒之姿与华美之色,一方面写凤凰所处环境之寂寞冷落。点明凤凰虽应明凤治世而出,却没能居于应居之地,怅怅之情,牢骚之意烁然而现,为后半部分的联想做了必蓉的铺垫。

  第二层凤要写凤凰浮想联翩的思绪,以论说表达幻想。有碧沼可饮,不可谓不清,有琼林可栖,不可谓不雅。但这种孤身索居,自我离世的生活毕竟是萧瑟寂寞的。为了施展抱负与才华,这只孤栖的凤凰决意抛却凋残的梧桐,振翅高飞,投奔最高理想的“北阙”,为其所用。它与赋的开头点明的“出应明凤”遥相呼应,解释“择木而栖,择凤而事”,既是人愿,亦顺天理。凤凰的选择即是作者的选择,它虽不无急功近利之嫌,却也理由充足。况且它既不失选择者凤凰的非凡身份,又美化了最高统治的政绩。

  全赋熔冶典实而不显得生涩,语言流丽,不以华美的词采取胜,更注重凤观情感的抒发。同时,作者在赋中以凤凰自比,以凤凰应盛世而出来颂美王室,以凤凰出应盛世来比喻自己获取功名,构思十分巧妙。此外,优美的声韵,婉曲的格调,造就了此赋淡雅清新的风韵,使全赋具有较浓的“诗味”。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此托意浅露不深,形象塑造也较粗糙,失之于浅近而少深厚,且乞怜也直白少婉曲,有失凤凰的高雅身份。

参考资料:
1、 迟文浚,宋绪连 主编.历代赋:广选·新注·集评 (5卷).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42-44
2、 田兆民.历代名赋译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06月第1版:1142-1143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依次以“孤”、“清”、“夜”、“月”为韵脚。

凤凰啊凤凰,你飞来有什么打算?出现是为了应验明君,且住上梧桐树。梧桐树可是峄山南例的稀有树木,凤凰在丹穴是神异的鸟啊。理符和契双方各持一,相合则征信,谁能说出孤独?出行有一定的方向,讥笑鸟鹊栖止无定;叫声符合音律,感叹夜里乌鸦鸣叫,其音凄切。

何况神异之光遭到冷落,应时的¹⁹景物凄清。稀少的树叶已经凋落,高歌应和而鸣。凤凰,托身栖息之处;人啊,怎么会知道此情?月亮照着凤凰孤独的身影,风传凤凰夜晚的叫声。振动身上的五色羽毛,像传舜乐《韶》多次变更演奏。

反复奏乐,余韵将尽,相从起舞,飘落而下。又担心大家都会,不知道淳厚的教化。虽然能在青绿的池塘里饮水,更能适于甜美的泉水;虽然梧桐是最好的栖息之所,但仍反复回忆徘徊在竹榭的日子。想到这些就打算去,敢忘昼夜?不原安于所安而迁徙,我思考它没有停留的时间。

应该拨开凄冷的梧桐树,高飞而去。自此离开养庶的地方,到大臣等候朝见和上书奏事的地方。等待口念诏书的人,希望发布命令的人出现于殿堂前的台阶。若使之游于凤凰池,不希望受皇恩。可谓鸟则择木,占卜选择可居之地。不敢奢望并驾麟、凤、龟、龙,宁愿为国家忙碌一生。

注释

寒梧:凄冷的梧桐树。梧,梧桐树。

凤兮凤兮:凤,凤凰,传说中的神鸟,雄为凤,雌为凰。

来:一作“求”。

图:打算。

出应明主:出现为了应验明君。出,出现。应,应和。明主,圣明君王。

言:助词词。

峄阳:峄山(在今山东邹县)南侧。

珍木:稀有的树木。

丹穴:地名。

灵雏:神异的鸟。灵,奇异。雏,幼鸟。

理符:刻符。理,治玉。符,符命。

契:契合,契分为两半,双方各持一,相合则征信。

孤:孤独,无人理睬。

游必有方:出行有一定的方向。《论语·里仁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方,一定的去处。

