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公卿士,咸造在庭。
群公卿士,咸造在庭。
式燕以术,思均露零。
式燕以术,思均露零。
穆穆明明,于期为盛。
穆穆明明,于期为盛。
归美报上,一人有订。
归美报上,一人有订。
佚名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 3275篇诗文

猜您喜欢
繁红嫩翠。艳阳景,妆点神州明媚。是处楼台,朱门院落,弦管新声腾沸。恣游人、无限驰骤,娇马车如水。竞寻芳选胜,归来向晚,起通衢近远,香尘细细。
繁红嫩翠。艳阳景,妆点神州¹明媚。是处²楼台,朱门³院落,弦管新声腾沸。恣(zì)游人、无限驰骤(zhòu),娇马车如水¹⁰。竞寻芳选胜,归来向晚¹¹,起通衢(qú)¹²近远,香尘细细。
译文:花盛开叶嫩绿,一派春天景色,将京城妆点得无限明媚。到处处危楼台榭、朱门院落,乐器吹奏着新颖美妙的音乐,非常热闹。道路上车马众多,来往不绝,任凭游人无限疾驰,竞相寻游美景名胜。归来的时候临近晚上,四通八达的道路上,如云的美女步履而带起轻微的芳香之尘。
注释:¹神州:指北宋京城汴京。²是处:到处。³朱门:古代王公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表示尊贵,后以“朱门”为贵族邸第的代称。⁴弦管: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乐器。⁵新声:新颖美妙的音乐。⁶腾沸:形容人声喧腾。⁷恣:放纵。⁸无限:没有约束,自由自在。⁹驰骤:驰骋,疾奔。¹⁰娇马车如水:即“车水马龙”,形容车马众多,往来不绝,像流水一样。¹¹向晚:临近晚上。¹²通衢:四通八达的道路。
太平世。少年时,忍把韶光轻弃。况有红妆,楚腰越艳,一笑千金何啻。向尊前、舞袖飘雪,歌响行云止。愿长绳、且把飞乌系。任好从容痛饮,谁能惜醉。
太平世。少年时,忍¹把韶光²轻弃。况有红妆³,楚腰越艳,一笑千金何啻(chì)。向尊前、舞袖飘雪,歌响行云止。愿长绳、且把飞乌系。任好从容痛饮,谁能惜醉。
译文:太平盛世,正当少年青春,不忍把美好的春光轻易抛弃,何况还有楚腰越艳一样美女相伴,她们一笑何止只值千金啊!面对酒宴上那如同雪花飘飞的舞袖,响遏行云的歌声,我愿用长绳系住太阳,好能从容痛饮,谁能怕醉啊!
注释:¹忍:怎忍。²韶光:美好的春光。³红妆:指美女。⁴楚腰越艳:泛指美女。楚腰,即细腰,此处借指细腰女子。越艳,古代美女西施出自越国,故以“越艳”泛指美貌女子。⁵何啻:何止。⁶歌响行云止:即响遏行云,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止住了,形容歌声嘹亮。⁷飞乌:太阳。传说太阳中有三足乌,故称太阳为飞乌。

  清明踏青,是北宋时期一个非常热闹的民俗。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京师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大寒食,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矣。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愁,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也猎取这一盛况,创作出不朽的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柳永通过对这一民俗的描绘,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享乐意识。

  词的上片写太平盛世繁华都市中的春游。词一开篇即写景,“繁红嫩翠。艳阳景,妆点神州明媚”。这时候写的是自然景观,并且指明了这些景物是在“神州”,也就是汴京。接下来,“是处楼台”三句写都市人文景观,以“是以”二字开始,写出了都市繁华的广泛程度;后又以“腾沸”二字结束,写出了都市繁华的热闹程度。接下来是游春盛况的叙写。“游人”之“恣”,“驰骤”之“无限”,从行动上写出了游春人的心情舒朗,无拘无束;“娇马车如水”的比喻,借用了李煜的“车如流水马如龙”(《望江南·多少恨》),概写游春盛况,“寻芳选胜”则具体写游人的行踪,冠以“竞”字写出了游春人争先恐后的恣游心态。“归来向晚”对照开头“艳阳景”,表明游春活动从清晨的艳阳初升延续到黄昏日暮。结句“起通衢近远,香尘细细”,可以说是游春活动的尾声了,以一“起”字领起,不仅极具画面感,且情韵无尽。

