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闱壮丽,羽术驍胜。
端闱壮丽,羽术驍胜。
天偿毕晔,如日之升。
天偿毕晔,如日之升。
千官景从,万宇仰承。
千官景从,万宇仰承。
辉光四弃,介福其膺。
辉光四弃,介福其膺。
佚名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 3275篇诗文

猜您喜欢
端坐苦愁思,揽衣起西游。
端坐¹苦愁思,揽衣²起西³游。
译文:安坐之时愁多心里忙,拖着衣裳来把西园逛。
注释:王粲:(177年—217),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作者友人之一。¹端坐:正坐。²揽衣:披衣。³西:指西园,在邺城城西。
树木发春华,清池激长流。
树木发春华¹,清池²激长流。
译文:树木逢春花儿已盛开,池水清澈激起波浪长。
注释:¹华:同“花”。²清池:指邺城玄武池,亦即王粲诗中所言“曲池”。
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
中有孤鸳鸯¹,哀鸣求匹俦(chóu)²
译文:池中仅有一只鸳鸯鸟,寻找同伴鸣声很哀伤。
注释:¹孤鸳鸯:喻王粲之孤独。²匹俦:配偶,伴侣。这里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愿执此鸟,惜哉无轻舟。
我愿执¹此鸟,惜哉无轻舟²
译文:我真想去把那鸟捉住,可惜无船难到水中央。
注释:¹执:捉拿,此处意为亲近。²无轻舟:比喻作者没有权势,因而无法重用王粲。
欲归忘故道,顾望但怀愁。
欲归忘故道¹,顾望²³怀愁。
译文:我要回去忘了来时路,不住回头步步结愁肠。
注释:¹故道:旧道,旧路。²顾望:回头看。³但:只。以上两句表现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之情。
悲风鸣我侧,羲和逝不留。
悲风鸣¹我侧,羲(xī)²逝不留。
译文:风儿凄厉在我身边叫,太阳无言滑向正西方。
注释:¹鸣:吹,指风声。²羲和:神话传说中太阳的御者,这里代指时日。
重阴润万物,何惧泽不周?
(zhòng)¹润万物,何惧泽²不周³
译文:密云垂雨能够润万物,何必担心恩泽会不周到呢?
注释:¹重阴:密云,这里喻曹操。²泽:恩泽,恩惠。³周:普遍。
谁令君多念,自使怀百忧。
谁令君多念¹,自使怀百忧²
译文:是谁让你心细想得多,致使百般忧愁涌心上?
注释:¹念:思虑。²百忧:忧愁很多。

  《赠王粲》是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三曹”之一曹植的一首赠人之作。作者通过该诗劝勉王粲不要思虑太多并流露出自己虽有心提携却无能为力的遗憾。该诗写得委婉深厚,十分感人。

  该诗的头两句“端坐苦愁思,揽衣起西游”就点出游于邺城之西的原因:端坐愁思当然是苦闷的,所以要去找朋友们聊聊,使苦闷得以排遣。“揽衣”二字用得生动传神。

  “树木”二句写景,“发春华”点明是春天的景色,“清池”句写水景。在这个山明水秀的幽静景致中,作者发现了“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作者用“孤鸳鸯”喻王粲。用“求匹俦”指寻求同辈间的友谊。不过从后两句诗的意思看,似乎还有潜台词。大约对方希望与曹植既是朝夕相处的好友,又愿在曹植的麾下做事。否则,“我愿执此鸟,惜哉无轻舟”两句就不好理解。曹植对王粲这样的人才和朋友当然是珍惜的,可是愿望终究代替不了现实,“无轻舟”就是比喻作者自己没有权势,无力重用王粲。

  “欲归忘故道,顾望但怀愁。悲风鸣我侧,羲和逝不留”。这四句是写作者不能“执此鸟”而依恋回顾、不忍离去,“悲风”从身边吹过,久立其地直到太阳落山。这与王粲诗有相似之意:“徘徊不能去,伫立望尔形。风飙扬尘起,白日忽已冥。”只是该诗在表达眷念之情时显得更深厚些、更悲切些。

  最后四句,作者宽慰王粲:“重阴润万物,何惧泽不周。谁令君多念,遂使怀百忧。”劝勉对方不必多虑多忧,相信雨露会润泽万物的。这里以“重阴”喻曹操,暗示曹操会给他好处的。可谓用心良苦。有人认为:“多念”和“百忧”是指王粲整个诗歌创作中所表现的感情,例如遭乱伤时,目睹民生疾苦,发悲怆之词等等,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从全诗立意与创作背景来看,主要还是为王粲在《杂诗》中所涉及到的具体思想而发的。王诗的末四句是这样写的:“回身入空房,托梦通精诚。人欲天不违,何惧不合并。”末二句与前面“褰袵欲从之,路险不得征”呼应,这样,意思就够清楚了。