哂:笑,一作“骇”。

南飞之惊鹊:指栖止无定的乌鹊。

中吕:符合音律。吕,古乐,阴律为吕,为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

嗟:感叹。

啼乌:乌鸦鸣叫,其音凄切,故人称为乌啼或啼乌。

灵光:神异之光,一作“晶灵”。

萧散:冷落,疏散。

节物:应时的景物。

凄清:凄凉冷清的样子。

疏:稀疏。

殒:通“陨”,坠落。

和鸣:应和而鸣。

之鸟:此鸟,指凤凰,一作“鸟”。

托:托身,一作“诧”。

宿:栖息之处,接着的“止”同。

之人:一作“止人”。

焉知此情:一作“焉知乎此情”。

孤影:指凤凰孤独的身影。

暮声:指凤凰夜晚的叫声。

振耀:振动闪耀。

五色:指凤凰羽毛有五色,一般认为指青、黄、赤、自、黑五色。

似:一作“俟”。

箫韶:相传舜乐名韶。

九成:多次变更演奏。成,奏乐一曲为一成。

那:何,如何。

率舞:相从起舞。率,皆。

怀:怜悯。

会:会合。

罔:知。

淳化:敦厚的教化。

璧沼:一作“碧沼”,与下文的“琼林”相对,应为美玉砌的圆形池。

醴泉:甜美的泉水。

琼:赤色的玉,一说美玉。

忆:一作“相”,一作“想”。

巡:徘徊,来往察看。

竹榭:建在高台上的竹屋。

念是:想到这些。

欲:一作“欣”。

敢:岂敢。

苟:假如,一作“何”。

安安:安于所安。

则思思:一作“我则思”。

不暇:没有停留的时间。

披拂:拨开。

翻然:高飞的样子。

发:启行。

西序:夏代小学。

投:飞奔。

北阙::古代建阙观于宫殿之北,曰北阙。

衔诏:口衔诏书。

冀:希望。

宣命:发布命令。

轩阶:殿堂前的台阶。轩,殿堂前檐处。

游池:在宫中风凰池游泳。宫中池沼称凤池或凤凰池。魏晋南北朝中书省多设于此,唐人多以凤池喻宰相。

庶:表示希望。

承恩:受皇恩。

岁月:年月,时日。

择木:选择可栖息的树。

俟处:等待安顿。

卜居:占卜选择可居之地。

歇:息。

比迹:并列《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皇太后膺大圣之姿,体乾坤之德,齐纵虞妃,比迹任姒。”

四灵:古代以麟、凤、龟、龙为四灵。

栖栖:忙碌的样子。

没没:埋没。

创作背景
关于这篇赋文的创作时间,姜书阁先生《刘文史论》推考说:“可能是他麟德初以刘孝祥处表荐,对策高第时所作。”据杨炯王勃集序》:“(王勃)年十有四,时誉斯归。太常伯刘公(刘祥道)巡行风俗,见而异处日:‘此神童也。’因加表荐,对策高第,拜为朝散郎。”由此,作者对策高第当在麟德元年(664年)。从赋的题目及内容看,作者是以风自喻,以梧喻所栖处的,若是应试处作或及第后处作,不可能以“寒梧”称其处所,试官也不会以此命题,且杨序明言“对策高第”,未曾试赋是显而易见的。由赋所写的凤处凄清萧散的处境看,作赋时作者并未及第,又由赋中“风兮凤兮,来何所图?出应明主,言栖高梧”等语观处,赋乃作于作者入京准备求仕时。作者于显庆五年(660年)年底入长安,同年“冬至后甲子”从曹元潜心学医,十五月方毕,此间他恐怕没有多少时间考虑其他问题,因而此赋最可能创作于龙朔二年(662年)至麟德元年(664年)间。
参考资料:
1、 韩晖 著.隋及初盛唐赋风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27-128
赏析