  这首词的上片在一定程度上记述了北宋前期太平盛世都市繁荣,有一定的认识意义。而且“繁红”、“嫩绿”、“艳阳”、“朱门”、“新声”、“通衢”、“香尘”等一连串带有修饰性的词的运用,以及“明媚”、“腾沸”、“如水”、“近远”、“细细”等一连串工笔描写,都极为生动地显示了汴京春日的繁盛。无论是内容还是表现,上片都可以说是整首词的精华所在。

  词的上片已写尽汴京太平景象,下片则进一步写歌舞之乐。“太平世”,直言自己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太平盛世。“少年时”二句说自己还处于少年时期,不忍心把美好的时光轻易抛弃。“况有红妆”二句说自己有美女相伴,连用“红妆”、“楚腰”、“越艳”三个词来形容相伴歌女的美貌,之后,词人又引用了一个典故,出自王仁裕《开宝天元遗事》,书中说宫廷乐工许合子“善歌,最受明皇宠爱。每对御奏歌,则丝竹之声莫能遏。帝尝谓左右曰:‘此女歌直千金。’”词人还用了“何啻”二字,说她们“一笑”何值“千金”,不仅突出了相伴美女的美貌,也从侧面反映了词人当时的奢侈生活。接下来,“向尊前”二句写歌舞之盛,此处多用典故。先写舞,“舞袖飘雪”,典故出自曹植《洛神赋》:“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后写歌,“歌响行云止”,引用《列子·汤问》秦青歌声“响遏行云”的典故。有美女相伴,又有歌舞欣赏,故而词人说“愿长绳、且把飞乌系。任好从容痛饮,谁能惜醉”。希望用绳子把太阳系住,以便“从容痛饮”。这种挽留时光的方式独特、浪漫,表现了词人对少年韶光易逝的惶恐和无奈。