  作者在这首诗中采用了比兴寄托的手法,以“鸟”比喻对方,从“鸟”对人和人对“鸟”的态度和情意方面着笔,表达自己对朋友的诚意和自己力不从心的歉意。比兴寄托的手法虽然比较隐微曲折,然而读者一旦明白其中喻义,也就不难理解其中的用意了。这首诗所描写的客体是“鸟”,这是含蓄的一面,但诗的主体(作者)却是明朗化的,在表露自己的情感方面则是真诚坦率的,做到与朋友交心,不掺半点虚假成分。

  这首诗的语言清新流畅,具有文采。节奏舒缓,韵味悠长。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彩袖¹殷勤捧玉钟²,当年拚(pàn)³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醉桃花扇风。
译文:你挥舞彩袖手捧酒杯殷勤劝酒,回想当年心甘情愿醉倒于颜红。舞姿曼妙,直舞到挂在杨柳树梢照到楼心的一轮明月低沉下去;歌女清歌婉转,直唱到扇底儿风消歇。
注释:¹彩袖:代指穿彩衣的歌女。²玉钟:古时指珍贵的酒杯,是对酒杯的美称。³拚却:甘愿,不顾惜。却:语气助词。⁴桃花扇:歌舞时用作道具的扇子,绘有桃花。歌扇风醉,形容不停地挥舞歌扇。⁵低:使动用法,使······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¹。今宵剩(jǐn)²银釭(gāng)³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译文:自从那次离别后,我总是怀念那美好的相逢,多少回梦里与你共同欢聚。今夜里我举起银灯把你细看,唯恐这次相逢又是在梦中。
注释:¹同:聚在一起。²剩把:剩:通“醉(jǐn)”,只管。把:持,握。³银釭:银质的灯台,代指灯。

  言为心声,有至情之人,才能有至情之文。一首《鹧鸪天》,写悲感,写欢情,都是那样真挚深沉,撼人肺

  腑,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虽然这首词的题材比较窄,不外乎伤离怨别,感悟怀旧,遣情遗恨之作,并没有超出晚唐五代词人的题材范围。小晏写情之作的动人处,在于它的委婉细腻,情深意浓而又风流妩媚,清新俊逸。白居易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古往今来,脍炙人口的诗词,大抵不仅有情,而且情真。所谓“真字是词骨。情真、景真,所作必佳,且易脱稿。”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醉桃花扇低风。

  一个是殷勤地劝酒,一个是拼命地喝,为伊消得人憔悴。当年一夕初逢的倾心难忘,别后梦中的飘忽难寻,今宵突然重逢的恍惚难信,景境几转,人事剧变,一切都“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而重逢时的惊疑和惊喜之状也就自然而然,毫无忸怩作态。

  多情似小晏,天下能有几何?小晏词工于言情而能真,故陈廷焯虽嫌其不免思涉于邪,有失风人之旨,然又不能不称其措辞婉妙,一时独步。又言“浅处皆深”、“情词并胜”、“曲折深婉,自有艳词,更不得让伊独步。”小晏善写风流之情,欢娱之境,醉极沉郁之致,荡气回肠之胜,又能表现出纯真无邪的品性,使人不觉其卑俗,不感其淫亵,虽百读之而不厌。这一点,小晏受五代词尤其是后主词的相当影响。冯煦《宋六十家词选例言》曰:“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把小晏、李后主、秦少游并称“词中三位美少年”,可见其三人之风格的确比较接近。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李后主、晏叔原皆非词中正声,而其词则无人不爱,以其情胜也。情不深而为词,虽雅不韵,何足感人?”王国维先生也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小晏之作,已然近之。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回忆相会时的欢乐肆意,酣畅淋漓,正是为了反衬钟情至深,相思至极,魂牵梦萦,不免寤寐求之。而梦中的相会终归是空,清醒后的相思却越更深邃,越彻骨。以至于当真正相会之时,分不清眼前是梦是真,害怕再次醒来更加痛彻心肺的相思。