  这篇赋按押韵的变化可分为四段,前两段为第一层,这一层偏于叙事,以“孤”、“清”为韵,音节徐舒缓和,渲染出一种静谧的环境,凄凉的气氛;后两段为第二层,这一层偏于抒情,以仄声“夜”、“月”为韵,音节急促激厉,与浮想联翩的思绪相契合,较好地表达了情感。

  第一层写凤凰出身非同寻常及所处环境之凄凉,紧扣“寒梧栖凤”题意。入手以问答起句,反用楚狂接舆讥孔子生不逢时之意。指出:凤凰所以出现,正是逢明主治世之时,乃应时而出,凤凰栖息,只捡高大梧桐而栖。继而以无枝可依的夜鹊,鸣声凄乱的寒鸦,反衬凤凰高雅稳重的举止与妙合吕律之鸣声,进一步写凤凰神奇非凡。接下来用对比手法,一方面写凤凰萧洒之姿与华美之色,一方面写凤凰所处环境之寂寞冷落。点明凤凰虽应明主治世而出,却没能居于应居之地,怅怅之情,牢骚之意烁然而现,为后半部分的联想做了必蓉的铺垫。

  第二层主要写凤凰浮想联翩的思绪,以论说表达幻想。有碧沼可饮,不可谓不清,有琼林可栖,不可谓不雅。但这种孤身索居,自我离世的生活毕竟是萧瑟寂寞的。为了施展抱负与才华,这只孤栖的凤凰决意抛却凋残的梧桐,振翅高飞,投奔最高理想的“北阙”,为其所用。它与赋的开头点明的“出应明主”遥相呼应,解释“择木而栖,择主而事”,既是人愿,亦顺天理。凤凰的选择即是作者的选择,它虽不无急功近利之嫌,却也理由充足。况且它既不失选择者凤凰的非凡身份,又美化了最高统治的政绩。

  全赋熔冶典实而不显得生涩,语言流丽,不以华美的词采取胜,更注重主观情感的抒发。同时,作者在赋中以凤凰自比,以凤凰应盛世而出来颂美王室,以凤凰出应盛世来比喻自己获取功名,构思十分巧妙。此外,优美的声韵,婉曲的格调,造就了此赋淡雅清新的风韵,使全赋具有较浓的“诗味”。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此托意浅露不深,形象塑造也较粗糙,失之于浅近而少深厚,且乞怜也直白少婉曲,有失凤凰的高雅身份。

参考资料:
1、 迟文浚,宋绪连 主编.历代赋:广选·新注·集评 (5卷).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42-44
2、 田兆民.历代名赋译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06月第1版:1142-1143
王勃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 95篇诗文

猜您喜欢
翠荷残,苍梧坠。千山应瘦,万木皆稀,蜗角名,蝇头利。输与渊明陶陶醉,尽黄菊围绕东篱。良田数顷,黄牛二只,归去来兮。
翠荷残,苍梧坠。千山应瘦,万木皆稀,蜗(wō)角名¹,蝇头利²。输与渊明皆皆醉,尽黄菊围绕东篱(lí)。良田数顷,黄牛二只,归去来兮。
译文:翠荷凋残,苍梧叶落;山也憔悴消瘦,树林稀疏枯残,俗世的虚名小利皆是过眼云烟。在识时知机,进退行藏的认识上,自己怎能与陶渊明相较。一想到归隐后满目黄菊绕东篱,自耕良田数顷、黄牛一只,就无比向往啊!
注释:¹蜗角名:如同蜗角那样的虚名,比喻渺小不足道的浮世虚名。²蝇头利:如同苍蝇头那样的小利。比喻非常微小的利润。

  此为滕宾普天乐失题小令十一首的第三首,作者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和对官场免得的批判,表现了归隐田园的志趣。此曲在构思上也颇有佳处。作者仍从写景入手,“翠荷”四句,写秋景。前二句是写眼前景,翠荷凋残,苍(深绿色)梧坠叶;后二句,一个“应”字耐人玩味,仿佛山若有情,山亦当憔悴消瘦。无情之物遂亦人格化,此用移情入景之法。