  词中以自然的春光和人生的青春交相阐发,由珍惜春天而有珍惜青春的感慨。在词人看来,明媚的春天给人们带来感官上的欢乐,也同样提醒人们去尽情享受青春,不妨千金买笑、从容痛饮。“少年时”二句,体现出词人对人生短暂、青春更短的忧惧之心,所谓及时行乐不过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抵御而已。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 等.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534-536
花发西园,草薰南陌,韶光明媚,乍晴轻暖清明后。水嬉舟动,禊饮筵开,银塘似染,金堤如绣。是处王孙,几多游妓,往往携纤手。遣离人、对嘉景,触目伤情,尽成感旧。
花发西园¹,草薰²南陌,韶光明媚³,乍晴轻暖清明后。水嬉舟媚,禊(xì)饮筵(yán)开,银塘似染,金堤(dī)如绣。是处王孙,几多游妓,往往携纤手。遣(qiǎn)离人、对嘉景,触目伤情,尽成感旧。
译文:西园里的花开了,南边路上的草散发出阵阵清香,清明节后,春光明媚,天气也变得格外晴朗微暖。人们在水边嬉戏,划动小船,举行禊饮宴,波光粼粼的池塘仿佛被染了色,大堤仿佛是绣上去的。到处都是王孙贵族,还有好多游妓,牵着手游览。面对这样美好的景色,让离家在外的人不由得触目伤怀,感伤旧事。
注释:笛家弄:词牌名。一名“笛家弄慢”,《乐章集》注“仙吕宫”。双调一百二十一字,前段十四句四仄韵,后段十四句五仄韵。¹西园:宋时汴京城中一处园林,具体不详。²薰:散发出香气。³明媚:秦巘《词系》卷八依“宋本”录柳词,作“明秀”。⁴禊饮筵:祓禊之后的宴筵。旧俗于水旁灌濯以祓除妖邪,上巳为春禊,后定三月三日为禊辰,禊后之宴为禊饮宴。⁵银塘:波光粼粼的池塘。⁶金堤:堤堰的美称。⁷是处:到处,处处。⁸王孙:贵族子弟。⁹遣:使,令。
别久。帝城当日,兰堂夜烛,百万呼卢,画阁春风,十千沽酒。未省、宴处能忘管弦,醉里不寻花柳。岂知秦楼,玉箫声断,前事难重偶。空遗恨,望仙乡,一饷消凝,泪沾襟袖。
别久。帝城当日¹,兰堂²夜烛,百万³呼卢,画阁春风,十千沽(gū)。未省、宴处能忘管弦,醉里不寻花柳。岂知秦楼,玉箫声断,前事难重偶¹⁰。空遗恨,望仙乡¹¹,一饷(xiǎng)¹²消凝¹³,泪沾襟(jīn)袖。
译文:分别已经很久了。当时在帝都的时候,在灯火通明的厅堂里,抛掷百万钱玩呼卢的游戏,在华美的阁楼里春风得意花费重金买酒喝。沉醉其中不清醒,宴席中听管弦,醉梦中眠花柳。哪知道,再也听不到秦楼玉箫声,再也见不到那佳人,以前的情景再难重逢。空自遗憾,望着那梦中的地方,悲伤地站了一会儿,泪水沾满了衣襟。
注释:¹帝城当日:当日帝城之倒置。帝城,京城。²兰堂:华美的厅堂。³百万:极言钱数之多。⁴呼卢:一种赌博游戏,掷骰游戏时大声呼“卢”。⁵十千沽酒:以重金买酒豪饮。十千,言酒资之多。⁶省:醒悟,清醒。⁷花柳:花街柳巷之省,指妓女聚集之处所。⁸秦楼:亦指妓女聚集之处所,所谓秦楼楚馆、秦楼谢馆。这里语含双关,因秦穆公为其女弄玉所造之楼亦名秦楼(一作凤楼)。⁹玉箫:用萧史弄玉夫妇仙去典。《列仙传》载,春秋时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嫁之。一夕,夫妇于楼台吹箫引来凤凰,载二人仙去。¹⁰重偶:重遇,重逢。¹¹仙乡:原指神仙所居之处,此借指所爱者的居处。¹²一饷:一晌,片刻。¹³消凝:凝伫感伤的样子。一说浓重的伤感。

  柳词多写春色,却每每同中有异。“花发西园,草薰南陌”,起句即从视觉与嗅觉上透出浓郁的春之律媚与春之气息。上片由描绘春景转入伤怀感旧,为下片的遥想与消魂蓄足了势头。章法自在井然,句法亦成有序。环顾他人携手踏青,反视自家孤身面对春景,孤凄寂寞,更添出无限伤感的是“良辰美景虚设,赏心乐事何得”,热闹的禊宴,以及银塘、金堤,愈衬托了人的孤独与怅惘,是以乐景写哀情也。下片多写回忆。“当日”情浓时,光景历历在目;“前事”已矣,旧梦不再。令人不禁悲从中来,“泪沾襟袖”。“未省”二句当是问句。“岂知”二句,语含双关,巧用弄玉、萧史事,又以“仙乡”与之呼应,亦是“活法”。

  全篇写得哀怨凄楚,虽是恋阙怀人之旧题,却能翻出新意,景与情之反衬,运用得亦自然妥贴,景语清空,情语凝深,且能浑化无迹,总于怨悱之旨。最值得注意的是,柳永与歌妓之间的那份真挚而恳切的情感,似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自然情欲,已升华到一种较高的精神境界,不可再以“轻薄”斥之了。柳永的这样一种情愫,巳开宋金元文人与歌妓(戏曲演员)平等相爱之先河。元人关汉卿、卢挚等与女演员朱帘秀之间的赠答曲中,依稀可见这种人道主义思潮的来龙去脉。或许这与柳永在仕途上的波折与久滞不售的经历有某种联系。