  小晏出身书香门第,不少婉雅佳言也化用了前人诗句。虽然前人言在,但是为己所用,和谐融贯,读来仍是自然生辉,更自有别一番情趣含蕴其中。梦的意境在小晏笔下,采用递进的方式,前一句的相思之情已是极限,后一句则递进一步,产生了循环往复的艺术效果,意象更为丰满。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晏几道以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的典雅风格和“秀气胜韵,得之天然”的清丽词风冠盖一时。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云:“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献(晏殊),文忠(欧阳修)之右,然不免思涉于邪,有失风人之旨。而措辞婉妙,则一时独步。”陈振孙则赞曰:“其(叔原)词在诸明胜中,独可追逼花间,高处或过之。气磊落,未可贬也。”毛晋在《跋小山词》中称小晏词“字字娉娉,如揽嫱、施之袂,恨不能起莲、鸿、苹、云,按红牙板,唱和一过”。可谓倾倒之至。而其“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的佳句,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所传唱,至今仍有凫凫不息的声韵。

zhètiān ·cǎixiùyīnqínpěngzhōng

yàndào sòngdài 

cǎixiùyīnqínpěngzhōng dāngniánpànquèzuìyánhóng yángliǔlóuxīnyuè jìntáohuāshànfēng 
cóngbiéhòu xiāngféng huíhúnmèngjūntóng jīnxiāojǐnyíngāngzhào yóukǒngxiāngféngshìmèngzhōng 
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译文:成双成对的蝴蝶飞入了菜花丛中,白昼变长,但是却没有客人到农家做客。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鸡飞过篱犬吠窦(dòu)¹,知有行商来买茶。
译文:鸡从篱笆外飞过,小狗一直在洞中狂吠,原来是有客商过来采买新茶。
注释:¹窦:孔;洞。

shítiányuánxìng ·shí

fànchéng sòngdài 

diéshuāngshuāngcàihuā chángdàotiánjiā 
fēiguòquǎnfèidòu zhīyǒuxíngshāngláimǎichá 
画鸭懒熏香。绣茵犹展旧鸳鸯。不似同衾愁易晓,空床。细剔银灯怨漏长。
画鸭懒熏香。绣茵犹展旧鸳鸯。不似同衾愁易晓,空床。细剔银灯怨漏长。
几夜月波凉。梦魂随月到兰房。残睡觉来人又远,难忘。便是无情也断肠。
几夜月波凉。梦魂随月到兰房。残睡觉来人又远,难忘。便是无情也断肠。
这一首,离别相思之词。采取华丽字眼,描写居室、器物,用以衬托主人公的身份与生活。上片用比喻和对照的手法展现女主人别后独处的孤寂与惆怅。画炉懒得冒烟,只透着一股冷清之气;绣被上还是那一对鸳鸯,但人已是孤孤单单的了。当初欢乐时,觉得夜短,只怨天光易晓;如今独卧空床,细挑银灯,却难以熬到天亮。下片开拓出一个梦中境界,笔法可谓奇诡。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思念的人果然在梦中出现了。可惜梦中欢会仍然短暂,“残睡觉来人又远”,只是迷糊了一小会儿,就做了个美梦,觉儿小,梦也短,一睁眼,那人又走远额。然而,尽管只是梦中仓促一晤,也足以令人难以忘怀,此情此景,无情之人也得断肠。何况我辈多情之人乎?

nánxiāngzi··huàlǎnxūnxiāng--yàndào

huàlǎnxūnxiāngxiùyīnyóuzhǎnjiùyuānyāngshìtóngqīnchóuxiǎokōngchuángyíndēngyuànlòuzhǎng

yuèliángmènghúnsuíyuèdàolánfángcánshuìjuéláirényòuyuǎnnánwàng便biànshìqíngduàncháng

昔日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
昔日¹仓颉(jié)作书而天雨(yù)²(sù),鬼夜哭。《淮南子》
译文:以前仓颉造字的时候,天上降下粟,鬼神晚上哭泣。
注释:¹昔日:曾经,从前。²雨:天上降下。
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今之可相别异也,构造书契。《说文解字》
黄帝之史仓颉,《鸟兽蹄远之迹,知今之可相别异也,构造书契(qì)¹。《说文解字》
译文:黄帝的记事官员仓颉,看《鸟兽的脚印,知道可以从事物的本质及外在表现形态来区分不同的事物,(于是) 开始创造了文字。
注释:¹书契:指文字。
颉有四目,仰观天象。因俪乌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天地圣人之意也。《历代名画记》
颉有四目,仰观天象。因俪乌龟之迹,遂¹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²(zhào)³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其形故有画,天地圣人之意也。《历代名画记》
译文:仓颉有四只眼睛,能观察星宿的运动趋势。他根据鸟兽的足迹,就确定了汉字的形状。造化不能藏住秘密,因此在仓颉造字的时候,天空降下了谷子;灵怪不能隐遁形迹,因此鬼在夜里发出哭声。在那个时候,书和画还没有分开,图画起初尤为简略。因为没有办法传情达意,因此有了书的出现,因为没有办法表达事物外形,因此有了画的出现,这都是天地圣人创制汉字的意图。
注释:¹遂:于是,就。²象制:绘制的物象。指图画。³肇创:初创。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