  这四句写景,由近及远,由真切具体而至博大苍莽,层次分明;作者连用“残”、“坠”、“瘦”、“稀”四字,写出了百卉俱腓、草木摇落的萧瑟秋景,再加以“千山”、“万木”,极状空间范围之大,于是,疏木衰林、万物悲秋的肃杀之气,塞空而下,读之不减老杜“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无边落森萧萧下”的气概。其实,春华秋实,秋天固化剂橙黄橘绿时,秋本无所悲,即如宋代杨万里所说:“秋气堪悲未必然。”但因作者有感于岁月迟暮,有如草木凋零,故觉秋景惨然多凄。回首人生旅途,大半生已过,却仍然碌碌风尘,为名缰利锁所羁。故紧拉着由景物转入人事,写出了“蜗角”、“蝇头”等四句。蜗角,典出《庄子·则阳》,去蜗牛左角上有触氏国,右角上有蛮氏国,“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百万。”苏轼满庭芳词又有“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这里用以表现作者对名利的鄙视。然而作者身羁官声,归隐之志未遂,在识时知机,进退行藏的认识上,应该承认自己是输与皆渊明了。一个“输”字,表现了作者对隐士皆渊明的倾慕和对自己未能及早归隐田园的悔恨,大有“觉今是而昨非”之意

  “黄菊围绕”、“良田数顷、黄牛一只”是作者预想归后田园生活的蓝图。一想到躬耕田亩,远离风波的自由自在,便欣然神往,故煞句以“归去来兮”表示其浩然归志。

  此曲以景起兴,以情作结,皆统一于落叶归根这一主旨上。中间虚实交错,景与情,古与今,人与我,眼前与未来,时空腾挪跌宕,有对比、有反思、有展望。曲辞曲折而横放,语调苍凉而愤激。

参考资料:
1、 普天乐·翠荷残

tiān··cuìcán--téngbīn

cuìcáncāngzhuìqiānshānyīngshòuwànjiējiǎomíngyíngtóushūyuānmíngtáotáozuìjǐnhuángwéiràodōngliángtiánshùqǐnghuángniúèrzhǐguīlái

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
孝道当竭(jié)力,忠勇表丹诚¹
译文:尽孝道当竭尽全力,忠诚勇敢怀有赤诚之心;
注释:¹丹诚:赤诚之心。
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边境。
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边境。
译文:兄弟姐妹互相帮助,慈悲是没有度量,没有尽头。
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
勤读弟贤书,尊师如重亲;
译文:勤奋学习研读圣贤书,像敬重父母一样尊敬师长;
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
礼义勿疏狂,逊让敦(dūn)(mù)¹邻。
译文:懂礼仪知谦让,切勿疏忽轻狂,谦逊忍让,态度宽厚和善的,邻里方和睦。
注释:¹敦睦:亲善和睦。
敬长与怀幼,怜恤孤寡贫;
敬长与怀幼,怜恤(xù)¹孤寡贫;
译文:尊敬长辈关怀幼小,体恤鳏寡孤独与弱势群体;
注释:¹怜恤:怜爱体恤。
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
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
译文:谦恭廉明,戒骄戒躁,才能树立威信,为人信服。
字纸莫乱废,须报五谷恩;
字纸莫乱废,须报五谷¹恩;
译文:要知勤俭节约过生活,常怀感恩心;
注释:¹五谷:指稻、黍、稷、麦、豆,泛指粮食作物,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最朴素、最自然,也是营养价值极高的传统食品。
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
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
译文:能够顺应天理、慈悲为怀,才能广种资粮,普利群荫。
处世行八德,修身奉祖神;
处世行八德¹,修身奉祖神;
译文:处世“八德”是准则,后世应当谨遵前人教诲;
注释:¹八德: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古人处世的基本操守。
儿孙坚心守,成家种善根。
儿孙坚心守,成家种善根。
译文:以家训为戒,才能发扬祖业,有所作为。
微晕娇花湿欲流,簟纹灯影一生愁。梦回疑在远山楼。
微晕(yùn)¹娇花湿欲流,簟(diàn)纹灯影²一生愁。梦回疑在远山楼³
译文:女子含泪的模样,好像娇花带雨,俏丽的色泽像要化在水中流淌开来的样子。苇席上、灯影里,藏着她一生的愁绪。梦醒之后,恍惚自己仍在梦中的楼头等待良人归来。
注释: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正体格律为: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湘真:即陈子龙,字卧子,号大樽、轶符,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末几社领袖,文坛名士,于易代之际抗清被俘,投水殉难,有《湘真阁存稿》一卷,其中有《浣溪沙·五更》一首。和(hè)韵,指和他人诗词,仍用原韵。¹微晕:指天色初晓。²簟纹灯影:写相思难眠的样子。簟,竹席。灯影,物体在灯光下的投影,这里指人影。³远山楼:汤显祖《紫钗记》中有女子在远山楼上思念丈夫的场景,这里借指女子居处。
残月暗窥金屈戍,软风徐荡玉帘钩。待听邻女唤梳头。
残月暗窥金屈戍(shù)¹,软风²徐荡玉帘钩³。待听邻女唤梳头。
译文:残月默默映照在大门的搭环上,柔风吹过帘钩轻轻摇荡,再也无法入睡了,唯有等待天明,等邻家的女伴来唤自己一同梳妆。
注释:¹屈戍:亦称屈戌,即门上的搭环。²软风:和风。³玉帘钩:帘钩的美称。