参考资料:
1、 王星琦 编选.柳永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31-33
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或曰: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然。乃知观物不审者,虽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乎?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
黄筌(quán)¹画飞鸟,颈足皆展。或²曰: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然³。乃知观物展审者,虽画师且展能,况其大者乎?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
译文:黄筌一次画了一只飞鸟,脖子和脚都是伸展开的。有人对他说:“飞鸟缩起脖子才能把脚张开,把脚缩起来才能把脖子伸出来,没有像这样两者都张开的。”黄筌就去验证了一下,发现果然是这样。由这件事我们知道,如果不能仔细的观察事物,就算只是个画师,也无法做好本职工作,更何况是做大事的人呢?因此君子应该认真的学习并且善于提问才是。
注释:¹黄筌:五代后蜀画家。苏轼(1037-1101):宇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大文学家。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东坡志林》等。本文与下三则均选自《苏东坡集》。²或:有人。³信然:确实如此。⁴审:精审细密。⁵大者:指更大的事。⁶务:致力。
好花零落雨绵绵,辜负韶光二月天。
好花零落¹雨绵绵,辜负韶(sháo)²二月天。
译文:鲜艳的花瓣在绵绵细雨中飘落,它们辜负了这二月春日里的美好时光。
注释:¹好花零落:暗喻革命情绪正在低落。²韶光:即美好时光,暗喻进行革命的良好时机。
知否玉楼春梦醒,有人愁煞柳如烟。
知否玉楼¹春梦²醒,有人³愁煞(shà)柳如烟。
译文:知道吗?在青楼之上醒来,看到这如烟春柳,我便极度忧愁起来。
注释:¹玉楼:原意为华丽的楼,这里用来指妓楼。²春梦:暗喻对革命胜利的憧憬。³有人:此为作者自指。⁴愁煞:即极度忧愁之意。煞,副词,用在动词后,表“极度……”之意。

  诗人在这首诗中感叹时光如梭,看着春雨里埙落的片片花瓣,心中感悟生命的可贵。前两句借写“辜负韶光”以喻错过革命良机;后两句以“春梦”来抒发自已的忧虑情绪。此诗情景交融,寓意深刻,形象鲜明,用语得体。

  此诗向友人申述对革命错过良机的愤懑和忧患情绪,情景交融,寓意深刻,形象鲜明,用语得体。

  前两句借写“辜负韶光”以喻错过革命良机。在作者看来,仲春二月是百花盛开的时节,人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时节去赏花,但是自己的朋友却没有这样做,以至错过时机。到了如今好花零落,霾雨霏霏,要赏花已经来不及。眼前的革命也是这样,良机错过,要发动就困难了。

  后两句以“春梦”来抒发自已的忧虑情绪。本来作者是做着“春梦”的,满以为趁着百花盛开,群情激昂的机会去进行革命,谁知现在“醒”来,却发现百花凋残,群情低落,雨绵绵,黑暗势力在镇压了。楼前的柳树虽然未败,但在霾雨中也显得朦朦胧胧了。革命的力量遭到黑暗势力的摧残而不断削弱,使作者悲痛欲绝。

参考资料:
1、 珠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苏曼殊诗集 马以君笺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9

chūn--mànshū

hǎohuālíngluòmiánmián,,sháoguāngèryuètiān

zhīfǒulóuchūnmèngxǐngyǒurénchóushāliǔyān

悠悠飏飏,做尽轻模样。半夜萧萧窗外响,多在梅边竹上。
悠悠飏(yáng)¹,做尽轻模样。半夜萧萧窗外响,多在梅边竹上。
译文:雪花飘飘洒洒满天飞舞,一副轻盈潇洒的模样。半夜只听得窗外大雪下的沙沙作响,压折那院中梅树和竹枝。
注释:¹飏飏:飘扬貌、飞舞貌。
朱楼向晓帘开,六花片片飞来。无奈熏炉烟雾,腾腾扶上金钗。
朱楼¹向晓²帘开,六花片片飞来。无奈熏炉烟雾,腾腾扶上金钗。
译文:第二天起床便迫不及待的掀开帘子,只见片片雪花迎面扑来。无奈房内熏炉中的烟雾一下就将身上的雪花全部融化了,只能看着雪花变成热气腾腾的雾气升腾而起,轻轻地笼罩在她那插有金钗的头上。
注释:¹朱楼:阁楼。²向晓:拂晓。

  雪,自古以来就一直备受着人们的青睐。自东晋谢家才女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它似乎更成了后世文人反复咏唱的对象。

  “悠悠扬扬,做尽轻模样。”黄昏之际,作者看见了雪花在漫天飞舞。“轻模样”,轻盈的模样,此形容可谓贴切传神。五百多年后,纳兰容若写了一首《采桑子》的词,开头就化用孙道勋的这句:“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纳兰公子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我并不是喜欢雪花那轻盈悠扬的模样,我之所以喜爱它,完全是因为它生有人间绝无仅有的,那一种孤寂而又冷艳的美。

  “半夜萧萧窗外响,多在梅边竹上。”这句是描写她半夜时分睡在床上,静静地聆听着大雪压折梅树和竹枝的声音。白居易有一首非常著名的五言诗《夜雪》,作品的意境尤其相似:“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由物及人,梅竹身上那种抽象的疼痛,继而转换成了一种具体的自怜之语。

  今夜的大雪,重重地压着梅花和竹子。如今我尚会疼惜你们,而我一生的寂寞与哀愁,又有谁知道,有谁怜爱呢?这样的心境,也真真算是: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朱楼向晓帘开,六花片片飞来。”第二天一大早,她起来后,便迫不及待地掀开帘子。此时依然是大雪纷飞,只见是大片大片雪花迎面扑来。这个场景,诚如用《红楼梦》中的联诗所写:一夜北风紧,开门雪尚飘。

  面对大自然馈赠的这些美丽的精灵之物,惊喜是在所难免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出作者在看到这一幕情景的时候,她的嘴角,当时兴许是泛起了一抹久违的微笑的。

  “无奈熏炉烟雾,腾腾扶上金钗。”结句笔触轻灵,情感细腻。描写的是作者转身回屋的时候,没想到由于房内熏炉中那些带有温度的烟气,一下就将身上的雪花全部融化了。她无奈地看着雪花变成热气腾腾的雾气升腾而起,轻轻地笼罩在她那插有金钗的头上。雾气最后也渐渐地消失了,她显得无比的失落,只得独自在那低眉叹气。

  明末戏曲理论家沈际飞,曾对这首词评曰:“雪之形声,盈耳盈目。”全词借物抒情,不写一字之喜,不着一句之怒,作者用轻灵的笔触,把一个女子一喜一嗔的神情,刻画得是如此细致入微,惟妙惟肖。

  人的一生中,注定有很多美好的事物都要转瞬即逝。邓红梅教授也说过,纤微优美的景物,能映照出女词人内心敏感而细腻的情绪。

  所以说,孙道绚虽然身为古代的一名未亡人,却在封建礼教的压抑下,能以女性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把生活中具体的意象和心中抽象的情绪,在词中巧妙的转换。她完成了她个人情感的升华,更为自己谱写了一曲生命赞歌。

  无疑,孙道绚是一位优秀的女词人,也是一位善于煽情的高手。她的词作含蓄蕴藉、深微幽隐。情感细腻,韵味无穷。论其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成就,真的是太值得我们去欣赏和学习了。在宋词这片群芳灿烂的园圃里,她将当之无愧地永远占据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参考资料:
1、 青若 《冰肌玉骨未肯枯——那些写词的的宋朝女子》

qīngpíngyuè ·xuě

 sòngdài 

yōuyōuyángyáng zuòjìnqīngyàng bànxiāoxiāochuāngwàixiǎng duōzàiméibiānzhúshàng 
zhūlóuxiàngxiǎoliánkāi liùhuāpiànpiànfēilái nàixūnyān téngténgshàngjīnchāi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