  此词刻画了一个生活忧愁无绪、百无聊赖而彻夜难眠的女子。全词色彩华美,辞藻艳丽,语浅情深,含蓄有味。

  此词上片首句“微晕娇花湿欲流”写梦中情景,以“湿欲流”写花饱蘸露水、晶莹可爱的样子写出“娇花”模样。“簟纹灯影一生愁。梦回疑在远山楼”,梦醒之时,对孤灯,辗转床席,愁思无限。

  下片“残月暗窥金屈戍,软风徐荡玉帘钩”二句写夜景,末句“待听邻女唤梳头”荡开一笔,淡淡作结,别具一格,显出长夜失眠之人的百无聊赖。

  全词着力描绘女子之慵懒情态,色彩华美,辞藻艳丽,语浅情深,含蓄有味,比陈子龙原作脂粉更重,绮思更浓。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 著;张草纫 注评.纳兰性德词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06月第1版:27-28
2、 (清)纳兰性德 著;田萍 注解.纳兰词全集鉴赏.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年05月第1版:383-384
3、 (清)纳兰性德 著;闵泽平 译.纳兰信德全集:全4册.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4年02月第1版:105-106

huànshā··yǒnggèngxiāngzhēnyùn--lánxìng

wēiyūnjiāohuā湿shīliúdiànwéndēngyǐngshēngchóumènghuízàiyuǎnshānlóu

cányuèànkuījīnshùruǎnfēngdàngliángōudàitīnglínhuànshūtóu

漫天坠,扑地飞,白占许多田地。冻杀吴民都是你!难道是国家祥瑞?
漫天坠(zhuì),扑地飞,白占¹许多田地。冻杀吴民²都是你!难道是³国家祥瑞(ruì)
译文:漫天飘坠,扑地飞舞,白白地占了许多的田地。把黎民百姓都冻坏了,说什么是国家祥瑞?
注释:¹白占:强取豪夺。²吴民: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原作“无民”。³难道是:哪里是。⁴祥瑞:瑞雪兆丰年。

luòméifēng ·yǒngxuě

zhāngmíngshàn yuándài 

màntiānzhuì fēi báizhànduōtián dòngshāmíndōushì nándàoshìguójiāxiángruì 
西陆动凉气,惊乌号北林。
西陆¹动凉气,惊乌号北林。
译文:秋天刮起了凉风,受惊的乌鸦在北面的树林里叫个不停。
注释:¹西陆:秋天。西陆本为星宿名,指昴宿。
栖息岂殊性,集枯安可任。
栖息岂¹²³,集枯安可任
译文:难道是乌鸦栖息的习性与众不同,它们停集在枯枝上又怎能靠它安身?
注释:¹岂:难道,怎么。²殊:不同的,特别的。³性:习性。⁴集:群鸟停聚在树上。⁵安:何,怎么。⁶任:凭靠,依托。
鸿鹄去不返,勾吴阻且深。
鸿鹄(hú)¹去不返,勾吴²³且深。
译文:天鹅一息再也不能回返,息勾吴的道路山险水又深。
注释:¹鸿鹄:天鹅。²勾吴:古国名,在今浙江、江苏一带。勾,发音词头,无义。³阻:险。
徒嗟日沈湎,丸鼓骛奇音。
¹嗟日²(chén)(miǎn)³,丸鼓(wù)奇音。
译文:人们只能嗟叹汉元帝一天天沉溺享乐,他竟然用铜丸击鼓来追求奇特的声音。
注释:¹徒:白白地,仅仅。²日:一天天地。³沈湎:沉溺,迷恋。⁴丸鼓:用铜丸击鼓。⁵骛:追求。
东海久摇荡,南风已骎骎。
东海久摇荡,南风已骎(qīn)¹
译文:东海早就波涛汹涌,南风也已劲猛急紧。
注释:¹骎骎:疾速,急迫。
坐使青天暮,小星愁太阴。
¹使青天暮,小星愁太阴²
译文:致使青天白日变成了黑夜昏暮,三五颗小星使得月亮忧愁而隐。
注释:¹坐:因而,导致。²太阴:月亮。
众情嗜奸利,居货捐千金。
¹²嗜奸利,居³货捐千金。
译文:世俗内心最喜好的是奸诈谋利,他们困积奇货,一掷千金。
注释:¹众:世俗者。²情:内心。³居:囤积,储存。⁴捐:舍弃,献出,此处为“花费”。
危根一以振,齐斧来相寻。
¹²³以振,齐(zhāi)来相寻
译文:高大的树木一旦挺立起来,锋利的刀斧就把它们追寻。
注释:¹危:高。²根:树根,这儿借代为树木。³一:一旦。⁴振:直挺。⁵齐斧:用于征伐之斧。齐,通斋。⁶寻:追逐,跟踪而至。
揽衣中夜起,感物涕盈襟。
揽衣¹中夜起,感物²³盈襟。
译文:我半夜披衣起来徘徊,感伤时事,不禁热泪满襟。
注释:¹揽衣:披衣。²物:景物、时事、世事。³涕:眼泪。
微霜众所践,谁念岁寒心。
微霜众所践,谁念岁寒心¹
译文:尽管人们都能踏着薄薄的寒霜行走,可谁又想到那不畏严寒的松柏的坚贞?
注释:¹岁寒心:年终严寒时松柏挺立不屈的精神。
旭日照寒野,鸒斯起蒿莱。
旭日照寒野,鸒(yù)¹起蒿莱²
译文:早晨的太阳照耀着寒冷的原野,一群乌鸦从草丛飞了出来。
注释:¹鸒斯:乌鸦。²蒿莱:草丛。
啁啾有馀乐,飞舞西陵隈。
(zhōu)(jiū)¹有馀²乐,飞舞西陵³(wēi)
译文:它们哑哑欢叫,非常快活,飞舞到西边的山弯一带。
注释:¹啁啾:鸟叫声。²馀:多余的,十二分的。³陵:山丘。⁴隈:山势弯曲的地方。
回风旦夕至,零叶委陈荄。
回风¹旦夕²至,零叶委³陈荄(gāi)
译文:无情的旋风迟早就要来到,把枯枝败叶吹落在腐草陈荄。
注释:¹回风:旋风。²旦夕:早晚间,迟早。³委:堆落。⁴陈荄:腐烂的草根。陈,腐烂的。荄,草根。
所栖不足恃,鹰隼纵横来。
所栖不足恃¹,鹰隼²纵横³来。
译文:栖居的草丛决不能够安身,鹰隼猛扑下来,无可逃灾。
注释:¹恃:依靠。²隼:鹗,鹞鹰。³纵横:迅猛恣肆。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